2022-2023学年云南省澜沧县高三5月三模考试物理试题
展开2022-2023学年云南省澜沧县第一中学高三5月三模考试物理试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图甲为一列简谐横波在t=0时刻的波形图,图甲中质点Q运动到负向最大位移处时,质点P刚好经过平衡位置。图乙为质点P从此时刻开始的振动图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该波的波速为40m/s
B.质点P的振幅为0
C.该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
D.Q质点在0.1s时的速度最大
2、如图所示,质量均为的物块A、B压在置于地面上的竖直轻弹簧上,上端弹簧弹性系数为1,下端弹簧的弹性系数为,弹簧与地面、弹簧与物块间均没有栓接,A、B处于静止状态,现给A一个竖直向上的拉力,的大小自0开始缓慢增大,物块B自初始位置能上升的最大高度为( )
A. B. C. D.
3、2019年2月15日,一群中国学生拍摄的地月同框照,被外媒评价为迄今为止最好的地月合影之一。如图所示,把地球和月球看做绕同一圆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双星系统,质量分别为M、m,相距为L,周期为T,若有间距也为L的双星P、Q,P、Q的质量分别为2M、2m,则( )
A.地、月运动的轨道半径之比为 B.地、月运动的加速度之比为
C.P运动的速率与地球的相等 D.P、Q运动的周期均为
4、生活中常见的手机支架,其表面采用了纳米微吸材料,用手触碰无粘感,接触到平整光滑的硬性物体时,会牢牢吸附在物体上。如图是一款放置在高铁水平桌面上的手机支架,支架能够吸附手机,小明有一次搭乘高铁时将手机放在该支架上看电影,若手机受到的重力为,手机所在平面与水平面间的夹角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高铁未启动时,支架对手机的作用力大小等于
B.当高铁未启动时,支架受到桌面的摩擦力方向与高铁前进方向相反
C.高铁匀速行驶时,手机可能受到5个力作用
D.高铁减速行驶时,手机可能受到3个力作用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爱因斯坦在1900年首次把能量子的概念引入物理学
B.单色光照射金属表面发生光电效应时,入射光越强,单位时间内发射的光电子数越多
C.一个氢原子从量子数n=3的激发态跃迁到基态时最多可辐射3种不同频率的光子
D.玻尔的原子理论能够解释氦原子的光谱
6、图示装置为阅读时使用的角度可调支架,现将一本书放在倾斜支架上,书始终保持静止。关于该书受力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可能受两个力
B.可能受三个力
C.一定受摩擦力
D.支架下边缘对书一定有弹力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7、一质量为0.5kg的物块沿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25s时的速度方向与1.25s时的速度方向相反
B.1.5s末受到的合力大小为2N
C.0~0.5s内合力做的功为1J
D.前2s的平均速度大小为0.75m/s
8、平静的水池表面有两个振源A、B,固有振动周期均为T。某时刻A开始向下振动,相隔半周期B开始向下振动,二者振动的振幅相同,某时刻在水面上形成如图所示的水波图。其中O是振源连线的中点,OH为中垂线,交叉点G、H的中点为D,C点位于波峰和波谷的正中间,实线代表波峰,虚线代表波谷。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
A.如果在E点有一个小的漂浮物,经半个周期将向左漂到F点
B.两列波叠加后,O点的振动始终减弱
C.图中G、H两点振幅为零,D点的振幅也为零
D.当B引起的波传到E点后,E点的振动始终处于加强状态
E.C点此时振动的速度为零
9、如图甲所示,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10∶1,b是原线圈的中心抽头,图中电表均为理想的交流电表,定值电阻R=10Ω,其余电阻均不计。从某时刻开始在c、d两端加上如图乙所示的交变电压。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当单刀双掷开关与a连接时,电压表的示数为22V
B.当单刀双掷开关与b连接时,在t=0.01s时刻,电流表示数为4.4A
C.当单刀双掷开关由a拨向b时,副线圈输出电压的频率变为25Hz
D.当单刀双掷开关由a拨向b时,原线圈的输入功率变小
10、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某物质的密度为ρ,其分子的体积为,分子的质量为m,则
B.在油膜法粗测分子直径的实验中,把油分子看成球形,是物理学中的一个理想化模型,因为分子并不真的是球形
C.在装满水的玻璃杯内,可以不断地轻轻投放一定数量的大头针,水也不会流出,这是由于大头针填充了水分子间的空隙
D.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在这里的分子是组成物质的分子、原子、离子的统称
E.玻璃管裂口放在火上烧熔,它的尖锐处就变圆滑,是因为熔化的玻璃在表面张力的作用下,表面要收缩到最小的缘故
三、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18分。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中指定的答题处,不要求写出演算过程。
11.(6分)某些固体材料受到外力后除了产生形变,其电阻率也要发生变化,这种由于外力的作用而使材料电阻率发生变化的现象称为“压阻效应”.现用如图所示的电路研究某长薄板电阻Rx的压阻效应,已知Rx的阻值变化范围为几欧到几十欧,实验室中有下列器材:
A.电源E(电动势3 V,内阻约为1 Ω)
B.电流表A1(0~0.6 A,内阻r1=5 Ω)
C.电流表A2(0~0.6 A,内阻r2≈1 Ω)
D.开关S,定值电阻R0=5 Ω
(1)为了比较准确地测量电阻Rx的阻值,请完成虚线框内电路图的设计______.
(2)在电阻Rx上加一个竖直向下的力F(设竖直向下为正方向),闭合开关S,记下电表读数,A1的读数为I1,A2的读数为I2,得Rx=________.(用字母表示)
(3)改变力的大小,得到不同的Rx值,然后让力反向从下向上挤压电阻,并改变力的大小,得到不同的Rx值.最后绘成的图象如图所示,除观察到电阻Rx的阻值随压力F的增大而均匀减小外,还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F竖直向下时,可得Fx与所受压力F的数值关系是Rx=________.
12.(12分)某同学研究小车的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次实验得到的纸带如图所示,其中计数点3污损,只测得以下数据,,,,。图中相邻两计数点间有四个点未画出,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计算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利用所测数据求得小车的加速度大小________。
(2)打点计时器在打计数点3时小车的速度大小_________m/s。
(3)如果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时,工作电压的频率变小了,但该同学不知道,这样计算出的加速度值与真实值相比_________(选填“偏大”“不变”或“偏小”)。
四、计算题:本题共2小题,共26分。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中指定的答题处,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演算步骤。
13.(10分)如图所示,间距为L的两条足够长的平行金属导轨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θ,导轨光滑且电阻忽略不计。场强为B的条形匀强磁场方向与导轨平面垂直,磁场区域的宽度为d1,间距为d2。两根质量均为m、有效电阻均为R的导体棒a和b放在导轨上,并与导轨垂直。 (设重力加速度为g)
(1)若a进入第2个磁场区域时,b以与a同样的速度进入第1个磁场区域,求b穿过第1个磁场区域过程中增加的动能△Ek。
(2)若a进入第2个磁场区域时,b恰好离开第1个磁场区域;此后a离开第2个磁场区域时,b又恰好进入第2个磁场区域。且a、b在任意一个磁场区域或无磁场区域的运动时间均相同。求b穿过第2个磁场区域过程中,两导体棒产生的总焦耳热Q。
(3)对于第(2)问所述的运动情况,求a穿出第k个磁场区域时的速率。
14.(16分)如图所示,一水平放置的薄壁圆柱形容器内壁光滑,长度为,容器右端中心处开有一圆孔。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被活塞封闭在容器内,器壁导热性良好,活塞可沿容器内壁自由滑动,其厚度不计。开始时气体温度为,活塞与容器底部相距。现对容器内气体缓慢加热,已知外界大气压强为。求:
(1)气体温度为时,容器内气体的压强;
(2)气体温度为时,容器内气体的压强。
15.(12分)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在x=0 和x=0.6 m处的两个质点A、B的振动图象如图所示.已知该波的波长大于0.6 m,求其波速和波长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C
【解析】
AC.根据题意可知,图乙为质点P从此时开始的振动图像,得出质点向下振动,则可确定波的传播方向为x轴负方向传播,再由振动图像与波动图像可知,波速
故A错误,C正确;
B.振幅为质点离开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由图乙可知,质点P的振幅为20cm,故B错误;
D.周期为0.2s,经过0.1s即半周期,质点Q振动到波峰位置即速度为0,故D错误。
故选C。
2、B
【解析】
开始弹簧压缩量
当A离开弹簧,弹簧的压缩量
所以B上升的最大高度
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3、D
【解析】
双星靠相互间的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具有相同的角速度和周期,对两颗星分别运用牛顿第二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列式,进行求解即可。
【详解】
A.对于地、月系统,两者具有相同的角速度和周期,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
则地、月系统,两者运动的轨道半径之比为
故A错误;
B.对于地、月系统,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故B错误;
D.同理,P、Q系统,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
P、Q系统的轨道半径
运行周期
同理,对于地、月系统,运行周期
联立解得
故D正确;
C.根据
得:
地球的运动速率
同理可得P运动速率
联立解得
故C错误。
故选D。
4、D
【解析】
A.高铁未启动时,手机处于静止状态,受重力和支架对手机的作用力,根据平衡条件可知,支架对手机的作用力与重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A错误;
B.高铁未启动时,以手机和支架整体为研究对象,受重力和桌面的支持力二力平衡,不受桌面摩擦力,B错误;
C.高铁匀速行驶时,手机受重力、纳米材料的吸引力、支架的支持力和摩擦力,共4个力作用,C错误;
D.高铁减速行驶时,手机具有与高铁前进方向相反的加速度,可能只受重力、纳米材料的吸引力和支架的支持力共3个力作用,D正确。
故选D。
5、B
【解析】
A.普朗克在1900年把能量子引入物理学,破除了“能量连续变化”的传统观念,故A错误;
B.单色光照射金属表面发生光电效应时,入射光越强,则入射光子的数目越多,所以单位时间内发射的光电子数越多,故B正确;
C.根据玻尔理论,一个氢原子从量子数n=3的激发态跃迁到基态时最多可辐射2 种不同频率的光子,故C错误;
D.玻尔第一次将量子观念引入原子领域,提出了定态和跃迁的概念,很好地解释了氢光谱,但不能够解释氦原子的光谱,故D错误。
故选B。
6、B
【解析】
AB.由题意可知,书受到重力和弹力作用,由于有书沿斜面向下的分力作用,所以物体必然受到一个沿斜面向上的力,以维持平衡,这个力为摩擦力,也可以是支架下边缘对书的弹力,也可以是摩擦力和支架下边缘对书弹力的合力,故可能受三个力,四个力作用,故A错误,B正确;
C.由于当书沿斜面向下的分力作用与支架下边缘对书弹力相等时,此时摩擦力不存在,故C错误;
D.由于当书沿斜面向下的分力作用,与向上的摩擦力相等时,则支架下边缘对书弹力不存在,故D错误。
故选B。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7、BCD
【解析】
A.由图象知,0.25s时的速度方向与1.25s时的速度方向都为正方向,方向相同,故A错误。
B.由图象知,1.5s末的加速度
所以合力
F=ma=2N
故B正确。
C.由动能定理知,0~0.5s内合力做的功
故C正确。
D.由图象的面积表示位移知,前2s的位移
前2s的平均速度
故D正确。
故选BCD。
8、BCE
【解析】
A.波在传播过程中,介质中的质点只在平衡位置附近振动,不会随着波的传播向前移动,A错误;
BC.点是振源的中点,波的传播路程差等于零,由于相位恰好相反,所以点以及中垂线上所有质点的振动均为叠加减弱,所以B、C正确;
D.由图可以看出,B引起的振动传到E点时与A引起的振动相位相反,为叠加减弱位置,D错误;
E.B引起的振动此时在C点使得质点具有向上的速度,而A刚好传到C点,具有向下的速度,叠加后速度为零.选项E正确。
故选BCE。
9、AB
【解析】
A.当单刀双掷开关与a连接时,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10∶1,输入电压
=220 V
故根据变压比公式
可得输出电压为22 V,电压表的示数为22V,故A正确;
B.当单刀双掷开关与b连接时,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5∶1,输入电压U1=220 V,故根据变压比公式,输出电压为44 V,根据欧姆定律,电流表的示数即为输出电流的有效值
故B正确;
C.由图象可知,交流电的周期为,所以交流电的频率为
当单刀双掷开关由a拨向b时,变压器不会改变电流的频率,所以副线圈输出电压的频率为50 Hz。故C错误;
D.当单刀双掷开关由a拨向b时,根据变压比公式,输出电压增加,故输出电流增加,故输入电流也增加,则原线圈的输入功率变大,故D错误。
故选AB。
10、BDE
【解析】
A.物质密度是宏观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而分子体积、分子质量是微观量,A选项错误;
B.实际上,分子有着复杂的结构和形状,并不是理想的球形,B选项正确;
C.在装满水的玻璃杯内,可以轻轻投放一定数量的大头针,而水不会流出是由于表面张力的作用,C选项错误;
D.物理学中的分子是指分子、原子、离子等的统称,D选项正确;
E.玻璃管裂口放在火焰上烧熔后,成了液态,由于表面张力使得它的尖端变圆,E项正确。
故选BDE。
三、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18分。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中指定的答题处,不要求写出演算过程。
11、 压力方向改变,其阻值不变
【解析】
(1)由于题目中没有电压表,为了比较准确测量电阻,知道电流表 的阻值,所以用电流表作为电压表使用,电流表 连在干路上,即可求出电阻的阻值,电路图的设计:
(2)根据串并联和欧姆定律得:,得到:.
(3)从图象上可以看出压力方向改变,其阻值不变,其电阻与压力关系为一次函数,由图象可得:.
12、0.80 0.56 偏大
【解析】
(1)[1].由
或
求得
(2)[2].由
或
求得
。
(3)[3].根据,电源的频率为50Hz,,若工作电压的频率变小了,,但该同学不知道,仍然代入了,使得结果与真实值相比偏大。
四、计算题:本题共2小题,共26分。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中指定的答题处,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演算步骤。
13、(1) (2)(3)
【解析】
⑴a和b不受安培力作用,由机械能守恒知:
⑵设导体棒刚进入无磁场区域时的速度为,刚离开无磁场区域时的速度为,由能量守恒知
在磁场区域中:
在无磁场区域中:
解得:
⑶有磁场区域,棒a受到合力:
感应电动势:
感应电流:
解得: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在t到时间内:
则有:
解得:
又在无磁场区域,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有:
且平均速度:
联立解得:
由题意知:
14、 (1) ;(2)
【解析】
(1)活塞移动时气体做等压变化,当刚至最右端时,;;由盖萨克定律可知
解得
说明活塞正好到最右端。故气体温度为时,容器内气体的压强为。
(2)活塞至最右端后,气体做等容变化,;;。由查理定律有
解得
气体温度为时,容器内气体的压强为。
15、v=2 m/s ; λ=0.8 m
【解析】
由图象可知,周期T=0.4 s
由于波长大于0.6 m,由图象可知,波从A到B的传播时间Δt=0.3 s
波速,代入数据得v=2 m/s 波长λ=vT,代入数据得λ=0.8 m
云南省梁河县2022-2023学年下学期高三物理试题物理试题: 这是一份云南省梁河县2022-2023学年下学期高三物理试题物理试题,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云南省砚山县2023年高三5月阶段性诊断考试(二模)物理试题: 这是一份云南省砚山县2023年高三5月阶段性诊断考试(二模)物理试题,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湘中名校高三一模考试物理试题: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湘中名校高三一模考试物理试题,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