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节 中国的河流第2课时教学设计
展开湘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
《中国的河流》教学设计
课题 | 中国的河流(第2课时) | 单元 | 第一单元 | 学科 | 地理 | 年级 | 八年级上册 |
教材分析 | 河流在自然环境中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河流在自然环境中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一方面,河流水系特征和水文特征的形成,受流域内地形、气候、植被、土壤等自然要素的综合影响;另一方面,河流与流域内的人类活动关系十分密切,河流影响着流域内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活动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或改造着河流的基本面貌。因此,通过河流的学习,可认识流域内的自然环境特征和人类活动特色,分析、评判流域的可持续发展对策。中国地域辽阔,地形和气候复杂多样,造就了中国众多的大江大河大湖,同时也使中国河流存在着明显的区域差异。 | ||||||
学情分析 | 已掌握了地理基础的知识的八年级学生,可以做到联系地理与生活实际的能力,归纳整合知识点的能力还有待提高,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课堂体验提高学习效果。 | ||||||
核心素养教学目标 | 区域认知:1.说出长江的概况,以及各河段的主要水文特征; 2.运用具体案例,说出长江的开发利用价值 综合思维:了解河流水能开发评价的基本方向, 学会河流水文特征分析的一般方法。 人地协调观:感悟合理利用和保护河流的重要性 地理实践力:收集生活中对长江开发和治理的案例 | ||||||
教学重点 | 1.读图指出长江的发源地、注入海、流经省区 和地形区、上下游划分等河流概况。 2.长江各河段的水文特征、水能、航运等方面的开发利用。 | ||||||
教学难点 | 长江各河段的水文特征、水能、航运等方面的开发利用;长江水患的原因及治理。 | ||||||
教学方法 | 图示法、谈话法、讲授法。 | ||||||
教学准备 | 教师准备: 学生准备: |
教学过程 |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导入新课 | 播放《长江之歌》音频,赞颂长江 | 听曲谈感受 | 激发学生激情 |
讲授新课 | 一、河流概况 自主学习 1.玲玲将长江干流的形状描述为 “V+ W”,从源头到入海口用铅笔描一描,看一看她的描述是否形象。 2.找出长江的河源、干流流经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以及注入的海洋。 3.对照图2-8,依次找出长江流经的主要地形区和长江三峡的位置。 4.宜昌与湖口分别是长江上、中、下游的划分地点。 在图中圈出这两个地点,并说出长江上、中、下游主要支流的名称。 二、各河段水文特征 图片展示,并归纳长江上游、中游、下游的河流特征。 三、开发和治理 1.读图2-47,观察各河段的落差大小? ——>“水能宝库” 上游水电站主要分布在阶梯交界处。 “黄金水道” 中下游水流平缓,航运发达。 长江三峡水利枢纽: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 2.议一议荆江河段多曲流的原因,以及容易发生的自然灾害。 3.比较图,看一看洞庭湖的面积有什么变化?你能解释引起这种变化的原因吗? 4.长江各河段存在哪些生态问题?它们之间有联系吗?应该如何治理和保护长江? |
读图获取地理信息,回答问题。
看图归纳水文特征
看图,了解现象,分析原因,提出解决措施。 | 感受自然,激发热爱自然之情。
培养学生获取图中信息的能力。
培养学生观察地图、分析信息及概况能力
|
课堂小结 |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学生谈收获,教师再补充,总结。) | ||
教学板书 | 2.3.2 滚滚长江 一、河流概况 二、水文特征 源头 上游: 注入的海洋 中游: 长度 下游: 流域面积 三、开发和治理 流经省区 开发: 流经地形区 治理: 主要支流 | ||
课后作业 | 1. 长江的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 ) A.中、上游河段 B.中、下游河段 C.上游河段 D.中游河段 2. “万里长江,险在荆江”的主要原因是( ) A.流域广 B.没有湖泊调节水量 C.支流多 D.河道特别弯曲 3.三峡位于长江的( ) A.上游 B.上中游 C.中下游 D.下游 4.“长江之歌”中有一句歌词: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风采。 其中雪山是指( ) A.唐古拉山 B.巴颜喀拉山 C.昆仑山 D.天山 |
湘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三节 中国的河流第3课时教案: 这是一份湘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三节 中国的河流第3课时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河流概况,各河段水文特征,开发和治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三节 中国的河流第1课时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三节 中国的河流第1课时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河湖概况,河流水文特征,我国的湖泊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湘教版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二节 中国的气候第2课时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湘教版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二节 中国的气候第2课时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杂多样的气候类型,季风气候显著,温带大陆性气候广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