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4届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单元质检卷(10份)
2024届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单元质检卷1第一单元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展开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单元质检卷1第一单元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单元质检卷1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共48分,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22·顺德一中月考)明代宋应星所著的《天工开物》中,对黑火药有如下记载:“硝性至阴,硫性至阳,阴阳两神物相遇于无隙可容之中。”其反应为:2KNO3+S+3C===K2S+N2↑+3CO2↑。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黑火药爆炸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和光能等
B.在黑火药发生爆炸的反应中,S作还原剂
C.黑火药的成分既有单质又有化合物
D.黑火药至今仍用于烟花爆竹中
解析:黑火药爆炸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和光能、动能等,故A项正确;在黑火药发生爆炸的反应中,S元素化合价降低,作氧化剂,故B项错误;黑火药的成分既有单质C和S,又有化合物KNO3,故C项正确;黑火药至今仍用于烟花爆竹中,主要应用其瞬间产生大量气体,同时释放大量热,在有限的空间发生爆炸,故D项正确。
答案:B
2.(2022·广东金山中学期末)化学和生活、社会发展息息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某团队研发的吸入式新冠疫苗性质稳定,常温下能长期保存
B.三星堆出土的青铜文物表面生成Cu2(OH)3Cl的过程是非氧化还原过程
C.聚合硫酸铁[Fe2(OH)n(SO4)]m(n<2)是新型絮凝剂,其中Fe显+3价
D.CPU制造中的光刻技术是利用光敏树脂在曝光条件下成像,该过程是物理变化
解析:新冠疫苗必须在低温下保存,A项错误;铜单质生成Cu2(OH)3Cl的过程中,有化合价的改变,存在电子的转移,是氧化还原过程,B项错误;聚合硫酸铁[Fe2(OH)n(SO4)]m(n<2)中氢氧根化合价为-1、硫酸根化合价为-2,假设铁元素化合价为x,则2x+(-1)×n+(-2)×()=0,x=+3,故其中Fe显+3价,C项正确;光刻技术是利用光敏树脂在曝光条件下成像,存在光化学反应,D项错误。
答案:C
3.(2021·广东卷)广东有众多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广东剪纸、粤绣、潮汕工夫茶艺和香云纱染整技艺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广东剪纸的裁剪过程不涉及化学变化
B.冲泡工夫茶时茶香四溢,体现了分子是运动的
C.制作粤绣所用的植物纤维布含有天然高分子
D.染整技艺中去除丝胶所用的纯碱水溶液属于纯净物
解析:广东剪纸的裁剪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故不涉及化学变化,A项正确;冲泡工夫茶时茶香四溢,是因为茶水的香味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扩散到空气中,B项正确;制作粤绣所用的植物纤维布含有纤维素,属于天然高分子,C项正确;染整技艺中去除丝胶所用的纯碱水溶液属于混合物,D项错误。
答案:D
4.(2022·深圳外国语学校阶段考)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无色透明的溶液中:OH-、Na+、MnO、SO
B.在中性溶液中:Fe3+、SO、Cl-、Na+
C.水电离出的c(H+)=1.0×10-13 mol·L-1的溶液中:Na+、Mg2+、HSO、NO
D.常温下,lg=12的溶液中:Fe2+、Al3+、Cl-、SO
解析:高锰酸根离子在溶液中呈紫色,则无色透明的溶液中不可能存在高锰酸根离子,故A项错误;铁离子在溶液中水解使溶液呈酸性,则中性溶液中不可能存在铁离子,故B项错误;水电离出的c(H+)=1.0×10-13 mol·L-1的溶液可能为酸溶液,也可能是碱溶液,亚硫酸氢根离子既能与酸反应也能与碱反应,则水电离出的c(H+)=1.0×10-13 mol·L-1的溶液中一定不存在亚硫酸氢根离子,故C项错误;常温下,lg=12的溶液为酸性溶液,
Fe2+、Al3+、Cl-、SO在酸性溶液中不发生任何反应,一定能大量共存,故D项正确。
答案:D
5.(2022·东莞莞美中学月考)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之一,下列相关方程式正确的是( )
A.石灰乳中存在的溶解平衡:Ca(OH)2Ca2++2OH-
B.向明矾溶液中加入Ba(OH)2溶液至沉淀质量最大时的离子方程式:Al3++2SO+2Ba2++4OH-===2BaSO4↓+AlO+2H2O
C.Na2S溶液呈碱性:S2-+2H2O===H2S+2OH-
D.NaHCO3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NaHCO3Na++HCO
解析:石灰乳中存在的溶解平衡:Ca(OH)2(s)Ca2+(aq)+2OH-(aq),故A项错误;向明矾溶液中滴加Ba(OH)2溶液至沉淀质量最大时,硫酸根离子恰好完全沉淀,此时铝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铝离子转化成偏铝酸根离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3++2SO+2Ba2++4OH-===2BaSO4↓+AlO+2H2O,故B项正确;Na2S溶液因S2-发生水解呈碱性,分两步进行,以第一步水解为主,则水解方程式为S2-+H2OOH-+HS-,故C项错误;NaHCO3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出Na+和HCO,电离方程式为NaHCO3===Na++HCO,故D项错误。
答案:B
6.(2022·石门中学月考)工业制备硝酸的反应之一为3NO2+H2O===2HNO3+NO。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室温下,22.4 L NO2中所含原子总数为3NA
B.36 g H2O中含有共价键的总数为2NA
C.标准状况下,11.2 L NO中所含电子总数为5NA
D.上述反应,生成1 mol HNO3转移电子的数目为NA
解析:室温下,22.4 L NO2的物质的量无法计算,所以不能计算其中含有的原子总数,故A项错误;1 mol H2O中含有2 mol共价键,36 g H2O为2 mol,则其中含有共价键的总数为4NA,故B项错误;1 mol NO中含有的电子数为15NA,标准状况下,11.2 L NO的物质的量为0.5 mol,其中所含电子总数为15NA×0.5=7.5NA,故C项错误;3NO2+H2O===2HNO3+NO反应中,每生成2 mol HNO3转移的电子数为2NA,所以生成1 mol HNO3转移电子的数目为NA,故D项正确。
答案:D
7.(2022·深圳第二次模拟)下列过程中的化学反应,有关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将Na2O2放入水中:Na2O2+2H2O===2Na++2OH-+O2↑
B.Fe2O3溶于过量的氢碘酸:Fe2O3+6HI===2Fe2++4I-+3H2O+I2
C.将足量NH3和足量CO2依次通入饱和食盐水:Na++NH3+CO2+H2O===NaHCO3↓+NH
D.NaHSO4溶液与Ba(OH)2溶液反应至溶液呈中性:SO+H++OH-+Ba2+===BaSO4↓+H2O
解析:原离子方程式H原子不守恒,则将Na2O2放入水中的离子方程式为2Na2O2+2H2O===4Na++4OH-+O2↑,A项错误;由于Fe3+能够氧化I-生成I2,且HI是强酸,离子方程式书写时要拆,故Fe2O3溶于过量的氢碘酸的离子方程式为Fe2O3+6H++2I-===
2Fe2++3H2O+I2,B项错误;将足量NH3和足量CO2依次通入饱和食盐水生成NaHCO3沉淀和NH4Cl溶液,故离子方程式为Na++NH3+CO2+H2O===NaHCO3↓+NH,C项正确;已知1分子Ba(OH)2电离出2分子的OH-,则NaHSO4溶液与Ba(OH)2溶液反应至溶液呈中性时的离子方程式为SO+2H++2OH-+Ba2+===BaSO4↓+2H2O,D项错误。
答案:C
8.(2021·广东卷)化学创造美好生活。下列生产活动中,没有运用相应化学原理的是( )
选项
生产活动
化学原理
A
用聚乙烯塑料制作食品保鲜膜
聚乙烯燃烧生成CO2和H2O
B
利用海水制取溴和镁单质
Br-可被氧化、Mg2+可被还原
C
利用氢氟酸刻蚀石英制作艺术品
氢氟酸可与SiO2反应
D
公园的钢铁护栏涂刷多彩防锈漆
钢铁与潮湿空气隔绝可防止腐蚀
解析:聚乙烯是一种无毒的塑料,是最常见的食品包装袋材料之一,则用聚乙烯塑料制作食品包装袋与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无关,故A项符合题意;溴离子具有还原性,能与氯气反应生成溴单质,镁离子具有弱氧化性,能用电解熔融氯化镁的方法制得镁,则海水制取溴和镁单质,与溴离子可被氧化、镁离子可被还原有关,故B项不符合题意;氢氟酸能与二氧化硅反应,常用来刻蚀石英制作艺术品,则用氢氟酸刻蚀石英制作艺术品,与氢氟酸能与二氧化硅反应有关,故C项不符合题意;钢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发生吸氧腐蚀,在护栏上涂油漆可以隔绝钢铁与潮湿空气接触,防止钢铁腐蚀,则公园的钢铁护栏涂刷多彩油漆防锈,与隔绝钢铁与潮湿的空气防止腐蚀有关,故D项不符合题意。
答案:A
9.(2022·金山中学期末)某科研小组采用如下方案回收一种光盘的金属层中的少量Ag(金属层中其他金属含量过低,对实验的影响可忽略)。已知AgCl可溶于氨水:AgCl+2NH3·
H2OAg(NH3)+Cl-+2H2O。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氧化”阶段需在80 ℃条件下进行,可用水浴加热
B.为加快“溶解”速率,可采用高温条件
C.实验室中过滤时使用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玻璃棒
D.为提高Ag的回收率,需对“过滤Ⅱ”的滤渣进行洗涤,并将洗涤后的滤液合并入过滤Ⅱ的滤液中
解析:由实验流程可知,预处理后的光盘片含有Ag,一定条件下经NaClO氧化生成AgCl,AgCl不溶于水,过滤后,加入10%氨水溶解,发生已知信息的反应,转化为Ag(NH3),过滤后,滤液经一系列操作还原为Ag。已知“氧化”阶段需在80 ℃条件下进行,温度变化范围较小,且低于100 ℃,因此适宜的加热方式为水浴加热,故A项正确;氨水中的NH3·H2O受热易分解为NH3和H2O,不利于溶解AgCl,故不能采用高温条件,故B项错误;过滤时使用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玻璃棒,故C项正确;为避免滤渣中含有未被溶解的银元素而导致银的流失,提高Ag的回收率,需对“过滤Ⅱ”的滤渣进行洗涤,并将洗涤后的滤液合并入过滤Ⅱ的滤液中,故D项正确。
答案:B
10.(2022·深圳师大附中月考)KIO3常用作食盐中的补碘剂,可用“氯酸钾氧化法”制备,该方法的第一步反应为6I2+11KClO3+3H2O6KH(IO3)2+5KCl+3Cl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产生22.4 L(标准状况)Cl2时,反应中转移10 mol e-
B.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6
C.可用石灰乳吸收反应产生的Cl2制备漂白粉
D.可用酸化的淀粉KI溶液检验食盐中IO的存在
解析:该反应中只有碘元素价态升高,由0价升高至KH(IO3)2中+5价,每个碘原子升高5价,即6I2~60e-,又因方程式中6I2~3Cl2,故3Cl2~60e-,即Cl2~20e-,所以产生22.4 L(标准状况)Cl2即1 mol Cl2时,反应中应转移20 mol e-,A项错误;该反应中KClO3中氯元素价态降低,KClO3作氧化剂,I2中碘元素价态升高,I2作还原剂,由该方程式的计量系数可知,11KClO3~6I2,故该反应的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6,B项正确;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钙,工业制漂白粉可用石灰乳与氯气反应,C项正确;食盐中IO可先与酸化的淀粉—碘化钾溶液中的H+、I-发生归中反应IO+5I-+6H+===3I2+3H2O生成I2,I2再与淀粉发生特征反应变为蓝色,故可用酸化的淀粉KI溶液检验食盐中IO的存在,D项正确。
答案:A
11.(2022·佛山一中月考)一种在恒温、恒定气流流速下,催化氧化HCl生产Cl2的工艺的主要反应机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过程中Cu元素的化合价保持不变
B.CuO、Cu(OH)Cl、Cu2OCl2均为中间产物
C.Cu(OH)Cl分解产生两种产物,物质X为H2O
D.该过程涉及反应:2Cu2OCl2+O22Cl2+4CuO
解析:由题干反应历程图可知,该过程中含Cu化合物CuO、Cu(OH)Cl、Cu2OCl2中Cu元素的化合价均为+2价,即保持不变,A项正确;由题干反应历程图可知,反应前加入了CuO,CuO与HCl反应转化为Cu(OH)Cl,然后Cu(OH)Cl分解为Cu2OCl2和H2O,Cu2OCl2与O2反应又生成了CuO,则CuO为催化剂,而Cu(OH)Cl、Cu2OCl2均为中间产物,B项错误;由题干反应历程图可知,Cu(OH)Cl分解产生两种产物即Cu2OCl2和物质X,根据质量守恒可知X为H2O,C项正确;由题干反应历程图可知,该过程涉及Cu2OCl2与O2反应生成了CuO和Cl2的反应,根据氧化还原反应配平可得:2Cu2OCl2+O22Cl2+4CuO,D项正确。
答案:B
12.(2022·广东华南师大附中第三次模拟)实验室探究SO2与Fe(NO3)3溶液反应的原理,装置如图,实验中Y装置产生白色沉淀。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滴加浓硫酸之前应进行的操作是打开弹簧夹,通入一段时间N2
B.Y中产生的白色沉淀是BaSO4和BaSO3
C.在X装置中浓硫酸不体现氧化性
D.若将Fe(NO3)3换成氨水,Y中也能产生白色沉淀
解析:通入一段时间N2,目的是为了赶走装置中的空气,防止Na2SO3和生成的SO2气体被氧化,故A项正确;二氧化硫气体溶于水,溶液显酸性,在酸性溶液中SO能被硝酸根离子、Fe3+氧化成硫酸根离子,则Y中产生的白色沉淀只能是BaSO4,故B项错误;在X装置中发生的反应是H2SO4(浓)+Na2SO3===Na2SO4+H2O+SO2↑,此反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不能体现浓硫酸氧化性,故C项正确;若将Fe(NO3)3换成氨水,通入SO2后,SO2和水反应生成的亚硫酸会和氨水继续反应生成亚硫酸铵,生成的亚硫酸铵会和氯化钡反应生成BaSO3沉淀,故D项正确。
答案:B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52分。)
13.(16分)(2021·广东卷)含氯物质在生产生活中有重要作用。1774年,舍勒在研究软锰矿(主要成分是MnO2)的过程中,将它与浓盐酸混合加热,产生了一种黄绿色气体。1810年,戴维确认这是一种新元素组成的单质,并命名为chlorine(中文命名“氯气”)。
(1)实验室沿用舍勒的方法制取Cl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制取干燥Cl2时,净化与收集Cl2所需装置的接口连接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氯水久置后不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可推测氯水中________已分解。检验此久置氯水中Cl-存在的操作及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某合作学习小组进行以下实验探究。
①实验任务。通过测定溶液电导率,探究温度对AgCl溶解度的影响。
②查阅资料。电导率是表征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的物理量。温度一定时,强电解质稀溶液的电导率随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增大而增大;离子浓度一定时,稀溶液电导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25 ℃时,Ksp(AgCl)=1.8×10-10。
③提出猜想。
猜想a:较高温度的AgCl饱和溶液的电导率较大。
猜想b:AgCl在水中的溶解度S(45 ℃)>S(35 ℃)>S(25 ℃)。
④设计实验、验证猜想。取试样Ⅰ、Ⅱ、Ⅲ(不同温度下配制的AgCl饱和溶液),在设定的测试温度下,进行表中实验1~3,记录数据。
实验序号
试样
测试温度/℃
电导率/(μS·cm-1)
1
Ⅰ:25 ℃的AgCl饱和溶液
25
A1
2
Ⅱ:35 ℃的AgCl饱和溶液
35
A2
3
Ⅲ:45 ℃的AgCl饱和溶液
45
A3
⑤数据分析、交流讨论。25 ℃的AgCl饱和溶液中,c(Cl-)=________mol·L-1。
实验结果为A3>A2>A1。小组同学认为,此结果可以证明③中的猜想a成立,但不足以证明猜想b成立。结合②中信息,猜想b不足以成立的理由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优化实验。小组同学为进一步验证猜想b,在实验1~3的基础上完善方案,进行实验4和5。请完成下表中的内容。
实验序号
试样
测试温度/℃
电导率/(μS·cm-1)
4
Ⅰ
________
B1
5
____
________
B2
⑦实验总结。根据实验1~5的结果,并结合②中信息,小组同学认为猜想b也成立。猜想b成立的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实验室通常采用浓盐酸和MnO2制取Cl2,化学方程式为MnO2+4HCl(浓)MnCl2+Cl2↑+2H2O。(2)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制取的氯气中混有氯化氢、水蒸气,氯气有毒,必须进行尾气处理,因此使用饱和食盐水吸收氯化氢气体,浓硫酸除去水蒸气,最后用NaOH溶液吸收尾气,因此接口连接顺序为c-d-b-a-e。(3)氯水久置后不能使品红溶液褪色,说明HClO已分解;检验Cl-的方法为向溶液中加入过量稀硝酸,防止溶液中含有CO、HCO等,再加入少量AgNO3溶液,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证明原溶液中含有Cl-。(4)⑤25 ℃时,Ksp(AgCl)=c(Ag+)×c(Cl-),根据沉淀溶解平衡可知,饱和的AgCl溶液中
c(Ag+)=c(Cl-),所以有c(Cl-)===1.34×10-5 mol·L-1;实验1~3中,不同的饱和溶液浓度不同且测试温度不同,根据资料显示离子浓度一定时,稀溶液电导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根据实验1~3无法判断温度较高的饱和溶液离子浓度大,进而不能得出溶解度关系。⑥如果要判断AgCl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情况,可以设计不相同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在相同温度下测试,如果温度较高下的饱和溶液电导率比温度较低的饱和溶液电导率高,则可以得出温度升高饱和溶液中离子浓度高。所以可以设计试样Ⅰ在45 ℃下测试与实验3比较;设计试样Ⅱ在45 ℃下测试与实验3比较。⑦猜想b成立的判断依据是A3>B2>B1。
答案:(1)MnO2+4HCl(浓)MnCl2+Cl2↑+2H2O
(2)c-d-b-a-e
(3)HClO 向溶液中加入过量稀硝酸,防止溶液中含有CO、HCO等,再加入少量AgNO3溶液,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证明原溶液中含有Cl-
(4)⑤1.34×10-5 测试温度不同,根据电导率结果无法判断不同温度下饱和溶液的溶解度 ⑥45 ℃ Ⅱ 45 ℃ ⑦A3>B2>B1
14.(18分)(2022·东莞第六中学月考)碳酸锰主要用于制备软磁铁氧体,工业上以软锰矿(主要成分MnO2)和黄铁矿(主要成分FeS2)为主要原料制备碳酸锰(MnCO3难溶,分解温度较高)的一种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几种金属离子沉淀的pH如下表:
金属离子
Fe2+
Fe3+
Cu2+
Mn2+
开始沉淀的pH
7.5
3.2
5.2
8.8
完全沉淀的pH
9.7
3.7
7.8
10.4
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提高溶浸工序中原料的浸出效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任写两条)。
(2)请写出“溶浸”过程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净化工序的目的是除去溶液中的Cu2+、Ca2+等杂质。请写出除去Cu2+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测得滤液中c(F-)=0.01 mol·L-1,则滤液中残留c(Ca2+)=__________mol·L-1[已知:Ksp(CaF2)=1.5×10-10]。
(4)除铁工序中,先加入适量的软锰矿,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再加入石灰调节溶液的pH的范围为__________。
(5)副产品A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
解析:软锰矿和黄铁矿用稀硫酸溶浸后软锰矿中的MnO2主要转化为MnSO4,黄铁矿中FeS2主要转化为Fe2(SO4)3;溶浸过程中FeS2可能转化为FeSO4,溶浸后的溶液中加入MnO2将Fe2+氧化成Fe3+,加入石灰调节pH使Fe3+完全转化为Fe(OH)3沉淀除去;净化工序中加入(NH4)2S除去Cu2+,加入NH4F除去Ca2+;沉锰过程即向MnSO4溶液中加入NH4HCO3、氨水形成MnCO3,过滤后的废液中含大量的NH、SO。据此分析解答。(1)可以通过适当升高温度或搅拌或研磨矿石的方法提高浸出速率。(2)软锰矿和黄铁矿用稀硫酸溶浸后,软锰矿中的MnO2主要转化为MnSO4,黄铁矿中FeS2主要转化为Fe2(SO4)3,故离子方程式为2FeS2+15MnO2+28H+===2Fe3++15Mn2++4SO+14H2O。(3)净化工序中加入(NH4)2S除去
Cu2+,离子方程式为Cu2++S2-===CuS↓;c(Ca2+)===1.5×10-6 mol·L-1。(4)溶浸后的溶液中加入MnO2将Fe2+氧化成Fe3+,加入石灰调节pH使Fe3+完全转化为Fe(OH)3沉淀除去,故pH范围为3.7~5.2或3.7~8.8。(5)沉锰过程即向MnSO4溶液中加入NH4HCO3、氨水形成MnCO3,过滤后的废液中含大量的NH、SO,故副产物为(NH4)2SO4。
答案:(1)适当升高温度;搅拌;研磨矿石(任写两条)
(2)2FeS2+15MnO2+28H+===2Fe3++15Mn2++4SO+14H2O
(3)Cu2++S2-===CuS↓ 1.5×10-6
(4)使残余Fe2+转化为Fe3+ 3.7~5.2或3.7~8.8
(5)(NH4)2SO4
15.(18分)(2022·广东金山中学期末)某同学使用石墨电极,在不同电压(x)下电解pH=1的0.1 mol·L-1 FeCl2溶液,实验记录如下(a、b代表电压值,且a>b):
序号
电压/V
阳极现象
检验阳极产物
Ⅰ
x≥a
电极附近出现黄色,有气泡产生
有Fe3+、有Cl2
Ⅱ
a>x≥b
电极附近出现黄色,无气泡产生
有Fe3+、无Cl2
Ⅲ
b>x>0
无明显变化
无Fe3+、无Cl2
(1)用________(填化学式)溶液检验出溶液中含Fe3+。
(2)由上述实验猜测,Fe3+生成可能有以下原因:
①Fe2+在________极放电。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3)Ⅱ中虽未检验出Cl2,但Cl-在阳极是否放电仍需进一步验证。某同学又做了以下实验,记录如下(a、b、c代表电压值):
序号
电压/Ⅴ
阳极现象
检验阳极产物
Ⅳ
________
无明显变化
有Cl2
Ⅴ
________
无明显变化
无Cl2
①实验选择电解的溶液为pH=1浓度为______mol·L-1的______(填化学式)溶液。
②Ⅳ中检验Cl2的实验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与Ⅱ对比,得出的结论:通过控制电压,证实了产生Fe3+的两种原因都成立;且低电压下,Fe2+优于Cl-放电,那么请把上表的电压数据补充完整:Ⅳ__________,Ⅴ__________。
解析:(1)加入KSCN溶液,若出现红色,则说明含有Fe3+。(2)依据电解原理,氯离子在阳极失电子生成氯气,电极反应为2Cl--2e-===Cl2↑,氯气具有氧化性能氧化亚铁离子。生成铁离子,溶液变黄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2Fe2+===2Fe3++2Cl-。(3)①控制变量,做对照实验继续探究:电解pH=1的0.2 mol·L-1的NaCl溶液。②依据检验氯气的实验方法分析,取少量阳极附近的溶液,滴在淀粉KI试纸上,试纸变蓝色证明生成氯气,否则无氯气生成。③与Ⅱ对比,得出的结论:通过控制电压,证实了产生Fe3+的两种原因都成立;且低电压下,Fe2+优于Cl-放电,Ⅳ、Ⅴ的电压分别为:a>x≥c、c>x≥b。
答案:(1)KSCN
(2)①阳 ②Cl2+2Fe2+===2Cl-+2Fe3+
(3)①0.2 NaCl ②取少量阳极附近的溶液,滴在淀粉KI试纸上,试纸变蓝色 a>x≥c c>x≥b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单元质检卷10第十单元化学实验基础,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单元质检卷1第一单元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第一单元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单元质检卷1(含解析)-2024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