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语文朗读宝

    安徽省部分地区2022-2023学年下学期七年级语文期末试卷汇编:现代文阅读一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安徽省部分地区2022-2023学年下学期七年级语文期末试卷汇编:现代文阅读一第1页
    安徽省部分地区2022-2023学年下学期七年级语文期末试卷汇编:现代文阅读一第2页
    安徽省部分地区2022-2023学年下学期七年级语文期末试卷汇编:现代文阅读一第3页
    还剩1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安徽省部分地区2022-2023学年下学期七年级语文期末试卷汇编:现代文阅读一

    展开

    这是一份安徽省部分地区2022-2023学年下学期七年级语文期末试卷汇编:现代文阅读一,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从修辞角度赏析第④段划线句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现代文阅读一
    安徽省黄山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菊事
    丁立梅
    ①那年冬天,我把一盆开过花的菊,随手丢弃在屋旁,连同装它的瓦盆。
    ②屋旁有巴掌大的空地,没人理它,它便自作主张地在里面长婆婆纳,长狗尾巴草,长车前子,长蒲公英,还长荠菜。我挑过一回荠菜,挺像那回事的,把一份野趣挑进蓝子里。后来,这一小撮荠菜,被我切碎了,烙进糯米饼里。饼烙得点点金黄,配了糯米的糯白,配了荠菜的嫩绿,不用吃,光看看,就很享受了。咬一口,鲜透牙。很是感动了一回,有泥土的地方,总会生长着我的故乡。
    ③现在,这块地里,多出一大丛的菊来,是被我丢弃的那一盆。谁想到呢,它的花萎了,叶萎了,心竟是活的。它搂着这颗心,落地生根,不声不响地,勤勤勉勉地生长。最终,它不单自己活了下来,还子孙满堂的样子——去年冬天不过一小瓦盆的花,今秋已繁衍成一大丛了。它让我想到柳暗花明,想到天无绝人之路,想到苦尽甘来,只要心没有死,总有出头之日的。
    ④风一场,雨一场,秋季翻过,已是冬了,它还没开够,朵朵灿烂。满世界的萧条,唯它,一簇新亮,是李商隐诗里的“融融冶冶黄”,是童年乡下屋檐下的那抹明黄,打老远就看得见。路过的人,有的站着远远瞅。有的看不过瘾,走近了细细瞧。一律惊叹,好漂亮的花!它倒是沉得住气,面对众人的赞赏,不动声色,不慌不忙地,只管把好颜色往外掏。一瓣金黄,再一瓣,还是金黄。如历尽世事的女子,参透人生无常,倒让自己有了一份坚守,那就是,守住自己,守住心。所以,冷落也好,繁华亦罢,它都能安然相待,不急不躁。
    ⑤孤寡老人程爹,在小区的小径旁种菊。小径旁的空地,原是狭长的一小块,小区人家装修房子,把一些碎砖碎玻璃倒在里面。路过的人都小心不去碰触,以免被玻璃划伤了。连调皮的小猫,也绕着那块地走。老人清理掉碎砖碎玻璃,在里面种青菜和菊。几棵青菜,几朵菊花。再几棵青菜,几朵菊花。绿配紫,绿配红,绿配白,绿配黄,小块的地,让人看过去,竟有花园般的感觉。
    ⑥这些天,老人除了吃饭睡觉,几乎都围着他的菊在转。我上班时看见他,下班时还看见他,背着双手,很有成就感地在小径上漫步,来来回回。一旁,他的菊,如同被惯坏的孩子,正满地打着滚,撒泼似的,把紫的、红的、白的、黄的颜色,泼洒得四处飞溅。哪一朵,都是硕大丰腴的,都上得了美人头。
    ⑦天冷,菊越发艳丽,直艳到人的心里去。小区的人,每日里行色匆匆,虽是久住,彼此却毫不关己地陌生着。而今,因为这些菊,一个个舒缓了脚步,脸上僵硬的线条,渐渐柔软起来。话搭话地闲聊几句,说着花真好看之类的。或者不聊,仅仅站着,看一眼菊,相互笑笑,自有一份亲切,入了心头。再遇见,便是老相识了。清寒疏离的日子,因菊,变得脉脉温情。
    4.本文围绕着菊花写了两件事,请简要概括。
    5.从修辞角度赏析第④段划线句子。
    它倒是沉得住气,面对众人的赞赏,不动声色,不慌不忙地,只管把好颜色往外掏。
    6.文章第⑦段划线句子有何深意?请写出。
    7.本文描写的菊花具有怎样的品质?请结合文章具体内容谈一谈。(不少于2点)
    4.①一盆菊被我随手丢弃在屋旁,一年后却长出了一大丛。②程爹在小区的小径旁种菊,给人们带来温情。
    5.运用拟人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菊的淡定从容之美,表达了作者的喜爱赞美之情。
    6.菊花的美,拉近了小区的人的情感,使人与人之间更加和谐、温暖,美好的事物,也会感染周围的环境变得美好。
    7.被丢弃在屋旁却能茂盛的生长,说明菊花具有面对逆境,坚定信念,顽强生存的品质;面对众人的赞赏,不动声色,不慌不忙地,说明菊花具有面对荣誉或得意之时,淡定从容的品质。
    【解析】4.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梳理和概括。
    解答此题关键要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理清文章思路,根据人物及事件内容概括出切题的答案。本文围绕着菊主要写了两件事,根据第①—④段可概括出第一件事。根据第①段“那年冬天,我把一盆开过花的菊,随手丢弃在屋旁,连同装它的瓦盆”,第③段“现在,这块地里,多出一大丛的菊来”可概括为:我将一盆菊随手丢弃在屋旁,一年后却长出了一大丛来;
    第⑤至⑦段为另一件事,根据第⑤段“孤寡老人程爹,在小区的小径旁种菊”,第⑦段“因为这些菊,一个个舒缓了脚步,脸上僵硬的线条,渐渐柔软起来”可概括为:小区里的程爹,在小区的小径旁种菊,让人们看到了菊的美,也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5.本题考查修辞方法及作用。
    结合语境首先写出修辞方法,然后写出表达效果和体现的情感。结合“它倒是沉得住气,面对众人的赞赏,不动声色,不慌不忙地,只管把好颜色往外掏”分析,句中的“它”指的是菊花,作者却以“觉得住气”“不动声色”“不慌不忙”“掏”等词,赋予它以人的情态,很明显是拟人的修辞,以此表现菊花面对人们赞赏的稳重从容,以及赋予人们以“美的享受”的无私与大度,表现作者对菊的深情赞美。
    6.本题考查对重点句子的理解。
    根据语句中“因为这些菊,一个个放缓了脚步,脸上僵硬的线条,渐渐柔软起来”,联系第⑤段“老人清理掉碎砖碎玻璃,在里面种青菜和菊”,第⑥段“一旁,他的菊,如同被惯坏的孩子,正满地打着滚,撒泼似的,把紫的、红的、白的、黄的颜色,泼洒得四处飞溅。无论哪一朵,都是硕大丰腴的,都上得了美人头”,第⑦段“天冷,菊越发艳丽,直艳到人的心里去”“话搭话地闲聊几句,说着花真好看之类的。或者不聊,仅仅站着,看一眼菊,相互笑笑,自有一份亲切入了心头”可知,此句写出了程爹将小区前满是碎玻璃空地整理后种上了菊花,在天冷时菊花依然开得盛,来往的人因此驻足,脸上的表情变得温和亲切,生动形象的表现了“菊花”给人们的心情带来的改变;“柔软”的本义是软和,不坚硬。这里用来形容人们脸上的线条,生动形象地表现了人们的表情变得温和亲切。菊花的美,拉近了小区的人的情感,使人与人之间更加和谐、温暖,美好的事物,也会感染周围的环境变得美好。
    7.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本文写菊的生长环境“巴掌大的空地”“长婆婆丁,长狗尾巴草,长车前子,长蒲公英,还长荠菜”,可“我”丢弃的菊花,却“今秋已繁衍成一大丛了”,第④段“冷落也好,繁华亦罢,它都能安然相待,不急不躁”由此得出:即使生长的环境再恶劣,有一颗坚强的心,也能顽强生存,获得成功;
    根据第④段“它倒是沉得住气,面对众人的赞赏,不动声色,不慌不忙地,只管把好颜色往外掏。一瓣金黄,再一瓣,还是金黄”分析,得出:菊花面对赞赏和得意之时,稳重,从容淡定;
    根据第④段“如历尽世事的女子,参透人生无常,倒让自己有了一份坚守,那就是,守住自己,守住心。所以,冷落也好,繁华亦罢,它都能安然相待,不急不躁”分析,得出:菊花无论冷落与繁华,坚守自己的内心,不急不躁;
    根据第⑦段“因为这些菊,一个个舒缓了脚步,脸上僵硬的线条,渐渐柔软起来”“清寒疏离的日子,因菊,变得脉脉温情”分析,得出:菊花能够改善环境,给周围的人带来温情。

    安徽省安庆市潜山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一】(22分)
    父亲的长笛
    赵文静
    ①小时候,每天晚饭后,父亲总喜欢拿出心爱的长笛吹奏一曲。那时,她特别爱听,笛声一响,她就用跑调的声音跟着哼歌。母亲也停下手边的活,侧耳倾听,发丝垂在脸上,格外柔美。
    ②夏天的傍晚,父亲有时会拿着长笛去巷口儿。邻居们说:“来来,吹一段儿!”“吹一段?”父亲似问似答,将长笛横放嘴边。清脆悠扬的笛声从父亲的嘴边漫延开来,如哗啦啦的小河流水。大人们摇头晃脑陶醉着,孩子们停止嬉闹,围在父亲身边,眼里充满了好奇与崇拜。那样的时光里,她是红人儿,孩子们羡慕极了她有一个这样将笛子吹得声声悦耳的父亲,哄着她,把好吃的分给她一份,只为了听她父亲吹笛子时可以靠近一点儿。她亦是非常骄傲的,那时,父亲是天,是地,是她心目中的大英雄。
    ③她开始讨厌父亲吹长笛,是小学五年级的时候。那天晚上,她写完作业后,父亲又拿出长笛来吹。笛声刚响,她就大吼一声:“唉呀!别吹了好不好!烦死人了!”笛声戛然而止。她看也没看父亲一眼,转身跑回自己屋。
    ④她三年级时,父亲的工厂倒闭,两年后,左腿残疾又没技术的父亲被安排当了环卫工,负责她学校周边街区的卫生。那天,一个捣蛋鬼在班里嚷嚷:“门口那扫地的老大爷是小敏她爸!”顿时,嘘声、哄笑声连成一片。她感到无地自容,趴在桌子上哭了。那一刻,她只恨父亲没出息!
    ⑤她毕竟还是个懂事的孩子,没有把这件事告诉父母。只是不再喜欢父亲吹长笛了,每次父亲一吹就被她狠狠地制止。渐渐的,家里就听不到笛声了。
    ⑥上了初中,离家远,她从不跟别人提家里的事。可事情就是这么巧,父亲工作间隙坐在环卫车旁的马路牙子上吹长笛,竟被电视台记者录进了镜头。节目播出后,恰巧被她老师看到,把这事当作励志故事讲给同学们听,班里爽直的同学对她说:“小敏,你爸好酷哇,扫大街还不忘了吹笛子!”
    ⑦她万万没想到自己极力隐藏的父亲,就这样被曝光在全班同学面前。她忍无可忍,到家就跟父亲吵:“你说你扫个垃圾,还吹什么长笛,丢人都丢到电视上去了,我都快没脸活着了!”“啪”地一声,母亲的巴掌落在她脸上:“你个没良心的,你怎么这样说你爸!要不是你,你爸……”“别跟孩子瞎说八道!”父亲喝住了母亲。“你可是听着你爸的笛声长大的呀!你小时候那么爱听,你爸干一天活儿回来,多累都吹给你听……”
    ⑧父亲的沉默和母亲的训斥并没有打动她,她还是悄悄地拿走了长笛,扔在了城边的小河里。虽然那一刻她心里也有丝丝的不舍。她等着父亲爆发,然而,没有。自此,父亲再没提过长笛的事儿。
    ⑨多年以后,她有了孩子,懂得了做父母的艰辛。她对父母很好,常常给他们买吃的穿的。儿子初一那年,学校要开“感恩”主题晚会,儿子在家练唱《父亲》这首歌:“想想您的背影,我感受了坚韧;抚摸您的双手,我摸到了艰辛……我的老父亲,我最疼爱的人,人间的甘甜有十分,您只尝了三分。”儿子唱了一遍又一遍,唱得她心里一阵阵酸,一阵阵疼……
    ⑩第二天,她买了一支上好的长笛,给父亲送去。父亲先是一愣,随即欣喜地摩挲起来。她吞吞吐吐,说:“爸,对不起,当初是我扔了你那长笛。”父亲一笑:“傻丫头,我早知道是你干的。”母亲走过来:“还是闺女疼你呀!你这条腿没白断,委屈没白受啊!”“腿?没白断?”她吃惊地问。“还不是因为你三年级那年非吵着要电子琴,你爸为了挣钱给你买琴,大雪天骑车给人送货,摔断了腿……”“哎!跟孩子提这些干啥!都是过去的事儿了!”父亲笑着打断母亲。转脸看她。她赶紧抹一把泪,挤出笑来,说:“来来,吹一段!”“吹一段?”父亲似问似答。将长笛横放嘴边。
    ⑪久违的笛声,从父亲嘴边漫延开来,飞扬在屋子的各个角落,她跟着哼唱,母亲则满脸温柔,鬓角的白发泛着银光,格外柔美。
    4.下面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运用了第三人称的写法,有利于客观地描绘父亲对女儿的关爱。
    B.第④段运用了插叙,补充说明了她讨厌父亲吹长笛的原因。
    C.她懂得了做父母的艰辛是因为母亲的训斥。
    D.第⑩段画线句中她流泪是为父亲的疼爱和宽容而感动,为当年自己的虚荣和冒失而愧疚。
    5.根据文章内容,将情节补充完整。(4分)
    因为女儿爱听,父亲每天晚饭后吹笛→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为吹笛上了电视节目,被女儿偷扔了长笛→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从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下面文字。(3分)
    大人们摇头晃脑陶醉着,孩子们停止嬉闹,围在父亲身边,眼里充满了好奇与崇拜。
    7.母亲这一形象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
    8.校刊上开辟了“人物画廊”“至爱亲情”等栏目,若将此文刊登在校刊上,你觉得应该放在哪个栏目里?请说明理由。(6分)
    4.(3分)C
    5.(4分)因为女儿讨厌,不再在家吹笛 因为女儿买笛道歉,父亲再次吹响长笛
    6.(3分)侧面描写。通过描写大人和孩子们的动作、神态,表现了笛声的悦耳动听,与下文女儿因同学的嘲笑不再喜欢父亲吹笛形成对比。
    7.(6分)交代了父亲腿残疾的原因,解开了前文的悬念;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父亲吹笛时,母亲陶醉的神态“格外柔美”,使得文章首尾呼应;通过母亲的言行,表达了父亲对女儿无私的爱和宽容,使文章主题更深刻。
    8.(6分)示例一:放在“人物画廊”栏目。文中父亲因为孩子爱听,干活回来多累都吹笛给孩子听。为了挣钱给孩子买电子琴,大雪天骑车给人送货,摔断了腿体现了父亲疼爱孩子。残疾后做环卫工及工作间隙吹笛体现了父亲坚强乐观;面对孩子的责怪,选择沉默并阻止母亲说出残疾的真相体现了父亲的宽容无私。父亲的性格特点突出,形象丰满,所以此文应放在“人物画廊”栏目。
    示例二:放在“至爱亲情”栏目。本文写了父亲因为孩子爱听笛再累都吹给孩子听,为了挣钱给孩子买琴大雪天骑车给人送货摔断了腿,面对孩子的责怪选择沉默,怕孩子知道真相难过不让妻子说出来,女儿讨厌吹笛不再在家吹笛,知道是女儿扔了笛子也不吭声,体现了父爱的无私、深沉,具有温暖人心的力量。所以此文应放在“至爱亲情”栏目。

    安徽省池州市东至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一)(14分)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丁香花
    ①初识丁香花,是在废品站里。少年时代的我和家长去废品站卖废品,在废纸堆里我发现了一本品相还不算残缺的书,便抽出来翻看,废品站老板挥挥手说,拿去吧,送你了。
    ②那是一本园艺学的专业书籍。书中有一段这样写道:“丁香花是木樨科,丁香属落叶灌木,属于著名的庭园花木,开花繁茂,花色淡雅,习性强健,栽培简易,因而在园林中广泛栽培应用。丁香花是雅俗共赏的观赏植物,开时芳菲满目,清香远溢。无论是露植在庭院、园圃,还是用盆栽摆设在书室、厅堂,都会令人感到风采秀丽,清艳宜人。”
    ③二识丁香花,是在收音机里,听陈涌泉先生的单口相声。说到乾隆皇帝和刘墉赌赛对联,乾隆出了个上联:冰凉酒,一点两点三点。陈涌泉先生说,这个上联出得相当有难度,抢了先机,你要是再对个四点五点六点什么的就不新鲜了。刘墉不慌不忙地给乾隆叩了个头,说,皇上,臣对:丁香花,百头千头万头。呵呵,这个“百头千头万头”实在令人豁然开朗:“丁”是百字头,“香”的上半部,是千字头,“花”的上半部,是繁体字“万”字的头,正和行书体“冰”字的那一点遥相呼应,异曲同工。“百头千头万头”不但写意而且烘形,让我不由自主地去想,丁香树在哪?它开花时到底是什么样子来着?
    ④我十八岁那年跌入了人生的第一个低谷。我学业优良,高中毕业时踌躇满志地准备选择一所自己称心的高等学府。那是在1985年,高校招生体检标准上明确规定患有某些病症者不能投考任何高校,其中一种是重度失聪,两米内听不见耳语,这一条正是为我“量身打造”的,我完全“符合标准”。我眼巴巴地看着同学们纷纷从我身旁经过走进考场,明白了唐代刘禹锡为什么写了那两句诗“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我根本听不清同学们轻快自信的脚步声,只能在模糊记忆里搜索幼时的一场高烧,及退了高烧的同时摧毁了我听力的注射药物-双氢链霉素。我眼睁睁地看着同学们考完一科后有的兴奋有的紧张有的沮丧地从考场出来,嘴里充溢着积年药液的苦味。
    ⑤我当了铁路工务段的一名筑路工人,施工现场在百公里外的戈壁滩上,每天坐着火车“哐当哐当”地跑出去,再“哐当哐当”地跑回来,日不出而作,日落也不息。
    ⑥深夜里,我拎着空饭盒从火车上下来,先走大马路后钻深胡同。快看到家门时,我先看到了它-丁香树。原来它长在这里,深胡同里的路灯下;原来它开放在这时,春天里。无从查考谁种下了它,它却生长得如此恰到好处。眼前浮现出陈涌泉先生那滑稽好玩的脸、乾隆皇帝那威仪天下的尊容、刘墉先生那高深莫测的罗锅背,“呵呵呵呵”地笑了。
    ⑦放下饭盒坐在丁香树下的马路牙子上,把疲惫不堪的身体在万籁俱寂的花香馥郁中熨帖开来,自然是一种惬意,也带来了浅浅的心酸。少年初识愁滋味,我发现丁香花是一种说话声音不高也不怎么争抢话头的花。它甚至不爱说话,春天是个绚烂的季节,然而又乍暖还寒,阴晴不定,急着报春的花则往往最易落入风尘。人生是美好的,然而人这一生有多少悲欢需要我们去面对?我偶尔抬抬头望望开成了紫色的树冠,它在微风里微微甩摆。它不看我,我不问它什么,它也没回答我什么。我不说话,它也不说话,它也许在和风说话,我也听不清它们在聊什么。我只想这么在花树下坐着,没有理由地一直坐下去,我只想沉浸……
    ⑧我就养成了这个无意中的习惯,无论时光让我走到哪里,每逢春夜,丁香的花期里,我总要在路灯和树影下,停一停。
    4. 在横线处填入恰当文字,概括作者与丁香花相识的三次经历。
    在废品站的园艺书籍里初识丁香花→①___________二识丁香花→②__________三识丁香花
    5. 第③段画线句子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6. 阅读下列句子,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1)我眼睁睁地看着同学们考完一科后有的兴奋有的紧张有的沮丧地从考场出来,嘴里充溢着积年药液的苦味。(句中“苦味”有什么含义?)
    (2)眼前浮现出陈涌泉先生那滑稽好玩的脸、乾隆皇帝那威仪天下的尊容、刘墉先生那高深莫测的罗锅背,“呵呵呵呵”地笑了。(该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7. 本文与宗璞的《紫藤萝瀑布》在写法上有何相似之处?请简要分析。
    【答案】4. ①. 在收音机里听陈涌泉的单口相声 ②. 深夜里在深胡同的路灯下
    5. 承上启下;承接了上文刘墉的对联“丁香花,百头千头万头”,写出了丁香花繁茂的景象,引出了下文对第三次认识丁香花的叙述
    6. (1)一语双关,表面是指由于生病,服用的药液很苦;深层含义是指由于听力受损不能参加高考,内心感到苦闷、忧伤。(2)排比、联想(想象)。通过眼前的丁香花,联想出陈涌泉、乾隆、刘墉三个人的形象特征,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作者对丁香花的喜爱;且运用排比,增强语势,强化感情。
    7. 都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紫藤萝瀑布》写作者由紫藤萝花自衰到盛而感悟到生命的美好和生命的永恒,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热爱与珍惜;而本文通过写丁香花的繁盛和不爱说话、不争抢,表达了作者对丁香花高洁品质的赞美,体现了作者愿学习丁香花不争不抢、默默沉淀自己的品质。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情节的梳理概括能力。首先通读全文,根据题目中已给出的提示,划分结构层次,梳理情节:
    第①②段写初识丁香花的经历;
    第③段写二识丁香花的经历,二识丁香花的关键句子是第③段“是在收音机里,听陈涌泉先生的单口相声”,依照示例:(在什么地方)+识丁香花的形式来概括即为:在收音机里听陈涌泉的单口相声二识丁香花;
    第④—⑦段写三识丁香花的经历。三识丁香花中的关键句子是第⑥段“深夜里,我拎着空饭盒儿从火车上下来,先走大马路后钻深胡同,快看到家门时,我先看到了它,丁香树。原来它长在这里,深胡同里的路灯下,原来它开放在这时”,依照示例:(在什么地方)+识丁香花的形式来概括为:深夜里,在胡同的路灯下三识丁香花。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句子在结构上的作用。
    判断句子在结构上的作用,首先确定句子在文中的位置,本句出现在文章的中间,结构上的作用一般是承上启下。“百头千头万头不但写意而且烘形”承接上文刘墉的对联中“丁香花,百头千头万头”,写出了丁香花繁茂的景象;“丁香树在哪儿?它开花时到底是什么样子来着”引出下文对现实中的丁香花,“深胡同里”“春天里”叙述了丁香花的生长环境和生长时间。也引出下文我的故事,我因“重度失聪”“不能投考任何高校”“嘴里充溢着积年药液的苦味”“我当了铁路工务段的一名筑路工人”“坐在丁香树下的马路牙子上”感悟人生。
    6题详解】
    (1)本题考查词语理解。“苦味”本义指味道的一种,结合第④段“只能在模糊记忆里搜索幼时的一场高烧,及退了我高烧的同时摧毁了我听力的注射药物——双氢链霉素”理解“苦味”,指的是生病,吃药的药液很苦。结合第④段“那是在1985年,高校招生体检标准上明确规定患有几种病症者不能投考任何高校,其中一种是重度失聪,两米内听不见耳语。这一条正是为我‘量身打造’的,我完全‘符合标准’。我眼巴巴的看着同学们纷纷从我身旁经过走进考场,明白了唐代刘禹锡为什么写了那两句诗‘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分析,“苦味”的深层内涵指的是由于听力受损不能参加高考,内心感到苦闷、忧伤。

    (2)本题考查句子赏析。结合“陈涌泉先生那滑稽好玩的脸、乾隆先生那威仪天下的尊容、刘墉先生那高深莫测的锅背”,三个句子结构相同、意思密切相关、语气一致,可见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排比的作用增强语言的气势和表达效果,强化作者感情,在这里运用排比,通过眼前的丁香花,联想出陈涌泉、乾隆、刘墉三个人的形象特征,因为陈涌泉的相声里讲了乾隆和刘墉对对联时巧妙运用丁香花的事,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作者对丁香花的喜爱与赞美,从而也增强了文章气势,强调了作者对丁香花的赞美。
    【7题详解】
    本题考查不同文章的对比阅读。解答此题要抓住题目要求,从写作手法上去分析。
    (1)《紫藤萝瀑布》是当代作家宗璞的一篇散文。文章写于1982年5月,当时弟弟身患绝症,作者非常悲痛,徘徊于庭院中,见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睹物释怀。结合原文“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我抚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舱,那里满装生命的酒酿,它张满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一朵朵花,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可见作者托物言志,由花儿自衰到盛,转悲为喜,感悟到人生的美好和生命的永恒。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写作者由紫藤萝花自衰到盛而感悟到生命的美好和生命的永恒,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热爱与珍惜;
    (2)《丁香花》一本则是通过三次认识丁香花,赞美丁香花的品质。丁香花枝繁叶茂,清香远溢,告诉我们要努力绽放自己的生命。提升自我品格;丁香花生长在胡同深处。告诉我们要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丁香花,不争不抢,甚至不爱说话。告诉我们要学会自我沉浸,不畏惧生命中的一些挫折与苦难,也是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
    故本文与宗璞的《紫藤萝瀑布》在写法上相似之处是都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

    安徽省合肥市肥西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陆元九:“一百分才及格”
    陈海波
    又一次成功发射!
    ①4月16日,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风云三号07星发射升空。这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471次飞行任务。
    ②471,一个了不起的数字!在一次又一次的“飞天”中,中国航天成了“靠谱”的代名词。此刻,我们想起了中国航天界流传甚广的一句“名言”:“上天的产品,99分不及格,相当于零分。100分才及格,及格了还要评好坏。”
    ③“名言”来自一位老航天人——两院院士、航天科技集团科技委顾问陆元九。两年前的“七一”前夕,这位出生于1920年的老人,以101岁的高龄成为“七一勋章”最年长的获得者。
    “不把技术问题吃透是要吃亏的”
    ④1996年,经过多年研制的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在西昌迎来首次发射。突然,火箭姿态发生异常。20余秒后,坠毁爆炸。
    ⑤76岁的陆元九坐不住了,立即赶赴西昌,接下来的三个多月,他沉浸在一种专注、焦虑、亢奋叠加的状态里。甚至经常睡不着觉,要靠安眠药才行。经过抽丝剥茧般地层层分析,最终在千丝万缕的线索中找到一根小小的“金丝”——双向可控硅,这就是问题的关键。
    ⑥翌年,长三乙在西昌第二次起飞,并把一颗国外卫星顺利送入远离地球数万千米的轨道。于是,就有了上文陆元九的那句“名言”。
    ⑦此后的日子里,陆元九经常向同事,特别是向年轻人提起这次发射失败后的西昌之行。以此警醒自己,也劝诫他人:“如果不把技术问题吃透,是要吃亏的。”
    “一定要学新东西”
    ⑧“技术问题搞不清楚,腰杆子就不硬”,这或许正是陆元九走上“科学救国”道路的原因。
    ⑨20世纪40年代中期,陆元九抱着“学好科学救中国”的信念,远渡重洋到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航空工程系求学。“既然来留学,一定要学新东西”的他,选择了仪器学专业,研究当时很少有人听过的“惯性导航”技术。
    ⑩惯性导航相当于飞行器的“眼睛”,确保它能飞得更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惯性技术在航空和导弹上开始应用,但作为导航,尚处于萌芽阶段。在留学的前两年,陆元九一直是这门学科唯一的博士生。
    ⑪1949年,拿到了世界上第一个惯性导航博士学位的陆元九,被麻省理工学院聘为副研究员、研究工程师。而更让他兴奋的是,大洋彼岸诞生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⑫回国后的陆元九,深刻感受到这片土地上跳动的脉搏。此后,陆元九在惯性导航技术等领域不断开拓,为我国惯性技术的发展及其在火箭、导弹、卫星和载人飞船方面的应用作出了突出贡献,还为以载人航天、探月工程为代表的国家重大科技工程的规划和论证贡献了自己的智慧。
    “要求严格,可以进步快一点”
    ⑬“只要一听说他要参加评审、论文答辩等,大家就格外紧张。”这是同事和学生对陆元九的评价——他是个性极其倔强的人,这种倔强,“本质特征就是要求严”。  
    ⑭2021年,有媒体向陆元九抛出问题:我们应该有什么样的科学精神?这位百岁老人言辞恳切:“一定要认真,老老实实地干活,不能说任何假话。”
    ⑮这个回答,也是陆元九等许多航天人的写照。他们将梦想投射向星空,但双脚将大地抓得更紧,“差一分”就不行。正如航天员王亚平致信陆元九时所说:“是你们的高标准、严要求和无数个夜不能寐的坚持,成为今天我们在太空自信、自由翱翔的底气。”
    (选自《光明日报》2023年4月25日)
    4.参观回来后,容容同学准备将陆元九作为本月班级黑板报“家国情怀·航天精神”栏目的推荐人物,请你协助她完成下面的黑板报设计。
    推荐人物:陆元九   一腔赤诚献中国航天

    1920年出生于安徽,自动控制、陀螺及惯性导航技术专家,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科技委顾问,我国自动化科学技术开拓者之一。
    5.请结合语境,品读下面语句,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1)76岁的陆元九坐不住了,立即赶赴西昌,接下来的三个多月,他沉浸在一种专注、焦虑、亢奋叠加的状态里。(品析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2)惯性导航相当于飞行器的“眼睛”,确保它能飞得更准。(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品析句子的表达效果)
    6.这篇文章的结构和课文《邓稼先》的结构一样,你能结合两篇文章内容分析这种结构的好处吗?
    (链接:“横式结构法”属于文章的一种谋篇技巧,通过“板块”并列的结构,打断时间的连续和打破空间的联结,将表面上没有必然联系的生活场景和故事情节平列起来安排,从不同的侧面或角度表现文章的主题。)
    7.如果将本文的标题和课文《邓稼先》一样改为《陆元九》会不会更好?
    4.(1)陆元九远渡重洋留学﹐学成归国后为我国惯性技术等方面的发展做出卓越贡献(2)火箭发射失败时﹐高龄的他日夜钻研﹐找到了问题的关键(意思对即可)
    5.(1)“立即”是“马上”的意思﹐用在此处体现了陆元九想要破解发射失败问题的急切心理﹐“沉浸”多用来比喻人处于某种气氛或思想活动中﹐用在此处体现了陆元九探究问题时的专注﹑一丝不苟。
    (2)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惯性导航”比作飞行器的“眼睛”﹐生动形象地突出了惯性导航对飞行器的重要作用。
    6.两篇文章都采用“横式结构法”巧设小标题,打破时空界限﹐多侧面多角度表现人物精神。课文《邓稼先》将邓稼先的生平事迹与杰出贡献和国家的兴衰﹑民族的强弱联系起来﹐不仅刻画人物性格赞美人物精神,而且还去探求其缘由﹖多角度地展示人物的性格和优秀品质,使人物形象显得悲壮豪迈﹐伟大而崇高·本文将陆元九求学道路﹑科学精神和载人航天联系起来﹐赞美了人物身上所体现的航天精神。(意思对即可)
    7.不好﹐原标题不仅交代本文的写作对象――陆元九﹐还暗含作者对陆元九的敬仰之情﹐同时激发读者想象和阅读兴趣。意思对即可)

    安徽省淮南市凤台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测试语文试题
    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一] (22分)
    年轻的模样
    张金凤
    ①认识金光的时候,他还是小县城饭馆里端盘子的服务生。那时候他身材矮小瘦弱,曾因为看上去年龄小而屡次应聘被拒。他偷偷哭过好几回,觉得连端盘子洗碗的活都干不下去,前途真是太渺茫了。哭过之后,他咬牙发誓,要好好干,干出点名堂来。
    ②他的梦想是当一名厨师,但当时他那细竹竿般的手臂根本颠不动炒瓢。何况厨师都是科班出身,个个身揣专业技师证件。他那时没有钱去厨师学校学习,父母年纪大了,种点粮食蔬菜,没有多少富余的钱。他出来闯荡时就暗暗发誓,不再伸手向家里要钱。他在厨房里剥蒜剥葱、择菜洗菜,剖洗活鱼、切菜、剁排骨。这些活计逐渐磨炼了他,两手的力气大了,身材也结实了,看上去有资格颠炒瓢了。有时候厨师忙碌之后正要喘口气,客人又加了一道难度不大的菜,金光就自告奋勇代厨师操作。厨师在旁边指导,他也就趁机学艺,用心揣摩。更多的时候,金光都在暗中留意,偷偷学习。
    ③经历了几年的“偷师学艺”,金光离开他工作的酒店,以厨师的身份应聘到另外一家餐馆。从此,他打工者的身份有了变化,从后厨的帮厨成了有技能的厨师。随着厨艺日渐精进,他成了小有名气的厨师,工作的酒店也都是中等以上。
    ④他拿着高于做服务员时好几倍的工资,很感慨。他说,记得有一句话说,人得逼自己一把,不逼你不知道自己可以多优秀。金光没有停下脚步,他决定继续逼自己进步。几年后,他当上了厨师长。
    ⑤我曾以为,做到厨师长已经是金光的“天花板”了。他三十岁结婚的时候,已经有了市郊一套楼房和一辆二手轿车。几年前,在我们小城月入过万算得上体面,金光大约也有过这样的满足吧。有车有房,娶了当地姑娘,成了我的侄女婿,他也算是融入当地了。 闲暇时光,他骑着摩托车去湖滨钓鱼,一去就是一天,甚至为此而熬一夜,第二天不耽误上班。痴迷于钓鱼的他让家人有些担忧,他是不是满足于眼前的生活,不再有斗志了?但是自从二女儿出生后,他又狠心斩断了钓鱼的爱好。
    ⑥我有两次在路上看见送外卖的骑手很像金光,问侄女,果然他兼职做了外卖员。这事家人都不同意,干好本职工作就已经难得了,收入已经不低,何必那么累? 金光的解释是:他现在工作的酒店是素食自助餐酒店,厨师和厨师长的活都不算忙。既然条件允许,下班后跑跑腿赚点钱何乐而不为?
    ⑦去年,金光卖掉了城郊那所旧房子,买了市中心的房子,同时换了新车。我问他下一步有什么打算,是不是规划有一家自己的饭馆。他微微有些脸红,笑笑说,时机还不成熟,等时机成熟了,当然可以考虑。
    ⑧这个瘦削的年轻人刚踏入这座城市的时候,只想找一家包吃住的地方做工,能谋生就行。而现在的他,蕴含着无穷的力量,他并不满足于只是干一份收入不错的工作,他总在寻找机会继续进步。他的名字取得真好,走出一条金光大道,这既是父辈的期望,也是年轻人应该有的样子。
    (选自《人民日报》2023年5月1日)
    4.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采用顺叙的叙述方式,以时间为序,叙述了一个农村青年踏入城市后不断奋斗不断进步的故事。
    B.文章第②段交代金光家庭情况很有必要,这是交代他没有钱不去厨师学校学习,而“偷师学艺”的原因。
    C.文章两次写到了金光的买房买车,情节上互相呼应,表明了金光的不断进取,带来物质方面的显著改善。
    D.文章第⑥段插叙了“我”询问侄女金光送外卖的事,借侄女之口,赞扬他兼职赚点钱的行为,表现他的励志精神。
    5.金光是一个很有上进心、不断进步的青年。请梳理文章,在下面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内容。(6分)
    金光从 ① ,到成为后厨的帮厨,后来成了 ② ,几年后他当上了厨师长,后来又 ③ ,还想着有一家自己的饭馆。
    6.请赏析下面两段文字。 (4分)
    (1)他偷偷哭过好几回,觉得连端盘子洗碗的活都干不下去,前途真是太渺茫了。 (从描写手法的角度)
    (2)更多的时候,金光都在暗中留意,偷偷学习。(赏析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
    7.有人提议把文章标题“年轻的模样”改为“不断进取的金光”,你认为哪个题目好? 为什么?(5分)
    8. 仿照下面示例,从文中任选一处金光的表现,说说其给我们的人生启示。 (4分)
    示例:“他说,记得有一句话说,人得逼自己一把,不逼你不知道自己可以多优秀。”是啊,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要给自己加压,适当的压力也是动力,在压力下,可以发挥出自己潜藏的能力。金光从服务员到厨师长,就是他逼自己进步的结果。他能做到,我们难道不可以做到吗?
    4. (3分)D(不是插叙)
    5.(6分)①端盘子的服务生 ②有技能的厨师 ③兼职做了外卖员(每空2分)
    6. (4分)
    (1)神态描写和心理描写,“哭”的神态,和为前途担心的心理活动,表现了金光因为应聘被拒而伤心的心理状态。(2分)
    (2)“暗中”“偷偷”表明了金光的“偷师学艺”,表现了他在学习厨艺上的用心。(2分)
    7.(5分)“年轻的模样”好,(1分)(1)原标题设置了悬念,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2)原标题肯定了金光从不满足总在寻找机会继续进步的精神状态,认为“是年轻人应该有的样子”,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倾向,点明了文章主题。而“不断进取的金光”显得一般化。 (4分)
    8.(4分)示例:“但是自从二女儿出生后,他又狠心斩断了钓鱼的爱好。”(1分)要戒掉自己的爱好,需要有坚强的意志。金光曾经痴迷于钓鱼,甚至为此而熬夜。但为了兼职做外卖员,说断就断,毫不拖泥带水。现在我们正是学习的关键时刻,有的同学沉迷于网络游戏,甚至耽误了学习。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学习金光的这种“狠心斩断”爱好的劲头呢?(3分)

    安徽省宿州市砀山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一](22分)
    盛开在云端的红枣树
    贾江涛
    ①壬寅年的霜降节气,正值周末,我们如约而行,奔向远山——太原西山半山腰一个叫下水峪的地方。秋深气凉,黄土高原的山容,到了一年中最热烈的时分。向阳的山坡,远远望去,红叶似火,黄叶赛金,在蓝天白云的衬托下,如同一幅深邃热烈的写意长卷。
    ②这是我第三次探访这个小山村。
    ③前年冬天,积雪还未融尽,我们从西山的横岭村返回,贸然闯入一条山腰小径,初识了这个只有一百来户的村子。一百来户,是看到村委门前的展板介绍,后来了解到,实际留居的只有不到二十位老人。
    ④再次探访下水峪,是在去年春天,正是山花烂漫的季节。晨光中,我和三位老人坐在村卫生站边的水泥打谷场,远望对面起伏的群山,听他们讲述各自年轻时候的生活,以及如今每个孩子的去向……我说,这儿真美啊!他们说,明年八月十五你来吧,过来打枣,满村都是枣。我才注意到,远远近近上上下下的院落,都枝枝丫丫着高高低低的枣树。见光好的地方,已见麦粒大小的枣叶爆出,微卷的叶鹅黄透亮,挤挤挨挨,是我童年记忆中最熟悉的模样。
    ⑤那棵枣树,和我的姥姥一起,抚育和陪伴了我的童年时代。那棵枣树,是在1950年左右,也就是我母亲小时候栽种的,到我童年时已亭亭如盖,几乎遮住姥姥院子里东西南北四面房屋。春天,我们在树下捉虫喂鸡晒太阳。夏夜,当密不透风的四合院让我酷热难耐时,姥姥就一边给我摇芭蕉叶大扇,一边念叨“风来啰风来啰,枣树树给我女女扇扇啰”……于是真的就有一股风从窗户飘进来,将我缓缓送入梦乡。那棵枣树在秋天最能给予我们欢乐与实惠。进入农历八月,姥姥就说,枣儿红眼眼了,可以吃了。于是低处的枣子基本就被孩子们摘光了。枣是典型的木枣,熟透之后大而甜脆,而我们急于摘下来的刚刚“红了眼”,表皮却还泛白的枣子,大多被我们做了一种叫“转磨”的手工:挑一颗大枣削去半个果肉露出半个枣核,再取三根火柴呈三角插入半个果肉下方,另拿两个小一点的枣子两头插入一根两寸来长的签子,签子中间抠一小孔架到先前做好的底座上,然后用手指或一根火柴轻轻一拔,这架“磨”便飞快转动起来了。到八月十五前,枣子红透,姥姥一声令下,几个孩子在树下扯开大被单,一个大人上树摇枣子。啪啦啪啦,雨点般的枣子落在地上,打在头上,整个院子便沸腾了。大人小孩笑着闹着,享受着物资贫乏时代最廉价又最爽口的吃食。留些红的大的现吃,姥姥把青的、小的用白酒洗过装在瓶瓶罐罐里,拿草纸糊严盖子,酒枣便做好了。一周以后,姥姥拆开罐子,一股浓郁的酒香扑鼻而来,每日里三个两个拿出来给我解馋,陆陆续续能吃到过年。
    ⑥随着天冷秋深,树上的叶子慢慢落尽,而总有零星小枣顽强地挂在高处,风摇不落,杆打不着。天气一天冷似一天,它们就那么心不在焉,摇摇晃晃,对抗着日日紧逼的秋风与严寒。温暖的午后,躺在暖融融的炕头,隔着小西屋的玻璃,我仰望着,垂涎着,欣赏着。在蓝天映衬下,它们像一朵朵盛开的小红花,孤独而又倔强,像极了童年的我。我开始祈祷风吹不倒它们,雨打不湿它们,祈祷它们连同我的那些快乐,永远不要掉落……
    ⑦第三次来到下水峪村,我错过了在打谷场上和老人们约定的时间,也没有欣赏到满树玛瑙般的硕果,却在寒风中见到了叶落后红枣盛开在蓝天的那一幕。不是一两颗,也不是零星三五颗,而是满枝满顶的红枣,在湛蓝如海的天空背景下姹紫嫣红。我久久地仰望,默默地欣赏,如同欣赏我一路走来的无数美景,如同仰望心中那无垠的亘古星空。这盛开在云端的红枣树,是洒落我人生的第一束光,也是根植于我心中的永不凋零的爱。
    4.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艺术特色的鉴赏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以“枣树”为线索,并回忆了“我”童年的美好时光。
    B.文章以时间为序,讲述了“我”三次到访下水峪村,情感层层递进。
    C.那棵枣树在母亲小时候已亭亭如盖,它陪伴了我们的童年。
    D.平平无奇的枣树,在“我”的人生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5.文章记叙了哪几件有关“我”和姥姥的事情?请简要概括。(3分)
    6.结合语境,按要求赏析句子的表达效果。(6分)
    (1)我才注意到,远远近近上上下下的院落,都枝枝丫丫着高高低低的枣树。(从加点词角度)(3分)
    (2)温暖的午后,躺在暖融融的炕头,隔着小西屋的玻璃,我仰望着,垂涎着,欣赏着。(从句式角度)(3分)
    7.文中的“姥姥”暖了“我”的童年,请结合文章分析“姥姥”的形象。(6分)
    8.请说说你是如何理解文章结尾段最后一句话的。(4分)
    4.(3分)C 【解析】由第⑤段“那棵枣树,是在1950年左右,也就是我母亲小时候栽种的,到我童年时已亭亭如盖”可知,C项,“那棵枣树在母亲小时候已亭亭如盖”表述有误。
    5.(3分)①夏夜酷热难耐时,姥姥用芭蕉扇给“我”扇风;②姥姥带着“我”和大人孩子一起摇枣;③姥姥给“我”做酒枣。(每点1分)
    6.(6分)(1)运用叠词,增强了语言的感染力,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使得作者所描绘的场景画面感更强,凸显了枣树的数量之多、之茂盛。 (2)运用短句,句式活泼灵动,简洁明快,节奏感较强;把作者小时候在姥姥家度过的美好时光渲染得更加温馨美好,表达了作者对童年时光的无限怀念。(每小题3分)
    7.(6分)①姥姥是一个疼爱孩子的人。从炎热的夏天夜晚给“我”扇扇子,每日给“我”拿酒枣解馋等可以看出。②姥姥是一个热爱生活、懂得享受生活的人。即使物资贫乏,也能利用有限的东西做出美味来,如酒枣。(每点3分)
    8.(4分)把红枣树比作照进生命的一束光,点明了枣树对“我”人生的重要性,它是“我”童年美好生活的象征与代表,并借此抒发了对美好童年与姥姥的怀念,升华了文章的主旨。

    安徽省淮南市潘集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一](13分)
    紫藤萝瀑布
    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
    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这里春红已谢,没有赏花的人群,也没有蜂围蝶阵。有的就是这一树闪光的、盛开的藤萝。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看挤着,好不活泼热闹!
    “我在开花!”它们在笑。
    “我在开花!”它们嚷嚷。
    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沉淀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妥现开似的。那里装的是什么仙露琼浆?我凑上去,想摘一朵。
    但是我没有摘。我没有摘花的习惯。我只是伫立凝望,觉得这一条紫藤梦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流着流看,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关于生死的疑惑,关于疾病的痛楚。我沉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的宁静和生的喜悦。
    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忽然记起十多年前家门外也曾有过一大株紫藤萝,它依傍一株枯槐爬得很高,但花朵从来都稀落,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好像在试探什么。后来索性连那稀零的花串也没有了。园中别的紧藤花架也都拆掉,改种了果树。那时的说法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我曾遗憾地想:这里再也看不见藤萝花了。
    过了这么多年,藤萝又开花了,而且开得这样盛,这样密,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
    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我抚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舱,那里满装生命的酒酿,它张满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一朵朵花,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
    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
    5.选文从色、形、态三个方面来写紫藤萝花,请你仿照示例,分别从选文中找出一个相应的句子来。(2分)
    示例:色——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
    形——
    态——
    6.朱自清先生写春花时用了“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选文中也有相似的句子。请找出来加以赏析。(4分)
    句子: 赏析:

    7.文章为什么要插入对十多年前家门外的紫藤萝的描写?(3分)


    8.谈谈你对“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这句话的理解。(4分)



    5.(2分)示例:形——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紫色的大条幅上”或“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态——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在和阳光互相挑逗”或“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一空1分)
    6.(4分)句子: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1分)
    赏析:这个句子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1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紫藤萝花盛开时的繁茂景象,表现了紫藤萝花勃勃的生机,表达了作者对紫藤萝花无比喜爱和赞美之情。(2分)
    7.(3分)十多年前家门外的紫藤萝花的稀落与现在花开得繁盛形成对比(1分),突出了现在花的生机盎然(1分)。从而领悟到“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的道理。(1分)  
    8.(4分)生命中总会遇到不幸,遭遇不幸时,不能被厄运压倒,要对生命的长久保持坚定的信念。厄运过后,不能老是让悲痛压在心头,应该面对新生活,振奋精神,以昂扬的斗志投身到生命的长河中去实现人生的价值。(2分)点明中心,升华主旨。(2分)

    相关试卷

    浙江省部分地区2022-2023学年下学期七年级语文期末试卷汇编:现代文阅读一:

    这是一份浙江省部分地区2022-2023学年下学期七年级语文期末试卷汇编:现代文阅读一,共38页。

    广东省部分地区2022-2023学年下学期七年级语文期末试卷汇编:现代文阅读一:

    这是一份广东省部分地区2022-2023学年下学期七年级语文期末试卷汇编:现代文阅读一,共3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人物传记要关注标题,阅读人物传记要关注引用的材料,阅读人物传记要重点关注人物形象,现代文阅读,结合加点的词语,品析下面句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广东省部分地区2022-2023学年下学期八年级语文期末试卷汇编:现代文阅读一:

    这是一份广东省部分地区2022-2023学年下学期八年级语文期末试卷汇编:现代文阅读一,共25页。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