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2023-2024学年高一生物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2019必修1)
人教版 (2019)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1节 被动运输完整版备课教学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1节 被动运输完整版备课教学ppt课件,共1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水分子能透过半透膜,清水中水分子密度较大,半透膜,渗透的方向,低浓度流向高浓度,细胞吸水膨胀,细胞保持正常状态,失水皱缩,联系生活,水是如何进出细胞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在一个长颈漏斗的漏斗口外密封上一层玻璃纸,往漏斗内注入蔗糖溶液,然后将漏斗浸入盛有清水的烧杯中,使漏斗内外的液面高度相等。过一段时间后,会出现如图所示现象。
在一个长颈漏斗是漏斗口外密封上一层玻璃纸,往漏斗内注入蔗糖溶液,然后将漏斗浸入盛有清水的烧杯中,使漏斗管内外的液面高度相等。过一段时间后,会出现如右图所示现象。玻璃纸(又叫赛璐玢)是一种半透膜,水分子可以自由透过它,而蔗糖分子则不能。
1.漏斗管内的液面为什么会升高?如果漏斗管足够长,管内的液面会无限升高吗?为什么?
2.如果用一层纱布(全透性)代替玻璃纸,还会出现原来的现象吗?
3.如果烧杯中不是清水,而是同样浓度的蔗糖溶液,结果会怎样?
总体上,水分子进入漏斗导致水量增加,液面上升
不会,当管内的液面上升到一定高度后,管中的水柱产生的压力会加快漏斗中水分向外扩散的速度,最终达到平衡,液面将不再上升
不会,纱布不是半透膜,蔗糖分子和水分子都能通过
漏斗管中的液面保持不变
水分子可以自由通过,而蔗糖分子不能通过。
漏斗内溶液体积增大, 液面上升
蔗糖分子(太大)不能通过半透膜
单位时间进入漏斗的水分子数多于出来的分子数
渗透作用: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的扩散
膜两侧的溶液具有浓度差
外界溶液浓度_______细胞质浓度
细胞___________
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质浓度
1.水进出动物细胞的原理
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等有机物能够透过细胞膜吗?这些有机物相当于“问题探讨”所示装置中的什么物质?红细胞的细胞膜是否相当于一层半透膜?当外界溶液溶质的浓度低时,红细胞一定会由于吸水而涨破吗?红细胞吸水和失水取决于什么条件?想一想临床上输液为什么要用生理盐水?
血红蛋白是有机大分子物质,不能透过细胞膜,它相当于“问题探讨”中的蔗糖分子。
不一定。因为红细胞吸水膨胀后细胞内液浓度也会下降,如果外界溶液浓度不是很低,有可能细胞内液浓度下降后与外界溶液的浓度达到平衡,此时,红细胞将不再吸水。
取决于红细胞内外溶液的浓度差,一般情况下,浓度差越大时,细胞吸水或失水越多。
因为生理盐水的浓度与血浆的浓度基本一致,血细胞不会因为过度吸水或失水而出现形态和功能上的异常。
一.水进出细胞的原理
基于红细胞的结构特点及图示结果,你认为水进出红细胞的方式是什么?请说明原因。
是渗透作用。1.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相当于半透膜;2.红细胞中富含大分子的血红蛋白等有机物,不能透过细胞膜,当将其置于低浓度溶液中时,膜两侧存在浓度差。
吃比较咸的食物,口腔和唇的黏膜有什么感觉?为什么?
干燥口渴,外界浓度度高,口腔和唇粘膜失水
吃比较咸或甜的食物,口腔和唇的黏膜会觉得比较干。
2.水进出植物细胞的原理
探究·实践——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结果
原生质层是否相当于一层半透膜?水分进出植物细胞是通过渗透作用吗?
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水分进出植物细胞是通过渗透作用。
1.如果假设是正确的,当外界溶液的浓度高于细胞液的浓度时,细胞就会 ;当外界溶液的浓度低于细胞液的浓度时,细胞就会 。2.如何使细胞外溶液的浓度提高或降低?3.如何看到细胞?需要用到什么材料和器具?4.对实验结果做出预测——细胞失水或吸水后可能出现哪些可观察的变化?
探究·实践——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实验思路:将植物细胞分别浸润在较高浓度的蔗糖溶液 和清水中,用显微镜观察液泡、原生质层、 细胞大小的变化。
1、制作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的临时装片2、用低倍镜观察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中紫色的中央液泡的大小,以及原生质层的位置3、从盖玻片的一侧滴入蔗糖溶液,在另一侧用吸水纸引流。重复几次,使洋葱鳞片叶表皮浸润在蔗糖溶液中4、低倍镜观察:细胞的大小、液泡、原生质层的变化5、从盖玻片的一侧滴入清水,在另一侧用吸水纸引流。重复几次,使洋葱鳞片叶表皮浸润在清水中6、低倍镜观察:细胞的大小、液泡、原生质层的变化
探究·实践——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低倍物镜
结论:(1)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2)植物细胞也是通过渗透作用吸水和失水的。
细胞失水,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分离开来
细胞吸水,与细胞壁分离的原生质层慢慢恢复原来的状态
当外界溶液浓度 > 细胞液浓度
当外界溶液浓度 < 细胞液浓度
(1) 质壁分离的内因和外因:
(2) 观察质壁分离和复原,对材料的要求:
(3) 介于细胞膜与细胞壁之间的溶液:
内因:原生质层具有选择透过性 原生质层的伸缩性 > 细胞壁的伸缩性
外因:外界溶液浓度 > 细胞液浓度
活细胞细胞有大液泡外界溶液浓度 > 细胞液浓度
2. 如果滴加的是0.5 g/ml的蔗糖溶液, 实验结果如何?
3. 将0.3g/ml的蔗糖溶液换成适宜浓度的KNO3, 实验结果如何?
1. 植物细胞会由于过多吸水而涨破吗?
发生质壁分离,但不能质壁分离复原。(因为细胞已经严重失水而死亡了)
先质壁分离,后质壁分离自动复原。(因为细胞能主动吸收KNO3分子)
不会。(因为细胞壁具有保护和支持的作用)
3. 可以选用黑藻或者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进行实验吗?
也可以使用黑藻叶片等通过观察叶绿体的分布范围,来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
从盖玻片的一侧滴加含有红墨水的30%蔗糖溶液,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使含有红墨水的蔗糖溶液慢慢进入到盖玻片下
1.质壁分离的细胞中“质”和“壁”分别指什么?
质指原生质层,壁指细胞壁
判断植物细胞的死活。测定细胞液的浓度范围。鉴别不同种类的溶液。对农作物的合理灌溉。盐碱地作物不易存活,或一次施肥过多造成“烧苗”现象。生活中杀菌、防腐、腌制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