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一章末综合测评1 (含答案)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461206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年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一章末综合测评1 (含答案)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4612060/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年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一章末综合测评1 (含答案)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4612060/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年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一章末综合测评1 (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年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一章末综合测评1 (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章末综合测评(一)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下列操作或发生事故时的处理方法正确的是( )
A.可用燃着的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
B.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应与桌面垂直
C.配制一定浓度的NaCl溶液时,定容振荡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再加水到刻度线
D.浓硫酸不慎沾在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最后涂上3%~5%的小苏打溶液
【解析】 A项,易导致失火;B项,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应与桌面成45°角;C项,配制一定浓度的NaCl溶液时,定容振荡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是因为瓶壁上沾了少许溶液,不能再加水,否则浓度减小。
【答案】 D
2.下列仪器常用于物质分离的是( )
A.①③⑤ B.②③⑤
C.②④⑤ D.①②⑥
【解析】 漏斗可用于过滤,分离固、液混合物;分液漏斗用于分液,分离互不相溶的两种液体混合物;蒸馏烧瓶可用于蒸馏,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
【答案】 B
3.下列从混合物中分离出其中的某一成分,所采取的分离方法正确的是( )
A.利用氯化钾与碳酸钙的溶解性差异,可用溶解、过滤的方法除去碳酸钙
B.由于碘在酒精中的溶解度大,所以可用酒精把碘水中的碘萃取出来
C.水的沸点是100 ℃,酒精的沸点是78.5 ℃,所以可用加热蒸馏法使含水酒精变为无水酒精
D.氯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下降而减小,所以可用冷却法从热的含有少量氯化钾的氯化钠浓溶液中得到纯净的氯化钠晶体
【解析】 碘在酒精中的溶解度远比在水中大得多,但酒精与水互溶,液体不分层,无法用分液漏斗分离;将酒精与水组成的混合物蒸馏,只能得到含少量水的酒精,只有先加入新制的生石灰,再蒸馏才能得到无水酒精;氯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下降而减小,但减小的幅度很小,而氯化钾的溶解度减小的幅度较大,当采用冷却法结晶时,随着氯化钠晶体的析出,同时也有氯化钾晶体析出。对于温度变化时溶解度变化幅度不大的物质,一般用加热蒸发溶剂的方法。
【答案】 A
4. 取碘水四份于试管中,编号为Ⅰ、Ⅱ、Ⅲ、Ⅳ,分别加入汽油、CCl4、酒精、NaCl溶液,振荡后静置,现象正确的是( )
A.Ⅰ中溶液分层,下层呈紫红色
B.Ⅱ中溶液分层,下层呈紫红色
C.Ⅲ中溶液分层,下层呈棕黄色
D.Ⅳ中溶液不分层,溶液由棕黄色变成黄绿色
【解析】 汽油、CCl4不溶于水,出现分层现象,Ⅲ、Ⅳ不出现分层。I2在有机溶剂中呈紫红色,且CCl4层在水层的下面,汽油层在水层的上面;碘水的颜色为黄色,不是黄绿色。
【答案】 B
5.有甲、乙、丙三种溶液,进行如下操作:
则甲、乙、丙三种溶液中的溶质可能是( )
A.BaCl2、H2SO4、MgCl2 B.CaCl2、HNO3、AgNO3
C.CaCl2、HNO3、NaCl D.BaCl2、HCl、Na2CO3
【解析】 采用逐项实验分析法即可推出。A中,BaSO4不溶于稀H2SO4;B中,发生的反应依次为:CaCl2+Na2CO3===CaCO3↓+2NaCl,CaCO3+2HNO3===Ca(NO3)2+H2O+CO2↑,AgNO3+NaCl===AgCl↓+NaNO3;C中,最后加入NaCl不能产生白色沉淀;D中,由于第二步加入过量盐酸,第三步也得不到BaCO3沉淀。
【答案】 B
6.实验室中需要配制2 mol/L的NaOH溶液950 mL,配制时应选用的容量瓶的规格和称取的NaOH的质量分别是( )
A.950 mL,76.0 g B.500 mL,80.0 g
C.1 000 mL,80.0 g D.1 000 mL,76.0 g
【解析】 m(NaOH)=1 L×2 mol/L×40 g/mol=80.0 g。
【答案】 C
7.对下列各组物质:①NaNO3和NaCl;②CaCl2和CaCO3;③MnO2和KCl;④BaSO4和AgCl。可按照溶解、过滤、蒸发的实验操作顺序,将它们相互分离的是( )
A.只有①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 要将两种固体按溶解、过滤、蒸发的实验操作顺序分离,必需的条件是其中一种固体难溶于水,另一种固体易溶于水。对于所给出的物质组:①两者都易溶;④两者都难溶,均不能用指定的方法分离;②CaCl2易溶,CaCO3难溶;③MnO2难溶,KCl易溶,可用指定方法分离。
【答案】 C
8.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5 mol O3与11.2 L O2所含的分子数一定相等
B.标准状况下,11.2 L由N2与CO组成的混合气体含有的原子数目为NA
C.标准状况下,22.4 L的CCl4中含有的CCl4分子数为NA
D.常温常压下,22.4 L的NO2和CO2混合气体含有2NA个氧原子
【解析】 因为不知道11.2 L O2是否处于标准状况下,所以无法计算其物质的量,A错误;N2和CO均为双原子分子,0.5 mol混合气体含原子数目为NA,B正确;标准状况下四氯化碳为液态,故无法计算其物质的量,C错误;已知气体的体积求物质的量,必须是在标准状况下,所以条件错误,D错误。
【答案】 B
9.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中发现一瓶溶液,标签上标有
“CaCl2 0.1 mol·L-1”的字样,下面是该小组成员对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配制1 L该溶液,可将0.1 mol CaCl2溶于1 L水中
B.Ca2+和Cl-的物质的量浓度都是0.1 mol·L-1
C.从试剂瓶中取该溶液的一半,则所取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0.05 mol·L-1
D.将该瓶溶液稀释一倍,则所得溶液的c(Cl-)为 0.1 mol·L-1
【解析】 A选项,0.1 mol CaCl2溶于1 L水中,所得溶液体积不是1 L;B选项,由CaCl2===Ca2++2Cl-知n(CaCl2)∶n(Ca2+)∶n(Cl-)=1∶1∶2,因此
c(Ca2+)=0.1 mol·L-1,c(Cl-)=0.2 mol·L-1;C选项,溶液具有均一性,同一浓度的溶液,不管体积是多少,其浓度都不改变,故所取溶液浓度仍为0.1 mol·L-1;D选项,溶液稀释一倍,体积变为原来的两倍,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设原溶液的体积为V L,稀释前,n(Cl-)=2×0.1 mol·L-1×V L=0.2V mol,稀释后,
c(Cl-)==0.1 mol·L-1。
【答案】 D
10.已知气体的密度与它的摩尔质量成正比。一只气球若放在空气(空气的平均摩尔质量是29 g·mol-1)中可静止不动,那么在相同条件下该气球在下列气体中会下沉的是( )
A.O2 B.Cl2
C.CO2 D.CH4
【解析】 气球在空气中可静止不动,则气球中气体的密度与空气的密度相当。四种气体中仅CH4的摩尔质量(16 g·mol-1)比空气的平均摩尔质量
(29 g·mol-1)小,即CH4气体的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
【答案】 D
11.V mL Al2(SO4)3溶液中含Al3+a g,取 mL溶液稀释到4V mL,则稀释后溶液中SO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
A. mol·L-1 B. mol·L-1
C. mol·L-1 D. mol·L-1
【解析】 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V mL Al2(SO4)3溶液中含
Al3+a g,即Al3+的物质的量为,SO的物质的量为Al3+的物质的量的1.5倍,即SO的物质的量为×。取 mL溶液,则其中SO的物质的量为××,稀释到4V mL后,溶液中SO的物质的量浓度是÷(4V×10-3 L)= mol·L-1。
【答案】 C
12.配制250 mL 0.1 mol·L-1的盐酸时,下列实验操作使所配溶液浓度偏大的是( )
A.用量筒量取所需的浓盐酸时俯视刻度线
B.定容时仰视刻度线
C.用量筒量取所需浓盐酸倒入烧杯后,用水洗涤量筒2~3次,洗涤液倒入烧杯中
D.定容后倒转容量瓶几次,发现凹液面最低点低于刻度线,再补几滴蒸馏水
【解析】 俯视量筒刻度线,凹液面在需要量取的液体体积对应的刻度线以下,使量取的浓盐酸体积减小,所配溶液浓度偏低,A错误;定容时,仰视容量瓶刻度线,液面已超过刻度线,使定容时溶液体积偏大,所配溶液浓度偏低,B错误;用水洗涤量筒2~3次,洗涤液倒入烧杯中,使溶质的物质的量增大,所配溶液浓度偏高,C正确;定容后倒转容量瓶几次,凹液面低于刻度线是由于有少量溶液沾在刻度线以上的内壁上,再补几滴蒸馏水会使溶液的体积增大,所配溶液浓度偏低,D错误。
【答案】 C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52分)
13.(12分)(1)相同质量的氢气、甲烷(CH4)、水,其中含分子数最多的是________;含氢原子最多的是________。
(2)相同物质的量的氢气、甲烷、水,含分子数是否一样多?________(填“是”或“否”);含氢原子数最多的是________。
(3)常温常压下体积相同的氢气、甲烷(CH4)、水,其中含分子数最多的是________;含氢原子最多的是________。
【解析】 (1)相同质量时物质的摩尔质量越小,物质的量越大,含分子数越多;H2只由氢元素组成,故相同质量时含氢原子数最多。(2)物质的量相同,含分子数相同,含氢原子数的多少取决于一个分子中含氢原子数的多少。(3)水是液态,同体积的水物质的量远远大于氢气和甲烷,含氢原子数最多。
【答案】 (1)氢气 氢气
(2)是 甲烷
(3)水 水
14.(16分)实验室里需要纯净的氯化钠晶体,但现在只有混有硫酸钠、碳酸氢铵的氯化钠。某学生设计了如下方案: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①加热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操作②除用BaCl2溶液外,还可用________。
(3)操作②,判断SO已除尽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操作③的目的是____________,不先过滤后再加Na2CO3溶液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操作④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应在________(填仪器名称)中进行。
【解析】 根据所含杂质的性质应先用加热的方法使NH4HCO3分解除去,然后利用BaCl2溶液将SO沉淀除去,过量的Ba2+再加入Na2CO3溶液产生BaCO3沉淀而除去,过量的Na2CO3用盐酸除去,而盐酸易挥发,在操作④即可除去。因此BaCl2可用Ba(OH)2代替,过量的OH-可用盐酸除去。操作②加BaCl2溶液产生BaSO4沉淀,可与操作③中的沉淀一起过滤,这样可以减少操作。由滤液得到晶体可在蒸发皿中用加热蒸发、浓缩结晶的方法。
【答案】 (1)加热分解除去NH4HCO3 NH4HCO3NH3↑+H2O+CO2↑ (2)Ba(OH)2溶液
(3)取上层清液加入BaCl2溶液,若无沉淀说明SO已除尽
(4)除去过量的Ba2+ 减少一次过滤操作
(5)加热蒸发、浓缩结晶 蒸发皿
15.(12分)某学校实验室从化学试剂商店买回18.4 mol·L-1的硫酸。现用该浓硫酸配制100 mL 1 mol·L-1的稀硫酸。可供选用的仪器有:①胶头滴管;②烧瓶;③烧杯;④药匙;⑤量筒;⑥托盘天平。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稀硫酸时,上述仪器中不需要使用的有________(选填序号),还缺少的仪器有________(写仪器名称)。
(2)配制100 mL 1 mol·L-1的稀硫酸需要用量筒量取上述浓硫酸的体积为________mL(保留一位小数),量取浓硫酸时应选用__________(选填①10 mL、②50 mL、③100 mL)规格的量筒。
(3)实验中造成所配溶液浓度偏高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
A.容量瓶中原来含有少量蒸馏水
B.未经冷却,立即转移至容量瓶并洗涤烧杯,定容
C.烧杯没有洗涤
D.向容量瓶中加水定容时眼睛一直仰视刻度线
【解析】 (1)用浓硫酸配制稀硫酸,无需烧瓶、药匙、托盘天平,还缺少100 mL容量瓶、玻璃棒。
(2)根据稀释前后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可得0.1 L×1 mol·L-1=18.4 mol·L-1×V,V≈0.005 4,即5.4 mL,应选用10 mL量筒。
(3)A项无影响;B项未冷却,所加水偏少,浓度偏高;C项,造成溶质减少,浓度偏小;D项,仰视读数,会造成所加水偏多,浓度偏小。
【答案】 (1)②④⑥ 100 mL容量瓶、玻璃棒
(2)5.4 ① (3)B
16.(12分)Ⅰ.根据下列各题中所给出的数据,可分别求出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或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试判断并求解。
(1)已知某氢氧化钠溶液V L中含有N个氢氧根离子,可求出此溶液的________是________。
(2)已知某氢氧化钠溶液中Na+与H2O的个数之比为1∶a,则可求出此溶液的________为________。
Ⅱ.常温下,10.0 mL 1.0 mol·L-1的H2SO4(aq),加水稀释到500 mL,所得H2SO4(aq)的浓度为________mol·L-1;蒸发浓缩,使溶液的体积为2.40 mL,所得H2SO4(aq)的浓度为________mol·L-1。
Ⅲ.已知标准状况下1体积水能溶解500体积的氯化氢,则可求出标准状况下氯化氢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
【解析】 Ⅰ.(1)物质的量浓度c= mol·L-1。
(2)由Na+与H2O的个数比可知NaOH与H2O的物质的量之比,故溶质质量分数为×100%。
Ⅱ.根据溶液的稀释规律,溶液稀释或浓缩前后溶质的质量和物质的量不变:c1V1=c2V2=c3V3。
稀释到500 mL时,c2(H2SO4)=
==0.020 mol·L-1;
浓缩到2.40 mL时,c3(H2SO4)=
=≈4.2 mol·L-1。
Ⅲ.不知溶液的密度,不能计算物质的量浓度,可求其质量分数为×100%≈44.9%。
【答案】 Ⅰ.(1)物质的量浓度 mol·L-1
(2)溶质质量分数 ×100%
Ⅱ.0.020 4.2
Ⅲ.44.9%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全册综合同步练习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年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一章末综合测评2 (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年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1同步练习题:章末综合测评4(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