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4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课时跟踪练
- 2024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课时跟踪练9 试卷 0 次下载
- 2024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课时跟踪练10 试卷 0 次下载
- 2024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课时跟踪练12 试卷 0 次下载
- 2024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课时跟踪练13 试卷 0 次下载
- 2024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课时跟踪练14 试卷 0 次下载
2024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课时跟踪练11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课时跟踪练11,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时跟踪练11(40分钟 32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16分)老海棠树史铁生①奶奶和一棵老海棠树,在我的记忆里不能分开;好像她们从来就在一起,奶奶一生一世都在那棵老海棠树的影子里张望。②老海棠树有两条粗壮的枝丫,弯曲如一把躺椅,小时候我常爬上去,一天一天地就在那儿玩。奶奶在树下喊:“下来,下来吧,你就这么一天到晚待在上头不下来了?”是的,我在那儿看小人书,用弹弓向四处射击,甚至在那儿写作业。“饭也在上头吃吗?”对,在上头吃。奶奶把盛好的饭菜举过头顶,我两腿攀紧树丫,一个海底捞月把碗筷接上来。“觉呢,也在上头睡?”没错。四周是花香,是蜂鸣,春风拂面,是沾衣不染海棠的花雨。奶奶站在地上,站在屋前,老海棠树下,望着我……③春天,老海棠树摇动满树繁花,摇落一地雪似的花瓣。我记得奶奶坐在树下糊纸袋,不时地冲我叨唠:“就不说下来帮帮我?你那小手儿糊得多快!”我在树上东一句西一句地唱歌。奶奶又说:“我求过你吗?这回活儿紧!”我说:“我爸我妈根本就不想让您糊那破玩意儿,是您自己非要这么累!”奶奶于是不再吭声,直起腰,喘口气,这当儿就呆呆地张望——从粉白的花间,一直到无限的天空。④或者夏天,老海棠树枝繁叶茂,奶奶坐在树下的浓荫里,又不知从哪儿找来了补花的活儿,戴着老花镜,埋头于床单或被罩,一针一线地缝。天色暗下来时她冲我喊:“你就不能劳驾去洗洗菜?没见我忙不过来吗?”我跳下树,洗菜,胡乱一洗了事。奶奶生气了:“你们上班上学,就是这么糊弄?”奶奶把手里的活儿推开,一边重新洗菜一边说:“我就一辈子得给你们做饭?就不能有我自己的工作?”这回是我不吭声。奶奶洗好菜,重新捡起针线,从老花镜上缘抬起眼,又会有一阵子愣愣地张望。⑤有年秋天,老海棠树照旧果实累累,落叶纷纷。早晨,天还昏暗,奶奶就起来去扫院子,“唰啦——唰啦——”,院子里的人都还在梦中。那时我大些了,正在插队,从陕北回来看她。那时奶奶一个人在北京,爸和妈都去了干校。那时奶奶已经腰弯背驼。“唰啦唰啦”的声音把我惊醒,赶紧跑出去:“您歇着吧,我来,保证用不了三分钟。”可这回奶奶不要我帮。“咳,你呀!你还不懂吗?我得劳动。”我说:“可谁能看得见?”奶奶说:“不能那样,人家看不看得见是人家的事,我得自觉。”她扫完了院子又去扫街。“我跟您一块儿扫行不?”“不行,你刚回来,去歇息着吧。”⑥这样我才明白,曾经她为什么执意要糊纸袋,要补花,不让自己闲着。有爸和妈养活她,她不是为挣钱,她为的是劳动。她的成分随了爷爷算地主。虽然我那个地主爷爷三十几岁就一命归天,是奶奶自己带着三个儿子苦熬过几十年,但人家说什么?人家说:“可你还是吃了那么多年的剥削饭!”这话让她无地自容。她要用行动证明。证明什么呢?她想着她未必不能有一天自食其力。奶奶的心思我有点懂了:什么时候她才能像爸和妈那样,有一份名正言顺的工作呢?大概这就是她的张望吧,就是那老海棠树下屡屡的迷茫与空荒。不过,这张望或许还要更远大些——她说过:得跟上时代。⑦冬天,窗外,风中,老海棠树枯干的枝条敲打着屋檐,摩擦着窗棂。奶奶常常在灯下学习。她曾经读一本《扫盲识字课本》,再后是一字一句地念报纸上的头版新闻。那一回,奶奶举着一张报纸,小心地凑到我跟前:“这一段,你给我说说,到底什么意思?”我看也不看地就回答:“不知道。再说,您学那玩意儿有用吗?”奶奶立刻不语,唯低头盯着那张报纸,半天半天目光都不移动。我的心一下子收紧,但知已无法弥补。“奶奶。”“奶奶!”“奶奶——”我记得她终于抬起头时,眼里竟无对我的责备。……⑧如今,奶奶已离我而去。而在我的梦里,我的祈祷中,老海棠树也便随之飘然而去,跟随着奶奶,陪伴着她,围拢着她;奶奶坐在满树的繁花中,满地的浓荫里,张望复张望,或不时地要我给她说说:“这一段到底是什么意思?”——这形象,逐年地定格成我的思念,和我永生的痛悔。(有删改)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中写了奶奶的希望,希望有一份工作,希望能跟上时代,希望自己不被时光抛弃,希望自己对亲人和社会更有用。B.本文第③~⑥段写奶奶为了贴补家用而忙于劳作,一刻不闲。尽管得不到儿孙的理解,也一直坚持劳动。C.文中写奶奶的“张望”,正是她内心的向往和期盼,奶奶希望有一份名正言顺的工作,然而奶奶的“张望”中流露出一种孤独。D.文末,作者对当年没能帮助到奶奶甚至讽刺奶奶的行为深感懊悔,他更为自己年轻时太过聪明而犯错,日后不能弥补而反思。解析:理解文本内容 由文中“她不是为挣钱……得跟上时代”可知,奶奶不是为了“贴补家用”,而是为了确立自身价值。答案:B2.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文以时间为顺序,以“我”对奶奶的情感变化为线索,表现了“我”对奶奶认识的变化和感情的深化。B.文中第②段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类比的艺术手法,写出了老树枝丫的粗壮,突出了老海棠树的“老”。C.本文融叙事、抒情、议论为一体。内涵丰富,感情真挚,表现了“我”对奶奶深深的怀念和愧疚之情。D.本文善于运用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形象,如“奶奶立刻不语,唯低头盯着那张报纸,半天半天目光都不移动”。解析:艺术特色 “类比”错误,应是比喻。答案:B3.根据第②~⑦段对奶奶的描写,概括奶奶的形象特点。(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人物形象 从奶奶对待孙子的态度,可以分析出奶奶是一个慈爱的人;从奶奶闲下来就糊纸袋、补花等,可分析出奶奶是一个热爱劳动(勤劳)的人;从奶奶在灯下学习等,可以分析出奶奶是一个上进、渴望进步的人;从奶奶一个人带着三个儿子苦熬过几十年,可以分析出奶奶是一个坚忍的人;从奶奶不想依靠爸妈的帮助生活,可以分析出奶奶是一个自立自强的人。答案:①慈爱;②勤劳(吃苦耐劳);③自尊(自立、自强);④坚忍;⑤渴望进步。4.本文反复出现“老海棠树”,这一形象在文本中起到哪些作用?(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物象作用 本文多次写到“老海棠树”:“春天,老海棠树摇动满树繁花,摇落一地雪似的花瓣”“或者夏天,老海棠树枝繁叶茂”“有年秋天,老海棠树照旧果实累累,落叶纷纷”“冬天,窗外,风中,老海棠树枯干的枝条敲打着屋檐,摩擦着窗棂”。文章围绕海棠树记录奶奶一生的事迹,“老海棠树”是文章的线索;从内容看,海棠树的一年四季正是奶奶一生的写照,“老海棠树”象征奶奶的品质;文章的结尾处“这形象,逐年地定格成我的思念,和我永生的痛悔”,以老海棠树的形象寄托了作者对奶奶的怀念和痛悔。答案:①“老海棠树”是全文的线索,作者围绕着“老海棠树”组织材料,写奶奶的晚年人生,使文章构思精巧。②“老海棠树”是奶奶人生的象征,既象征了奶奶渴望自食其力、跟上时代的可敬可叹的生命品格,也象征了奶奶的沧桑命运。③“老海棠树”是烘托奶奶形象的一个物象,奶奶一生都在“老海棠树”下劳动、生活,“老海棠树”寄托了作者对奶奶的思念和愧悔。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16分)文本一胡博士张中行博士是个有大名的人物。可是以他为话题却很不合适。一是他的事迹,几乎尽人皆知,“五四”时期的文学革命不用说了,其后呢,作了最高学府北京大学的校长,渡海峡东行,作院长、大使等等,所谓事实俱在,用不着述说。二是关于学术成就,他是经史子集无所不问,无所不写,大兼早直到老庄和孔孟,小(当然是按旧传统说)兼晚直到《红楼梦》和《老残游记》,所谓文献足征,也用不着述说。可是我这琐话有不少是涉及北京大学的,胡博士是北京大学的重要人物,漏掉他,有人会怀疑这是有什么避忌。不得已,只好借用孔北海让梨的办法,拿小的,谈一些琐屑。到我上学时期,论资历,他已经是老人物了,可是年岁并不很大,不过是“四十而不惑”。中等以上身材,清秀,白净。永远是“学士头”,就是头发留前不留后,中间高一些。永远穿长袍,好像博士学位不是来自美国。总之,大家共有的印象,是个风流潇洒的本土人物。形貌本土,思想有不少来自异国的东西。我们本土的,有时候谈阴阳,说太极,玄想而不顾事实。科学方法则不然,要详考因果,遵循逻辑,要在事实的基础上建立知识系统。这比较切实,所以有力量。初露锋芒是破蔡元培校长的《石头记索隐》。蔡先生是猜谜,甚至做白日梦,经不住科学方法的事实考验。在红学的历史上,胡博士这篇《〈红楼梦〉考证》很重要,它写于1921年,此后,大家对索隐派的猜谜没有兴趣了,改为集中力量考曹府,以及与之有关联的脂砚、敦敏等。也是用此法,他还写了不少书和文章,得失如何可以从略。“五四”前后,胡博士成为文化界的风云人物,主要原因是触及当时文化方面的尖锐问题,这就是大家都熟知的文学革命。也是因为他喜爱社交,长于社交。在当时的北京大学,交游之广,朋友之多,他是第一位。即使是学生,去找他,他也是口称某先生,满面堆笑;如果是到他的私宅,坐在客厅里高谈阔论,过时不走,他也绝不会下逐客令。这种和易的态度还不只是对校内人,对校外的不相识也是这样,凡是登门必接待,凡是写信必答复。这样,因为他有名,并且好客,所以同他有交往就成为文士必备的资历之一,带有讽刺意味的说法是:“我的朋友胡适之。”要上课,要待客,要复信,要参加多种社会活动,还要治学,写文章,其忙碌可想而知。可是看见他,总是从容不迫的样子。当时同学们都有个共同的感觉,胡博士聪明过人,所以精力过人。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他讲大一普修的中国哲学史,我总是去听。现在回想,同学们所以爱听,主要还是话讲得漂亮,使发困的人不想睡。1946年,清华大学校庆,我参加了。其中有胡博士讲话,谈他同清华大学的关系,是某年,请他当校长,他回个电报说:“干不了,谢谢!”以下他加个解释,说:“我提倡白话文,有人反对,理由之一是打电报费字,诸位看,这用白话,五个字不是也成了吗?”在场的人都笑了,这口才就是来自聪明。以上谈的偏于“外面儿”的一面。外面儿难免近于虚浮,一个常会引起的联想是风流人物容易风流。胡博士像是不这样,而是应该谨严的时候并不风流。根据道听途说,他留学美国的时候,也曾遇见主动同他接近的某有名有才的女士,但结果是他还是回到老家,同父母之命的江夫人结了婚。旧式的江夫人来了北京,不能跳舞,更不能说yes、no。这期间还流传一个小故事,某女士从美国回来,北大聘她教外语,因为家长与胡博士有世交之谊,住在胡家。我听过这位女士的课,一口流利的好莱坞。她说惯了,不三思,下课回寓所,见着胡博士还是一口好莱坞,胡博士顺口搭音,也就一连串yes、no。江夫人不懂,自然不知道说的是什么,也自然会生疑。胡博士立即察觉,并立即请那位女士迁了居。闲谈到此,本可结束。继而一想,不妥,谈老师长辈,用夫人和女士事件结尾,未免不郑重。那就再说一件,是他对朋友能爱人以德。那是1938年,中国东、北半边已经沦陷,北大旧人还有住北京的,其中一位是周作人。盛传他要出来做什么,其时胡博士在伦敦,得知后就给周寄来一首白话诗,用诗的形式劝勉,“谁知我此时一点相思情”,情很深;“智者识得重与轻”,意很重。可惜收诗的人没有识得重与轻,辜负了胡博士的雅意。说起北大旧事,胡博士的所为,也有不能令人首肯的,或至少是使人生疑的。那是他任文学院院长兼中文学系主任,立意整顿的时候,把系里多年的教授林公铎解聘了。林先生傲慢,上课喜欢东拉西扯,骂人,确实有懈可击。但他发牢骚,多半是反对白话,反对新式标点,这都是胡博士提倡的。自己有了权,整顿,开刀祭旗的人是反对自己最厉害的,这不免使人联想到公报私仇。如果真是这样,林先生的所失是鸡肋,胡博士的所失就太多了。(选自《负暄琐话》,有删改)文本二其实写作就是写真实,写真话,写心里话。初学者不妨用笔说话,怎么想就怎么写,时间长了,就知道哪些话该说,哪些话不该说,哪些话该多说,哪些话宜少说。真正的好文章,内容要深刻,表达要平实自然。写作要学会去雕饰,有人写文章,全文七八百字,扭扭捏捏,全是形容词,删掉虚空的文字,只能剩下百十来字。现在不少年轻人不屑于书写平凡、小事,写文章喜欢弄些新术语,弄点玄虚,自认为高大上,有的标题也看不懂,这不是能力问题,而是观念问题;有的刻意向“大众化”靠近,但又往往写些老生常谈、众人皆知的东西,大写特写,简直浪费笔墨。(选自张中行《写作的三个层次》,有删改)1.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文以“闲谈”的方式娓娓道来,给人举重若轻之感。文中写胡适之先生的轶事,简淡中有深情,字里行间多含有一位学生对老师的敬意。B.作者在文中鲜明地说他写胡博士的办法是“孔融让梨”,专拣胡博士一些琐屑小事来谈。但文章读来不仅不乏味,反而真切动人;不仅弥漫着生活气息,还富有趣味性。C.即使是学生去找胡博士,他也是很谦和,满面堆笑。作为校长,他凡是登门必接待,凡是写信必答复。人的精力毕竟有限,他这样多少有失体统,会影响到公务和学问。D.倒数第二段,作者说“闲谈到此,本可结束。继而一想,不妥,谈老师长辈,用夫人和女士事件结尾,未免不郑重”,足见作者思虑之深细,由其为文见其为人。解析:艺术手法+思想内容 “有失体统”之说属于误读,反映的是其平易近人,由文中“总是从容不迫的样子”“精力过人”可知胡博士从容有余。答案:C2.下列与文本有关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老庄,是老子和庄子的并称,也可指老庄学说。《庄子·逍遥游》中蜩与学鸠称自己腾跃而起,“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也就是飞行的极致了。B.在儒家传统中,尊孔子为至圣,尊孟子为亚圣。“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一句体现了亚圣孟子的启发式教育思想。C.《老残游记》被鲁迅列入“清末四大谴责小说”。小说以一位走方郎中老残的游历为主线,通过他的见闻感受来深入开掘社会的矛盾。D.《红楼梦》又名《石头记》,书中所言“金玉良缘”是指贾宝玉和林黛玉之间的情缘。索隐派是关于该书的众多研究流派中的一支,探幽索隐,发掘本事。解析: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化常识 A项,不是“蜩与学鸠”,而是“斥”;B项,体现的是孔子的启发式教育思想;D项,“金玉良缘”是指薛宝钗和贾宝玉之间的情缘。答案:C3.请简要分析胡博士的形象特点。(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治学上,重科学考证。用科学方法影响了红学研究方向。②为人上,平易有德。胡博士善社交,对任何人都很平易,爱友以德。③处事上,从容聪明。胡博士事务繁多且不乱,说话聪明,精力过人。④情感上,谨严不风流。能及时消除夫人疑虑。4.结合文本二中作者的创作观,简析《胡博士》一文的写作特色。(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书写真实,懂得分寸。文章既写了胡博士治学、待人等方面的风范,也写了他“不能令人首肯”解聘教授的事。每件事的叙说都恰到好处,不该说的则不说。②不去雕饰,不弄玄虚。对胡博士潇洒外貌的描写近乎白描,叙事也干净利落,没有虚空之言。③选材典型,不落流俗。对胡博士在文学革命、担任北大校长、研究经史子集等“尽人皆知”等方面,采用简笔;在以德待友、情感谨严不风流、聪明过人等方面则不惜笔墨,直接展现了人物风采。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课时跟踪练11(Word版附解析),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课时跟踪练37,共9页。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课时跟踪练25,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题,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