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四川省南充市七年级(下)期末地理试卷(含解析)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10/14615618/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2023学年四川省南充市七年级(下)期末地理试卷(含解析)02](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10/14615618/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2023学年四川省南充市七年级(下)期末地理试卷(含解析)03](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10/14615618/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七章 认识我国的区域第三节 四川省当堂达标检测题
展开2022-2023学年四川省南充市七年级(下)期末地理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
2023年3月28日,备受瞩目的博鳌亚洲论坛2023年年会在海南省拉开帷幕,年会主题为“不确定的世界:团结合作迎挑战,开放包容促发展”。与会嘉宾共聚一堂,为促进亚洲乃至世界共同发展提供“博鳌方案”,贡献“博鳌智慧”。读图,据此完成各小题。
1. 亚洲是我们共同的“家”,也是世界第一大洲,主要依据是( )
A. 面积最大 B. 跨经度最广 C. 粮食产量最大 D. 平均海拔最高
2. 关于这个“大家庭”的“左邻右舍”,说法正确的是( )
A. 东邻欧洲和太平洋 B. 南临印度洋,北濒临北冰洋
C. 东邻北美洲,西濒临大西洋 D. 西南隔海与北美洲相望
3. 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人口稠密的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南亚位于喜马拉雅山脉以南,是世界古文明发源地之一。印度是南亚大国,联合国《2022年世界人口展望》报告称,2023年印度人口将超过中国,成为全球人口最多的国家。读图1和图2,据此完成各小题。
4. 据图1可知,南亚的棉花主要分布在( )
A. 喜马拉雅山脉 B. 恒河平原 C. 德干高原 D. 印度河平原
5. 印度是世界农业大国,下列关于印度农业发展条件说法正确的是( )
A. 临太平洋,湿润气流充足 B. 气候温和,地广人稀
C. 劳动力少,机械化程度高 D. 耕地面积广,雨热同期
如图为日本及周边地区示意图,据此完6~7题。
6. 图中序号代表的地理事物不属于岛屿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7. 日本主要工业区分布在图示区域,推测其最主要的原因是( )
A. 科技发达 B. 地形平坦 C. 气候温和 D. 交通便利
2026年2月6日至22日第25届冬奥会将在意大利米兰举办。在已经举办的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会中,欧洲西部共承办了13届,承办地平均雪期长达六个月。读欧洲西部示意图,据此完成各小题。
8. 意大利2026年2月6日至22日第25届冬奥会有利于开展雪上运动项目的自然条件是( )
①位于高纬度地区气候严寒
②山地地形坡度适宜
③冬季降雪多,积雪量大
④开展冰雪运动的历史短暂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9. 图示欧洲悠久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属于意大利的是( )
A. B.
C. D.
2023年3月16日,一列满载55个集装箱的我国生产货物的中欧班列,从北京出发经黑龙江省满洲里开往俄罗斯首都莫斯科。如图为中欧班列路线示意图。据此完成各小题。
10. 本次班列从满洲里出边境后( )
A. 一直向东驶向莫斯科 B. 依次经过平原、高原
C. 需要跨越亚欧分界线 D. 途经热带雨林
11. 本次班列装载的货物最可能是( )
A. 服装、家电等 B. 天然橡胶、木材等 C. 汽车、可可等 D. 石油、煤炭等
12. 读沿40°N纬线所做的北美洲地形剖面图,完成下面小题。
北美洲的地势特征为( )
A. 南高北低 B. 东北高、西南低 C. 西高东低 D. 东西高、中部低
2022年10月下旬至2023年4月底,自然资源部组织“双龙探极”行动,由“雪龙”号和“雪龙2”号极地科考船共同执行任务,考察南极海洋环境、冰川、气象、测绘、天文、空间物理等,取得了多项成果。如图为南极地区图。读图,完成各小题。
13. “双龙探极”期间,正值南极地区( )
A. 白昼最短季节 B. 极光现象明显 C. 气温最低季节 D. 海冰融化季节
14. 图中( )
A. 科考站均有极昼极夜现象 B. 罗斯海新站濒临太平洋
C. 昆仑站多暴雨、酷寒天气 D. 长城站在中山站西南方
15. 南极科考是为了( )
A. 探索和保护森林资源 B. 开发并利用淡水资源
C. 大规模开展旅游活动 D. 研究特殊的自然环境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空2分,共52.0分)
16.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水稻喜温喜湿,生长期需水量一般在700~1200毫米。世界水稻产量排名居前十位的国家分别是:印度、中国、印度尼西亚、孟加拉国、泰国、越南、缅甸、菲律宾、柬埔寨以及巴基斯坦。
材料二:图1为亚洲水稻主要种植区分布图、图2为东南亚水稻种植分布图、图3为中南半岛某城市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
(1)读图1,水稻产量排名居前十位的国家所在的亚洲分区是东亚、 ______ 和东南亚。
(2)读图2,中南半岛的河流的流向与山脉的走向之间的关系是 ______ ,大城市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地区的原因是 ______ 。
(3)读图2和图3,东南亚水稻种植分布图所示地区属于 ______ 气候,结合材料从气候方面总结东南亚种植水稻的有利条件是 ______ 。
(4)东南亚地区的稻米主产国每年都会通过海运向非洲国家出口大量稻米,装满稻米的轮船要以最短时间运往非洲国家,需经过该区域的① ______ 海峡,从非洲回来的轮船可能载有非洲的物产 ______ (选填“矿产、木材”或“高新技术产品”)。
17. 2023年3月10日,在中国积极翰旋下,西亚地区两个重要国家沙特阿拉伯和伊朗在北京签署协议并发表联合声明,宣布沙伊两国同意恢复双方外交关系。沙伊改善关系为实现西亚地区和平稳定开辟了道路,也为通过对话协商化解国家间矛盾分歧树立了典范。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内容。
(1)读图1,西亚地区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 ______ 及其沿岸地区。
(2)沙特阿拉伯、伊朗都是重要的产油国,读图1,石油海上输出路线经过 ______ (大洋A)、曼德海峡、红海, ______ (运河D)、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和大西洋,抵达西欧和北美。
(3)读图2,西亚阿拉伯人仍然使用“沙漠之舟”一骆驼这种传统的运输工具的原因是 ______ ,限制沙特阿拉伯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______ 资源紧缺。
(4)沙伊两国所在的西亚地区冲突不断是各因素叠加导致的,请任写出一点: ______ 。
18. 读图,回答问题。
(1)读非洲地形图,非洲地形类型以 ______ 为主,地势特征 ______ 。
(2)非洲气候类型以 ______ 气候为主,分布的主要特征是以 ______ (纬线)为中心,呈南北对称。
(3)图中A、B两条河流,水量更大的是 ______ 。(填字母)
(4)C被称为“赤道雪峰”乞力马扎罗山,山顶出现积雪的原因是 ______ 。
19. 学习国家区域,求同存异。南充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学习完国家区域后,发现澳大利亚大陆独处在南半球的海洋上已经有6500万年了,有很多特有动物,如袋鼠、鹂鹊等;巴西亚马孙热带雨林是野生动物的天堂,栖息着很多可爱的动物,如树巍,如图是“澳大利亚和巴西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第一小组发现两国地理位置有相同点:纬度位置都有 ______ (纬线)穿过,主要位于 ______ (选填“南”“北”)半球。
(2)第二小组发现两国矿产资源都很丰富,尤其是 ______ (矿产)资源,其中澳大利亚被称为“坐在矿车上的国家”。
(3)第三小组读材料和图发现之所以澳大利亚有许多古老的生物,被称为“世界活化石博物馆”,是因为 ______ 。
A.相对孤立,自然环境稳定
B.气候炎热干燥,河流稀少
C.地广人稀,畜牧业发达
D.自然条件复杂,动物进化快
(4)第四小组发现两国的城市都主要分布在国家的 ______ (方位),巴西北部亚马孙平原还分布着世界最大面积的 ______ (植被),该植被被誉为“地球之肺”,请写出该植被的作用 ______ 。
答案和解析
1~3.【答案】A、B、D
【解析】解:亚洲面积约4400万平方千米,是世界第一大洲;亚洲最南端的纬度大约是11°S,最北端的纬度大约是81°N,亚洲南北跨纬度约92°,跨纬度最广。亚洲是我们共同的“家”,也是世界第一大洲,主要依据是: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东西距离最长、人口最多的大洲;南极洲是跨经度最广的大洲。
故选:A。
亚洲面积约4400万千米2,是世界第一大洲。从半球位置来看,亚洲主要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从纬度位置来看,亚洲北部深入北极圈内,南部延伸到赤道以南。从海陆位置来看,亚洲东、北、南三面分别濒临太平洋、北冰洋和印度洋,西与欧洲相连,西南与非洲为邻,东北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
本题考查亚洲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点解答即可。
解:亚洲西与欧洲相连,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北临北冰洋,西南隔苏伊士运河与非洲为邻,东北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东南与大洋洲隔海相望。
故选:B。
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从半球位置来看,亚洲主要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从纬度位置来看,亚洲北部深入北极圈内,南部延伸到赤道以南。从海陆位置来看,亚洲东、北、南三面分别濒临太平洋、北冰洋和印度洋,西与欧洲相连,西南与非洲为邻,东北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
认真审题,把握亚洲的海陆位置,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解:读图可知,甲位于西亚,气候炎热干燥,人口稀疏;乙位于北亚,纬度高,气候寒冷,人口稀疏;丙位于中亚,气候干燥,人口稀疏;丁位于东南亚,气候温暖湿润,农业自然条件好,人口稠密。
故选:D。
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从半球位置来看,亚洲主要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从纬度位置来看,亚洲北部深入北极圈内,南部延伸到赤道以南。从海陆位置来看,亚洲东、北、南三面分别濒临太平洋、北冰洋和印度洋,西与欧洲相连,西南与非洲为邻,东北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
认真审题,把握亚洲不同地区的人口状况,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4~5.【答案】C、D
【解析】解:南亚的棉花主要分布在德干高原西北部地区,这里干旱少雨、阳光充足。
故选:C。
南亚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主要的粮食作物是水稻和小麦,其中水稻主要分布在南亚东北部和西部沿海地区,小麦主要分布在西北部干旱少雨的地区,黄麻主要分布在恒河下游地区即恒河三角洲,棉花主要分布在德干高原西北部地区。
本题考查南亚的农业分布,熟记课本知识点解答即可。
解:印度农业发展条件是耕地面积广,雨热同期;印度临印度洋,湿润气流充足;劳动力充足。印度主要属于热带季风气候,人口众多,机械化程度不高。
故选:D。
印度是一个农业大国,主要农产品有稻米、小麦、牛奶、油料、甘蔗、茶叶、棉花和黄麻等。印度国耕地面积约1.6亿公顷,人均0.17公顷。
考查印度农业发展的条件,认真分析解答。
6~7.【答案】D、D
【解析】解:读图可知,①为北海道岛,②为本州岛,③为四国岛,④为朝鲜半岛。
故选:D。
日本是太平洋西北部的岛国,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个大岛和数千个小岛及附近的海域组成。日本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经济发达,但是由于地域狭小,资源贫乏,国内市场狭小,对外依赖性较强。日本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的狭长地带。
本题主要考查读图提取地理信息的能力,读图分析解答即可。
解:日本的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该地区多优良港湾,海上交通运输便利,便于原料输入和产品输出。日本主要工业区分布在图示区域,推测其最主要的原因是交通便利。
故选:D。
日本地域狭小,资源贫乏,国内市场狭小,对外依赖性强,日本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日本工业大多分布在海运便利的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地带,以便于原料的进口和工业品的出口。
本题主要考查日本的地理特征,结合所学知识点理解解答即可。
8~9.【答案】C、A
【解析】解:意大利利于开展雪上运动项目的自然条件是山地地形坡度适宜;冬季降雪多,积雪量大。人文条件是开展冰雪运动的历史悠久。意大利位于中纬度地区。
故选:C。
欧洲西部西临大西洋,北临北冰洋,南临地中海,主要气候类型有温带海洋性气候等。欧洲地形以平原为主,山脉主要分布在南北两侧,地势特点是南北高,中间低,欧洲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低的大洲。
本题考查意大利举办冬奥会的自然条件,理解解答即可。
解:读图可知,A是意大利的“水城”威尼斯,B是荷兰的风车,C是英国的塔桥,D是法国的埃菲尔铁塔。
故选:A。
欧洲西部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异常丰富,欧洲西部国家通过合理开发和利用这些旅游资源,大力发展各种形式的旅游业。目前,欧洲西部是国际旅游业最发达的地区,法国、西班牙和意大利是欧洲三大著名的旅游国。
本题考查欧洲西部的旅游资源,比较记忆即可。
10~11.【答案】C、A
【解析】解:本次班列从满洲里出境后向西北驶向莫斯科;依次经过山地、高原和平原;需要跨越亚欧分界线——乌拉尔山脉;途中经过针叶林地带。
故选:C。
俄罗斯欧洲部分铁路非常密集,形成以莫斯科为中心的放射状铁路网;亚洲部分铁路比较稀疏。
本题主要考查俄罗斯的地理特征,结合所学知识点理解解答即可。
解:俄罗斯矿产资源丰富,能源、钢铁、机械等重工业发达,但俄罗斯轻工业薄弱,对服装等生活消费品需求量大。本次班列装载的货物最可能是服装、家电等。
故选:A。
俄罗斯地跨亚欧两洲,东临太平洋,西临波罗的海,北临北冰洋,地形分为东欧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中西伯利亚高原和东西伯利亚山地。俄罗斯矿产资源丰富,重工业发达,轻工业落后,其工业主要分布在欧洲部分。
本题主要考查俄罗斯的地理特征,结合所学知识点理解解答即可。
12.【答案】D
【解析】解:北美洲平均海拔较高,地势起伏较大,地形分为三大南北纵列带:西部是高大的山系,中部是广阔的平原,东部是低缓的高地。地势的特点为东西高、中部低。
故选:D。
北美洲位于西半球北部,面积2400多万平方千米,在各大洲中列第3位。
考查北美洲的地形特点,理解答题即可。
13~15.【答案】D、B、D
【解析】解:由材料可知“双龙探极”期间南极为极昼时期,故南半球为夏半年,此时南极地区气温较高,是海冰融化季节,此时极光现象不明显。
故选:D。
北京时间2019年11月23日此时间段为北半球的冬半年,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且向南移动,所以北半球昼短夜长且昼渐短夜渐长,北极点及其周围为极夜且极夜的范围在扩大,南半球相反。
本题主要考查南极地区的暖季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点理解解答即可。
解:南极地区的科考站中长城站没有极昼极夜现象,故A错误;罗斯海新站濒临太平洋,故B正确;酷寒,多狂风,降水少是南极地区的气候特点,昆仑站多干燥、酷寒天气,故C错误;长城站在中山站西北方,故D错误。
故选:B。
南极地区包括南极大陆及其沿海岛屿和陆缘冰,还包括南太平洋、南印度洋、南大西洋的一部分。南极大陆孤独地位于地球的最南端,南极大陆95%以上的面积为厚度极高的冰雪所覆盖,素有“冰雪高原”之称。
本题考查南极地区的相关知识点,结合所学知识点读图后解答即可。
解:迄今为止,已有俄罗斯、美国、英国、阿根廷、澳大利亚、日本和中国等30多个国家在南极地区建立了一大批科学考察站。到南极建科考站,主要是为了开展对特殊自然环境的研究。
故选:D。
极地地区是研究地球环境的“天然实验室”。20世纪50年代以来,各国掀起了极地科学考察的热潮。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在极地科学考察事业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相继建立起“四站、一船(“雪龙”号科学考察船)”极地科学考察平台。
本题考查南极科考的目的,牢记即可。
16.【答案】南亚 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该地区地形平坦、水源充足、土壤肥沃、交通便利等 热带季风 水热资源充足 马六甲 矿产、木材
【解析】解:(1)读图1可得,水稻产量排名居前十位的国家所在的亚洲分区是东亚、南亚和东南亚。
(2)读图2,中南半岛的河流的流向与山脉的走向之间的关系是:山河相间,纵列分布,大城市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地区的原因是:该地区地形平坦、水源充足、土壤肥沃、交通便利等。
(3)读图2和图3,东南亚水稻种植分布图所示地区属于热带季风气候,东南亚种植水稻的有利气候条件是水热资源充足。
(4)东南亚地区的稻米主产国每年都会通过海运向非洲国家出口大量稻米,装满稻米的轮船要以最短时间运往非洲国家,需经过该区域的①马六甲海峡,从非洲回来的轮船可能载有非洲的物产如矿产、木材等,其中马六甲海峡沟通太平洋与印度洋。
故答案为:(1)南亚;(2)山河相间,纵列分布;该地区地形平坦、水源充足、土壤肥沃、交通便利等;(3)热带季风;水热资源充足;(4)马六甲;矿产、木材。
(1)水稻产量排名居前十位的国家所在的亚洲分区是东亚、南亚和东南亚。
(2)中南半岛河流与山脉形成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特点,河流沿岸地区地形平坦、水源充足、土壤肥沃、交通便利。
(3)东南亚水稻种植分布图所示地区属于热带季风气候,水热资源充足。
(4)非洲主要出口农矿初级产品。马六甲海峡沟通太平洋与印度洋。
本题考查亚洲水稻主要种植区的相关知识点,结合所学知识点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17.【答案】波斯湾 印度洋 苏伊士运河 西亚主要属于热带沙漠气候,沙漠面积广阔 水 地理位置重要
【解析】解:(1)读图1可得,西亚地区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
(2)沙特阿拉伯、伊朗都是重要的产油国,读图1,石油海上输出路线经过印度洋(大洋A)、曼德海峡、红海,苏伊士运河(运河D)、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和大西洋,抵达西欧和北美,其中苏伊士运河是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
(3)读图2,西亚阿拉伯人仍然使用“沙漠之舟”一骆驼这种传统的运输工具的原因是:西亚主要属于热带沙漠气候,沙漠面积广阔,限制沙特阿拉伯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是水资源紧缺。
(4)沙伊两国所在的西亚地区冲突不断是各因素叠加导致的,如:地理位置重要、水资源缺乏、民族宗教冲突不断等。
故答案为:(1)波斯湾;(2)印度洋;苏伊士运河;(3)西亚主要属于热带沙漠气候,沙漠面积广阔;水;(4)地理位置重要。
西亚地区处在联系亚洲、欧洲和非洲之地,沟通太平洋和印度洋的交通要道,联系了东西方交通。西亚地区的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与石油资源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西亚地区的淡水资源极度匮乏,因此水资源成为限制西亚各国农业生产的关键因素。据题干中信息解答。
本题考查西亚地区的相关知识点,结合所学知识点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18.【答案】高原 东南高,西北低 热带草原 赤道 A 海拔高,气温低
【解析】解:(1)读非洲地形图可知,非洲地形以高原为主,有南非高原、东非高原、埃塞俄比亚高原,地势东南高,西北低。
(2)赤道穿过非洲的中部,非洲气候分布是以赤道为中心,呈南北对称分布,大面积以热带草原气候为主,也是世界热带草原分布最广的大洲。
(3)图中A是尼罗河,B是刚果河,两条河流中,B尼罗河长度更长,它是世界上最长的河流;A刚果河流经热带雨林气候区,全年高温多雨,水量大。
(4)C是被称为“赤道雪峰”的乞力马扎罗山,由于海拔高,气温低,山顶终年积雪;但近年来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山顶积雪不断减少。
故答案为:(1)高原;东南高,西北低;(2)热带草原;赤道;(3)A;(4)海拔高,气温低。
非洲位于东半球的西部,东临印度洋,西临大西洋,北隔地中海及直布罗陀海峡与欧洲相望,东北与亚洲之间隔着狭长的红海,并以苏伊士运河为陆上分界。赤道穿过非洲中部,大部分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绝大部分属于热带,大部分位于低纬度,有“热带大陆”之称。非洲气候类型以赤道为轴,南北对称分布,面积最广的气候类型是热带草原气候;非洲地形以高原为主,有“高原大陆“之称;地势东南高、西北低。据图中信息解答。
本题以非洲地形图和非洲气候图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非洲的地形特征,非洲的气候、主要河流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调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地理综合素养。
19.【答案】南回归线 南 铁矿 A 东南沿海 热带雨林 调节全球气候,为全球提供新鲜空气,涵养水源,保护土壤,维护生物多样性
【解析】解:(1)第一小组发现两国地理位置有相同点:纬度位置都有南回归线穿过,主要位于南半球。
(2)第二小组发现两国矿产资源都很丰富,尤其是铁矿资源,澳大利亚矿产资源丰富。矿产品出口占商品出口总额的比重很大,被称为“坐在矿车上的国家”。
(3)澳大利亚有许多古老的生物,被称为“世界活化石博物馆”,是因为澳大利亚独占一个大陆,相对孤立,自然环境稳定,生物进化缓慢。故选A。
(4)第四小组发现两国的城市都主要分布在国家的东南沿海,巴西北部亚马孙平原还分布着世界最大面积的热带雨林,该植被被誉为“地球之肺”,该植被的作用是:调节全球气候,为全球提供新鲜空气,涵养水源,保护土壤,维护生物多样性。
故答案为:
(1)南回归线;南;
(2)铁矿;
(3)A;
(4)东南沿海;热带雨林;调节全球气候,为全球提供新鲜空气,涵养水源,保护土壤,维护生物多样性。
澳大利亚是世界上唯一拥有整个大陆的国家。因有许多古老的动物,被称为“世界活化石博物馆”,澳大利亚是世界上放养绵羊数量和出口羊毛最多的国家,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澳大利亚铁矿、铝土矿、煤等矿产资源丰富,而且开采的矿石一半以上用于出口,被誉为“坐在矿车上的国家”。
巴西大部分位于赤道与南回归线之间,主要位于热带,盛产热带经济作物。亚马孙河流域分布着地球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被称为“地球之肺”。
本题主要考查澳大利亚和巴西的地理特征,结合所学知识点理解解答即可。
2022-2023学年四川省内江市七年级(下)期末地理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四川省内江市七年级(下)期末地理试卷(含解析),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图版七年级下册第三节 四川省练习题: 这是一份中图版七年级下册第三节 四川省练习题,共3页。
2022-2023学年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七年级(下)期末地理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七年级(下)期末地理试卷(含解析),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