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七章自然灾害第19讲气象灾害及防治课件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七章自然灾害第19讲气象灾害及防治课件第1页
    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七章自然灾害第19讲气象灾害及防治课件第2页
    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七章自然灾害第19讲气象灾害及防治课件第3页
    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七章自然灾害第19讲气象灾害及防治课件第4页
    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七章自然灾害第19讲气象灾害及防治课件第5页
    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七章自然灾害第19讲气象灾害及防治课件第6页
    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七章自然灾害第19讲气象灾害及防治课件第7页
    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七章自然灾害第19讲气象灾害及防治课件第8页
    还剩3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七章自然灾害第19讲气象灾害及防治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七章自然灾害第19讲气象灾害及防治课件,共4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第七章自然灾害,续上表,干旱灾害,2洪水应急,3洪水中的救助,答案1D2A,答案3D4C,寒潮灾害,台风的结构及天气,答案1D2B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19讲 气象灾害及防治
    考点一 洪涝灾害和干旱灾害1.洪涝灾害
    [特别提醒]1.灾情大小的分析(1)自然因素:自然灾害本身的强度大小。(2)社会经济因素:人口越密集、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地区,灾害造成的损失越大。2.干旱≠旱灾我国严重的旱灾出现在东部季风区,而不是出现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关键是对“灾”字的理解,所谓“灾”,应造成一定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社会失稳、资源破坏等,而我国西北地区的受灾体少,甚至有的地方没有受灾体,不能形成大的破坏,所以干旱地区不一定是旱灾严重地区。3.洪水≠洪灾只有洪水溢出或者冲垮河岸、湖岸,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灾害时,才形成洪灾。
    1.夏季风的强弱对我国旱涝灾害的影响(1)夏季风强的年份,夏季风移动速度快,锋面雨带会迅速推移到北方,北方降水多,容易形成洪涝灾害;而南方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降水较少,容易形成旱灾。(2)夏季风弱的年份,夏季风移动速度慢,锋面雨带长期控制南方,南方降水多,容易形成洪涝灾害;而北方由于受单一气团控制,多晴朗天气,降水较少,容易形成旱灾。
    2.洪涝灾害的形成原因和主要影响
    3.洪水灾害的主要类型
    [方法技巧] 洪涝灾害发生原因的分析思路
    4.我国旱灾的主要类型、分布及成因
    以上四种旱灾类型是我国旱灾的主要类型。华北地区的旱灾发生最频繁、影响最严重。
    5.洪水中的自救与互救洪水一般与连降暴雨有关,具有可预报性和一定的滞后性,因此做好防洪准备,洪水中的自救与互救非常重要。(1)防洪准备。
    (2022·江苏泰州模拟预测)随着气候变暖和人类活动加剧,干旱、洪涝事件发生的强度和频率不断增大,并且干旱、洪涝常连续发生,形成旱涝急转现象。我国西南地区是旱涝急转的多发区域。图1为我国西南部分气象站点分布及生态分区,图2为我国西南地区部分站点旱涝急转发生次数年内分布。据此,完成1~2题。
    1.有关我国西南地区旱涝急转的说法,正确的是(  )A.旱转涝集中发生在夏秋季B.涝转旱集中发生在春夏季C.旱转涝和涝转旱频次相同D.冬季的重度急转最为严重2.图示区域西部易发旱涝急转的主要原因是(  )A.暖湿气流和焚风效应影响B.森林破坏,气候失调C.登陆台风数量多,影响大D.冬春季节寒潮影响大
    解析:第1题,结合材料读图分析,旱转涝集中发生在春夏季节,A错误;涝转旱集中发生在夏秋季节,B错误;旱转涝和涝转旱的频次不相同,C错误;冬季重度急转的频次比其他季节高,D正确。故选D。第2题,读图分析,图示区域西部位于横断山区,山高谷深,纵列分布,受西南暖湿气流影响降水丰沛易发生涝灾,气流越过山坡后下沉增温形成焚风效应,易发生旱灾,A正确;森林破坏对局部气候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但不是导致旱涝急转的主要原因,B错误;该区域基本不受台风和寒潮的影响,C、D错误。故选A。
    (2022·江苏扬州中学模拟预测)干旱地区洪水分为冰雪融化型、暴雨降水型和混合洪水型三种类型。2021年7月塔克拉玛干沙漠发生了罕见洪水,阿拉尔市塔里木河河段8月出现了1 350立方米/秒的洪峰流量,大大超过警戒流量50立方米/秒。下图分别示意新疆塔里木河流域位置及1号水文站记录的三个不同时间段内洪水过程线。据此,完成3~4题。
    3.2021年7月塔克拉玛干沙漠发生罕见洪水灾害的原因有(  )①水利工程设施不足②受暴雨和冰川融水的影响,水量急剧增加③人为原因造成植被破坏,涵养水源的能力差④沙漠地区地表物质疏松,下渗快,但涵养水源的能力差A.①②③      B.①③④C.②③④ D.①②④4.下列有关干旱地区发生洪水的有利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表水量增加,沙漠地区将变为绿洲B.缓解土地盐碱化C.改善生态环境,利于河流下游生态补水D.解决干旱地区水资源不足
    解析:第3题,水利工程设施不足,导致洪水发生,①正确;该次为混合洪水,受暴雨和冰川融水的影响,水量急剧增加,②正确;塔克拉玛干沙漠植被稀少,对洪水的形成影响很小,③错误。沙漠地区地表物质疏松,下渗快,但涵养水源的能力差,水流汇集速度快,易形成洪水,④正确。故选D。第4题,洪水时间较为短暂,沙漠下渗快,地表难以储水,沙漠地区难变为绿洲,A错误;短期的洪水对缓解土地盐碱化作用不大,B错误;干旱地区多为内流河,水量增加有利于向河流下游输水,增加生态补水,C正确;洪水很快消退,对干旱地区不能起到长期作用,D错误,故选C。
    考点二 台风灾害和寒潮灾害1.台风灾害
    [特别提醒]台风的有利之处台风带来的充沛降水极大地丰富了所影响地区的淡水资源,能有效缓解旱情,补充水分,利于农业生产;可缓解酷暑天气。例如,台风能够缓解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伏旱。
    [特别提醒]寒潮的好处寒潮常会带来大范围的雨雪天气,一定程度上缓解冬天的旱情,使农作物受益;雪水加速有机物释放,从而增加土壤肥力;寒潮带来的低温,是天然的“杀虫剂”,可大量杀死潜伏在土壤中过冬的害虫和病菌;带来风力资源。
    提示:云墙气流上升,台风眼气流下沉,水平方向由外围流向台风眼。
    2.西北太平洋台风移动的主要路径
    3.我国主要气象灾害的关联性
    4.台风灾害中的自救措施(1)台风来临前,准备好手电筒、收音机、食物、饮用水及常用药品等,以备急需。(2)关好门窗,检查门窗是否坚固;取下墙上悬挂的东西;检查电路、炉火、煤气等设施是否安全。打雷时不要打电话以及开启电脑、电视、路由器等。(3)将养在室外的动植物及其他物品移至室内;室外易被吹动的东西要加固。(4)及时清理排水管道,保持排水畅通。(5)住在低洼地区和危房中的人员要及时转移到安全住所。(6)不要去台风经过的地区旅游,更不要在台风影响期间到海滩游泳或驾船出海。(7)有关部门要做好户外广告牌的加固;建筑工地要做好临时用房的加固,并整理、堆放好建筑器材和工具;园林部门要加固城区的行道树。
    (2022·北京模拟预测)2021年伊始,“世纪寒潮”影响了我国大部分地区。1月6日至1月9日期间,全国多地出现新世纪最低温,下图为1月5日20:15至1月6日12:35期间北京市的气温曲线图。据此,完成1~2题。
    1.导致北京市在1月6日00:40以后气温不降反升的原因可能是(  )A.此时冷空气还未到达北京B.受热岛效应影响导致此时段气温升高C.阴天导致大气逆辐射增强D.受西部与北部山地阻挡气流下沉增温
    2.本轮寒潮天气未能造成北方大部分地区降雪,主要原因是(  )①冷空气势力过强 ②上升气流较弱 ③水汽量不够充足 ④近地面与高空温差小A.①②        B.①③C.③④ D.②④
    解析:第1题,1月6日-9日,已出现寒潮天气,北京属于北方,此时冷空气已到达北京。故A项错。热岛效应是指一个地区的气温比周围地区高的现象。用两个代表性测点的气温差值(即热岛强度)表示,题干中无法体现与其他城市的比较。故B项错误。阴天天气,气温曲线图中表现不明显,且气温上升时间较短,无法体现为阴天天气。故C项错误;北京的北部为燕山山脉,在冷空气南下的时候,在燕山山脉的北部为降温状态,之后冷空气下沉增温,跨过山脉之后,持续降温,符合
    图表规律,D正确,故选D。第2题,寒潮天气势力过强,移动速度快,在北方停留时间短,难以形成大面积降雪,故①正确;上升气流较弱,也是其中的原因,但不是主要原因,故②错误;此次寒潮是由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引起,冷空气由高纬度内陆地区而来,水汽量不够充足,故③正确;近地面与高空温差小,与本题是否降雪没有直接关系,故④错误。①③正确,B正确,故选B。
    3.(2022·上海静安二模)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当地时间2022年3月11日凌晨2时30分,热带气旋“贡贝”登陆莫桑比克,造成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截至当地时间3月17日,热带气旋“贡贝”在莫桑比克已造成53人死亡,大量房屋倒塌、基础设施被破坏。此次灾害估计有24 000人流离失所,超过7 700个家庭的房屋被部分或完全摧毁。
    (1)分析比较“贡贝”登陆时,莫桑比克港和安戈谢港两处港口风暴潮强度的差异。(2)解释热带风暴“贡贝”同时在沿海和内陆造成大量人口受灾、流离失所的原因。
    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台风登陆时,莫桑比克港位于台风中心的北侧,安戈谢港位于台风中心的南侧。南半球气旋为顺时针旋转。北部的莫桑比克港吹偏西风,为离岸风;南部的安戈谢港盛行偏东风,为迎岸风。安戈谢港比莫桑比克港的风暴潮更强、更猛烈。第(2)题,内陆地区:多山地丘陵,河谷众多,热带风暴带来强降水,在山区诱发滑坡、泥石流、崩塌等地质灾害,房屋、农田、道路等被掩埋和冲毁。沿海地区:地势低平,热带风暴容易引起风暴潮,加上海水的顶托作用,容易导致排水不畅,从而引发城市内涝,导致房屋、道路等被淹没。当地的房屋主要以茅草、木头为材料修建而成,房屋的结构不稳定,抗灾能力弱。

    相关课件

    2024版新教材高考地理全程一轮总复习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十章自然灾害第46课时气象灾害课件新人教版:

    这是一份2024版新教材高考地理全程一轮总复习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十章自然灾害第46课时气象灾害课件新人教版,共4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考点一,考点二,连续性,中下游,农作物,水土流失,防避措施,煮沸后,干旱灾害,沙漠化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版新教材高考地理全程一轮总复习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十章自然灾害第46课时气象灾害课件湘教版:

    这是一份2024版新教材高考地理全程一轮总复习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十章自然灾害第46课时气象灾害课件湘教版,共4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考点一,考点二,连续性,中下游,农作物,水土流失,煮沸后,沙漠化,沙尘暴,审题解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新高考适用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1部分自然地理第7章自然灾害与地理信息技术第1讲气象灾害考点2台风与寒潮灾害课件:

    这是一份新高考适用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1部分自然地理第7章自然灾害与地理信息技术第1讲气象灾害考点2台风与寒潮灾害课件,共3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研清教材·固基础,研析考题·明方向,深化整合·提素能,对点训练·促提升,课堂巩固·即时练,副热带,西北太平洋,强冷空气,中高纬度,冬半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