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课件(44份)
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四章地球上的水第10讲水循环和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四章地球上的水第10讲水循环和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课件,共5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续上表,答案1C2D,答案3A4A,答案4D5D,第2题,答案1B2C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四章 地球上的水
第10讲 水循环和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
考点一 水循环1.水循环的过程及类型(1)概念:是指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中,通过蒸发(蒸腾)、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径流等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2)水循环的类型。根据发生的空间范围,水循环可分为海陆间循环、陆地内循环和海上内循环。具体如下图表所示:
[思考] 地处我国西南的云贵地区,受特殊地貌的影响,形成“地下水滚滚流,地表水贵如油”现象,你能说出其形成原因吗?
提示:云贵高原多喀斯特地貌,地下多溶洞、暗河,地表水大量下渗,地下水丰富;纬度较低,热量充足,地表水蒸发量较大,加上工农业用水量较大,地表水相对不足,因此有“地下水滚滚流,地表水贵如油”之说。
2.水循环的地理意义(1)水圈:使水体不断更新,维持全球水量的动态平衡。(2)大气圈:缓解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维持全球的热量平衡,影响全球的气候 。(3)岩石圈:降水和地表径流不断塑造着地表形态,是海陆间联系的主要纽带。(4)生物圈:影响全球的生态。
1.三类水循环类型的主要环节
2.影响水循环主要环节的因素分析(1)影响蒸发的因素。
(2)影响水汽输送的因素。
(3)影响降水的因素。
(4)影响地表径流的因素分析。
(5)影响下渗的因素。
(6)影响地下径流的因素。影响地下径流的因素可参考影响地表径流、下渗的因素,并重点考虑喀斯特地貌(岩溶地貌),因为喀斯特地貌区地下溶洞、地下暗河众多,储存有大量的地下水。
3.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2022·福建师大附中模拟预测)雾炮车可将水箱中的水经过雾化后,由高压风机喷出,可用于城市园林养护、驱霾降尘等。下图示意某时段甘肃省兰州市为消霾,频繁出动雾炮车在街道作业。据此,完成1~2题。
1.对坡地上相同面积的两块园林,分别调用普通洒水车和雾炮车进行相同水量的养护。与普通洒水车相比,使用雾炮车养护后的园林地表( )A.坡面径流较大 B.蒸发(腾)少C.下渗水量较多 D.地下径流较小
2.该时段最可能是( )A.夏季午后 B.冬季午后C.夏季傍晚 D.冬季傍晚
解析:第1题,普通洒水车其洒水量集中且大,水流较大,会产生明显的地表径流,雾炮车其水雾相对较小,难以产生明显的地表径流,水体流动性差,有利于水体下渗,会使地下径流增加, A、D项错误,C项正确。蒸发主要受温度及风力作用影响,使用普通洒水车与雾炮车对蒸发影响相对较小,B项错误。故选C。第2题,夏季时,甘肃气候炎热,温度高,空气对流扩散较强,且与其他季节相比,降水相对较多,空气相对其他季节更洁净,不易成霾,故可以判断此时应不是夏季, A、C项错误。冬季时由于甘肃采用集中供暖,会燃烧大量的煤炭,产生空气污染需要雾炮车进行降霾。由于夜晚气温低,供暖需求相对较大,故傍晚时刻,燃煤数量开始增大,雾霾开始增多,空气污染在此时相对较多,需雾炮车降霾,D项正确,B项错误。故选D。
扎龙湿地位于乌裕尔河下游的闭流洼地(内流区)。该区域春季干旱风大,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凉爽霜早,冬季寒冷漫长,年均降水量为418.7 mm。下图示意扎龙湿地水循环。据此,完成3~4题。
3.扎龙湿地水量支出最大的水循环环节是图中的( )A.① B.② C.③ D.④4.修建中部引嫩(江)干渠的主要目的是( )A.增加湿地生态用水 B.调蓄湖泊水库水量C.治理土地的盐碱化 D.满足农业灌溉需水
解析:第3题,①是蒸发,②是水汽输送,③是下渗,④是地下径流。水循环中下渗和蒸发(植物蒸腾)环节是水平衡支出环节,故B、D排除;扎龙湿地是闭流洼地,纬度高(有季节性冻土分布),另外该区春季干旱风大,夏季炎热,所以蒸发强烈,下渗弱,沼泽广布,故蒸发是其水循环支出的主要环节。C排除,选A。第4题,扎龙湿地自然保护区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人类截取湿地来水),湿地蓄水量总体上呈下降趋势,导致湿地生态系统严重退化。水是湿地的生命,没有水就没有湿地。在湿地的3个主要特性(水文、土壤、植被)中,水文是湿地生态系统形成和演替的最主要因素,水文变化对湿地生态环境影响很大,扎龙湿地的生态环境恶化,丹顶鹤的栖息繁殖地受到了威胁。故中部引嫩(江)干渠主要的目的就是对湿地进行生态补水,维持湿地生态用水。B、C、D选项不是主要目的,可排除。
考点二 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1.陆地水体(1)类型:河流、湖泊、冰川、沼泽、地下水等。(2)陆地水体的类型、水量、分布等受自然环境的制约。(3)对自然环境的影响。①河流、湖泊、沼泽对周边气候具有调节作用。②冰川、河流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动力。③提供人类活动所必需的淡水资源。④具有航运、发电、水产养殖、生态服务等价值。
2.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1)河流与湖泊。①位于河流中下游的湖泊(水库)。
在洪水期湖泊(水库)能蓄积部分洪水,可以起到延缓、削减河流洪峰的作用;枯水期补给河流,对河流径流起着调节作用。
②山地的湖泊。有的河流发源于山地的湖泊,如我国的松花江发源于长白山天池。③内流区的湖泊。在内流区,许多河流最终注入湖泊,入湖河流改道或断流,湖泊就会干涸。(2)河流与地下水。丰水期,河水主要补给地下水;枯水期,地下水主要补给河水。(3)河流与冰川、积雪。①冰川、永久积雪:夏季气温高,冰川融水量大,河流径流大;②季节积雪:春季气温回升,积雪融化,河流出现春汛。
[特别提醒]1.河流水与地下水、湖泊水之间的特殊补给关系河流水与地下水、湖泊水之间并不总是存在相互补给的关系。在特殊情况下,如黄河下游为地上河,河流水位总是高于地下水位,因此总是河流水补给地下水;河流源头的湖泊,水位总是高于河流水位,因此总是湖泊水补给河流水。2.湖泊(水库)的调蓄作用(1)湖泊对河流径流具有削峰补枯的作用,受此作用影响,在相同情况下,湖泊上游河段水位变化大,而下游河段水位变化相对平缓。(2)修建水库前后,受水库调蓄作用影响,水库下游在建设水库前水位变化大,建设水库后水位变化平缓。
1.明确陆地水体之间的相互补给方式陆地上各种水体之间能够相互转化,具有相互补给的关系。
(1)从陆地水体的水源补给看,大气降水是河流水和陆地其他水体的最主要的补给。(2)冰川对河流及其他陆地水体的补给,主要是单向补给,即冰川融水补给河流及其他水体。
(3)河流水、湖泊水和地下水之间,依据水位、流量的动态变化,具有水源相互补给的关系(如下图)。
2.理清五种河流补给类型
3.河流补给类型的判断方法(1)根据河流流经地区的气候、地形条件判断。
(2)根据河流径流变化过程判断。①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其径流量与降水变化一致;②冰川融水补给决定于气温,径流高峰在夏季;③地下水补给的河流,径流平稳;④湖泊对径流具有调节作用,使径流变化较小;⑤春季有明显汛期的河流则为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3)根据水位高低判断。①湖泊水补给河流。a.源头地区的湖泊:水位高于河流水位,始终补给河流。b.河流中下游沿岸的湖泊:枯水期时,湖泊补给河流。②地下水补给河流。a.承压地下水始终补给河流。b.潜水只有当河流进入枯水期时补给河流。
(2022·湖南卷)位于中亚的某内陆咸水湖,拥有较丰富的湿地和动植物资源,该湖泊近60年水量变化显著。湖滨地下水与湖泊互为补给,但补给量较少。下图示意该湖泊1961-2020年各时期入湖地表径流量、降水量、蒸发量的变化。据此,完成1~3题。
1.引起该湖泊近60年水量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A.气温 B.降水量C.蒸发量 D.地表径流量2.推测湖滨地下水补给该湖泊较多的时期是( )A.1961-1979年 B.1970-1989年C.1980-1999年 D.2000-2020年3.与20世纪80年代相比,2000年以来该湖泊湖岸地区( )A.沙尘天气增多 B.灌溉面积扩大C.湖岸线较稳定 D.绿洲面积增加
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该湖泊的降水量和蒸发量变化不大,但该湖泊地表径流输入量变化明显,材料信息表明,湖滨地下水与湖泊相互补给量较少,根据湖水收支变化状况判断,引起该湖泊近60年水量变化的主导因素是地表径流量,不是气温、 降水量、 蒸发量,D符合题意,排除A、B、C。故选D。第2题,材料信息表明,湖滨地下水与湖泊互为补给,补给方向取决于两者的水位高低,读图可知,1961-1969年,入湖径流量与降水量之和大于蒸发量,湖水水位应上升,此时湖水补给湖滨地下水,1970-1989年,入湖径流量与降水量之和小于蒸发量,湖水水量明显减小,水位明显下降,此时湖滨地下水补给湖水明显,1990-2020年,入湖径流量与降水量之和略大于蒸发量,湖水水位缓慢上升,此时湖滨地下水与湖水之间相互补给量不大,因此湖滨地下水补给该湖泊较多的时期是1970-1989年,B符合题意,排除A、C、D。故选B。第3题,由前面分析可知,20世纪
80年代湖水水位明显下降,而2000年以来湖水水量略有上升,湖水水位略有上升,该湖泊湖岸地区出露的湖滩减少,沙源减少,因此当地沙尘天气增多的可能性小,排除A;2000年以来入湖地表径流量比80年代明显增加,因此利用入湖河流水源进行灌溉的用水量可能减小,因此当地灌溉面积扩大的可能性小,排除B;入湖径流增加,湖水水位上涨,因此湖岸线应向陆地方向后退,两时期相比海岸线不稳定,排除C;与20世纪80年代相比,2000年以来该湖泊水量增大,水面扩大,为周边提供较多的水源,因此有可能绿洲面积增加,D符合题意。故选D。
答案:1.D 2.B 3.D
锡林河是流经内蒙古自治区东部的一条内流河。流域内多年平均降水量约为300毫米,降水集中在6-8月,4月存在春汛,但伏汛不明显。据此,完成4~5题。4.锡林河春汛最主要的补给水源是( )A.地下水 B.大气降水C.冰川融水 D.冰雪融水5.锡林河伏汛不明显的主要原因是夏季( )A.冻土融化,下渗量大 B.生活用水量大C.植被繁茂,蒸腾量大 D.生产用水量大
解析:第4题,锡林河是流经内蒙古自治区东部的一条内流河。流域内多年平均降水量约为300毫米,降水集中在6-8月。地下水是常年补给且最稳定的补给形式,春汛补给水源不是地下水,A项错误;降水集中在6-8月,大气降水补给在夏季,B项错误;内蒙古为高原地形,冰川较少,C项错误;冬季有一定的降雪,春季气温回升,冰雪融化,形成春汛,D项正确。第5题,流域内多年平均降水量约为300毫米。该地水分条件较差,植被不会特别繁茂,排除C项;该地水分条件较差,夏季农业用水量较大,河流中的水被大量使用,D项正确。
河流流量过程曲线图的判读
下图示意流域水系分布(a)和该流域内一次局地暴雨前后甲、乙两水文站观测到的河流流量变化曲线(b)。读图,完成(1)~(2)题。
(1)此次局地暴雨可能出现在图a中的( )A.①地 B.②地C.③地 D.④地(2)乙水文站洪峰流量峰值小于甲水文站,主要是因为甲、乙水文站之间( )A.河道淤积 B.河谷变宽C.湖泊分流 D.湖水补给量减小[尝试解答] (1)________ (2)________
[解题步骤]第(1)题,
图→乙水文站位于湖泊下游→由于甲、乙水文站之间的湖泊对河流的流量进行了分流,从而使得乙水文站洪峰流量峰值小于甲水文站。所以选C
答案:(1)D (2)C
新疆博斯腾湖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下图为博斯腾湖流域示意图及甲、乙两河流量年内变化图。据此,完成1~2题。
1.乙河对应的流量曲线及与湖泊的关系是( )A.Ⅰ,乙河补给湖泊 B.Ⅰ,湖泊补给乙河C.Ⅱ,乙河补给湖泊 D.Ⅱ,湖泊补给乙河2.博斯腾湖水位变化特点是( )A.a时水位最高 B.b时水位最高C.b时水位上升速度最快 D.c时水位最低
解析:第1题,由图1可知,湖泊的海拔在1 000米到1 500米之间,而乙河与湖泊相连部分的海拔最高,推出乙河的源头为博斯腾湖,因此湖泊补给乙河;由图可知,甲河是补给湖泊的主要河流,且以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夏季其补给量最大(b时),其流量应大于流出的乙河,且Ⅰ曲线流量的年内变化较小,可推测是因为有湖泊的补给,故推出Ⅰ为乙河。B正确,A、C、D错误,故选B。第2题,博斯腾
湖以高山冰雪融水为主,冬春季融水量小,a时流出大于流入,水位最低,A错误;由a到c时,流入大于流出,水量不断积累,水位最高,B、D错误,b时注入量与流出量差值最大,水量增加最快,水位上涨速度最快,C正确,故选C。
下图是“某河流一观测站测得的不同年份两条全年流量曲线图”。读图,完成3~5题。
3.该河流最主要的补给类型是( )A.雨水 B.湖泊水C.地下水 D.冰川积雪融水4.该河流若在我国,可能位于( )A.西北地区 B.东北地区C.华北地区 D.东南地区
5.①流量曲线明显有别于②流量曲线,下列有关测得年份及成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A.①早于②观测站上游修建了水坝B.①早于②流域内大面积植树造林C.①晚于②观测站上游修建了水坝D.①晚于②流域内开荒种田规模扩大
解析:第3题,结合降水量与径流量的变化,可知两者的相关性极高,可以判断河流的主要补给方式是雨水补给,A正确;湖泊水和地下水补给类型的河流径流量分配较为均衡,B、C错误;冰川积雪融水,在春季升温,冰川积雪融化会产生春汛现象,D错误。所以选A项。第4题,河流6月份出现峰值,7月份为低谷,9月份出现峰值,可以判断应为我国东南地区,4月份开始进入雨季,降水开始增多;7、8
月份被副热带高压带控制,气候晴朗干燥,降水少;9月份雨带回撤的过程中重新影响该地区,降水多。所以选D,A、B、C错误。第5题,如果①早于②,可能是流域内大面积开荒种田,导致水土流失加剧,使得流量变化加剧;如果①晚于②,可能是上游地区修建水库或者大面积植树造林,使得流量得到调节,所以A、B、D错误,C正确。故选C。
答案:3.A 4.D 5.C
河流特征类1.河流水文特征的描述
2.河流水系特征的描述
3.人类活动对河流水文特征的影响
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渭河是黄河的最大支流,它滋润了八百里秦川。横贯关中平原的渭河全长787千米。关中平原是中国历史上农业最富庶的地区之一,也是目前陕西省城市最多、人口密度最大、经济最发达的地带。
(1)概括渭河干流的主要水文特征。 (2)目前渭河河道淤积严重。根据南、北两侧支流的特征,分析该问题产生的原因。
[尝试解答](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河流径流量较小;流速较稳定;汛期一般出现在7、8月;河水含沙量较大;有结冰期。(“汛期”必答;其余任答一点即可。)(2)渭河北侧:支流多而长,流经黄土高原,带来大量泥沙,尤其是每年7、8月暴雨多,水土流失更加严重,带来的泥沙更多。渭河南侧:多发源于秦岭山区,支流短,水流急,易于带来泥沙。
(2022·重庆市朝阳中学高二期中)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拉萨有“日光城”的美誉,独特的高原风光和日趋便捷的交通,使其成为新兴避暑旅游城市。下图是拉萨7月份降水日平均变化图和拉萨区域图。
(1)说明拉萨7月降水的日均变化特点及其原因。(2)简要描述图中M至N段河流的特征。(3)你是否赞同拉萨市作为避暑旅游城市。请表明态度并从自然地理角度说明理由。
解析:第(1)题,拉萨市位于河谷地区,白天谷坡气温高,谷底气温低,吹谷风,形成下沉气流,水汽不易凝结成雨,故白天少雨;7月水汽充足,夜晚气温谷底比谷坡高,吹山风,形成上升气流,水汽容易凝结成雨,故夜晚多雨。第(2)题,河流特征包括水文特征和水系特征两个方面。河流水系一般是对集水河道的结构而言的。它包括源地、注入、流程、流域、支流及分布,以及落差等要素。河流水文即水情,是指河水结构、变化等,如流量、流速、水位、汛期、冰期、含沙量等。依据图中等高线数值可判断,M至N段河流自北向南流;河道南北狭长,东西窄短;河道落差大,水流湍急,水力资源丰富。河流沿岸植被覆盖率高,河流含沙量小,但由于径流量丰富,所以输沙量颇大。第(3)题,本题为开放性问题。拉萨所在的青藏高原是世界平均海拔最高的高原,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气温低、湿度小、云量少、日照丰富、昼夜温差大是其典型的气候特征,人们常常用“一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3章地球上的水第1节水循环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课件,共5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必备知识·落实基础性,关键能力·提升综合性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新高考适用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1部分自然地理第4章地球上的水第1讲水循环和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考点2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课件,共5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研清教材·固基础,研析考题·明方向,深化整合·提素能,对点训练·促提升,课堂巩固·即时练,地下水,自然环境,大气降水,长白山天池,河流与地下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新高考适用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1部分自然地理第4章地球上的水第1讲水循环和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考点1水循环课件,共3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研析课标·定目标,研清教材·固基础,研析考题·明方向,深化整合·提素能,对点训练·促提升,考点一水循环,水循环示意图,海陆间,陆地内,海上内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