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二部分人文地理第八章人口课时跟踪练23人口迁移
展开课时跟踪练23
(2022·惠州三调)在我国户籍制度影响下,人口流动可分为4种类型:“城—城”流动、“城—乡”流动、“乡—城”流动、“乡—乡”流动。近年来,四川省西昌市以家庭为单位的“乡—乡”人口流动规模不断增长。据此,完成1~2题。
1.与迁入城市相比,迁入乡村的主要影响因素最可能是( )
A.安家费用 B.就业机会
C.服务设施 D. 经济收入
2.西昌市“乡—乡”人口流动对迁入地的有利影响是( )
A.改善社会治安环境 B.促进基础设施建设
C.解决人户分离问题 D.缓解教育资源短缺
解析:第1题,与迁入城市相比,迁入乡村的安家费用较低,可能是主要影响因素,故A项正确;城市就业机会多,农村就业机会相对少,从就业机会来说,乡村没有优势,故B项错误;与城市相比,乡村基础设施不完善,教育、生活、医疗条件相对较差,所以不是人口迁入乡村的主要影响因素,故C项错误;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城市经济水平高,人均收入高于乡村,故D项错误。所以选A。第2题,“乡—乡”人口流动的迁入地,大量流动人口流入,会给治安环境造成较大压力,而不是改善治安环境,故A项错误;人口的大量迁入为当地提供大量劳动力,促进经济发展,有利于促进基础设施建设,故B项正确;人口流动会加大人户分离的问题,故C项错误;人口的大量迁入给当地教育资源产生较大压力,会加大教育资源短缺的问题,故D项错误。所以选B。
答案:1.A 2.B
(2022·福建福州高三阶段练习)人户分离是指常居住地和常住户口登记地不一致的情况,包括跨市辖区和区内人口流动两类。下图示意2000-2020年中国人户分离的变化趋势。据此,完成3~4题。
3.跨市辖区人户分离的特点是( )
A.增长速度不断加快 B.增长速度趋于减缓
C.数量不断增加 D.数量开始减少
4.市辖区人户分离可能导致区内( )
A.家庭数目显著减少 B.生活质量普遍提升
C.养老与育儿成本较低 D.公共资源拥挤和浪费
解析:第3题,由图可知,2010-2015 年跨市辖区人户分离增长速度并不是不断加快的,A错误。2015-2020年跨市辖区人户分离增幅较大,增长速度没有趋缓,B错误。2000-2020年跨市辖区人户分离占比逐年提高,说明其数量在不断增加,C正确,D错误。所以选C。第4题,市辖区内的人口流动不会导致市辖区内家庭数目的减少,A错误。人户分离与提高生活品质关系不大,B错误。人户分离可能导致空巢老人与留守儿童增多,养老与育儿不便,养老与育儿成本可能升高,C错误。市辖区内人户分离会导致交通成本提高,造成公共资源的拥挤和浪费,D正确。所以选D。
答案:3.C 4.D
(2022·江西宜春模拟预测)下图示意2010-2020年我国流动人口规模与外出务工人员规模对比。据此,完成5~6题。
5.2010-2020年我国外出务工人员( )
A.规模持续增大 B.占流动人口比重持续下降
C.主要在东部地区集聚 D.是流动人口的主体
6.造成2020年我国外出务工人员规模和增长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①城市化发展放缓 ②政府颁布限籍令 ③东部地区产业升级 ④“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第5题,2020年,外出务工人员规模减小,没有持续增大,A错误;2015-2016 年外出务工人员占流动人口比重明显增大(分子不变,分母减小) ,B错误。该图不能体现流动人口的空间变化情况,C错误。据图可知十年间外出务工人员规模占流动人口比重一直较高,故外出务工人员是流动人口的主体,D正确。故正确选项为D。第6题,目前我国城镇化仍然处于快速发展阶段,①错误;政府没有颁布针对务工人员的限籍令,不符合现实,②错误;2020年,我国外出务工人员增长率为负值,规模减小,说明大量务工人员回流返乡。其原因主要有东部地区产业升级,③正确;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减少以及乡村经济改善,基础设施逐步完善会吸引务工人员回流,④正确。故选D。
答案: 5.D 6.D
(2022·江苏模拟预测)近年来,城市“抢人大战”愈发激烈。各城市依据人口状况、产业结构和发展目标,调整落户门槛,向各类人才抛出橄榄枝。下表是部分城市2020年末、2021年末的常住人口数量(单位:万人)。据此,完成7~8题。
城市
2020年末
2021年末
成都
2 094.7
2 119.2
杭州
1 196.5
1 220.4
西安
1 295.3
1 316.3
天津
1 386.6
1 373.0
7.与杭州相比,2021年天津常住人口净增量明显偏少的原因最有可能的是( )
A.政策支持力度太弱 B.生活居住成本太高
C.工资收入水平偏低 D.城市公共设施落后
8.大城市在“抢人”过程中调整落户门槛的直接作用是( )
A.控制人口增长 B.优化人口结构
C.缓解交通压力 D.促进产业转型
解析:第7题,杭州表现为人口迁入,而天津是迁出,说明在吸引人才方面天津明显处于劣势,从材料来看各地的政策支持力度都较大,不能说明天津的政策力度太弱,A错误;杭州、天津生活居住成本都比较高,B错误;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因素,如工资收入水平,C正确;城市公共设施并不落后,D错误。故选C。第8题,在“抢人”过程中,人口在不断增长,A错误;“抢人”以“抢人才”为主,说明迁入的多为具有较高文化水平、专业特长的青壮年劳动力,落户门槛的调整有助于直接优化人口结构,尤其是人口的年龄、职业、教育程度、收入等方面,B正确;人口在不断增长,交通压力在加大,C错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才能促进产业转型,D错误。故选B。
答案:7.C 8.B
(2022·湖南岳阳一模)下图表示日本三大都市圈和东京都特别区的净迁入人口趋势。三大都市圈是东京圈(东京都、埼玉县、千叶县、神奈川县)、名古屋圈、大阪圈。2008年日本人口总规模达到峰值1.28亿,此后人口总量逐年下降,2019年人口总规模降为1.25亿,近年来,日本人口以平均每年消失一座城的速度持续萎缩。据此,完成9~10题。
9.图中1970年前日本三大都市圈净迁入人口数据体现出( )
A.人口向三大都市圈集中且数量在60年代达到顶峰
B.三大都市圈人口数量呈同步递增趋势
C.日本产业发展在空间上呈分散趋势
D. 日本工业发展推进人口向城市集中
10.图中20世纪80年代以后,关于三大都市圈净迁入人口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东京圈的净迁入人口持续增加
B.大阪圈的净迁入人口平稳增长
C.名古屋圈的净迁入人口变化不大
D.东京都城市空心化趋势持续发展
解析:第9题,根据图示信息可知,1973年名古屋圈净迁入人口由正值转为负值,说明其在1973年达到峰值,大阪圈在1972年左右达到峰值,东京圈在1993年之前人口净迁入一直是正值,说明一直在增长,A、B错误;整体来看,三大都市圈和东京都特别区的人口净迁入之和为正值,说明人口向城市集聚,工业在空间上也呈现集聚,C错误,D正确。所以选D。第10题,1993—1994年,东京圈的净迁入人口数为负值,说明净迁入人口减少,A错误;20世纪80年代以后,大阪圈的净迁入人口一直为负值,说明净迁入人口减少,B错误;20世纪80年代以后,名古屋的净迁入人口一直在0附近波动,净迁入人口变化不大,C正确;东京都在1996年之后,净迁入人口为正值,说明1996年之后,人口迁入,D错误。所以选C。
答案:9.D 10.C
(2022·湖南岳阳二模)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流动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家庭式迁移流动日益成为研究关注的重要议题。下图示意我国流动人口流动形式分类情况。图中“单身”指家庭中没有其他成员,仅由1人构成的家庭形态;分批流动[1]指家庭中单人先行流动;分批流动[2]指家庭中2人及以上相伴的方式先行流动;单身流动与家庭中单人先行流动不属于家庭式流动范畴。据此,完成11~12题。
1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1990年以来,举家流动规模大幅上升
B.1990-2000年夫妻共同外出务工现象较普遍
C.2000年至今,家庭式流动成为主导模式
D.未来,单身流动将成为人口流动最主要形式
12.加快我国家庭人口流动模式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
①社会经济的发展 ②教育政策的调整 ③户籍制度的限制 ④农村土地的丧失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第11题,阅读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图中显示1990年以来,居家流动的规模在缓慢增长,甚至出现降低,到2005年以后才开始增速,故A错误;1990-2000年期间,分批流动[2]成波浪式有所上升,且持续占比较高,因此此时间段内夫妻共同外出务工现象较为普遍,故B正确;2000年之后,举家流动的比例逐渐增加,到2015年以后逐渐下降,且分批流动[2]2000—2013年平稳过渡,2013年后比例开始下降,因此家庭式流动不是一直以来的主导模式,故C错误;图中显示单身流动的比例在2010年以后增长速度较快,但大致在2016年以后有所减缓,且依然没有举家流动的比例高,故D错误。答案选B。第12题,根据题意,我国家庭人口流动数量逐渐增大,主要是因为国家各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导致人口流动方式选择增多;且各区域教育政策调整,导致孩子到哪里都可以上学,举家迁移的数量发生变化,故①和②正确;户籍制度的限制,将导致家庭人口流动的减少而不是增加,故③不选;人口流动的主要原因不是土地的丧失,且人口流动不代表土地就丧失了,故④错误。正确的是①和②,答案选A。
答案:11.B 12.A
13.(2022·河南模拟预测)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回流人口是指在我国东部发达地区务工后因某些原因返回户籍所在地的人口,多为中西部地区务工人员。以2008年为时间节点,2008年前从东部发达地区返回户籍地的人口,习惯上称为第一代回流人口,这部分人口回乡后大都回归农村,重操农业;2008年后的回流人口被称为新一代回流人口,这部分人口回乡后在东部产业转移中西部的影响下多选择在当地县城就业、购房定居,推动了当地城镇化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下图示意江西省吉安市(地级市)新一代回流人口回乡前后的职业类型。
(1)推测第一代回流人口返乡后多重操农业的主要原因。
(2)说出与第一代回流人口相比,新一代回流人口从事职业的特点。
(3)分析吉安市新一代回流人口多选择定居当地县城的主要原因。
(4)简述吉安市新一代回流人口定居县城所产生的有利影响。
解析:第(1)题,根据题干分析,第一代回流人口多为外出打工的务工人员,这一部分人口由于当时的时代背景和受教育程度所限,其掌握技能较少,不利于在发达地区长期务工;而这一部分人口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回流返乡后,由于当地经济发展较慢,企业数量较少,难以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第(2)题,根据题中信息分析,第一代回流人口回乡后大都回归农村,重操农业,新一代从事职业类型多种多样,且基本都不再从事农业,从业类型有技术工人、企业管理等相对高端的行业。第(3)题,根据材料“东部产业转移中西部”可知,吉安市当地县城接受产业转移后,能提供多种就业岗位,能满足较多返乡人员就业。与农村相比,县城的基础设施更完善,公共服务、教育资源、居住环境等条件均优于农村地区,从而使回流人员大多选择在县城生活。县城距离回流人员的户籍地较近,便于在县城落户;新一代回流人口由于在外工作多年或者从事行业收入水平较高,经济条件更好,有能力在县城购房、就业等。第(4)题,回流人口定居县城,将使县城人口数量增加,人口的增加则促进了县城的基础设施完善。同时人口的增加有利于带动县城消费水平的提高,推动经济发展。县城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促进城乡协调发展,从而提高城镇化水平。
答案:(1)掌握技能较少;文化教育水平较低;当地企业数量较少等。
(2)从事职业类型多种多样;多从事非农产业;从业类型呈现高端化趋势。
(3)吉安市下辖县承接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就业机会较多;县城公共服务、教育资源、居住环境等条件较农村好;县城距离农村户籍地较近;新一代回流人口收入水平较高,有能力在县城购房等。
(4)扩大城镇人口和用地规模;提高城镇化水平,加快城镇化进程;促进城镇经济发展;促进区域城镇协调发展等。
14.(2022·全国高三专题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宁夏回族自治区面积、人口统计表(数据截至2019年12月)。
地级市
银川市
石嘴山市
中卫市
固原市
吴忠市
面积/平方千米
9 025.4
5 310
17 441.6
10 541.4
21 400
人口/万人
229.31
80.59
117.46
125.05
142.25
材料二 “西海固”是西吉、海原和固原首字的简称,地处宁夏南部山区,是革命老区、贫困山区和少数民族聚居区,是国家确定的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该区域山大沟深,年均降水量仅300 mm,蒸发量却在2 000 mm以上。1972年西海固地区被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确定为全球最不适宜人类居住的地区之一。1982年宁夏开始实施生态移民工程,将居住在西海固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地区的居民,分期分批迁移到生态环境和生存环境相对良好的宁夏北部。2020年11月16日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宣布固原市西吉县退出贫困县序列,这标志着曾有“苦甲天下”之称的西海固地区全部“摘帽”,从此告别绝对贫困。
(1)说出宁夏人口空间分布特点。
(2)说明西海固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特点并分析自然原因。
(3)说明西海固“生态移民”迁入地应具备的条件。
(4)从人口容量、生态环境角度,说明部分居民外迁对西海固地区脱贫的积极意义。
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一的表格和材料二的图片,可以看出宁夏人口分布不均,人口稠密区集中分布在北部地区,南部人口相对稀疏。第(2)题,根据材料二“1972年被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确定为全球最不适宜人类居住的地区之一”,说明西海固的资源环境承载力低。从材料“该区域山大沟深,年均降水量仅300 mm,蒸发量却在2 000 mm以上”可知,资源环境承载力低的自然原因是:山大沟深,降水量小,蒸发量大,气候干旱,水资源短缺;而且地形崎岖,耕地不足。第(3)题,西海固的生态移民要规避迁出地“山大沟深、降水少”的地理环境,所以迁入地应该具备“水资源和土地资源丰富,适合发展耕作业,人口密度小,就业机会多,风俗习惯接近”。生态移民迁入地要自然和社会环境良好,能够容纳更多的人口。第(4)题,西海固地区生态环境脆弱,人口数量减少后,人口容量恢复到合理水平,有利于西海固发展多种经营,脱贫致富,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改善,从而利于生态环境的恢复和保护,减轻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使生态系统得以修复。
答案:(1)人口分布不均衡;南部人口相对稀疏,北部人口相对稠密。
(2)资源环境承载力低。地形崎岖耕地不足;气候干旱,水资源短缺。
(3)水资源较丰富;土地资源较丰富;人口密度较小;就业机会较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风俗习惯相近。
(4)使人口容量趋于合理,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改善,减轻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使生态系统得以修复。
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二部分人文地理第九章乡村和城镇课时跟踪练25城镇化: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二部分人文地理第九章乡村和城镇课时跟踪练25城镇化,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据图判断目前北部湾城市群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二部分人文地理第八章人口课时跟踪练22人口分布和人口容量: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二部分人文地理第八章人口课时跟踪练22人口分布和人口容量,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城市实施雨污分流有利于,该流域人口分布特点是,该流域很可能位于,对家庭规模小型化影响最弱的是,家庭小型化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适用于新教材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二部分人文地理考点规范练23鲁教版: 这是一份适用于新教材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二部分人文地理考点规范练23鲁教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甲、乙、丙用地方式分别是,推测该城市最可能为,建成区形成的主导因素是,该村空间布局的演变过程,反映出,林盘这种聚落形式最主要的优点是,场镇轮流成为集市的主要原因是,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