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四年级下数学听课反思乘法分配律_人教新课标 教案

    四年级下数学听课反思乘法分配律_人教新课标第1页
    四年级下数学听课反思乘法分配律_人教新课标第2页
    还剩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四年级下数学听课反思乘法分配律_人教新课标

    展开

    这是一份四年级下数学听课反思乘法分配律_人教新课标,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 在具体情境中提出问题,利用具体问题列出一组算式并解答,根据算式推出两边相等并说明理由,把自己的感觉用数学式子表达出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年级下数学听课反思-乘法分配律人教新课标4月23日下午,参加济南市乡镇农村小学数学骨干教师培训,我有幸聆听了吴正宪老师的现场授课及反思过程。  吴正宪老师讲授的是四年级的《乘法分配律》一课,她用三年级的学生来完成了这节课。她引导学生站在数学的角度,运用数学的眼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亲自经历乘法分配律的建模过程。    回顾整个学习过程共分为六个层次:1、读懂情境图。2、筛选数学信息。3、发现并提出问题。4、分析解决问题。5、建立数学模型。6、解释与应用。  一、 在具体情境中提出问题。  课堂开始,吴老师首先出示花坛的图片,让学生自己观察图片、发现问题。在学生筛选出重要的数学信息:左边的花坛中每行有12朵花,共8行。右边的花坛里每行有8朵花,共8行以后,吴老师给学生进行了及时的课堂评价,把掌声送给了这个学生,并且表扬他说:用数学的眼睛发现了很有价值的数据。引导学生开始站在数学的角度去思考和发现问题。  紧接着,通过动画,把花坛覆盖,展现出长方形的花坛,接着让学生筛选数学信息:左边的花坛长12米,宽7米;右边的花坛长8米,宽7米。  根据已知的数学信息,吴老师提问到:你想求什么问题?学生提出了很多问题,例如求花坛的周长、面积、花朵的数量、以及左边与右边的大小关系等等。吴老师在此时做出了重要的引导,让学生把问题聚焦在:一共多少朵花?花坛面积一共是多少平方米?这两个问题的解决上。  二、利用具体问题列出一组算式并解答。  学生列式板书: 12×8+8×8 或者  (12+8)×8  12×7+8×7 或者  (12+8)×7  当学生写出上述算式的时候,不是由老师来评价,而是由写的学生讲出算式的意义,并且在讲完之后,还会追问其他学生:“你有什么问题,请你提出来。”学生提出要不要加括号的问题后,进行了深刻的讨论,并最终指出了小括号的重要性。在这个环节中,吴老师通过一个问题的引导,真正体现了把课堂还给学生,并充分的体现了生生之间辨析知识的对话。  三、根据算式推出两边相等并说明理由。  通过对两个列式分别进行计算,学生得出“结果相同”这个重要的算式关系。这个时候吴老师提出:如何来表示结果相同呢?引导学生学习用数学符号来表达问题,并在此对能运用数学符号表示的学生给以及时的评价与鼓励。学生思考后指出两个算式计算结果相同,应用等号连接,等号的意义是表示两边相等。        12×8+8×8  =  (12+8)×8  12×7+8×7  =  (12+8)×7  四、把自己的感觉用数学式子表达出来。  吴老师让学生观察这两组等式的特点,问:“你能写出这样的一组算式吗?有感觉的请举手。”学生通过不断地观察这两组算式,自己寻找出12×7+8×7 =(12+8)×7这样的等式左右两边算式的一些特点。由于三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与接受能力不同,板书的学生便出现了很多问题,吴老师耐心的引导学生,不断地寻找共同点,对算式进行分析,最后在师生共同的努力下,找出两边都是乘以相同的数值,把另外的两个数相加等重要的信息,完成了板书的算式。在这个环节中,吴老师很注重学生对乘法分配率的感知,并没有直接给出乘法分配律的定义,而是让学生在自己的探知过程中建立数学模型,自己寻找规律,建立联系。  五、运用乘法的意义,从几个几的角度来分析验证算式。  吴老师让写板书的学生来说明,左右的算式为什么相等?引导学生用乘法的意义来验证问题。12个8加上8个8,就是20个8;而右边12加8的和是20,20乘8也是20个8,因此左右两边相等。把知识用乘法的意义来验证,并与已学知识建立纵向联系。  六、发现规律,总结自己的发现,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归纳。  通过板书的5、6个算式,吴老师让学生观察算式的特点,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出来。学生写的百花齐放,吴老师就让学生自己来说明意思。在这个环节,吴老师特别注意猜测学生所想,因为不少学生心里明白,但是表达的不够清楚。乘法分配率在学生的笔下,是“一个数加一个数再乘一个数,……. ”语言很不准确,但是用吴老师的话说,这正是学生学习中最难能可贵的。教学中要充分的展现出学生思维真实的一面,在吴老师的引导下学生自己求证出乘法分配律:两个数乘一个数,可以用一个加数先乘这个数,再用另一个加数去乘这个数。或者用符号的方式表达□×○+△×○=(□+△)×○,最后用字母的方式表达  (a+b)×c= a×c+b×c  最后吴老师归纳出这就是乘法的分配律并在题目中应用。  课后吴正宪老师分别做了说课与反思,在说课中,吴老师指出自己的教学思路是让学生加强对数学本质的理解,让学生亲自经历数学建模的过程,并指出学习指导不是一日之功,需要老师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有计划的训练与引导。在反思中,吴老师指出我们一定要尊重教育规律,三年级的学生学习四年级的课本身是带着一定的难度的,因此课堂一度不太顺利。  我觉得这是一堂真实的数学课,没有花哨的课件,没有动听的音乐,但却很有感染力,很精彩,让我受益匪浅。  听完吴正宪老师的授课与反思后,我也反思了自己的课堂,我觉得在我以后的教学中有一下几点是我值得反思与改正的:  1、关注学生知识的生成、建构,注重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  在一个完整的学习过程中,梯次推进,朝着教学目标一步步跟进。同伴的质疑、小组的讨论、错误问题的改正、自己猜想的验证等等这些都是学习过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我们应该更加注重“生生交流”,而不只是“师生交流”。  2、关注细节:学生回答问题的时候不拖长音。  这其实是让学生真正忠实于自己的想法,把自己的想法干净利落的表达出来,重视自己的数学感觉,即使感觉出现错误也没有关系,我们可以不断地进行验证与研讨。同时,这样做也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与自信心。,使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  3、等待的艺术:让学生亲自经历数学建模的过程,注重学生的感受。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应该让学生加强对数学本质的理解,让学生亲自经历数学建模的过程。当然建模的过程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停驻脚步,多给学生一些时间,把问题不断地验证、深刻的剖析,直至推出结论。学习指导不是一日之功,需要我们老师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有计划的训练与引导。整堂课下来,虽然上了足足一个小时的时间,但学生们却开心极了。吴正宪老师的课有真情的交流和生命的对话。她不断地吸引着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跟上集体的步伐,不知不觉把学生推到了自主学习的舞台上,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小主人,我想这正是她独特的教学艺术所在。  4、驾驭教材:整体把握教材,实时进行调整。  把握教材不仅是指理解教材中的每个知识点,更是对教材的整体把握。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根据自己的教学方法对课程进度进行及时的调整,把需要数学建模的课程讲细、讲透,多花些时间培养学生自己的数学感觉,训练学生多用数学的眼睛,站在数学的角度来发现和解决问题。  5、说数学:引导学生把自己的思考过程说出来。  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始终关注学生的思考,最大限度地培养孩子的表达能力,整体提升孩子的数学素养,虽然前段也在实践,但是从这也感受到了和专家的差距。同时也坚定了自己今后的努力方向。  作为一名一线的教师,我想我们也应该静下心来好好研究研究自己的课堂,是不是只停留在简单的、没有条理的、零碎的思考中,而没有系统的规划与对教材的整体把握。是不是“停驻”给学生的时间太少,而一味追求自己的教学进度。我想如果能用适合自己的教学方式,做好引导,让学生能自己提出问题,独立思考、相互探究、解决问题,才能让学生真正学有所获。  

    相关教案

    四年级下数学听课反思小数点的移动_人教新课标:

    这是一份四年级下数学听课反思小数点的移动_人教新课标,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引导学生自主学探索规律,练习题设计富有层次性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三年级下数学听课反思平均数_人教新课标:

    这是一份三年级下数学听课反思平均数_人教新课标,共1页。

    三年级下数学听课反思年月日_人教新课标:

    这是一份三年级下数学听课反思年月日_人教新课标,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动手实践,板书设计合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数学口算宝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