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部分地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汇编:语言文字运用Ⅰ
展开这是一份福建省部分地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汇编:语言文字运用Ⅰ,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请在文中划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言文字运用Ⅰ
福建省三明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日前,根据第五届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名单公布,几个云南省的优秀艺术家榜上有名,其中就有冯咏梅。
冯咏梅出生在滇剧世家,从小打下了扎实的基本功。十五岁时,冯咏梅在一次训练中意外摔伤了手臂关节。这对于一个表演靠“打出手”的武旦演员来说意味着艺术生命的终结。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康复期间的冯咏梅没有______①______,反而开发了自己演唱方面的天赋。
1987年,18岁的冯咏梅靠着在滇剧《思凡》中展现的扎实基本功,在云南省青年戏曲演员比赛上获得二等奖。次年,初在云南戏曲界______②______的冯咏梅有幸拜在滇剧竹派表演艺术家“小八音”万象贞门下。万象贞格外珍视这位唯一的入室弟子,她将毕生所学传授给冯咏梅,冯咏梅的表演水平得到了______③______的提高。
20.请在文中划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① ② ③
21.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两处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不得改变原意。
20. 自暴自弃 崭露头角(显山露水、小有名气) 突飞猛进 21.日前,第五届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名单公布,云南省的几个优秀艺术家榜上有名,其中就有冯咏梅。
【解析】20.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第一空,语境指康复期间的冯咏梅并没有甘心落后,可以用“自暴自弃”。“自暴自弃”,自己甘心落后,不求上进。
第二空,语境指冯咏梅在云南戏曲界显示了才能,有了名气,可以用“崭露头角”“显山露水”“小有名气”等。“崭露头角”,比喻突出地显露出才能和本领(多指青少年)。“显山露水”,比喻显露才能,表现自己。“小有名气”,稍微有点名声、名望。
第三空,语境指冯咏梅的表演水平得到很大提高,可以用“突飞猛进”。“突飞猛进”,形容发展进步飞快,变化巨大。
21.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原句有两处语病。
一是“根据第五届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名单公布”介词使用不当,删除“根据”。
二是“几个云南省的优秀艺术家”语序不当,应该是“云南省的几个优秀艺术家”。
福建省龙岩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查语文试题
同通灵玉之于贾宝玉一样,项上璎珞所挂之金锁也成为薛宝钗的个人标志。历来的画家对此多有描绘,但也有不少画作中的宝钗形象恰与之相反: ① 。
原著第八回,金锁第一次露面是宝玉央求宝钗赏玩她的金锁:“宝钗被缠不过······一面说,一面解了排扣,从里面大红袄上将那珠宝晶莹黄金灿烂的璎珞掏将出来。”作者写得十分清楚,宝钗并非直接从脖子上取下金锁。设想一下, ② ,宝玉又怎会从未见过,毫不知情呢?宝钗的性格是藏愚守拙,不露圭角。第五十七回宝钗见岫烟裙上系着碧玉佩,因说道:“这些妆饰原出于大官富贵之家的小姐,你看我从头至脚可有这些富丽闲妆?”这些可以反证宝钗不可能把金锁每日挂在衣外招摇。
那项上外戴金锁的红楼画因何而来?凡看过《红楼梦》的读者都不会忘记宝钗拥有一块金锁,画家的最初身份也是读者,当他将对宝钗形象的理解落于纸上时,③ ,甚至还要着重描绘。《红楼梦》是“使闺阁昭传”的一部作品,红楼画也难免常常涉及到对年轻女性群体的描绘。此时画家无论有意或无意地将宝钗的金锁显露出来,自然都使得人群中她的身份明确,让观者一目了然。这体现了画家在创作中对画面处理的主观能动性,即“误读”及“重构”的行为。
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
22.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有两处语病,请改正,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4分)
23.《红楼梦》中常用一字定评人物,你认为从“勇、慧、痴、时”中选择哪一个字评价薛宝钗最恰当?结合小说情节作分析。要求语言流畅,不超过80个字。(4分)
21.(6分)
①项上并未外戴金锁②如果金锁天天挂在衣外③很难放弃“金锁”标志/自然要画出金锁(语意相近即可)评分参考:每处2分。
22.(4分)
《红楼梦》是一部“使闺阁昭传”的作品,红楼画也难免常常涉及对年轻女性群体的描绘。评分参考:每处2分。
23.(4分)
示例一:时,指识时务,合时宜,因时而动,如薛宝钗因时而动,因地制宜全力相助探春改革。
示例二:慧,指聪明、智慧,如她在作诗与绘画等方面都有所造诣,在“元妃省亲”“探春起头结海棠诗社”等多个情节中都有体现;又如她善于处理人际关系,赢得大家的好感。
评分参考:关键字1分,结合情节分析3分。若写“勇”“痴”,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福建省泉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中国人素有“好古”情结,往往崇拜千百年前的人物和思想,也特别喜欢古物收藏。______建筑,中国人的“好古”情结亦不例外,如唐诗中的“清晨入古寺”“寥落古行宫”等等,似乎建筑一定要“古”,才能显现出神韵。“好古”情结会使人们天然地敬仰甚至敬畏古代建筑,( ① )。除了因改朝换代而刻意毁掉前朝宫殿及宗庙的行为外,人为地破坏前代建筑古迹的做法在中国其实并不多见,大多数木构建筑是因为自然原因而毁坏的。
除了“好古”,( ② )。孟浩然诗云:“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中国人崇尚古代却不______于古代,他们怀着一颗谦卑的心,参与和改变着历史。因此,在古代建筑的修缮过程中,人们既不是精确刻板前代的建筑样式,也不是极端地推倒重建,而是一种“参与式”的修缮行为。这是______的“鼎新”活动,始终让建筑物保持生命力。
中国人的“好古”使他们颇为珍惜古代的遗迹,但现实的想法又会使其对建筑不断“鼎新”来满足现世的______。( ③ )恰恰是中国文化的重要表征,即调和各种有价值的要素,并努力使其在不同场合及情景下发挥作用。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A.关于 拘泥 代代相传 功能
B.对于 局限 薪火相传 功能
C.对于 拘泥 代代相传 功用
D.关于 局限 薪火相传 功用
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人们既不是精确刻板地复制前代的建筑样式,也不是极端地推倒重建,而是一种“参与式”的修缮行为。
B.人们既不是极端地推倒重建,也不是精确刻板地复制前代的建筑样式,而是一种“参与式”的修缮行为。
C.人们既不是极端地进行推倒重建,也不是精确刻板了前代的建筑样式,而是进行一种“参与式”的修缮。
D.人们既不是精确刻板地复制前代的建筑样式,也不是极端地推倒重建,而是进行一种“参与式”的修缮。
20.请在文中括号里补写恰当的语句,使它与上下文语意连贯、内容贴切,整段文字结构完整、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5分)
【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学生辨析这些易混词语,一要辨其形,看其异在哪里;二要辨其神,注意使用上的细微差别。
(2)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学生要明确病句的类型,包括语序不当、搭配不当、句子成分的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然后结合具体语境进行修改。
(3)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情境补写题要把握文段语脉定位句子关系,根据上下语境进行合理推导,最后要检验补后内容,确保语意连贯。
【解答】(1)第一空,关于:作为引进某种行为的关系者,组成介词结构做状语或定语。对于:引进对象或事物的关系者。结合语境可知,此处选“关于”恰当。
第二空,拘泥:指固执成见而不知变通;拘束;不自然。局限:限制在某个范围内。语境强调中国人不固执成见,懂得变通,故选“拘泥”。
第三空,代代相传:指一代接一代地相继传下去。薪火相传:原意柴烧尽,火种仍可留传。古时候比喻形骸有尽而精神不灭;后人用来比喻学问和技艺代代相传。语境强调“鼎新”活动一代接一代地相继传承,故选“代代相传”。
第四空,功能:事物或方法所发挥的有利的作用,效能。功用:功能和用处。语境强调满足现世的用处,故选“功用”。
故选C。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的语病主要是成分残缺:在“前代的建筑样式”前添加动词“复制”;在“而是”后添加动词“进行”。修改正确的只有D项。
故选D。
(3)第①处,根据“人们天然地敬仰甚至敬畏古代建筑”“除了因改朝换代而刻意毁掉前朝宫殿及宗庙的行为外,人为地破坏前代建筑古迹的做法在中国其实并不多见,大多数木构建筑是因为自然原因而毁坏的”可知,此处可填“不敢擅自破坏它”。
第②处,根据“除了‘好古’”可知,后文应用“也”连接;又根据后文提到的“鼎新”活动,可知此处应填“中国人也乐于‘鼎新’”。
第③处,根据“中国人的‘好古’使他们颇为珍惜古代的遗迹”与“但现实的想法又会使其对建筑不断‘鼎新’来满足现世的”是一种矛盾的现象,故可知此处应填“这种看似矛盾的做法”。
答案:
(1)C
(2)D
(3)①不敢擅自破坏它
②中国人也乐于“鼎新”
③这种看似矛盾的做法
【点评】语段综合考查立足于段,主要关注语文基础知识的综合性考查。一是通过一段文字考查包括拼音、汉字、词语、句子等在内的各项基础知识;二是不仅考查语文知识,还考查其他学科的相关知识。试题主要涉及这几个方面:
①在语段内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或给汉字注音或改正句子中的错别字;
②理解和运用语段内的词语、成语和熟语;
③判断标点符号使用是否正确;
④在语段中调整句子顺序或把从语段中抽出的句子归位;
⑤改正语段中的病句;
⑥分析语段的基本内容归纳语段主旨。考查考生在一个语段中掌握基础知识的状况,试题材料可以来自于考生所学教材,也可来自于课外生活。
福建省宁德市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一语文试题
下面是展光中学微信公众号的一则启事初稿,请认真阅读后完成24-25题。
启 事
为活泼校园文化氛围,普及古典名著,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探究红楼奥秘,学校打算于6月1日至7日在学校大礼堂举办“共读《红楼梦》”系列活动。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有“影视欣赏”“红楼论坛”“名家讲座”之类等。希望大家准时参与,踊跃撰写心得体会,届时小编将择优在校报上刊发。具体投稿等事宜,请查看附件。
晨光中学
2023年5月18日
24.本则启事中有五处词或短语使用不当,请找出并作修改。(5分)
(1)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
25.请从以下选项中选择最恰当的句子,将本次活动的主题补充完整。( )(3分)
活动主题:“共读红楼百年梦,___________________”
A.堪叹贾府不尽情 B.再续大观一段缘
C.谁怜钗黛千古恨 D.同唱古今石头歌
24.(1)活泼——活跃
(2)打算——拟/将
(3)删除“之类”
(4)希望大家准时参与——欢迎大家积极参与
(5)小编——编委
25.B(A.C内容与共读活动不贴切。D.形式与上句不对称。)
福建省莆田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 3 小题,6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21~23 题。
一个长 12.286 米、高 3.075 米、宽 2.401 米的千年香樟木雕,静静躺在位于莆田城西的展览馆里。这块被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的作品两面分别雕刻着北宋张择端和清宫画院绘制的《清明上河图》。行船、流水、桥梁;店市、民房、人物……在尊重原作的基础上,郑春辉通过镂空雕、浮雕和莆田精微透雕等技法,躺在纸上千年的中国名画立体了起来。
让人惊叹的是,香樟木的每一面都刻有数百个人物,还有大量的车辆、船只、店铺、民房。
① 的房舍,穿梭不息的人流,无不体现了雕刻者 ② 的技艺。每个人物尽管最多只有寸把长,可是神态各异,身份鲜明。透过街边酒肆的窗户看去,连里面正在把酒言欢的食客都被刻画得活灵活现。那些粗细如牙签、看起来十分柔软、似乎可随风摇 yè( )的绳子,竟然是在整根木头上直接雕出来的!整幅作品繁而不杂,层次分明,人物的喧闹声、行船声和流水声都仿佛在耳畔,让人产生一种 ③ 之感,生动展现了流动在历史中的盛世景象。
21.根据拼音在文中括号处填写正确的汉字。(1 分)
22.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 分)
23.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2 分)
21.(1 分)曳
22.(3 分)鳞次栉比 出神入化 身临其境
23.(2 分)在尊重原作的基础上,郑春辉通过镂空雕、浮雕和莆田精微透雕等技法,让躺在纸上千年的中国名画立体了起来。
福建省南平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2题。
有意思的是,“光污染”这一概念最早是出自天文学家的“抱怨”——他们头顶上不完美的暗夜、越来越亮的夜晚,对他们的天文观测形成了很大的障碍。那么,对人类来说又如何呢?人体与地球的昼夜节律有着很深的联系,我们的生活暗合昼夜更替的节奏,自然而然地,就像我们生命的脉搏。生理学家常常告诫我们:不要高估自己的调控能力。
从生态学角度来说,光污染就是真正的污染,光污染的治理 ① 。只有引导更多人关注暗夜星空,关爱自然环境,才能及时止损。2023年,深圳西涌社区 ② ,成为我国首个国际暗夜社区。城市规划者将各区域夜景亮度、光色分为不同的等级,让照明既满足生活、安全、审美等需求,又不对当地的夜空环境造成污染。“花香蝶自来,林幽鸟相投”,以星空和暗夜为主题的旅游活动为西涌社区吸引了大量游客,有效带动了城市夜经济的发展。
打造诸如国际暗夜社区、“暗天空”保护区,给公众创造越来越多仰望星空的机会,使城市的夜晚亮得璀璨、暗得深沉,让灯光与星光 ③ ,让经济发展与环境改善实现“双赢”。
20.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
21.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与文中画波浪线句子中的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当我们进去的时候,便发现他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永远地睡着了。(《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B.“你是识字的,又是出门人,见识得多。我正要问你一件事——”她那没有精采的眼睛忽然发光了。(《祝福》)
C.“一位小姐,或者一个姑娘,却骑自行车——这太可怕了!”(《装在套子里的人》)
D.格里高尔只听到来人的第一声招呼就知道他是谁——公司协理本人。(《变形记》)
2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我们的生活自然而然地暗合昼夜更替的节奏,就像我们生命的脉搏。”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请简要说明为什么原文表达效果好。(2分)
21.【参考答案】D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正确辨析标点符号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
【试题分析】选项的句子都来自新课标教材,要求正确掌握标点符号的用法。A 表示语意的转折,B表示话语的中断,C表示对上文的总结,D表示对上文的解释说明。
2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我们的生活自然而然地暗合昼夜更替的节奏,就像我们生命的脉搏。”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2分)
【参考答案】原句把“自然而然地”单独成句(状语后置),更强调了人体与地球昼夜节律的关系是自然形成的,非外力所致。(每点1分,答对2点给满分。意思对即可。言之有据,析之成理,酌情给分)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级。
【试题分析】考查的是倒装(单独成句)的效果。答题要指出倒装的内容,“自然而然地”是句子的状语,后置。倒装的表达效果是起突出强调的作用。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江苏省部分地区2022-2023学年下学期高一语文期末试卷分类汇编:语言文字运用Ⅱ,共11页。
这是一份江苏省部分地区2022-2023学年下学期高一语文期末试卷分类汇编:语言文字运用Ⅱ,共11页。
这是一份福建省部分地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汇编:语言文字运用Ⅱ,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