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19-2023年高考生物学分类汇编——专题2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原卷
      2019-2023年高考生物学分类汇编——专题2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原卷版).docx
    • 解析
      2019-2023年高考生物学分类汇编——专题2细胞的结构和功能(解析版).docx
    2019-2023年高考生物学分类汇编——专题2细胞的结构和功能01
    2019-2023年高考生物学分类汇编——专题2细胞的结构和功能02
    2019-2023年高考生物学分类汇编——专题2细胞的结构和功能03
    2019-2023年高考生物学分类汇编——专题2细胞的结构和功能01
    2019-2023年高考生物学分类汇编——专题2细胞的结构和功能02
    2019-2023年高考生物学分类汇编——专题2细胞的结构和功能03
    还剩2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19-2023年高考生物学分类汇编——专题2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展开
    这是一份2019-2023年高考生物学分类汇编——专题2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文件包含2019-2023年高考生物学分类汇编专题2细胞的结构和功能解析版docx、2019-2023年高考生物学分类汇编专题2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03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19-2023年高考生物学分类汇编——专题2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一、单选题
    1.(2023·浙江·统考高考真题)缬氨霉素是一种脂溶性抗生素,可结合在微生物的细胞膜上,将K+运输到细胞外(如图所示),降低细胞内外的K+浓度差,使微生物无法维持细胞内离子的正常浓度而死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缬氨霉素顺浓度梯度运输K+到膜外 B.缬氨霉素为运输K+提供ATP
    C.缬氨霉素运输K+与质膜的结构无关 D.缬氨霉素可致噬菌体失去侵染能力
    【答案】A
    【分析】分析题意:缬氨霉素可结合在微生物的细胞膜上,将K+运输到细胞外,降低细胞内外的K+浓度差,可推测正常微生物膜内K+浓度高于膜外。
    【详解】A、结合题意“将K+运输到细胞外,降低细胞内外的K+浓差”和题图中缬氨可霉素运输K+的过程不消耗能量,可推测K+的运输方式为协助扩散,顺浓度梯度运输,A正确;
    B、结合A选项分析可知,K+的运输方式为协助扩散,不需要消耗ATP,B错误;
    C、缬氨霉素是一种脂溶性抗生素,能结合在细胞膜上,能在磷脂双子层间移动,该过程与质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这一结构特点有关,C错误;
    D、噬菌体为DNA病毒,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故缬氨霉素不会影响噬菌体的侵染能力,D错误。
    故选A。
    2.(2023·浙江·统考高考真题)性腺细胞的内质网是合成性激素的场所。在一定条件下,部分内质网被包裹后与细胞器X融合而被降解,从而调节了性激素的分泌量。细胞器X是(    )
    A.溶酶体 B.中心体 C.线粒体 D.高尔基体
    【答案】A
    【分析】溶酶体内含有多种水解酶;中心体与细胞有丝分裂有关;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与能量转换有关;高尔基体与动物细胞分泌蛋白的加工和运输有关,与植物细胞的细胞壁形成有关。
    【详解】根据题意“部分内质网被包裹后与细胞器X融合而被降解”,可推测细胞器X内含有水解酶,是细胞内的消化车间,故可知细胞器X是溶酶体,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3.(2022·上海·高考真题)如图中甲乙为两个视野,由甲视野到乙视野必要的操作是(    )
    ①调节亮度②转动物镜转换器③转动目镜④调节粗调节器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答案】A
    【分析】显微镜的呈像原理和基本操作:
    (1)显微镜成像的特点:显微镜成像是倒立的虚像,即上下相反,左右相反,物像的移动方向与标本的移动方向相反,故显微镜下所成的像是倒立放大的虚像,若在视野中看到细胞质顺时针流动,则实际上细胞质就是顺时针流动。
    (2)显微镜观察细胞,放大倍数与观察的细胞数呈反比例关系,放大倍数越大,观察的细胞数越少,视野越暗,反之亦然。
    (3)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镜头越长,其放大倍数越小;物镜的镜头越长,其放大倍数越大,与玻片的距离也越近,反之则越远。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中看的细胞数目越少,细胞越大。
    (4)反光镜和光圈都是用于调节视野亮度的;粗准焦螺旋和细准焦螺旋都是用于调节清晰度的,且高倍镜下只能通过细准焦螺旋进行微调。
    (5)由低倍镜换用高倍镜进行观察的步骤是:移动玻片标本使要观察的某一物像移到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选择高倍镜对准通光孔→调节光圈,换用较大光圈使视野较为明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加清晰。
    【详解】由图观察可知,图甲转换为图乙,视野中细胞变大,这说明图甲转换为图乙是低倍镜切换为高倍镜的操作,其操作步骤是:移动玻片标本使要观察的某一物像到达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选择高倍镜对准通光孔→调节光圈,换用较大光圈使视野较为明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加清晰;故由甲视野到乙视野必要的操作是①调节亮度和②转动物镜转换器,低倍镜切换为高倍镜时转动的是物镜,且调节的是细准焦螺旋。BCD错误,A正确。
    故选A。
    4.(2022·天津·高考真题)蝙蝠是现存携带病毒较多的夜行性哺乳动物,这与其高体温(40℃)和强大的基因修复功能有关。关于蝙蝠与其携带的病毒,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高温利于提高病毒对蝙蝠的致病性
    B.病毒有潜在破坏蝙蝠基因的能力
    C.病毒与蝙蝠之间存在寄生关系
    D.病毒与蝙蝠协同进化
    【答案】A
    【分析】病毒主要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协同进化是指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
    【详解】A、病毒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核酸,高温下蛋白质变性,故高温下病毒可能被杀死,不能对蝙蝠造成致病性,A错误;
    B、病毒的核酸可以整合到染色体的基因上,故病毒有潜在破坏蝙蝠基因的能力,B正确;
    C、病毒是寄生在活细胞内的,不能单独生存,蝙蝠体内的病毒寄生在蝙蝠的活细胞内,C正确;
    D、病毒寄生在蝙蝠体内,若蝙蝠体内发生变化,病毒要想在其体内生存,就得适应蝙蝠的变化,同样蝙蝠要想存活下来,也会随着病毒的变化而变化,所以病毒与蝙蝠存在协同进化,D正确。
    故选A。
    5.(2022·重庆·统考高考真题)将人胰岛素A链上1个天冬氨酸替换为甘氨酸,B链末端增加2个精氨酸,可制备出一种人工长效胰岛素。下列关于该胰岛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进入人体后需经高尔基体加工 B.比人胰岛素多了2个肽键
    C.与人胰岛素有相同的靶细胞 D.可通过基因工程方法生产
    【答案】A
    【分析】基因工程只能生产已有的蛋白质,人工长胰岛素A链有氨基酸的替换,B链增加了两个氨基酸,需要通过蛋白质工程生产。
    【详解】A、胰岛素作用于细胞表面的受体,不需要经高尔基体的加工,A错误;
    B、人工长效胰岛素比人胰岛素的B链上多了两个精氨酸,氨基酸与氨基酸之间通过肽键连接,故多2个肽键,B正确;
    C、人工胰岛素和人胰岛素作用相同,都是降血糖的作用,故靶细胞相同,C正确;
    D、人工长效胰岛素是对天然蛋白质的改造,需要通过基因工程生产,D正确。
    故选A。
    6.(2022·重庆·统考高考真题)以蚕豆根尖为实验材料,在光学显微镜下不能观察到的是(    )
    A.中心体 B.染色体 C.细胞核 D.细胞壁
    【答案】A
    【分析】光学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的结构有叶绿体、线粒体、液泡、染色体和细胞壁,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结构属于显微结构;光学显微镜下不能够观察到核糖体、细胞膜、中心体、叶绿体和线粒体的内部结构等,需要借助于电子显微镜,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结构属于亚显微结构。
    【详解】A、中心体无色且体积小,光学显微镜下无法观察,需要借助于电子显微镜观察,且蚕豆是高等植物,其根尖细胞中无中心体,A符合题意;
    B、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染色体时,利用碱性染料着色,便能够进行观察,B不符合题意;
    C、细胞核体积较大,在显微镜下很容易找到,C不符合题意;
    D、细胞壁位于细胞的最外面,具有保护、支持细胞的功能,在显微镜下很容易找到,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7.(2022·辽宁·统考高考真题)下列关于硝化细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可以发生基因突变 B.在核糖体合成蛋白质
    C.可以进行有丝分裂 D.能以CO2作为碳源
    【答案】C
    【分析】1、硝化细菌是原核生物,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相比,最大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没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原核生物只能进行二分裂生殖。
    2、原核细胞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但部分原核细胞也能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如蓝细菌。原核生物含有细胞膜、细胞质结构,含有核酸和蛋白质等物质。
    【详解】A、硝化细菌的遗传物质是DNA,可发生基因突变,A正确;
    B、原核细胞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蛋白质在核糖体合成,B正确;
    C、原核生物不能进行有丝分裂,进行二分裂,C错误;
    D、硝化细菌可进行化能合成作用,是自养型生物,能以CO2作为碳源,D正确。
    故选C。
    8.(2022·辽宁·统考高考真题)蓝莓细胞富含花青素等多酚类化合物。在蓝莓组织培养过程中,外植体切口处细胞被破坏,多酚类化合物被氧化成褐色醌类化合物,这一过程称为褐变。褐变会引起细胞生长停滞甚至死亡,导致蓝莓组织培养失败。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花青素通常存在于蓝莓细胞的液泡中
    B.适当增加培养物转移至新鲜培养基的频率以减少褐变
    C.在培养基中添加合适的抗氧化剂以减少褐变
    D.宜选用蓝莓成熟叶片为材料制备外植体
    【答案】D
    【分析】根据题干信息:在蓝莓组织培养过程中,外植体切口处细胞被破坏,多酚类化合物被氧化成褐色醌类化合物,这一过程称为褐变。减少褐变的措施有:减少氧化剂的浓度,如勤换培养基,或添加抗氧化剂。在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中,一般选用代谢旺盛、再生能力强的器官或组织为材料制备外植体。
    【详解】A、液泡中含有糖类、无机盐、色素和蛋白质等,其中的色素是指水溶性色素,如花青素,A正确;
    B、适当增加培养物转移至新鲜培养基的频率可减少代谢积累的氧化剂的浓度,从而减少褐变,B正确;
    C、根据题干信息:在蓝莓组织培养过程中,外植体切口处细胞被破坏,多酚类化合物被氧化成褐色醌类化合物,这一过程称为褐变,可知在培养基中添加合适的抗氧化剂以减少褐变,C正确;
    D、一般选用代谢旺盛、再生能力强的器官或组织为材料制备外植体,D错误。
    故选D。
    9.(2022·江苏·统考高考真题)下列各组元素中,大量参与组成线粒体内膜的是(    )
    A.O、P、N B.C、N、Si C.S、P、Ca D.N、P、Na
    【答案】A
    【分析】线粒体内膜属于生物膜,其主要成分是磷脂和蛋白质,蛋白质是由C、H、O、N等元素组成,磷脂的组成元素为C、H、O、N、P。
    【详解】线粒体内膜属于生物膜,生物膜主要由磷脂和蛋白质组成,蛋白质是由C、H、O、N等元素组成,磷脂的组成元素为C、H、O、N、P,二者均不含Si、Ca、Na,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10.(2022·江苏·统考高考真题)下列关于细胞代谢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光照下,叶肉细胞中的ATP均源于光能的直接转化
    B.供氧不足时,酵母菌在细胞质基质中将丙酮酸转化为乙醇
    C.蓝细菌没有线粒体,只能通过无氧呼吸分解葡萄糖产生ATP
    D.供氧充足时,真核生物在线粒体外膜上氧化[H]产生大量ATP
    【答案】B
    【分析】1、有氧呼吸的过程:第一阶段在细胞质基质进行,1分子的葡萄糖分解成2分子的丙酮酸,同时脱下4个[H],释放出少量的能量;第二阶段在线粒体基质进行,2分子丙酮酸和6水分子中的氢全部脱下,共脱下20个[H],丙酮酸被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释放出少量的能量;第三阶段在线粒体内膜进行,前两阶段脱下的共24个[H]与6个O2结合成水,释放大量的能量。

    2、无氧呼吸在细胞质基质进行,1分子的葡萄糖分解成2分子的乙醇、2分子的二氧化碳并释放出少量的能量,或1分子的葡萄糖分解成2分子的乳酸并释放出少量的能量。
    【详解】A、光照下,叶肉细胞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光合作用中产生的ATP来源于光能的直接转化,有氧呼吸中产生的ATP来源于有机物的氧化分解,A错误;
    B、供氧不足时,酵母菌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无氧呼吸,将丙酮酸转化为乙醇和二氧化碳 ,B正确;

    C、蓝细菌属于原核生物,没有线粒体,但进行有氧呼吸,C错误;
    D、供氧充足时,真核生物在线粒体内膜上氧化[H]产生大量ATP ,D错误。
    故选B。
    11.(2022·河北·统考高考真题)关于细胞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受损细胞器的蛋白质、核酸可被溶酶体降解
    B.线粒体内、外膜上都有与物质运输相关的多种蛋白质
    C.生长激素经高尔基体加工、包装后分泌到细胞外
    D.附着在内质网上的和游离在细胞质基质中的核糖体具有不同的分子组成
    【答案】D
    【分析】1、线粒体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细胞的“动力车间”。
    2、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和运输过程:最初是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中由氨基酸形成肽链,肽链进入内质网进行加工,形成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再到高尔基体,高尔基体对其进行进一步加工,然后形成囊泡分泌到细胞外。该过程消耗的能量由线粒体提供。
    【详解】A、溶酶体中有水解酶,可以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受损细胞器的蛋白质、核酸可被溶酶体降解,降解产生的有用物质可被再次利用,A正确;
    B、生物膜上的蛋白质可具有物质运输等功能,线粒体的内、外膜上都有与物质运输相关的多种蛋白质,B正确;
    C、生长激素是由垂体分泌的蛋白质类激素,属于分泌蛋白,分泌蛋白在核糖体合成后,需要经高尔基体加工、包装后分泌到细胞外,C正确;
    D、附着在内质网上的和游离在细胞质基质中的核糖体分子组成相同,均主要由RNA和蛋白质组成,D错误。
    故选D。
    12.(2022·河北·统考高考真题)关于细胞膜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膜与某些细胞器膜之间存在脂质、蛋白质的交流
    B.细胞膜上多种载体蛋白协助离子跨膜运输
    C.细胞膜的流动性使膜蛋白均匀分散在脂质中
    D.细胞膜上多种蛋白质参与细胞间信息交流
    【答案】C
    【分析】细胞膜的组成成分:主要是蛋白质和脂质,其次还有少量糖类,脂质中主要是磷脂,动物细胞膜中的脂质还有胆固醇;细胞膜的功能复杂程度与细胞膜的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功能越复杂,膜蛋白的种类和数量越多。
    【详解】A、在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过程中,高尔基体膜形成的囊泡融合到细胞膜中,此过程细胞膜与某些细胞器膜之间存在脂质、蛋白质的交流,A正确;
    B、载体蛋白具有专一性,所以细胞膜上多种载体蛋白协助不同的离子跨膜运输,B正确;
    C、膜蛋白在磷脂双分子层的分布是不对称、不均匀的,或镶、或嵌、或贯穿于磷脂双分子层,C错误;
    D、细胞膜上多种蛋白质与糖类结合,形成糖蛋白。糖蛋白与细胞表面的识别功能有密切关系,参与细胞间的信息交流,D正确。
    故选C。
    13.(2022·河北·统考高考真题)某兴趣小组的实验设计中,存在错误的是(  )
    A.采用样方法调查土壤中蚯蚓、鼠妇的种群数量
    B.利用醋酸洋红对蝗虫精巢染色,观察减数分裂特征
    C.利用斐林试剂检测麦芽、雪梨榨汁中的还原糖
    D.利用健那绿染色观察衰老细胞中的线粒体
    【答案】B
    【分析】一般植物和个体小、活动能力小的动物以及虫卵常用的是样方法;活动能力大的动物常用标记重捕法。
    【详解】A、土壤中蚯蚓、鼠妇的活动范围小,活动能力弱,可用样方法调查种群数量,A正确;
    B、观察减数分裂特征即是观察染色体的行为,醋酸洋红能使染色体着色,故应利用醋酸洋红对蝗虫的精巢中的细胞染色,而非对精巢染色,B错误;
    C、麦芽中的麦芽糖和雪梨中的果糖都属于还原糖,能与斐林试剂在热水浴条件下产生砖红色沉淀,C正确;
    D、健那绿可以给线粒体着色后呈蓝绿色,可用健那绿染色观察衰老细胞中的线粒体,D正确。
    故选B。
    14.(2022·北京·统考高考真题)鱼腥蓝细菌分布广泛,它不仅可以进行光合作用,还具有固氮能力。关于该蓝细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属于自养生物 B.可以进行细胞呼吸
    C.DNA位于细胞核中 D.在物质循环中发挥作用
    【答案】C
    【分析】蓝细菌没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只含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含有叶绿素和藻蓝素,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自养生物。
    【详解】A、蓝细菌能进行光合作用,属于自养生物,A正确;
    B、蓝细菌进行的是有氧呼吸,B正确;
    C、蓝细菌属于原核生物,没有细胞核,DNA主要位于拟核中,C错误;
    D、蓝细菌在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在物质循环中其重要作用,D正确。
    故选C。

    15.(2022·北京·统考高考真题)实验操作顺序直接影响实验结果。表中实验操作顺序有误的是(  )
    选项
    高中生物学实验内容
    操作步骤
    A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蛋白质
    向待测样液中先加双缩脲试剂A液,再加B液
    B
    观察细胞质流动
    先用低倍镜找到特定区域的黑藻叶肉细胞,再换高倍镜观察
    C
    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室温下将淀粉溶液与淀粉酶溶液混匀后,在设定温度下保温
    D
    观察根尖分生区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
    将解离后的根尖用清水漂洗后,再用甲紫溶液染色

    A.A B.B C.C D.D
    【答案】C
    【分析】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
    【详解】A、在鉴定蛋白质时要先加2ml双缩脲试剂A液,再向试管中加入3-4滴双缩脲试剂B,A正确;
    B、在观察细胞质流动的实验中应该先用低倍镜找到黑藻叶肉细胞,然后再换用高倍镜观察,B正确;
    C、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应将淀粉溶液与淀粉酶溶液分别在设定温度下保温一段时间,待淀粉溶液与淀粉酶溶液都达到设定温度后再混合,C错误;
    D、观察根尖分生区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时,将解离后的根尖用清水漂洗除去解离液后,再用碱性染料甲紫溶液染色,D正确。
    故选C。
    16.(2022·海南·统考高考真题)肌动蛋白是细胞骨架的主要成分之一。研究表明,Cofilin-1是一种能与肌动蛋白相结合的蛋白质,介导肌动蛋白进入细胞核。Cofilin-1缺失可导致肌动蛋白结构和功能异常,引起细胞核变形,核膜破裂,染色质功能异常。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肌动蛋白可通过核孔自由进出细胞核
    B.编码Cofilin-1的基因不表达可导致细胞核变形
    C.Cofilin-1缺失可导致细胞核失去控制物质进出细胞核的能力
    D.Cofilin-1缺失会影响细胞核控制细胞代谢的能力
    【答案】A
    【分析】肌动蛋白是细胞骨架的主要成分之一。细胞骨架是由蛋白质纤维组成的网架结构,维持着细胞的形态,锚定并支撑着许多细胞器,与细胞运动、分裂、分化以及物质运输、能量转化、信息传递等生命活动密切相关。
    【详解】A 、核孔具有选择透过性,肌动蛋白不能通过核孔自由进出细胞核,肌动蛋白进入细胞核需要 Cofilin -1的介导,A错误;
    B、编码Cofilin-1的基因不表达,Cofilin-1缺失,可导致肌动蛋白结构和功能异常,引起细胞核变形,核膜破裂,染色质功能异常,B正确;
    C、Cofilin-1缺失可导致肌动蛋白不能进入细胞核,从而引起细胞核变形,可能会导致细胞核失去控制物质进出细胞核的能力,C正确;
    D、Cofilin-1缺失会导致染色质功能异常,染色质上含有控制细胞代谢的基因,从而影响细胞核控制细胞代谢的能力,D正确。
    故选A。

    17.(2022·海南·统考高考真题)脊髓灰质炎病毒已被科学家人工合成。该人工合成病毒能够引发小鼠脊髓灰质炎,但其毒性比天然病毒小得多。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人工合成病毒的结构和功能与天然病毒的完全相同
    B.该人工合成病毒和原核细胞都有细胞膜,无细胞核
    C.该人工合成病毒和真核细胞都能进行细胞呼吸
    D.该人工合成病毒、大肠杆菌和酵母菌都含有遗传物质
    【答案】D
    【分析】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结构简单,一般只有蛋白质和核酸,不能进行细胞呼吸,只能在宿主细胞中增殖。
    【详解】A、人工合成的脊髓灰质炎病毒的毒性比天然病毒小得多,据此可推测二者在结构和功能上存在差异,A错误;
    BC、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不能进行细胞呼吸,只能在宿主细胞中增殖,BC错误;
    D、人工合成病毒、大肠杆菌和酵母菌都含有遗传物质,D正确。
    故选D。
    18.(2022·湖南·高考真题)胶原蛋白是细胞外基质的主要成分之一,其非必需氨基酸含量比蛋清蛋白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胶原蛋白的氮元素主要存在于氨基中
    B.皮肤表面涂抹的胶原蛋白可被直接吸收
    C.胶原蛋白的形成与内质网和高尔基体有关
    D.胶原蛋白比蛋清蛋白的营养价值高
    【答案】C
    【分析】蛋白质是以氨基酸为基本单位构成的生物大分子,氨基酸结构特点是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并且都有一个氨基和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反应形成蛋白质,氨基酸脱水缩合反应时,一个氨基酸的氨基与另一个氨基酸的羧基反应脱去一分子水。
    【详解】A、蛋白质的氮元素主要存在于肽键中,A错误;
    B、胶原蛋白为生物大分子物质,涂抹于皮肤表面不能被直接吸收,B错误;
    C、内质网是蛋白质的合成、加工场所和运输通道,高尔基体主要是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胶原蛋白的形成与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有关,C正确;
    D、由题胶原蛋白非必需氨基酸含量比蛋清蛋白高,而人体需要从食物中获取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自身可以合成,衡量蛋白质营养价值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所含必需氨基酸的种类、数量及组成比例,因此并不能说明胶原蛋白比蛋清蛋白的营养价值高,D错误。
    故选C。

    19.(2022·浙江·高考真题)下列关于细胞核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核被膜为单层膜,有利于核内环境的相对稳定
    B.核被膜上有核孔复合体,可调控核内外的物质交换
    C.核仁是核内的圆形结构,主要与mRNA的合成有关
    D.染色质由RNA和蛋白质组成,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
    【答案】B
    【分析】细胞核包括核膜(将细胞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染色质(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核孔(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
    【详解】A、核被膜为双层膜,能将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有利于核内物质的相对稳定,A错误;
    B、核被膜上有核孔,核孔处有核孔复合体,具有选择性,可调控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B正确;
    C、核仁主要与rRNA的合成有关,C错误;
    D、染色质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D错误。
    故选B。

    20.(2022·浙江·高考真题)动物细胞中某消化酶的合成、加工与分泌的部分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光面内质网是合成该酶的场所 B.核糖体能形成包裹该酶的小泡
    C.高尔基体具有分拣和转运该酶的作用 D.该酶的分泌通过细胞的胞吞作用实现
    【答案】C
    【分析】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功能
    细胞器
    分布
    形态结构
    功 能
    线粒体
    动植物细胞
    双层膜结构
    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细胞的“动力车间”
    叶绿体
    植物叶肉细胞
    双层膜结构
    植物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植物细胞的“养料制造车间”和“能量转换站”
    内质网
    动植物细胞
    单层膜形成的网状结构
    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和加工,以及脂质合成的“车间”
    高尔基体
    动植物细胞
    单层膜构成的囊状结构
    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的“车间”及“发送站”(动物细胞高尔基体与分泌有关;植物则参与细胞壁形成)
    核糖体
    动植物细胞
    无膜结构,有的附着在内质网上,有的游离在细胞质中
    合成蛋白质的场所;“生产蛋白质的机器”
    溶酶体
    主要分布在动物细胞中
    单层膜形成的泡状结构
    “消化车间”;内含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且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和细菌
    液泡
    成熟植物细胞
    单层膜形成的泡状结构;内含细胞液(有机酸、糖类、无机盐、色素和蛋白质等)
    调节植物细胞内的环境,充盈的液泡使植物细胞保持坚挺
    中心体
    动物或某些低等植物细胞
    无膜结构;由两个互相垂直的中心粒及其周围物质组成
    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
    【详解】A、光面内质网是脂质合成的场所,消化酶是分泌蛋白,合成场所是粗面内质网(附着在粗面内质网上的核糖体),A错误;
    B、核糖体无膜结构,不能形成小泡包裹该酶,B错误;
    C、高尔基体能对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包装、发送,具有分拣和转运消化酶等分泌蛋白的作用,C正确;
    D、该酶的分泌通过细胞的胞吐作用实现,D错误。
    故选C。

    21.(2022·广东·高考真题)酵母菌sec系列基因的突变会影响分泌蛋白的分泌过程,某突变酵母菌菌株的分泌蛋白最终积累在高尔基体中。此外,还可能检测到分泌蛋白的场所是(    )
    A.线粒体、囊泡 B.内质网、细胞外
    C.线粒体、细胞质基质 D.内质网、囊泡
    【答案】D
    【分析】分泌蛋白在核糖体上合成,然后肽链进入内质网进行肽链初加工,再以囊泡的形式转移到高尔基体,进行进一步的加工、分类和包装。
    【详解】AC、线粒体为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运输提供能量,分泌蛋白不会进入线粒体,AC错误;
    B、根据题意,分泌蛋白在高尔基体中积累,不会分泌到细胞外,B错误;
    D、内质网中初步加工的分泌蛋白以囊泡的形式转移到高尔基体,内质网、囊泡中会检测到分泌蛋白,D正确。
    故选D。

    22.(2022·广东·高考真题)将正常线粒体各部分分离,结果见图。含有线粒体DNA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C
    【分析】①指线粒体内膜和外膜的间隙,②指线粒体内膜,③指线粒体基质,④指线粒体外膜。
    【详解】线粒体DNA分布于线粒体基质,故将正常线粒体各部分分离后,线粒体DNA应该位于线粒体基质③中,C正确。
    故选C。

    23.(2022·浙江·统考高考真题)膜蛋白的种类和功能复杂多样,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质膜内、外侧的蛋白质呈对称分布
    B.温度变化会影响膜蛋白的运动速度
    C.叶绿体内膜上存在与水分解有关的酶
    D.神经元质膜上存在与K+、Na+主动转运有关的通道蛋白
    【答案】B
    【分析】1、膜的流动性:膜蛋白和磷脂均可侧向移动;膜蛋白分布的不对称性:蛋白质有的镶嵌在膜的内或外表面,有的嵌入或横跨磷脂双分子层。
    2、光反应在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进行,暗反应在叶绿体基质中进行。
    3、在神经细胞中,静息电位是钾离子外流形成的,动作电位是钠离子内流形成的,这两种流动都属于被动运输中的协助扩散。
    【详解】A、蛋白质分子以不同的方式镶嵌在磷脂双分子层中,在膜内外两侧分布不对称,A错误;
    B、由于蛋白质分子和磷脂分子是可以运动的,因此生物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温度可以影响生物膜的流动性,所以温度变化会影响膜蛋白的运动速度,B正确;
    C、水的分解是在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C错误;
    D、神经元质膜上存在与K+ 、Na+主动转运有关的载体蛋白,而通道蛋白参与的是协助扩散的物质跨膜运输方式,D错误。
    故选B。
    24.(2022·浙江·统考高考真题)以黑藻为材料进行“观察叶绿体”活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基部成熟叶片是最佳观察材料 B.叶绿体均匀分布于叶肉细胞中心
    C.叶绿体形态呈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 D.不同条件下叶绿体的位置不变
    【答案】C
    【分析】观察叶绿体
    (1)制片:在洁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用镊子取一片藓类的小叶或取菠菜叶稍带些叶肉的下表皮,放入水滴中,盖上盖玻片。
    (2)低倍镜观察:在低倍镜下找到叶片细胞,然后换用高倍镜。
    (3)高倍镜观察:调清晰物像,仔细观察叶片细胞内叶绿体的形态和分布情况。
    【详解】A、黑藻基部成熟叶片含有的叶绿体多,不易观察叶绿体的形态,应选用黑藻的幼嫩的小叶,A错误;
    B、叶绿体呈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围绕液泡沿细胞边缘分布,B错误;
    C、观察到的叶绿体呈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C正确;
    D、叶绿体的形态和分布可随光照强度和方向的改变而改变,D错误。
    故选C。
    25.(2021·重庆·高考真题)某胶原蛋白是一种含18种氨基酸的细胞外蛋白。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食物中的该蛋白可被人体直接吸收
    B.人体不能合成组成该蛋白的所有氨基酸
    C.未经折叠的该蛋白具有生物学功能
    D.该蛋白在内质网内完成加工
    【答案】B
    【分析】蛋白质是重要的生物大分子,其组成单位是氨基酸。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有20 种,根据人体自身能否合成,可将氨基酸分为必需氨基酸(含半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必须氨基酸是人体不能合成的(半必需氨基酸是婴儿不能合成),非必需氨基酸是人体可以自身合成的。
    【详解】A、蛋白质需要被蛋白酶分解为氨基酸后才能被人体吸收,A错误;
    B、人体只能合成部分氨基酸,题目中所描述的含18种氨基酸的细胞外蛋白中,可能会有人体不能合成的氨基酸,B正确;
    C、未经折叠的蛋白质没有生物活性,也没有生物学功能,C错误;
    D、该蛋白需要在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上加工后才能分泌到细胞外,D错误。
    故选B。
    26.(2021·重庆·高考真题)人体细胞溶酶体内较高的H+浓度(pH为5.0左右)保证了溶酶体的正常功能。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溶酶体可合成自身所需的蛋白
    B.溶酶体酶泄露到细胞质基质后活性不变
    C.细胞不能利用被溶酶体分解后产生的物质
    D.溶酶体内pH的维持需要膜蛋白协助
    【答案】D
    【分析】溶酶体内含有多种水解酶,能够分解很多种物质以及衰老、损伤的细胞器,清除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被比喻为细胞内的“消化车间”。
    【详解】A、溶酶体含多种水解酶,水解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故水解酶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A错误;
    B、溶酶体内的水解酶在pH为5左右时活性最高,但溶酶体周围的细胞质基质的pH为中性,当泄露到细胞质基质后,pH上升,酶活性会降低,B错误;
    C、被溶酶体分解后的产物,有用的留在细胞,无用的排出细胞外,C错误;
    D、溶酶体内pH的维持依靠氢离子的浓度,而氢离子的浓度的维持为主动运输,需要膜蛋白协助,D正确。
    故选D。
    27.(2021·重庆·高考真题)研究发现,登革病毒在某些情况下会引发抗体依赖增强效应,即病毒再次感染人体时,体内已有的抗体不能抑制反而增强病毒的感染能力,其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过程①,抗体与病毒结合依赖于抗原抗体的特异性
    B.过程②,病毒利用吞噬细胞进行增殖
    C.过程③释放的病毒具有感染能力
    D.抗体依赖增强效应的过程属于特异性免疫
    【答案】D
    【分析】抗原与抗体:抗原是能够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通常是病原体中的蛋白质,但并不全是蛋白质,过敏原也属于抗原。抗体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与抗原特异性结合。抗体与抗原结合产生细胞集团或沉淀,最后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
    【详解】A、根据题图分析,过程①是抗体与抗原(病毒)结合的过程,这一过程依赖于抗原与抗体结合的特异性,A正确;
    B、根据图示,过程②是病毒在吞噬细胞内增殖的过程,病毒营寄生生活,需要利用其宿主细胞进行增殖,B正确;
    C、根据图示,过程③是吞噬细胞裂解释放病毒的过程,释放的病毒具有感染能力,C正确;
    D、病毒被抗体识别、结合后被吞噬细胞吞噬的过程,正常情况下应该消灭病毒,但存在“抗体依赖增强效应”时,不但不能消灭病毒,反而让病毒繁殖更多,故不属于免疫,D错误。
    故选D。
    28.(2021·重庆·高考真题)关于新型冠状病毒,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控制该病毒在人群中传播的有效方式是普遍接种该病毒疫苗
    B.使用75%酒精消毒可降低人体感染该病毒的概率
    C.宿主基因指导该病毒外壳蛋白的合成
    D.冷链运输的物资上该病毒检测为阳性,不一定具有传染性
    【答案】C
    【分析】病毒:是一种个体微小,结构简单,一般只含一种核酸(DNA或RNA)和蛋白质组成的,必须在活细胞内寄生并以复制方式增殖的非细胞结构生物。
    【详解】A、接种新冠疫苗可以使人产生相应的记忆细胞和抗体,所以控制该病毒在人群中传播的有效方式是普遍接种该病毒疫苗,A正确;
    B、新冠病毒会被酒精杀死,所以使用75%酒精消毒可降低人体感染该病毒的概率,B正确;
    C、该病毒外壳蛋白的合成是由病毒自身的遗传物质指导合成的,C错误;
    D、冷链运输的物资上该病毒检测为阳性,病毒在潜伏期时不一定具有传染性,D正确。
    故选C。
    29.(2021·海南·高考真题)分泌蛋白在细胞内合成与加工后,经囊泡运输到细胞外起作用。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核糖体上合成的肽链经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加工形成分泌蛋白
    B.囊泡在运输分泌蛋白的过程中会发生膜成分的交换
    C.参与分泌蛋白合成与加工的细胞器的膜共同构成了生物膜系统
    D.合成的分泌蛋白通过胞吐排出细胞
    【答案】C
    【分析】与分泌蛋白合成和加工有关的细胞器: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
    【详解】A、根据题意可知:该细胞为真核细胞,所以核糖体上合成的肽链经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加工形成分泌蛋白,A正确;
    B、内质网形成的囊泡包裹着蛋白质于高尔基体膜融合,高尔基体形成的囊泡包裹蛋白质与细胞膜融合,所以囊泡在运输分泌蛋白的过程中会发生膜成分的交换,B正确;
    C、生物膜系统包含细胞膜、核膜和细胞器膜,而不仅仅是细胞器膜,C错误;
    D、分泌蛋白排出细胞的方式为胞吐,D正确。
    故选C。
    30.(2021·福建·统考高考真题)运动可促进机体产生更多新的线粒体,加速受损、衰老、非功能线粒体的特异性消化降解,维持线粒体数量、质量及功能的完整性,保证运动刺激后机体不同部位对能量的需求。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葡萄糖在线粒体中分解释放大量能量 B.细胞中不同线粒体的呼吸作用强度均相同
    C.衰老线粒体被消化降解导致正常细胞受损 D.运动后线粒体的动态变化体现了机体稳态的调节
    【答案】D
    【分析】线粒体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大约95%来自线粒体,是细胞的“动力车间”。
    【详解】A、线粒体不能直接利用葡萄糖,正常细胞葡萄糖在细胞质基质分解为丙酮酸,丙酮酸在线粒体中被彻底氧化分解,释放大量能量,A错误;
    B、结合题意“运动可促进机体产生更多新的线粒体……保证运动刺激后机体不同部位对能量的需求”可知,不同部位对能量的需求不同,则线粒体的呼吸强度也不相同,B错误;
    C、结合题意可知,受损、衰老、非功能线粒体的特异性消化降解,有利于维持线粒体数量、质量及功能的完整性,不会导致正常细胞受损,C错误;
    D、内环境的稳态体现在内环境的每一种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中,运动后线粒体的动态变化(产生更多新的线粒体;加速受损、衰老、非功能线粒体的特异性消化降解)是机体稳态调节的结果,D正确。
    故选D。
    31.(2021·福建·统考高考真题)下列关于健康人体中胰岛素调节血糖平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胰岛素直接参与肝糖原的合成
    B.血糖浓度上升时胰岛素的分泌减少
    C.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不需要消耗能量
    D.胰岛素的形成过程需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加工
    【答案】D
    【分析】与血糖调节相关的激素主要是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其中胰岛素的作用是机体内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胰岛素能促进全身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度;胰高血糖素能促进糖原分解,并促进一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升高。
    【详解】A、胰岛素是激素,能促进肝糖原的合成,但不直接参与肝细胞内糖原的合成,A错误 ;
    B、胰岛素是体内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血糖浓度上升时胰岛素的分泌增加,B错误;
    C、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的过程为胞吐,胞吐需要消耗能量,C错误;
    D、胰岛素属于分泌蛋白,其在核糖体形成后,还需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加工,D正确。
    故选D。
    32.(2021·福建·统考高考真题)下列关于蓝藻和菠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光合色素的种类和功能都相同 B.细胞膜的成分都有脂质和蛋白质
    C.DNA复制都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 D.都能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叶绿体
    【答案】B
    【分析】蓝藻属于原核生物,菠菜属于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相比,原核生物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有拟核。
    【详解】A、蓝藻为原核生物,其细胞内无叶绿体,含有光合色素叶绿素和藻蓝素;菠菜为真核生物,其叶绿体内含有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等光合色素,两者种类和功能不同,A错误;
    B、蓝藻和菠菜都有细胞膜,且细胞膜的成分基本相似,都有脂质和蛋白质,B正确;
    C、蓝藻为原核生物,细胞内不含线粒体,C错误;
    D、蓝藻为原核生物,细胞内不含叶绿体,D错误。
    故选B。
    33.(2021·福建·统考高考真题)生物科学史蕴含科学研究的思路和方法,下列科学史实验与结论不相符的叙述是(  )
    选项
    科学史实验
    结论
    A
    用伞形帽和菊花形帽伞藻进行嫁接和核移植实验
    伞藻的帽形建成主要与细胞核有关
    B
    绿叶暗处理后,一半遮光,另一半曝光,碘蒸气处理后观察叶片颜色变
    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
    C
    不同颜色荧光染料标记人和小鼠的细胞膜蛋白进行细胞融合实验
    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D
    将狗的小肠黏膜和稀盐酸混合磨碎后制成的提取液注入狗的静脉,检测胰液分泌情况
    胰液分泌是神经调节的结果

    A.A B.B C.C D.D
    【答案】D
    【分析】1、菊花形的伞柄嫁接到伞型的假根上,长出伞型的伞帽,伞形的伞柄嫁接到菊花型的假根上,长出菊花形型的伞帽;核移植实验,将菊花型伞藻的细胞核移到去掉帽的伞形帽伞藻的假根上,应该会长出菊花形帽。
    2、1864年,萨克斯做了一个实验:他把绿叶先在暗处放置24个小时,然后,他让叶片一半曝光,另一半遮光。过一段时间后,他将叶片放在隔水加热的酒精中脱色,再用碘蒸气处理这片叶,发现曝光的一半呈深蓝色,遮光的一半则没有颜色变化。
    【详解】A、结合分析可知,用伞形帽和菊花形帽伞藻进行嫁接和核移植实验说明伞藻帽的形状与细胞核有关,说明伞藻的帽形建成主要与细胞核有关,A正确;
    B、萨克斯的实验中设置了对照试验,遮光和不遮光的叶片形成对照试验,碘蒸气是要排除叶片中原来的淀粉的影响,实验结果遮光部分不变蓝,曝光部分变蓝,说明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B正确;
    C、不同颜色荧光染料标记人和小鼠的细胞膜蛋白进行细胞融合实验,荧光染料与细胞膜组成成分蛋白质结合,随着该组成成分的移动而移动,细胞膜上荧光物质的移动表明了细胞膜组成成分的移动,可推知膜上的蛋白质分子具有流动性,C正确;
    D、将狗的小肠黏膜和稀盐酸混合磨碎后制成的提取液注入狗的静脉,检测胰液分泌情况,因本实验中小肠黏膜神经被彻底破坏,最终有胰液的分泌,故可说明胰液分泌不是神经调节的结果,D错误。
    故选D。
    34.(2021·湖北·统考高考真题)在真核细胞中,由细胞膜、核膜以及各种细胞器膜等共同构成生物膜系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葡萄糖的有氧呼吸过程中,水的生成发生在线粒体外膜
    B.细胞膜上参与主动运输的ATP酶是一种跨膜蛋白
    C.溶酶体膜蛋白高度糖基化可保护自身不被酶水解
    D.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分布着光合色素和蛋白质
    【答案】A
    【分析】1、生物膜系统由细胞膜、细胞器膜和核膜等组成.生物膜系统在成分和结构上相似,结构与功能上联系。
    2、生物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功能特点是具有选择透过性.
    【详解】A、葡萄糖的有氧呼吸过程中,水的生成发生在有氧呼吸第三阶段,场所是线粒体内膜,A错误;
    B、真核细胞的细胞膜上参与主动运输的ATP酶是一种跨膜蛋白,该类蛋白发挥作用时可催化ATP水解,为跨膜运输提供能量,B正确;
    C、溶酶体内有多种水解酶,能溶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溶酶体膜蛋白高度糖基化可保护自身不被酶水解,C正确;
    D、叶绿体的类囊体膜是光反应的场所,其上分布着光合色素和蛋白质(酶等),利于反应进行,D正确。
    故选A。
    35.(2021·辽宁·统考高考真题)下列有关病毒在生物学和医学领域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灭活的病毒可用于诱导动物细胞融合
    B.用特定的病毒免疫小鼠可制备单克隆抗体
    C.基因工程中常用噬菌体转化植物细胞
    D.经灭活或减毒处理的病毒可用于免疫预防
    【答案】C
    【分析】1、病毒是非细胞生物,只能寄生在活细胞中进行生命活动。病毒依据宿主细胞的种类可分为植物病毒、动物病毒和噬菌体;根据遗传物质来分,分为DNA病毒和RNA病毒;病毒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
    2、疫苗是将病原微生物(如细菌、立克次氏体、病毒等)及其代谢产物,经过人工减毒、灭活或利用转基因等方法制成的用于预防传染病的自动免疫制剂。应用转基因技术生产的疫苗,主要成分是病毒的表面抗原蛋白,接种后能刺激机体免疫细胞产生抵抗病毒的抗体。
    【详解】A、促进动物细胞的融合除了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外,还可以采用灭活的病毒,A正确;
    B、病毒作为抗原可刺激机体发生特异性免疫,产生抗体,用特定的病毒免疫小鼠可制备单克隆抗体,B正确;
    C、基因工程中常用农杆菌转化植物细胞,农杆菌的特点是其细胞内的Ti质粒上的T-DNA片段能够转移至受体细胞,并整合到受体细胞的染色体上,C错误;
    D、经过灭活或减毒处理的病毒可以作为免疫学中的疫苗,用于免疫预防,D正确。
    故选C。
    【点睛】
    36.(2021·辽宁·统考高考真题)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叶绿体中存在催化ATP合成的蛋白质
    B.胰岛B细胞能分泌调节血糖的蛋白质
    C.唾液腺细胞能分泌水解淀粉的蛋白质
    D.线粒体膜上存在运输葡萄糖的蛋白质
    【答案】D
    【分析】蛋白质的功能——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1)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的重要物质,即结构蛋白,如羽毛、头发、蛛丝、肌动蛋白。(2)催化作用:如绝大多数酶。(3)传递信息,即调节作用:如胰岛素、生长激素。(4)免疫作用:如免疫球蛋白(抗体)。(5)运输作用:如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
    【详解】A、叶绿体类囊体薄膜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能合成ATP,则存在催化ATP合成的酶,其本质是蛋白质,A正确;
    B、胰岛B细胞能分泌胰岛素,降低血糖,胰岛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B正确;
    C、唾液腺细胞能分泌唾液淀粉酶,唾液淀粉酶属于分泌蛋白,能水解淀粉,C正确;
    D、葡萄糖分解的场所在细胞质基质,线粒体膜上不存在运输葡萄糖的蛋白质,D错误。
    故选D。
    【点睛】
    37.(2021·天津·统考高考真题)铅可导致神经元线粒体空泡化、内质网结构改变、高尔基体扩张,影响这些细胞器的正常功能。这些改变不会直接影响下列哪种生理过程(    )
    A.无氧呼吸释放少量能量
    B.神经元间的兴奋传递
    C.分泌蛋白合成和加工
    D.[H]与O2结合生成水
    【答案】A
    【分析】分泌蛋白合成的过程为: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内质网进行粗加工→内质网“出芽”形成囊泡→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高尔基体“出芽”形成囊泡→细胞膜,整个过程由线粒体提供能量。
    【详解】A、铅影响线粒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而细胞无氧呼吸的场所在细胞质基质,所以这些改变不影响无氧呼吸,A正确;
    B、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的方式是胞吐作用,由于铅影响了线粒体和高尔基体的功能,所以会影响该过程,B错误;
    C、分泌蛋白的合成需要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的参与,因此会影响该过程,C错误;
    D、[H]与O2结合生成水是有氧呼吸第三阶段,场所在线粒体,所以会影响该过程,D错误。
    故选A。
    【点睛】
    38.(2021·北京·统考高考真题)下图是马铃薯细胞局部的电镜照片,1~4均为细胞核的结构,对其描述错误的是(  )

    A.1是转录和翻译的场所 B.2是核与质之间物质运输的通道
    C.3是核与质的界膜 D.4是与核糖体形成有关的场所
    【答案】A
    【分析】据图分析,1~4均为细胞核的结构,则1是染色质,2是核孔,3是核膜,4是核仁,据此分析作答。
    【详解】A、1是染色质,细胞核是DNA复制和转录的主要场所,翻译的场所是核糖体,A错误;
    B、2是核孔,核孔是核与质之间物质运输的通道,具有选择透过性,B正确;
    C、3是核膜,是核与质的界膜,为细胞核提供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C正确;
    D、4是核仁,真核细胞中核仁与核糖体的形成有关,D正确。
    故选A。
    39.(2021·山东·统考高考真题)高尔基体膜上的 RS 受体特异性识别并结合含有短肽序列 RS 的蛋白质,以出芽的形式形成囊泡,通过囊泡运输的方式将错误转运到高尔基体的该类蛋白运回内质网并释放。RS 受体与 RS 的结合能力随 pH 升高而减弱。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消化酶和抗体不属于该类蛋白
    B.该类蛋白运回内质网的过程消耗 ATP
    C.高尔基体内 RS 受体所在区域的 pH 比内质网的 pH 高
    D.RS 功能的缺失可能会使高尔基体内该类蛋白的含量增加
    【答案】C
    【分析】根据题干信息“高尔基体膜上的 RS 受体特异性识别并结合含有短肽序列 RS 的蛋白质,以出芽的形式形成囊泡,通过囊泡运输的方式将错误转运到高尔基体的该类蛋白运回内质网并释放”,说明RS 受体和含有短肽序列 RS 的蛋白质结合,将其从高尔基体运回内质网。且 pH 升高结合的能力减弱。
    【详解】A、根据题干信息可以得出结论,高尔基体产生的囊泡将错误转运至高尔基体的蛋白质运回内质网,即这些蛋白质不应该运输至高尔基体,而消化酶和抗体属于分泌蛋白,需要运输至高尔基体并发送至细胞外,所以消化酶和抗体不属于该类蛋白,A正确;
    B、细胞通过囊泡运输需要消耗能量ATP,B正确;
    C、根据题干信息“RS 受体特异性识别并结合含有短肽序列 RS 的蛋白质,RS 受体与 RS 的结合能力随 pH 升高而减弱”,如果高尔基体内 RS 受体所在区域的 pH 比内质网的 pH 高,则结合能力减弱,所以可以推测高尔基体内 RS 受体所在区域的 pH 比内质网的 pH 低,C错误;
    D、通过题干可以得出结论“RS 受体特异性识别并结合含有短肽序列 RS 的蛋白质,通过囊泡运输的方式将错误转运到高尔基体的该类蛋白运回内质网并释放”,因此可以得出结论,如果RS 功能的缺失,则受体不能和错误的蛋白质结合,并运回内质网,因此能会使高尔基体内该类蛋白的含量增加,D正确。
    故选C。
    【点睛】
    40.(2021·山东·统考高考真题)液泡是植物细胞中储存 Ca2+的主要细胞器,液泡膜上的 H+焦磷酸酶可利用水解无机焦磷酸释放的能量跨膜运输 H+,建立液泡膜两侧的 H+浓度梯度。该浓度梯度驱动 H+通过液泡膜上的载体蛋白 CAX 完成跨膜运输,从而使 Ca2+以与 H+相反的方向同时通过 CAX 进行进入液泡并储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Ca2+通过 CAX 的跨膜运输方式属于协助扩散
    B.Ca2+通过 CAX 的运输有利于植物细胞保持坚挺
    C.加入 H+焦磷酸酶抑制剂,Ca2+通过 CAX 的运输速率变慢
    D.H+从细胞质基质转运到液泡的跨膜运输方式属于主动运输
    【答案】A
    【分析】由题干信息可知,H+通过液泡膜上的载体蛋白 CAX 完成跨膜运输,且该过程需要借助无机焦磷酸释放的能量,故H+跨膜运输的方式为主动运输; Ca2+通过 CAX 进行进入液泡并储存的方式为主动运输(反向协调运输)。
    【详解】A、Ca2+通过 CAX 的跨膜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所需要的能量由H+顺浓度梯度产生的势能提供,A错误;
    B、Ca2+通过 CAX 的运输进入液泡增加细胞液的浓度,细胞液的渗透压,有利于植物细胞从外界吸收水分,有利于植物细胞保持坚挺,B正确;
    C、加入 H+焦磷酸酶抑制剂,则液泡中的H+浓度降低,液泡膜两侧的 H+浓度梯度差减小,为Ca2+通过 CAX 的运输提供的能量减少,C正确;
    D、H+从细胞质基质转运到液泡的跨膜运输方式需要水解无机焦磷酸释放的能量来提供,为主动运输,D正确。
    故选A。
    41.(2021·浙江·统考高考真题) 质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磷脂和糖脂分子形成的脂双层是完全对称的
    B.胆固醇镶嵌或贯穿在膜中利于增强膜的流动性
    C.物质进出细胞方式中的被动转运过程与膜蛋白无关
    D.有些膜蛋白能识别并接受来自细胞内外的化学信号
    【答案】D
    【分析】质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1、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分子和磷脂分子,还含有少量的糖类。
    2、脂双层:流动镶嵌模型中最基本的部分,由脂双层组成的膜称为单位膜,由两层磷脂分子组成,磷脂分子具有亲水性的头部和亲脂性的尾部,其两层并不是完全相同的。
    3、膜蛋白:也和磷脂分子一样,具有水溶性部分和脂溶性部分,有的蛋白质整个贯穿在膜中,有的一部分插在膜中,还有的整个露在膜表面,膜蛋白的分布具有不对称性。
    4、结构特点: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详解】A、脂双层是指磷脂双分子层,不包括膜蛋白,是在有水的环境中自发形成的,由磷脂分子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决定的,但具有识别作用的糖脂分子只分布在质膜的外侧,故脂双层是不完全对称的, A错误;
    B、磷脂的尾部与胆固醇一起存在于脂双层内部,而非镶嵌或贯穿在膜中,且由于胆固醇是“刚性的”,会限制膜的流动性,B错误;
    C、物质进出细胞方式中的被动转运包括扩散、渗透和易化扩散,其中易化扩散需要载体蛋白,即与膜蛋白有关,C错误;
    D、有些膜蛋白起着细胞标志物的作用,能识别并接受来自细胞内外的化学信号,D正确。
    故选D。
    42.(2021·浙江·统考高考真题)某单链R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正链 RNA(+RNA)。该病毒感染宿主后,合成相应物质的过程如图所示,其中①~④代表相应的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RNA 复制出的子代 RNA具有mRNA 的功能
    B.病毒蛋白基因以半保留复制的方式传递给子代
    C.过程①②③的进行需 RNA 聚合酶的催化
    D.过程④在该病毒的核糖体中进行
    【答案】A
    【分析】1、病毒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特殊生物,只有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构成,不能独立的生活和繁殖,只有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内才能生活和繁殖,一旦离开了活细胞,病毒就无法进行生命活动。
    2、题图分析:图示①、②过程表示RNA的自我复制过程,需要RNA聚合酶,其中①是以+RNA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②表示以-RNA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③④表示以+RNA为模板翻译出蛋白质的过程。
    【详解】A、结合图示可以看出,以+RNA 复制出的子代 RNA为模板合成了蛋白质,因此+RNA 复制出的子代 RNA具有mRNA 的功能,A正确;
    B、病毒蛋白基因是RNA,为单链结构,通过两次复制过程将基因传递给子代,而不是通过半保留复制传递给子代,B错误;
    C、①②过程是RNA复制,原料是4种核糖核苷酸,需要RNA聚合酶;而③过程是翻译,原料是氨基酸,不需要RNA聚合酶催化,C错误;
    D、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没有核糖体,过程④在宿主细胞的核糖体中进行,D错误。
    故选A。
    43.(2021·浙江·统考高考真题)下列关于原生质体和细胞计数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测定植物原生质体的密度时,可用血细胞计数板
    B.红墨水不能进入活细胞,可用于检测细胞的存活状态并计数
    C.涂布分离法和划线分离法均能得到单菌落,都可用于细胞计数
    D.酵母菌在液体培养基中培养一段时间后,可用比浊计测定其密度
    【答案】C
    【分析】微生物常见的接种的方法:①平板划线法:将已经熔化的培养基倒入培养皿制成平板,接种,划线,在恒温箱里培养。在划线的开始部分,微生物往往连在一起生长,随着线的延伸,菌数逐渐减少,最后可能形成单个菌落。②稀释涂布平板法:将待分离的菌液经过大量稀释后,均匀涂布在培养皿表面,经培养后可形成单个菌落。其中稀释涂布平板法可以用来进行微生物的计数,而平板划线法不能。
    【详解】A、可用血细胞计数板对原生质体进行计数,一般计数总数不少于300个细胞,A正确;
    B、活细胞的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红墨水中的色素分子不能透过细胞膜,当细胞死亡后,细胞膜失去选择透过性,红墨水中的色素分子能进入细胞,所以可用红墨水检测细胞的存活状态并计数,B正确;
    C、划线分离法不能用于细胞计数,C错误;
    D、酵母细胞的密度与浑浊度指标存在一定的数量关系,所以酵母菌在液体培养基中培养一段时间后,可用比浊计测定其密度,D正确。
    故选C。
    44.(2021·浙江·统考高考真题)蓝细菌是一类古老的原核生物。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没有内质网,但有核糖体
    B.没有成形的细胞核,但有核仁
    C.没有叶绿体,但能进行光合作用
    D.没有线粒体,但能进行细胞呼吸
    【答案】B
    【分析】蓝细菌是原核生物,主要包括颤蓝细菌、发菜。蓝细菌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自养生物。
    【详解】A、蓝细菌是原核生物,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没有内质网等,A正确;
    B、蓝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也没有核膜、核仁等结构,只有拟核,B错误;
    C、蓝细菌没有叶绿体,但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C正确;
    D、蓝细菌没有线粒体,但能进行细胞呼吸,场所是质膜(和细胞溶胶),D正确。
    故选B。
    45.(2021·湖南·统考高考真题)关于下列微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蓝藻细胞内含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
    B.酵母菌有细胞壁和核糖体,属于单细胞原核生物
    C.破伤风杆菌细胞内不含线粒体,只能进行无氧呼吸
    D.支原体属于原核生物,细胞内含有染色质和核糖体
    【答案】C
    【分析】1、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最主要的区别就是原核细胞没有核膜包被的典型细胞核,原核细胞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拟核以及遗传物质DNA等。
    2、蓝藻、破伤风杆菌、支原体属于原核生物,原核生物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
    【详解】A、蓝藻属于原核生物,原核细胞中没有叶绿体,但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能够进行光合作用,A错误;
    B、酵母菌属于真核生物中的真菌,有细胞壁和核糖体,B错误;
    C、破伤风杆菌属于原核生物,原核细胞中没有线粒体。破伤风杆菌是厌氧微生物,只能进行无氧呼吸,C正确;
    D、支原体属于原核生物,没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仅含有核糖体这一种细胞器,拟核内DNA裸露,无染色质,D错误。
    故选C。
    46.(2021·湖南·统考高考真题)以下生物学实验的部分操作过程,正确的是(    )

    实验名称
    实验操作
    A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
    在待测液中先加NaOH溶液,再加CuSO4溶液
    B
    观察细胞中DNA和RNA的分布
    先加甲基绿染色,再加吡罗红染色
    C
    观察细胞中的线粒体
    先用盐酸水解,再用健那绿染色
    D
    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
    先将盖玻片放在计数室上,再在盖玻片边缘滴加培养液

    A.A B.B C.C D.D
    【答案】D
    【分析】1、斐林试剂是由甲液(0.1g/mL氢氧化钠溶液)和乙液(0.05 g/mL硫酸铜溶液)组成,用于鉴定还原糖,使用时要将甲液和乙液混合均匀后再加入含样品的试管中,且需水浴加热;双缩脲试剂由A液(0.1 g/mL氢氧化钠溶液)和B液(0.01 g/mL硫酸铜溶液)组成,用于鉴定蛋白质,使用时要先加A液后再加入B液。
    2、健那绿染液是专一性染线粒体的活细胞染料,可以使活细胞中线粒体呈现蓝绿色。
    3、甲基绿和吡罗红两种染色剂对DNA和RNA的亲和力不同,甲基绿使DNA呈现绿色,吡罗红使RNA呈现红色.利用甲基绿、吡罗红混合染色剂将细胞染色,可显示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4、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中,使用血细胞计数板记数前,先将盖玻片放在计数室上,用吸管吸取培养液,滴于盖玻片边缘,让其自行渗入。
    【详解】A、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使用斐林试剂。斐林试剂在使用时,需将NaOH溶液和CuSO4溶液混合后再加入到待测样品中,A错误;
    B、利用甲基绿吡罗红混合染色剂对细胞染色,由于甲基绿和吡罗红两种染色剂对DNA和RNA的亲和力不同,可显示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B错误;
    C、健那绿是专一性染线粒体的活细胞染料,因此观察线粒体时不需要用盐酸水解,C错误;
    D、用抽样检测法调查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实验中,应先将盖玻片放在计数室上,将培养液滴于盖玻片边缘,让培养液自行渗入后,吸取多余的培养液后即可镜检开始计数,D正确。
    故选D。
    47.(2021·河北·统考高考真题)关于细胞核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有丝分裂过程中,核膜和核仁周期性地消失和重现
    B.蛋白质合成活跃的细胞,核仁代谢活动旺盛
    C.许多对基因表达有调控作用的蛋白质在细胞质合成,经核孔进入细胞核
    D.细胞质中的RNA均在细胞核合成,经核孔输出
    【答案】D
    【分析】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1、结构:
    (1)核膜:双层膜,把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
    (2)核孔:能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
    (3)染色质: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DNA中储存着遗传信息;
    (4)核仁:与r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2、功能: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详解】A、在有丝分裂前期,核膜、核仁消失,在有丝分裂后期,核膜、核仁重新出现,故在有丝分裂过程中,核膜和核仁周期性地消失和重现,A正确;
    B、蛋白质合成的场所是核糖体,蛋白质合成活跃的细胞,需要大量的核糖体,而核糖体的形成与核仁有关,所以核仁代谢活动旺盛,B正确;
    C、蛋白质合成的场所是核糖体,核糖体分布在细胞质中,基因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故对基因表达有调控作用的蛋白质在细胞质中合成后,经核孔进入细胞核,C正确;
    D、RNA是以DNA为模板转录形成的,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在细胞质中的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有少量的DNA,这些DNA也能作为模板转录合成RNA,所以细胞质中的RNA主要在细胞核中合成,经核孔输出,D错误。
    故选D。
    48.(2021·河北·统考高考真题)人体成熟红细胞能够运输O2和CO2,其部分结构和功能如图,①~⑤表示相关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血液流经肌肉组织时,气体A和B分别是CO2和O2
    B.①和②是自由扩散,④和⑤是协助扩散
    C.成熟红细胞通过无氧呼吸分解葡萄糖产生ATP,为③提供能量
    D.成熟红细胞表面的糖蛋白处于不断流动和更新中
    【答案】D
    【分析】1、人体成熟的红细胞在发育成熟过程中,将细胞核和细胞器等结构分解或排出细胞,为血红蛋白腾出空间,运输更多的氧气;
    2、分析题图可知,①和②表示气体进出红细胞,一般气体等小分子进出细胞的方式为自由扩散,③为红细胞通过消耗能量主动吸收K+排出Na+,④是载体蛋白运输葡萄糖顺浓度梯度进入红细胞,⑤是H2O通过水通道蛋白进入红细胞。
    【详解】A、根据题意可知,红细胞能运输O2和CO2,肌肉细胞进行有氧呼吸时,消耗O2,产生CO2,可以判断气体A和B分别是CO2和O2,A正确;
    B、①和②表示气体进出红细胞,一般气体等小分子进出细胞的方式为自由扩散,④是载体蛋白运输葡萄糖进入红细胞,顺浓度梯度,不需要消耗能量,为协助扩散,⑤是H2O通过水通道蛋白进入红细胞,属于协助扩散,B正确;
    C、③为红细胞通过消耗能量主动吸收K+排出Na+,成熟红细胞没有线粒体,不能进行有氧呼吸,只能通过无氧呼吸分解葡萄糖产生ATP,为③提供能量,C正确;
    D、成熟红细胞没有核糖体,不能再合成新的蛋白质,细胞膜上的糖蛋白不能更新,糖蛋白存在于细胞膜的外表面,由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其表面的糖蛋白处于不断流动中,D错误。
    故选D。
    49.(2021·河北·统考高考真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酵母菌和白细胞都有细胞骨架 B.发菜和水绵都有叶绿体
    C.颤藻、伞藻和小球藻都有细胞核 D.黑藻、根瘤菌和草履虫都有细胞壁
    【答案】A
    【分析】1、科学家根据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将细胞分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
    2、真核细胞具有细胞核,以及多种细胞器,由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是真核生物;
    3、原核细胞没有细胞核,只有拟核,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由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是原核生物。
    【详解】A、酵母菌属于真菌,是真核生物,白细胞是真核细胞,这两种细胞都具有细胞骨架,细胞骨架是由蛋白质纤维构成的网架结构,与细胞的运动、分裂、分化以及物质运输、能量转化、信息传递等多种功能有关,A正确;
    B、发菜属于蓝藻,是原核生物,其细胞中没有叶绿体,水绵细胞中具有叶绿体,B错误;
    C、颤藻属于蓝藻,是原核生物,没有细胞核,只有拟核,伞藻和小球藻是真核生物,它们细胞中具有细胞核,C错误;
    D、黑藻是植物,其细胞具有细胞壁,根瘤菌是细菌,其细胞也具有细胞壁,草履虫是单细胞动物,不具有细胞壁,D错误。
    故选A。
    50.(2021·浙江·统考高考真题)在进行“观察叶绿体”的活动中,先将黑藻放在光照、温度等适宜条件下预处理培养,然后进行观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制作临时装片时,实验材料不需要染色
    B.黑藻是一种单细胞藻类,制作临时装片时不需切片
    C.预处理可减少黑藻细胞中叶绿体的数量,便于观察
    D.在高倍镜下可观察到叶绿体中的基粒由类囊体堆叠而成
    【答案】A
    【分析】观察叶绿体步骤:
    (1)制片:在洁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用镊子取一片藓类的小叶或取菠菜叶稍带些叶肉的下表皮,放入水滴中,盖上盖玻片。
    (2)低倍镜观察:在低倍镜下找到叶片细胞,然后换用高倍镜。
    (3)高倍镜观察:调清晰物像,仔细观察叶片细胞内叶绿体的形态和分布情况。
    【详解】A、叶绿体呈现绿色,用显微镜可以直接观察到,因此制作临时装片时,实验材料不需要染色,A正确;
    B、黑藻是一种多细胞藻类,其叶片是由单层细胞组成,可以直接用叶片制作成临时装片,B错误;
    C、先将黑藻放在光照、温度等适宜条件下预处理培养,有利于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保持细胞的活性,更有利于观察叶绿体的形态,C错误;
    D、叶绿体中的基粒和类囊体,属于亚显微结构,只有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观察到,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不到,D错误。
    故选A。
    51.(2021·全国·高考真题)选择合适的试剂有助于达到实验目的。下列关于生物学实验所用试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鉴别细胞的死活时,台盼蓝能将代谢旺盛的动物细胞染成蓝色
    B.观察根尖细胞有丝分裂中期的染色体,可用龙胆紫溶液使其着色
    C.观察RNA在细胞中分布的实验中,盐酸处理可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
    D.观察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时,可用蔗糖溶液处理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
    【答案】A
    【分析】1、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台盼蓝等不被细胞需要的大分子物质不能进入细胞内。
    2、染色质(体)主要由蛋白质和DNA组成,易被碱性染料(龙胆紫、醋酸洋红等)染成深色而得名。
    3、在“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1)用质量分数为0.9%的NaCl溶液保持细胞原有的形态﹔(2)用质量分数为8%的盐酸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将染色体上的DNA和蛋白质分离,便于染色剂与DNA结合;(3)用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剂对DNA和RNA进行染色。
    4、观察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时,需要选择有颜色的成熟的植物细胞,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符合条件。
    【详解】A、代谢旺盛的动物细胞是活细胞,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台盼蓝不能进入细胞内,故不能将代谢旺盛的动物细胞染成蓝色,A错误;
    B、龙胆紫溶液可以将染色体染成深色,故观察根尖细胞有丝分裂中期的染色体,可用龙胆紫溶液使其着色,B正确;
    C、观察RNA在细胞中分布的实验中,盐酸处理可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C正确;
    D、观察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时,可用较高浓度的蔗糖溶液处理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使其失水而发生质壁分离,D正确。
    故选A。
    52.(2021·浙江·统考高考真题)某企业宣称研发出一种新型解酒药,该企业的营销人员以非常“专业”的说辞推介其产品。下列关于解酒机理的说辞,合理的是(  )
    A.提高肝细胞内质网上酶的活性,加快酒精的分解
    B.提高胃细胞中线粒体的活性,促进胃蛋白酶对酒精的消化
    C.提高肠道细胞中溶酶体的活性,增加消化酶的分泌以快速消化酒精
    D.提高血细胞中高尔基体的活性,加快酒精转运使血液中酒精含量快速下降
    【答案】A
    【分析】光面内质网的功能比较独特,人的肝脏细胞中的光面内质网含有氧化酒精的酶,能加快酒精的分解。
    【详解】A、肝脏具有解酒精的功能,人肝脏细胞中的光面内质网有氧化酒精的酶,因此提高肝细胞内质网上酶的活性,可以加快酒精的分解,A正确;
    B、酶具有专一性,胃蛋白酶只能催化蛋白质水解,不能催化酒精分解,B错误;
    C、溶酶体存在于细胞中,溶酶体中的消化酶分泌出来会破坏细胞结构,且溶酶体中的消化酶一般也只能在溶酶体内起作用(需要适宜的pH等条件),C错误;
    D、高尔基体属于真核细胞中的物质转运系统,能够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拣和转运,但不能转运酒精,D错误。
    故选A。
    53.(2020·海南·统考高考真题)细胞可以清除功能异常的线粒体,线粒体也可以不断地分裂和融合,以维持细胞内线粒体的稳态。下列有关线粒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线粒体具有双层膜结构,内、外膜上所含酶的种类相同
    B.线粒体是真核细胞的“动力车间”,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C.细胞可通过溶酶体清除功能异常的线粒体
    D.细胞内的线粒体数量处于动态变化中
    【答案】A
    【分析】线粒体是一种结构和功能复杂而敏感的细胞器,拥有独立于细胞核的基因组,在细胞的不同生理过程和环境条件下,线粒体的形态,数量和质量,具有高度的可塑性。线粒体是细胞和生物体内最主要的能量供应场所,几乎存在于所有种类的细胞中,是一种动态变化的细胞器。正常情况下,线粒体的数量、形态以及功能维持相对稳定的状态,称之为线粒体稳态。当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发生紊乱时,必然带来一系列的生命活动异常,甚至导致细胞、组织或个体的死亡。融合/分裂是线粒体的常态生理过程。二者的协同、拮抗,使得细胞内的内的线粒体维持一定的数量,保持一定的形态比例,在线粒体不断调节过程中,代谢物质通过融合分裂被选择性排除,被自噬作用清除,维护线粒体能量反应的良好环境。
    【详解】A、线粒体有两层膜,内膜和外膜,外膜隔绝细胞质与线粒体,使线粒体内反应有序进行,内膜则是为有氧呼吸的酶提供着位点,二者的功能不同,上面所附着的酶也不一样,A错误;
    B、线粒体是最主要的供能细胞器,存在于几乎所有的真核细胞中,维持细胞和生物体基础生命代谢和各项生命活动,B正确;
    C、在线粒体不断地分裂融合,选择性排除异常的线粒体,被细胞内的溶酶体自噬清除,C正确;
    D、正常情况下,线粒体的数量不是不变的,而是不断变化的,维持相对稳定的状态,D正确。
    故选A。
    54.(2020·海南·统考高考真题)新型冠状病毒属于单链RNA病毒,进行病毒核酸检测可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与双链DNA病毒相比,新型冠状病毒更容易发生变异
    B.新型冠状病毒能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反应,导致T细胞释放淋巴因子和抗体
    C.新型冠状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依赖宿主细胞进行繁殖
    D.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答案】B
    【分析】病毒是一种需要寄生于活细胞内繁殖的生物,利用宿主细胞的能量和物质来合成自身所需的蛋白质和核酸,DNA双链因为氢键的存在使DNA结构稳定,不易发生突变,RNA单链结构不稳定易发生突变;病毒侵入人体后在体液中体液免疫会由浆细胞释放抗体与其结合降低其与细胞的黏着能力以及形成沉淀被吞噬细胞所吞噬;病毒核酸检测是利用碱基互补配对来判断人体内是否含有病毒的RNA来确定是否被病毒所侵染。
    【详解】A、双链DNA结构稳定,不易发生变异,新冠病毒属于单链RNA病毒,遗传物质不稳定易发生变异,A正确;
    B、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反应,导致T细胞释放淋巴因子刺激B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和记忆细胞,浆细胞分泌抗体,B错误;
    C、病毒没有细胞结构,需要寄生于活细胞,依赖活细胞进行繁殖,C正确;
    D、病毒检测利用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检测人体内是否含有病毒的遗传物质来判断是否感染病毒,D正确;
    故选B。
    【点睛】
    55.(2020·北京·统考高考真题)在口腔上皮细胞中,大量合成ATP的细胞器是(    )
    A.溶酶体 B.线粒体 C.内质网 D.高尔基体
    【答案】B
    【分析】口腔上皮细胞属于动物细胞,其中的线粒体能进行有氧呼吸作用的二三阶段。
    【详解】A、溶酶体的作用是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和病菌,A错误;
    B、线粒体中可进行有氧呼吸作用的二三阶段,释放大量能量,合成大量ATP,B正确;
    C、内质网是蛋白质的加工车间和脂质的合成车间,C错误;
    D、高尔基体加工、分类和包装由内质网发送来的蛋白质,D错误。
    故选B。
    56.(2020·北京·统考高考真题)丰富多彩的生物世界具有高度的统一性。以下对于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统一性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细胞膜的基本结构是脂双层 B.DNA是它们的遗传物质
    C.在核糖体上合成蛋白质 D.通过有丝分裂进行细胞增殖
    【答案】D
    【分析】原核细胞(如细菌、蓝藻)与真核细胞相比,最大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没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原核生物没有复杂的细胞器,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但原核生物含有细胞膜、细胞质等结构,也含有核酸(DNA和RNA)和蛋白质等物质。
    【详解】A、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细胞膜的基本结构都是磷脂双分子层构成基本骨架,A不符合题意;
    B、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B不符合题意;
    C、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是核糖体,都在核糖体上合成蛋白质,C不符合题意;
    D、原核细胞通过二分裂进行细胞增殖,有丝分裂是真核细胞的增殖方式,D符合题意。
    故选D。
    57.(2020·北京·统考高考真题)下列高中生物学实验中,用紫色的洋葱鳞片叶和黑藻叶片作为实验材料均可完成的是(    )
    A.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流动 B.提取和分离叶绿素
    C.观察细胞质壁分离及复原 D.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答案】C
    【分析】洋葱是比较好的实验材料,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色素含量较多,用于观察质壁分离和复原;洋葱的绿叶做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叶肉细胞做细胞质流动实验,观察叶绿体的形态和分布;洋葱的内表皮细胞颜色浅、由单层细胞构成,适合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状况。
    【详解】A、紫色洋葱鳞片叶细胞不含叶绿体,不能作为观察叶绿体的实验材料,黑藻的幼嫩叶片中含有大量的叶绿体,细胞质颜色比较深,易于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流动,A错误;
    B、洋葱的管状叶呈绿色,可用于提取和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而紫色洋葱鳞片叶细胞不能,B错误;
    C、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含有紫色的大液泡,可作为观察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的材料,黑藻叶片的叶肉细胞中液泡呈无色,叶绿体的存在使原生质层呈绿色,有利于细胞质壁分离及复原实验现象的观察,C正确;
    D、要作为观察有丝分裂的材料,材料本身必须能发生有丝分裂,洋葱磷片叶、黑藻叶片都不能发生有丝分裂,而洋葱的根尖分生区可作为观察有丝分裂的材料,色浅,无其他色素干扰,D错误。
    故选C。
    58.(2020·江苏·统考高考真题)下列关于真核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根据细胞代谢需要,线粒体可在细胞质基质中移动和增殖
    B.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和叶绿体基质所含核酸的种类相同
    C.人体未分化的细胞中内质网非常发达,而胰腺外分泌细胞中则较少
    D.高尔基体与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包装和膜泡运输紧密相关
    【答案】A
    【分析】细胞在生命活动中发生着物质和能量的复杂变化,细胞内含有多种细胞器,各种细胞器的形态、结构不同,在功能上也各有分工。解答本题需要掌握细胞内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特性,然后分析选项中的关键点逐一判断。
    【详解】A、线粒体是细胞的“动力车间”,根据细胞代谢的需要,线粒体可以在细胞质基质中移动和增殖,A正确;
    B、细胞质基质中含有RNA,不含DNA,而线粒体基质和叶绿体基质中含有DNA和RNA,所含核酸种类不同,B错误;
    C、内质网是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合成、加工的场所和运输通道,在未分化的细胞中数量较少,而胰腺外分泌细胞由于能合成并分泌含消化酶的胰液,细胞中的内质网数量较多,C错误;
    D、分泌蛋白是在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上合成的,高尔基体与分泌蛋白的加工、包装和膜泡运输紧密相关,D错误。
    故选A。
    59.(2020·山东·统考高考真题)黑藻是一种叶片薄且叶绿体较大的水生植物,分布广泛、易于取材,可用作生物学实验材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在高倍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不到黑藻叶绿体的双层膜结构
    B.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不宜选用黑藻成熟叶片
    C.质壁分离过程中,黑藻细胞绿色加深、吸水能力减小
    D.探究黑藻叶片中光合色素的种类时,可用无水乙醇作提取液
    【答案】C
    【分析】黑藻叶片细胞含有较多的叶绿体,可以用于观察植物细胞中的叶绿体,也可以用于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实验。提取色素的原理:色素能溶解在乙醇或丙酮等有机溶剂中,所以可用无水乙醇等提取色素;同时,黑藻叶片细胞是成熟的植物细胞,含有大液泡,可用于观察质壁分离和复原;但黑藻叶片细胞已经高度分化,不再分裂,不能用于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详解】A、黑藻叶绿体的双层膜结构属于亚显微结构,需要用电子显微镜来观察,A正确;
    B、黑藻成熟叶片为高度分化的细胞,不具有分裂能力,故不能用来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B正确;
    C、质壁分离过程中,植物细胞失水,原生质层体积变小,绿色会加深,而随着不断失水,细胞液的浓度增大,吸水能力增强,C错误;
    D、叶绿体中的色素易溶于乙醇、丙酮等有机溶剂,提取黑藻叶片中光合色素时,可用无水乙醇作提取液,D正确。
    故选C。
    【点睛】本题以黑藻为素材,考查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及复原实验、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等,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材料的选择是否合理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积累。
    60.(2020·山东·统考高考真题)经内质网加工的蛋白质进入高尔基体后,S酶会在其中的某些蛋白质上形成M6P标志。具有该标志的蛋白质能被高尔基体膜上的M6P受体识别,经高尔基体膜包裹形成囊泡,在囊泡逐渐转化为溶酶体的过程中,带有M6P标志的蛋白质转化为溶酶体酶;不能发生此识别过程的蛋白质经囊泡运往细胞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M6P标志的形成过程体现了S酶的专一性
    B.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参与溶酶体酶的合成
    C.S酶功能丧失的细胞中,衰老和损伤的细胞器会在细胞内积累
    D.M6P受体基因缺陷的细胞中,带有M6P标志的蛋白质会聚集在高尔基体内
    【答案】D
    【分析】1、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内质网进行粗加工→内质网“出芽”形成囊泡→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高尔基体“出芽”形成囊泡→细胞膜,整个过程还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
    2、分析题干信息可知,经内质网加工的蛋白质,只有在S酶的作用下形成M6P标志,才能被高尔基体膜上的M6P受体识别,最终转化为溶酶体酶,无识别过程的蛋白质则被运往细胞膜分泌到细胞外。
    【详解】A、酶具有专一性的特点,S酶在某些蛋白质上形成M6P标志,体现了S酶的专一性,A正确;
    B、由分析可知,部分经内质网加工的蛋白质,在S酶的作用下会转变为溶酶体酶,该蛋白质是由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的,B正确;
    C、由分析可知,在S酶的作用下形成溶酶体酶,而S酶功能丧失的细胞中,溶酶体的合成会受阻,则衰老和损伤的细胞器会在细胞内积累,C正确;
    D、M6P受体基因缺陷的细胞中,带有M6P标志的蛋白质不能被识别,最终会被分泌到细胞外,D错误。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溶酶体的形成过程及作用等知识,旨在考查考生获取题干信息的能力,并能结合所学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61.(2020·天津·统考高考真题)在天花病毒的第四代疫苗研究中,可利用天花病毒蛋白的亚单位(在感染和致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成分)制作疫苗。注射该疫苗可诱导机体产生识别天花病毒的抗体。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可通过基因工程途径生产这种疫苗
    B.天花病毒蛋白的亚单位是该病毒的遗传物质
    C.该方法制备的疫苗不会在机体内增殖
    D.天花病毒蛋白的亚单位是疫苗中的抗原物质
    【答案】B
    【分析】1、基因工程的运用:
    (1)植物基因工程:抗虫、抗病、抗逆转基因植物,利用转基因改良植物的品质;
    (2)动物基因工程:提高动物生长速度、改善畜产品品质、用转基因动物生产药物;
    (3)利用基因工程生产药物:细胞因子,抗体,疫苗,激素等。
    2、天花病毒是DNA病毒。
    3、疫苗可以作为抗原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反应,使机体产生记忆细胞,当相同的抗原再次进入机体,刺激机体产生二次免疫,短时间内产生大量的抗体。
    【详解】A、该疫苗的本质是蛋白质的亚单位,由基因控制合成,所以可以利用基因工程生产疫苗,A正确;
    B、天花病毒的遗传物质是核酸(DNA),B错误;
    C、疫苗的本质是蛋白质的亚单位,不会在细胞内增殖,C正确;
    D、疫苗可以作为抗原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D正确。
    故选B。
    【点睛】本题需要考生识记病毒的结构,理解疫苗的作用。
    62.(2020·浙江·高考真题)溶酶体是内含多种酸性水解酶的细胞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高尔基体断裂后的囊泡结构可形成溶酶体
    B.中性粒细胞吞入的细菌可被溶酶体中的多种酶降解
    C.溶酶体是由脂双层构成的内、外两层膜包被的小泡
    D.大量碱性物质进入溶酶体可使溶酶体中酶的活性发生改变
    【答案】C
    【分析】在动物、真菌和某些植物细胞中,含有一些由单位膜包被的小泡,称为溶酶体,是高尔基体断裂后形成,其中含有60种以上的水解酶,能催化多糖、蛋白质、脂质、DNA和RNA等的降解。
    【详解】A、溶酶体是由高尔基体断裂后的囊泡结构形成,其内包裹着多种水解酶,A正确;
    B、溶酶体的功能是消化细胞从外界吞入的颗粒和细胞自身产生的碎渣,因此中性粒细胞吞入的细菌可被溶酶体中的多种水解酶降解,B正确;
    C、溶酶体是由脂双层构成的单层膜包被的小泡,C错误;
    D、酶的活性会受到pH的影响,大量碱性物质进入溶酶体会使其中的酶活性发生改变,D正确。
    故选C。
    63.(2020·全国·统考高考真题)新冠病毒是一种RNA病毒。新冠肺炎疫情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影响。下列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新冠病毒含有核酸和蛋白质,通过核酸检测可排查新冠病毒感染者
    B.教室经常开窗通风可以促进空气流动,降低室内病原微生物的密度
    C.通常新冠肺炎患者的症状之一是发烧,因此可以通过体温测量初步排查
    D.每天适量饮酒可以预防新冠肺炎,因为酒精可以使细胞内的病毒蛋白变性
    【答案】D
    【分析】病毒一般由蛋白质和核酸构成,具有严整的结构,营寄生生活,通过侵染宿主进行增殖,进入宿主细胞后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征,离开活细胞后不再进行生命活动。
    【详解】A、新冠病毒是一种RNA病毒,由RNA和蛋白质构成,RNA携带特定的遗传信息,因此通过核酸检测可排查新冠病毒感染者,A正确;
    B、教室经常开窗通风有利于室内与室外的空气交换,病原微生物也能随空气流动到室外,B正确;
    C、感染新冠肺炎的患者体内会发生免疫反应,使体温升高,正常人体温一般维持在37℃,因此可以通过体温测量初步排查,C正确;
    D、75%左右的酒精具有杀菌作用,饮酒的度数一般不能达到75%,且长期饮酒对人体会产生损害,免疫力下降,因此每天适量饮酒不能预防新冠肺炎,D错误。
    故选D。
    64.(2020·全国·统考高考真题)下列关于生物学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观察活细胞中的线粒体时,可以用健那绿染液进行染色
    B.探究人体红细胞因失水而发生的形态变化时,可用肉眼直接观察
    C.观察细胞中RNA和DNA的分布时,可用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剂染色
    D.用细胞融合的方法探究细胞膜流动性时,可用荧光染料标记膜蛋白
    【答案】B
    【分析】本题考查教材上多个观察和验证性实验的相关知识,需要考生掌握相关实验的原理和方法,明确所用实验材料和试剂的特性,然后根据选项描述进行判断。
    【详解】A、健那绿染液是将活细胞中线粒体染色的专一性染料,可以使活细胞中的线粒体呈现蓝绿色,而细胞质接近无色,A正确;
    B、红细胞体积微小,观察其因失水而发生的形态变化需要利用显微镜,B错误;
    C、甲基绿和吡罗红两种染色剂对DNA和RNA的亲和力不同,甲基绿使DNA呈现绿色,吡罗红使RNA呈现红色,利用甲基绿、吡罗红混合染色剂将细胞染色,可以显示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C正确;
    D、细胞膜主要由磷脂和蛋白质组成,用两种荧光染料分别标记两种细胞的膜蛋白分子,经过细胞融合后,两种颜色的荧光均匀分布,可以证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D正确。
    故选B。
    65.(2020·全国·统考高考真题)新冠肺炎疫情警示人们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公共卫生安全意识。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戴口罩可以减少病原微生物通过飞沫在人与人之间的传播
    B.病毒能够在餐具上增殖,用食盐溶液浸泡餐具可以阻止病毒增殖
    C.高温可破坏病原体蛋白质的空间结构,煮沸处理餐具可杀死病原体
    D.生活中接触的物体表面可能存在病原微生物,勤洗手可降低感染风险
    【答案】B
    【分析】新冠肺炎是由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疾病,该病毒不能离开活细胞独立生活。
    【详解】A、戴口罩可以减少飞沫引起的病毒传播,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防新冠病毒,A正确;
    B、病毒只能依赖于活细胞才能存活,不能在餐桌上增殖,B错误;
    C、煮沸可以破坏病原体蛋白质的空间结构,进而杀死病原体,C正确;
    D、手可能接触到病毒,勤洗手可以洗去手上的病原体,降低感染风险,D正确。
    故选B。
    66.(2020·浙江·统考高考真题)研究叶肉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时,取匀浆或上清液依次离心将不同的结构分开,其过程和结果如图所示,表示沉淀物,表示上清液。

    据此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TP仅在P2和P3中产生
    B.DNA仅存在于P1、P2和P3中
    C. P2、P3、P4和S3均能合成相应的蛋白质
    D.S1、S2、S3和P4中均有膜结构的细胞器
    【答案】C
    【分析】据图分析分析各个部分中所含有的细胞器或细胞结构:
    P1为细胞核、细胞壁碎片,S1为细胞器和细胞溶胶,
    S2为除叶绿体之外的细胞器和细胞溶胶,P2为叶绿体,
    S3为除叶绿体、线粒体之外的细胞器和细胞溶胶,P3为线粒体,
    S4为除叶绿体、线粒体、核糖体之外的细胞器和细胞溶胶,P4为核糖体。
    S1包括S2和P2;S2包括S3和P3;S3包括S4和P4。
    【详解】A、ATP可以在细胞溶胶、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产生,即在P2、P3 、S4中均可产生,A错误;
    B、DNA存在于细胞核、线粒体和叶绿体中,即P1、S2、P2和P3中,B错误;
    C、蛋白质的合成场所为核糖体,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含有核糖体,所以P2、P3、P4和S3均能合成相应的蛋白质,C正确;    
    D、P4中核糖体没有膜结构,D错误。
    故选C。
    67.(2019·上海·高考真题)高倍镜下目镜测微尺测量细胞的长度,可直接读到正确读数的视野是(    )
    A. B. C. D.
    【答案】C
    【分析】目镜测微尺安装于目镜镜筒的光阑上,是直接来测量物体的长度的,但是它的刻度所代表的长度依着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而改变,在不同放大倍数的物镜下观察的测微尺的刻度相同。
    【详解】A、识图分析可知,图示目镜测微尺不在保卫细胞的测量位置上,A错误;
    B、识图分析可知,图示目镜测微尺不在植物细胞的测量位置上,B错误;
    C、识图分析可知,图示目镜测微尺处在细胞的正确测量位置上,且为高倍镜下的图像,可直接读到正确读数,C正确;
    D、识图分析可知,图示目镜测微尺处在保卫细胞的正确测量位置上,但是为低倍镜下的视野图像,D错误。
    故选C。
    68.(2019·上海·高考真题)下图表示血液中白细胞进入组织液的一种方式 此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    )
       
    ①一定流动性 ②全透性 ③信息交流
    A.仅① B.仅② C.仅③ D.仅①③
    【答案】D
    【分析】机体局部发炎时,由发炎部位细胞发出信号,使该处的毛细血管壁细胞表达其膜上的P选择蛋白(一种跨膜蛋白),血浆中的白细胞与毛细血管壁细胞之间识别、粘附并移出血管,最后进入感染部位的组织中,吞噬病原体。
    【详解】①图中白细胞粘附和变形的过程体现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的结枃特点,①正确;
    ②细胞膜不具有全透性,②错误;
    ③由图可知,白细胞与毛细血管壁细胞之间能够识别,是因为白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和糖脂与P选择蛋白的相互识别作用,体现细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③正确。综上所述,①③正确,即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69.(2019·上海·高考真题)图是某动物细胞局部的电子显微镜照片,箭头所指细胞器是(    )
      
    A.细胞核 B.大液泡 C.内质网 D.线粒体
    【答案】D
    【分析】线粒体普遍存在于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外膜光滑,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扩大了膜面积,在线粒体基质和内膜上附着有催化有氧呼吸的酶,线粒体是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详解】识图分析可知,图中细胞器具有双层膜结构,且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基质中含有核糖体,故该细胞器为线粒体。综上所述,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70.(2019·海南·统考高考真题)下列关于实验中使用普通光学显微镜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用高倍镜观察菠菜细胞叶绿体形态时,临时装片需要保持有水状态
    B.需要高倍镜下才能观察到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
    C.在低倍镜下可以观察到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的形态及大小
    D.用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核时,可用甲基绿进行染色
    【答案】B
    【分析】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实验中,需要保持细胞的活性,线粒体需要用健那绿进行染色,叶绿体呈绿色,不需要染色处理。
    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实验中,需要用显微镜前后观察三次,自身前后形成相互对照。
    观察洋葱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需要经过取材,解离,漂洗,染色,制片,观察。分生区的细胞排列紧密,呈正方形。

    【详解】用高倍镜观察菠菜细胞叶绿体形态时,临时装片需要保持有水状态,以保持细胞处于生活状态,A正确;低倍镜即可观察到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B错误;在低倍镜下可以观察到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呈正方形、排列紧密,C正确;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故用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核时,可用甲基绿对DNA进行染色,绿色主要集中在细胞核,D正确。故选B。
    71.(2019·海南·统考高考真题)下列有关大肠杆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大肠杆菌拟核的DNA中有控制性状的基因
    B.大肠杆菌中DNA分子数目与基因数目相同
    C.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能观察到大肠杆菌的核糖体
    D.大肠杆菌分泌的蛋白,需要经过内质网加工
    【答案】A
    【分析】大肠杆菌是原核生物,不含细胞核,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无染色体及其他细胞器。
    【详解】A、大肠杆菌拟核的DNA中有控制性状的基因,可以控制相关蛋白质的合成,A正确;
    B、每个DNA中含有多个基因,故大肠杆菌中DNA分子数目小于基因数目,B错误;
    C、核糖体属于亚显微结构,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不能观察到大肠杆菌的核糖体,C错误;
    D、大肠杆菌属于原核生物,无内质网,D错误。
    故选A。

    72.(2019·海南·统考高考真题)下列关于淀粉和纤维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淀粉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
    B.淀粉与纤维素中所含的元素不同
    C.分解淀粉与纤维素所需的酶不同
    D.纤维素是由果糖聚合而成的多糖
    【答案】C
    【分析】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根据是否能够水解: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二糖有蔗糖、乳糖和麦芽糖,多糖有淀粉、纤维素和糖原。其中淀粉是植物细胞中的储能物质,糖原是动物细胞中的储能物质,纤维素是构成植物细胞壁的重要成分。
    【详解】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A错误;淀粉与纤维素中所含的元素均为C、H、O,B错误;分解淀粉的酶是淀粉酶,分解纤维素的酶是纤维素酶,C正确;纤维素是由葡萄糖聚合而成的多糖,D错误。故选C。
    73.(2019·海南·统考高考真题)下列与细胞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T2噬菌体不含有膜包被的细胞核,因此属于原核细胞
    B.人肝细胞分裂期的持续时间大于分裂间期的持续时间
    C.植物叶肉细胞在缺氧条件下可通过无氧呼吸产生ATP
    D.心肌细胞是高度分化的细胞,其细胞膜不具有流动性
    【答案】C
    【分析】生物包括细胞生物(包括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和非细胞生物(如病毒)。
    一个细胞周期依次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分裂间期时间较长。
    葡萄糖在有氧条件下,可以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在无氧条件下,可以被分解成酒精和二氧化碳或乳酸。
    【详解】T2噬菌体不含有膜包被的细胞核,没有细胞结构,不属于原核生物,A错误;一个细胞周期中,分裂间期为分裂期进行活跃的物质准备,因此分裂间期持续时间大于分裂期的持续时间,B错误;植物叶肉细胞在缺氧条件下可通过无氧呼吸产生少量的ATP,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C正确;心肌细胞是高度分化的细胞,不能分裂,但其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D错误。故选C。
    【点睛】有氧呼吸三个阶段均可以产生ATP,无氧呼吸只有第一阶段可以产生少量的ATP。
    74.(2019·北京·统考高考真题)玉米根尖纵切片经碱性染料染色,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到的分生区图像如下。对此图像的观察与分析,错误的是

    A.先用低倍镜再换高倍镜观察符合操作规范
    B.可观察到箭头所指细胞的细胞核和细胞壁
    C.在图像中可观察到处于分裂期前期的细胞
    D.细胞不同结构成分与该染料结合能力不同
    【答案】B
    【分析】1、在高等植物体内,有丝分裂常见于根尖、芽尖等分生区细胞。由于各个细胞的分裂是独立进行的,因此在同一分生组织中可以看到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通过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各个时期细胞内染色体(或染色质)的存在状态,就可以判断这些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哪个时期,进而认识有丝分裂的完整过程。染色体容易被碱性染料(如龙胆紫溶液)着色。
    2、把制成的装片先放在低倍镜下观察,扫视整个装片,找到分生区细胞:细胞呈正方形,排列紧密。再换成高倍镜仔细观察,首先找出分裂中期的细胞,然后再找前期、后期、末期的细胞。注意观察各时期细胞内染色体形态和分布的特点。最后观察分裂间期的细胞。
    【详解】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根尖分生区的装片,要先用低倍镜观察,再用高倍镜观察,A正确;图中箭头所指的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染色体数目加倍,此时观察不到细胞核,因为,细胞核在有丝分裂前期逐渐消失,B错误;有丝分裂前期染色质缩短变粗,成为染色体,核仁逐渐解体,核膜逐渐消失,从细胞的两极发出纺锤丝,形成一个梭形的纺锤体,染色体散乱地分布在纺锤体中央,据以上特点,可以在图像中观察到处于分裂期前期的细胞,C正确;碱性染料易于与染色体结合,而不易与其他结构成分结合,D正确;因此,本题答案选B。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观察根尖分生区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的实验原理,以及有丝分裂各时期的特点,再根据题意作答。
    75.(2019·天津·统考高考真题)用3H标记胸腺嘧啶后合成脱氧核苷酸,注入真核细胞,可用于研究
    A.DNA复制的场所 B.mRNA与核糖体的结合
    C.分泌蛋白的运输 D.细胞膜脂质的流动
    【答案】A
    【分析】本题利用同位素标记法对DNA的复制、蛋白质的合成和运输及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等有关知识进行综合考查。DNA复制需要脱氧核苷酸作为原料;mRNA与核糖体结合,翻译形成蛋白质;分泌蛋白的运输需要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形成囊泡运输;细胞膜脂质的流动与物质跨膜运输有关。
    【详解】胸腺嘧啶为DNA特有的碱基,将其标记后合成的脱氧核苷酸是DNA复制的原材料,故可利用其研究DNA复制的场所,A正确;mRNA的基本单位是核糖核苷酸,故用标记的脱氧核苷酸不能研究 mRNA与核糖体的结合,B错误;分泌蛋白的需要内质网的加工,形成囊泡运到高尔基体,加工、分类和包装,形成分泌小泡,通过细胞膜胞吐运出,与脱氧核苷酸无关,C错误;细胞膜中的脂质不含脱氧核苷酸,其流动与脱氧核苷酸无关,D错误。因此,本题答案选A。
    【点睛】解答本题关键要熟悉细胞中不同的生理活动的具体过程,来判断是否需要脱氧核苷酸作为原料。
    76.(2019·全国·统考高考真题)在真核细胞的内质网和细胞核中主要合成的物质分别是
    A.脂质、RNA
    B.氨基酸、蛋白质
    C.RNA、DNA
    D.DNA、蛋白质
    【答案】A
    【分析】内质网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加工及脂质合成的场所。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主要场所;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详解】内质网可以合成脂质,细胞核中可以发生转录合成RNA,A正确;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B错误;内质网中不能合成RNA,细胞核中可以合成DNA和RNA,C错误;内质网中不能合成DNA,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D错误。
    77.(2019·全国·统考高考真题)下列有关高尔基体、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三者都存在于蓝藻中
    B.三者都含有DNA
    C.三者都是ATP合成的场所
    D.三者的膜结构中都含有蛋白质
    【答案】D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细胞中不同细胞器的结构功能,其中高尔基体是具有单层膜的细胞器,在动植物细胞中功能不同;线粒体和叶绿体都是具有双层膜的细胞器,前者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后者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详解】A、蓝藻是原核生物,细胞中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没有高尔基体、叶绿体和线粒体,A错误;
    B、线粒体和叶绿体含有少量的DNA,高尔基体不含DNA,B错误;
    C、线粒体是进行需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在线粒体内膜和叶绿体类囊体膜上都可以合成ATP,高尔基体和植物细胞壁的形成有关、和动物细胞分泌物的形成有关,C错误;
    D、高尔基体、线粒体和叶绿体都是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生物膜的主要成分是磷脂和蛋白质,即三种膜结构都含有蛋白质,D正确。
    故选D。
    78.(2019·全国·统考高考真题)下列与真核生物细胞核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中的染色质存在于细胞核中
    B.细胞核是遗传信息转录和翻译的场所
    C.细胞核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D.细胞核内遗传物质的合成需要能量
    【答案】B
    【分析】本题考查真核细胞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其细胞核的结构主要包括核膜、核孔、核仁和染色质,染色质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细胞核是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主要场所,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详解】真核细胞中只有细胞核中有染色质,A正确;真核细胞中,转录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而翻译发生在细胞质中的核糖体上,B错误;细胞核中的染色质上含有遗传物质DNA,因此细胞核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C正确;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是DNA,其通过DNA复制合成子代DNA,该过程需要消耗能量,D正确。故选B。
    79.(2019·浙江·统考高考真题)细胞核中与核糖体形成有关的主要结构是
    A.核仁 B.核基质
    C.核被膜 D.核孔复合体
    【答案】A
    【分析】细胞核是细胞代谢的控制中心和遗传物质的储存场所。核糖体由rRNA和蛋白质构成,rRNA由细胞核中的核仁负责产生。
    【详解】核仁是细胞核中呈圆形或椭圆形的结构,与核糖体的形成有关,A选项正确;核基质是核中除染色质与核仁以外的成分,包括核液与核骨架两部分。核液含水、离子和酶等无形成分。核骨架是由多种蛋白质形成的三维纤维网架,对核的结构具有支持作用,与核糖体的形成无关,B选项错误;核被膜是指包被细胞核的双层膜,其外层与粗面内质网膜相连,核被膜上有核孔复合体,是控制蛋白质、RNA等大分子出入细胞核的通道,核糖体的形成无关,C、D选项错误。
    80.(2019·浙江·统考高考真题)在“制作并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临时装片”活动中,观察到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装片制作过程中需用清水漂洗已解离的根尖便于染色
    B.观察过程中先用低倍镜找到分生区细胞再换用高倍镜
    C.图甲细胞所处时期发生DNA复制及相关蛋白质的合成
    D.图丙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图乙细胞中的增加了一倍
    【答案】C
    【分析】分析题图可得,甲图为植物有丝分裂前期的细胞,乙图为植物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丙图为植物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丁图为植物有丝分裂末期的细胞。
    【详解】A.装片在制作时需要先用盐酸和酒精混合液解离,在染色前需要用清水漂洗的目的是洗去解离液,防止解离过度便于染色,A正确;
    B.观察过程需要从低倍镜开始,找到分生区细胞后再换高倍镜观察,B正确;
    C.图甲为有丝分裂前期的细胞,正在处于核膜消失,形成染色体的阶段,而间期已经完成了DNA的复制和相关蛋白质的合成,C错误;
    D.图乙为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染色体数与普通体细胞相等,图丙为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由于着丝粒分裂,使染色体暂时加倍,故图丙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图乙细胞中的增加了一倍,D正确。
    故选C。
    81.(2019·浙江·统考高考真题)细胞学说认为:所有的生物都是由一个或多个细胞组成的;细胞是所有生物的结构和功能的单位;所有的细胞必定是由已存在的细胞产生的。据此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生物具有多样性 B.生物具有遗传性
    C.生物能定向变异 D.生物具有统一性
    【答案】C
    【分析】细胞学说是由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提出的,后由德国科学家魏尔肖补充完善,其内容为①所有的生物都是由一个或多个细胞组成的;②细胞是所有生物的结构和功能的单位;③所有的细胞必定是由已存在的细胞产生的。
    【详解】不同的生物组成所需的细胞数量和种类均不同,故生物具有多样性,A选项正确;在个体发育中,一定的基因在一定的条件下,控制着一定的代谢过程,从而体现了一定的遗传特性和特征,故生物具有遗传性,B选项正确;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C选项错误;生物界共用一套遗传密码,故生物具有统一性,D选项正确。故错误的选项选择C。
    82.(2019·浙江·统考高考真题)细胞质中有细胞溶胶和多种细胞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液泡在有丝分裂末期时分泌囊泡
    B.光面内质网是合成蛋白质的主要场所
    C.叶绿体内膜向内折叠若干层利于色素附着
    D.细胞溶胶中有与细胞呼吸糖酵解有关的酶
    【答案】D
    【分析】细胞的生命活动的主要场所为细胞溶胶,细胞溶胶中含有各种细胞器,参与执行特定的生命活动。如线粒体参与丙酮酸的氧化分解,叶绿体参与光合作用等。
    【详解】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细胞板周围会聚集许多小囊泡,产生这些囊泡的结构是高尔基体,与液泡无关,A选项错误;合成蛋白质的主要场所是粗面内质网,光面内质网主要作用是合成脂质,B选项错误;叶绿体膜是通过基粒的堆积形成类囊体,从而有利于色素附着,C选项错误;细胞呼吸糖酵解的场所是细胞溶胶,故细胞溶胶中含有相关的酶,D选项正确。
    83.(2019·浙江·统考高考真题)脂质在细胞中具有独特的生物学功能。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油脂可被苏丹Ⅲ染液染成紫色
    B.磷脂主要参与生命活动的调节
    C.胆固醇使动物细胞膜具有刚性
    D.植物蜡是细胞内各种膜结构的组成成分
    【答案】C
    【分析】脂质是主要有碳、氢、氧3种元素组成的大分子有机化合物,脂质包括油脂、磷脂、植物蜡、胆固醇等。脂质是组成细胞的必要成分。
    【详解】苏丹Ⅲ染液用于检验细胞中的油脂,油脂可被苏丹Ⅲ染液染成橙黄色,在显微镜的观察下呈现橙黄色的小液滴,A选项错误;磷脂是细胞内各种膜结构的重要成分,单位膜的基本骨架为脂双层,由磷脂参与构成,B选项错误;胆固醇安插在质膜的结构中,为质膜的结构提供稳定性,使细胞膜具有刚性,C选项正确;植物蜡对植物细胞起保护作用,不是膜结构的组成成分,D选项错误。

    二、多选题
    84.(2020·江苏·统考高考真题)某同学用光学显微镜对4种实验材料进行观察并记录,下表实验现象合理的是(    )
    选项
    试验材料
    试验现象
    A
    用苏丹Ⅲ染液染色的花生子叶切片
    子叶细胞中有橘黄色颗粒
    B
    用0.3g/mL蔗糖溶液处理的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装片
    紫色的液泡逐渐变小,颜色逐渐变深
    C
    用龙胆紫染液染色的洋葱根尖装片
    染色体在细胞中移动并平均分配到两极
    D
    用台盼蓝染液染色的酵母菌涂片
    部分酵母菌被染成蓝色

    A.A B.B C.C D.D
    【答案】ABD
    【分析】高中生物学中的颜色反应:
    1、斐林试剂检测可溶性还原糖:还原糖+斐林试剂→砖红色沉淀。
    2、苏丹Ⅲ、苏丹Ⅳ检测脂肪:苏丹Ⅲ+脂肪→橘黄色;苏丹Ⅳ+脂肪→红色
    3、双缩脲试剂检测蛋白质:蛋白质+双缩脲试剂→紫色
    4、碘液检测淀粉:淀粉+碘液→蓝色
    5、DNA的染色与鉴定:DNA+甲基绿→绿色         DNA+二苯胺→蓝色     
    6、吡罗红使RNA呈现红色:RNA+吡罗红→红色  
    7、台盼蓝使死细胞染成蓝色    
    8、线粒体的染色:健那绿染液是专一性染线粒体的活细胞染料,可以使活细胞中的线粒体呈现蓝绿色,而细胞质接近无色。
    9、酒精的检测: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与酒精发生化学反应,变成灰绿色。
    10、CO2的检测:CO2可以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混浊,也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在变黄。
    11、染色体(或染色质)的染色:染色体容易被碱性染料(如龙胆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溶液)染成深色。
    【详解】A、苏丹Ⅲ染液可将脂肪染成橘黄色,A正确;
    B、在0.3g/mL蔗糖溶液中的紫色洋葱外表皮细胞会失水,液泡逐渐减小,颜色变深,B正确;
    C、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中,制片后细胞已死亡,不能观察到染色体的动态变化,C错误;
    D、酵母菌涂片中有部分酵母菌已死亡,故用台盼蓝染色后,部分被染成蓝色,D正确。
    故选ABD。
    85.(2019·江苏·统考高考真题)下图为高等动物细胞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结构①的数量倍增发生于分裂前期的细胞中
    B.具有单层生物膜的结构②与细胞分泌活动有关
    C.RNA和RNA聚合酶穿过结构③的方向相同
    D.④、⑤处的核糖体均由RNA和蛋白质组成
    【答案】BD
    【分析】题图为高等动物细胞结构示意图,①为中心体,在分裂间期复制,在分裂前期形成纺锤体;②为高尔基体,主要是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的“车间”及“发送站”;③是核孔,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④、⑤均为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主要由RNA和蛋白质组成。
    【详解】结构①为中心体,在有丝分裂的间期因复制而导致其倍增,A错误;结构②为高尔基体,与细胞分泌物的形成有关,B正确;结构③是核孔,RNA聚合酶在核糖体中合成后穿过核孔进入细胞核,参与转录过程,而在细胞核中经转录过程形成的RNA穿过核孔进入细胞质,参与翻译过程,可见,二者穿过结构③的方向不同,C错误;④、⑤分别为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游离在细胞质基质中的核糖体,核糖体主要由RNA和蛋白质组成,D正确。故选BD。
    86.(2019·江苏·统考高考真题)有些实验可以通过染色改进实验效果,下列叙述合理的是
    A.观察菠菜叶肉细胞时,用甲基绿染色后叶绿体的结构更清晰
    B.在蔗糖溶液中加入适量红墨水,可用于观察白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
    C.检测花生子叶中脂肪时,可用龙胆紫溶液对子叶切片进行染色
    D.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时,可用台盼蓝染液区分菌体死活
    【答案】BD
    【分析】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的实验原理是: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散布于细胞质中,呈绿色、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可以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它的形态和分布。具有中央液泡的成熟的植物细胞,当原生质层两侧的溶液具有浓度差、且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失水,导致细胞壁与原生质层逐渐分离,即发生质壁分离,此时原生质层与细胞壁的间隙充满了外界溶液。检测生物组织中脂肪的实验原理是:脂肪可被苏丹Ⅲ染液染成橘黄色或被苏丹Ⅳ染液染成红色。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的实验原理之一是:染色体容易被龙胆紫等碱性染料染成深色。活细胞的细胞膜对物质进出细胞具有选择透过性;细胞死亡后,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丧失。
    【详解】甲基绿使DNA呈现绿色,而叶绿体本身呈绿色,其形态为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因此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不需要染色,A错误;白色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细胞液无色,以此为实验材料观察细胞的质壁分离时,在蔗糖溶液中加入适量的红墨水使之成为红色,会使观察到的质壁分离现象更明显,B正确;脂肪被苏丹Ⅲ染液染成橘黄色或被苏丹Ⅳ染液染成红色,龙胆紫等碱性染料可将染色体染成深色,因此检测花生子叶中脂肪时,不能用龙胆紫溶液对子叶切片进行染色,C错误;活细胞的细胞膜对物质进出细胞具有选择透过性,其细胞膜可以阻止活细胞不需要的台盼蓝染色剂进入,因此活细胞不能被台盼蓝染成蓝色,而当细胞死亡后,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丧失,台盼蓝染色剂才能进入细胞,因此凡被染成蓝色的均为死细胞,D正确。故选BD。

    三、综合题
    87.(2022·江苏·统考高考真题)科学家研发了多种RNA药物用于疾病治疗和预防,图中①~④示意4种RNA药物的作用机制。请回答下列问题。
    (1)细胞核内RNA转录合成以___________为模板,需要___________的催化。前体mRNA需加工为成熟的mRNA,才能转运到细胞质中发挥作用,说明___________对大分子物质的转运具有选择性。
    (2)机制①:有些杜兴氏肌营养不良症患者DMD蛋白基因的51外显子片段中发生___________,提前产生终止密码子,从而不能合成DMD蛋白。为治疗该疾病,将反义RNA药物导入细胞核,使其与51外显子转录产物结合形成___________,DMD前体mRNA剪接时,异常区段被剔除,从而合成有功能的小DMD蛋白,减轻症状。

    (3)机制②:有些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的PCSK9蛋白可促进低密度脂蛋白的内吞受体降解,血液中胆固醇含量偏高。转入与PCSK9mRNA特异性结合的siRNA,导致PCSK9mRNA被剪断,从而抑制细胞内的___________合成,治疗高胆固醇血症。
    (4)机制③:mRNA药物进入患者细胞内可表达正常的功能蛋白,替代变异蛋白发挥治疗作用。通常将mRNA药物包装成脂质体纳米颗粒,目的是___________。
    (5)机制④:编码新冠病毒S蛋白的mRNA疫苗,进入人体细胞,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中合成S蛋白,经过___________修饰加工后输送出细胞,可作为___________诱导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
    (6)接种了两次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后,若第三次加强接种改为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根据人体特异性免疫反应机制分析,进一步提高免疫力的原因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DNA的一条链 RNA聚合酶 核孔
    (2) 基因突变 双链RNA
    (3)PCSK9蛋白
    (4)利于mRNA药物进入组织细胞
    (5) 内质网和高尔基体 抗原
    (6)可激发机体的二次免疫过程,能产生更多的抗体和记忆细胞

    【分析】基因表达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其中转录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该过程主要在细胞核中进行,需要解旋酶和RNA聚合酶参与;翻译是以mRNA为模板合成蛋白质的过程,该过程发生在核糖体上,需要以氨基酸为原料,还需要酶、能量和tRNA。
    【详解】(1)转录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该过程需要RNA聚合酶的催化;mRNA需要加工为成熟mRNA后才能被转移到细胞质中发挥作用,该过程是通过核孔进行的,说明核孔对大分子物质的转运具有选择性。
    (2)若DMD蛋白基因的51外显子片段中发生基因突变,即发生碱基对的增添、替换或缺失,可能导致mRNA上的碱基发生改变,终止密码提前出现,从而不能合成DMD蛋白而引发杜兴氏肌营养不良;治疗该疾病,将反义RNA药物导入细胞核,使其与51外显子转录产物结合形成双链RNA,DMD前体mRNA剪接时,异常区段被剔除,从而合成有功能的小DMD蛋白,减轻症状。
    (3)高胆固醇是由于胆固醇含量过高引起的,转入与PCSK9mRNA特异性结合的siRNA,导致PCSK9mRNA不能发挥作用,即不能作为模板翻译出PCSK9蛋白,密度脂蛋白的内吞受体降解减慢,从而使胆固醇含量正常。
    (4)通常将mRNA药物包装成脂质体纳米颗粒,脂质体与细胞膜的基本结构类似,利于mRNA药物进入组织细胞。
    (5)新冠病毒的S蛋白属于膜上的蛋白,膜上的蛋白质在核糖体合成后,还需要经过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修饰加工后输送出细胞;疫苗相当于抗原,可诱导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
    (6)接种了两次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后,若第三次加强接种改为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由于该疫苗可激发机体的二次免疫过程,能产生更多的抗体和记忆细胞,故可以进一步提高免疫力。
    88.(2022·江苏·统考高考真题)纤毛是广泛存在的细胞表面结构,功能异常可引起多种疾病。因此,研究纤毛形成的作用机制具有重要意义。请回答下列问题。
    (1)纤毛结构如图1所示,由细胞膜延伸形成的纤毛膜主要由中心体转变而来,中心体在有丝分裂中的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

    (2)某病人肾小管上皮细胞纤毛异常,为了分析纤毛相关基因X是否发生了变异,对基因X进行了PCR扩增与产物测序。从细胞样品中分离DNA时,可通过交替调节盐浓度将与核蛋白结合的DNA分离出来,溶液中添加NaC1至2.0mo1/L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PCR扩增时,需在__________________催化下,在引物__________________端进行DNA链的延伸,获得扩增产物用于测序。
    (3)为研究蛋白质X在细胞中的定位,构建绿色荧光蛋白GFP与X的融合蛋白,融合蛋白具有绿色荧光,可示其在细胞内位置。将X-GFP基因融合片段M导入如图Ⅱ所示载体质粒Y,构建Y-M重组质粒(在EcoRⅤ位点插入片段)。请完成下表。

    分步实验目标
    简易操作、结果、分析
    PCR鉴定正向重组质粒Y-M(图Ⅱ中融合片段M中有白色的箭头,代表方向)
    ①选择图Ⅱ引物_____________;②PCR目的产物约为_____________bp。
    确保M及连接处序列正确,Y-M的连接处上游含有Hind III+EcoR V的识别序列,下游含有EcoR V+BamH I的识别序列
    ③质粒测序,图Ⅲ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_(选填序列编号)
    检测融合蛋白定位
    ④对照质粒Y-GFP(仅表达GFP)与实验质粒Y-M分别导入细胞,发现对照组整个细胞均有绿色荧光,而实验组荧光集中在纤毛基部,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研究另一纤毛病相关基因Z表达的变化,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健康人与病人基因Z的转录水平。采集样本、提取总RNA,经_____________形成cDNA作为模板,PCR扩增结果显示,在总cDNA模板量相等的条件下,健康人Ct值为15,而病人Ct值为20(Ct值是产物荧光强度达到设定阈值时的PCR循环数)。从理论上估算,在PCR扩增20个循环的产物中,健康人样品的目的产物大约是病人的_____________倍。
    【答案】(1)与有丝分裂有关(参与纺锤体的形成,是纺锤体形成中心)
    (2) 溶解DNA 耐高温DNA聚合酶(Taq酶) 3'
    (3) a、b 1100 Q4 X蛋白参与中心体的形成
    (4) 逆转录 32

    【分析】PCR技术的条件:模板DNA、四种脱氧核苷酸、一对引物、热稳定DNA聚合酶(Taq酶);PCR的操作过程:①高温变性:DNA解旋过程(PCR扩增中双链DNA解开不需要解旋酶,高温条件下氢键可自动解开);低温复性:引物结合到互补链DNA上;③中温延伸:合成子链。
    【详解】(1)中心体与有丝分裂有关,是纺锤体的组织中心。
    (2)从细胞样品中分离DNA时,可通过交替调节盐浓度将与核蛋白结合的DNA分离出来,DNA在2.0mo1/L的NaC1溶液中的浓度最大,高于或低于这一浓度,DNA的溶解度均会下降,因此实验过程中添加NaC1至2.0mo1/L的目的是溶解DNA。PCR扩增时,需在耐高温的DNA聚合酶(即Taq聚合酶)的催化下,在引物的3’端进行DNA链的延伸,获得扩增产物用于测序。
    (3)PCR扩增目的DNA片段时,在引物的3’端进行DNA链的延伸,据图可知,应选择图II中的引物a和引物b,PCR目的产物约为300+800=1100bp。确保M及连接处序列正确,Y-M的连接处上游含有Hind III+EcoR V的识别序列,下游含有EcoR V+BamH I的识别序列,根据题干信息构建Y-M重组质粒(在EcoRⅤ位点插入片段),Y-M的连接处测序后部分序列应含有EcoR V+BamH I的识别序列,根据EcoR V识别位点,应选择序列Q4。对照质粒Y-GFP(仅表达GFP)与实验质粒Y-M分别导入细胞,发现对照组整个细胞均有绿色荧光,而实验组荧光集中在纤毛基部,说明蛋白质X参与中心体的组成。
    (4)研究另一纤毛病相关基因Z表达的变化,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健康人与病人基因Z的转录水平。采集样本、提取总RNA,经逆转录形成cDNA作为模板,PCR扩增结果显示,在总cDNA模板量相等的条件下,健康人Ct值为15,而病人Ct值为20(Ct值是产物荧光强度达到设定阈值时的PCR循环数),说明病人基因Z表达较弱,设健康人Z基因的cDNA数为x,病人Z基因的cDNA数为y,则有x×215=y×220,从理论上估算,在PCR扩增20个循环的产物中,健康人样品的目的产物大约是病人的25=32倍。
    89.(2022·河北·统考高考真题)某品种茶树叶片呈现阶段性白化:绿色的嫩叶在生长过程中逐渐转为乳白色,而后又恢复为绿色。白化期叶绿体内部结构解体(仅残留少量片层结构)。阶段性白化过程中相关生理指标检测结果如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叶片中分离叶绿体可采用________法。
    (2)经检测,白化过程中叶绿体合成ATP和NADPH的数量显著降低,其原因是________(写出两点即可)。
    (3)白化过程中气孔导度下降,既能够满足光合作用对CO2的需求,又有助于减少________。
    (4)叶片复绿过程中需合成大量直接参与光反应的蛋白质。其中部分蛋白质由存在于________中的基因编码,通过特定的机制完成跨膜运输:其余蛋白质由存在于________中的基因编码。
    【答案】(1)差速离心
    (2)叶绿体内部结构解体;光合色素减少
    (3)水分的散失
    (4) 细胞核 叶绿体

    【分析】1、分离各种细胞器的方法是差速离心法。
    2、光合作用包括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光反应发生场所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色素吸收、传递和转换光能,并将一部分光能用于水的光解生成NADPH和氧气,另一部分光能用于合成ATP,暗反应发生场所是叶绿体基质中,首先发生二氧化碳的固定,即二氧化碳和五碳化合物结合形成两分子的三碳化合物,三碳化合物利用光反应产生的NADPH和ATP被还原。
    【详解】(1)叶绿体属于细胞器,根据不同细胞器的密度不同,可用差速离心法从叶片中分离叶绿体。
    (2)光合作用的光反应过程可产生NADPH和ATP,该过程需要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叶绿素的参与,据题意可知,白化期叶绿体内部结构解体,叶绿体类囊体薄膜减少,且白化过程中叶绿素等光合色素减少,光反应减慢,故白化过程中叶绿体合成ATP和NADPH的数量显著降低。
    (3)白化过程中气孔导度下降,既能够满足光合作用对CO2的需求,又有助于减少水分的散失,利于植物的生存。 
    (4)叶绿体属于半自主性细胞器,其中蛋白质的合成主要受到细胞核基因的编码,合成后经特定机制完成跨膜运输;其余蛋白质由存在于细胞质中(叶绿体)的基因编码。
    90.(2022·北京·统考高考真题)干旱可诱导植物体内脱落酸(ABA)增加,以减少失水,但干旱促进ABA合成的机制尚不明确。研究者发现一种分泌型短肽(C)在此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1)C由其前体肽加工而成,该前体肽在内质网上的______________合成。
    (2)分别用微量(0.1μmol·L-1)的C或ABA处理拟南芥根部后,检测叶片气孔开度,结果如下图1。据图1可知,C和ABA均能够_______,从而减少失水。

    (3)已知N是催化ABA生物合成的关键酶。研究表明C可能通过促进N基因表达,进而促进ABA合成。图2中支持这一结论的证据是,经干旱处理后_______。
    (4)实验表明,野生型植物经干旱处理后,C在根中的表达远高于叶片;在根部外施的C可运输到叶片中。因此设想,干旱下根合成C运输到叶片促进N基因的表达。为验证此设想,进行了如下表所示的嫁接实验,干旱处理后,检测接穗叶片中C含量,又检测了其中N基因的表达水平。以接穗与砧木均为野生型的植株经干旱处理后的N基因表达量为参照值,在表中填写假设成立时,与参照值相比N基因表达量的预期结果(用“远低于”、“远高于”、“相近”表示)。①____;②____。

    接穗
    野生型
    突变体
    突变体
    砧木
    野生型
    突变体
    野生型
    接穗叶片中N基因的表达量
    参照值



    注:突变体为C基因缺失突变体
    (5)研究者认为C也属于植物激素,作出此判断的依据是____。这一新发现扩展了人们对植物激素化学本质的认识。
    【答案】(1)核糖体
    (2)降低气孔开度
    (3)C基因缺失突变体中的N基因表达量和ABA含量均显著低于野生型
    (4) 远低于 相近
    (5)植物根产生的C能够运输到叶片,微量即可调节气孔开度的变化

    【分析】前体肽是由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形成的。分析图1,使用C或ABA处理拟南芥根部后,叶片气孔开度均下降。分析图2,干旱条件下,C基因缺失突变体中的N基因表达量和ABA含量均显著低于野生型。
    【详解】(1)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城所,因此该前体肽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上合成。
    (2)分析图1可知,与不使用C或ABA处理的拟南芥相比,使用微量(0.1μmol·L-1)的C或ABA处理拟南芥根部后,叶片气孔开度均降低,而且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气孔开度降低的更显著。
    (3)根据图2可知,干旱处理条件下,C基因缺失突变体中的N基因表达量和ABA含量均显著低于野生型,可推测C可能通过促进N基因表达,进而促进ABA合成。
    (4)根据题意可知,野生型植物经干旱处理后,C在根中的表达远高于叶片;在根部外施的C可运输到叶片中。假设干旱下根合成C运输到叶片促进N基因的表达,则野生型因含有C基因,能合成物质C,可促进叶片N基因的表达,而砧木为突变体,因不含C基因,不能产生C,因此①处叶片N基因的表达量远低于野生型的参照值。若砧木为野生型,则根部细胞含有C基因,能表达形成C物质,可运输到叶片促进N基因的表达,因此②处的N基因表达量与野生型的参照值相近。
    (5)植物激素是植物自身产生的,并对植物起调节作用的微量有机物,根据题意可知,植物根产生的C能够运输到叶片,微量即可调节气孔开度的变化,因此C也属于植物激素。
    91.(2022·北京·统考高考真题)芽殖酵母属于单细胞真核生物。为寻找调控蛋白分泌的相关基因,科学家以酸性磷酸酶(P酶)为指标,筛选酵母蛋白分泌突变株并进行了研究。
    (1)酵母细胞中合成的分泌蛋白一般通过______________作用分泌到细胞膜外。
    (2)用化学诱变剂处理,在酵母中筛选出蛋白分泌异常的突变株(sec1)。无磷酸盐培养液可促进酵母P酶的分泌,分泌到胞外的P酶活性可反映P酶的量。将酵母置于无磷酸盐培养液中,对sec1和野生型的胞外P酶检测结果如下图。据图可知,24℃时sec1和野生型胞外P酶随时间而增加。转入37℃后,sec1胞外P酶呈现________的趋势,表现出分泌缺陷表型,表明sec1是一种温度敏感型突变株。

    (3)37℃培养1h后电镜观察发现,与野生型相比,sec1中由高尔基体形成的分泌泡在细胞质中大量积累。由此推测野生型Sec1基因的功能是促进______________的融合。
    (4)由37℃转回24℃并加入蛋白合成抑制剂后,sec1胞外P酶重新增加。对该实验现象的合理解释是_____________。
    (5)现已得到许多温度敏感型的蛋白分泌突变株。若要进一步确定某突变株的突变基因在37℃条件下影响蛋白分泌的哪一阶段,可作为鉴定指标的是:突变体______________。
    A.蛋白分泌受阻,在细胞内积累
    B.与蛋白分泌相关的胞内结构的形态、数量发生改变
    C.细胞分裂停止,逐渐死亡
    【答案】(1)胞吐
    (2)先上升后下降
    (3)分泌泡与细胞膜
    (4)积累在分泌泡中的P酶分泌到细胞外
    (5)B

    【分析】1、大分子、颗粒性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是胞吞或胞吐。分泌蛋白是大分子物质,分泌到细胞膜外的方式是胞吐。
    2、分析题图可知,24℃时sec1和野生型胞外P酶活性随时间增加而增强,转入37℃后,sec1胞外P酶从18U.mg-1上升至20U.mg-1,再下降至10U.mg-1。
    【详解】(1)大分子、颗粒性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是胞吞或胞吐,分泌蛋白属于大分子,分泌蛋白一般通过胞吐作用分泌到细胞膜外。
    (2)据图可知,24℃时sec1和野生型胞外P酶活性随时间增加而增强,转入37℃后,sec1胞外P酶从18U.mg-1上升至20U.mg-1,再下降至10U.mg-1,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
    (3)分泌泡最终由囊泡经细胞膜分泌到细胞外,但在37℃培养1h后sec1中的分泌泡却在细胞质中大量积累,突变株(sec1)在37℃的情况下,分泌泡与细胞膜不能融合,故由此推测Sec1基因的功能是促进分泌泡与细胞膜的融合。
    (4)37℃培养1h后sec1中由高尔基体形成的分泌泡在细胞质中大量积累,sec1是一种温度敏感型突变株,由37℃转回24℃并加入蛋白合成抑制剂后,此时不能形成新的蛋白质,但sec1胞外P酶却重新增加,最合理解释是积累在分泌泡中的P酶分泌到细胞外。
    (5)若要进一步确定某突变株的突变基因在37℃条件下影响蛋白分泌的哪一阶段,可检测突变体中与蛋白分泌相关的胞内结构的形态、数量是否发生改变,哪一阶段与蛋白分泌相关的胞内结构的形态、数量发生改变,即影响蛋白分泌的哪一阶段,B正确。
    故选B。
    92.(2022·海南·统考高考真题)细胞膜上存在的多种蛋白质参与细胞的生命活动。回答下列问题。
    (1)细胞膜上不同的通道蛋白、载体蛋白等膜蛋白,对不同物质的跨膜运输起着决定性作用,这些膜蛋白能够体现出细胞膜具有的功能特性是______________。
    (2)细胞膜上的水通道蛋白是水分子进出细胞的重要通道,水分子借助水通道蛋白进出细胞的方式属于_____________。
    (3)细胞膜上的H+-ATP酶是一种转运H+的载体蛋白,能催化ATP水解,利用ATP水解释放的能量将H+泵出细胞,导致细胞外的pH____________;此过程中,H+-ATP酶作为载体蛋白在转运H+时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
    (4)细胞膜上的受体通常是蛋白质。人体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与靶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时,会引起靶细胞产生相应的生理变化,这一过程体现的细胞膜的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
    (5)植物根细胞借助细胞膜上的转运蛋白逆浓度梯度吸收磷酸盐,不同温度下吸收速率的变化趋势如图。与25℃相比,4℃条件下磷酸盐吸收速率低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

    【答案】(1)选择透过性
    (2)协助扩散
    (3) 降低 载体蛋白发生磷酸化,导致其空间结构改变
    (4)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
    (5)温度降低,酶的活性降低,呼吸速率减慢,为主动运输提供的能量减少

    【分析】细胞膜的功能:(1)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开;(2)控制物质进出细胞;(3)进行细胞间的物质交流。细胞膜的功能特点:具有选择透过性(可以让水分子自由通过,细胞要选择吸收的离子和小分子也可以通过,而其他的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则不能通过)。
    【详解】(1)细胞膜上不同的通道蛋白、载体蛋白等膜蛋白,对不同物质的跨膜运输起着决定性作用,说明细胞膜对物质的运输具有选择透过性。
    (2)水分子借助水通道蛋白进出细胞的方式不消耗能量,属于协助扩散。
    (3)细胞膜上的H+-ATP酶是一种转运H+的载体蛋白,能催化ATP水解,利用ATP水解释放的能量将H+泵出细胞,导致细胞外的H+增加,pH降低,此过程中,H+-ATP酶作为载体蛋白在转运H+时会发生磷酸化,导致其空间结构改变,进而运输H+。
    (4)人体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与靶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时,会引起靶细胞产生相应的生理变化,这一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
    (5)植物根细胞借助细胞膜上的转运蛋白逆浓度梯度吸收磷酸盐属于主动运输,需要消耗细胞呼吸提供的能量,而温度降低,酶的活性降低,会导致呼吸速率降低,为主动运输提供的能量减少,因此与25℃相比,4℃条件下磷酸盐吸收速率低。

    93.(2021·全国·统考高考真题)植物的根细胞可以通过不同方式吸收外界溶液中的K+。回答下列问题:
    (1)细胞外的K+可以跨膜进入植物的根细胞。细胞膜和核膜等共同构成了细胞的生物膜系统,生物膜的结构特点是_______。
    (2)细胞外的K+能够通过离子通道进入植物的根细胞。离子通道是由_______复合物构成的,其运输的特点是_______(答出1点即可)。
    (3)细胞外的K+可以通过载体蛋白逆浓度梯度进入植物的根细胞。在有呼吸抑制剂的条件下,根细胞对K+的吸收速率降低,原因是_______。
    【答案】 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蛋白质 顺浓度梯度运输或不消耗能量 细胞逆浓度梯度吸收K+是主动运输过程,需要能量,呼吸抑制剂会影响细胞呼吸供能,故使细胞主动运输速率降低
    【分析】植物根细胞的从外界吸收各种离子为主动运输,一般从低到高主动地吸收或排出物质,以满足生命活动的需要,需要耗能、需要载体协助。
    【详解】(1)生物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2)离子通道是由蛋白质复合物构成的,通过离子通道的运输相当于协助扩散,其运输特点是顺浓度梯度运输或不消耗能量。
    (3)细胞外的K+可以通过载体蛋白逆浓度梯度进入植物的根细胞。可知是主动运输过程,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而细胞中的能量由细胞呼吸提供,因此呼吸抑制剂会影响细胞对K+的吸收速率。
    【点睛】本题考查植物细胞对离子的运输方式,主动运输的特点等,要求考生识记基本知识点,理解描述基本生物学事实。
    94.(2021·广东·统考高考真题)人体缺乏尿酸氧化酶,导致体内嘌呤分解代谢的终产物是尿酸(存在形式为尿酸盐)。尿酸盐经肾小球滤过后,部分被肾小管细胞膜上具有尿酸盐转运功能的蛋白URAT1和GLUT9重吸收,最终回到血液。尿酸盐重吸收过量会导致高尿酸血症或痛风。目前,E是针对上述蛋白治疗高尿酸血症或痛风的常用临床药物。为研发新的药物,研究人员对天然化合物F的降尿酸作用进行了研究。给正常实验大鼠(有尿酸氧化酶)灌服尿酸氧化酶抑制剂,获得了若干只高尿酸血症大鼠,并将其随机分成数量相等的两组,一组设为模型组,另一组灌服F设为治疗组,一段时间后检测相关指标,结果见图。

    回答下列问题:
    (1)与分泌蛋白相似,URAT1和GLUT9在细胞内的合成、加工和转运过程需要___________及线粒体等细胞器(答出两种即可)共同参与。肾小管细胞通过上述蛋白重吸收——尿酸盐,体现了细胞膜具有___________的功能特性。原尿中还有许多物质也需借助载体蛋白通过肾小管的细胞膜,这类跨膜运输的具体方式有___________。
    (2)URAT1分布于肾小管细胞刷状缘(下图示意图),该结构有利于尿酸盐的重吸收,原因是___________。

    (3)与空白对照组(灌服生理盐水的正常实验大鼠)相比,模型组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与其它两组比较,设置模型组的目的是___________。
    (4)根据尿酸盐转运蛋白检测结果,推测F降低治疗组大鼠血清尿酸盐含量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减少尿酸盐重吸收,为进一步评价F的作用效果,本实验需要增设对照组,具体为___________。
    【答案】 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 选择透过性 协助扩散、主动运输 肾小管细胞刷状缘形成很多突起,增大吸收面积 (有无)尿酸氧化酶抑制剂 和对照组相比,确定模型制备是否成功;和治疗组相比,说明治疗的效果如何 F抑制转运蛋白URAT1和GLUT9基因的表达 高尿酸血症大鼠灌服E
    【分析】由图可知,模型组(有尿酸氧化酶的正常实验大鼠灌服尿酸氧化酶抑制剂)尿酸盐转运蛋白增多,血清尿酸盐含量增高;治疗组尿酸盐转运蛋白减少,F降低治疗组大鼠血清尿酸盐含量。
    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内质网进行粗加工→内质网“出芽”形成囊泡→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高尔基体“出芽”形成囊泡→细胞膜,整个过程还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
    【详解】(1)分泌蛋白在细胞内的合成、加工和转运过程需要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及线粒体等细胞器共同参与,由于URAT1和GLUT9与分泌蛋白相似,因此URAT1和GLUT9在细胞内的合成、加工和转运过程需要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及线粒体等细胞器共同参与。肾小管细胞通过URAT1和GLUT9蛋白重吸收尿酸盐,体现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借助载体蛋白的跨膜运输的方式有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
    (2)由图可知,肾小管细胞刷状缘形成很多突起,增大吸收面积,有利于尿酸盐的重吸收。
    (3)模型组灌服尿酸氧化酶抑制剂,与空白对照组灌服生理盐水的正常实验大鼠(有尿酸氧化酶)相比,模型组的自变量是有无尿酸氧化酶抑制剂,和对照组相比,确定模型制备是否成功;和治疗组相比,说明治疗的效果如何。
    (4)根据尿酸盐转运蛋白检测结果,模型组灌服尿酸氧化酶抑制剂后转运蛋白增加,灌服F的治疗组转运蛋白和空白组相同,可推测F降低治疗组大鼠血清尿酸盐含量的原因可能是F可能抑制转运蛋白URAT1和GLUT9基因的表达,减少尿酸盐重吸收。为进一步评价F的作用效果,本实验需要增设对照组,将高尿酸血症大鼠灌服E与F进行对比,得出两者降尿酸的作用效果。
    【点睛】本题以高尿酸血症的治疗原理为背景,答题关键在于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明确分泌蛋白的合成过程、跨膜运输方式及细胞膜功能。
    95.(2020·江苏·统考高考真题)研究发现,线粒体内的部分代谢产物可参与调控核内基因的表达,进而调控细胞的功能。下图为T细胞中发生上述情况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丙酮酸进入线粒体后先经氧化脱羧形成乙酰辅酶A,再彻底分解成__________和[H]。[H]经一系列复杂反应与__________结合,产生水和大量的能量,同时产生自由基。
    (2)线粒体中产生的乙酰辅酶A可以进入细胞核,使染色质中与__________结合的蛋白质乙酰化,激活干扰素基因的转录。
    (3)线粒体内产生的自由基穿过线粒体膜到__________中,激活NFAT等调控转录的蛋白质分子,激活的NFAT可穿过__________进入细胞核,促进白细胞介素基因的转录。转录后形成的__________分子与核糖体结合,经__________过程合成白细胞介素。
    (4)T细胞内乙酰辅酶A和自由基调控核内基因的表达,其意义是__________。
    【答案】 CO2 O2 DNA 细胞质基质 核孔 mRNA 翻译 提高机体的免疫能力
    【分析】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的葡萄糖酵解产生丙酮酸和[H],同时释放少量能量,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阶段是丙酮酸与水反应产生二氧化碳和[H],同时释放少量能量,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中;第三阶段是[H]与氧气生成水,释放大量能量的过程,发生在线粒体内膜上。据图分析可知,乙酰辅酶A进入三羧酸循环后,代谢产生[H],[H]参与有氧呼吸第三阶段,与O2结合形成H2O,同时产生了大量自由基,自由基激活NFAT等分子,进入细胞核的NFAT和乙酰辅酶A在乙酰化酶催化下发生乙酰化反应,参与调控核内基因的表达,进而调控合成干扰素、白细胞介素等。
    【详解】(1)根据题意,丙酮酸进入线粒体后先经氧化脱羧形成乙酰辅酶A,再彻底分解产生CO2和[H],[H]参与有氧呼吸第三阶段,与O2结合,形成H2O。
    (2)据图可知,乙酰辅酶A进入细胞核中,在乙酰化酶催化下发生乙酰化反应,根据题意,该过程是乙酰辅酶A使染色质中与DNA结合的蛋白质发生乙酰化反应,进而激活了相关基因的转录。
    (3)据图可知,线粒体内产生的自由基穿过线粒体膜到达细胞质基质中,激活了NFAT等蛋白质分子,激活的NFATNFAT等蛋白质分子要穿过核孔才能进入细胞核,促进白细胞介素基因的转录。相关基因转录形成mRNA,mRNA与核糖体结合后,经翻译产生白细胞介素。
    (4)据图可知,T细胞内乙酰辅酶A和自由基可调控核内基因的表达,合成干扰素、白细胞介素等,其对提高机体的免疫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点睛】本题结合图解,综合考察了有氧呼吸过程、基因的表达、物质的运输等内容,要求考生能结合所学内容,正确分析题图,并能在新的情景中正确运用所学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获取信息并利用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
    96.(2020·天津·统考高考真题)Ⅰ型糖尿病是因免疫系统将自身胰岛素作为抗原识别而引起的自身免疫病。小肠黏膜长期少量吸收胰岛素抗原,能诱导免疫系统识别该抗原后应答减弱,从而缓解症状。科研人员利用Ⅰ型糖尿病模型小鼠进行动物实验,使乳酸菌在小鼠肠道内持续产生人胰岛素抗原,为此构建重组表达载体,技术路线如下。

    据图回答:
    (1)为使人胰岛素在乳酸菌中高效表达,需改造其编码序列。下图是改造前后人胰岛素B链编码序列的起始30个核苷酸序列。据图分析,转录形成的mRNA中,该段序列所对应的片段内存在碱基替换的密码子数有________个。

    (2)在人胰岛素A、B肽链编码序列间引入一段短肽编码序列,确保等比例表达A、B肽链。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________。
    A.引入短肽编码序列不能含终止子序列
    B.引入短肽编码序列不能含终止密码子编码序列
    C.引入短肽不能改变A链氨基酸序列
    D.引入短肽不能改变原人胰岛素抗原性
    (3)在重组表达载体中,SacⅠ和XbaⅠ限制酶仅有图示的酶切位点。用这两种酶充分酶切重组表达载体,可形成________种DNA片段。
    (4)检测转化的乳酸菌发现,信号肽-重组人胰岛素分布在细胞壁上。由此推测,信号肽的合成和运输所经历的细胞结构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转化的乳酸菌饲喂Ⅰ型糖尿病模型小鼠一段时间后,小鼠体内出现人胰岛素抗原,能够特异性识别它的免疫细胞有________。
    A.B细胞             B.T细胞                C.吞噬细胞           D.浆细胞
    【答案】 6 ABCD 3 核糖体、细胞质基质、细胞膜、细胞壁 AB
    【分析】本题以自身免疫病和Ⅰ型糖尿病为背景,考查了基因工程的相关知识,乳酸菌是原核细菌,要表达人体的人胰岛素抗原,必须通过基因工程技术才能实现。图示中将人胰岛素编码序列进行了改造,再与一小段短肽编码序列结合形成重组人胰岛素编码序列,进而构成重组表达载体。
    【详解】(1)从图示可知,改造前后人胰岛素B链编码序列的起始30个核苷酸序列有7个核苷酸发生了替换,则其转录形成的mRNA中,也会有7个核苷酸发生改变,一个密码子由mRNA上三个连续的碱基组成,由此可知,该段序列所对应的片段内存在碱基替换的密码子数有6个。
    (2)要确保等比例表达A、B肽链,则需A、B肽链一起合成,即启动子和终止子在人胰岛素A、B链编码序列两端,在其中间加入一段短肽编码序列后,序列中间不能出现终止子,所转录得到的mRNA中间也不能出现终止密码子,同时不能改变肽链的氨基酸序列和它的功能,综上,答案选ABCD。
    (3)在重组表达载体中,SacⅠ和XbaⅠ限制酶切位点分别有2个和1个,当将重组表达载体用SacⅠ和XbaⅠ限制酶充分酶切后,会形成3个缺口,得到3种不同的DNA片段。
    (4)乳酸菌属于原核细胞,其细胞壁上的信号肽在核糖体上合成后,到细胞质基质中加工,再将其运输到细胞膜上,进而转移到细胞壁。
    (5)人胰岛素抗原能引起小鼠的特异性免疫,在特异性免疫过程中,B细胞和T细胞能特异性识别抗原,而吞噬细胞能识别抗原,但不是特异性识别,浆细胞不能识别抗原。
    【点睛】本题综合考查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免疫调节和基因工程等相关的知识点,考向灵活,各知识点联系紧密,需认真审题。
    97.(2020·全国·统考高考真题)真核细胞的膜结构具有重要功能。请参照表中内容完成下表。
    结构名称
    突触
    高尔基体
    (1)_________
    叶绿体的类囊体膜
    功能
    (2)_________
    (3)_________
    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作为能量转换的场所
    膜的主要成分
    (4)_________
    功能举例
    在缩手反射中参与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参与豚鼠胰腺腺泡细胞分泌蛋白的形成过程
    参与K+从土壤进入植物根细胞的过程
    (5)_________

    【答案】 细胞膜 参与信息传递 对蛋白质进行加工修饰 脂质和蛋白质 叶肉细胞进行光合作用时,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发生在类囊体膜上
    【分析】1、生物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还有少量的糖类。脂质中磷脂最丰富,功能越复杂的生物膜,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
    2、细胞膜的功能:①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②控制物质进出;③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3、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内质网进行粗加工→内质网“出芽”形成囊泡→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高尔基体“出芽”形成囊泡→细胞膜,整个过程还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
    【详解】(1)K+进入植物根细胞的过程为主动运输,体现了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
    (2)兴奋在神经元之间是通过突触传递的,当兴奋传递到突触小体时,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进入突触间隙,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使突触后膜发生兴奋或抑制,该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参与信息传递的功能。
    (3)由分析可知,在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过程中,高尔基体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修饰后,“出芽”形成囊泡,最终将蛋白质分泌到细胞外。
    (4)由分析可知生物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
    (5)类囊体薄膜上分布着光合色素和多种酶,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反应的场所,可以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点睛】本题考查生物膜的成分和功能,要求考生能够识记分泌蛋白合成、分泌的过程,掌握各种生物膜的功能,再结合实例具体分析。
    98.(2019·海南·统考高考真题)人体血液中有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红细胞有运输氧气的功能。回答下列问题。
    (1)通常,成人体内生成红细胞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__;成熟红细胞不能合成血红蛋白,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金属元素_____________是合成血红蛋白的必需原料。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患者体内的血红蛋白分子的多肽链上发生了____________________。
    (3)无氧呼吸是成熟红细胞获得能量的途径,无氧呼吸产生能量的过程发生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大面积烧伤患者的创面会大量渗出细胞外液,通常需要给患者输入______________(填“红细胞悬浮液”或“血浆”)来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态。
    【答案】 骨髓 没有细胞核 铁 氨基酸的替换 细胞质基质 血浆
    【分析】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不含细胞核和众多的细胞器,可以用来制备细胞膜。
    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中,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第三阶段可以产生大量的能量。人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可以产生少量的能量,第二阶段不产生能量。
    内环境的稳态指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的状态。
    【详解】(1)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可以增殖分化成红细胞、白细胞等,因此通常成人体内生成红细胞的场所是骨髓;成熟红细胞无细胞核和众多细胞器,不能合成血红蛋白。
    (2)金属元素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必需原料。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出现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突变,基因中发生了碱基对的替换,导致患者体内的血红蛋白分子的多肽链上发生了氨基酸的替换。
    (3)无氧呼吸的场所只有一个,是细胞质基质。
    (4)大面积烧伤患者的创面会大量渗出细胞外液,通常需要给患者输入血浆,增加细胞外液的量,来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态。
    【点睛】有氧呼吸三个阶段均可产生ATP,无氧呼吸只有第一阶段可以产生少量ATP。人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
    99.(2019·北京·统考高考真题)光合作用是地球上最重要的化学反应,发生在高等植物、藻类和光合细菌中。
    (1)地球上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主要来源于光反应吸收的____________,在碳(暗)反应中,RuBP羧化酶(R酶)催化CO2与RuBP(C5)结合,生成2分子C3,影响该反应的外部因素,除光照条件外还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两个);内部因素包括_____________(写出两个)。
    (2)R酶由8个大亚基蛋白(L)和8个小亚基蛋白(S)组成。高等植物细胞中L由叶绿体基因编码并在叶绿体中合成,S由细胞核基因编码并在___________中由核糖体合成后进入叶绿体,在叶绿体的___________中与L组装成有功能的酶。
    (3)研究发现,原核生物蓝藻(蓝细菌)R酶的活性高于高等植物,有人设想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蓝藻R酶的S、L基因转入高等植物,以提高后者的光合作用效率。研究人员将蓝藻S、L基因转入某高等植物(甲)的叶绿体DNA中,同时去除甲的L基因。转基因植株能够存活并生长。检测结果表明,转基因植株中的R酶活性高于未转基因的正常植株。
    ①由上述实验能否得出“转基因植株中有活性的R酶是由蓝藻的S、L组装而成”的推测________?请说明理由。______
    ②基于上述实验,下列叙述中能够体现生物统一性的选项包括______。
    a.蓝藻与甲都以DNA作为遗传物质
    b.蓝藻与甲都以R酶催化CO2的固定
    c.蓝藻R酶大亚基蛋白可在甲的叶绿体中合成
    d.在蓝藻与甲的叶肉细胞中R酶组装的位置不同
    【答案】 光能 温度、CO2浓度 R酶活性、R酶含量、C5含量、pH(其中两个) 细胞质 基质 不能 转入蓝藻S、L基因的同时没有去除甲的S基因,无法排除转基因植株R酶中的S是甲的S基因表达产物的可能性 a、b、c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光合作用、基因工程及基因对性状的控制的有关知识。影响光合作用的外界因素主要有光照、温度、水、无机盐和CO2浓度等,内部因素主要有色素的含量和种类、酶的含量及活性;要将新的基因转入,首先得将“原配”基因从受体植株的细胞核和它的叶绿体基因组中给敲除掉。然后导入目的基因,等待它们将老片段“替换”掉了之后,用专门的培养基筛选出只含有这种叶绿体的细胞,再通过组织培养最终获得R酶活性很高的转基因植株。
    【详解】(1)地球上生物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来自有机物,有机物主要来自植物的光合作用,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需要光反应吸收光能,转化为ATP的化学能,然后ATP为暗反应中C3的还原提供能量,合成糖类。在暗反应中,RuBP 羧化酶(R酶)催化CO2与RuBP(C5)结合,生成2分子C3,这是光合作用的暗反应的二氧化碳的固定。暗反应的进行需要相关酶的催化,二氧化碳做原料,需要光反应提供[H]和ATP,光反应需要色素、酶、水、光照等,故影响该反应的外部因素有光照、温度、CO2浓度、水、无机盐等;内部因素包括色素含量及种类、酶的含量及活性等。
    (2)高等植物细胞中L由叶绿体基因编码并在叶绿体中合成,S由细胞核基因通过转录成mRNA ,mRNA 进入细胞质,与核糖体结合,合成为S蛋白;因R酶是催化CO2与C5结合的,在叶绿体基质中进行,故S蛋白要进入叶绿体,在叶绿体的基质中与L组装成有功能的酶。
    (3) ①据题设条件可知,将蓝藻S、L基因转入某高等植物(甲)的叶绿体DNA中,只去除甲的L基因,没有去除甲的S基因。因此,转基因植株仍包含甲植株的S基因,不能排除转基因植株中R酶是由蓝藻的L蛋白和甲的S蛋白共同组成。故由上述实验不能得出“转基因植株中有活性的R酶是由蓝藻的S、L组装而成”的推测。
    ②根据上述实验,可以看出蓝藻的基因能导入到甲的DNA中,说明蓝藻和甲植株都以DNA为遗传物质;蓝藻中 R酶的活性高于高等植物,说明两者都以R酶催化CO2的固定;由于蓝藻S、L基因均转入甲的叶绿体DNA中,且去除了甲的L基因,结果转基因植株合成了R酶,说明蓝藻R酶大亚基蛋白L在甲的叶绿体中合成,即蓝藻的基因在甲的叶绿体中可以表达,以上体现了生物界的统一性。在蓝藻中R酶组装是在细胞质基质,甲的叶肉细胞组装R酶是在叶绿体基质,则说明了不同生物之间具有差异性。因此,选abc。
    【点睛】解答本题关键抓住“将蓝藻S、L基因转入某高等植物(甲)的叶绿体DNA中,同时去除甲的L基因。”这一条件,得知甲的S基因还在,可以合成S蛋白,故无法确定转基因植株中有活性的R酶完全是由蓝藻的S、L组装而成。

    四、实验题
    100.(2019·全国·统考高考真题)氮元素是植物生长的必需元素,合理施用氮肥可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回答下列问题。
    (1)植物细胞内,在核糖体上合成的含氮有机物是___________,在细胞核中合成的含氮有机物是___________,叶绿体中含氮的光合色素是______。
    (2)农作物吸收氮元素的主要形式有铵态氮(NH4﹢)和硝态氮(NO3﹣)。已知作物甲对同一种营养液(以硝酸铵为唯一氮源)中NH4﹢和NO3﹣的吸收具有偏好性(NH4﹢和NO3﹣同时存在时,对一种离子的吸收量大于另一种)。请设计实验对这种偏好性进行验证,要求简要写出实验思路、预期结果和结论________。
    【答案】 蛋白质 核酸 叶绿素 实验思路:配制营养液(以硝酸铵为唯一氮源),用该营养液培养作物甲,一段时间后,检测营养液中NH4﹢和NO3﹣剩余量。
    预期结果和结论:若营养液中NO3﹣剩余量小于NH4﹢剩余量,则说明作物甲偏好吸收NO3﹣;若营养液中NH4﹢剩余量小于NO3﹣剩余量,则说明作物甲偏好吸收NH4﹢。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细胞中蛋白质和核酸的组成元素及实验设计等有关知识。组成细胞内的化合物主要分为有机物和无机物,无机物有水和无机盐;有机物有蛋白质、糖类、脂质和核酸。蛋白质的组成元素中一定含有C、H、O、N,糖类的组成元素有C、H、O,脂质的组成元素为C、H、O或C、H、O、N、P,核酸的组成元素是C、H、O、N、P。
    【详解】(1)核糖体是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故在植物的核糖体上合成的含氮有机物是蛋白质。细胞核内可以进行DNA复制和转录,复制的产物是DNA,转录的产物是RNA,其组成元素均为C、H、O、N、P,故细胞核内合成的含氮化合物是核酸即DNA、RNA。叶绿体中的色素分为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两大类,前者含有N,后者不含N。
    (2)要验证作物甲对NH4+和NO3-吸收具有偏好性,可以把甲放在以硝酸铵为唯一氮源的培养液中进行培养,通过测定培养前后铵态氮和硝态氮的含量变化即可以得出结论。因此实验思路为:配制营养液(以硝酸铵为唯一氮源),用该营养液培养作物甲,一段时间后,检测营养液中NH4﹢和NO3﹣剩余量。
    可用假设法推理,假设作物甲偏好吸收NO3﹣,则营养液中NO3﹣的剩余量较少;假设作物甲偏好吸收NH4﹢,则营养液中NH4﹢的剩余量较少。因此,预期结果和结论为:若营养液中NO3﹣剩余量小于NH4﹢剩余量,则说明作物甲偏好吸收NO3﹣;若营养液中NH4﹢剩余量小于NO3﹣剩余量,则说明作物甲偏好吸收NH4﹢。
    【点睛】本题的难点是实验设计,需要注意几点:培养液应该以硝酸铵为唯一氮源,避免其他氮源对实验的影响;预期的结果和结论要一一对应。



    相关试卷

    2019-2023年高考生物学分类汇编——专题21细胞工程: 这是一份2019-2023年高考生物学分类汇编——专题21细胞工程,文件包含2019-2023年高考生物学分类汇编专题21细胞工程解析版docx、2019-2023年高考生物学分类汇编专题21细胞工程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79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19-2023年高考生物学分类汇编——专题20基因工程: 这是一份2019-2023年高考生物学分类汇编——专题20基因工程,文件包含2019-2023年高考生物学分类汇编专题20基因工程解析版docx、2019-2023年高考生物学分类汇编专题20基因工程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51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19-2023年高考生物学分类汇编——专题14免疫调节: 这是一份2019-2023年高考生物学分类汇编——专题14免疫调节,文件包含2019-2023年高考生物学分类汇编专题14免疫调节解析版docx、2019-2023年高考生物学分类汇编专题14免疫调节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01页, 欢迎下载使用。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2019-2023年高考生物学分类汇编——专题2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