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部分地区2022-2023学年下学期七年级语文期末试卷汇编:词语运用及修改
展开
这是一份广东省部分地区2022-2023学年下学期七年级语文期末试卷汇编:词语运用及修改,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词语运用及修改
广东省中山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韦斯特科特在《简朴的哲学》一书中诘问生活的意义,启发人们思考“简朴”能否成为值得追求的目标。
B.2023年以来美国已发生100多起大规模枪击事件,枪支暴力已经成为笼罩在美国民众心头的阴影。
C.高铁上一名男子突发疾病昏倒在地,云南昭通女孩刘晓姣立刻施救,看到患者病情好转,她如释重负。
D.周末,张希文乘坐公交车到詹园参加综合实践活动,经过“詹园”站时她因为接电话而目不窥园,导致错过了下车站点。
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柳青的《创业史》讲述了以梁生宝为代表的新一代农民,坚持互助互帮、为建设农村合作社事业而奋斗。(将“讲述”改为“叙述”)
B.谭华健的《中山工业简史》契合了产业、教育双向赋能的时代要求,为学者们研究中山经济展现了丰富史料和现实案例。(将“展现”改为“提供”)
C.诚信经营的前提是守法。各级部门要严格落实主体责任,坚决预防和杜绝食品安全事件不再发生。(删去“不再”)
D.2023年2月,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荷鲁斯1号遥感卫星发射升空,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在“顺利”前“该卫星”)
广东省肇庆市2022-2023学年高要区七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
3.(3分)下列选项来自“课文中的语文”活动,其中错误的一项是( )
A.“回忆鲁迅先生”“孙权劝学”“最苦与最乐”“游山西村”依次是动宾短语、主谓短语、并列短语、补充短语。
B.“我看见奔流似的马群,听见蒙古狗深夜的嗥鸣和皮鞭滚落在山涧里的脆响……”中“看见”“深夜的”“在”的词性分别是“动词”“形容词”“介词”。
C.“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长鞭”运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
D.《木兰诗》是我国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长篇叙事民歌,作品塑造的木兰形象,既富有传奇色彩,又真切动人。
4.(3分)下列句子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他把自己的创意高高兴兴地拿出来分享,虽有受到“攻击”的心理准备,但更渴望赢得大家的赞赏。(语序不当,“高高兴兴地”放在“把”字前面)
B.能否搞好中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是提高学生德育素养的重要途径。(“提高”和“途径”搭配不当,将“提高”改为“增加”)
C.在国外制作的电视动画中,有关校园生活等现实题材的作品占比大约为20%左右。(成分赘余,将“大约”或“左右”去掉。)
D.中国散裂中子源工程圆满通过国家验收,投入运营后将填补国内脉冲中子应用领域。(宾语残缺,在“应用领域”后加“的空白”)
广东省湛江市麻章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3. 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 几年没见,调皮捣蛋的小东变成了一个品学兼优的小伙子,再也不是当年的吴下阿蒙了。
B. 他操作计算机非常熟练,已经达到了无所不为的程度。
C. 即使冬天严寒而孤独,我也始终相信,会有不期而遇的温暖。
D. 任何个人的成就和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比较起来,都不过是沧海一粟。
4.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近来各地事故多发,有关部门通知要求必须高度重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在“生命财产”后加上“安全”)
B. 能否刻苦、勤奋地读书,是学生们成材的关键。(在“学生们”后加上“能否”)
C. 通过汉字听写大赛,使人们进一步认识了汉字之美,更加重视汉字书写与汉字文化传承。(把“通过”或“使”删掉)
D. 观测结果表明,在距地面1 500~2 000米处,水汽含量跟地面相比降低了一倍,(把“降低”改为“减少”)
广东省惠来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在追逐太空的征途中,我国航天事业不断开启令世人刮目相待的新篇章。
B.他今年刚参加工作,毫无社会经验,工作起来常常是语无伦次。
C.春天来了,田野里蜂围蝶阵,原来是油菜花开了。
D.他找到了一份安定的工作,希望从此可以结束颠沛流离的生活。
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国家出台“双减”政策,目的是旨在让孩子们健康发展,先“成人”再“成才”。(将“成人”和“成才”互换位置)
B.为了改善同学们的语文素养,许多学校积极开展“阅读经典作品,建设书香校园”的活动。(将“改善”改为“提高”)
C.通过调查,使我们了解了真实情况。(删掉“通过”或“使”)
D.我们就是要虚张声势,把全班同学的学习热情调动起来。(将“虚张声势”改为“大造声势”)
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3.下面语段中,依次填入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在各领域中,如果你想成为一个创新的好手, 需要下很多工夫,花许多的时间。天才固然重要, 刻苦和勤奋有时候比天才更加重要。 一个人只有天才却不刻苦,那什么事都做不成。
A.因此但是即使
B.那么但是如果
C.也而且即使
D.那么而且因为
4.下面一段文字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①中华优秀文化典籍记录了社会的发展与时代的变迁。②阅读这些典籍,可以让我们感受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③典籍中蕴含的深刻哲理,还能带给我们许多人生启迪。④在阅读中,使我们的视野更加宽广,精神更加丰盈。
A.第①句 B.第②句 C.第③句 D.第④句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12.下面是关于孝道的对联,请将备选汉字组成下联。
上联:承恩不忘三春雨
下联:
(备选文字:寸草 常 行孝 心 怀)
广东省清远市阳山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未语文试题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在这件事情的处理方式上,双方出现了分歧。
B.细细咀嚼,用心去欣赏,你会发现幸福的生活,就是在那如水的平淡中活出精彩。
C.在那颠沛流离的日子,他始终无法忘记家乡的景物、家乡的美食、家乡的亲人。
D.大熊猫憨态可掬,小猴子顽皮可爱,使得周围的大人、孩子忍俊不禁地大笑起来。
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自从“送出一本书 打开一扇窗”活动开展以来,我校已累计送出千余本左右的图书。(删去“左右”)
B.中医药学包含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凝聚着中华民族。(在句末加“的博大智慧”)
C.由于新冠疫情的影响,工厂的订单减少了一倍。(将“减少”改为“降低”)
D.“弘扬五四精神”活动旨在以激发大家的爱国热情,激励我们肩负起新时代青年使命为目的。(删去“旨在”或“以……为目的”)
词语运用及修改
广东省中山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韦斯特科特在《简朴的哲学》一书中诘问生活的意义,启发人们思考“简朴”能否成为值得追求的目标。
B.2023年以来美国已发生100多起大规模枪击事件,枪支暴力已经成为笼罩在美国民众心头的阴影。
C.高铁上一名男子突发疾病昏倒在地,云南昭通女孩刘晓姣立刻施救,看到患者病情好转,她如释重负。
D.周末,张希文乘坐公交车到詹园参加综合实践活动,经过“詹园”站时她因为接电话而目不窥园,导致错过了下车站点。
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柳青的《创业史》讲述了以梁生宝为代表的新一代农民,坚持互助互帮、为建设农村合作社事业而奋斗。(将“讲述”改为“叙述”)
B.谭华健的《中山工业简史》契合了产业、教育双向赋能的时代要求,为学者们研究中山经济展现了丰富史料和现实案例。(将“展现”改为“提供”)
C.诚信经营的前提是守法。各级部门要严格落实主体责任,坚决预防和杜绝食品安全事件不再发生。(删去“不再”)
D.2023年2月,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荷鲁斯1号遥感卫星发射升空,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在“顺利”前“该卫星”)
3.D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的理解与运用。
A.诘问:追问、责问。符合语境,使用正确;
B.笼罩:像笼子似的罩在上面。符合语境,使用正确;
C.如释重负:像放下重担那样轻松,形容紧张心情过去以后的的轻松愉快。符合语境,使用正确;
D.目不窥园:比喻埋头钻研,不为外事分心。形容专心致志,埋头苦读。此处属望文生义,意为“没看到詹园”,使用错误;
故选D。
4.A
【详解】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
A.成分残缺,缺少宾语,应在“奋斗”后加“的故事”;
故选A。
广东省肇庆市2022-2023学年高要区七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
3.(3分)下列选项来自“课文中的语文”活动,其中错误的一项是( )
A.“回忆鲁迅先生”“孙权劝学”“最苦与最乐”“游山西村”依次是动宾短语、主谓短语、并列短语、补充短语。
B.“我看见奔流似的马群,听见蒙古狗深夜的嗥鸣和皮鞭滚落在山涧里的脆响……”中“看见”“深夜的”“在”的词性分别是“动词”“形容词”“介词”。
C.“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长鞭”运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
D.《木兰诗》是我国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长篇叙事民歌,作品塑造的木兰形象,既富有传奇色彩,又真切动人。
4.(3分)下列句子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他把自己的创意高高兴兴地拿出来分享,虽有受到“攻击”的心理准备,但更渴望赢得大家的赞赏。(语序不当,“高高兴兴地”放在“把”字前面)
B.能否搞好中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是提高学生德育素养的重要途径。(“提高”和“途径”搭配不当,将“提高”改为“增加”)
C.在国外制作的电视动画中,有关校园生活等现实题材的作品占比大约为20%左右。(成分赘余,将“大约”或“左右”去掉。)
D.中国散裂中子源工程圆满通过国家验收,投入运营后将填补国内脉冲中子应用领域。(宾语残缺,在“应用领域”后加“的空白”)
3.(3分)
【答案】A
【分析】本题考查短语、词性、修辞及文学常识等知识的掌握。根据平时的积累作答。
4.(3分)
【答案】B
【分析】本题考病句的辨析。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结构混乱、语意不明、语言赘余等。先通读所有句子,凭语感判断正误,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压缩句子,看搭配是否得当,找出病因。
广东省湛江市麻章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3. 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 几年没见,调皮捣蛋的小东变成了一个品学兼优的小伙子,再也不是当年的吴下阿蒙了。
B. 他操作计算机非常熟练,已经达到了无所不为的程度。
C. 即使冬天严寒而孤独,我也始终相信,会有不期而遇的温暖。
D. 任何个人的成就和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比较起来,都不过是沧海一粟。
4.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近来各地事故多发,有关部门通知要求必须高度重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在“生命财产”后加上“安全”)
B. 能否刻苦、勤奋地读书,是学生们成材的关键。(在“学生们”后加上“能否”)
C. 通过汉字听写大赛,使人们进一步认识了汉字之美,更加重视汉字书写与汉字文化传承。(把“通过”或“使”删掉)
D. 观测结果表明,在距地面1 500~2 000米处,水汽含量跟地面相比降低了一倍,(把“降低”改为“减少”)
3.(3分) B (无所不为:指什么坏事都干或干尽了坏事,含贬义。)
4.(3分) D (“降低”与“一倍”搭配不当,应把“一倍”改为“一半”)
广东省惠来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在追逐太空的征途中,我国航天事业不断开启令世人刮目相待的新篇章。
B.他今年刚参加工作,毫无社会经验,工作起来常常是语无伦次。
C.春天来了,田野里蜂围蝶阵,原来是油菜花开了。
D.他找到了一份安定的工作,希望从此可以结束颠沛流离的生活。
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国家出台“双减”政策,目的是旨在让孩子们健康发展,先“成人”再“成才”。(将“成人”和“成才”互换位置)
B.为了改善同学们的语文素养,许多学校积极开展“阅读经典作品,建设书香校园”的活动。(将“改善”改为“提高”)
C.通过调查,使我们了解了真实情况。(删掉“通过”或“使”)
D.我们就是要虚张声势,把全班同学的学习热情调动起来。(将“虚张声势”改为“大造声势”)
3.B
4.A
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3.下面语段中,依次填入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在各领域中,如果你想成为一个创新的好手, 需要下很多工夫,花许多的时间。天才固然重要, 刻苦和勤奋有时候比天才更加重要。 一个人只有天才却不刻苦,那什么事都做不成。
A.因此但是即使
B.那么但是如果
C.也而且即使
D.那么而且因为
4.下面一段文字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①中华优秀文化典籍记录了社会的发展与时代的变迁。②阅读这些典籍,可以让我们感受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③典籍中蕴含的深刻哲理,还能带给我们许多人生启迪。④在阅读中,使我们的视野更加宽广,精神更加丰盈。
A.第①句 B.第②句 C.第③句 D.第④句
3.B
【详解】试题分析:通读这段话 ,先了解其大意,然后再理解的基础上再选择恰当地关联词。如果想……,那么就……,这是一组表假设关系的关联词,第一空应该填“那么”;……固然……,但是……,这是一组表转折关系的关联词,第二空应该填“但是”;如果……那么……,这是一组表假设关系的关联词,第三空应该填“那么”。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选词填空的能力。
点评:解答选词填空类题目,联系具体语境,一要揣摩词语的轻重程度来适应语义和语境,例如“陌生”语病“生疏”所表示的程度是不一样的,“陌生”表示初次接触,不熟悉,“生疏”则是以前有接触或熟悉,时间长了,变得不熟悉,或因接触时间不长,次数不多而不熟悉;二要限定词义的范围;三要分清词性与语法功能;四凭借语感与第一印象来作答。
4.D
【详解】D.第④句中“在阅读中,使我们的视野更加宽广,精神更加丰盈”错,缺少主语,应把“在……中”删除。第①②③句表达正确,无语病。
故选D。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12.下面是关于孝道的对联,请将备选汉字组成下联。
上联:承恩不忘三春雨
下联:
(备选文字:寸草 常 行孝 心 怀)
12.【分析】本题考查对联。对联是用对偶修辞写出的句子,是用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应或相近的意思的艺术形式。解题时,要根据题干要求,依据对联的特点分析作答。
【解答】根据对联词性相对、内容相关、仄起平收的特点,结合上联内容,可以组合为“承恩不忘三春雨,行孝常怀寸草心”。
答案:
行孝常怀寸草心
【点评】对联的基本要求:
1.要字数相等,断句一致。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不多不少;
2.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
3.要词性相对,位置相同。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
4.要内容相关,上下衔接。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复。
广东省清远市阳山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未语文试题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在这件事情的处理方式上,双方出现了分歧。
B.细细咀嚼,用心去欣赏,你会发现幸福的生活,就是在那如水的平淡中活出精彩。
C.在那颠沛流离的日子,他始终无法忘记家乡的景物、家乡的美食、家乡的亲人。
D.大熊猫憨态可掬,小猴子顽皮可爱,使得周围的大人、孩子忍俊不禁地大笑起来。
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自从“送出一本书 打开一扇窗”活动开展以来,我校已累计送出千余本左右的图书。(删去“左右”)
B.中医药学包含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凝聚着中华民族。(在句末加“的博大智慧”)
C.由于新冠疫情的影响,工厂的订单减少了一倍。(将“减少”改为“降低”)
D.“弘扬五四精神”活动旨在以激发大家的爱国热情,激励我们肩负起新时代青年使命为目的。(删去“旨在”或“以……为目的”)
妇孺皆知:读音是fù rú jiē zhī,意思是妇女、小孩全都知道。指众所周知。
3.D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和成语的辨析。
A.分歧,意思是不一致,有差异。指在这件事情的处理方式上,双方出现了不一致的意见。符合语境,运用正确;
B.咀嚼,意思是比喻对事物反复体会。符合语境,运用正确;
C.颠沛流离,意思是形容生活艰难,四处流浪。符合语境,运用正确;
D.忍俊不禁,意思是忍不住要发笑。与后面的“大笑”语义重复,运用不正确;
故选D。
4.C
【详解】本题考查病句。
C.“减少”“降低”后不能用倍数,将“一倍”改为“一半”或“二分之一”或“百分之五十”;
故选C。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山东省部分地区2022-2023学年下学期七年级语文期末试卷汇编:语言运用,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综合性学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广东省部分地区2022-2023学年下学期七年级语文期末试卷汇编:古诗文默写,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默写古诗文,提倡使用名句,巩固识记成果,留心特别词句,规避识记误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广东省部分地区2022-2023学年下学期七年级语文期末试卷汇编:名著阅读,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的名著选段,完成问题,最后一段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