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市第二十九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462336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江苏省南京市第二十九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02](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4623366/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江苏省南京市第二十九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03](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4623366/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江苏省南京市第二十九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
展开七年级(下)期末试卷
语文
(满分100分 时间120分钟)
友情提醒:此卷为试题卷,答案写在此卷上无效。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卷上。
一(23分)
语文学习无处不在,只要留心就有收获。我们一起跟随小林和小蕾,完成“我的语文生活”之旅。
1.小林根据游玩经历写了一段文字,请完成相应任务。(10分)
每次游览玄武湖,都有美好的感受。春天,我去樱洲赏花,道旁的古木沧翠欲滴,樱树上开满樱花、团团簇簇,仿佛迸()溅出的水花;夏天,我去菱洲赏莲,但只能远观,而不可xiè()玩,微风吹过,一阵淡雅的清香随风飘来,嗅在鼻里令人飘然脱俗;秋天,我去梁洲赏桂,娇小的黄色花瓣,挂在树梢上轻轻摇曳,散发着典雅的幽香;冬天,我去环洲赏雪,远远望去,湖面显得格外静谧,微漾的湖浪轻拍堤岸,与我那炽()热的心应和着。闲xiá()之余,与自然亲密接触,令人心旷神怡。
(1)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xiè()玩 闲xiá()
(2)给加点字注音。(2分)
进()溅 炽()热
(3)小蕾发现画线句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病订正。(1分)
______改为______
(4)小蕾发现小林用了很多四字短语,语言典雅,请选出下列短语结构与其他三个不一致的一项()(3分)
A.轻轻摇曳 B.格外静谧 C.亲密接触 D.心旷神怡
(5)小林游船时,在连接翠洲与十里长堤的旭桥的桥洞两侧梁柱上,发现了一副对联,觉得非常好,回来后想抄写在整理本上,可是记忆错乱,请帮他理清。(2分)
春色 显碧水绿波 湖光 五洲 十顷 映钟山龙蟠
上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学完了古诗文,小蕾想进行分类梳理,请帮她完成整理单。(10分)
表现手法
主旨情感
经典名句
诗文出处
(1)______
安贫乐道
斯是陋室,(2)____________。
刘禹锡《陋室铭》
洁身自好
莲之出淤泥而不染,(3)____________。
周敦颐《爱莲说》
(4)______
(5)_______,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己亥杂诗》
借景抒情
雄心壮志
(6)______,(7)______。
杜甫《望岳》
不畏奸邪
不畏浮云遮望眼,(8)______。
王安石《登飞来峰》
借古抒怀
怀才不遇
(9)______,不问苍生问鬼神。
李商隐《贾生》
兴亡之忧
商女不知亡国恨,(10)______。
杜牧《泊秦淮》
3.阅读名著《海底两万里》时,小林和小蕾关于尼摩船长是不是英雄这个话题有不同意见,《现代汉语词典》上:“英雄”的释义为:
①本领高强、勇武过人的人;
②不怕困难,不顾自己,为人民利益而英勇斗争,令人钦佩的人。
请结合名著内容和释义,说说你的看法。(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44分)
4小蕾想借助课外阅读,进一步复习古诗文的写作手法,请帮她一起完成任务。(20分)
【诗歌摘录】
病牛
(宋)李纲①
耕犁千亩实千箱②,力尽筋疲谁复③伤?
但④得众生皆得饱,不辞⑤羸病卧残阳。
【材料链接】
李纲,自其祖始居无锡。登政和二年进士第,积官至监察御史兼权殿中侍御史,以言事忤权贵,改比部员外郎,迁起居郎。靖康元年,以吴敏为行营副使,纲为参谋官。
金将斡离不⑦兵渡河,徽宗东幸,宰执议请上暂避敌锋。纲进曰:“今日之计,当整饬军马,相与坚守,以待勤王之师。”太宰时中忿曰:“李纲莫能将兵否?”纲曰:“陛下不以臣庸懦,傥使治兵,愿以死报。”乃以纲为尚书右丞。宰执犹守避敌之议。有旨以纲为东京留守,纲为上力陈不可去之意。上意颇悟。会内侍奏中宫已行,上色变,仓卒降御榻曰:“朕不能留矣。”纲泣拜,以死邀之。上感悟,遂命辍⑧行。命纲为亲征行营使,以便宜从事,治守战之具,不数日而毕。敌兵攻城纲身⑨督战募壮士缒城而下斩酋长十余人杀其众数千人。金人知有备,又闻上已内禅,乃退。
——(节选自《宋史·李纲传》)
【注释】①李纲:北宋末、南宋初抗金名臣,官职宰相,却因______而被多次贬官。②实千箱:极言生产的粮食多。实:充实,装满。③复:______。④伤:哀怜,同情。⑤但______。⑥辞:______。⑦斡离不:人名。⑧辍______。⑨身:______。
(1)摘录【材料链接】中的原文语句,填写注释①的贬官原因。(1分)
(2)结合《孙权劝学》的文言积累,迁移运用,填写【注释】③⑤⑥的词义:结合语境推测,填写【注释】⑧⑨的词义(5分)
(3)为【材料链接】中的划线句断句(限断3处)(3分)
敌兵攻城纲身督战斩酋长十余人杀其众数千人
(4)翻译【材料链接】中划波浪线的句子。(分)
纲为上力陈不可去之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结合【材料链接】,请概述在国家危难之际,李纳做了哪些事、(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小蕾认为诗歌首句重复使用了两个“千”字,不太好,请说说你的看法。(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通过了解李纲的生平事迹,小蕾对诗歌的理解更深了一层。诗人借病牛抒发情志,诗歌后两句,刻画了牛的______、______、(概括牛的特点),表达了诗人______析诗人的情感)。(3分)
5.小林想借助散文进一步陶冶性情,请和他一起开启一段浪漫的散文之旅吧!(13分)
山中避雨
丰子恺
前天同了两女孩到西湖山中游玩,天忽下雨。我们仓皇奔走,看见前方有一小庙,庙门口有三家村,其中一家是开小茶店而带卖香烟的。我们趋之如归。茶店虽小,茶也要一角钱一壶。但在这时候,即使两角钱一壶,我们也不嫌贵了。
茶越冲越淡,雨越落越大。最初因游山遇雨,觉得扫兴;这时候山中阻雨的一种寂寥而深沉的趣味牵引了我的感兴,反觉得比晴天游山趣味更好。所谓“山色空蒙雨亦奇”,我于此体会了这种境界的好处。然而两个女孩子不解这种趣味,她们坐在这小茶店里躲雨,只是怨天尤人。苦闷万状。我无法把我所体验的境界为她们说明,也不愿使她们“大人化”而体验我所感的趣味。
茶博士坐在门口拉胡琴。除雨声外,这是我们当时所闻的唯一的声音。拉的是《梅花三弄》。虽然声音摸得不大正确,拍子还拉得不错。这好像是因为顾客稀少,他坐在门口拉这曲胡琴来代替收音机作广告的。可惜他拉了一会就罢,使我们所闻的只是嘈杂而冗长的雨声。为了安慰两个女孩子,我就去向茶博士借胡琴。“你的胡琴借我弄弄好不好?”他很客气地把胡琴递给我。
我借了胡琴回茶店,两个女孩很欢喜。“你会拉的?你会拉的?”我就拉给她们看。手法虽生,音阶还摸得准。因为我小时候曾经请我家邻近的柴主人阿庆教过《梅花三弄》,又请对面弄内一个裁缝司务大汉教过胡琴上的工尺。阿庆的教法很特别,他只是拉《梅花三弄》给你听,却不教你工尺的曲谱。他拉得很熟,但他不知工尺。我对他的拉奏望洋兴叹,始终学他不来。后来知道大汉识字,就请教他。他把小工调、正工调的音阶位置写了一张纸给我,我的胡琴拉奏由此入门。现在所以能够摸出正确的音阶者,一半由于以前略有摸小提琴的经验,一半仍是根基于大汉的教授的。在山中小茶店里的雨窗下,我用胡琴从容地(因为快了要拉错》拉了种种西洋小曲。两女孩和着了歌唱,好像是西湖上卖唱的,引得三家村里的人都来看。一个女孩唱着《渔光曲》,要我用胡琴去和她。我和着她拉,三家村里的青年们也齐唱起来,一时把这苦雨荒山闹得十分温暖。我曾经吃过七八年音乐教师饭,曾经用钢琴伴奏过混声四部合唱,曾经弹过贝多芬的奏鸣曲。但是有生以来,没有尝过今日般的音乐的趣味。
两部空黄包车拉过,被我们雇定了。我付了茶钱,还了胡琴,辞别三家村的青年们,坐上车子。油布遮盖我面前,看不见雨景。我回味刚才的经验,觉得胡琴这种乐器很有意思。钢琴笨重如棺材,小提琴要数十百元一具,制造虽精,世间有几人能够享用呢?胡琴只要两三角钱一把,虽然音域没有小提琴之广,也尽够演奏寻常小曲。虽然音色不比小提琴优美,装配得法,其发音也还可听。这种乐器在我国民间很流行,剃头店里有之,裁缝店里有之,江北船上有之,三家村里有之。倘能多造几个简易而高尚的胡琴曲,使像《渔光曲》一般流行于民间,其艺术陶冶的效果,恐比学校的音乐课广大得多呢。我离去三家村时,村里的青年们都送我上车,表示惜别。我也觉得有些儿依依。(曾经搪塞他们说:“下星期再来!”其实恐怕我此生不会再到这三家村里去吃茶且拉胡琴了。)若没有胡琴的因缘,三家村里的青年对于我这路人有何惜别之情,而我又有何依依于这些萍水相逢的人呢?古语云:“乐以教和。”我做了七八年音乐教师没有实证过这句话,不料这天在这荒村中实证了。
(1)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小林发现作者的心境随着事情发展发生变化,请结合文章内容,完成下面的表格。(4分)
事件
①______
借琴回店
③
互相道别
对比一:心情
一点欣喜
②______
温暖、有趣味
④______
(2)请说说加点词的表达效果。(2分)
我和着她拉,三家村里的青年们也齐唱起来,一时把这苦雨荒山闹得十分温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对散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文语言不赋色彩,不事渲染,开篇寥寥几笔,便简洁地勾勒了一幅淡雅质朴的,由山雨、小庙、茶店组成的烟雨中的画卷。
B.文中写胡琴的内容,运用了对比手法,突出了胡琴轻便、价格低廉、发音可听的特点。
C.文章写我和两个女孩在山中避雨的经历、感受,引用诗文,间用文言词语,语言清淡雅致,便于把婉转曲折的事情叙述清楚。
D.文章采取了欲抑先扬的手法,开头批判了两个女孩遇雨即怨的心态,后文的转变突出了音乐能让人在烦闷的环境中感到快乐。
(4)根据以上探究,结合文章内容及链接材料说说你对“乐以教和”的理解。(4分)
链接材料:
乐者,天地之和也,和故百物皆化。
——《礼记·乐记》
释义:乐所表现的是天地间的和谐,因为和谐,万物能化育生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充满神奇想象的科幻小说,吸引了小林和小蕾的目光,请跟随他们的脚步一起感受小说的魅力!(11分)
信使
刘慈欣
这些天老人的心绪很不好,除了拉琴,很少向窗外看。他想用窗帘和音乐把自己同外部世界隔开,但做不到。
有两件事使他不安:一是量子理论,他不喜欢那个理论中的不确定性,“上帝不掷骰子”,他最近常常自言自语。另一件事是原子弹。广岛和长崎的事已过去很长时间了,甚至战争也过去很长时间了,但他的痛苦在这之前只是麻木的伤口,现在才痛起来。
老人是昨天才发现楼下的那人在听他的音乐。是个年轻人,穿着现在很流行的尼龙夹克。
后来的三天,每当老人在傍晚开始拉琴时,那人总是准时到来,静静地站在普林斯顿渐渐消失的晚霞中。
第四天傍晚,老人的琴声刚刚响起,外面下起雨来。老人放下提琴,迈着不灵便的步子走下楼,穿过雨雾走到年轻人面前。
“你如果……哦,喜欢听,就到楼上去听吧。”
老人转身走回去,音乐又在楼上响了起来,年轻人慢慢转过身,恍惚地走进门,走上楼去,好象被那乐声牵着魂一样。对于如此迷恋于自己琴声的这个人,老人心中有一丝歉意。他拉得不好,特别是今天这首他最喜欢的莫扎特《回旋曲》,拉得常常走调。还有那把价格低廉的小提琴,很旧了,音也不准,但年轻人在静静地听着。时间过得似乎比往常快,又到九点了。老人停下了琴,想起了那个年轻人,抬头见他正向自己鞠躬、然后转身向门口走去。
“哦,你明天还是上来听吧。”老人说。
“不,明天我还在下面听。”
“明天好像还会下雨、这是连阴天。”
“是的,明天会下雨,但在您拉琴的时候不下:后来还会下一天,您拉琴时也下,我会上来听;雨要一直要下到大后天上午十一点才会停。”
老人笑了,觉得年轻人很幽默,但看着他离去的背影,他突然预感到这未必是幽默。
以后的天气精确地证实着年轻人的预言:第二天晚上没雨,他在楼下听琴;第三天外面下雨,他上来听;普林斯顿的雨准确地在第四天的上午十一点停了。
这天晚上,年轻人来到老人房间,拿着一把小提琴。他没说什么,用双手把琴递给老人。
“这是借给您的,过一段时间您再还给我。对不起教授,我只能借给您。”
老人接过琴来,这是一把看上去很普通的小提琴,没有弦!再仔细一看,弦是有的,但是极细,如蛛丝一般。老人不敢把手指按到弦上,那蛛丝似乎一口气就可吹断。他抬头看了看年轻人,后者微笑着向他点点头。
老人拉起了《回旋曲》,立刻把自己溶入了无边的宇宙。他看到光波在太空中行进,慢得像晨风吹动的薄雾;无限宽广的时空薄膜在引力的巨浪中轻柔地波动着,浮在膜上的无数恒星如晶莹的露珠;能量之风浩荡吹过,在时空之膜上激起梦幻般的霓光……
老人被那把小提琴迷住了,每天都拉琴到深夜。这样过了十多天,老人的琴突然拉得少了起来,而且有时又拉起了他原来那把旧提琴。这是因为他突然产生了一种忧虑,怕过多的演奏会磨断那蛛丝般的弦。但那把琴所发出的声音的魔力让他无法抗拒,特别是想到年轻人在某一天还会来要回那把琴,他又像开始时那样整夜地拉那把琴了。每天深夜,当他依依不舍地停止演奏时,总要细细地察看琴弦,琴弦丝毫没有磨损的痕迹,它的表面如宝石一样光滑晶莹,在黑暗中,它还会发出蓝色的荧光。
这天入睡前,老人像往常那样最后看了看那把琴,突然发现琴弦有些异样。他拿起放大镜仔细察看,肯定了自己的判断。
琴弦越磨越粗。
第二天晚上,当老人刚把弓放到琴弦上时,年轻人突然出现了。
“你来要琴吗?”老人不安地问。
年轻人点点头。
“哦……如果能把它送给我的话……”
“绝对不行,真对不起教授,绝对不行。我不能在现在留下任何东西。”
老人沉思起来,他有些明白了。双手托起那把琴,他问:“那么这个,不是现在的东西了?”年轻人点点头。老人现在明白了更多的事。他想起了年轻人神奇的预测能力,其实很简单,他不是在预测,是回忆。
“我是信使,我们的时代不想看到您太忧虑,所以派我来。”
那么你给我带来什么呢,这把琴吗?”
“不是的,这把琴只是一个证明,证明我来自未来。”
怎么证明呢?”
“在您的时代,人们能够把质量转化为能量:原子弹,还有很快将出现的核聚变炸弹.在我们的时代,已可以把能量转化成质量。您看,”他指着那把提琴的琴弦,“它变粗了,所增加的质量是由您拉琴时产生的声波能量转化的。”
沉默了一会儿,老人宽容地笑了;“好吧,孩子。你给我带来了什么信息?”
“两条信息。”
“那么第一条是—-—”
“人类有未来。”
老人宽慰地仰躺到扶手椅上.像每一个了却了人生最后夙愿的老者一样,一种舒适感涌遍了全身,他可以真正休息了。“孩子,见到你我就应该知道这一点的。”
“投在日本的两颗原子弹是人类最后两颗用于实战的核弹……”
年轻人拿起了那把他要收回的小提琴:“我该走了,为了听您的音乐,我已耽误了很多行程。”
“你带来的第二条信息呢﹖”
年轻人已拉开房门,他转过身来微笑着,似乎带着歉意:“教授,上帝确实掷骰子。”
老人从窗口看着年轻人来到楼下,已是深夜,街上没什么人。年轻人开始脱下衣服,他也不想带走这个时代的东西。几秒钟后,他就消失在群星灿烂的夜空之中。
爱因斯坦默默站了一会儿,慢慢地转身,又拿起了他那把旧小提琴。
(选自《科幻大王》2001年第11期,有删改)
(1)请根据小说内容,从“悬念→结局”的角度补全下面的故事情节流程图。(2分)
悬念1:老人为什么心绪很不好,甚至连窗帘和音乐都不能把他同外部隔开?
结局:两件事使他不安:量子理论的不确定性和原子弹将毁灭人类。
悬念2:年轻人为什么痴迷于老人的琴声?
结局:
②______
悬念3:①______
悬念4年轻人送给老人的琴为何如此特殊?
(2)阅读文章,完成下面的题目。(2分)
老人宽慰地仰躺到扶手椅上,像每一个了却了人生最后夙愿的老者一样,一种舒适感涌遍了全身,他可以真正休息了。(老人觉得“他可以真正休息了”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具体内容,分析文中老人的形象。(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中的小提琴有来自现实世界的旧小提琴与来自未来的新的小提琴之分,通过描绘老人拉起旧小提琴的困惑,年轻人借予的未来小提琴的奇特,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B.小说没有选取爱因斯坦在理论物理上的重要贡献,而是选取量子理论和原子弹使他不安,通过拉琴和信使之间的交往来展开叙述,从中显示出独具慧眼的选材能力。
C.刘慈欣的笔触常常呈现诗意,使他的科幻作品富有浪漫色彩。《信使》较为完美地展现科幻的奇美、星河的瑰丽、宇宙的神秘和人类的无知,让读者读来心生敬畏之心。
D.小说最后结束时才点出这位老人就是一代科学大师爱因斯坦,故事在读者惊讶之时戛然而止,悬念的使用,让作品充满奇异色彩,令人回味无穷。
三(33分)
7.写作。(33分,含书写3分)
世间一切,都是遇见。张中行遇见叶圣陶,学习了宽以待人,严于律己的品质;梨花遇到解放军,继承了助人为乐的精神;宗璞遇见紫藤萝,感悟了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贾平凹遇见小桃树,坚定了顽强不屈的意志。因为遇见,所以美好。
请以《遇见》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参考答案:
1.(1)亵玩 闲暇 (2)bèng chì (3)沧改为苍 (4)D
(5)上联:十顷湖光映钟山龙蟠 下联:五洲春色显碧水绿波
2.(1)托物言志 (2)性吾德馨 (3)濯清涟而不妖 (4)心系国家(或奉献精神)(5)落红不是无情物 (6)会当凌绝顶 (7)一览众山小 (8)自缘身在最高层 (9)可怜夜半虚前席 (10)隔江犹唱后庭花
3.示例一:尼摩船长是一位英雄。船长看到—个可怜的采集珍珠的人潜入近海却遇到了鲨鱼的攻击,尼摩船长手拿短刀,勇敢地跟鲨鱼搏斗,最终解救了这个采珠人。
示例二:尼摩船长是一位英雄。他搜集海底金银财宝,支援被压迫民族做正义的斗争。当祖国沦为殖民地后,他带领少数志同道合的人潜入海底,用反抗的行动和不满的言论,支持和唤醒被压迫民族反抗殖民统治的斗争。(言之有理即可)
4.(1)言事忤权贵
(2)再;只;推辞;停止;亲自。
(3)敌兵攻城/纲身督战/斩两长土全人/杀其众数千人。
(4)李纲极力向皇上陈述不能离去的理由。
(5)在宰执大臣建议“暂避敌锋”时挺身而出,愿领兵出战;力劝皇帝不要离开东京;敌兵攻打开封城时,李纲亲自督战。
(6)重复使用数词“千”,突出病牛“耕型”数量之大、劳动收获之多,与“谁复伤”的无人哀怜的境遇形成鲜明对比,表达对病牛境遇的同情和愤慨。
(7)任劳任怨、奉献他人,报效国家、心怀天下。(意近即可)
5.(1)①游山遇雨/饮茶躲雨:②期待欢喜/悠然从容:③曲歌相和;④依依不舍
(2)“闹”是使……热闹、活跃,写出了当时人们唱歌的无拘无束、热烈投入,三家村一派喧嚣沸腾的热闹景象,表达了音乐使人的内心平和、宁静、从容、快乐。
(3)D
(4)在文章中,最普通的胡琴让困于山雨的众人快乐地歌唱;让素不相识的普通人齐唱齐和;让苦雨的荒村变得热闹和谐。从而看出音乐的强大感染力。“乐者,天地之和也,和故百物皆化”意为音乐所表现的是天地间的和谐,因为和谐,所以能够化生万物。可以理解为音乐能够让万物和谐共生。这是古人的治世智慧。因此,“乐以教和”,是指大众喜爱的音乐应能教化人心、陶冶情操、促进和谐。这是作者对音乐力量和人际关系的美好期待。
6.(1)①年轻人如何能一直准确预见未来的天气情况与发生的事件?
②年轻人来自未来,他充满着对老人爱因斯坦的尊重,他不是预测而是回忆,在未来的时代,
小提琴琴弦变粗是由拉琴时产生的声波能量转化为质量。
(2)人类不会再将原子弹用于战争,人类拥有未来。
(3)时刻关心人类命运,比如年老了依然在反思自己物理成果可能对人类未来造成的毁灭性危害,获得未来人类社会依然存在的信息后,开始更深层次的思考;痴迷于物理领域,对量子物理有深刻认识;和蔼亲切,对年轻人的态度可以感受。
(4)C
2022-2023学年江苏省南京市第二十九中学中考语文模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江苏省南京市第二十九中学中考语文模试卷含解析,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选出下列病句修改正确的一项,默写,阅读《骆驼祥予》选段,回答问题,阅读下文,回答问题,阅读文段,回答问题,岳阳楼记,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六校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六校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句子默写,综合性学习,名著阅读,诗歌鉴赏,对比阅读,现代文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江苏省南京市第二十九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江苏省南京市第二十九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共7页。
![语文朗读宝](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e12a1cfd0bb10cada2e3d82e093d90ad.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