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下载
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初中语文考试文言文阅读知识点汇总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初中语文考试文言文阅读知识点汇总01
    初中语文考试文言文阅读知识点汇总02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初中语文考试文言文阅读知识点汇总

    展开

    一、知识点汇总

    No.1实词释义(含实词辨析)

    文言实词绝大部分具有多义性,这类题不仅要靠积累,还需掌握一定的推断技巧。

    技巧:直接迁移法:又称“联想推断法”,即联系已学课文中有关该词的用法推断词义。

    如:“过而能知,可以为明”中的“过”字,如果能联想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人恒过,然后能改”的“过”的意思,就能理解该句中“过”的意思为“犯错”。

    技巧二:语境推断法:解释词义时,要紧紧抓住上下文,结合具体语境理解。

    如:河北中考出现课外文言句“使者及门”的“及”,结合上下文语境可知“及”应为“到”的意思。

    技巧三:组词推断法:将文言文中的词语进行扩充,组成现代汉语中的词语,然后再根据具体语境确定文言实词的词义。

    如:“杂然而前陈者”中“陈”字的字义推断,大家可以把“陈”组成几个词语,从中作选择:陈列、陈旧……通过筛选不难找到“陈列”这个意思。

    技巧四:成语印证法:成语中保留着大量的文言词义,可以用熟知的成语来推断文言文中的实词词义,如河北2015年真题中“而己有饥色”中的“色”,可联系成语“面不改色”的“色”来理解,意思为“脸色”。

    No.2虚词意义及用法辨析

    技巧:代入筛选法:如果我们知道某个虚词的基本用法和意义,在阅读和解题时,就可将它的每个用法代入句子去理解,挑选其中讲得通的一项,从而获得正确答案。

    如:“之”是最常见的文言虚词,其用法有:

    ①代词,可译为“他(她、它)”“这”“他(她、它)的”或自称等;

    ②结构助词,译作“的”;

    ③助词,不译;

    ④动词,译作“去”“往”“到”等。

    然后一一代入相应句中进行理解和筛选。如昆明中考9B项“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跪而拾之以归”,前一个“之”是助词,不译;后一个“之”是代词,指撕碎的奏

    技巧二:句意分析法:根据句子的大意推断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技巧三:交换理解法:如果给出两个句子,让我们判断句中某个虚词的用法是否相同,我们可以将其中能确定的一句中的虚词意义和用法代入另一句来理解,看句子是否讲得通,如果讲得通,那意义和用法就是一样的,如果讲不通,意义和用法就不一样。

     

    No.3句子翻译

    1.紧抓关键词:文言文句子翻译给分点往往是翻译句中的关键字词,关键字词如果没有准确翻译出来,就会失分。

    如“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人来此绝境”,翻译为:他们自己说他们祖先(为了)躲避秦时战乱,带领妻子儿女和乡人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译出大意计1分,“妻子”“绝境”解释各0.5分)

    2.翻译特殊文言句式

    1)判断句:古汉语判断句一般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对主语进行判断,不用判断动词“是”。其基本形式是“……者,……也”“……,……者”“……,……也”。另一种是用“则”“皆”“乃”“为”“即”“非”等判断词表示肯定或否定判断。还有一种情况是不用判断词,要根据上下文进行判断:

    ①“则”表肯定判断,可译为“是”。

    例: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②“是”作动词,表肯定判断。

    例:斯是陋室,惟吾德(《陋室铭》)

    2)倒装句:常见的倒装句有以下四种:

    ①主谓倒装。在感叹句或疑问句中,为了强调谓语而将它放到句首位置,以加强感叹或疑问语气。例:“甚矣,汝之惠!”正常语序应是“汝之惠甚矣”。谓语前置,表强调的意味,可译为“你太不聪明了”。

    ②宾语前置。否定句中代词充当宾语、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以及用“之”字或“是”字作为提宾标志时,宾语通常都要前置。例:“何陋之有”即“有何陋之”的倒装,可译为“有什么简陋的呢”。

    ③定语后置。古汉语中有时为了突出修饰语,将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例:“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句中“花之隐逸”是“隐逸之花”的倒装,可译为“具有隐逸气质的花”。

    宾结构后置。A.用介词“于”组成的宾短语在文言文中大都后置,译成现代汉语时,除少数译作补语外,大多数都要移到动词前作状语。例:“能讥于市朝。”为宾结构后置,正常语序应为:“能于市朝讥”,将宾结构“于市朝”后置。B.介词“以”组成的宾短语后置,翻译时,一般都前置作状语。例: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将介词短语后置做状语,原句应是“愿陛下以讨贼兴复之效托臣”。

    3)省略句:常见的有主语省略、谓语省略、宾语省略和介词省略,有时也省略数量词和定语等。

    ①省略主语。如:渔人甚异之……(渔人)便舍船,从口入。(《桃花源记》)

    ②省略谓语。如: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③省略宾语。如:人不知(之)而不(《论语》)

    ④省略量词。(文言文中数词后常省略量词)。如:一(张)桌,一(把)椅,一(把)扇,一(块)抚尺而已。(《口技》)

    ⑤省略介词。如:有时朝发(于)白帝,暮到江陵。(《三峡》)

    4)固定句式:初中常见的文言文固定句式有:

    ①“不……乎”:相当于“不是……吗”。如: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

    ②“……为……”:相当于“把……当作……”。如: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即“把丛草当作树林,把虫蚁当作禽兽……”。(《童趣》)

    ③“何……为”:相当于“为什么要……呢”“为什么会……呢”。如:此何不为福也?即“为什么不会变成福呢?”(《塞翁失马》)

    ④“何以……”:相当于“凭借什么……”。如:何以战?(《曹刿论战》)

    5)被动句:被动句主要有两种情况:

    一是用“于”“为”“为……所……”“见”字表被动;

    二是没有被动词,但意思隐含被动,要根据上下文语意去推断。

    3.牢记翻译基本方法

    “留、换、调、增、”是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

    “留”是保留原文中的词语;

    “换”是替换词语,如“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中的“观”用“景象”替换;

    “调”是调整语序,如“何陋之有”翻译为“有什么简陋的?”;

    “增”是增补词语或句子的成分,“夫大国,难测也”翻译为“大国的虚实是难以推测的;

    “删”是删去不译的,如“陈胜者,阳城人也”中的“……者……也”不译。

     

    No.4文意理解

    1.文意理解

    1)阅读文言选段,把握主要内容。

    先通读全文,明确文中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和作者的看法;接着排除不需要翻译的人名、地名、官名等,分析其关系,以便能更准确地理解。

    2)分析题目要求,锁定答题区域。

    就题目要求来反复阅读相关文字,找准答题的切入点,依次思考答案;同时还要注意文段的出处和注释,依次寻找突破口。

    3)一一对应,仔细分辨。

    在找准信息点后,将选文与信息点一一对应,认真弄清原文内涵,琢磨内容要点,分析文章哪一句可以涉及题干的内容。

    4)抓住重点,准确翻译。

    在分析信息点时,要注意准确翻译,当然并不是完全都翻译过来,此时需抓住重点,即对文意理解容易产生分歧的地方要仔细阅读。

    5)联系全文,整体分析。

    站在全文的高度综合理解文意,整体分析,不可以偏概全。

    6)表述正确,文字简练。

    做答时要注意语言文字的总结概括,结合主要词句,用简洁的语言准确地概括出文章题干所问问题。

    2.拓展延伸

    1)异中求同,同中求异。“异中求同”是指通过比较阅读,抓住重点句段,进行甄别、筛选和提炼,找出两文的共同特点,解释一般规律。

    如昆明中考有一年第12题要求“概括两个选段中百姓对他们的举动分别有什么反应,并说说有何作用。”那么在文段中筛选提取有关两人的事迹信息,然后再“同中求异”。

    注意从表象入手,要结合当时的写作背景剖析材料,理清各自表达的深层意义,揭示个性特征。

    2)鉴赏分析类。这类题目要求说出两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的不同。这就要求考生首先要读懂两篇文章内容,然后在此基础上找出两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的异同之处。解答此类题目时,要着重从文章本身出发去思考其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3)议论评价型。解答此类题时,要把握正确的方向,不能违背正确的价值观;并且考生在做答时要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并能对自己的观点进行简要地阐述。

    4)启示感悟型。此类题目的解答,要求考生既要发掘出文章所蕴含的意义,又要结合自己的思想和生活实际来谈。答题要求:

    ①紧扣问题,寻找依据;尊重原文,深入发掘。

    ②依据原文,了解情感;熟悉作者的情感态度,解剖分析。

    ③注意答题层次。启示感悟类题目,往往设计问题时都有“你得到什么启示”“你是如何看的”“谈谈你的看法”等等,因此在解答时,先回答“我得到什么启示”“我认为……”等,再按顺序写出自己的几点感受或理由。

    5)建议献策型。此类题目要求考生仔细阅读文段内容,从文段内容出发,再联系生活实际来谈。

    6)形象分析型。从正面和侧面描写入手,从人物的外貌、神态(表情)、语言、心理、行为、动作等方面入手,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对两文人物的性格特点进行整体对比分析,再得出两篇文章中人物形象的异同点。

    语文朗读宝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