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下载
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3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与测试第二部分专题八环境安全与区域发展__山水课件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3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与测试第二部分专题八环境安全与区域发展__山水课件01
    2023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与测试第二部分专题八环境安全与区域发展__山水课件02
    2023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与测试第二部分专题八环境安全与区域发展__山水课件03
    2023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与测试第二部分专题八环境安全与区域发展__山水课件04
    2023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与测试第二部分专题八环境安全与区域发展__山水课件05
    2023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与测试第二部分专题八环境安全与区域发展__山水课件06
    2023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与测试第二部分专题八环境安全与区域发展__山水课件07
    2023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与测试第二部分专题八环境安全与区域发展__山水课件08
    还剩5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3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与测试第二部分专题八环境安全与区域发展__山水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2023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与测试第二部分专题八环境安全与区域发展__山水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续上表,2对区域的影响,思维过程,答案4A5D,答案1D2C,答案3C4B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八 环境安全与区域发展——山(水)
    考点1 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绿水青山2022年2月,我国全面启动“东数西算”工程,通过构建数据中心、云计算、大数据一体化的新型算力网络体系,将东部的数据和算力需求引导到西部进行存储、计算、反馈。数据存储和计算过程具有高温、高耗能的特点。根据能源结构、产业布局、市场发展、气候环境等方面考虑,全国共规划了八大国家算力枢纽节点(下图)。成渝枢纽是其中唯一位于西部的“东数”。
    (1)与东部相比,简述我国西部地区建设国家算力枢纽的有利条件。(2)分析天府数据中心集群的形成对成都市产业升级的积极作用。
    解析:本题以我国“东数西算”工程、成都市天府数据中心集群为背景,涉及区域发展差异、产业区位因素及产业布局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意义等相关知识。第(1)题,据材料可知,国家算力枢纽占地规模较大,数据存储和计算过程中发热量大、能耗高,规划时主要考虑了能源结构、产业布局、市场发展、气候环境等方面。从土地及产业布局角度看,西部地区地广人稀、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土地资源充足、土地成本低;从气候角度来说,西部地区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冬季寒冷,可以增加自然散热的时间,减少能源的使用;从能源角度来说,西部地区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丰富,发电成
    本较低,且能提供充足的电力保障数据中心的运行。第(2)题,成都市产业升级主要指现有第二产业向高技术工业或第三产业转型,对于资金、技术、基础设施等要求较高。因此天府数据中心集群的形成有利于降低网络和电力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有利于企业积累资金,调整生产结构;有利于形成规模效应,吸引资金、人才流入,促进技术创新,同时吸引和带动数据产业上下游相关企业的进驻,促进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的产生;可以借助数字基础设施提供便捷的算力服务,促进信息产业的发展,加快传统企业的数字化转型。
    答案:(1)可再生能源丰富,能源成本低;土地资源充足、土地成本低;气候适宜,有利于数据设备降温。(2))进一步降低网络和电力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吸引资金、人才,促进技术创新(输出的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借助强大的数字基础设施,促进数据(信息)产业的发展;提供便捷的算力服务,有助于加快传统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吸引和带动数据产业上下游相关企业的发展,提升成都数字经济水平。
    1.区域特征的分析要素(1)区域自然地理要素分析。
    (2)区域人文地理要素分析。
    2.区域差异比较的答题技巧(1)自然地理要素大小或优劣条件比较。两区域就某一自然要素比较时,要体现出比较的差异来,比如分析A地与B地冬季气温差异及原因。一方面要比较出冬季气温A地比B地高或低;另一方面在回答原因时,A地和B地的影响因素最好都要答,以防要点不全而导致失分。除此之外,两地比较时,一定是同一个要素进行比较差异,要比较气温就比较气温,不能用A地气温与B地的降水进行比较。
    (2)人文要素区位优势比较答题技巧。①分析甲地的发展××的优势,要用A+B;②说明甲乙两地发展××的主要区位优势,要用B;③比较甲乙两地发展××的区位差异,要用A和C;④分析××从甲地迁往乙地的原因,要用C和A;⑤与乙相比,甲地发展××的优势条件,要用A。
    3.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分析思路(1)原因与区位分析。
    4.矿物能源(煤、石油、天然气)的开发条件评价(1)资源开发条件评价的内容。区域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一般可从三个方面进行:资源储量和开采条件(资源丰富、埋藏浅或露天开采、地质条件好的地区优先开采);市场条件(位于或靠近经济发达地区、市场需求量大的地区优先开采);交通运输条件(对外交通便利的地区优先开采)。(2)能源资源开发的分析思路。能源资源的开发可从基础好、拉动强、有保证三方面分析。
    ③有保证:有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等。(3)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的分析思路。①衰落原因。资源枯竭,环境恶化;土地、劳动力价格上涨;传统产业衰落。②转型措施。ⅰ.实行战略性转移。这类城市一般随资源开发而兴起,随资源枯竭而衰落,应注重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ⅱ.发展第三产业。例如,以旅游业为龙头,带动第三产业快速发展。
    ⅲ.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多种产业,延长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大力发展城市经济。例如,从资源主导到科技主导、从开发矿山到开发旅游,使经济重新焕发生机和活力。ⅳ.绿化、美化环境,治理环境污染。
    (2022·山东卷)宋代以来,珠江三角洲某地的人们通过沿江沿海筑堤、修坝、淤地等一系列人工活动围垦田地。堤围始建于宋代,初次合围(环绕围垦田地的外堤合拢)于明初,兴盛于清中叶。下图示意该地不同时期的围垦景观。围内河道纵横交错。
    清代中期,人口规模扩大,当地农业生产方式由以水稻种植为主逐渐转变为以桑基鱼塘为主。这种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适应了当地环境,体现了人地和谐。对此作出合理解释。
    [思维流程]文字材料:宋代以来,珠江三角洲某地的人们通过沿江沿海筑堤、修坝、淤地等一系列人工活动围垦田地。图示信息:围垦面积逐渐扩大,低洼地逐渐变为桑基鱼塘。
    [参考答案] 桑基鱼塘使农业形成一个良性的生态系统;沿海地区河网密布,水资源丰富,更适合发展桑基鱼塘农业;地势低洼,排水不畅,易积水,适合发展桑基鱼塘。气候为热带季风气候,水热搭配充分,适合发展桑基鱼塘。
    考法一 以省或区域产业结构考查区域的经济发展(2022·浙江温州十二中高三期末检测)产业结构现状与就业结构现状的研究是了解一个地区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基本情况的窗口。1990年、2017年青海省地区生产总值分别为70亿元、2 624.8亿元。而就业结构的调整是伴随着产业结构演进的,1990年、2017年青海省三大产业就业人员分别为241.3万人、327.0万人。随着以生态保护倒逼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青海省将打造一个全新的、适合创建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的产业结构。图1为1990-2017年青海省三次产业GDP占比变化图,图2为三次产业就业人员占比变化图。据此完成1~3题。
    1.1990-2017年,青海省产业结构变化的特点是(  )A.第一产业比重持续快速下降B.第二产业GDP呈下降趋势C.第三产业比重变化最大D.产业结构趋于优化
    2.结合青海省产业GDP与就业人员占比关系,应在目前就业结构基础上压缩(  )A.第一产业就业比重B.第二产业就业比重C.第三产业就业比重D.第二、三产业就业比重3.促进青海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的措施正确的是(  )A.加大对外开放程度B.大力发展第二产业C.减缓城镇化建设步伐D.促进农林牧渔业全面发展
    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第一产业GDP比重1993~1994年上升,2005年以后变化很小,A错误;第二产业GDP占比呈波动上升趋势,GDP产值呈现上升趋势,B错误;第三产业比重变化最小,C错误;2014年以后,该地以二、三产业为主,且第三产业占比呈上升趋势,产业结构趋于合理,D正确。故D正确。第2题,从图中可以看出,第一产业GDP占比较小而就业人员占比较大,可知第一产业存在劳动力过剩问题,可以通过提高机械化水平等措施压缩第一产业就业比重,A正确;目前第二产业就业比重本身较小,不应该再压缩,B错误;青海作为全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不应压缩第三产业就业比重,C、D错误。故A正确。第3题,加大对外开放程度,有利于加强区域合作,促进青海产业结构优化,A正确;从图上可以看出,产业结构优化应该进一步提升第三产业比重,B错误;而不应该减缓城镇化建设步伐,C错误;而促进农林牧渔业全面发展属于第一产业范畴,没有体现产业结构的优化,D错误。故A正确。
    答案:1.D 2.A 3.A
    考法二 以跨流域调水为载体考查区域协调发展(2022·重庆万安高三期末统一测试)2020年7月20日,山西中部引黄工程TBM1标隧洞工程完成,标志着中部引黄工程全长201公里的总干线全线贯通。中部引黄工程99%为地下工程,其中隧洞建设总长度501.5 km。下图为引黄入晋调水工程路线图。读图,完成4~5题。
    4.中部引黄调水工程采用隧洞调水的目的是(  )A.减少水分蒸发B.增加下渗回补地下水C.实现自流引水D.改善沿线生态环境5.沿线所建的多个水库对引黄入晋调水工程的主要作用是(  )A.增加调水总量 B.维持生物多样性C.保障调水水质 D.调节输水量变化
    解析:第4题,阅读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部引黄调水工程采取隧洞调水,主要是隧洞内气温较低,蒸发较弱,水分流失减少,故A正确;隧洞内地面硬化,减少了下渗,故B错误;该工程所经过地势起伏较大,隧洞也不能完全自流引水,故C错误;而该工程的修建将一定程度上破坏区域的生态环境,故D错误。答案选A。第5题,根据题意,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实施调水的主要原因是区域内缺水,在沿线修建水库,主要是为了对整个工程调水进行调节水量,控制输送量,保障用水,故D正确;该沿线是调水工程,调水总量不是由水库调节的,故A错误;水库的修建将增加水生生物的多样性,同时减少陆地生物的多样性,在维持生物多样性上,并无较大作用,故B错误;水库可以调节河流的含沙量,一定程度上具有调节水质的作用,但是对该调水工程沿线来说,水库主要作用不是水质问题,故C错误。答案选D。
    考点2 环境污染与国家安全——一江碧水饮用水水源地是指提供城镇居民生活及公共服务用水取水工程的水源地域,包括河流、湖泊、水库、地下水等。饮用水源污染包括颗粒态污染和溶解态污染。目前常用景观格局优化方法(见下图),从“源”与“汇”两个方面对污染物进行拦截、吸附和吸收,开展饮用水源地保护工作。植物是人工净化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净化需求及区域气候条件的限制,分为浮水植物、浮叶植物、挺水植物、沉水植物等不同类型。 2018年4月19日,潍坊市白浪河水库农业面源污染被列“山东省饮用水水源地环境问题清单”。有专家提出,可以在白浪河水库上游建设人工湿地系统解决“汇”方面的污染问题,但需要注意气候条件对人工湿地系统发挥正常功能的影响。
    (1)指出白浪河水库农业面源污染的来源。(2)说明景观格局优化方法中草地、乔木缓冲带的具体作用。
    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在人工湿地净化系统和饮用水湿地的上游有草地、乔木缓冲带,在草地、乔木缓冲带上游有农田、村庄、养猪场。因此白浪河水库的农业面源污染有农业生产使用的化肥、农药随地表径流或渗入到地下,随地下径流汇入;养猪场,家庭饲养的禽畜粪便以及清洗棚舍等带来的垃圾
    和污水;还有居民生产和生活产生的生活垃圾和污水。第(2)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草地、乔木能涵养水源,增大地表粗糙度,从而降低流速,削减风力等作用,对颗粒状污染物进行拦截,减少带入人工湿地净化系统中的污染物质。通过土壤吸附、植被吸收溶解态的污染物质,使人工湿地净化系统中的溶解态污染物质减少,从而提高水污染的处理效率,降低水污染处理成本,提高水质。
    答案:(1)农业生产化肥、农药,禽畜养殖垃圾和污水,农村生产生活垃圾和污水。(2)降低流速,对颗粒状污染物进行拦截;通过土壤吸附、植被吸收溶解态的污染物质。
    1.环境污染问题的原因、对策分析思路(1)分析主要的人类活动,找出污染源。(2)分析形成环境污染问题的环境因素,如水体的自净能力、地形的封闭程度、大气的稳定程度、热量条件等。(3)环境污染问题的治理措施。
    2.污染问题的成因、危害与防治措施——以太湖水体富营养化为例
    3.其他环境污染的成因与危害
    (2022·广东卷)近年来,我国快递业发展迅速,2019年快递总量超过635亿件,快递包装以纸箱和塑料袋为主。不同的快递包装方式产生的碳排放不同,不同的运输方式碳排放各异。下图示意某研究得出的我国城际间(500 km以上)快型、慢型两种不同快递运输模式下,单件快递耗时、碳排放与运输距离之间的关系。
    比较图中两种快递运输模式碳排放差异。如果你从广东寄快递到北京,从有利于碳减排的角度,应采取哪些具体做法?
    [思维流程]文字材料:快递包装以纸箱和塑料袋为主,不同的快递包装方式产生的碳排放不同,不同的运输方式碳排放各异。从广东寄快递到北京距离在2 200千米左右。图表信息:不同快递运输模式下,单件快递耗时、碳排放与运输距离之间的关系。思维过程:
    [参考答案] 差异:相同距离下,快型模式较慢型模式碳排放高;随距离增加,二者碳排放差距增大。做法:根据缓急程度,选择适当快递类型;可寄慢件的不寄快件;尽量选择简易、轻便包装;采用可降解、可回收的包装材料。
    考法一 以生态沟渠图示信息载体考查农业水污染(2022·云南师大附中高三阶段练习)农田氮肥的大量施用和养殖废水的直接排放,造成农村地区水环境污染。生态沟渠通过植物吸收、底泥吸附等方式拦截处理水体中的氮素。下图示意湖南某地生态沟渠的位置。据此完成1~2题。
    1.该地生态沟渠布局位置的主要优点是(  )A.可以少占耕地 B.降低修建成本C.离居民区较远 D.污水集中处理2.除建设生态沟渠以外,减少氮素水污染还可以(  )①禁止施用氮肥 ②加强养殖污水排放监管③多施用有机肥 ④限制养殖业规模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第1题,生态沟渠位于河流下游,汇集了流域内的农田污水,利于对污水集中处理,D正确;由图可知生态沟渠建在农田位置上,没有起到少占耕地的作用,故A错误;图中生态沟渠的位置不能说明该生态沟渠修建降低了成本,故B错误;该生态沟渠不是处理生活污水,没有必要靠近居民区,故C错误,
    故答案选D。第2题,氮素水污染主要是由于农田氮肥的大量施用和养殖废水的直接排放,因此可以利用有机肥代替氮肥施用,减少污水中的氮素,加强养殖污水排放的监管,使养殖污水做到达标排放,故②③正确;禁止施用氮肥和限制养殖业规模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故①④错误。A、B、D错误,故选C。
    [点睛] 农业污水其来源主要有农田径流、饲养场污水、农产品加工污水。污水中含有各种病原体、悬浮物、化肥、农药、不溶解固体物和盐分等。农业污水数量大、影响面广。污水中氮、磷等营养元素进入河流、湖泊、内海等水域,可引起富营养化;农药、病原体和其他有毒物质能污染饮用水源,危害人体健康;造成大范围的土壤污染,破坏生态系统平衡。为防治农业污水,目前主要是减少农田径流。
    考法二 以挥发的重金属元素汞为信息源考查汞污染变化原因(2022·广东卷)汞是一种易挥发的重金属元素,大气汞主要以气态形式存在。南岭周边省区是我国重要的有色金属冶炼企业分布区。在南岭国家森林公园某山顶附近监测得知,该地大气汞含量日变化明显,最高值在午后出现;秋冬季比夏春季大气汞含量高且变幅大。据此完成3~4题。3.导致该地大气汞含量在午后出现最高值的原因是午后(  )①对流雨多发 ②谷风环流较强 ③植被蒸腾较弱 ④地面蒸发旺盛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4.该地秋冬季比夏春季大气汞含量变幅大,原因可能是秋冬季(  )A.土壤汞排放量更多 B.南下冷空气更频繁C.准静止锋更加强盛 D.植被的覆盖度更低
    解析:第3题,汞在常温常压下易挥发,大气汞主要以气态形式存在。正午气温最高,蒸发最强;山顶与山谷温差大,同水平高度气压差异大,谷风最强,将山谷有色金属冶炼企业含有汞的废气带到山顶,大气汞含量最大,故②④正确;汞不溶于水,与对流雨无关,午后气温最高,植物的蒸腾作用强,故①③错误。故答案选C。第4题,土壤汞排放不会因季节的变化而变化,故A错误;秋冬季冷空气频繁南下,气温变化幅度增大,导致有色金属冶炼企业加工过程中汞的蒸发变化幅度大,故B正确;南岭在春季准静止锋更加强盛,故C错误;植被的覆盖度与汞含量变幅大没有多大关系,D错误。故答案选B。
    [点睛] 汞通过土壤和植物的蒸腾作用被释放到大气中,气相中的汞也能够向液相和固相转移。如汞进入水体后,经过物理、化学、生物等作用溶于水中或富集于生物体,或沉入底泥、或挥发到大气中。
    考法三 以瑞典垃圾循环产业为载体考查固体废弃物回收措施(2022·湖北武汉模拟预测)瑞典的垃圾循环利用产业发展处于国际领先位置,1994年,瑞典提出“生产者责任制”,要求商品生产商负责回收或出资处理商品外包装,并且要求厂家在商品外包装上详细注明回收类别和方式,引导消费者进行正确垃圾分类。在政策实践的不断更新中,瑞典形成了一套垃圾管理方法学,即垃圾处理优先级制度,也称为五阶梯原则(如下图)。瑞典的电子垃圾回收率为51.6%,是世界上最高的国家之一。据此完成5~7题。
    5.“五阶梯”中的最高阶梯,也是重中之重的原则是(  )A.避免产生 B.重复使用C.能源回收 D.填埋处理6.避免产生也就是能不产生垃圾就不产生垃圾,下列属于该措施的是(  )①避免使用一次性包装制品②废品可以通过修补、更改使用功能等方式进行再利用③无法再利用时,要尽量回收可以回炉重造的材料④无法回收材料时,可燃垃圾可以送去垃圾焚烧厂,进行焚烧发电⑤有机垃圾可以送去沼气厂生产沼气,进行能量回收⑥有害危险品,送到垃圾填埋场A.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④⑤⑥C.①③④⑤⑥ D.①②③⑤⑥
    7.推测瑞典电子垃圾回收率高的原因是(  )①广泛的回收运动和公众支持②均匀分布的回收网点③透明的数据收集和共享④确立生产者责任制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第5题,阅读材料,结合图中信息可知,五阶梯最高阶梯是避免产生,也是重中之重的原则,是由于如不产生垃圾,就不存在后续的四个阶梯,因此避免产生是最重要的原则,故A正确,B、C、D错误。答案选A。第6题,
    根据题意,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要在能不产生垃圾的情况下就不产生垃圾,避免使用一次性的包装制品;将废品修补或更改后继续使用;对于无法回收的材料,且可燃的垃圾送到指定的地点焚烧厂,进行焚烧发电;将有机垃圾送去沼气厂生产沼气,进行能量回收;将有毒有害的危险品送至垃圾填埋场,都是可行的措施,故①②④⑤⑥正确;但是对于无法再利用的垃圾,回收可以回炉重造的材料,对于不能回炉重造的材料,也形成了垃圾,故不符合避免产生。故③错误。对应选项,答案选B。第7题,根据题意,结合所学知识,瑞典电子垃圾回收率高的原因是进行广泛的宣传,开展有效的回收运动,得到大众的支持;并将数据透明化,并与公众分享和共享;且制定了生产责任制,遏制一部分垃圾的产生,故①③④正确;但是均匀分布回收网点并不能使回收率提高,因为垃圾的产生不是均匀分布的,故②错误。选D。
    答案:5.A 6.B 7.D
    [点睛] 固体废物污染途径:1.进入环境的固体废物是潜在污染源,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化学、物理或生物的转化,导致有毒有害物质长期地不断释放,进入环境,污染地表和地下水体、大气和土壤,并通过食物链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产生多种危害。2.工矿业固体废物所含化学成分能形成化学物质型污染;人畜粪便和生活垃圾是各种病原微生物的滋生地和繁殖场,能形成病原体型污染。
    考点3 生态保护与国家安全——青山妩媚祁连山地区从曾经矿产探采、小水电开发、旅游设施建设等过度无序活动导致自然保护区和河流下游生态陷入危机,到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开展生态环境整治保护和修复,让祁连山步入深度修复期,自此锁定绿色发展之路。当地政府深入践行山水林田湖草沙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以重大生态项目建设为抓手,全面推进祁连山生态系统保护修复。1988年设立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属森林生态系统类型的自然保护区。2022年2月13日,央视《新闻联播》播出张掖“祁连山国家公园肃南段发现野生马鹿种群活动”的新闻。
    (1)简述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生态环境方面的作用。(2)分析人类活动对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河流下游生态安全造成的威胁。(3)说明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修复的措施。
    解析:第(1)题,祁连山位于我国西北地区,是我国西部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阻挡风沙东进,调节西北气候;是黄河流域的供水地,是黄河流域重要的水源产流地,涵养水源功能突出;自然保护区为动植物的生存提供了空间和环境,是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第(2)题,据材料可知,违法违规开发矿产资源,部分水电设施违法建设、违规运行、企业偷排偷放,是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面临的主要问题。这会导致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加重,地表塌陷,环境污染;过度的人类活动,侵占生物空间,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河流中上游过度开发,导致下游水源减少,河流可以出现断流,土地荒漠化加剧。第(3)题,针对上述出现的问题,对应的措施是坚决遏制非法采矿、水电开发等活动对自然保护区的破坏,依法关停或关闭自然保护区内违法违规建设项目;加大监管、执法力度;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完善生态补偿机制等。
    答案:(1)调节气候;涵养水源;维护生物多样性。(2)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地表塌陷;环境污染;生物多样性减少;下游水量减少甚至断流。(3)遏制非法采矿;合理开发水电;加强统一规划与协同管理;加大监管和执法力度;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加强宣传,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
    1.生态环境问题成因的分析思路
    2.当前我国生态安全面临的主要挑战
    3.我国“两屏三带”生态安全战略格局
    (2022·浙江卷)下表为我国某研究机构发布的农田、湿地、森林、草原四种生态系统的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数值越大表示生态服务价值越高。据此完成1~2题。
    1.表中①至④依次是(  )A.农田、湿地、森林、草原B.森林、农田、湿地、草原C.森林、草原、农田、湿地D.草原、湿地、森林、农田2.湿地开发利用中,生态服务价值下降最明显的是(  )A.休闲垂钓B.滩涂观光C.移植红树林D.水稻田养蟹
    [思维流程]第1题,文字材料:农田、湿地、森林、草原四种生态系统的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数值越大表示生态服务价值越高。图表信息:根据表中数值按由大到小排序,如调节气候:④>①>②=③;净化水中污染物:④>③>①=②;依次类推……。
    思维过程:森林——“地球之肺”→调节气候、保护生物多样性、涵养水源等→①。
    湿地——“地球之肾”→调节气候、保护生物多样性、净化水中污染物等→④。农田——人工生态系统→作物种类较为单一→生物多样性少→③。草原——草本植物为主→生物多样性种类较少→②。第2题,文字材料:题干信息——湿地开发→生态服务价值下降。图示信息:依据上题判断,列表中④为湿地。
    [参考答案] 1.C 2.C
    考法一 以碳汇、碳源概念考查森林资源的生态价值(2022·江苏盐城高级中学高三一模测试)森林的碳汇作用是指森林植物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其固定在植被或土壤中,反之则表现为碳源。喀麦隆的森林主要由低地常绿林和低地半落叶林组成,不同类型森林的不同位置固碳能力差异显著。下表示意喀麦隆低地常绿林和低地半落叶林不同位置的碳储量。据此完成1~3题。
    1.将森林由碳汇转变为碳源最明显的行为是(  )A.清除枯落物 B.砍伐成树C.保护幼龄树 D.翻耕土壤
    2.低地半落叶林土壤碳储量低于低地常绿林,主要因为(  )A.雨水淋溶强烈B.养分循环旺盛C.有机碳来源少D.有机碳分解慢
    3.低地半落叶林的总固碳量更大,但生态学家仍然表示低地常绿林生态价值更高,可能因为低地常绿林(  )A.枯枝落叶较少B.分布范围更大C.季相变化较小D.物种更加丰富
    解析:第1题,由题干可知,碳源是指释放二氧化碳。由图表可知,枯木碳储量较低,枯落物没有碳汇作用,清除枯落物也不会明显释放二氧化碳,A错误。成树胸径越大碳储量越大,砍伐成树使得成树失去碳汇作用,产生的枯落物成为碳源,故砍伐成树由碳汇转变为碳源最为明显,B正确。保护幼龄树会增强森林碳汇作用,没有体现碳汇到碳源的转变,C错误;翻耕土壤增加土壤底层碳的释放,但土壤含碳量较小,由碳汇转变为碳源不明显,D错误;故选B。第2题,半落叶林在落叶期间,树冠对雨水的拦截作用弱,到达地表的降水强度更大,造成更强的淋溶,造成碳的流失,A正确;常绿林对养分的需求更大,养分循环更加旺盛,B错误;半落叶林有更多的落叶输入地表,土壤有机碳来源更多,C错误;有机碳分解慢会导致土壤碳储量增大,D错误。故选A。
    第3题,常绿林只是一年四季常绿,并不代表没有落叶,且另一方面枯枝落叶可以归还土壤,补充土壤肥力,A错误;无法比较半落叶林和常绿林的范围,B错误;季相变化大可能在不同季节有不同的生态效应,给动物提供了不同的生存条件,未必代表生态价值低,C错误;常绿林自然条件更好,生物多样性可能更加丰富,其生态价值更高,D正确。故选D。
    答案:1.B 2.A 3.D
    [点睛] 森林碳汇是指森林植物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其固定在植被或土壤中,从而减少该气体在大气中的浓度。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的碳库,在降低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减缓全球气候变暖中,具有十分重要的独特作用。
    考法二 以生物种群变化考查生态环境的影响每年秋季,生活在落基山脉东部的帝王蝶成群结队从美国北部、加拿大南部启程,飞往数千公里外的墨西哥山林越冬。次年二、三月,又一路北上,重回故土。美国得克萨斯州中部是回程第一站,在这里产下第一代子女。随后,第一代子帝王蝶将在5月到6月继续北上至美国北部和加拿大南部,产下第二代甚至第三代帝王蝶。8月末,新生的帝王蝶会重新回到墨西哥中部的越冬地。下图为“帝王蝶越冬地种群数量变化图”,下表为“2004-2018年影响帝王蝶种群规模因素权重表”。据此完成4~6题。
    4.1994-2018年,越冬地帝王蝶种群数量(  )A.20世纪末缓慢增长B.500万以下的年份占比>60%C.21世纪初迅速下降D.1 000万以上的年份占比<20%
    5.影响帝王蝶种群规模的因素(  )A.冬季规模与夏季规模呈负相关B.气候变化是种群变化最重要因素C.草甘膦是种群锐减的首要因素D.迁徙中的死亡是种群萎缩的主因6.符合帝王蝶天性的保护性措施有(  )①控制草甘膦使用量②建立自然保护区,引导就地生存③减少碳排放④加大科技投入,实施人工繁殖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解析:第4题,阅读图文材料可知,1994-2000年,越冬帝王蝶种群数量减少,故A错误;1994-2018年期间,越冬帝王蝶500万以下的年份较少,500万年份以上的较多,故B错误;图中显示2000-2006年期间越冬帝王蝶种群数量,先上升后减少,故C错误;图中显示1994-2018年期间,越冬帝王蝶种群数量在1 000万以上的只有三个年份,因此占比低于20%,故D正确。答案选D。第5题,阅读图文材料,表中显示影响帝王蝶冬季种群规模因素权重中,夏季种群峰值规模占比高达92%,因此冬季规模和夏季规模呈正相关的关系,故A错误;夏季帝王蝶种群规模因素中,春夏季的气温和降水占比较高,且夏季峰值影响冬季种群规模,因此气候的变化是帝王蝶种群变化的重要因素,故B正确;表中显示草甘膦的权重比只有10%,因此不是首要因素,故C错误;材料
    并未显示迁徙图中死亡数量,故D错误。答案选B。第6题,根据题意,要保护帝王蝶,应当控制草甘膦的使用,减少对帝王蝶的伤害,故①正确;帝王蝶受到气温和降水影响较大,因此需要迁徙,建立自然保护区,帝王蝶也不能就地生存,需要随时间的变化迁徙,故②错误;表中显示气温与帝王蝶种群因素权重比例较大,因此减少碳排放,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减缓全球气候变暖很有必要,故③正确;加大科技的投入,人工繁殖帝王蝶,将大大增加种群数量,破坏生态平衡,故④错误。综合上述分析,①③组合正确,故本题选B。
    答案:4.D 5.B 6.B
    微专题8 全球气候变化与国家安全1.自然碳循环与温室效应
    2.全球气候变化与人为碳排放
    3.气候变化对国家安全的影响
    4.碳排放中的国际合作
    5.应对全球变暖的对策
    (2022·河北衡水中学高三周测练习)和田河是塔里木河四大源流之一,也是唯一一条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绿色生态走廊的河流,流域上游由玉龙喀什河(简称玉河,发源于昆仑山)与喀拉喀什河(简称喀河,发源于喀喇昆仑山)两支流组成。近30年来,该流域生态环境变得异常脆弱。下图示意和田河流域玉河和喀河的降水、冰川径流、气温年代际变化趋势。据此完成1~3题。
    1.和田河流域的冰川径流呈现增加趋势,说明该区域(  )A.气候冷干化 B.气候冷湿化C.气候暖干化 D.气候暖湿化2.对冰川消融产生抑制作用的有(  )①全球变暖②降水增加③保护森林和人工造林④大规模开发利用新能源A.①②④ B.①③④C.②③④ D.①②③
    3.玉河与喀河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程度存在差异的原因是(  )A.人类活动强度不同B.发源山系不同C.地表径流速度不同D.植被分布不同
    解析:第1题,由图可知,该流域近30年来,气温明显升高,降水量也明显增加,冰川径流呈现增加趋势,说明该区域气候暖湿化,D正确,A、B、C错误。故选D。第2题,由图中可知,冰川径流量与气温变化和降水变化趋势相关,全球变暖有利于冰川融化,加速冰川消融,①错误;降水增加,冰川补给量增加,能抑制冰川消融,②正确;保护森林和人工造林,增加植被对二氧化碳的消耗,缓解全球变暖,抑制冰川消融,③正确;大规模开发利用新能源,
    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能减缓全球变暖,抑制冰川消融,④正确。综上所述,C正确,A、B、D错误。故选C。第3题,读图可知,玉河与喀河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程度存在差异主要表现在降水差异上,都位于高山区,人类活动都较小,A错误;都是河流的源头,山区河流落差大,地表径流速度差别不大,C错误;都位于高山上的积雪冰川带,都没有植被分布,D错误;但两河发源的山系不同,地形对山地降水的影响下,降水量的变化差异较大,B正确。故选B。
    答案:1.D 2.C 3.B
    [点睛] 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1.自然原因:①地球处于温暖时期,气温呈现上升趋势;②太阳活动、厄尔尼诺、火山爆发等影响到气温的变化。2.人为原因:①人类活动向大气中排放大量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大气温室气体总量增多;②森林的破坏,减弱了绿色植物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
    (2022·西北师大附中高三期末检测)土地的利用方式变化会引起“碳源”和“碳汇”的变化。下表示意2000-2010年鄱阳湖区各土地利用类型碳排放量(单位:104 t)。据此完成4~6题。
    4.鄱阳湖区“碳汇”的主要土地利用类型是(  )A.耕地 B.林地C.草地 D.建设用地5.2000-2010年,鄱阳湖地区碳排放量对环境的主要影响是(  )A.促使气候增暖 B.增加土壤肥力C.提升生态安全 D.改善人居环境6.为实现鄱阳湖区低碳可持续发展,可采取的合理土地利用方式是(  )A.增加林地和耕地面积 B.提高低耗能高效益产业比重C.增加清洁能源的比重 D.促进建设用地集约节约利用
    相关课件

    2024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突破专题10资源环境产业与区域发展课件: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突破专题10资源环境产业与区域发展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思维点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突破专题10资源环境产业与区域发展课件: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突破专题10资源环境产业与区域发展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思维点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八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课件: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八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课件,共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续上表,思维过程第1题,审题目→,构思维,第2题,答案1C2B,第3题,答案1C2D,组答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2023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与测试第二部分专题八环境安全与区域发展__山水课件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