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山西省临汾地区七年级(下)期末地理试卷(含解析)
展开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山西省临汾地区七年级(下)期末地理试卷(含解析),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山西省临汾地区七年级(下)期末地理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15分)
亚洲的大江大河很多。受地形影响,大部分河流注入周边海洋,源远而流长。读亚洲部分河流分布示意图,完成各小题。
1. 据图推测亚洲的地势特点是( )
A. 南高北低 B. 中部高四周低 C. 北高南低 D. 中部低四周高
2. 受地形影响,亚洲河流的大致流向是( )
A. 自东向西流 B. 自四周向中部流 C. 自南向北流 D. 自中部向四周流
3. 东亚区域的河流多注入( )
A. 太平洋 B. 北冰洋 C. 印度洋 D. 大西洋
2020年2月12日,持续约半年的澳洲山火终于平息。此次山火造成了大片森林土地被焦化,房屋被烧毁,许多古老动物葬身火海。读澳大利亚着火点分布示意图,完成各小题。
4. 澳大利亚着火点最多的地形区是( )
A. 西部高原 B. 大自流盆地 C. 中部平原 D. 东部山地
5. 此次澳大利亚山火对自然环境造成的影响主要是( )
①森林面积减少
②空气污染加剧
③生物多样性增加
④温室效应增强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据悉,中国正在南极建立的第五个南极科考站——罗斯海新站有望于2023年完工,届时中国南极科考将进入“五朵金花”时代。读中国南极科学考察站分布示意图,完成各小题。
6. 罗斯海新站位于昆仑站的( )
A. 西南方向 B. 东南方向 C. 西北方向 D. 东北方向
7. 施工人员在建设罗斯海新站的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有( )
①浮冰广布
②严寒天气
③台风肆虐
④旱涝灾害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8. 去罗斯海新站考察的最佳时间段是( )
A. 6—8月 B. 9—11月 C. 11月—次年3月 D. 4—6月
2023年3月10日,在中国的主持与推动下,沙特阿拉伯和伊朗在北京达成和解协议,决定恢复外交关系,被世界舆论称为“世纪和解”。读西亚位置示意图,完成各小题。
9. 关于西亚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平原面积广阔 B. 地处“十字路口” C. 石油资源丰富 D. 全年高温多雨
10. 图中A半岛沙漠广布的原因主要是( )
①三面环海,雨水大部分流入海洋
②地处热带,蒸发量大
③深居内陆,暖湿气流难以到达
④气候干燥,降水稀少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巴西是世界第三大玉米生产国,也是世界第二大玉米出口国。读巴西主要农产品分布示意图和美国、巴西玉米生长收获时间表,完成11-12小题。
地区
种植期
生长期
收获期
美国
4~5月
6~8月
9~11月
巴西
第一季
10~11月
1~2月
3~6月
第二季
1~2月
3~5月
6~8月
11. 关于巴西玉米产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水热条件优越 B. 位于亚马孙河流域
C. 全年高温多雨 D. 主要位于中纬度地区
12. 2022年4—6月巴西玉米对华出口量多于美国的原因可能是( )
A. 人口多,农产品需求量大 B. 恰逢收获季节,错峰出口
C. 科技发达,机械化程度高 D. 交通便利,运输成本低
俄罗斯工业基础雄厚,部门齐全,能源、冶金、机械、化工、航空航天、核工业等部门占据突出地位。读俄罗斯矿产资源和主要工业区分布示意图,完成13-15小题。
13. 下列关于俄罗斯工业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大多靠近矿产资源产地 B. 都分布在欧洲部分
C. 主要分布在亚洲部分 D. 主要分布在河流附近
14. 下列商品中,最有可能从我国出口到俄罗斯的是( )
A. 汽车 B. 机器 C. 玩具 D. 石油
15. 西伯利亚大铁路修建于南部地区的主要原因是( )
A. 南部多高原山地 B. 南部多冻土分布
C. 河流多自北向南流 D. 南部纬度较低,气温较高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5分)
16. 【民以食为天】印度是全球重要的粮食供应国,直接或间接依赖农业作为主要收入来源的人群占印度14亿人口的近60%。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内容。
探究一找位置
(1)说出印度水稻和小麦集中分布的主要地形区。
探究二析环境
印度是一个古老的农业大国,耕地面积位居亚洲第一。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和小麦,二者的产量均居世界前列,但印度的粮食产量很不稳定。据印度气象部门称,2023年2月部分小麦产区最高气温连续几天突破39℃,比往年高出近10℃,持续的高温可能会对小麦产生不利影响。
(2)简析印度成为农业大国的有利条件。
(3)从气候角度分析印度粮食产量不稳定的主要原因。
探究三谋发展
为解决粮食问题,印度先后进行了两次“绿色革命”,利用生物技术的进步改良品种,推广高效无毒农药,完善水利灌溉系统,加强信息技术在农业管理中的运用等,不仅明显提高了粮食产量,而且改善了生态环境。
(4)简述印度为解决粮食安全问题所采取的措施。
(5)请你为学校食堂设计一条以“节约粮食”为主题的宣传标语。
17. 【走进法国】应国家主席习近平邀请,马克龙总统携“豪华阵容”于2023年4月5日至7日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内容。
探究一农业发展
法国是欧洲西部最大的粮食生产国,畜牧业也很发达。中国每年大量进口法国肉制品与奶制品。
(1)简析法国畜牧业发达的有利自然条件。
(2)说出法国小麦分布的主要地形区,并简要分析原因。
探究二旅游胜地
国际旅游收入是法国重要的创汇产业之一,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出境旅游市场,法国是中国游客在欧洲的重要目的地。
(3)简析法国旅游业发达的主要原因。
探究三合作共赢
法国是中国在欧盟的第四大贸易伙伴,双方贸易结构互补。我国每年从法国进口大量发动机类产品、电子产品、服装、汽车、香水等。法国每年从我国进口的主要产品有办公设备及信息器材、服装及毛皮制品、音像设备、皮革制品、鞋类等。
(4)简述中法经贸合作给我国带来的积极影响。
18. 【项目式学习】
项目主题认识牛油果
项目背景肯尼亚是非洲最大的牛油果出口国。2023年4月20日,首批23吨肯尼亚鲜食牛油果抵达长沙。某学校地理社团开展了以“认识牛油果”为主题的项目式学习。下面是同学们项目式学习的内容。
任务一收集信息
牛油果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水果,含多种维生素、丰富的脂肪和蛋白质。除作生果食用外也可作菜肴和罐头;果仁含脂肪油,有温和的香气,供食用、医药和化妆工业用。
(1)举例说明牛油果的应用价值。
任务二分析环境
牛油果喜光,在气候温暖湿润的环境中长势良好,不利于在排水不良的低洼地生长。
(2)结合牛油果的生长习性,简析肯尼亚适合种植牛油果的有利自然条件。
任务三探究经济
长期以来,肯尼亚所在的撒哈拉以南非洲许多国家经济发展缓慢,出口初级农矿产品,进口工业制成品。由于工业制成品的价格比初级产品贵得多,因此这些国家在国际贸易当中处于不利地位。
(3)简述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经济特点及原因。
任务四献计献策
近年来,肯尼亚努力探索经济发展的新途径,着重发展花卉业和旅游业,成为非洲最大的鲜花出口国和著名的旅游国家,成为非洲走产业多元化道路的成功典范。
(4)结合肯尼亚经济发展的例子,为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经济发展献计献策。
答案和解析
1~3.【答案】B、D、A
【解析】解:读图可知,亚洲大河多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顺地势呈放射状向四周奔流入海,由此可以推测亚洲的地势特点是中部高、四周低。
故选:B。
地势的高低决定着河流的流向,河流的流向反推着地势的高低。亚洲的大江大河受地形影响,大部分河流注入周边海洋,源远而流长。
本题主要考查亚洲的地势特点,难度不大。
解:亚洲地势特点是中部高,四周低,进而决定了河流的流向大多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
故选:D。
亚洲地面起伏很大,中部高,四周低,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亚洲是世界上除南极洲外平均海拔高度最高的大洲。亚洲大河多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顺地势呈放射状向四周奔流入海。
本题考查亚洲的河流流向,结合所学知识点解答即可。
解:东亚的河流大多注入太平洋,如长江、黄河、珠江等注入太平洋。
故选:A。
亚洲地面起伏很大,中部高,四周低,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亚洲是世界上除南极洲外平均海拔高度最高的大洲。亚洲大河多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顺地势呈放射状向四周奔流入海。
本题考查东亚河流的流向,牢记即可。
4~5.【答案】D、B
【解析】解:结合图中着火点的分布可判断,澳大利亚着火点最多的地形区是东部山地。
故选:D。
澳大利亚是大洋洲面积最大的国家,西北面与亚洲相邻,东濒太平洋,西临印度洋,南与南极大陆遥遥相望,是世界上唯一拥有整个大陆的国家。澳大利亚地形分三部分:西部为高原,中部为大盆地,东部为山地。
本题考查澳大利亚的地形分布,读图解答即可。
解:“山火造成了大片森林土地被焦化,房屋被烧毁,许多古老动物葬身火海”,说明此次山火会使森林面积和生物多样性减少;山火产生二氧化碳等气体,加剧温室效应;山火产生的烟尘会加剧大气污染。综上所述,故①②④符合题意。
故选:B。
肆虐澳大利亚数月的山火给澳大利亚野生动物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多种动物濒临灭绝。众所周知,澳大利亚是袋鼠、考拉等珍稀动物的主要栖息地专家认为,澳大利亚全国大约有数亿只动物在此次大火中丧生,包括哺乳类、飞行类和爬行类,憨态可掬的考拉甚至可能面临“功能性灭绝”,因为即使有一些考拉能死里逃生,它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已受到严重破坏。
本题考查澳大利亚山火对自然环境造成的影响,理解解答即可。
6~8.【答案】D、A、C
【解析】解:读图分析可知,此图是以南极点为中心的经纬网图,南极点是地球上的最南端,该地区沿纬线顺时针为东方;从南北方向看,罗斯海新站位于昆仑站的北方;从东西方向看,罗斯海新站位于昆仑站位于东方;可判定,罗斯海新站位于昆仑站的东北方向。
故选:D。
地球自转的方向为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俯视地球自转的方向为逆时针,从南极上空俯视地球自转的方向为顺时针。
本题考查在南极地区判断方向的方法,读图分析解答即可。
解:南极地区的气候特点是酷寒、多狂风,降水稀少,所以说在南极建科考站可能会遇到的困难有浮冰广布,严寒天气等,南极地区气候干燥,无台风和涝灾。
故选:A。
南极地区包括南极大陆及其沿海岛屿和陆缘冰,还包括南太平洋、南印度洋、南大西洋的一部分。南极大陆孤独地位于地球的最南端,南极大陆95%以上的面积为厚度极高的冰雪所覆盖,素有“冰雪高原”之称。它至今仍然没有常住居民。南极地区气候特点是酷寒、狂风和干燥。
本题考查南极地区的地理环境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点解答即可。
解:11-次年3月为南极地区的暖季,又是极昼时期,便于科考队员考察,因此罗斯海新站建设的最佳时间是11月—次年3月。
故选:C。
南极地区科学考察的意义:南极地区是自然资源的“大仓库”。地下埋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地上储存着大量的固体淡水资源海城及沿岸栖息着无数的海洋生物。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原始的自然环境,为科学家们进行地质、冰川、海洋、生物、气象、天文等学科的科学研究,提供了领域广阔的天然实验室。
本题考查南极地区的暖季,结合所学知识点解答即可。
9~10.【答案】C、C
【解析】解:西亚是目前世界上石油储量最大、生产石油最多的地区。地形以高原为主,气候终年炎热干燥,地处“三洲五海之地”。
故选:C。
西亚位于阿拉伯海、红海、地中海、黑海和里海之间,联系亚洲、欧洲和非洲,被称为“五海三洲之地”,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该地石油资源丰富。
本题主要考查西亚的概况,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解:图中A为阿拉伯半岛,热带沙漠气候为主,气候干燥,降水稀少,再加上地处热带、蒸发量大,这里沙漠广布。
故选:C。
西亚联系亚洲、欧洲、非洲三大洲,沟通大西洋和印度洋,位于阿拉伯海、红海、地中海、黑海和里海之间,地理位置非常重要。
本题考查阿拉伯半岛沙漠广布的原因,熟记课本知识点解答即可。
11~12.【答案】A、B
【解析】解:据图可知,巴西玉米产区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该地区地形平坦,气候湿润,热量充足,水热条件优越。
故选:A。
巴西是南美洲最大的国家,其人口多分布在东南部沿海地区,圣保罗是巴西第一大城市。亚马孙平原覆盖着地球上最大的热带雨林。巴西是世界上最大的咖啡生产国和出口国,蔗糖、香蕉、剑麻、大豆、可可、柑橘、玉米的产量居世界前列。
本题考查巴西不同农作物的分布及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点读图解答即可。
解:2022年4—6月巴西玉米对华出口量多于美国的原因可能是恰逢收获季节,错峰出口,与巴西人口的多少无关;美国的科技比巴西更发达,美国的交通也很便利,所以科技发达,机械化程度高;交通便利,运输成本低都不是2022年4—6月巴西玉米对华出口量多于美国的原因。
故选:B。
巴西位于南美洲东部,东临南大西洋。巴西是南美洲面积最大的国家,领土面积851.49万平方公里,约占南美洲总面积的46%,在世界上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中国和美国,排行第五。巴西主要位于南半球,美国位于北半球。
本题考查巴西的农业及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点解答即可。
13~15.【答案】A、C、D
【解析】解:俄罗斯工业区大多靠近矿产资源产地,故A正确;俄罗斯的工业区主要分布在欧洲部分,故BC错误;俄罗斯工业区分布与河流关系不大,故D错误。
故选:A。
俄罗斯是重要的工业大国,能源、钢铁、机械、化学、航空航天等部门地位突出。俄罗斯的工业主要分布在欧洲部分,莫斯科和圣彼得堡为重要的工业中心,其中以莫斯科工业区工业最发达,最大的工业区;在乌拉尔一带,建有以钢铁工业和机械工业为主的乌拉尔工业区;在西伯利亚地区,则以石油、机械、森林工业和军事工业为主。主要燃料基地有西西伯利亚(秋明)油田、伏尔加-乌拉尔油气田、库兹巴斯煤田。
本题考查俄罗斯工业区的概况,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解:俄罗斯煤、铁、石油资源丰富,能源、钢铁、机械、化学等重工业发达,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消费品制造业,发展相对滞后,汽车、机器、石油无需进口,玩具属于消费品制造业,需大量进口。故C正确,符合题意;ABD与题意不符。
故选:C。
俄罗斯工业基础雄厚,部门齐全,能源、冶金、机械、化工、航空航天、核工业等部门占据突出地位。近年来,俄罗斯积极发展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消费品工业,工业结构得到改善。全国主要工业区大多分布在欧洲部分。
本题考查俄罗斯的工业特点,结合自己的所见所闻和所学知识点理解解答,牢记即可。
解:俄罗斯南部纬度较低,气温较高,北部纬度高,气温低,多冻土分布;南部多高原山地,不利于施工;西伯利亚大铁路修建于南部地区与河流无关。
故选:D。
俄罗斯铁路以莫斯科为中心呈放射状分布,欧洲部分较为密集。西伯利亚大铁路横贯亚欧大陆,被称为亚欧大陆桥。
本题主要考查西伯利亚大铁路修建于南部地区的主要原因,理解解答。
16.【答案】解:(1)根据图例和地形图可知,小麦种植区主要分布在德干高原西北部和恒河上游平原,年降水量少于1000毫米的地区,水稻主要分布恒河中下游平原及印度半岛的沿海平原,这些地方地形平坦,土壤肥沃,降水较多,适宜水稻的生长。
(2)印度成为农业大国的有利条件有:耕地面积广大;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雨热同期,降水充沛,利于农作物种植;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
(3)印度大部分地区全年高温,降水分旱雨两季,属于热带季风气候,6~9月盛行西南风,降水多,10月至次年5月盛行东北风,降水少。农作物易遭受水旱灾害,西南季风来得晚,或退得早,或风力太弱,带来的雨水较少,易干旱,西南季风来的早,或退得晚,或风力太强,雨水就过多,易造成水灾,因此农作物产量不稳定。
(4)由探究三材料可知,印度先后进行了两次“绿色革命”,利用生物技术的进步改良品种,推广高效无毒农药,完善水利灌溉系统,加强信息技术在农业管理中的运用等,不仅明显提高了粮食产量,而且改善了生态环境。印度为解决粮食安全问题所采取的措施有改良品种,培育新品种;推广高效无毒农药;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提高机械化和专业化水平;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加强农业生产管理;改善生态环境等。
(5)以“节约粮食”为主题设计宣传语,突出粮食种植的不易,不能浪费要节约,如:一粒米,一滴汗;珍惜粮食,远离浪费;节约粮食,从我做起,从此刻做起等。
故答案为:
(1)小麦主要分布在德干高原和恒河中上游平原;水稻主要分布恒河中下游平原及印度半岛的沿海平原。
(2)耕地面积广大;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雨热同期,降水充沛,利于农作物种植;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
(3)西南季风不稳定,导致水旱等气象灾害频发,粮食产量不稳定。
(4)改良品种,培育新品种;推广高效无毒农药;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提高机械化和专业化水平;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加强农业生产管理;改善生态环境等;
(5)一粒米,一滴汗;珍惜粮食,远离浪费。
【解析】印度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主要的粮食作物是水稻和小麦,其中水稻主要分布在印度东北部和西部沿海地区,小麦主要分布在西北部干旱少雨地区。印度每年承接全球服务外包市场近1/2业务,其中软件外包业务约占全球软件市场2/3业务,印度被形象地称为“世界办公室”。
本题以印度为材料,设置五道小题。涉及印度水稻和小麦集中分布的主要地形区、印度成为农业大国的有利条件、印度粮食产量不稳定的主要原因、为解决粮食安全问题所采取的措施及节约粮食等知识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能力。
17.【答案】解:(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法国位于西欧平原,地形平坦,适合牧草的生长;区域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全年温和湿润,适合多汁牧草的生长,在地形和气候的影响下,区域畜牧业发达。
(2)结合法国农业生产分布图和地形图可知,法国小麦产区位于巴黎盆地,区域地形平坦,土壤较为肥沃,有利于小麦种植和生长;河流流经,灌溉水源充足,有利于小麦生长。
(3)结合所学知识,法国旅游业优势有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丰富;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社会经济条件方面,欧洲西部居民收入高,休闲时间较多,游憩是人们的生活方式之一。大多数国家使用统一的货币一欧元,跨国旅游过境方便;交通发达,接待服务水平高,设施完善。
(4)中法经贸合作有利于进出口贸易发展;促进两国经济发展;加强两国文化交流;开拓国际市场;增加就业,增进民生福祉等等。
故答案为:
(1)地形平坦,适合牧草的生长;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全年温和湿润,适合多汁牧草的生长;
(2)巴黎盆地;地形平坦,有利于小麦种植;河流流经,灌溉水源充足,有利于小麦生长;
(3)旅游资源丰富;交通便利;经济发达,旅游设施完善等等;
(4)带动进出口贸易;促进经济发展;加强文化交流;开拓国际市场;增进民生福祉等等。
【解析】(1)法国位于西欧平原,地形平坦,适合牧草的生长。
(2)法国小麦产区位于巴黎盆地,区域地形平坦,土壤较为肥沃,有利于小麦种植和生长。
(3)法国旅游业优势有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丰富;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接待服务水平高,设施完善。
(4)中法经贸合作有利于进出口贸易;促进两国经济发展;加强两国文化交流;开拓国际市场;增加就业,增进民生福祉等等。
本题以法国为背景,涉及法国畜牧业、地形区、农业、旅游业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读图能力和基础知识运用能力。
18.【答案】解:(1)据材料可知,牛油果可以生果食用,可作菜肴和罐头。果仁既可以供食用、也可以用于医药和化妆工业。
(2)肯尼亚地处热带,气候温暖,满足牛油果生长的气温条件;主要气候类型为热带草原气候,水分条件较好,满足牛油果水分需求;海拔较高,光照充足,满足牛油果“喜光”特性;排水条件较好,有河流湖泊提供灌溉水源。因此肯尼亚适合种植牛油果。
(3)撒哈拉以南非洲由于长期受殖民主义者占领和掠夺,形成了出口初级农矿产品、进口工业制成品的经济特点,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
(4)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可以通过积极发展民族工业和多样化的农业,积极发展旅游业,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加大科技投入来促进经济发展。
故答案为:(1)生果食用、制作菜肴和罐头、用于医疗和化妆工业等;
(2)有利自然条件:地处热带(赤道附近),热量充足;主要气候类型为热带草原气候,水分条件较好;海拔较高,光照充足,排水条件较好;有河流湖泊,灌溉水源充足;
(3)特点:出口初级农矿产品,进口工业制成品。原因:长期受殖民主义者占领和掠夺;
(4)建议:积极发展民族工业和多样化的农业;积极发展旅游业;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加大科技投入。
【解析】非洲位于东半球的西部,地跨赤道南北,它东濒印度洋,西临大西洋,北隔地中海及直布罗陀海峡与欧洲相望,东北与亚洲之间隔着狭长的红海,并以苏伊士运河为陆上分界。
本题以肯尼亚牛油果出口为背景设置试题,涉及影响农业的因素、经济发展等知识,考查学生地理综合分析的能力和素养。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山西省临汾市七年级(上)期末地理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山西省临汾地区八年级(下)期末地理试卷(含解析),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山西省临汾地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地理试卷(人教版)(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优势条件有,“一湾浅浅的海峡”①是指,北京的地势特征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