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复习文言文翻译练习(共五段10句,附参考答案和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复习文言文翻译练习(共五段10句,附参考答案和解析),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练习班级 考号 姓名 总分 1.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灌将军夫者,字仲孺,颍阴人也。父灌孟尝为颍阴侯灌婴舍人,吴楚反时,颍阴侯为将军,请灌孟为校尉。夫以千人与父俱。灌孟年老,战常陷坚,遂死吴军中。军法,父子俱从军,有死事,得与丧归。灌夫不肯随丧归,奋曰:“愿取吴王若将军头,以报父之仇!”于是,灌夫被甲持戟,募军中壮士所善愿从者数十人。及出壁门,莫敢前。独二人及从奴十数骑驰入吴军,至吴将麾下,所杀伤数十人。不得前,复驰还。走入汉壁,皆亡其奴,独与一骑归。夫身中大创十余,创少瘳,又复请将军曰:“吾益知吴壁中曲折,请复往。”将军壮义之,太尉乃固止之。吴已破,灌夫以此名闻天下。颍阴侯言之上,上以夫为中郎将。(选自《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有删改)(1)灌夫被甲持戟,募军中壮士所善愿从者数十人。及出壁门,莫敢前。 (2)将军壮义之,太尉乃固止之。吴已破,灌夫以此名闻天下。 2.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会西羌反,边章、韩遂作乱陇右。司徒崔烈以为宜弃凉州。诏会公卿百官,烈坚执先议。燮厉言曰:“斩司徒,天下乃安。”尚书郎杨赞奏燮廷辱大臣。帝以问燮。燮对曰:“烈为宰相,不念为国思所以弭之之策,乃欲割弃一方万里之土,臣窃惑之。若使左衽之虏得居此地,士劲甲坚,因以为乱,此天下之至虑,社稷之深忧也。若烈不知之,是极蔽也;知而故言,是不忠也。”帝从燮议。由是朝廷重其方格,每公卿有缺,为众议所归。顷之,赵忠为车骑将军,诏忠论讨黄巾之功。忠遣弟城门校尉延致殷勤。延谓燮曰:“南容少答我常侍,万户侯不足得也。”燮正色拒之曰:“过与不遇,命也;有功不论,时也。傅燮岂求私赏哉!”忠愈怀恨,然惮其名,不敢害。权贵亦多疾之,是以不得留,出为汉阳太守。(选自《后汉书·傅燮传》,有删改)(1)不念为国思所以弭之之策,乃欲割弃一方万里之土,臣窃惑之。 (2)遇与不遇,命也;有功不论,时也。傅燮岂求私赏哉! 3.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英宗即位,加中书侍郎兼礼部尚书,寻加户部尚书。帝不豫,辽使至不能见,命公亮宴于馆,使者不肯赴。公亮质之曰:“锡宴不赴,是不虔君命也。人主有疾,而必使亲临,处之安乎?”使者即就席。公亮方厚庄重,沉深周密,平居谨绳墨,蹈规矩;然性吝啬,殖货至巨万。初荐王安石,及同辅政,知上方向之,阴为子孙计,凡更张庶事,一切听顺,而外若不与之者。常遣子孝宽参其谋,至上前略无所异,于是帝益信任安石。安石德其助己,故引擢孝宽至枢密以报之。苏轼尝从容责公亮不能救正,世讥其持禄固宠云。(节选自《宋史·曾公亮传》)(1)锡宴不赴,是不虔君命也。人主有疾,而必使亲临,处之安乎? (2)苏轼尝从容责公亮不能救正,世讥其持禄固宠云。 4.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时封赏逾制,内宠猥盛,蕃乃上疏谏曰:“近习以非义授邑,左右以无功传赏。又比年收敛,万人饥寒,不聊生活,而采女[注]数千,食肉衣绮。陛下宜采求失得,择从忠善,使褒责诛赏,各有所归。”帝颇纳其言。车驾幸广成校猎。蕃上疏谏曰:“臣闻人君有事于苑囿,唯仲秋西郊。顺时讲武,杀禽助祭,以敦孝敬。如或违此,则为肆纵。”书奏不纳。与黄琬共典选举,不偏权富,而为势家郎所谮诉,坐免归。(节选自《后汉书·陈蕃传》)(注)采女:宫女。(1)又比年收敛,万人饥寒,不聊生活,而采女数千,食肉衣绮。 (2)与黄琬共典选举,不偏权富,而为势家郎所谮诉。坐免归。 5.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湛闻之,举声大哭。俭遽止之曰:“何得便尔?”湛曰:“百口居家,即时屠灭,云何不哭!”哭数十声,徐谓俭曰:“为我白齐王,王本以穷乌投人,赖朝廷假王羽翼,荣宠至此。属国步多虞,不能竭忠报德,乃欲乘人间隙,有不臧之心。信惑行路无识之语,欲以羸败之兵,守关问鼎。今魏德虽衰,天命未改。且王之恩义,未洽于民,但见其败,未见有成。苏湛不能以百口居家,为王族灭。”宝夤复报曰:“此自救命之计,不得不尔。所以不先相白者,恐沮吾计。”湛复曰:“凡为大事,当得天下奇士。今但共长安博徒小儿辈计校,办有成理不?湛恐荆棘必生庭阁。愿乞骸骨还乡里,脱得因此病死,可以下见先人。”宝夤素重之,以湛病,且知不为己用,听还武功。(选自《魏书·苏湛传》,有删改)(1)此自救命之计,不得不尔。所以不先相白者,恐沮吾计。 (2)宝夤素重之,以湛病,且知不为己用,听还武功。 附:参考答案和解析1.(1)灌夫穿上铠甲,手拿戈戟,召集了军中与他交好又愿意跟他同去的勇士几十个人。等到走出军营大门,没有人敢再前进。(2)将军认为他勇敢而有义气,太尉坚决劝阻他(再去)。吴军被攻破之后,灌夫也因此名闻天下。【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被”通“披”,穿着;“募”,召集;“军中壮士所善愿从者”,定语后置,军中与他交好又愿意跟他同去的勇士;“善”,与……交好;“壁”,营垒;“前”,前进。(2)“壮义”,意动用法,认为勇敢而有义气;“固”,坚决;“以”,因为。翻译:灌夫将军,字仲孺,是颍阴人。灌夫的父亲曾经做过颍阴侯灌婴的家臣。吴楚叛乱时,颍阴侯灌婴担任将军,他向太尉推荐灌孟担任校尉。灌夫率领一千人与父亲一起从军。灌孟年纪已经老了,作战时常常攻击敌人的坚固阵地,最后战死在吴军军中。按照军法规定,父子一起从军参战,有一个为国战死,未死者可以护送灵柩回去。灌夫不肯随同父亲的灵柩回去。他慷慨激昂地表示:“希望斩取吴王或者吴国将军的头,来替父亲报仇。”于是灌夫穿上铠甲,手拿戈戟,召集了军中与他交好又愿意跟他同去的勇士几十个人。等到走出军营大门,没有人敢再前进。只有两人和跟随灌夫的奴隶共十多个骑兵飞奔冲入吴军中,一直到达吴军的将旗之下,杀死杀伤的敌军有几十人。不能继续前进,又驰马返回。回到汉营,所带去的奴隶全都战死,只有他和另外一人一马回来。灌夫身上受重创十多处,创伤稍稍好转,又向将军请求说:“我更加了解吴军营垒中曲折路径,请让我再去。”将军认为他勇敢而有义气,太尉坚决劝阻他(再去)。吴军被攻破之后,灌夫也因此名闻天下。颍阴侯把灌夫的情况向皇上汇报了,皇上任命灌夫担任中郎将。2.(1)不想着替国家思考用来消除叛乱的计谋,竟然想要割让放弃一处方圆万里的国土,我私下里对此迷惑不解。(2)碰到机会与碰不到机会,是命运;有功劳却没有被评定,是时机问题。傅燮难道是追求私下赏赐的人吗?【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得分点:(1)“所以”,用来;“弭”,停止、消除;“方”,方圆;“窃”,私下。(2)“遇”,机遇、机会;“论”,评定、考核;“时”,时机;“私赏”,私下赏赐。参考译文:适逢西羌反叛,边章、韩遂在陇右发动叛乱。司徒崔烈认为应该放弃凉州。皇帝下诏聚集公卿百官(商议此事),崔烈固执地坚持先前的意见。傅燮声色严厉地说:“杀掉司徒,天下才安定。”尚书郎杨赞上书说傅燮在朝廷上侮辱大臣。皇帝以此责问傅燮。傅燮回答说:“崔烈身为宰相,不想着替国家思考用来消除叛乱的计谋,竟然想要割让放弃一处方国万里的国土,我私下里对此迷惑不解。如果让西羌人得以占有这一地方,士兵强健、铠甲坚固乘机作乱,这是天下最大的祸患,国家最深的忧虑。如果崔烈不知道这些,(说明)他受到很大的蒙蔽;(如果)知道却故意这样说,这是他不忠于君主。”灵帝听从了傅燮的建议。从此朝廷敬重傅燮方正而有标格,每当公卿有缺职时,(傅燮)就成为众人推荐的人选。不久,赵忠担任车骑将军,皇帝下诏让赵忠评定征讨黄巾军的功绩,赵忠派弟弟城门校尉赵廷表达情谊。赵延对傅燮说:“你稍微报答一下我哥哥赵忠,万户侯也不够你封的。”傅燮严肃拒绝他说:“碰到机会与碰不到机会,是命运;有功劳却没有被评定,是时机问题。傅燮难道是追求私下赏赐的人吗?”赵忠更加怀恨在心,但是害怕傅燮的名声,不敢加害他。权贵们也有很多人痛恨傅燮,因此他不能留在京城,出任汉阳太守。3.(1)赐宴不到场,这是对君主命令的不敬。君主有病,却一定要他亲临宴会,做这样的事能心安吗?(2)苏轼曾从容地责备曾公亮不能纠正弊病,世人讥讽他保持禄位加固宠幸。【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翻译重点:(1)“锡”即“赐”,通假;“不虔君命”即“对国君的命令不尊重”;“而”作转折连词,“却”;“处之安乎”固定句式,意思是“做这样的事能心安吗”,“之”代这样的事,“乎”,翻译成“吗”。(2)“责”此处应是“责备”的意思;“救正”即纠正弊病;“世”即当时的人;“持禄固宠”意思是“保持禄位加固宠幸”。参考译文:英宗即位,曾公亮任中书侍郎兼礼部尚书,不久兼任户部尚书。仁宗身体不适,辽国使者到来不能接见,让曾公亮在馆中设宴,使者不愿赴宴。曾公亮质问使者说:“赐宴不到场,这是对君主命令的不敬。君主有病,却一定要他亲临宴会,做这样的事能心安吗?”使者于是赴宴。曾公亮端庄忠厚深沉,办事细致周密,平时谨守礼仪,遵守规矩,但性情吝啬,积累财富达巨万。曾公亮起初推荐王安石,等到和他一起辅政,才察知神宗正袒护王安石,曾公亮暗中替子孙谋划,大凡改变行事计划,都听从于王安石,但表面上好像没有参与一样。曾公亮派遣他的儿子曾孝宽为其谋划,到神宗面前陈述与王安石没有什么差别,这样神宗更加信任王安石。王安石为了感激曾公亮帮助自己,因而引见提拔曾孝宽到枢密院来报答他。苏轼曾从容地责备曾公亮不能纠正弊病,世人讥讽他保持禄位加固宠幸。4.(1)又连年征税,万民饥饿寒冷,没有赖以生存的方法,然而宫女有几千人,吃肉穿华丽的衣服。(2)(陈蕃)与黄琬一起主管官吏的选取任用,不偏袒权贵富豪,因此被有权势的人家的子弟诬陷,获罪免官归家。【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赋分点:(1)“比”,接连;“收敛”,征税;“聊”,依赖;凭借;“衣”,名词作动词,穿着。(2)“典”,主管;“偏”,偏袒;“谮”,诬陷;“坐”,获罪。参考译文:当时封爵赏赐逾越制度,受宠的内官众多,陈蕃于是上疏劝谏说:“近身侍从不合道义却授予封邑,左右的宠臣无功却给予赏赐。又连年征税,万民饥饿寒冷,无法维持生计,然而宫女却有几千人,吃肉穿绸。陛下应搜求政事得失,选择忠诚善良之人任用他们,使奖赏处罚,各得其所。”桓帝采纳了他不少意见。桓帝驾临广成苑围猎。陈蕃上疏劝谏说:“我听说帝王到苑囿狩猎,只在仲秋郊祀的时候,顺应时节,操练武备,射杀禽兽,以助祭祀,用来劝勉孝敬之情。如果有人违反这些,就算是放纵无度了。”奏书送上,桓帝没有采纳。(陈蕃)与黄琬一起掌管官吏选任举荐(之职),不偏袒权贵富豪,因此被豪族子弟诬陷控告,获罪免官归家。5.(1)这是我自己救命的计策,不得不这样。不预先告知你的原因,是怕你会阻止我的计划。(2)萧宝夤向来器重苏湛,由于苏湛有病,而且知道他不会为自己所用,就允许他回到武功。【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1)题得分点有:尔,代词,这样;白,告诉;相,偏指一方,这里可译为“你”;沮,阻止。(2)题得分点有:素,一向、向来;重,看重;以,因为、由于;听,听凭、听任。参考译文:苏湛听了这番话,放声大哭。姜俭急忙劝止他说:“你怎么能就这样痛哭?”苏湛说:“我百口之家,即将遭到屠灭,为什么不痛哭!”又大哭了几十声,才慢慢对姜俭说道:“你替我禀告齐王,他本来是因处境艰难而投靠别人,仰赖朝廷给予的保护,才像今天这样荣华宠耀。适逢国家多难,不能尽忠报德,竟想利用可乘之机,怀不善之心。听信迷惑于路旁之人没有见识的话,想要凭弱败之兵,据守函谷关造反窥伺皇位。如今魏国德政虽然衰落,但天命并未改变。况且齐王的恩义,没有广施于人民,我只能看到他的失败,看不到他成功。我苏湛不能让自己百口之家,为了他而受到族灭。”萧宝夤又告诉他说:“这是我自己救命的计策,不得不这样。不预先告知你的原因,是怕你会阻止我的计划。”苏湛回复说:“凡是要做大事,应当得到天下奇士的支持。如今你只同长安的赌徒小儿们计议,有办成的道理吗?我深恐在庭院中必定会生荆棘。只希望能退职回归乡里,倘若因这次生病而死去,就可以到地下去见我的祖先了。”萧宝夤向来器重苏湛,由于苏湛有病,而且知道他不会为自己所用,就听任他回到武功。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复习文言文片段练习(内容概括分析+翻译句子)(共11大题,附参考答案和解析),共7页。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复习文言文翻译练习(共四组,附参考答案和解析),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复习文言文翻译练习(共12题,附参考答案),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