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山东省聊城市临清市中考化学二模试卷(含解析)
展开2023年山东省聊城市临清市中考化学二模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6小题,共40.0分)
1. 物质世界充满了变化。下列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 矿石炼铁 B. 面包发霉
C. 篆刻印章 D. 焚烧秸秆
2. 在化学王国里,化学符号和数字被赋予了丰富的内涵。对下列化学用语中数字“2”的含义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2O:两个氧原子 B. 2Fe2+:两个铁离子
C. H2O:一个水分子中含有2个氢原子 D. Cu+2O:氧化铜中铜元素的化合价为+2
3. 下列有关食品安全与健康生活的观点中,不正确的是( )
A. 人体内缺铁容易导致贫血 B. 用甲醛浸泡海产品以保鲜
C. 烹饪糕点时添加适量小苏打 D. 不吃变质食物,远离烟草,拒绝毒品
4. 正确的化学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和人身安全的重要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检查气密性 B. 倾倒液体
C. 氧气验满 D. 液体读数
5. 下列元素或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
A. 纯碱、烧碱一一碱 B. 生石灰、铁锈一一氧化物
C. 汞元素、铁元素一一金属元素 D. 生理盐水、冰水混合物一一混合物
6. 关于燃烧和灭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可燃性气体达到爆炸极限时就会发生爆炸
B. “钻木取火”是通过摩擦生热提高木材的着火点
C. 木柴架空有利于燃烧,是因为增大了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D. 在山林中遇火灾时,尽量向顺风方向奔跑
7. 水是一种重要的资源,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大量的SO2、CO2溶于雨水会形成酸雨 B. 雨污分流,可以保护水资源
C. 用淘米水浇花,可以节约用水 D. 加热煮沸,可以降低水的硬度
8.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相结合是化学特有的思维方式。下表对应内容中,不正确的是 ( )
选项
宏观事实
微观解释
A
“二手烟”也会危害身体健康
分子在不断运动
B
无色氧气加压后变成淡蓝色液氧
分子的种类发生改变
C
金属铁和金属镁的化学性质不同
不同种金属的原子的结构不同
D
木炭在氧气中比在空气中燃烧更剧烈
碳原子在等体积空间内接触碰撞的氧分子数目不同
A. A B. B C. C D. D
9. 将氯化氢转化为氯气的技术是当今化学研究的热点之一,如图是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表示氢原子,表示氧原子,表示氯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涉及两种氧化物
B. 生成物均由两种元素组成
C. 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2:1
D. 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不变
10. 归纳总结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各组对主题知识的归纳中不完全正确的是 ( )
A.化学与出行
B.化学与生活
①燃料电池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
②高铁车头用到的玻璃钢是应用最广泛的金属材料
①除去衣服上的碘渍——用酒精擦洗
②去峡谷、深洞探险——点蜡烛或火把
C.化学与健康
D.化学与农业
①碘摄入不足或过量均会引起人体甲状腺肿大
②新冠防疫期间人们常用酒精消毒是利用酒精可以使蛋白质变性的性质
①硝酸钾是复合肥
②铵态氮肥不能与碱性肥料共用
A. A B. B C. C D. D
11. “清明插柳,端午插艾。”艾草含有丰富的黄酮素(C15H10O2),它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下列有关黄酮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黄酮素属于氧化物 B. 黄酮素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
C. 黄酮素由3个元素组成 D. 黄酮素分子中含有O2
12. 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3℃时等质量的乙、丙溶液中,溶剂的质量一定相等
B. 乙中含有少量甲时,可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乙
C. 将a3℃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a2℃,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甲>丙>乙
D. a1℃时将30g乙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3:5
13. A、B、C、D是四种金属单质,能发生如下反应:A+2HCl=盐+H2↑;C+2HCl=盐+H2↑;B+D(NO3)2=B(NO3)2+D;B+HCl→不反应,且相同条件下A比C反应剧烈。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A. A>C>D>B B. B>A>C>D C. A>B>C>D D. A>C>B>D
14. 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所用除杂试剂或方法合理的是 ( )
选项
物质
杂质
除杂试剂或方法
A
Fe
Fe2O3
加入过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过滤
B
CaO粉末
CaCO3粉末
加足量的水,充分搅拌后过滤
C
NaOH溶液
Ca(OH)2溶液
通入过量CO2气体,充分反应后过滤
D
食盐
泥沙
溶解、过滤、蒸发
A. A B. B C. C D. D
15. 证据推理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 元素的种类由原子的质子数决定,所以质子数相同的原子一定是同种元素
B. 燃烧都伴随有发光、放热现象,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一定是燃烧
C. 酸能使石蕊试液变红,CO2也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所以CO2是酸
D. 复分解反应生成沉淀、气体或水,所以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的反应就是复分解反应
16. 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 常温下,向一定质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氧化钙
B. 用两份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过氧化氢溶液分别制取氧气
C. 向部分变质的NaOH溶液中滴加稀盐酸至过量
D. 在密闭容器中用足量铜粉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2.0分)
17. 硒是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某地区土壤中硒的含量较高。据图回答:
(1)硒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______ 。
(2)图D表示的微粒在化学反应中容易 ______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3)A、B、C、D中表示金属元素的是 ______ (填序号)。
(4)B、C、D、E中化学性质相似的两种元素是 ______ (填序号)。
18. 2022年2月第24届冬奥会在北京成功举办,惊艳全球。
(1)工作人员为奥运选手准备了一份午餐食谱:米饭、小炒黄牛肉、油炸小黄鱼、时令蔬菜,其中小炒黄牛肉主要是为运动员提供六大营养素之一的 ______ 。
(2)用于冬奥会消毒的二氧化氯(化学式为ClO2)能瞬间杀灭空气中的病毒,同时对人体安全、无毒。二氧化氯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______ 价。
(3)氢燃料电池汽车作为载运工具亮相北京冬奥会。氢气作为新能源除本身无毒、完全燃烧放出热量较多之外,从环保角度看其优点还有 ______ 。
19. 生活处处有化学,请联系学过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2023年春节,我市公安局、市生态环境局提醒:1月13日−2月22日24时,实施全市禁燃禁放烟花爆竹。黑火药爆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NO3+S+3C=K2S+X↑+3CO2↑,则X的化学式为 ______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______ 。
A.硝酸钾属于复合肥料
B.该爆炸反应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C.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D.X为空气污染物
(2)新鲜牛奶的pH约为7,储存一段时间后味道变酸,pH ______ (填“变大”或“变小”)。
(3)安全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______ (填序号)。
A.燃气泄漏,用打火机检验
B.电器着火,先关闭电源
C.点燃氢气前先检验纯度
D.不食用发霉的蛋糕
三、流程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
20. 下列框图中的物质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其中A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B和D所属物质类别相同,H是蓝色沉淀。如图是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请回答。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B ______ 。
(2)写出物质D的一种用途 ______ 。
(3)写出F+G→H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
四、实验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
21. 掌握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是化学学习的必备能力。请根据下图所示装置回答问题。
(1)写出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① ______ 。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
(3)实验室制取某气体,组装好实验装置,加入药品前必须进行的一项操作是 ______ 。
(4)用B装置收集氧气有下列操作步骤:①将导管伸入集气瓶口,气体进入瓶中。②将装满水的集气瓶倒置在水槽中。③当气体收集满时,用毛玻璃片盖住瓶口,将集气瓶移出水槽正放在桌子上。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______ (填编号)
(5)如果用盛满水的E装置来收集氧气,氧气应从 ______ (填“a”或“b”)导管通入。
五、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2.0分)
22. 在清理实验室的药品时,同学们发现一瓶氢氧化钠溶液忘记了盖瓶塞。对于该溶液是否变质,同学们提出了如下猜想:
①甲组同学的猜想是:该溶液没有变质。
②乙组同学的猜想是:该溶液部分变质。
③丙组同学的猜想是:该溶液全部变质。
三个小组的同学们根据各自猜想,分别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报告】
(1)请完善下面的表格。
小组名称
甲组
乙组
丙组
药品种类
酸
碱
盐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有 ______ 生成
有白色沉淀生成溶液颜色变红
有白色沉淀生成溶液颜色不变色
实验结论
该溶液已经变质
该溶液部分变质
该溶液 ______
【解释与结论】
(2)甲组的实验中,能证明该溶液已经变质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
(3)丙组的同学们发现乙组的实验结论错误。他们的理由是 ______ 。
【反思与评价】
①在不改变被检验物质成分的情况下,排除干扰,能帮助我们得出正确结论。
②“失之毫厘,差之千里。“科学探究要有严谨的科学态度。
【拓展与延伸】
(4)经过以上探究活动,同学们认为取用药品后,应及时 ______ 瓶塞,防止药品变质。
【实践与应用】
(5)对于同学们发现的这瓶溶液,下列处理方法中正确的是 ______ 。
A.直接倒入下水管道
B.检验某氯化钠溶液中是否含有氯化钙
六、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
23. 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测定某黄铜(铜、锌合金)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取10克样品放入烧杯中,再取60克稀硫酸分六次加入烧杯中,俊充分反应,实验数据如下: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第六次
加入稀硫酸的质量(g)
10
10
10
10
10
10
剩余固体的质量(g)
9.35
8.7
8.05
7.4
6.75
6.75
(1)黄铜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为多少?(写出计算步骤,下同)
(2)所用稀硫酸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解:A、矿石炼铁,有新物质铁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
B、面包发霉,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
C、篆刻印章,是物质的形状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正确。
D、焚烧秸秆,有新物质二氧化碳和水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
故选:C。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有无新物质生成,据此抓住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这里的新物质是指和变化前的物质是不同种的物质,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2.【答案】B
【解析】解:A、标在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的个数,2O中的“2”表示氧原子的个数为2,故选项说法正确。
B、标在离子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离子的个数,2Fe2+中的“2”表示亚铁离子的个数为2,故选项说法错误。
C、标在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原子的数目,H2O中的“2”表示1个水分子中含有2个氢原子,故选项说法正确。
D、标在元素符号正上方的数字表示该元素化合价的数值,Cu+2O中的“2”表示氧化铜中铜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A、标在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的个数。
B、标在离子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离子的个数。
C、标在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原子的数目。
D、标在元素符号正上方的数字表示该元素化合价的数值。
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元素符号不同位置的数字表示的意义,掌握标在元素符号不同位置的数字所表示的意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所在。
3.【答案】B
【解析】解:A、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主要元素,缺乏会患贫血,故选项说法正确。
B、甲醛有毒,能破坏人体蛋白质的结构,使蛋白质变质,该做法会危害人体健康,故选项说法错误。
C、碳酸氢钠(俗称小苏打)本身受热易分解,同时由于是碳酸氢盐,遇到酸能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烹饪糕点时添加适量小苏打,故选项说法正确。
D、变质食物、烟草、毒品均对人体有害,不吃变质食物,远离烟草,拒绝毒品,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A、根据铁的生理功能和缺乏症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甲醛能破坏蛋白质的结构进行分析判断。
C、碳酸氢钠本身受热易分解,同时由于是碳酸氢盐,遇到酸能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D、根据变质食物、烟草、毒品均对人体有害,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常见的有毒有害物质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4.【答案】A
【解析】解:A.检查气密性:先连接装置,将导管一端浸入水中,用手捂住试管口,观察烧杯中是否有气泡产生,故A正确;
B.倾倒液体:瓶塞需要倒放,标签需要向手心,试管口需要紧贴试剂瓶瓶口,故B错;
C.氧气验满:需要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瓶口,故C错;
D.液体读数,视线要与凹液面最低处齐平,故D错。
故选:A。
A、根据装置气密性检查方法进行分析;
B、根据倾倒液体的方法进行分析;
C、根据氧气的验满方法进行分析;
D、根据量筒的读数方法进行分析。
解答本题关键是熟悉实验基本操作,防止错误操作造成实验失败。
5.【答案】C
【解析】解:A、纯碱属于盐,烧碱是氢氧化钠,属于碱,故错。
B、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生石灰是氧化钙的俗称,氧化钙是由钙元素和氧元素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是混合物,故错。
C.汞元素、铁元素都是金属元素,故C正确;
D.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的物质是混合物,冰水混合物是由水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故D错。
故选:C。
根据物质的组成特点分析判断,氧化物是由氧元素和另一种元素度组成的化合为;金属元素的种类、混合物是由不同种物质组成的分析。
要根据单质、氧化物、盐以及酸的概念回答本题,要把握要点,知道常见物质的组成。
6.【答案】C
【解析】解:A、可燃性气体达到爆炸极限时不一定会发生爆炸,还需要遇到明火或电火花,故说法错误;
B、“钻木取火”是通过摩擦生热使温度达到木材的着火点,物质的着火点一般不变,故说法错误;
C、木柴架空有利于燃烧,是因为增大了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故说法正确;
D、在山林中遇火灾时,尽量向逆方方向奔跑,远离火场,故说法错误;
故选:C。
A、根据爆炸的条件来分析;
B、根据灭火的原理来分析;
C、根据促进燃料燃烧的方法来分析;
D、根据逃生的方法来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较多,但基本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难度不大。
7.【答案】A
【解析】解:A、二氧化碳与水生成碳酸能使雨水呈酸性,但是不会形成酸雨,大量的SO2、NO2经过复杂的大气化学反应,被雨水吸收溶解,会形成酸雨,故A错误;
B、雨污分流能将污水和雨水分开从而防止水体污染,有利于保护水资源,故B正确;
C、用淘米水浇花可以实现一水多用,达到节约水资源的目的,故C正确;
D、加热煮沸时水中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会以沉淀的形式析出,从而降低水的硬度,故D正确;
故选:A。
A、根据酸雨的成因来分析;
B、根据爱护水资源的做法来分析;
C、根据节约用水的措施来分析;
D、根据降低水的硬度的方法来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酸雨的成因、爱护水资源的做法、降低水的硬度的措施等是解题的关键。
8.【答案】B
【解析】解:A、“二手烟”也会危害身体健康,是因为烟气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地运动的,故选项解释正确。
B、无色氧气加压后变成淡蓝色液氧,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气体受压后,分子间隔变小,故选项解释错误。
C、金属铁和金属镁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它们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不同,即不同种金属的原子的结构不同,故选项解释正确。
D、木炭在氧气中比在空气中燃烧更剧烈,是因为碳原子在等体积空间内接触碰撞的氧分子数目不同,故选项解释正确。
故选:B。
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9.【答案】D
【解析】解:A、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可知,反应物为HCl和O2,生成物是H2O和Cl2,该反应涉及1种氧化物H2O,故A说法错误;
B、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生成物H2O由两种元素组成,生成物Cl2由1种元素组成,故B说法错误;
C、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可知,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HCl和O2的分子个数比为4:1,故C说法错误;
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不变,故D说法正确;
故选:D。
氯化氢与氧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水和氯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4HCl+O2=一定条件2H2O+2Cl2。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10.【答案】A
【解析】解:A.①燃料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②高铁车头用到的玻璃钢是复合材料,故A不正确;
B.①除去衣服上的碘渍,用酒精擦洗,因为碘易溶于酒精;②去峡谷、深洞探险,点蜡烛或火把,可以检验二氧化碳的浓度也可以照明,故B正确;
C.①碘摄入不足或过量均会引起人体甲状腺肿大;②新冠防疫期间人们常用酒精消毒是利用酒精可以使蛋白质变性的性质,故C正确;
D.①硝酸钾中含有钾元素和氮元素,是复合肥;②铵态氮肥会与碱性物质反应,所以不能与碱性肥料共用,故D正确。
故选:A。
A、根据燃料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玻璃钢是复合材料进行分析。
B、根据碘易溶于酒精,点蜡烛或火把检验二氧化碳的浓度也可以照明进行分析。
C、根据碘摄入不足或过量均会引起人体甲状腺肿大,酒精可以使蛋白质变性的性质进行分析。
D、根据硝酸钾中含有钾元素和氮元素,铵态氮肥会与碱性物质反应进行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等,注意完成此题,可以从题干中抽取有用的信息,结合已有的知识进行解题。
11.【答案】B
【解析】解:A、黄酮素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故选项说法错误。
B、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黄酮素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故选项说法正确。
C、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故选项说法错误。
D、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黄酮素分子中含有氧原子,不含氧分子,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A、氧化物是只含有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理解题意、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氧化物的特征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2.【答案】C
【解析】解:A、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a3℃时乙和丙的溶解度相等,a3℃时等质量的乙、丙饱和溶液中,溶剂的质量一定相等,没说饱和,不能判断溶剂质量多少,该选项不正确。
B、乙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所以乙中含有少量甲时,可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乙,该选项不正确。
C、将a3℃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a2℃,甲、乙物质的溶解度减小,析出晶体,降温后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取决于a2℃甲和乙的溶解度大小,丙物质的溶解度增大,不会析出晶体,应该按照a3℃时的溶解度计算,所以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甲>丙>乙,该选项正确。
D、a1℃时,乙物质的溶解度是40g,将30g乙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只能溶解20g的晶体,所以所得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20g:50g=2:5,该选项不正确。
故选:C。
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形成溶液的质量;可以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可以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确定分离提纯的方法。
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3.【答案】D
【解析】解:A+2HCl=盐+H2↑、C+2HCl=盐+H2↑,且相同条件下A比C反应剧烈;B+HCl→不反应,则B排在氢元素的后面,故A、C、H的活动性:A>C>H>B。
B+D(NO3)2=B(NO3)2+D,则B、D的活动性:B>D。
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A>C>B>D。
故选:D。
根据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酸中的氢,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它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金属活动性应用,掌握金属活动性应用“反应则活泼、不反应则不活泼”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4.【答案】D
【解析】解:A、Fe和Fe2O3均能与稀盐酸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B、CaO粉末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碳酸钙难溶于水,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C、Ca(OH)2溶液与和NaOH溶液均能与过量二氧化碳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D、食盐易溶于水,泥沙难溶于水,可采取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的方法进行分离除杂,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故选:D。
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物质的分离与除杂是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15.【答案】A
【解析】解:A、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元素的种类由原子的质子数决定,质子数相同的原子一定是同种元素,故选项推理正确。
B、燃烧都伴随有发光、放热现象,但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不一定是燃烧,如灯泡发光、放热,故选项推理错误。
C、酸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红,CO2 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是因为 CO2 和水反应生成碳酸,溶液显酸性,二氧化碳不是酸,故选项推理错误。
D、复分解反应生成沉淀、气体或水,但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复分解反应,如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不是复分解反应,故选项推理错误。
故选:A。
A、根据元素的概念分析;
B、根据燃烧的特征进行分析;
C、根据指示剂变色的原因分析;
D、根据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此类题时要根据不同知识的特点类推,不能盲目类推,并要注意知识点与方法的有机结合,做到具体问题能具体分析。
16.【答案】D
【解析】解:A、常温下,向一定质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氧化钙,氧化钙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溶液中溶剂质量减少,有氢氧化钙析出,所以溶质质量减少,不可能不变,故A错误;
B、用两份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过氧化氢溶液分别在有无催化剂的条件下制取氧气,催化剂只能加快反应速率,所以有催化剂的反应速率快,反应完全所需的时间短,但是最后产生的氧气总量应该相同,故B错误;
C、氢氧化钠的变质是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溶质为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加入稀盐酸,稀盐酸会先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待氢氧化钠反应完全,稀盐酸会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所以应该是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后才会产生气体,最后碳酸钠反应完全,气体质量不再变化,故C错误;
D、铜在空气中加热生成氧化铜,反应物铜是固体,随着反应进行,固体质量不断增大,一直到氧气耗尽后固体质量不再发生变化,故D正确。
故选:D。
A、根据常温下,向一定质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氧化钙,氧化钙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溶液中溶剂质量减少,有氢氧化钙析出进行分析;
B、根据催化剂只能改变反应的速率,不会影响生成氧气的质量进行分析;
C、根据氢氧化钠的变质是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故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溶质为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加入稀盐酸,稀盐酸会先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待氢氧化钠反应完全,稀盐酸会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进行分析;
D、根据铜在空气中加热生成氧化铜,反应物铜是固体,随着反应进行,固体质量不断增大,一直到氧气耗尽后固体质量不再发生变化进行分析。
本题是过程与图象结合题,是对学生识图能力的考查,解题的关键是能正确的分析各个反应的过程并能结合图象分析问题。
17.【答案】78.96 得到 B BE
【解析】解:(1)元素周期表中最下面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所以硒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78.96;
(2)氟原子的核电荷数为9,图D表示的微粒为氟原子,氟原子最外层有7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1个电子变成8电子稳定结构;
(3)A表示硒元素、B表示镁原子、C氖原子、D表示氟原子,其中表示金属元素的是B。
(4)元素的化学性质是由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的;B、C、D、E中化学性质相似的两种元素是BE,因为他们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都相同,都是2;
故答案为:
(1)78.96;
(2)得到;
(3)B;
(4)BE。
元素周期表一格中信息:左上角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右上角符号表示元素符号,中间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方格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粒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小圈和圈内的数字表示原子核和核内质子数,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层的电子数,据以上分析解答。
本题考查了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等相关知识,掌握周期表的结构特点及原子结构知识即可解答。
18.【答案】蛋白质 +4 无污染
【解析】解:(1)米饭的主要成分是淀粉,属于糖类,小炒黄牛肉主要提供的营养素为蛋白质、油炸小黄鱼主要提供的营养素是蛋白质和油脂,时令蔬菜提供的营养素是维生素;故答案为:蛋白质;
(2)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零,二氧化氯(化学式为 ClO2 )中氧元素显−2价,则氯元素的化合价为+4;故答案为:+4;
(3)氢气燃烧产物只有水,从环保角度看其优点是无污染;故答案为:无污染。
(1)根据各种食物富含的营养素进行分析;
(2)根据化学式的书写方法及元素化合价的计算方法进行分析;
(3)根据氢能源的优点进行分析。
此题难度不大,考查基础知识的落实,平时应注意知识的积累。
19.【答案】N2 AB 变小 A
【解析】解:(1)在化学反应2KNO3+S+3C=K2S+X↑+3CO2↑中,K、C、S、O原子的个数前后相等,反应物中有N原子,而生成物中的N原子只能存在于X中,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由反应前共2个N原子,则X的化学式为N2;
A、硝酸钾中含有营养元素中的氮元素与钾元素,属于复合肥料,正确;
B、所有化学反应均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因此该爆炸反应符合质量守恒定律,正确;
C、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该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均为三种,不属于复分解反应,错误;
D、X是氮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不是空气污染物,错误。
(2)新鲜牛奶的pH约为7,储存一段时间后味道变酸,酸性增强,pH变小;
(3)A、燃气泄漏,用打火机检验,可能引起爆炸,错误;
B、电器着火,先关闭电源,再灭火,正确;
C、点燃氢气与空气或氧气的混合物,容易发生爆炸,所以点燃氢气前先检验纯度,正确;
D、发霉蛋糕中含有致癌物,所以不食用发霉的蛋糕,正确。
故答案为:(1)N2;AB;
(2)变小;
(3)A。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硝酸钾中含有营养元素中的氮元素与钾元素,所有化学反应均遵循质量守恒定律,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进行分析。
(2)根据味道变酸,酸性增强,pH变小进行分析。
(3)根据燃气泄漏,用打火机检验,可能引起爆炸,电器着火,先关闭电源,再灭火,发霉蛋糕中含有致癌物进行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化学品的性质与人体健康等,注意完成此题,可以从题干中抽取有用的信息,结合已有的知识进行解题。
20.【答案】CuO 做干燥剂 2NaOH+CuSO4=Na2SO4+Cu(OH)2↓
【解析】解:(1)B是氧化铜,化学式CuO。
(2)D是氧化钙,可以和水反应消耗水。可以做干燥剂。
(3)F氢氧化钠和G硫酸铜反应 H氢氧化铜和硫酸钠,化学方程式为CuSO4+2NaOH=Na2SO4+Cu(OH)2↓。
故答案为:(1)CuO;
(2)做干燥剂;
(3)2NaOH+CuSO4=Na2SO4+Cu(OH)2↓。
A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则A是碳酸钙。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氧化钙能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氢氧化钠。所以C是二氧化碳,D是氧化钙,E是氢氧化钙,F是氢氧化钠。B和D是同类物质,则B是氧化物,H是蓝色沉淀,由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则H是氢氧化铜,G是硫酸和B氧化铜反应生成的硫酸铜。代入验证无误。
本题考查了物质的推断,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21.【答案】分液漏斗 CaCO3+2HCl=CaCl2+H2O+CO2↑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①③ b
【解析】解:(1)①的名称为分液漏斗;故答案为:分液漏斗;
(2)实验室利用石灰石或大理石(主要成分碳酸钙)与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故答案为:CaCO3+2HCl=CaCl2+H2O+CO2↑;
(3)为了防止由于更换仪器造成的药品损失,实验室制取某气体,组装好实验装置,加入药品前必须进行的一项操作是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故答案为: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4)用B装置排水法收集氧气的步骤为:②将装满水的集气瓶倒置在水槽中。①将导管伸入集气瓶口,气体进入瓶中。③当气体收集满时,用毛玻璃片盖住瓶口,将集气瓶移出水槽正放在桌上,正确的操作顺序是②①③;故答案为:②①③;
(5)由于氧气不易溶于水,氧气的密度比水小,如果用盛满水的E装置来收集氧气,氧气应从短管b导管通入。故答案为:b。
(1)根据仪器名称进行分析;
(2)根据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进行分析;
(3)根据组装好实验装置后需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进行分析;
(4)根据排水法收集气体的实验操作步骤进行分析;
(5)根据氧气的性质进行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实验室制取氧气的相关知识,学生可根据已有知识进行作答。
22.【答案】气泡 完全变质 Na2CO3+2HCl=2NaCl+H2O+CO2↑ 加入氢氧化钙会与碳酸钠反应会生成氢氧化钠,这样无法确定原溶液是否含有氢氧化钠 盖紧 B
【解析】解:(1)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根据实验结论是该溶液已经变质,说明有碳酸钠,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故观察到有气泡生成,样品中先加入过量的氯化钙溶液,氯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能完全除去碳酸钠,后加酚酞溶液,溶液颜色不变,说明没有氢氧化钠,则该溶液完全变质;
(2)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2CO3+2HCl=2NaCl+H2O+CO2↑;
(3)丙组的同学们发现乙组的实验结论错误,他们的理由是加入氢氧化钙会与碳酸钠反应会生成氢氧化钠,这样无法确定原溶液是否含有氢氧化钠,也得不出氢氧化钠部分变质的结论;
(4)经过以上探究活动,同学们认为取用药品后,应及时盖紧瓶塞,防止药品变质;
(5)根据探究可知,该氢氧化钠全部变质,即为碳酸钠溶液,直接倒入下水道,会污染水源,碳酸钠能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则可用来检验某氯化钠溶液中是否含有氯化钙,故选:B。
故答案为:(1)气泡;完全变质;
(2)Na2CO3+2HCl=2NaCl+H2O+CO2↑;
(3)加入氢氧化钙会与碳酸钠反应会生成氢氧化钠,这样无法确定原溶液是否含有氢氧化钠;
(4)盖紧;
(5)B。
(1)根据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来分析解答;根据过量氯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氢氧化钠呈碱性,能使酚酞溶液变红来分析解答;
(2)根据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来分析解答;
(3)根据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会生成氢氧化钠来分析解答;
(4)根据经过以上探究活动来分析解答;
(5)根据碳酸钠的性质来分析解答。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23.【答案】解:(1)比较第五次和第六次的数据可以知道,剩余固体的质量都为6.75g,可以说明该固体中锌的质量为:10g−6.75g=3.25g;
所以黄铜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为 3.25g10g×100%=32.5%.
(2)设稀硫酸中溶质质量为x
Zn+H2SO4=ZnSO4+H2↑
65 98
3.25g x
653.25g=98x
x=4.9g
稀硫酸中溶质质量分数为 4.9g50g×100%=9.8%
答:(1)黄铜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为32.5%;
(2)所用稀硫酸的质量分数为9.8%.
【解析】(1)前五次每次消耗固体的质量为0.65g,所以第五次加入的硫酸被完全反应掉,比较第五次和第六次的数据可以知道,剩余固体的质量都为6.75g,即第六次加入的稀硫酸没有反应,可以据此求算出锌的质量分数;
(2)根据(1)的解答,利用锌的质量结合化学方程式求算出稀硫酸的质量分数.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判断物质间的反应关系以及运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能力.学生需认真分析反应关系,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才能解决
2023年山东省聊城市临清市中考化学三模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山东省聊城市临清市中考化学三模试卷(含解析),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推断题,实验题,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山东省聊城市临清市中考化学一模试卷(含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山东省聊城市临清市中考化学一模试卷(含答案解析),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山东省聊城市临清市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年山东省聊城市临清市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含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是,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