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三新高考化学大一轮专题练习 盐类的水解
展开2024届高三新高考化学大一轮专题练习--盐类的水解
一、单选题
1.(2023·全国·统考高考真题)向饱和溶液(有足量固体)中滴加氨水,发生反应和,与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其中M代表、、或)。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曲线I可视为溶解度随浓度变化曲线
B.的溶度积常数
C.反应的平衡常数K的值为
D.时,溶液中
2.(2023·全国·高三专题练习)室温时,用0.100 mol·L-1的标准AgNO3溶液滴定15.00 mL浓度相等的Cl-、Br-和I-混合溶液,通过电位滴定法获得lgc(Ag+)与V(AgNO3)的关系曲线如图所示(忽略沉淀对离子的吸附作用。若溶液中离子浓度小于 1×10-5 mol·L-1 时,认为该离子沉淀完全。Ksp(AgCl)=1.8×10-10,Ksp(AgBr)=5.4×10-13,Ksp(AgI)=8.5×10-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点:有白色沉淀生成 B.原溶液中I-的浓度为0.100 mol·L-1
C.当Br-沉淀完全时,已经有部分I-沉淀 D.b点:c(Cl-)>c(Br-)>c(I-)>c(Ag+)
3.(2023·全国·高三专题练习)常温下,用不同浓度的NaOH溶液分别滴定20 mL与其同浓度的某弱酸HA溶液,滴定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由图可知,c1>c2>c3
B.M点溶液中存在:c(H+)+c(HA)=c(OH-)+c(A-)
C.恰好中和时,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关系:c(Na+)>c(A-)>c(OH-)>c(H+)
D.由pH=7时的溶液计算得:Ka=
4.(2023·全国·高三统考专题练习)常温下,某同学在特制容器中加入20 mL 0.4 mol⋅L 溶液,用0.4mol⋅L HCl溶液滴定,利用pH计和气体压力传感器检测,得到如图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整个滴定过程中应先用酚酞溶液、后用甲基橙溶液作指示剂
B.a→f点对应的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一直在减小
C.
D.f点对应的溶液中存在:
5.(2022秋·陕西西安·高三统考期末)现有等浓度的下列溶液:①醋酸,②次氯酸,③醋酸钠,④碳酸,⑤碳酸钠,⑥碳酸氢钠。按溶液pH由小到大排列正确的是
A.④①②⑤⑥③ B.④①②⑥⑤③ C.①④②③⑥⑤ D.①④②⑥③⑤
6.(2023春·重庆沙坪坝·高三重庆一中校考阶段练习)常温下,向碳酸钠的溶液中通入过量SO2可制备NaHSO3,主要流程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已知H2CO3:Ka1=4.4×10-7,Ka2=5.6×10-11;H2SO3:Ka1=1.3×10-2,Ka2=6.2×10-8。
A.Na2CO3溶液中:c(H+)+c(HCO)+2c(H2CO3)=c(OH-)
B.通入SO2开始时反应为2CO+SO2+H2O=SO+2HCO
C.当吸收SO2后pH=9的溶液中:c(HCO)<c(CO)<c(Na+)
D.母液中加KOH至中性时:3c(SO)<c(Na+)+c(K+)
7.(2023春·广东·高三惠州一中校联考阶段练习)下列与盐类水解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未知浓度醋酸时,可选用甲基橙作指示剂
B.将镁条投入到NH4Cl溶液中观察到有气体放出
C.配制FeCl3溶液,可加入少量稀硫酸,以防止溶液浑浊
D.在空气中加热MgCl2·6H2O晶体制备无水MgCl2固体
8.(2023·浙江·校联考模拟预测)已知:室温下氢硫酸的电离常数,;和的分别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的平衡常数的数值为
B.可以用除去污水中的
C.从上述数据可得出难溶于稀硫酸中
D.的溶液中加入等体积的溶液,则有:
9.(2023·辽宁·校联考模拟预测)劳动成就梦想。下列劳动项目与所述的化学知识没有关联的是
选项
劳动项目
化学知识
A
工厂帮工:电镀工程师向铁制零件上镀锌
锌的金属性强于铁
B
社区服务:志愿者用泡腾片为社区消毒
具有氧化性,能灭活病菌
C
家务劳动:制备面点时添加作抗氧化剂
具有还原性
D
学农活动:草木灰和铵态氮肥不能混合施肥
碳酸根促进铵根水解使氨气逸出,降低肥效
A.A B.B C.C D.D
10.(2023·湖北武汉·统考模拟预测)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4g乙烯和丙烯的混合气体中p-pσ键数目为2NA
B.1L1mol/L氯化铵溶液中NH和H+数目之和为NA
C.2molNO与1molO2在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的分子数为2NA
D.标准状况下,11.2LCH4与22.4LCl2反应后分子总数为1.5NA
11.(2023·全国·高三统考专题练习)下列操作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测定溶液的pH值
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少许溶液滴在紫色石蕊试纸上
B
验证,可以转化为
向溶液中加入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几滴溶液
C
测定溶液的浓度
用标准溶液滴定未知浓度溶液,.选择甲基橙为指示剂
D
验证溶液是否变质
向溶液中先加,再滴加几滴溶液
A.A B.B C.C D.D
二、多选题
12.(2023·福建厦门·厦门一中校考三模)百里酚蓝(以下记为)是一种有机弱酸,结构如图1所示,其电离平衡可表示为:、,时溶液中,的分布分数与pH的变化关系如图2所示。已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溶液由黄色变为蓝色原因是酚羟基发生了变化
B.
C.时
D.NaOH滴定,可用作指示剂,溶液由红色变为橙色且半分钟内不复原即为滴定终点
13.(2023·海南·海南中学校联考一模)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和现象
结论
A
向某无色溶液中依次加入氯水和淀粉溶液,溶液变蓝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
B
向某溶液中加入稀氢氧化钠溶液,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无明显现象
溶液中无
C
向溶液中滴加稀盐酸,有白色沉淀产生
非金属性:
D
常温下,分别测定浓度均为和溶液的,后者大
酸性:
A.A B.B C.C D.D
14.(2023·山东青岛·统考二模)常温下,向的溶液中加入过量固体单质X,用NaOH或HCl调节溶液pH(不考虑温度和体积变化,无气体逸出),平衡后溶液中X微粒(、、、、)的分布系数与pH的关系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已知:,,。
A.曲线c表示
B.,
C.
D.时,
三、非选择题
15.(2022秋·江西宜春·高三上高三中校考期中)Ⅰ.现有常温下pH=2的盐酸(甲)和pH=2的醋酸溶液(乙),请根据下列操作回答:
(1)常温下溶液加水稀释过程,下列表达式的数值一定变小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 B. C. D.
(2)取10mL的乙溶液,加入等体积的水,酷酸的电离平衡___________(填“向左”“向右”或“不”)移动;另取10mL的乙溶液,加入少量无水醋酸钠固体(假设加入固体前后,溶液体积保持不变),待固体溶解后,溶液中的值将_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无法确定”)。
(3)相同条件下,取等体积的甲、乙两溶液,分别加水稀释100倍,所得溶液的pH大小关系为pH(甲)___________pH(乙)(填“>”“<”或“=”);用某浓度的NaOH溶液中和等体积的甲、乙两溶液,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分别是V1、V2,则V1、V2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___。
Ⅱ.已知次磷酸()是一元中强酸,请回答下列问题
(4)写出其正盐在水溶液中水解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Ⅲ.如图所示为二元酸溶液中各微粒的物质的量分数()随溶液pH的变化曲线(25℃)。
(5)根据图像可求得Ka1()等于___________。
16.(2022秋·辽宁·高三校联考期末)亚磷酸是一种二元弱酸,可用作还原剂、尼龙增白剂、亚磷酸盐原料、农药中间体以及有机磷水处理药剂的原料。
(1)可由水解(认为不可逆)所得的溶液在低温下蒸去盐酸、脱水冷却制得。请写出水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室温下,向溶液中加入蒸馏水稀释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标号)。
A.的电离程度减小 B.水电离出的增大
C.减小 D.减小
(3)设计实验证明的酸性比碳酸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常温下,已知溶液中含磷粒子的浓度之和为,溶液中含磷粒子的物质的量分数与溶液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随溶液的变化用曲线______(填“1”、“2”或“3”)表示。
②将溶液与等浓度的溶液混合后得到的溶液呈______(填“酸”或“碱”)性,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______。
③反应的平衡常数______。
17.(2023·高三课时练习)盐类水解的方程式书写通式:弱酸阴离子+水⇌弱酸+OH-或弱碱阳离子+水⇌弱碱+H+
(1)一般情况下,盐类水解的程度较小,用可逆符号“⇌”连接,且一般不会产生沉淀和气体(双水解除外),故方程式中通常没有“↑”、“↓”符号。
(2)多元弱酸,其酸根离子的水解是分步进行的,水解反应必须分步表示,不能合并,以第一步为主,第二步很微弱。
(3)多元弱碱阳离子的水解也是分步进行的,但通常简化为一步表示。
盐的类型
实例
水解的离子方程式
一元弱酸盐/弱碱盐
NH4Cl
_______
CH3COONa
_______
多元弱酸盐
Na2CO3
_______
Na2S
_______
多元弱碱盐
FeCl3
_______
CuCl2
_______
18.(2023·全国·高三专题练习)完成下列问题
(1)可用氨水吸收生成。时,将溶于水,溶液呈酸性,原因是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向该溶液中滴加氨水后溶液呈中性,则滴加氨水的过程中水的电离平衡将_______(填“正向”“不”或“逆向”)移动,所滴加氨水的浓度_______(的电离平衡常数取)。
(2)向氨水中加入稀硫酸至溶液正好呈中性,则_______(填“>”“<”或“=”),此时混合溶液中,则的电离常数为_______。
(3)向的氨水中加入的溶液,通过计算说明是否会生成沉淀[已知的,氨水中]。_______
参考答案:
1.A
【分析】氯化银饱和溶液中银离子和氯离子的浓度相等,向饱和溶液中滴加氨水,溶液中银离子浓度减小,氯离子浓度增大、一氨合银离子增大,继续滴加氨水,一氨合银离子增大的幅度小于二氨合银离子,则曲线I、Ⅱ、Ⅲ、Ⅳ分别表示二氨合银离子、一氨合银离子、银离子、氯离子与氨气浓度对数变化的曲线。
【详解】A.氨的浓度较小时AgCl(s)Ag+(aq)+Cl-(aq),浓度较大时AgCl(s)+2NH3(aq)+Cl-(aq),氯化银的溶解度曲线应与氯离子的曲线吻合,应该为曲线Ⅳ,故A错误;
B.由图可知,c(NH3)=10-1mol/L时,c(Cl-)=10-2.35mol/L,c(Ag+)=10-7.40mol/L,则氯化银的溶度积为10-2.35×10-7.40=10-9.75,故B正确;
C.由图可知,氨分子浓度对数为-1时,溶液中二氨合银离子和一氨合银离子的浓度分别为10-2.35mol/L和10-5.16mol/L,则的平衡常数K=
==,故C正确;
D.由分析可知,曲线I、Ⅱ、Ⅲ、Ⅳ分别表示二氨合银离子、一氨合银离子、银离子、氯离子与氨气浓度对数变化的曲线,则时,溶液中,故D正确;
故选A。
2.B
【分析】据溶度积的含义,对于阴阳离子组成比例相同的难溶物,溶度积越小,越难溶,因为,所以三种难溶物中,AgI最难熔;用0.100的标准AgNO3溶液滴定15.00mL浓度相等的Cl-、Br-和I-混合溶液,先生成AgI,最后生成AgCl,如图滴定曲线,完全反应时消耗0.100的标准AgNO3溶液4.5mL,Cl-、Br-和I-混合溶液中三种物质浓度相等,为,据此作答。
【详解】A.根据溶度积的相关信息,三种难溶物中,AgI最难溶,滴定时先生成AgI淡黄色沉淀,故A错误;
B.如图滴定曲线,完全反应时消耗0.100的标准AgNO3溶液30mL,Cl-、Br-和I-混合溶液中三种物质浓度相等,为,故B错误;
C.当Br−沉淀完全时,,;此时若I-开始沉淀,此时I-浓度为<,所以当Br−沉淀完全时,已经有部分I−沉淀,故C正确;
D.因为,所以溶液中,因为硝酸银过量,抑制AgI、AgBr、AgCl溶解,所以,故D错误;
故选C。
3.B
【详解】A.用不同浓度的NaOH溶液分别滴定20 mL与其同浓度的某弱酸HA溶液,滴定终点之后,滴入相同体积的氢氧化钠溶液时,氢氧化钠浓度越大,过量的氢氧化钠越多,溶液的碱性越强,pH越大,因此c1>c2>c3,A项正确;
B.M点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和物料守恒,分别为c(H+)+c(Na+)=c(A-)+c(OH-)和2c(Na+)=c(A-)+c(HA),因此2c(H+)+c(HA)=2c(OH-)+c(A-),B项错误;
C.恰好中和时,溶液中的溶质为NaA,A-水解,溶液显碱性,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关系为c(Na+)>c(A-)>c(OH-)>c(H+),C项正确;
D.设NaOH溶液、HA溶液的浓度均为c mol·L-1,pH=7时,加入的氢氧化钠溶液为V mL,生成的NaA为V×10-3c mol,溶液中存在c(H+)=c(OH-)=10-7mol/L,Ka=,D项正确;
故选B。
4.C
【详解】A.酚酞的pH变色范围是8.2~10,甲基橙的pH变色范围是3.1~4.4。溶液与逐滴滴入的HCl溶液分两步发生反应:第一步反应是;第二步反应是。整个滴定过程中应先用酚酞溶液、后用甲基橙溶液作指示剂,A正确;
B.盐水解促进水电离,水解程度越大水电离程度越大,酸溶液抑制水电离,a点对应溶液的溶质为,b点对应溶液的溶质为(、NaCl,e点对应溶液的溶质主要为NaCl、,f点对应溶液的溶质主要为NaCl、HCl,因此水的电离程度一直在减小,B正确;
C.根据图像可知,当 mL时,为0.4 mol·L 溶液,此时溶液, mol⋅L,则常温下此时溶液中 mol⋅L,则水解平衡常数,因为,故,C错误;
D.由于反应产生了大量的气体,因此根据物料守恒可知f点对应的溶液中存在:,D正确;
故选C。
5.C
【详解】醋酸的酸性强于碳酸,碳酸酸性强于次氯酸,弱酸的酸性越强,其酸根离子的水解程度越弱,因此碳酸钠的水解程度强于碳酸氢钠强于醋酸钠,碳酸钠、碳酸氢钠、醋酸钠水解生成氢氧根离子,均呈碱性,因此等浓度的下列溶液,溶液pH由小到大排列顺序为①④②③⑥⑤,故答案选C。
6.C
【分析】碳酸钠中通入SO2,两者反应生成Na2SO3,随着SO2的持续通入,Na2SO3转化为NaHSO3,再经过结晶可得到NaHSO3。
【详解】A.碳酸钠溶液水解生成和H2CO3,其中的H均来源于H2O中,水电离生成的H+和OH-物质的量相同,因此c(H+)+c(HCO)+2c(H2CO3)=c(OH-),A正确;
B.从题干可知,酸性H2SO3>H2CO3>>,因此刚开始通入SO2时,Na2CO3与SO2反应生成和,离子方程式为2CO+SO2+H2O=SO+2HCO,B正确;
C.pH=9时,c(H+)=1×10-9mol/L,根据H2CO3的Ka2=5.6×10-11,可得=5.6×10-11,解得=5.6×10-2,因此c()
7.B
【详解】A.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未知浓度醋酸时,滴定终点时,生成的醋酸钠水解使溶液显碱性,因此要用变色范围在 pH 8.2~10.0 之间的酚酞作指示剂,甲基橙的变色范围是pH3.1~4.4,不适合,A错误;
B.氯化铵溶液中存在NH+H2ONH3•H2O+H+,所以溶液显酸性,加入镁条,发生反应Mg+2H+=Mg2++H2↑,则将镁条投入到NH4Cl溶液中能观察到有气体放出,B正确;
C.氯化铁水解生成氢氧化铁和盐酸,配制FeCl3溶液,加入少量的盐酸,抑制氯化铁的水解,可以防止溶液浑浊,若加入少量稀硫酸则引入硫酸根杂质离子,C错误;
D.由于MgCl2·6H2O在加热脱水过程中易发生水解而生成Mg(OH)Cl,所以应阻止水解反应的发生,即在氯化氢气流中进行加热可制备无水MgCl2固体,D错误;
答案选B。
8.D
【详解】A.反应的平衡常数,A正确;
B.、的溶度积常数分别为、溶度积大于溶度积,所以除去废水中的可以选用作沉淀剂,B正确;
C.若溶于稀硫酸中,反应为,反应的平衡常数=4.8×10-16,反应进行的程度很小,即难溶于稀硫酸,C正确;
D.的水解平衡常数,即的水解程度大于其电离程度,溶液呈碱性,由于水的电离,则、,的溶液中加入等体积的溶液恰好反应生成,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关系为,D错误;
故答案选D。
9.A
【详解】A.电镀工程师向铁制零件上镀锌,与锌和铁的金属性强弱无关,A错误;
B.ClO2具有氧化性,能灭活病菌,志愿者用ClO2泡腾片为社区消毒,B正确;
C.Na2S2O5具有还原性,制备面点时添加Na2S2O5作抗氧化剂,C正确;
D.碳酸根促进铵根水解使氨气逸出,降低肥效,草木灰和铵态氮肥不能混合施肥,D正确;
故答案为:A。
10.D
【详解】A.24g乙烯和丙烯的混合气体中不确定具体乙烯、丙烯的质量,不能计算含有p-pσ键数目,A项错误;
B.1L1mol/L氯化铵溶液中氯离子为1mol,根据电荷守恒可知,,则NH和H+物质的量大于1mol,数目之和大于NA,B项错误;
C.反应体系中存在的反应为产生的NO2为2mol。但NO2存在平衡,充分反应后体系中分子数目小于2NA,C项错误;
D.标况下由得反应前CH4和Cl2分别为0.5mol和1mol,发生的反应为 、 、和 ,四个反应均是反应前后分子数不变的反应,所以光照后分子分子总数为1.5NA,D项正确;
故选D。
11.B
【详解】A.溶液具有漂白性,不能使用试纸检测,故A不符合题意;
B.由操作和现象可知,发生沉淀转化,则可以转化为,故B符合题意;
C.因为氢氧化钠滴定醋酸,终点生成醋酸钠,醋酸钠是强碱弱酸盐,水解呈碱性,所以用酚酞溶液做指示剂,故C不符合题意;
D.可以氧化二价铁,向溶液中先加,再滴加几滴溶液不能验证溶液是否变质;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选B。
12.CD
【分析】随着pH的增大,HA-在增大,H2A在减小,随着pH的进一步增大,则HA-在减小,A2-在增大;由点(2.0,0.5)可知,,由点(8.8,0.5)可知,;
【详解】A.根据结构可知,百里酚蓝为二元弱酸,含有-OH、-SO3H,其中酚羟基更加难以电离,根据信息可知,溶液由黄色变为蓝色原因是酚羟基发生了变化,A正确;
B.根据 可知,,,将其代入,B正确;
C.时,,,C错误;
D.滴定终点为醋酸钠溶液,溶液显碱性,根据题给信息可知,此时溶液应该橙色变蓝色,D错误;
故选CD。
13.BC
【详解】A.无色溶液中不含I2,向某无色溶液中依次加入氯水和淀粉溶液,溶液变蓝,说明被氧化为I2,则该溶液中一定含有,故A正确;
B.向某溶液中加入稀氢氧化钠溶液,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无明显现象,由于实验没有加热,不能判断是否含有,故B错误;
C.向溶液中滴加稀盐酸,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盐酸的酸性大于硅酸,盐酸是无氧酸,不能证明非金属性:Cl>Si,故C错误;
D.常温下,分别测定浓度均为和溶液的,后者大,根据“越弱越水解”,可知酸性:,故D正确;
选BC。
14.BD
【分析】由题意可知,Na2X溶液与过滤过量固体单质X反应生成Na2X3,由K1=K2>1可知,向Na2X3溶液中加入氯化氢时,X离子和X离子与氢离子反应转化为HX—离子,则a表示H2X、b表示HX—离子、c表示X离子、d表示和X离子、e为X2-。
【详解】A.由分析可知,c表示X离子,故A正确;
B.由分析可知,HX—离子与X离子浓度相等时,溶液pH为12.2,由电离常数公式可知,Ka2(H2A)= ,显然,X2-的浓度不等于HX-,故B错误;
C.由化学方程式可知,K1=,则;K2=,因为,则,;由图可知,溶液pH为12.2时,溶液中c(HX—)= c(X),;溶液pH为13.2时,溶液中c(HX—)= c(X),,所以,,则,故C正确;
D.由题意可知,Na2X溶液与过滤过量固体单质X反应生成Na2X3,由物料守恒可知,溶液中时,>,故D错误;
故选BD。
15.(1)A
(2) 向右 减小
(3) > V1
(5)1×10-4.2
【详解】(1)A.醋酸溶液加水稀释,平衡向正方向进行,n(H+)增大,溶液体积增大,c(H+)减小,A正确;
B.醋酸溶液加水稀释,减小,Ka不变,所以 增大,B错误;
C.水的离子积不变,所以c(H+)·c(OH-)不变,C错误;
D.醋酸溶液加水稀释,c(OH-)增大,c(H+)减小,所以增大,D错误;
故选A。
(2)10mL的pH=2的醋酸溶液,加入等体积的水,酷酸的电离平衡向右移动;若加入少量无水醋酸钠固体(假设加入固体前后,溶液体积保持不变),醋酸电离平衡向左移动,c(H+)减小,溶液中增大,Ka不变,的值将减小。
(3)相同条件下,取等体积的pH=2的盐酸(甲)和pH=2的醋酸溶液(乙)两溶液,分别加水稀释100倍,盐酸pH=4,醋酸电离平衡向正方向移动,醋酸pH<4,所以所得溶液的pH大小关系为pH(甲) >pH(乙);由于盐酸完全电离,醋酸部分电离,pH=2的盐酸(甲)和pH=2的醋酸溶液,盐酸浓度小于醋酸浓度,用某浓度的NaOH溶液中和等体积的甲、乙两溶液,醋酸消耗NaOH体积大,所以V1
(5)由图像可知pH=4.20时,c(H2A)=c(HA-),Ka1。
16.(1)
(2)BD
(3)测定同浓度溶液和溶液的,溶液的小,证明的酸性强
(4) 3 酸
【详解】(1)水解生成和盐酸,方程式为:;
(2)是二元弱酸,发生电离:,,A.加入蒸馏水稀释,平衡正向移动,电离程度增大,A正确;B.加水稀释,溶液中的减小,水的电离程度增大,水电离出的增大,B正确;C.,,加水稀释,K不变,减小,增大,C错误;D.加水稀释,溶液中的减小,增大,减小,D正确;故选BD;
(3)要证明的酸性比碳酸强,可以测定同浓度溶液和溶液的pH,溶液的小,证明的酸性强;
(4)①是二元弱酸,发生电离:,,随着溶液中的逐渐增大,逐渐减小,逐渐增大后又减小,逐渐增大,所以随溶液的变化用曲线3;
②是二元弱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将溶液与等浓度的溶液混合后得到的溶液为:和物质的量之比为1:1,电离,,水解,电离,,根据图示信息,溶液显酸性,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
③,,,,反应为第一步减第二步,所以平衡常数。
17. NH+H2O⇌NH3•H2O+H+ CH3COO-+H2O⇌CH3COOH+OH- CO+H2O⇌HCO+OH-;HCO+H2O⇌H2CO3+OH- S2-+H2O⇌HS-+OH-;HS-+H2O⇌H2S+OH- Fe3++3H2O⇌Fe(OH)3+3H+ Cu2++2H2O⇌Cu(OH)2+2H+
【详解】NH4Cl电离出NH,NH与水中的结合成弱电解质NH3•H2O,同时生成氢离子,水解方程式为:NH+H2O⇌NH3•H2O+H+;
CH3COONa电离出CH3COO-,CH3COO-+与水中的结合成弱电解质CH3COOH,同时生成,水解方程式为:CH3COO-+H2O⇌CH3COOH+OH-;
Na2CO3电离出CO,CO与水中的结合成HCO,同时生成,水解方程式为:CO+H2O⇌HCO+OH-,生成的HCO继续与水中的结合成H2CO3,水解方程式:HCO+H2O⇌H2CO3+OH-;
Na2S电离出S2-,S2-与水中的结合成HS-,同时生成,水解方程式为:S2-+H2O⇌HS-+OH-;生成的HS-继续与水中的结合成H2S,水解方程式:HS-+H2O⇌H2S+OH-;
FeCl3电离出Fe3+,Fe3+与水中的结合成弱电解质Fe(OH)3,同时生成氢离子,水解方程式为:Fe3++3H2O⇌Fe(OH)3+3H+;
CuCl2电离出Cu2+,Cu2+与水中的结合成弱电解质Cu(OH)2,同时生成氢离子,水解方程式为:Cu2++2H2O⇌Cu(OH)2+2H+;
故答案为:NH+H2O⇌NH3•H2O+H+;CH3COO-+H2O⇌CH3COOH+OH-;CO+H2O⇌HCO+OH-、HCO+H2O⇌H2CO3+OH-;S2-+H2O⇌HS-+OH-、HS-+H2O⇌H2S+OH-;Fe3++3H2O⇌Fe(OH)3+3H+;Cu2++2H2O⇌Cu(OH)2+2H+;
18.(1) 逆向
(2) =
(3)无沉淀生成
【详解】(1)NO2可用氨水吸收生成NH4NO3,25℃时,将amolNH4NO3溶于水,溶液显酸性,是因为铵根离子水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向硝酸铵中加入氨水,溶液酸性减弱,酸或碱抑制水电离,含有弱离子的盐促进水电离,所以滴加氨水过程中抑制水电离,则水的电离平衡向逆向移动;将amolNH4NO3溶于水,向该溶液中滴加bL氨水后溶液呈中性,依据电荷守恒可知c()+c(H+)=c(OH-)+c(NO),因为溶液呈中性n(OH-)=n(H+),所以c()=+c(NO),设混合后溶液体积为VL,加入的氨水的浓度为cmol∙L-1,平衡常数Kb=== 2×10-5mol∙L-1,计算得到c=mol∙L−1。
(2)向氨水中加入0.05mol·L -1 稀硫酸至溶液正好呈中性,则 根据电荷守恒有: c () + c(H+) = c(OH-) + 2c(SO), 所以 c ()= 2c(SO) ; 因 混合溶液中,NH3·H2O的电离常数Kb= = 。
(3)由(2)可知,的电离常数,因氨水中,故混合后,混合后,则,故无沉淀生成
2024届高三新高考化学大一轮专题练习--盐类的水解: 这是一份2024届高三新高考化学大一轮专题练习--盐类的水解,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届高三新高考化学大一轮专题练习-----盐类的水解: 这是一份2024届高三新高考化学大一轮专题练习-----盐类的水解,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多选题,单选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届高三新高考化学大一轮专题练习---盐类的水解: 这是一份2024届高三新高考化学大一轮专题练习---盐类的水解,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