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三新高考化学大一轮专题练习--盐类的水解
展开2024届高三新高考化学大一轮专题练习--盐类的水解
一、单选题
1.(2023·贵州贵阳·统考三模)已知N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4.0g由H218O与D216O组成的混合物中所含中子数为2NA
B.标准状况下,11.2L的H2与11.2L的F2混合后,气体分子数为NA
C.1L浓度均为0.01mol/LNa2HPO4和NaH2PO4的混合溶液中,和的数目之和为0.02NA
D.56gSi在足量的O2中燃烧,产物中含Si-O键的数目是4NA
2.(2023春·安徽·高三校联考阶段练习)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最好的工具,下列化学用语能用于解释相应实验且书写正确的是
A.测得碳酸钠溶液呈碱性:
B.饱和溶液滴入沸水中变红褐色:
C.铅酸蓄电池正极反应:
D.小苏打与明矾共溶于水,产生大量气泡:
3.(2023秋·云南丽江·高三统考期末)下列各组离子在给定条件下能大量共存的是
A.能使酚酞变红的溶液:Na+、K+、CO、Cl-
B.0.1mol/LFeCl3溶液中:Na+、Mg2+、I-、SO
C.0.1mol/LAl2(SO4)3溶液中:Na+、Cl-、K+、HCO
D.无色透明溶液中:K+、NO、Cu2+、SO
4.(2023秋·浙江杭州·高三浙江省桐庐中学校联考期末)某酸性废水中含有大量的和少量,利用该废水为原料制备纳米级的流程如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通发生的反应:
B.流程中可用替代
C.开始向滤液1中加入时,观察到有少量气泡产生,该气体为
D.该流程中使用了漏斗、玻璃棒、酒精灯、坩埚和分液漏斗等
5.(2023春·湖北·高三校联考阶段练习)25℃时,用HCl气体调节氨水的pH.溶液中微粒浓度的对数值()、反应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与pH的关系如下图。若忽略通入气体后溶液体积的变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所示溶液中:
B.所示溶液中:
C.时溶液中:
D.25℃时,水解平衡常数数量级为
6.(2023春·湖北恩施·高三校联考阶段练习)常温下,向1LpH=10的NaOH溶液中持续通入CO2。通入CO2的体积(V)与溶液中水电离出的c(OH-)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a点溶液中,水电离出的c(H+)=1×10-10mol•L-1
B.b点溶液中,水电离出的c(H+)=1×10-7mol•L-1
C.c点溶液中,c(Na+)>c(HCO)>c(CO)
D.d点溶液中,c(Na+)=2c(CO)+c(HCO)
7.(2023·湖南娄底·统考模拟预测)某小组设计实验测定胆矾()纯度(杂质不参与反应):称取胆矾样品溶于蒸馏水,加入足量KI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把滤液配制成250mL溶液,准确量取配制溶液25.00mL于锥形瓶中,滴加2滴溶液X,用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滴定液Vml。涉及有关反应如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X为甲基橙溶液
B.滴加溶液时选择滴定管如图所示
C.滴定管装液之前最后一步操作是水洗
D.胆矾纯度为
8.(2023·广东·汕头市澄海中学校联考模拟预测)某温度下,向溶液中缓慢加入固体,溶液、温度随被滴定分数的变化如图所示(忽略溶液体积变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M点的小于点的
B.N点,
C.P点对应的溶液一定显中性
D.M、N、P、Q四点中,水的电离程度最大的是Q点
9.(2023春·四川绵阳·高三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校考期中)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黄铜(铜锌合金)制作的铜锣不易产生铜绿
B.盐碱地不利于作物生长,可适当添加石膏降低土壤的碱性
C.肥皂和厕所清洁剂都是碱性的,而厨房清洁剂是酸性的
D.“西气东输”工程中的气体是天然气,天然气是高效清洁燃料和重要化工原料
10.(2023·安徽宣城·统考一模)草酸H2C2O4是一种二元弱酸。向草酸溶液中加NaOH,H2C2O4、HC2O和C2O的分布系数δ与溶液pH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比如C2O的分布系数:δ(C2O)=],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曲线②代表HC2O B.N点的横坐标为4.2
C.水的电离程度:N<P<M D.N点:c(Na+)<3c(C2O)
11.(2023·辽宁大连·统考二模)大力推广锂电池新能源汽车对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具有重要意义。与都是锂离子电池的电极材料,可利用钛铁矿(主要成分为,还有少量、等杂质)来制备,工艺流程如下: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酸浸后,得到滤渣的主要成分是
B.在滤液②中主要的金属阳离子有、
C.制备时需要加入水,同时加热,促使水解反应趋于完全
D.在制备的过程中会生成(为价),则中含有的过氧键的数目为
12.(2023·陕西安康·统考三模)均苯三甲酸( ,用 H3T 表示)水溶液存在如下平衡:H3TH2T- HT2− T3−,向0.1 mol· L−1H3T溶液中加入HCl(g)或NaOH(s)时(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溶液中各含T微粒的分布系数 δ(X)随溶液pH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已知δ(X)=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若用NaOH(aq)滴定H3T(aq)至恰好生成Na2HT,可选甲基橙作指示剂
B.M点,c(H+ )=
C.0.1 mol·L−1的Na2HT溶液中:c(Na+ )>c(H2T-) >c(T3−)>c(H+ )
D.25°C时HCN的电离平衡常数,则HT2-与CN-不能大量共存
13.(2023·内蒙古呼和浩特·二模)25℃时,将HCl气体缓慢通入0.1mol·L-1的氨水中,溶液的pH体系中粒子浓度的对数值(lgc)与反应物的物质的量之比[t=]的关系如下图所示。若忽略溶液体积变化,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P1所示溶液c(Cl-)>0.1mo·L-1
B.P2所示溶液c() = 102.25c(NH3·H2O)
C.P3所示溶液c( Cl-)>c( )>c( NH3·H2O) >c(H+)>c(OH-)
D.t= 0.5时,c()+c(H+) = c(NH3·H2O)+c(OH-)
二、多选题
14.(2023秋·江苏·高三统考竞赛)乙二胺(,简写为X)为二元弱碱。25℃时,向0.1 mol⋅L-1其盐酸盐溶液XH2Cl2中加入固体NaOH(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溶液pH值,体系中、XH+、X三种粒子的浓度的对数值与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二胺第一步电离常数的数量级为10-5
B.时,
C.b点时,
D.c点时,
三、非选择题
15.(2023·天津·统考三模)硫化钠主要用于皮革、毛纺、高档纸张、染料等行业。回答下列问题:
Ⅰ、工业生产硫化钠大多采用无水芒硝(Na2SO4)-炭粉还原法,其流程示意图如下:
(1)上述流程中“碱浸”后,物质A必须经过___________(填写操作名称)处理后,方可“煅烧”;若煅烧所得气体为等物质的量的CO和CO2,写出煅烧时发生的总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上述流程中采用稀碱液比用热水更好,理由是___________。
Ⅱ、工业生产的硫化钠粗品中常含有一定量的煤灰及重金属硫化物等杂质。硫化钠易溶于热乙醇,重金属硫化物难溶于乙醇。实验室中常用95%乙醇重结晶纯化硫化钠粗品。
(3)溶解回流装置如图所示,回流前无需加入沸石,其原因是___________。回流时,烧瓶内气雾上升高度不宜超过冷凝管高度的。若气雾上升过高,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
(4)回流时间不宜过长,原因是___________。回流结束后,需进行的操作有①停止加热 ②关闭冷凝水 ③移去水浴,正确的顺序为___________(填标号)。
a.①②③ b.③①② c.②①③ d.①③②
(5)该实验热过滤操作时,用锥形瓶而不能用烧杯接收滤液,其原因是___________。过滤除去的杂质为___________。若滤纸上析出大量晶体,则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
Ⅲ、应用
(6)皮革工业废水中的汞常用硫化钠除去,汞的去除率与溶液的pH和x(x代表硫化钠的实际用量与理论用量的比值)有关(如图所示)。为使除汞效果最佳,应控制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某毛纺厂废水中含0.001mol·L-1的硫化钠,与纸张漂白后的废水(含0.002mol·L-1NaClO)按1∶2的体积比混合,能同时较好处理两种废水,处理后的废水中所含的主要阴离子有___________。
16.(2023春·安徽六安·高三六安市裕安区新安中学校考期中)解答以下问题
(1)除去CuCl2溶液中的Fe3+,可以选择下列______(填字母)调节溶液的pH值。
A.Cu B.CuO C.Cu(OH)2 D.CuCO3 E.Cu2(OH)2CO3
(2)已知室温时,Na2CO3溶液的水解常数Kh=2×10-4,当溶液中c(HCO):c(CO)=2:1时,溶液的pH=______。
(3)25℃时,CH3COONH4溶液呈中性,则溶液中水电离出的H+浓度为______,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关系为______。
17.(2022秋·江西宜春·高三上高三中校考期中)Ⅰ.现有常温下pH=2的盐酸(甲)和pH=2的醋酸溶液(乙),请根据下列操作回答:
(1)常温下溶液加水稀释过程,下列表达式的数值一定变小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 B. C. D.
(2)取10mL的乙溶液,加入等体积的水,酷酸的电离平衡___________(填“向左”“向右”或“不”)移动;另取10mL的乙溶液,加入少量无水醋酸钠固体(假设加入固体前后,溶液体积保持不变),待固体溶解后,溶液中的值将_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无法确定”)。
(3)相同条件下,取等体积的甲、乙两溶液,分别加水稀释100倍,所得溶液的pH大小关系为pH(甲)___________pH(乙)(填“>”“<”或“=”);用某浓度的NaOH溶液中和等体积的甲、乙两溶液,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分别是V1、V2,则V1、V2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___。
Ⅱ.已知次磷酸()是一元中强酸,请回答下列问题
(4)写出其正盐在水溶液中水解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Ⅲ.如图所示为二元酸溶液中各微粒的物质的量分数()随溶液pH的变化曲线(25℃)。
(5)根据图像可求得Ka1()等于___________。
18.(2022秋·广东广州·高三广州市第八十六中学校考期中)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FeCl3溶液时,需将固体溶于较浓的盐酸后按需要进行稀释,用离子方程式解释其原因______。
(2)常温下,浓度均为0.1mol/L的下列五种溶液的pH值如表所示:
溶质
CH3COONa
NaHCO3
Na2CO3
NaClO
NaCN
pH
8.8
9.7
11.6
10.3
11.1
①根据表中数据,将浓度均为0.1mol•L-1的下列四种酸的溶液分别稀释100倍,pH变化最小的是_____。
A.HCN B.HClO C.H2CO3 D.CH3COOH
②根据以上数据,判断下列反应可以成立的是______。
A.CH3COOH +Na2CO3=NaHCO3+CH3COONa
B.CH3COOH+NaCN=CH3COONa+HCN
C.CO2+H2O+2NaClO=Na2CO3+2HClO
D.NaHCO3+HCN=NaCN+H2O+CO2
参考答案:
1.A
【详解】A.H218O与D2O的摩尔质量均为20g/mol,故4g混合物的物质的量为=0.2mol,而H218O与D2O中均含有10个质子和10个中子,故0.2mol混合物中含有的中子和质子的物质的量均为2mol,个数均为2NA个,A正确;
B.根据反应H2+F2=2HF可知,标准状况下,11.2L即=0.5mol的H2与11.2L的F2混合后生成1molHF,但HF在标准状况下为液态,故气体分子数0,B错误;
C.1L浓度均为0.01mol/LNa2HPO4和NaH2PO4的混合溶液中根据物料守恒可知,和、、H3PO4的数目之和为0.02NA,C错误;
D.已知1molSiO2中含有4molSi-O键,故56g即=2.0molSi在足量的O2中燃烧生成2molSiO2,则产物中含Si-O键的数目是8NA,D错误;
故答案为:A。
2.C
【详解】A.碳酸钠水解生成碳酸氢钠和氢氧化钠,离子方程式为:,A错误;
B.沸水中加入饱和溶液至液体呈红褐色是生成氢氧化铁胶体,其化学方程式为,B错误;
C.铅酸蓄电池(作电解质溶液)放电时正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C正确;
D.铝离子和碳酸氢根发生双水解,离子方程式为,D错误;
故选C。
3.A
【详解】A.能使酚酞变红的溶液变红则溶液为碱性,所有离子均可以在碱性条件下存在,A正确;
B.FeCl3溶液中含有三价铁离子,三价铁离子会与I-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因此Fe3+与I-不共存,B错误;
C.Al2(SO4)3溶液中含有Al3+,Al3+会与碳酸氢根离子发生双水解,因此Al3+与碳酸氢根离子不共存,C错误;
D.含有Cu2+的溶液为蓝色,D错误;
故答案为A。
4.A
【分析】由题给流程可知,向酸性废水中通入氧气将亚铁离子氧化为铁离子,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铜将铁离子转化为氢氧化铁沉淀,过滤得到含有氢氧化铁的滤渣和滤液1;向滤液1中加入碳酸氢铵溶液将溶液中的铜离子转化为碱式碳酸铜沉淀,过滤得到碱式碳酸铜和滤液2;碱式碳酸铜灼烧分解生成氧化铜、二氧化碳和水,则氧化铜经多步处理得到纳米氧化铜;滤液1经处理得到硫酸铵。
【详解】A.由分析可知,向酸性废水中通入氧气的目的是将亚铁离子氧化为铁离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故A正确;
B.由分析可知,加入氢氧化铜的目的是将铁离子转化为氢氧化铁沉淀,若用碳酸钙替代氧化铜,反应生成的钙离子会与碳酸氢铵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导致所得碱式碳酸铜中混有杂质,导致所得氧化铜不纯,故B错误;
C.向滤液1中加入碳酸氢铵溶液时,溶液中铜离子与碳酸氢根离子可能发生双水解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不可能生成氨气,故C错误;
D.由分析可知,该流程中的分离操作涉及过滤、灼烧,需要用到的仪器为漏斗、玻璃棒、酒精灯、坩埚,不涉及分液操作,不可能用到仪器分液漏斗,故D错误;
故选A。
5.B
【详解】A.由图知,,根据电荷守恒:,故,由图知,得,A正确;
B.由图知点,,,带入电荷守恒,,故,B错误;
C.时,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物料守恒:,联立得,C正确;
D.25℃,时,由图知,,则NH4Cl水解平衡常数数量级为10-10,D正确;
故选B。
6.C
【分析】常温下,向1LpH=10的NaOH溶液中持续通入CO2,a点为单一氢氧化钠溶液,a到c是生成碳酸钠,b点是碳酸钠和氢氧化钠的混合溶液,c点是单一的碳酸钠溶液,c到d是生成碳酸氢钠,d点是碳酸氢钠和碳酸的混合溶液,d点溶液呈中性。
【详解】A.氢氧化钠溶液中水电离出的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的浓度始终相等,a是没有通二氧化碳的情况,即pH=10的NaOH溶液,则c(H+)=1×10﹣10mol/L,而氢离子来源于水的电离,所以水电离出的c(H+)=1×10﹣10mol/L,故A正确;
B.b点是强碱溶液对水的电离的抑制作用与碳酸钠水解对水的电离的促进作用相抵消,溶液中H+全是由水电离出来的,水电离出的c(H+)=1×10-7mol•L-1,故B正确;
C.当水电离出的OH﹣离子浓度最大时,说明此时的溶液是碳酸钠溶液,对水的电离起促进作用,由于碳酸根离子的水解程度较小,所以离子溶液浓度大小为c(Na+)>c(CO)>c(HCO),故C错误;
D.d点溶液中水电离出的OH﹣离子浓度10﹣7mol/L,溶液呈中性,c(H+)=c(OH﹣),结合电荷守恒c(Na+)+c(H+)=2c(CO)+c(HCO)+c(OH﹣),两式相减,得c(Na+)=2c(CO)+c(HCO),故D正确;
故选C。
7.D
【详解】A.滴定反应为碘单质与硫代硫酸钠反应,因为碘单质遇淀粉变蓝,则指示剂X为淀粉溶液,A项错误;
B.水解而使其溶液显碱性,因此滴加该溶液要选择碱式滴定管,B项错误;
C.滴定管装液之前最后一步操作是润洗,即用待装液润洗滴定管,C项错误;
D.根据关系式:可知,胆矾纯度为,D项正确;
答案选D。
8.C
【分析】已知酸碱中和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由图可知随着NaOH的滴加溶液温度升高,当NaOH过量后溶液温度又开始下降,故曲线I为温度随H2X被滴定分数的变化,随着NaOH的滴加,溶液pH始终保持增大趋势,故曲线II为pH随H2X被滴定分数的变化,据此分析解题。
【详解】A.M点温度低于Q点,M点的小于点的,A正确;
B.由图示信息可知,N点对应,则反应后溶质为NaHX,根据电荷守恒有:,根据物料守恒有:,则有,B正确;
C.P点对应的溶液温度高于25℃,此时pH=7的溶液呈弱碱性,C错误;
D.M、N、P、Q四点中,Q点处被滴定分数为2,溶质为Na2X,Na2X水解程度较大,所以水的电离程度最大的是Q点,D正确;
故选C。
9.C
【详解】A.黄铜(铜锌合金)的抗腐蚀性能交换,故其制作的铜锣不易产生铜绿,A正确;
B.石膏为硫酸钙,可以和盐碱地中的碳酸钠反应转化为碳酸钙,故盐碱地不利于作物生长,可适当添加石膏降低土壤的碱性,B正确;
C.肥皂和厨房清洁剂都是碱性的,而是厕所清洁剂酸性的,C错误;
D.天然气主要成分为甲烷,甲烷是高效清洁燃料和重要化工原料,D正确;
故选C。
10.C
【分析】pH增大,草酸电离平衡正向移动,H2C2O4的量一直减小、HC2O的量先增加后减小、C2O的量一直增加,故①②③分别为H2C2O4、HC2O和C2O的曲线;
【详解】A.由分析可知,曲线②代表HC2O,A正确;
B.设N点的横坐标为a,由M点可知,,由N点可知,,由P点可知,,则a=4.2,B正确;
C.酸和碱会抑制水的电离,弱酸根离子会促进水的电离,M为等量H2C2O4、HC2O,P主要为HC2O,N点为等量HC2O和C2O,则N点对水的电离促进作用更大,M点对水电离的抑制作用最大,故水的电离程度:M<P<N,C错误;
D.由图可知,N点,根据电荷守恒可知:,则,此时溶液显酸性,,则c(Na+)<3c(C2O),D正确;
故选C。
11.D
【分析】利用钛铁矿(主要成分为,还有少量、等杂质)来制备与,由制备流程可知,加盐酸过滤后的滤渣为,滤液①中含Mg2+、Fe2+、,水解后过滤,沉淀为,经过一系列反应得到;水解后的滤液②中含Mg2+、Fe2+,双氧水可氧化亚铁离子,在磷酸条件下过滤分离出FePO4,高温煅烧Li2CO3、H2C2O4、FePO4得到,以此解答。
【详解】A.由分析可知,不和盐酸反应,酸浸后,得到滤渣的主要成分是,故A正确;
B.由分析可知,水解后的滤液②中含Mg2+、Fe2+,故B正确;
C.水解反应是吸热反应,制备时需要加入水,同时加热,促使水解反应趋于完全,故C正确;
D.中Ti元素化合价为+4,Li为+1价,则O的化合价为-2和-1价,根据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其中含有7个-2价的O原子和8个-1价的O原子,结构中含有4个过氧键,则中含有的过氧键的数目为,故D错误;
故选D。
12.C
【分析】由图可知H3T的K1、K2、K3依次为10-3.1、10-4.7、10-6.3。
【详解】A.的水解常数==,的电离常数为,的电离大于水解,溶液显酸性,应选甲基橙作指示剂,故A正确;
B.由图可知M点时,,=,,故B正确;
C.的溶液中:钠离子浓度最大,由A中分析已知的电离大于水解,则,故C错误;
D.的电离平衡常数,的电离常数为,则酸性:>,则与能发生反应生成HCN,不能大量共存,故D正确;
故选:C。
13.B
【分析】根据图知,P1点c()=c(NH3⋅H2O),溶液的pH=9.25,溶液中c(OH-)==mol/L=10-4.75mol/L,Kb=×c(OH-)=c(OH-)=10-4.75,据此分析解题。
【详解】A.由题干图像信息可知,P1点对应的<1,故所示溶液c(Cl-)<0.1mo·L-1,A错误;
B.P2所示溶液pH=7,溶液呈中性,===102.25,所以P2所示溶液:c() = 102.25c(NH3·H2O), B正确;
C.由图可知,P3所示溶液中溶质为NH4Cl,水解导致溶液呈酸性,水电离出的c(OH-)较小,所以存在c(H+)>c(NH3⋅H2O)>c(OH-),但其水解程度较小,氯离子不水解,则存在c(Cl-)>c()>c(H+)>c(NH3⋅H2O)>c(OH-),C错误;
D.t=0.5时,溶液中的溶质为等物质的量的NH3•H2O和NH4Cl,混合溶液的pH>7,溶液呈碱性,说明NH3•H2O的电离程度大于NH4Cl的水解程度,所以c()>c(Cl−)>c(NH3•H2O),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c()+c(H+)=c(OH−)+c(Cl−),所以存在c()+c(H+)>c(NH3⋅H2O)+c(OH-),D错误;
故答案为:B。
14.AB
【解析】略
15.(1) 过滤 3Na2SO4+8C3Na2S+4CO2↑+4CO↑
(2)热水会促进Na2S水解,而稀碱液能抑制Na2S水解
(3) 硫化钠粗品中常含有一定量的煤灰及重金属硫化物等杂质,这些杂质可以直接作沸石 降低温度
(4) 硫化钠易溶于热乙醇,若回流时间过长,Na2S会直接析出在冷凝管上,使提纯率较低,同时易造成冷凝管下端堵塞,圆底烧瓶内气压过大,发生爆炸 d
(5) 防止滤液冷却 重金属硫化物 温度逐渐恢复至室温
(6) x=12 pH介于9~10之间
(7)、Cl-
【分析】硫酸钠和碳高温下反应生成硫化钠和二氧化碳,加入稀碱溶液能抑制硫离子水解,硫化钠溶液采用蒸发浓缩、降温结晶可得硫化钠晶体。
【详解】(1)上述流程中加入了过量的碳粉,“碱浸”后,物质碳粉必须经过过滤、干燥处理后,方可“煅烧”;若煅烧所得气体为等物质的量的CO和CO2,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原子守恒煅烧时发生的总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3Na2SO4+8C3Na2S+4CO2↑+4CO↑;
(2)硫化钠是强碱弱酸盐,加热促进硫化钠水解,稀碱液抑制Na2S水解,所以采用稀碱液比用热水更好;
(3)回流前无需加入沸石,其原因是硫化钠粗品中常含有一定量的煤灰及重金属硫化物等杂质,这些杂质可以直接作沸石;若气雾上升过高,可采取的措施是降低温度;
(4)硫化钠易溶于热乙醇,若回流时间过长,Na2S会直接析出在冷凝管上,使提纯率较低,同时易造成冷凝管下端堵塞,圆底烧瓶内气压过大,发生爆炸,故回流时间不宜过长;回流结束后,需进行的操作有①停止加热③移去水浴②关闭冷凝水,故选d;
(5)该实验热过滤操作时,防止滤液冷却过程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用锥形瓶而不能用烧杯接收滤液。过滤除去的杂质为重金属硫化物。若滤纸上析出大量晶体,则可能的原因是温度逐渐恢复至室温;
(6)由图像可知为使除汞效果最佳,应控制的条件是x=12,pH介于9~10之间
(7)次氯酸钠与硫化钠的氧化产物是硫酸钠,硫化钠的物质的量比是0.001×1∶0.002×2=1∶4,次氯酸钠的还原产物是Cl-,根据得失电子守恒,硫化钠的氧化产物是硫酸钠,处理后的废水中所含的主要阴离子有SO42-、Cl-。
16.(1)BCDE
(2)10
(3) 大于1×10-7mol/L c(CH3COO-)=c(NH)>c(H+)=c(OH-)
【详解】(1)调节溶液的pH使CuCl2溶液中的Fe3+转化为Fe(OH)3,选择的物质要能和酸反应,同时还要注意不能引入新的杂质,可以使用CuO、Cu(OH)2、CuCO3、Cu2(OH)2CO3,不能使用Cu,因为Cu能和Fe3+生成Fe2+,不利用Fe元素的除杂,故选BCDE。
(2)室温时,Na2CO3溶液的水解常数Kh=2×10-4,则H2CO3的Ka2= ,当溶液中c(HCO):c(CO)=2:1时,溶液的c(H+)=,溶液的pH=10。
(3)酸或碱抑制水电离,含有弱离子的盐促进水电离,醋酸铵中醋酸根离子、铵根离子相互水解且水解程度相同,所以其溶液呈中性,醋酸铵水解导致溶液中水电离的H+浓度大于10-7mol/L;中性溶液中c(H+)=c(OH-),所以根据溶液中电话守恒可知c(CH3COO-)=c(NH),在醋酸铵溶液中醋酸根离子和铵根离子的浓度大于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的浓度,故c(CH3COO-)=c(NH)>c(H+)=c(OH-)。
17.(1)A
(2) 向右 减小
(3) > V1
(5)1×10-4.2
【详解】(1)A.醋酸溶液加水稀释,平衡向正方向进行,n(H+)增大,溶液体积增大,c(H+)减小,A正确;
B.醋酸溶液加水稀释,减小,Ka不变,所以 增大,B错误;
C.水的离子积不变,所以c(H+)·c(OH-)不变,C错误;
D.醋酸溶液加水稀释,c(OH-)增大,c(H+)减小,所以增大,D错误;
故选A。
(2)10mL的pH=2的醋酸溶液,加入等体积的水,酷酸的电离平衡向右移动;若加入少量无水醋酸钠固体(假设加入固体前后,溶液体积保持不变),醋酸电离平衡向左移动,c(H+)减小,溶液中增大,Ka不变,的值将减小。
(3)相同条件下,取等体积的pH=2的盐酸(甲)和pH=2的醋酸溶液(乙)两溶液,分别加水稀释100倍,盐酸pH=4,醋酸电离平衡向正方向移动,醋酸pH<4,所以所得溶液的pH大小关系为pH(甲) >pH(乙);由于盐酸完全电离,醋酸部分电离,pH=2的盐酸(甲)和pH=2的醋酸溶液,盐酸浓度小于醋酸浓度,用某浓度的NaOH溶液中和等体积的甲、乙两溶液,醋酸消耗NaOH体积大,所以V1
(5)由图像可知pH=4.20时,c(H2A)=c(HA-),Ka1。
18.(1)Fe3++3H2OFe (OH)3+3H+
(2) A AB
【详解】(1)因Fe3+极易发生水解,水解反应式为Fe3++3H2OFe (OH)3+3H+,故配制FeCl3溶液时,需将固体溶于较浓的盐酸后按需要进行稀释。
(2)①相同浓度的钠盐溶液,pH 越大,该酸根离子对应的酸酸性越弱;相同浓度的酸,加水稀释促进弱酸电离,稀释相同倍数,酸性越弱溶液的 pH 变化越小,根据表中数据知,相同浓度的钠盐溶液 pH 越小,其对应的酸酸性越强,所以酸性强弱顺序为:CH3COOH>H2CO3>HClO>HCN>HCO,相同的这几种酸稀释相同倍数,pH 变化大小顺序为 CH3COOH>H2CO3>HClO>HCN>HCO,所以 pH 变化最小的是 HCN,故选A;
②强酸能和弱酸盐反应生成弱酸,酸性 CH3COOH>H2CO3>HClO>HCN>HCO−3.
A.酸性 CH3COOH>H2CO3> HCO,所以 CH3COOH +Na2CO3=NaHCO3+CH3COONa能发生,故A正确;
B.CH3COOH>HCN,所以 CH3COOH+NaCN=CH3COONa+HCN能发生,故B正确;
C.H2CO3>HClO>HCO,所以 CO2+H2O+2NaClO=Na2CO3+2HClO 不能发生,故C错误;
D.酸性 HCN>HCO,所以 N NaHCO3+HCN=NaCN+H2O+CO2不能发生,故D错误;
故选AB。
2024届高三新高考化学大一轮专题练习——盐类的水解: 这是一份2024届高三新高考化学大一轮专题练习——盐类的水解,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届高三新高考化学大一轮专题练习--盐类的水解: 这是一份2024届高三新高考化学大一轮专题练习--盐类的水解,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届高三新高考化学大一轮专题练习 盐类的水解: 这是一份2024届高三新高考化学大一轮专题练习 盐类的水解,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