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贵州省部分地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汇编:古代诗歌阅读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贵州省部分地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汇编:古代诗歌阅读01
    贵州省部分地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汇编:古代诗歌阅读02
    贵州省部分地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汇编:古代诗歌阅读03
    还剩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贵州省部分地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汇编:古代诗歌阅读

    展开
    这是一份贵州省部分地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汇编:古代诗歌阅读,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古代诗歌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古代诗歌阅读
    贵州省贵阳市普通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四、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小题。
    金陵赏心亭
    王琪
    千里秦淮在玉壶,江山清丽壮吴都。
    昔人已化辽天鹤①,旧画难寻卧雪图②。
    冉冉流年去京国,萧萧华发老江湖。
    残蝉不会登临意,又噪西风入座隅。
    【注】①辽天鹤,相传辽东人丁令威在灵虚山学道成仙,千年后,化鹤归辽。旧时曾把“化鹤”作为死亡的代称。②卧雪图,指唐代画家周昉的画作《袁安卧雪图》。
    12.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诗由登临而写景,因景而怀古,继而转入抒怀,层次分明,意蕴深沉。
    B.首联中人至暮年的诗人于秋末登亭,眼前一派金陵清丽壮美的如画江山。
    C.领颔联妙用两个典故,暗示故友逝去,旧迹难寻,表达了诗人深沉的思念。
    D.颈联用叠词“冉冉”“萧萧”,写出“流年”的漫长和“华发”的稀疏。
    13.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本诗尾联。
    贵州省黔西南州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四、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此诗开篇虽只是平平的交代登楼之因果,却蕴含着强烈的今昔对比之感,给全诗营造了浩大的氛围。
    B.颈联中的一“无”一“有”,写尽诗人自己年老多病、远离亲友、孤舟为伴、漂泊不定的窘迫生活状况。
    C.最后两句,诗人把自己的命运同国家的命运相连接,情调悲壮,意境深远,“圣人”胸怀袒露无余。
    D.全诗意境开阔宏丽,表达方式变化多样:首联描写,颔联绘景,尾联抒情并揭示诗旨,开拓了诗境。
    16.此诗为登楼抒怀之作,随着诗篇的不断展开,诗人的情感也随之起伏发展。请作梳理分析。

    贵州省铜仁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四、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小题。
    咏白海棠①
    贾宝玉
    秋容浅淡映重门,七节攒成雪满盆。
    出浴太真②冰作影,捧心西子玉为魂。
    晓风不散愁千点,宿雨还添泪一痕。
    独倚画栏如有意,清砧怨笛送黄昏。
    【注】①此诗是在《红楼梦》第37回大观园诗社开社首次咏诗时贾宝玉所作。因此时恰好有人送入白海棠两盆,就此物吟诗,诗社遂命为“海棠社”。②太真,杨贵妃的号。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正面描写了秋海棠花洁白如雪的颜色和枝杈繁多、花团锦簇、掩映重门的形态。
    B.颈联写晚上的雨水给秋海棠增添了一抹泪痕,早晨的风亦吹不散海棠花的愁绪。
    C.尾联说海棠犹如佳人一般独自凭倚画栏,心绪安闲,静听远处的寒砧怨笛,安然挥别又一个黄昏。
    D.全诗采用拟人等手法,套用“太真”“西子”“清砧”“怨笛”之类常见之词写花寄情,浅显易懂。
    16.在颔联中,宝玉其实暗喻了和他关系最密切的两个人——薛宝钗和林黛玉。你认为哪一句暗喻宝钗,哪一句暗喻黛玉?理由是什么?请联系《红楼梦》的有关内容简要回答。

    贵州省六盘水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四、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北中寒①
    李贺
    一方黑照三方紫,黄河冰合鱼龙死。
    三尺木皮断文理,百石强车②上河水。
    霜花草上大如钱,挥刀不入迷濛天。
    争瀯海水飞凌喧,山瀑无声玉虹悬。
    【注】①元和七年,皇帝派兵抵御吐蕃,时值隆冬,李贺作诗记之。②强车,坚固的兵车。这里指装载沉重的大车。
    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一个“黑”字点明了寒冬之意,为全诗奠定隆冬酷寒的基调,给人以威压之感。
    B.“黄河冰合鱼龙死”以河水全部冻结,鱼龙都被冻死沉于水下的画面,极言北中严寒。
    C.“玉虹”强调冻瀑的透明,而透明中亦能折射出不同的色光,给读者十分奇异的语感。
    D.诗中既无叙事又无抒情,看似是景色片段无序的堆砌,其中却潜藏诗人的巧妙经营。
    16.请结合颔联和颈联分析本诗是如何表现北地之寒的。

    贵州省黔东南州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文化水平测试语文试卷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15~16题。
    初夏行平水道中①陆游
    老去人间乐事稀,一年容易又春归。市桥压担莼②丝滑,村店堆盘豆荚肥。
    傍水风林莺语,满园烟草蝶飞飞。郊行已觉侵微暑,小立桐阴换夹衣。
    【注】①此诗是陆游在晚年隐居乡间时所写。平水,陆游家乡浙江绍兴以东四十里,以产茶著称。②莼:一种水生植物,可食用。
    15.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点明作者的年事与时节,作者流露出几分惆怅之情。
    B.颔联对莼菜和豆荚的特征勾勒,让我们领略到了乡村生活的纯朴与乐趣所在。
    C.颈联则转写自然景观,选取的是最具有江南和初夏特征的风物。
    D.走在郊野,感觉稍微有些中暑,旁边竖立的小桐树长出的新叶像换了件夹衣一样,农村清新明丽的景色总是让人陶醉!
    16.全篇无一“喜”字,诗人欣喜之情却漫溢于画面之中,令人读之心醉神怡,请以“颔联”为例分析原因。(6分)
    贵州省毕节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卷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秋夜旅舍寓怀
    薛能
    庭锁荒芜独夜吟,西风吹动故山心。
    三秋木落半年客,满地月明何处砧。
    渔唱乱沿汀鹭合,雁声寒咽陇云深。
    平生只有松堪对,露泡霜欺不受侵。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通过“庭”“荒芜”“西风”等意象渲染了一种荒凉、凄冷的氛围。
    B.颔联的“木落”既写出了深秋叶落的特点,又暗合诗人作客他乡的处境。
    C.颈联描绘渔舟唱晚、白鹭成群、雁阵声寒、陇云深深的图景,辽阔苍茫。
    D.本诗写景综合采用了“ 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等手法,显得自然隽永。
    16. 《唐七律隽》评诗说“于写景中有多少情致纡回其间,自能动人”。请结合诗句简要分
    析其中的情致。(6 分)

    古代诗歌阅读
    贵州省贵阳市普通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四、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小题。
    金陵赏心亭
    王琪
    千里秦淮在玉壶,江山清丽壮吴都。
    昔人已化辽天鹤①,旧画难寻卧雪图②。
    冉冉流年去京国,萧萧华发老江湖。
    残蝉不会登临意,又噪西风入座隅。
    【注】①辽天鹤,相传辽东人丁令威在灵虚山学道成仙,千年后,化鹤归辽。旧时曾把“化鹤”作为死亡的代称。②卧雪图,指唐代画家周昉的画作《袁安卧雪图》。
    12.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诗由登临而写景,因景而怀古,继而转入抒怀,层次分明,意蕴深沉。
    B.首联中人至暮年的诗人于秋末登亭,眼前一派金陵清丽壮美的如画江山。
    C.领颔联妙用两个典故,暗示故友逝去,旧迹难寻,表达了诗人深沉的思念。
    D.颈联用叠词“冉冉”“萧萧”,写出“流年”的漫长和“华发”的稀疏。
    13.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本诗尾联。
    12.A 13.①从意象意境角度看,本联采用“残蝉”“西风”等意象,营造出暮秋时节金陵赏心亭萧瑟凄清的氛围,寄寓了诗人感伤落寞的情感。
    ②从修辞手法角度看,本联采用拟人手法描写“残蝉”,以残蝉不领会诗人登临之意,来表达旧友逝去、知音难觅、无人理解的孤独失落。
    ③从炼字炼句角度看,本联出句用“残”字修饰蝉,表现了秋蝉的衰弱,对句辅之以“又”字,描绘出聒噪的蝉声伴着萧瑟的西风不时响起的画面,表现环境寂寥的同时,凸显了诗人暮年空老的感伤。
    ④从抒情方式角度看,本联借景抒情,诗人将对已逝老友的追怀、仕途蹭蹬的悲慨、年华空老的感伤、无人理解的失落等复杂情感,寄寓在嘶鸣的蝉声、萧瑟的西风等衰颓的景象中,含蓄蕴藉,耐人寻味。
    ⑤从章法结构角度看,本联以景结情,诗人登亭赏景所引发的对已逝老友的追怀、仕途蹭蹬的悲慨、年华空老的感伤、无人理解的失落等复杂情感,全被收束在尾联描写的景物中,言有尽而意无穷。

    【解析】1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和赏析艺术特色的能力。
    A.“因景而怀古”错误,本诗颔联意思是故友远去飘渺如冲天云鹤,旧画里难寻那珍品袁安卧雪图。用典不是怀古,而是借典怀人。
    故选A。
    13.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炼句的能力。
    炼句可以从意象、炼字、修辞、表现手法、情感等角度赏析。
    尾联“残蝉不会登临意,又噪西风入座隅”意思是:残秋的蝉儿不理会我登临之意,西风里,又送来阵阵鸣声到我的座处。
    要理解作者情感,需结合中间两联的意思:故友远去飘渺如冲天云鹤,旧画里难寻那珍品袁安卧雪图。光阴冉冉,我离开京城已经数年,白发萧萧我要终老于江湖。
    意象角度,诗句中“残蝉”“西风”等意象,营造了暮秋时节金陵赏心亭萧瑟凄清的氛围,烘托了诗人感伤落寞的情感。
    修辞角度,蝉“不会登临意”,采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表达知音难觅、无人理解的孤独失落。
    炼字角度,用“残”字修饰蝉,表现了秋蝉的衰弱,加上一“又”字,描绘出聒噪的蝉声伴着萧瑟的西风不时响起的画面,凸显了诗人暮年空老的感伤。
    表现手法角度,借景抒情,描写金陵赏心亭暮秋之景,表达诗人对已逝老友的追怀、仕途不顺的悲慨、年华空老的感伤、无人理解的失落等复杂情感。
    结构角度,结句描写景物,以景结情,言有尽而意无穷,耐人寻味。
    贵州省黔西南州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四、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此诗开篇虽只是平平的交代登楼之因果,却蕴含着强烈的今昔对比之感,给全诗营造了浩大的氛围。
    B.颈联中的一“无”一“有”,写尽诗人自己年老多病、远离亲友、孤舟为伴、漂泊不定的窘迫生活状况。
    C.最后两句,诗人把自己的命运同国家的命运相连接,情调悲壮,意境深远,“圣人”胸怀袒露无余。
    D.全诗意境开阔宏丽,表达方式变化多样:首联描写,颔联绘景,尾联抒情并揭示诗旨,开拓了诗境。
    16.此诗为登楼抒怀之作,随着诗篇的不断展开,诗人的情感也随之起伏发展。请作梳理分析。
    15.D 16.诗人的感情随着诗篇的进展,显示出不断变化。首联蕴含喜悦,交代登楼缘由;颔联带有雄壮,绘制宏阔壮观图景;颈联转为凄苦,从写景再度转向叙事,述说自己眼前所处困境和悲惨遭遇,情感上急转直下,诗人触景生情,表达自己的痛苦和悲哀;尾联变为悲伤,写关山以北战争烽火仍未止息,“我”凭栏遥望,脑怀家国,泪水横流,由个人的私情升华至为国担忧的爱国情怀。

    【解析】15.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
    D.“首联描写,颔联绘景,尾联抒情并揭示诗旨”错。应为“首联叙事,颔联描写,颈联抒情,尾联总结”。
    故选D。
    16.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
    通观全诗,本诗以自叙和抒情为主,真挚感人。写景只是三,四两句,既是实写,又兼想象。首联虚实交错,今昔对照,从而扩大了时空领域。写早闻洞庭盛名,然而到暮年才实现目睹名湖的愿望;颔联是写洞庭的浩瀚无边。洞庭湖坼吴楚、浮日夜,波浪掀天,浩茫无际!写景如此壮阔,令人玩索不尽;颈联“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表明因为战乱不休,亲人朋友之间无法通信,年老又加上生病诗人只能在一叶孤舟上度过,以舟为家,前途茫茫,何处安身,面对洞庭湖的汪洋浩淼,更加重了身世的孤危感,表达了诗人漂泊天涯、孤苦无依的悲楚之情。诗人触景生情,表达自己的痛苦和悲哀;尾联“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说明战乱依然存在,面对这样的境况,“我”凭栏遥望,脑怀家国,泪水横流,由个人的私情升华至为国担忧的爱国情怀,心中无比悲伤。诗人从前两联的景色联想到自己穷困潦倒的境遇,再看看这国家的处境,不免生出对忧国忧民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心忧国家却报国无门的凄伤无奈之情。

    贵州省铜仁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四、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小题。
    咏白海棠①
    贾宝玉
    秋容浅淡映重门,七节攒成雪满盆。
    出浴太真②冰作影,捧心西子玉为魂。
    晓风不散愁千点,宿雨还添泪一痕。
    独倚画栏如有意,清砧怨笛送黄昏。
    【注】①此诗是在《红楼梦》第37回大观园诗社开社首次咏诗时贾宝玉所作。因此时恰好有人送入白海棠两盆,就此物吟诗,诗社遂命为“海棠社”。②太真,杨贵妃的号。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正面描写了秋海棠花洁白如雪的颜色和枝杈繁多、花团锦簇、掩映重门的形态。
    B.颈联写晚上的雨水给秋海棠增添了一抹泪痕,早晨的风亦吹不散海棠花的愁绪。
    C.尾联说海棠犹如佳人一般独自凭倚画栏,心绪安闲,静听远处的寒砧怨笛,安然挥别又一个黄昏。
    D.全诗采用拟人等手法,套用“太真”“西子”“清砧”“怨笛”之类常见之词写花寄情,浅显易懂。
    16.在颔联中,宝玉其实暗喻了和他关系最密切的两个人——薛宝钗和林黛玉。你认为哪一句暗喻宝钗,哪一句暗喻黛玉?理由是什么?请联系《红楼梦》的有关内容简要回答。
    15.C 16.“出浴太真冰作影”暗喻宝钗,“捧心西子玉为魂”暗喻黛玉。
    理由:薛宝钗曾被贾宝玉比喻为杨贵妃,则“冰作影”正写出了服用“冷香丸”的“雪”姑娘其内心冷漠无情恰如“冰”人。“病如西子胜三分”的林黛玉以“玉为魂”,恰说明了宝玉心中的林妹妹纤瑕不染,分外清高。

    【解析】15.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能力。
    C.“心绪安闲,静听远处的寒砧怨笛,安然挥别又一个黄昏”错误。尾联写白海棠如有情意,听着捣衣声怨笛声送走黄昏。古时常秋夜捣衣,诗词中多借以写妇女思念丈夫的愁怨。怨笛也与悲感有关。
    故选C。
    16.本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以及对名著内容的把握能力。
    “出浴太真冰作影”,是借咏白海棠咏宝钗。宝钗长得“肌肤丰泽”,和杨贵妃同具丰满的美。第三十回书中宝玉就曾以“怪不得他们拿姐姐比杨妃,原来也体丰怯热”的话讥诮过她。“捧心西子玉为魂”,是借咏白海棠咏黛玉。黛玉行动如“弱柳扶风”,和西施同具病态柔弱的美。第三回书中宝玉送黛玉的“顰颦”称呼,就是“捧心而颦”的意思。“冰作影”是形容宝钗的肌肤,“玉为魂”是比喻黛玉的心灵。所以“出浴太真冰作影”暗喻宝钗,“捧心西子玉为魂”暗喻黛玉。

    贵州省六盘水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四、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北中寒①
    李贺
    一方黑照三方紫,黄河冰合鱼龙死。
    三尺木皮断文理,百石强车②上河水。
    霜花草上大如钱,挥刀不入迷濛天。
    争瀯海水飞凌喧,山瀑无声玉虹悬。
    【注】①元和七年,皇帝派兵抵御吐蕃,时值隆冬,李贺作诗记之。②强车,坚固的兵车。这里指装载沉重的大车。
    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一个“黑”字点明了寒冬之意,为全诗奠定隆冬酷寒的基调,给人以威压之感。
    B.“黄河冰合鱼龙死”以河水全部冻结,鱼龙都被冻死沉于水下的画面,极言北中严寒。
    C.“玉虹”强调冻瀑的透明,而透明中亦能折射出不同的色光,给读者十分奇异的语感。
    D.诗中既无叙事又无抒情,看似是景色片段无序的堆砌,其中却潜藏诗人的巧妙经营。
    16.请结合颔联和颈联分析本诗是如何表现北地之寒的。
    15.B 16.①侧面描写。颔联颈联通过冻断的木皮、河上的行车、钱大的霜花、浓厚的雾幔侧面表现北地之寒。②夸张和比喻。连“三尺”厚的木皮都被冻断、“百石”重的车都能从冰面上通过,“大如钱”写霜花如铜钱一般大。用夸张和比喻极力渲染北地之寒。③想象。对雾“挥刀不入”,从常理上写雾的厚度变成写硬度,突出雾的稠密,想象奇特。

    【解析】15.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
    B.“鱼龙都被冻死沉于水下”错。“黄河冰合鱼龙死”是说黄河冰冻鱼龙潜底,营造出了冬天河水结冰,冰面悄无声息的死寂。
    故选B。
    16.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景物形象的能力。
    ①从描写方式上看,颔联颈联没有正面描写北地的寒冷,而是通过北地的各种特有意象和环境侧面突出其寒冷。颔联“三尺木皮断文理,百石强车上河水”,写三尺木皮冻裂,辨不清纹理。百石大车上路,在冰面行驶。颈联“霜花草上大如钱,挥刀不入迷濛天”,写霜花降落衰草,凝成铜钱大的霜簇。挥刀舞剑向天,难割破灰蒙蒙天色。据此看出,颔联颈联通过冻断的木皮、河上的行车、钱大的霜花、浓厚的雾幔侧面表现北地之寒。
    ②从修辞手法上看,颔联颈联运用了夸张和比喻,天寒地冻,黄河冰封,三尺厚的树木表皮都被冻裂了,河水冻成结实的冰面能通过百石重的车,落在枯草上的霜花大小如铜钱一般。运用了夸张和比喻极力渲染北地之寒。
    ③从表现手法上看,写“雾”运用了想象,“挥刀不入迷濛天”,是说挥刀舞剑向天,难割破灰蒙蒙天色。此处把雾的厚度换一个角度变成雾的硬度,想象新奇。
    贵州省黔东南州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文化水平测试语文试卷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15~16题。
    初夏行平水道中①陆游
    老去人间乐事稀,一年容易又春归。市桥压担莼②丝滑,村店堆盘豆荚肥。
    傍水风林莺语,满园烟草蝶飞飞。郊行已觉侵微暑,小立桐阴换夹衣。
    【注】①此诗是陆游在晚年隐居乡间时所写。平水,陆游家乡浙江绍兴以东四十里,以产茶著称。②莼:一种水生植物,可食用。
    15.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点明作者的年事与时节,作者流露出几分惆怅之情。
    B.颔联对莼菜和豆荚的特征勾勒,让我们领略到了乡村生活的纯朴与乐趣所在。
    C.颈联则转写自然景观,选取的是最具有江南和初夏特征的风物。
    D.走在郊野,感觉稍微有些中暑,旁边竖立的小桐树长出的新叶像换了件夹衣一样,农村清新明丽的景色总是让人陶醉!
    16.全篇无一“喜”字,诗人欣喜之情却漫溢于画面之中,令人读之心醉神怡,请以“颔联”为例分析原因。(6分)
    15.D翻译有问题:在郊外游玩感到暑气侵人,在梧桐阴下站立片刻,便取出单衣换下了夹衣。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综合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16.①颔联写桥畔村头的集市风光,有桥畔莼丝担和村中小酒店。很快就冲淡了首联中的那一味 惆怅,取而代之的是撩拨人心的轻快和愉悦。②颔联中的“压”“滑”写出了莼菜量足、色鲜、味美的特征;“堆”“肥”同样又写出了豆荚量足、味美的诱人特征。③对其特征勾勒,不仅满足了读者的视觉享受,更是激发了读者无限的想象力,让我们领略到了乡村生活的纯朴与乐趣所在。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情感的能力。
    通联的描写,我们能够充分感受到的,则是作者因光阴流逝和人生易老的事实而产生的几分惆怅之情。不过,让人出乎意料的是,诗的颔联却很快就冲淡了首联中的那一味惆怅,取而代之的是撩拨人心的轻快和愉悦:市桥压担莼丝滑,村店堆盘豆荚肥;桥头的集市办得很热闹,莼菜压得担子沉甸甸的,村边小店的盘子里装满了诱人的豆荚。看到颔联的时候,我们仿佛步入了人影往来的乡村集市,看到了琳琅满目的接地气的小吃,也听到了各种此起彼伏的叫卖声……一种亲切感不由而生。“压”“滑”写出了莼菜量足、色鲜、味美的特征;“堆”“肥”同样又写出了豆荚量足、味美的诱人特征。可以说,颔对莼菜和豆荚的特征勾勒,不仅满足了读者的视觉享受,更是激发了读者无限的想象力,让我们领略到了乡村生活的纯朴与乐趣所在。颔联热闹,而接下来的颈联则灵动又唯美:傍水风林莺语语,满原烟草蝶飞飞;从水边的树林中,传来阵阵悦耳的莺声,原野中碧草如烟,蝴蝶自由地飞来飞去。这首诗所写的是作者行路途中的所见所闻,所以每一联的景物都是随着作者的路途变化而变化的。走过集市,映入作者眼帘的便是另一番新的景象。颈联的前一句从听觉的角度出发,以“以动致静”的方式带给读者审美享受;后一句从视觉的角度出发,以饱和的色彩感和灵巧多姿的动感带给读者审美享受。
    贵州省毕节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卷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秋夜旅舍寓怀
    薛能
    庭锁荒芜独夜吟,西风吹动故山心。
    三秋木落半年客,满地月明何处砧。
    渔唱乱沿汀鹭合,雁声寒咽陇云深。
    平生只有松堪对,露泡霜欺不受侵。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通过“庭”“荒芜”“西风”等意象渲染了一种荒凉、凄冷的氛围。
    B.颔联的“木落”既写出了深秋叶落的特点,又暗合诗人作客他乡的处境。
    C.颈联描绘渔舟唱晚、白鹭成群、雁阵声寒、陇云深深的图景,辽阔苍茫。
    D.本诗写景综合采用了“ 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等手法,显得自然隽永。
    16. 《唐七律隽》评诗说“于写景中有多少情致纡回其间,自能动人”。请结合诗句简要分
    析其中的情致。(6 分)
    15.D(3分)解析:写景时没有“虚实结合”。
    16.(6分)
    (1)孤独凄凉:西风吹拂,木叶飘零,庭院荒芜,诗人寓居旅舍,深夜独吟,倍感孤独凄凉。
    (2)思乡念亲:诗人漂泊半载,眼看明月满地,鹭合沙汀,耳闻砧声雁声,思乡之情油然而生。说明:每点3分,答对二点共6分,意思相近即可。

    相关试卷

    江苏省部分地区2022-2023学年下学期高一语文期末试卷分类汇编:古代诗歌阅读: 这是一份江苏省部分地区2022-2023学年下学期高一语文期末试卷分类汇编:古代诗歌阅读,共10页。

    贵州省部分地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汇编:古代诗歌阅读: 这是一份贵州省部分地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汇编:古代诗歌阅读,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古代诗歌阅读,诗歌鉴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广东省部分地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汇编:古代诗歌阅读: 这是一份广东省部分地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汇编:古代诗歌阅读,共11页。

    语文朗读宝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