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2023年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东片中考二模物理试题(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精品解析:2023年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东片中考二模物理试题(解析版),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与推导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中考第二次模拟试卷
物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14分)
1. 2022年冬奥会上,极具高科技含量的“雪屏幕”采用两台10万流明超高亮度高清激光投影机,将影像投射到超过1000平方米的雪地上。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投影过程包含光的直线传播
B. 投影过程利用了凸透镜成像原理
C. “雪屏幕”的上的影像是虚像
D. “雪屏幕”主要发生了漫反射
【答案】C
【解析】
【详解】A.投影过程中,光线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故A正确,A不符合题意;
BC.投影过程是利用了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的原理,故B正确,C错误,B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D.“雪屏幕”表面凹凸不平,反射光线射向四面八方,主要发生了漫反射,故D正确,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 古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瑰宝,有的优美词句还与物理知识有着联系。下列词句与对应的物理知识正确的是( )
A. “花气袭人知骤暖”,花气袭人属于扩散现象
B. “沙暖睡鸳鸯”,与水相比,沙子的比热容较大
C. “清寒小雪前”,雪的温度很低,它的内能为零
D. “大地阳和暖气生”,大地内能的增加是通过做功方式实现的
【答案】A
【解析】
【详解】A.花气袭人是花香分子在不停无规则运动,这是属于扩散现象,故A正确;
B.根据比较不同物质(水和沙子)吸热能力实验结论可知,在升高相同温度的条件下,水能够吸收更多的热量,这说明水的比热容比沙子的比热容大,故B错误;
C.物体的内能是指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雪是由水分子构成的,虽然雪的温度低,但雪仍然有内能,雪的内能不为零,故C错误;
D.内能的增加有做功和热传递两种方式,大地内能的增加是通过热传递方式实现的,故D错误。
故选A。
3. 细心的小明通过平时观察发现如下现象,其中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如图甲,“覆杯实验”证明了大气压存在
B. 如图乙,盆景自动供水装置利用了流体压强流速越大压强越小的原理
C. 如图丙,小明看到拦河大坝“上窄下宽”,是为了能够承受水深处的较大的压强
D. 如图丁,飞机获得升力是因为其上表面空气流速大于下表面空气的流速
【答案】B
【解析】
【详解】A.纸片托水的“覆杯实验”,纸片托水正是因为大气压托起了纸片,能证明大气压的存在,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盆景自动供水装置,蓄水瓶上端密封,在大气压的作用下,瓶内水不会流出,当瓶内气压和水压之和大于大气压,瓶内水会流出,故B错误,符合题意;
C.由于液体受到重力作用,且具有流动性,所以液体对容器底和容器侧壁有压强,并且液体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即越往下面,液体内部压强越大,故拦河大坝的修建成上窄下宽的梯形,为了能够承受水深处的较大的压强,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等质量的空气在相同的时间内同时通过机翼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由于上表面弯曲、下表面平直,所以空气通过机翼上表面的流速大,通过下表面的流速较小;因为机翼上方的空气流速大,压强较小;机翼下方的空气流速小,压强大,所以机翼受到一个向上的压强差,飞机受到向上的压力差,也就是升力,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 小璇想探究电流通过电阻时产生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她连接了如图所示的电路进行实验,其中两个完全相同的烧瓶内分别装有质量相等、初温相同的煤油,阻值为的电阻丝,闭合开关一段时间后,记录此时两个温度计的示数。根据上述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此实验中用温度计示数变化的大小反映产生热量的多少
B. 此实验探究的是热量与时间的关系
C. 此实验探究的是热量与电流的关系
D. 闭合开关后,装R2电阻丝的烧瓶中温度计示数上升较快
【答案】A
【解析】
【详解】A.电流通过电阻丝做功,消耗的电能转化为内能,产生的热量被煤油吸收,煤油吸收热量、温度升高,所以本实验是通过温度计的示数变化反映电流产生的热量多少,故A正确;
BC.由图可知,两电阻丝串联,则通过两电阻丝的电流和通电时间是相同的,电阻不同,所以探究的是热量与电阻的关系,故BC错误;
D.根据焦耳定律可知电流和通电时间是相同的,电阻越大,产生的热量越多,,则闭合开关后,装R1电阻丝的烧瓶中温度计示数上升较快,故D错误。
故选A。
5. 为实现节能和智能控制,空调内部用到了温度传感器(相当于热敏电阻)和电磁继电器,如图所示是启动与停止空调压缩机的电路示意图。夏天,空调制冷时,房间温度降低,当房间温度低于设定温度时,工作电路就断开,停止制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电磁继电器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工作的
B. 空调制冷使房间温度降低时,热敏电阻的阻值变大
C. 空调制冷使房间温度降低时,电磁铁的磁性变强
D. 空调制冷使房间温度降低时,控制电路消耗的电功率变大
【答案】B
【解析】
【详解】A.电磁继电器是使用低电压、弱电流的控制电路,控制高电压、强电流的工作电路,不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工作的,故A错误;
BC.根据题意可知,当房间温度低于设定温度时,工作电路就断开,说明温度越低,电磁铁磁性越弱,通过的电流越小,热敏电阻阻值越大, 故B正确,C错误;
D.空调制冷使房间温度降低时,控制电路的电压不变而电流变小,根据P=UI可知,控制电路消耗的电功率变小,故D错误。
故选B。
6. 用相同的电加热器分别对质量相等的甲和乙两种液体加热(不计热量损失),如图是甲和乙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的比热容与乙的比热容之比为2:3
B. 甲的比热容与乙的比热容之比为1:2
C. 甲和乙都加热10分钟,甲吸收热量比乙吸收热量多
D. 甲和乙升高相同的温度,甲吸收热量较多
【答案】B
【解析】
【详解】AB.由图像知道,吸收热量相同时(即加热时间相同),甲的温度变化为
乙的温度变化为
由知道,因Q吸、m均相同,则
故A错误、B正确;
C.用相同的电加热器分别对质量相等的甲和乙两种液体加热时,在相同的时间10min内电热器产生的热量相等,不计热量损失,则甲、乙吸收的热量相等,故C错误;
D.由图像知道,甲、乙升高相同的温度,加热乙的时间长,则乙吸收的热量多,故D错误。
故选B。
7. 已知人体密度约为1000kg/m3,下列关于初中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两极地区的质量大于赤道的质量
B. 所受重力约为50N
C. 双脚站立在水平面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20000Pa
D. 体积约为0.5m3
【答案】C
【解析】
【详解】A.质量是物质的属性,质量不随物质的位置、状态、温度而改变,初中生在两极地区的质量等于赤道的质量,故A错误;
B.初中生的质量约为50kg,所受重力约为
故B错误;
C.双脚站立在水平面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
故C正确;
D.初中生的体积约为
故D错误
故选C。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
8. 冰熔化变成水的过程中,其质量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熔化过程中,冰_____(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答案】 ①. 不变 ②. 吸收
【解析】
【详解】[1]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与状态无关,冰熔化变成水的过程中,状态改变,但质量不变。
[2]冰属于晶体,晶体熔化时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9. 笑树能发出笑声是因为果实的外壳上有许多小孔,经风一吹,壳里的籽撞击壳壁,使其__________发声;这种笑声与人的笑声有明显区别,主要是这两种声音的__________不同.
【答案】 ①. 振动 ②. 音色
【解析】
【详解】[1][2]经风一吹,笑树壳里的籽撞击壳壁,壳壁振动发声,因为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音色是不同的,笑声与人的笑声有明显区别,主要是这两种声音的音色不同.
【点睛】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音色是不同的.
10. 如图所示,用滑轮组将15N的物体在2s内匀速提高0.5m,拉力F为10N,拉力的功率是______W,滑轮组机械效率是______。
【答案】 ①. 5 ②. 75%
【解析】
【详解】[1][2]有用功为
由图可知,连接动滑轮绳子的股数n=2,则拉力端移动距离为
拉力做的总功为
拉力的功率为
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11. 如图为某同学家的电能表,该电能表读数为__________kW•h;当1h电能表上的转盘转过600转,接在这个电能表上的用电器的功率为_________W。
【答案】 ①. 314.5 ②. 1000
【解析】
【详解】[1]电能表的读数最后一位是十分位,单位为,故电能表的读数为。
[2]根据电能表上标的参数“”的含义可知,当电能表上转盘转600转时,用电器消耗的电能为
则用电器的功率为
12. “6V 3W”的小灯泡。工作时要将它接在9V的电源上使用,必须串联一个__________ῼ的电阻,该电阻的实际功率为__________W。
【答案】 ①. 6 ②. 1.5
【解析】
【详解】[1]由于电源的电压U=9V大于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压UL=6V,所以,由串联电路的分压特点知道,若要使小灯泡正常发光,此时需要串联一个分压电阻;由于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所以,串联电阻R两端的电压为
UR=U-UL=9V-6V=3V
因为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所以,电路中的电流为
则串联电阻的阻值为
[2]该电阻的实际功率为
PR=URI=3V×0.5A=1.5W
13. 如图所示电路中,灯泡L标有“3V 0.6W”,定值电阻R阻值为30Ω,当开关S闭合时,灯泡L恰好正常发光,此时电流表的示数为___________A,通电1min电阻R产生的热量为___________J。
【答案】 ①. 0.3 ②. 18
【解析】
【详解】[1]由图得,当开关S闭合时,灯泡L与电阻R并联,电流表测量干路电流,此时灯泡L恰好正常发光,则电源电压
电阻R 的电流
由得,灯泡L的电流
电流表示数为
[2]通电1min电阻R产生的热量为
14. 家里某用电器发生短路,熔丝立即熔断,用下列方法可以进行检测,如图所示。断开所有用电器开关,用一个普通的白炽灯L正常发光,只闭合S、S2,若发出暗红色的光,由此可知______,通常人体安全电压不高于______V,生活中要注意用电安全。
【答案】 ①. 灯L2正常 ②. 36
【解析】
【详解】[1]如图所示,只闭合S、S2,电流从火线通过灯泡L,再通过开关S2和灯泡L2回到零线形成通路,此时两个灯泡串联,若发出暗红色的光,说明两个灯泡两端都分得一部分电压,由此可知灯L2正常。
[2]根据以往经验,通常人体安全电压是不高于36V。
15. 如图所示,滑轮组悬挂在水平钢架上,某工人站在水平地面上,竖直向下拉动绳子自由端,5s内使物体A匀速上升1m,提升过程中拉力F的功率为160W。已知物体A重720N,动滑轮重_______N。该工人重600N,工人利用该滑轮组提升物体的最大机械效率为________。(该过程不计绳重和摩擦)
【答案】 ①. 80 ②. 93.3%
【解析】
【详解】[1]由 知道,拉力做的总功
W总=Pt=160W×5s=800J
由图知道n=2,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s=nh=2×1m=2m
由W总=Fs知道,绳子自由端的拉力
因为不计绳重和摩擦时
所以动滑轮的重力
G动=nF-G=2×400N-720N=80N
[2]人通过滑轮组向下拉绳子时的最大拉力
F最大=G人=600N
因为不计绳重和摩擦时,所以能提升的最大物重
G物=nF最大-G动=2×600N-80N=1120N
则滑轮组的最大机械效率
16. 近年来我国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减少化石燃料发电规模,大力扩大水能、风能等发电规模。目前使用的化石燃料属于___________ (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发电机的工作原理是英国物理学家___________ 发现的电磁感应现象。
【答案】 ①. 不可再生 ②. 法拉第
【解析】
【详解】[1]化石燃料会越用越少,不能在短期内从自然界得到补充,因此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2]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发现的电磁感应现象,后人根据这一原理发明了发电机。
17. 画出两条入射光线通过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答案】
【解析】
【详解】过凹透镜光心的光线,经凹透镜后传播方向不变;平行于凹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凹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凹透镜的虚焦点;故作图如下:
三、实验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8分)
18. 小明想知道某品牌酸奶的密度,于是与小华一起用天平和量筒做了如下实验:
(1)小明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将游码归零,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右侧,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调,直到天平平衡。小华无论怎样调节,横梁总是右边低,聪明的小明建议在左盘中加几粒米再调节平衡,这样测量质量______(填“准确”或“不准确”);
(2)调节天平平衡后,他们进行了以下实验:
①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37g;
②往烧杯中倒入适量的酸奶,测出烧杯和酸奶的总质量,如图甲所示。
③将烧杯中的酸奶全部倒入量筒中,酸奶的体积如图乙所示,为______cm3;
④实验测得酸奶的密度是______kg/m3;
(3)要精确地测量酸奶的密度,步骤(2)的实验顺序排列合理的是______(只写①②③的序号);
(4)若将烧杯中的酸奶倒入量筒时,有部分酸奶溅到了量筒的侧壁上,会导致所测密度与真实值相比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答案】 ①. 左 ②. 准确 ③. 50 ④. ##1100 ⑤. ②③① ⑥. 偏大
【解析】
【详解】(1)[1]如图甲所示,将游码归零,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右侧,说明天平重心偏右,则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左调节。
[2] 小华无论怎样调节,横梁总是右边低,说明将平衡螺母调到最左端时天平还是重心偏右,此时可以通大增大左盘总重实现天平的平衡。聪明的小明建议在左盘中加几粒米再调节平衡,左盘中加米能增大左盘的重力,通过调节使天平平衡后再测量物体的质量,其测量的质量是准确的。
(2)[3]如图乙所示,量筒的分度值为2mL,酸奶的体积为50 mL,即50cm3。
[4] 实验中使用天平测量烧杯和奶的总质量,如图甲所示,砝码质量为90g,游码示数为2g,则烧杯和奶的总质量为92g;奶的质量为
测得酸奶的密度是
(3)[5] 要精确地测量酸奶的密度,需要先测量烧杯和奶的总质量,再把部分奶倒入量筒,最后测烧杯和剩余奶的质量,用总质量减去剩余的质量就是倒入量筒中奶的质量。所以正确的实验顺序为②③①。
(4)[6] 若将烧杯中的酸奶倒入量筒时,有部分酸奶溅到了量筒的侧壁上,说明奶体积的测量值小于真实值,根据可得,当奶的质量不变,体积偏小时,计算出来奶的密度与真实值相比偏大。
19. 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
(1)实验前,杠杆静止在图甲所示的位置,此时杠杆______(选填“平衡”或“不平衡”)。为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杠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若改为调节杠杆左端的平衡螺母,则向______调节也能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图乙中,在A点挂3个钩码,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在B点挂______ 个相同的钩码;杠杆平衡后,在A、B两点下方同时增加一个相同的钩码,则杠杆______(选填“左端下沉”、“右端下沉”或“仍保持原状”);
(3)如图丙所示,若不在B点挂钩码,改用弹簧测力计在C点竖直向上拉杠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当弹簧测力计从图丙位置转到图丁位置时,其示数会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答案】 ①. 平衡 ②. 右 ③. 右 ④. 4 ⑤. 左端下沉 ⑥. 变大
【解析】
【详解】(1)[1]如图甲所示,杠杆处于静止状态,当杠杆静止或匀速转动时,杠杆处于平衡状态。
[2][3]如图甲可知,杠杆左端低,右端高,说明杠杆重心偏左,要使杠杆水平平衡,需要将平衡螺母向右端调节;可以把杠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右调节,也可以把杠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右调节。
(2)[4]如图乙所示,设每个钩码重力为G,横杆上每个单位长度为L,根据杠杆平衡条件,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在B点挂的钩码总重力为
故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在B点挂4个相同的钩码。
[5]杠杆平衡后,在A、B两点下方同时增加一个相同的钩码,则杠杆左边力和力臂的乘积为
杠杆右边力和力臂的乘积为
则左右两边力与力臂的乘积大小关系为
杠杆左端力与力臂乘积较大,则杠杆左端下沉。
(3)[6]如图丙、丁所示,阻力与阻力臂的乘积不变,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当弹簧测力计从图丙位置转到图丁位置时,动力臂逐渐变小,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得动力会逐渐变大。
20. 子涵准备测定小灯泡的功率,被测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电阻约为10,实验室有如下器材:电源(电压为6V),电流表(0~0.6A、0~3A),电压表(0~3V、0~15V),开关,导线若干,滑动变阻器两只:R1(10;0.5A),R2(20;0.5A)。
(1)正确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发现灯泡不亮,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有示数,则电路的故障可能是__________;
A.灯泡短路 B.灯泡断路
C.滑动变阻器短路 D.滑动变阻器断路
(2)为了满足测量要求,实验电路应该选用滑动变阻器__________(选填“R1”或“R2”);
(3)子涵根据记录的多组I﹣U数据,画出了小灯泡中电流随其两端电压变化的关系图像(如图乙),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__________W。
(4)根据图像可判断小灯泡的电阻随电压升高逐渐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
(5)另一小组的同学利用已知电阻R0,设计并连接了如图丙所示的电路来测量未知定值电阻Rx的阻值,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①闭合开关S1和S2,电压表的示数为U1;
②只断开开关S2,电压表的示数为U2;
③由此可得电阻Rx=__________(以上两空均用字母U1、U2、R0表示)。
【答案】 ①. B ②. R2 ③. 0.625 ④. 增大 ⑤. 灯丝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大 ⑥.
【解析】
【详解】(1)[1]在闭合开关时发现小灯泡不亮,电流表无示数,说明电路为断路,电压表有示数,说明滑动变阻器、电压表、电流表、开关之间没有断路,所以故障为小灯泡断路。
故选B。
(2)[2]根据题意可知,灯的额定电压为2.5V,电阻约为10Ω,由欧姆定律知等的额定电流约为
根据串联电路的规律和欧姆定律,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为
又,故实验电路应该选用滑动变阻器R2。
(3)[3]根据画出的小灯泡中电流随其两端电压变化的关系图像,灯在额定电压下的电流为0.25A,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
(4)[4][5]由欧姆定律知电压表与电流表的示数之比即为灯丝的电阻,当电压表的示数增大时,通过灯的电流变大,根据,灯的功率变大,灯丝的温度升高,灯的电阻变大,故可判断小灯泡的电阻随电压升高逐渐增大,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灯丝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大。
(5)[6]根据串联电路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压之和,由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可知,R0两端的电压为
通过R0的电流为
串联电路各处电流相等,由串联电路电流特点可知,通过Rx的电流为
根据欧姆定律可得Rx的阻值为
四、计算与推导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8分)
21. 为了倡导低碳环保,绿色出行,每到夏季,我市都会在路边投放大量的共享单车方便大家使用。如图,小泽同学在水平路面上骑行时,人与车总质量为70kg,请完成以下问题。
(1)人与车的总重力是多少?(g=10N/kg)
(2)若小泽同学以5m/s的速度匀速骑行5min,所受阻力是总重力的0.06倍,求出小泽同学克服阻力做功的功率。
(3)如果该单车用电池供电来代替人力,骑行时效率为80%,则在(2)情景中,电池中至少需要储存多少电能。
【答案】(1)700N;(2)210W;(3)78750J
【解析】
【详解】解:(1)人与车的总重力
G=mg=70kg×10N/kg=700N
(2)根据题意可知,骑行过程中受到的阻力
f=0.06G=0.06×700N=42N
小泽同学匀速骑行克服阻力做功的功率
(3)克服阻力所做的功
W=Pt=210W×5×60s=6.3×104J
由可知,电池中至少需要储存的电能
答:(1)人与车总重力是700N;
(2)小泽同学克服阻力做功的功率为210W;
(3)电池中至少需要储存的电能为78750J。
22. 我国自主研制的载人深潜器下潜深度已突破10000m,在载人深潜领域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小京阅读资料后,制作图的装置,模拟深潜器在海水中的运动。物体甲、乙由一条细线连接且在水中处于静止状态,已知乙的质量为0.2kg,体积为。(取,,)。求:
(1)在10000m的深处,海水对深潜器的压强大小;
(2)乙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
(3)细线对乙物体拉力的大小。
【答案】(1)1.03×108Pa;(2)0.25N;(3)1.75N
【解析】
【详解】解:(1)10000深处,海水对深潜器的压强
(2)乙浸没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等于乙的体积,乙所受的浮力
(3)乙物体所受的重力
处于静止时,乙受到竖直向上的浮力、拉力及竖直向下的重力,所以细线对乙物体拉力的大小
F拉=G-F浮=2N-0.25N=1.75N
答:(1)在10000m的深处,海水对深潜器的压强大小为1.03×108Pa;
(2)乙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为0.25N;
(3)细线对乙物体拉力的大小为1.75N。
23. 某电热管R1(阻值不随温度变化)的标识模糊不清,只剩有“220V **A”字样,为了测出该电热管的额定电流,将它接入如图甲的电路。电路中电源电压恒定不变,电流表量程为0~0.6A,滑动变阻器R2标有“120Ω 0.5A”。测量并画出电压表示数U与电流表示数I 的图像,如图乙。求:
(1)当电流为0.2A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
(2)电源电压;
(3)电热管的额定电流。
【答案】(1)80Ω;(2)24V;(3)5.5A
【解析】
【详解】解:由题图可知,两电阻串联在电路中,电流表测的是电路电流,电压表测的是滑动变阻器的两端电压。
(1)由乙图可知,当通过变阻器的电流时,其两端电压为,根据欧姆定律可得,此时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为
(2)由题图可知,当电路电流为时,根据欧姆定律可得,电源电压为
①
当电路电流为时,变阻器的两端电压为,根据欧姆定律可得,电源电压为
②
联立①②解得,U=24V,,故电源电压为24V。
(3)根据欧姆定律可得,电热管的额定电流为
答:(1)当电流为0.2A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为80Ω;
(2)电源电压为24V;
(3)电热管的额定电流为5.5A。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精品解析:2023年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东片中考二模物理试题(解析版),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与推导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年安徽省滁州市全椒县部分学校中考一模物理试题(含解析),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作图题,单选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年安徽省滁州市天长市中考二模物理试题(含解析),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作图题,单选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