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实验3 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南方凤凰台】2024高考物理(基础版)一轮复习导学案+江苏(新教材新高考)配套精练课件PPT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6/14643775/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2章 实验3 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南方凤凰台】2024高考物理(基础版)一轮复习导学案+江苏(新教材新高考)配套精练课件PPT02](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6/14643775/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2章 实验3 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南方凤凰台】2024高考物理(基础版)一轮复习导学案+江苏(新教材新高考)配套精练课件PPT03](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6/14643775/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2章 实验3 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南方凤凰台】2024高考物理(基础版)一轮复习导学案+江苏(新教材新高考)配套精练课件PPT04](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6/14643775/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2章 实验3 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南方凤凰台】2024高考物理(基础版)一轮复习导学案+江苏(新教材新高考)配套精练课件PPT05](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6/14643775/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2章 实验3 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南方凤凰台】2024高考物理(基础版)一轮复习导学案+江苏(新教材新高考)配套精练课件PPT06](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6/14643775/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2章 实验3 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南方凤凰台】2024高考物理(基础版)一轮复习导学案+江苏(新教材新高考)配套精练课件PPT07](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6/14643775/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2章 实验3 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南方凤凰台】2024高考物理(基础版)一轮复习导学案+江苏(新教材新高考)配套精练课件PPT08](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6/14643775/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 第2章 第2讲 力的合成与分解-【南方凤凰台】2024高考物理(基础版)一轮复习导学案+江苏(新教材新高考)配套精练课件PPT 课件 0 次下载
- 第2章 实验2 探究弹簧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南方凤凰台】2024高考物理(基础版)一轮复习导学案+江苏(新教材新高考)配套精练课件PPT 课件 0 次下载
- 第2章 微专题2 受力分析 共点力平衡-【南方凤凰台】2024高考物理(基础版)一轮复习导学案+江苏(新教材新高考)配套精练课件PPT 课件 0 次下载
- 第3章 第1讲 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第二定律-【南方凤凰台】2024高考物理(基础版)一轮复习导学案 江苏(新教材新高考)配套精练课件PPT 课件 0 次下载
- 第3章 第2讲 牛顿第二定律的基本应用-【南方凤凰台】2024高考物理(基础版)一轮复习导学案 江苏(新教材新高考)配套精练课件PPT 课件 0 次下载
第2章 实验3 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南方凤凰台】2024高考物理(基础版)一轮复习导学案+江苏(新教材新高考)配套精练课件PPT
展开1. 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如图甲所示,用两个弹簧测力计一起拉橡皮条,使橡皮条伸长到O点;如图乙,改用一个弹簧测力计拉橡皮条,也使橡皮条伸长到O点.实验时,分别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并在贴于木板的白纸上记录O点的位置及拉线的方向.
(1) 下列实验要求中正确的是________.A. 弹簧测力计应在使用前校零B. 实验时,橡皮条可以尽可能伸长C. 拉力方向应与木板平面平行D. 记录拉线方向时,所描的两点可尽量靠近
(2) 实验记录纸如图丙所示,O点为橡皮条被拉伸后伸长到的位置,两弹簧测力计共同作用时,拉力F1和F2的方向分别过P1和P2点,两个力的大小分别为F1=1.5 N、F2=2.0 N,请选择合适的标度作图,求出F1和F2合力F,F的大小为________N.
(3) 若弹簧测力计A和B间的夹角大于90°,保持O点位置不变.弹簧测力计A与橡皮条PO间夹角(∠POA)不变,减小弹簧测力计B与橡皮条PO间夹角(∠POB),则弹簧测力计A的读数________,弹簧测力计B的读数________.(填“变大”“变小”“先变大,后变小”“先变小,后变大”或“不变”)
【解析】(1) 弹簧测力计测弹力的大小,所以在使用之前应校零,故A正确;在实验中,橡皮条必须在弹性限度内,而不是尽量拉长,故B错误;测量力的实验要求尽量准确,为了减小实验中因摩擦造成的误差,操作中要求弹簧测力计、细绳、橡皮条都应与木板平行,故C正确;为了更加准确地记录力的方向,拉橡皮条的细绳要长些,标记同一细绳方向的两点要远些,故D错误.(2) 以F1、F2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每小段表示0.5 N,结果如图所示,合力F=2.5 N.
(3) 由图可知A的读数变大,B的读数变大.
2. (2023·天一中学)某兴趣小组通过实验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O点为橡皮条被拉伸后伸长到的位置,两个弹簧测力计拉橡皮条时,拉力F1和F2的方向分别为P1和P2点,一个弹簧测力计拉橡皮条时,拉力F3的方向过P3点,实验测得F1=3.18 N、F2=2.90 N.(1) 在操作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A. 应测量F1和F2间的夹角B. 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方向应与木板平行C. 两弹簧测力计拉橡皮条时,两个拉力方向应互相垂直D. 拉橡皮条的细绳要短些,标记同一细绳方向的两点要近些
(2) 请用刻度尺上0.5 cm的长度作为1 N的标度,在图中作出两个分力F1和F2的合力F合(保留作图痕迹),并求其大小为_________________N.(3) 某同学发现表示F合的线段并不过P3点,上述实验误差产生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实验中F1与F2的夹角为θ(θ>90°),保持F1的方向不变,增大θ角,为保证O点不变,F2应该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00~4.40皆可
力的测量有误差,作图不准确(力的方向记录不准确)
【解析】(1) 实验时不需要测量夹角大小,也不要求拉成特殊角度,A、C错误;为了能在白纸上画出力的图示,拉力方向应与木板平行,B正确;拉橡皮条的细绳要长一些,标记同一细绳方向的两点要远些,D错误.(2) 画出力的图示和相应平行四边形,量出所夹对角线的长度,合力大小大约为4.20 N.(3) 根据平行四边形作出的对角线与OP3方向不完全重合,可能是由于力的测量有误差、作图不准确、力的方向记录不准确.(4) 根据θ>90°画出平行四边形,因为O点不变,所以合力不变,将F2逆时针旋转,画图可知F2一直在变大.
3. (2022·山东潍坊质检)某课外兴趣小组用图甲所示的装置进行“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实验中使用的每个钩码的质量均相同. 先用两组钩码(一组4个钩码,一组3个钩码)拉弹簧使其伸长至某个位置O′,并记录;然后再用一根细线牵引一组钩码拉弹簧.
(1) 本实验采用的物理方法是______________法,完成该实验最关键的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当再用一根细线牵引一组钩码拉弹簧时,所需的钩码一定不会超过________个.(3) 某同学在坐标纸上画出了图乙所示的两个已知力F1和F2,图中小正方形的边长表示3N,则两力的合力F=________N,F1与F的夹角θ=________.
第二次也要把弹簧拉到O′处
【解析】(1) 合力与分力是等效替代的关系,所以本实验采用的物理方法是等效替代法;完成该实验最关键的步骤是第二次也要把弹簧拉到O′处.(2) 由题图可知,若两组钩码沿同一方向拉弹簧时合力最大,即7个钩码的重力,所以当再用一根细线牵引一组钩码拉弹簧时,无论之前两组钩码如何放置,这时所需的钩码一定不会超过7个.(3) 根据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出两个力的合力如图所示,从图中可以知道,合力F=18 N,根据几何关系知F1与F的夹角θ=45°.
4. 某兴趣小组在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手边的器材有:一根轻弹簧、一个校准过的弹簧测力计、刻度尺、装有水的矿泉水瓶、木板、白纸等,步骤如下:(1) 将轻弹簧上端固定,用弹簧测力计向下缓慢拉动轻弹簧下端,记录弹簧测力计的读数F以及对应的轻弹簧长度L,如下表:
(2) 根据表中数据,在图甲中作出F-L图像,求得轻弹簧的劲度系数为______N/m. (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 将一张白纸贴在竖直放置的木板上,如图乙所示,用轻弹簧和弹簧测力计共同提起矿泉水瓶并保持静止,在白纸上记下结点位置O,记录弹簧测力计的拉力F1=1.70 N和方向OA.(4) 测量出轻弹簧的长度L1=13.69 cm,记录轻弹簧的拉力F2的方向OB.(5) 只用弹簧测力计提起矿泉水瓶并保持静止,使结点仍然在O点,记录此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F=2.00 N和方向OC.
(6) 实验记录纸如图丙所示,请在图丙中用0.5 cm 长的线段表示0.5 N的力,以O点为作用点,画出F、F1、F2的图示.
(7) 为了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同学们提出以下两种不同方案:方案A:以F1、F2为邻边,按平行四边形定则画出F1、F2的合力F′,比较F和F′的一致程度.方案B:用虚线把F的箭头末端分别与F1、F2的箭头末端连起来,比较连线与F1、F2组成的四边形与标准的平行四边形的一致程度.你认为哪种方案更可行?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因为方案A便于操作,依据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得的合力与实际值相比,线的长短和方向差别更加直观
(6) 轻弹簧的拉力F2=k(L1-L0)=125×1.19×10-2N≈1.50 N,注意作图的规范性.(7) 方案A更可行,因为方案A便于操作,依据平行四边形作得的合力与实际相比,线的长短和方向差别更加直观.
江苏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2章实验3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课件: 这是一份江苏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2章实验3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课件,共5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实验储备·一览清,实验类型·全突破,类型1,类型2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2章实验3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课件: 这是一份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2章实验3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课件,共4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实验储备·一览清,实验类型·全突破,答案F′,答案B,答案AD,答案AC,答案静止,答案FOO′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4章 实验5 探究平抛运动的特点-【南方凤凰台】2024高考物理(基础版)一轮复习导学案 江苏(新教材新高考)配套精练课件PPT: 这是一份第4章 实验5 探究平抛运动的特点-【南方凤凰台】2024高考物理(基础版)一轮复习导学案 江苏(新教材新高考)配套精练课件PPT,共2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同一位置,-20,∶2∶3∶4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