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写作 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多媒体教学ppt课件
展开❶ 结合课文学习,懂得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掌握常用的说明方法。❷ 学会抓住事物的特征,合理安排说明内容和说明顺序,灵活运用恰当的说明方法。❸ 养成仔细观察、善于辨别、勤于思考的习惯,注意锤炼语言,努力提高写作说明文的水平。
同学们知道吗?我们每个人的指纹都是独一无二的,仔细观察大家还会发现,即使是同一个人的十根手指,每根手指的指纹也是不一样的。再比如一棵树上的叶子,看上去样子好像都差不多,但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没有两片树叶是完全一样的。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即使是十分相似的事物也是有差别的,它们各有各的特点。所以我们写说明文介绍某个事物时,要让人清晰明白,印象深刻,就要抓住事物的特征。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怎样抓住事物的特征。
【猜一猜】谜面:长着一身柔软的雪白的毛,嘴巴是三瓣的,一双眼睛又红又亮,两只耳朵很长。问:你能猜出这是什么动物吗?为什么?
原因:谜面说出了兔子的毛、嘴、眼睛、耳朵处的标志性特征。
所谓特征,就是这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 标志性 特点,多指这个事物突出的优点、 作用 、意义等。不管是事物说明文,还是事理说明文,被说明事物的 特征 都是说明的核心。只有准确把握说明对象的 特征 ,我们才能更好地了解被说明的事物或事理。
小试牛刀:1.仔细观察,辨别西瓜的外部特征与内部特征。
示例: 外部特征:西瓜的外表是圆形的,外皮是翠绿色的,上面还带有深绿色的条纹。 内部特征:西瓜切开后,内部是鲜红色的,还镶嵌着一颗颗黑色的籽。
小试牛刀:2.认真观察猫的图片,结合你平时对猫的了解和相关资料,概括出猫的形态特征。
示例: ①毛:一身,不长,顺滑,绒毛。②脑袋:圆滚滚。③耳朵:不长,会动,全方位听声音,听觉灵敏。④眼睛:晶莹明亮;白天眯成一条线,晚上像铜铃。⑤嘴:尖锐牙齿,有倒刺的舌。⑥胡须:硬、长,可测量洞口大小。⑦足:爪子尖锐,可以伸缩,掌上有肉垫。
蝉在细树枝上大量产卵,以防危险
幼虫悬在线上,准备落地
幼虫找到并钻进软土,过四年地下生活
回顾一下《蝉》这篇课文,看作者写“蝉的卵”分别抓住什么特征来写的?
(二)说明事物,如何抓住事物的特征?
1.仔细观察,发现特征。没有观察,就无法把握事物的特征。写作前,对事物进行观察,必须“五官开放”,充分利用眼、耳、口、鼻等感觉器官,对要说明事物的颜色、形状、大小、长短、规模等进行看、听、尝、嗅、触等,必要时,还可以做实验,以准确、全面地把握事物的特征。观察时,不但要看表面,还要看内部,要逐层剖析,仔细研究,想一想:哪些现象能反映事物的本质?哪些现象不能反映事物的本质?把表象作为入门的向导,在反复思索中准确把握事物的主要特征。同时,观察还须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或由上到下,或由左到右。或由近及远,或由东到西,或由点到面,或由外及里……以更全面地把握事物的特征。
2.学会比较,明确特征。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的特点,即使是一类事物,也各具特征。要想快速抓住事物的特征,还要学会比较,在比较中观察、鉴别、判断。俗话说,有比较,才能有鉴别;有鉴别,才能有判断。在比较中,才能迅速而准确地抓住这个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不同特点,才能从共性中发现个性,从一般中找到特殊。
3.引用资料,丰富特征。事物有其外在的特征,也有其发展历史、原理功能、特殊价值和文化意义等内在特征。这些内在特征不是单靠眼睛观察就可以看到的,而是需要通过对相关文献资料,包括数据、图表、历史文献、研究资料等的研究分析才能发现和知晓。引用丰富详实的资料,有利于更好地说明事物的特征。如毛宁的《梦回繁华》一文,作者在介绍《清明上河图》是一幅写实性很强的作品时,用《东京梦华录》中的相关资料来加以印证,这样就更能突出作品的写实性特点。
4.运用方法,突出特征。说明的方法很多,我们在写作的时候,可以根据写作的需要恰当地选用。如,《中国石拱桥》中为了说明中国石拱桥历史悠久的特点,引用了《水经注》里的资料,用的是引资料的说明方法;再如《苏州园林》里为了说明苏州园林不讲究对称,将苏州园林里的亭台轩榭与其他建筑进行比较,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1.利用下面的材料,抓住坎儿井的一两个特征,整理出一篇说明文。题目自拟,不少于300字。 ①新疆地区多山地、盆地,气候十分干旱,山地承接了较多的降水,成为干旱大地上的一座座“湿岛”。这些水源因干旱区的高温蒸发而大量丧失,为保护这些宝贵的水源,新疆各族人民创造出坎儿井这种利用地下水的巧妙方式。 ②坎儿井,其实是一种井、渠结合,在地下引用地下水进行灌溉的水资源利用方式。它依据山势坡度,按引水路线在地面挖出许多竖井,并在地下将这些竖井连通成渠,使深层地下水逐渐转变成浅层地下水,在需要水的地方引出至涝坝(蓄水池),然后引至农田灌溉。由于水在地下运行,不受地面高温蒸发的影响,保持了水量常年稳定;经过地层过滤,井水也变得清澈甘甜。
1.利用下面的材料,抓住坎儿井的一两个特征,整理出一篇说明文。题目自拟,不少于300字。 ③关于坎儿井的来历,比较流行的说法有三种:一是“井渠说”,认为坎儿井与汉武帝时期凿井渠引洛水的史实关系密切。二是“西来说”,认为新疆的坎儿井是从拥有坎儿井最多的古波斯(今伊朗)传来的。三是“本地说”,认为现存最古老的坎儿井通水时间距今已约500年,坎儿井很可能就是新疆本地的产物。 ④不论坎儿井起源于何时何地,可以肯定的是,它是生活在干旱高温的山地、盆地的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创造。有了坎儿井,他们就有了生存的基础。 ⑤坎儿井的开凿是十分艰苦的。在开挖线上,每隔数十米就要挖一口竖井。井下渠道开挖靠点油灯作业,总工程量非常大。而且,挖井人还需要知道什么地方地下有水,从开挖处到出水处要挖多少竖井,每个竖井需挖多深,这都要有丰富的经验。
1.利用下面的材料,抓住坎儿井的一两个特征,整理出一篇说明文。题目自拟,不少于300字。 ⑥坎儿井起挖在山地,出水在盆地绿洲,平均长度在3 000米以上。吐鲁番盆地坎儿井的总长度超过5 000千米,可与京杭大运河相媲美。 ⑦20世纪50年代末,新疆共有坎儿井1 784条,年出水量6.826亿立方米,灌溉面积36.3万亩。但随着地面引水工程的建设和机井的普及,加上开挖极为困难,坎儿井在灌溉方面的地位不断下降。2003年,新疆的坎儿井数量已锐减至614条,年出水量减少56%,灌溉面积减少52%。 ⑧目前,坎儿井的抢救工程已全面启动,有越来越多曾经干涸的坎儿井又流出了汩汩清水。人们已经认识到,与现代引水技术相比,坎儿井有着保护、净化水资源和不消耗其他能源的优势,其文化价值更是不可估量。 (改编自胡文康《地下人工长河——坎儿井》)
1.利用下面的材料,抓住坎儿井的一两个特征,整理出一篇说明文。题目自拟,不少于300字。 提示:(1)仔细阅读材料,归纳坎儿井有哪些不同方面的特征。 (2)材料中坎儿井的各个特征既有相对的独立性,相互之间又有联系,写作时要注意这一点。 (3)利用材料整理文章不等于节录、照抄,要根据自己的思路,整合、组织材料,还要对材料的表述方式做一定程度的调整。
(1)分析材料,提取信息。 ①坎儿井的环境与建造原因 ②坎儿井的形式与工作原理 ③坎儿井的来历 ④坎儿井的作用 ⑤坎儿井开凿的技术难度 ⑥坎儿井的地位 ⑦坎儿井的今昔对比 ⑧坎儿井的现状
(2)抓住特征,选取材料。 a.适合高温、干旱的山地与盆地的特征:①②④⑥ b.井渠结合的地下人人工河的特征:②⑤ c.古老而环保的特征:③⑧
(3)依据思路,整合材料。 选定说明顺序,据此组合、加工选取的材料,适当调整材料的表述方式。
2.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建筑,它们或外观独特,或历史悠久,或有重要的意义,或有特殊的功能。写一篇说明文,向大家介绍某一建筑。题目自拟。不少于500字。 提示:(1)这一建筑可以是单体建筑,比如一栋楼、一座桥,也可以是群体建筑,比如一条街巷、一片塔林。 (2)抓住建筑的特征来写,注意介绍建筑的位置、外观、用途等。 (3)合理安排文章的结构,可以先总说建筑的特征,然后再加以具体说明。
(1)确定说明对象。选择说明对象并抓住其特征,如:博物馆——独特外观、文化意义,桥梁——交通功能,古楼古亭——历史悠久…… (2)选取说明顺序。根据说明事物的特征,选取恰当的说明顺序,如:博物馆——空间顺序、逻辑顺序,桥梁——逻辑顺序,古楼古亭——时间顺序…… (3)巧用说明方法。恰当运用说明方法,生,动形象地突出事物特征,如:外观方面——列数字、打比方、摹状貌等,功能方面——列数字、作比较、分类别等。
3.我们每天都会接触到不少物品,比如毛巾、炒锅、电视机、手机、自行车等。选取你最熟悉的一种物品作为写作对象,查阅相关资料,以《我的生活少不了它》为题,写一篇说明文。不少于500字。 提示:(1)观察物品的外形,想一想它是什么材料做的,这种材料有什么特点,这个物品有什么用途等。从中选取反映物品主要特征的内容做重点说明。 (2)注意按照一定的顺序来说明事物。比如写自行车,可以先写外形特点,再写自行车的制造材料以及这种材料的特点,之后写自行车的性能特点、骑行感受等。 (3)恰当运用各种说明方法,也可适当运用文学手法,增强说明的效果。
(1)精选说明对象。熟悉且不可或缺:毛巾、眼镜、手表、自行车等。 (2)注意说明顺序。由表及里,由感性到理性,由原因到结果…… (3)说明生动形象。选用多种表达方式和说明方法,恰当使用动词、形容词,运用拟人、设问、排比等修辞手法。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写作 表达要得体教课内容课件ppt: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写作 表达要得体教课内容课件ppt,共2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训练目标,情境导入,且听下面两个故事,写作指导,一什么是得体,邀请函,写表示感谢的话,感谢信,倡议书,写倡议的对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写作 语言要连贯评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写作 语言要连贯评课ppt课件,共2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训练目标,情境导入,写作指导,一什么叫连贯,写作实践▪技法指导,思路点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人教部编版写作 学写传记集体备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部编版写作 学写传记集体备课ppt课件,共3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训练目标,情境导入,写作指导,三技法指导,四注意事项,写作实践▪技法指导,写作指导▪技法指导,思路指导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