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涉江采芙蓉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涉江采芙蓉教案设计,共10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教考融合,参考答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 题
古诗词诵读《涉江采芙蓉》
课型
新授
教
学
目
标
语言的建构和运用
了解《古诗十九首》文学常识。
思维发展与提升
能够掌握鉴赏诗歌的方法和探究诗歌的表现手法。
审美鉴赏与创造
理解诗歌的意象和情感,感受诗歌的主题意义和思想内涵。
文化传承与理解
体会诗歌含蓄不尽,余味悠长的游子思乡、爱人离居的愁情别绪,积淀人文素养。
教学重点
把握诗歌中的基本意象,能够正确理解诗歌的主题意义。
教学难点
体会诗歌所反映的内容,能够掌握鉴赏诗歌的方法和探究诗歌的表现手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钟嵘在《诗品》中曾评《古诗十九首》说:“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它指的是《古诗十九首》的语言已经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了。今天,我们将要学习其中的一首——《涉江采芙蓉》,体味一下这“一字千金”的语言魅力。
二、自主学习
(一)时代背景
桓帝,灵帝时,宦官外戚擅权,官僚集团垄断仕途,上层士族结党营私。在这样的形势下,中下层士子为了谋求前程,只得奔走交游.他们背景离乡,辞别父母,然而往往一事无成,落得满腹牢骚和乡愁。从内容上看,主要抒写游子失志无成和思妇离别之情,突出地表现了当时中下层士子的不满不平以至玩世不恭、颓唐享乐的思想情绪,真实地从侧面反映出东汉后期政治混乱、败坏、没落的时代面貌。艺术上继承了《诗经》和《楚辞》的传统,吸收了
的营养,所以不但善于运用比兴,而且创造出一种独特的风格、艺术成就很高,标志着我国古代五言抒情诗已经成熟,被称为“ ”。
(二)古诗十九首
选自南朝萧统《 》,是东汉末年文人五言诗的选辑(并非一人所做)。 在《诗品》中曾评《古诗十九首》说:“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
(三)萧统
萧统(501~531) 朝 代文学家,梁武帝萧衍长子。萧统2岁被立为太子,未及即位而卒,谥昭明,世称昭明太子。萧统对文学颇有研究,招集文人学士,广集古今书籍3万卷,编集成《文选》30卷。《文选》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文学作品选集,选编了先秦至梁以前的各种文体代表作品,对后世有较大影响。旧时读书人有“《文选》烂,秀才半”的说法。
(四)疏通字词
①芙蓉: 。
②兰: 。 泽: 。
③遗(wèi): 。
④远道: 。
⑤旧乡: 。
⑥漫浩浩: 。
⑦同心: 。
⑧终老: 。
(五)用诗中的词语概括本诗的内容
采芙蓉
思远道
望旧乡
忧终老
情感变化: — — —
(六)情景默写
1.《涉江采芙蓉》中,“ , ”,两句话写出了游子从眼前想到此后生涯,想到两个相爱的人此生都不能相聚相守,游子的情绪更加黯然销魂。
2.《涉江采芙蓉》中,“ , ”,这两句话,诗角度变了,转为从远在洛阳求仕的游子方面写。在这样一个季节里,自然想起家乡采莲一事,只是举目远望,回乡的路途绵延无尽。
3.描绘出游子望乡的感人情景的诗是: , 。
4.抒发了主人公担忧此生无缘相聚的忧伤,又表达出自己对爱情的忠贞的诗句是: , 。
5.“ , ”运用比兴手法写抒情主人公形象的雅洁及营造清幽、高洁的意境。
6.《涉江采芙蓉》中描写了一副女子们在江中采莲,而湖岸泽畔还有着数不清的芳草的美好、欢乐的画面的句子是: , 。
7.描绘出游子望乡的感人情景的诗句: , 。
8.抒发了主人公担忧此生无缘相聚的忧伤,又表达出自己对爱情的忠贞的诗句: , 。
三、合作学习
阅读《涉江采芙蓉》,回答下面的问题。
第一组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句写自己在一幽静清美的环境中采摘芙蓉即荷花,以引起下文贻赠远人之念。
B.“遗”读wèi,是馈赠的意思。古人有采摘香花赠予相亲之人的习俗。
C.“所思在远道”,所思念的人尚在远地,表现了对远方游子的思念和悲慨之情。
D.“同心而离居”一句,说出了社会中长期存在的人生遗憾,也表现了主人公思乡怀人的真挚之情。
2.《涉江采芙蓉》三、四两句运用了什么手法?这两句诗在整首诗中起到什么作用?
第二组
3.对下面一首诗词曲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句的“芙蓉”即荷花,以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入诗,营造清幽、高洁的意境。
B.“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这两句诗点明了思妇的忧思来源于对丈夫的思念。
C.此诗是一首工整的五言格律诗,也是《古诗十九首》中描写怀乡思亲的代表作。
D.全诗运用借景抒情及白描的艺术手法,抒写了漂泊异地失意者的离别相思之情。
4.《涉江采芙蓉》中“芙蓉”在全诗意境的营造上有什么作用?
第三组
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这两句是说,女主人公在江中泽畔采集了鲜艳的荷花,又摘取了芬芳的兰草。诗歌就这样在愉快欢乐的气氛中起笔,让人顿感主人公形象雅洁,心情愉快美好。
B.“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这两句是说,采了花要送给谁呢?我朝思暮想的心上人远在天边。这两句自问自答,感情陡然一转,由欢乐转为悲哀。这是一句深沉的疑问,一声无奈的叹息。
C.“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这两句是说,两个心心相印的人啊,永远异地相思,只有忧伤陪伴他们终老。写出了一对长久分别的有情人,从眼前想到此后的生涯,更深的担忧涌上心头。
D.此诗借助思妇采集芙蓉来表达对丈夫的思念之情,深刻地反映了思妇的现实生活与精神生活的痛苦,而丈夫则远离而不知,表达了妻子对丈夫的深情。
6.如果我们把女人作为这首诗的主角,那么,这首诗的主要写法就是虚实结合,请作简要分析。
第四组
7.下列对《沙江采芙蓉》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诗歌首句写“采芙蓉”赠给所思之人.营造了素雅的意境,给人以美的联想。
B.诗歌“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两句采用了《诗经》中常用的比和兴的手法。
C.“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两句自问自答,很自然地体现了诗歌的情感转变。
D.“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承“远道”而来,“还顾”有很强的动作性和画面感。
8.结合《涉江采芙蓉》的诗歌内容,简要分析最后两句所包含的情感。
四、教考融合
(一)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涉江采芙蓉
《古诗十九首》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月夜
【唐】杜甫①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注】①天宝十五载(756)六月,安史之乱,杜甫带着妻小逃到鄜州,寄居羌村。七月,杜甫只身赶到灵武(唐肃宗在灵武即位),为平叛效力,不料启程不久,就被叛军捉住,送到沦陷后的长安。
1.下面对诗歌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从诗歌内容看,两首诗都属于思人怀乡诗,诗中充满了别离怀人的愁绪。
B.《涉江采芙蓉》中主人公采撷美草香花,送给“同心人”以寄相思之情。
C.《月夜》中诗人杜甫深陷囵圄,望月思家,“怜”“忆”两字饱含浓浓深情。
D.作者“今夜”“独看”,与夫妻双方“何时”“双照”前后照应,泪眼怎干。
2.“思乡怀人”类诗歌常常采用“对写法”,即诗人落笔对方,通过对方来反照自己,将自己深挚的思念之情委婉含蓄地表达出来。请据此赏析这两首诗。
(二)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庭中有奇树
《古诗十九首》
庭中有奇树,绿树发华滋。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馨香萦怀袖,路远莫致之。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3.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头两句写庭中奇树,叶绿花发,让人联想到时节的更替,别离的痛苦。同时,奇树的欣欣向荣,也与孤独无依的守望者的凄凉孤独形成对照。
B.三四句描写主人公看见树上那美丽的花,引发对远方亲人的怀念,于是扳着树枝折下一枝开得最美的花,准备送给自己日夜思念的亲人。
C.五六句写主人公得到花后,感到花香充满了自己襟怀和衣袖,但遗憾的是,自己所思念的人离得太远,无法送到亲人手中。
D.整首诗围绕着折花这一主题展开,把那相思之苦藏在那似乎毫不相干的奇树的花叶枝条里,收到了含蓄蕴藉的艺术效果。
4.我们高中课本上也有一首选自《古诗十九首》的诗,你能写出他的名字吗?试简要分析这两首诗在内容上有什么相同之处。
五、参考答案
二、自主学习
(一)时代背景
东汉 汉乐府 五言之冠冕
(二)古诗十九首
文选 钟嵘
(三)萧统
南 梁
(四)疏通字词
①芙蓉:荷花的别名。
②兰:兰草。 泽:湿润的洼地。
③遗(wèi):赠。
④远道:犹言“远方”。
⑤旧乡:故乡。
⑥漫浩浩:形容路途的遥远无尽头。
⑦同心:多用于男女之间的爱情或夫妇感情融洽。
⑧终老:终生。
(五)用诗中的词语概括本诗的内容
采芙蓉 愉悦
思远道 失望
望旧乡 无奈
忧终老 忧愁
情感变化:高兴—失望—思乡念亲—忧伤
(六)情景默写
1.同心而离居 忧伤以终老2.还顾望旧乡 长路漫浩浩 3.还顾望旧乡 长路漫浩浩 4.同心而离居 忧伤以终老5.涉江采芙蓉 兰泽多芳草6.涉江采芙蓉 兰泽多芳草7.还顾望旧乡 长路漫浩浩8.同心而离居 忧伤以终老
三、合作学习
1.C
2.三、四两句运用了设问手法,自问自答,巧妙地传递出主人公对远方之人的思念之情,并为表现主人公的情绪由欢欣洋溢转为下面的黯然神伤做了铺垫。
3.C
4.芙蓉,即荷花。荷花给人以清幽、高洁的感觉。起首“涉江采芙蓉”一句,营造了清幽、高洁的意境。花草娇嫩美丽,同时又给人欣欣向荣的感觉。以花草赠亲朋,既传达了对亲朋的关怀、思念之情,又寄托了对亲朋的美好祝愿。
5.D
6.(1)直接描写思妇涉江、采芙蓉、采兰花,实写;(2)想象游子还顾望乡,忧心如焚,虚写;(3)符合古代对写的方式,即虚实结合。
7.B
8.①坎坷失意,漂泊无为的愁苦心境。诗歌写采芳草赠所思而不得,望故乡而路漫漫,可见其是一位漂泊异地的失意之人,最后两句的“离居”“忧伤”体现了此种心境。②对同心人的深厚情感和思念之情。“同心”形容的是夫妻生活的和谐美好。“离居”展现的是现实的凄苦处境,既体现了对对方的爱,也有着深深的思念。
四、教考融合
1.D
2.《涉江采芙蓉》,全诗以女子的口吻抒写对远方之人的思念,“还顾望旧乡”是“对写法”,女子想象丈夫眺望远方,感叹归路漫漫,将相思之情表达得委婉含蓄。《月夜》开头点出思念亲人这一主题。明明是诗人在长安望月思念妻子和儿女,却写鄜州的妻子在月光下思念羁居长安的丈夫。首联写妻子望月思念自己,颔联通过“未解忆长安”的小儿女衬托妻子的孤寂。颈联写妻子月下久伫的动人形象。诗人巧用对写法,把夫妻之间缠绵悱恻的感情表达得委婉动人。
3.D
4.《涉江采芙蓉》。内容上的相同之处:都是通过采花的方式,抒发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都抒发了因路远无法将鲜花送达的痛苦心情。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第八单元古诗词诵读涉江采芙蓉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学习过程,六句的“还顾”,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涉江采芙蓉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课时安排,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涉江采芙蓉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学情,考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