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绥化市安达市火石山乡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黑龙江省绥化市安达市火石山乡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运用,综合实践,阅读,按下面题目和要求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黑龙江省绥化市安达市火石山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解析版)
一、积累运用。(2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猥琐(wěi) 气氛(fèn) 驿路(yì) 潜心贯注(qián)
B.迭起(dié) 吩咐(fù) 哺育(bǔ) 万丈狂澜(lán)
C.迸溅(bìng) 孱头(càn) 瞬息(shùn) 惟吾德馨(xīn)
D.粗拙(zhuō) 恍惚( huǎng) 诘问(jí) 潜心贯注(qián)
2.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他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
B.将分期付款的最后一笔钱付清,他如释重负,轻松无比。
C.不管走到天涯海角,我离她都不会再远了。
D.今天上午语文课上,老师讲了个笑话,大家忍俊不禁地笑起来。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三天内,又有5名孩子溺亡。为了避免溺水事件不再发生,请把防溺水知识告诉孩子!
B.从2016年起,小学和初中起始年级“品德与生活”“思想品德”教材名称将统一更改为“道德与法治”。
C.他对工作认真负责,虽然身在病中,但他无时无刻不忘学校交给他的任务。
D.记得当年我认识他的时候,还是一个天真活泼的小孩子。
4.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如此善于飞行的昆虫的幼虫(水虿),却只能在水中成长。
②此后,蜻蜓开始离开水面,告别昨天的水栖生活,开始真正的空中生活。
③蜻蜓由水虿(chài)变为成虫要经过多次蜕壳,少者七次,多者达十五次。
④独特的“脸盖”使这些水虿成为池塘中的一霸,腹部尽头的鳃是供其呼吸的器官。
⑤有些蜻蜓擅长旅行,它们可飞越几千万公里,从某一大陆飞往另一大陆。
A.⑤②①③④ B.③④⑤②① C.③④②⑤① D.⑤①④③②
5.下列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3分)
北京2022年冬奥会开幕式惊艳亮相,大国风采,世界注目,北京成为世界上唯一一座举办过夏季和冬季奥运会的“双奥之城”。据权威报道,冬奥会开幕式3000名演员中有95%是青少年,按照规定,北京冬奥会1.9万名赛会志愿者已经开始履行职责。北京冬奥,不但续写了北京的实力,而且也彰显了新时代青年的力量。
A.“成为”是动词,“一座”是数量词,“过”是助词。
B.“按照”是介词,“已经”是副词,“而且”是连词。
C.“世界注目”和“双奥之城”都是主谓短语。
D.“权威报道”是偏正短语,“履行职责”是动宾短语。
6.填补下列句子的空缺处。(8分)
(1)商女不知亡国恨, 。
(2) ,自缘身在最高层。
(3)念天地之悠悠, 。
(4) ,衣冠简朴古风存。
(5)无丝竹之乱耳, 。
(6)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
(7) ,一览众山小。
(8)落红不是无情物, 。
二、综合实践。(10分)
7.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10分)
ㅤㅤ班级近期要开展一次“我的语文生活”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列任务。
【材料一】
ㅤㅤ生活中常见的招牌
【材料二】
ㅤㅤ在我国古代,招牌实际上也成为经营者的品牌标识。如“全聚德”“六必居”“同仁堂”等,得到经营者的珍爱和承传。不少招牌还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故事,成为我国特色文化的一部分。
【材料三】
ㅤㅤ醒目明亮的色彩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如具有强烈穿透力的红、黄、绿,就很容易集中顾客的注意力。同时,各种色彩之间的搭配也很重要。交通指挥灯之所以用红、绿、黄三色,是因为这三色穿透力最强,因此在店面招牌中使用的也很多。
【材料四】
ㅤㅤ喧闹的城市中,许多人在不知到何处就餐时,其第一反应就是向四周看有没有“M”或“KFC”的招牌,因为在那招牌的不远处就有麦当劳或肯德基在提供香喷喷的汉堡和清凉爽口的可乐。很多时候,消费者之所以会来到一个卖场购物,就是因为在远处就看到了它的招牌。
(1)请根据上面的搜集结果,探究好的招牌应具有哪些特点?(写出三点)(3分)
(2)探究过程中,你发现许多店铺门前都有反映其特色的对联,这些对联富有文化底蕴,请将下面对联与店铺——对应。(只填序号)(3分)
A.油漆店
B.烤肉店
C.裁缝店
①好将妙手夸针巧,漫把春光细剪裁。
②此是春华秋实事业,并非东涂西抹文章。
③烧烘烙烤出真味,香脆嫩酥流仙涎。
(3)与同学交流一下你见过的设计得好的商店招牌。说说你对这个招牌的评价。(4分)
三、阅读。(37分)
8.(9分)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议论,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含义。(2分)
①见往事耳
②及鲁肃过寻阳
(2)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①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3)吕蒙对鲁肃说:“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古人还有一句俗话,叫“三天不读书,语言也无休”。这两句合在一起,讲的是什么道理?(3分)
9.阅读《珍珠鸟》,完成下列各题。(14分)
真好!朋友送我一对珍珠鸟。放在一个简易的竹条编成的笼子里,笼内还有一卷干草,那是小鸟儿舒适又温暖的巢。
有人说,这是一种怕人的鸟。
我把它挂在窗前。那儿还有一大盆异常茂盛的法国吊兰。我便用吊兰长长的、串生着小绿叶的垂蔓蒙盖在鸟笼上,它们就像躲进深幽的丛林一样安全;从中传出的笛儿般又细又亮的叫声,也就格外轻松自在了。
阳光从窗外射入,透过这里,吊兰那些无数指甲状的小叶,一半成了黑影,一半被照透,如同碧玉;斑斑驳驳,生意葱茏。小鸟的影子就在这中间隐约闪动,看不完整,有时连笼子也看不出,却见它们可爱的鲜红小嘴儿从绿叶中伸出来。
我很少扒开叶蔓瞧它们,它们便渐渐敢伸出小脑袋瞅瞅我。我们就这样一点点熟悉了。
三个月后,那一团越发繁茂的绿蔓里边,发出一种尖细又娇嫩的鸣叫。我猜到,是它们有了雏儿。我呢?决不掀开叶片往里看,连添食加水时也不睁大好奇的眼去惊动它们。
过不多久,忽然有一个更小的脑袋从叶间探出来。哟,雏儿!正是这小家伙!
它小,就能轻易地由疏格的笼子钻出身。瞧,多么像它的父母:红嘴红脚,灰蓝色的毛,只是后背还没有生出珍珠似的圆圆的白点;它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
起先,这小家伙只在笼子四周活动,随后就在屋里飞来飞去,一会儿落在柜顶上,一会儿神气十足地站在书架上,啄着书背上那些大文豪的名字,一会儿把灯绳撞得来回摇动,跟着跳到画框上去了。只要大鸟儿在笼里生气地叫一声,它立即飞回笼里去。
我不管它。这样久了,打开窗子,它最多只在窗框上站一会儿,决不飞出去。
渐渐它胆子大了,就落在我的书桌上。
它先是离我较远,见我不去伤害它,便一点点挨近,然后蹦到我的杯子上,俯下头来喝茶,再偏过脸瞧瞧我的反应。我只是微微一笑,依旧写东西,它就放开胆子跑到稿纸上,绕着我的笔尖蹦来蹦去;跳动的小红爪子在纸上发出“嚓嚓”响。
我不动声色地写,默默享受着这小家伙亲近的情意。这样,它完全放心了,索性用那涂了蜡似的、角质的小红嘴,“嗒嗒”啄着我颤动的笔尖。我用手抚一抚它细腻的绒毛,它也不怕,反而友好地啄两下我的手指。
白天,它这样淘气地陪伴我;天色入暮,它就在父母再三的呼唤声中,飞向笼子,扭动滚圆的身子,挤开那些绿叶钻进去。
有一天,我伏案写作时,它居然落到我的肩上。我手中的笔不觉停了,生怕惊跑它。呆一会儿,扭头看,这小家伙竟趴在我的肩头睡着了,银灰色的眼睑盖住眸子,小红脚刚好给胸脯上长长的绒毛盖住。我轻轻抬一抬肩,它没醒,睡得好熟!还呷呷嘴,难道在做梦?
我笔尖一动,流泻下一时的感受:
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1)“我”做了哪些事使珍珠鸟与“我”“一点点熟悉了”?(4分)
(2)画线句子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我”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3)文中用了一系列动词描写胆子大了的“小家伙”“落在我的书桌上”的动作。请依次写下来(重复的不必写),并说说作者这样写,表现出珍珠鸟怎样的特点?(4分)
(4)从全文看,开头的“真好!”实际上是针对什么说的?请在下面的横线上写一句话作答。(2分)
10.阅读下面小说,完成各题。(14分)
独木桥
荆歌
①上学途中,我们必须经过一座独木桥。
②它架在小河上,没有桥栏杆,也没有扶手。哥哥从桥上走过去,身轻如燕。他心情好的时候,会快速地走几个来回,然后再去上学。
③有一次,他走到桥中间,从书包里取出一根绳子,在狭窄的桥上跳起绳来。他跳得很轻松,居然还跳了一个“双飞”﹣﹣人跳起来一次,绳子却飞了两圈。但这样的桥对我来说,简直是一种折磨。我只要一踏上这座桥,就会觉得自己的身子在不由自主地晃动。如果我不蹲下来,一定会摇晃几下,掉进河里。虽然是条小河,桥架得也不高。
④小河倒映着天空,那些白云都在水里缓慢移动,因此我感觉木桥也在移动。上下都是浩瀚的“天空”,我就像是在空中飘浮的一片羽毛,怎么能不怕啊?我不得不求助于哥哥,让他牵着我的手往前走。他就是我的桥栏,他就是我的扶手。拉着哥哥的手,我就不那么害怕了。
⑤这座独木桥上来来往往的人并不少。有一天,河对面的一个人,看到哥哥拉着我上了桥,竟也走到了桥上。惨了惨了!我拉着哥哥的手,一步步往前挪。我不知道和对面走过来的人相遇会发生什么。我的脑子,无论如何也想不出,这件事将会是什么结果。我们将如何在独木桥上交会?这么窄的桥,一个人走过去已经不是容易的事,况且对面再过来一个人,要在桥的中间错身而过,完全是不可思议的事!
⑥“退回去!”我听到对面的人凶狠地说。
⑦哥哥显然是要和他较劲,他对那边走过来的人说:“你退回去!是我们先走上来的!”但是那个人并不愿意后退。
⑧如果要我们后退,实在也太难了。当然主要是我,在这样狭窄的桥面上,要转过身去,是很难办到的。如果倒退着走,那就是难上加难了。
⑨“那大家就一起掉进河里好了!”听到哥哥这么说,我感到绝望。但有什么办法?我们已是骑虎难下,只有听天由命了。
⑩当哥哥和对面过来的人快贴到一起的时候,我明显感觉到,哥哥使劲顶了一下对方。他一定是想把那个人顶到河里去,而那个人,也在用力顶哥哥。这个我感觉到了,因为哥哥的身体,重重地向后退了一下,差点儿把我撞下去。
⑪没想到的是,他们两个彼此又一顶,竟然神奇般地交换了位置!于是就出现了这样的情形:哥哥到了那一边,而对面过来的人,出现在了我和哥哥之间。接下来,我所面临的,就是要和这个人交身而过。
⑫天哪!没有了哥哥的牵拉,我连在独木桥上站稳的能力都没有。而要和这个凶狠无礼的人交会,我不掉下河去才怪呢!感觉世界末日已经来临!我蹲下身子,没出息地哭了起来。没有大喊“救命”,我觉得自己已经算是勇敢的了。
⑬我蹲在桥面上,一边哭,一边闭上眼睛。我不敢看周围,不敢看对面的人,更不敢往河里看。我等待着那个人将我一顶,我就会像一块石头,笨重地掉下去,掉进河里,发出很响的声音。
⑭关键是我不会游泳啊!
⑮我蹲着,两手死死地抓住桥面,希望那人顶我的时候,我的手能抓紧木头,不至于被他顶进河里。这一刻,失去了哥哥的保护,我的手焕发出了神奇的力量,手指就像钢铁做的,几乎抠进了木头里。结果那个人轻盈地一跳,就从我的身上跳了过去。他就像学校里大家玩跳山羊一样,双手在我背上轻轻一按,两腿一分,就过去了。我这才睁开眼睛,看到了对岸的哥哥,他正悠闲地坐在地上吃鸡蛋。
⑯“过来拉我呀!”我带着哭腔喊他过来。
⑰他嚼着鸡蛋,若无其事地说:“你自己走过来吧!”
⑱我颤颤地说:“我不敢。”
⑲哥哥说:“有什么不敢的,你刚才都没有掉下去,现在一个人轻松地走,没几步了嘛!”
⑳我终于壮起胆,慢慢站直了身子,尽量不看桥下的河水。我看着前方,调整自己的重心,然后迈开腿,走了起来。我成功了,我发现一个人走独木桥,其实并没有那么可怕。只要不怕,就会走得很好。
(选自《小小说选刊》2018年第21期,有改动)
(1)下面对小说相关内容和写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小说②③段描写哥哥过独木桥时的从容自若,反衬了“我”的紧张害怕。
B.小说第④段画线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形象地写出了“我”对哥哥的依赖。
C.小说第⑤段写“河对面的一个人”的出现,推动了小说情节的发展。
D.小说第⑰段对哥哥进行了动作、神态、语言描写,说明他因不满“我”的胆怯而懒得搭理“我”
(2)联系上下文,品味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赏析其表达效果。(4分)
①上下都是浩瀚的“天空”,我就像是在空中飘浮的一片羽毛,怎么能不怕啊?
②我的手焕发出了神奇的力量,手指就像钢铁做的,几乎抠进了木头里。
(3)小说以“独木桥”为题有什么作用?请联系全文作简要分析。(4分)
(4)成长过程中,我们难免会遇到困难,内心总会慌乱无助。如何克服困难,战胜自我呢?请结合本文谈谈你的感悟。(4分)
四、按下面题目和要求作文。(50分,任选其一)
11.按下面题目和要求作文。(50分)
题目:我的偶像
作文要求:①要自由、有创意地表达真情实感。不少于600字。②文中出现的校名、人名、请用“××”代替。
12.根据下面的提示,将文题补充完整后作文。
成长中的我们总是充满着奇思妙想,我好想“有个知心朋友”“有个好老师”“有自己的小天地”“快快长大”“美梦成真”“当一名作家”“飞上月球”……
请以《我好想_____》为题写一篇作文。
作文要求:①要自由、有创意地表达真情实感。不少于600字。②文中出现的校名、人名、请用“××”代替。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积累运用。(23分)
1.(3分)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猥琐(wěi) 气氛(fèn) 驿路(yì) 潜心贯注(qián)
B.迭起(dié) 吩咐(fù) 哺育(bǔ) 万丈狂澜(lán)
C.迸溅(bìng) 孱头(càn) 瞬息(shùn) 惟吾德馨(xīn)
D.粗拙(zhuō) 恍惚( huǎng) 诘问(jí) 潜心贯注(qián)
【分析】本题考查易错的字音。作答此题,首先要认真阅读题目,然后根据自己的日常积累判断加点字的字音是否正确。遇到记忆模糊、不确定的字词,可以采用排除法排除选项,得出正确答案。
【解答】A.有误,“气氛”的“氛”应读作“fēn”;
B.正确;
C.有误,“迸溅”的“迸”应读作“bèng”;
D.有误,“诘问”的“诘”应读作“jié”。
故选:B。
【点评】要正确地读写词语,应从汉字的音、形、义三方面入手,读准字音,辨明字形,弄清字义。在日常的学习阅读中也要注意多积累,丰富自己的字词量,在积累的过程中要做到准确无误,这样才能在实际的读写运用中避免错读错写。
2.(3分)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他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
B.将分期付款的最后一笔钱付清,他如释重负,轻松无比。
C.不管走到天涯海角,我离她都不会再远了。
D.今天上午语文课上,老师讲了个笑话,大家忍俊不禁地笑起来。
【分析】本题考查成语的使用,学生要明确成语的意思及用法,在具体语境中体会成语使用的正确与否。成语在句中要使语言表达更准确,简洁,要和句子所表达的感情色彩相一致。
【解答】A.使用正确,气冲斗牛:气:气势;牛、斗:即牵牛星和北斗星,指天空。形容怒气冲天或气势很盛。
B.使用正确,如释重负:释:放下;重负:重担子。像放下重担那样轻松。形容紧张心情过去以后的轻松愉快。
C.使用正确,天涯海角:形容极远的地方,或相隔极远。
D.使用有误,忍俊不禁:忍俊:含笑;不禁:无法控制自己。指忍不住要发笑。该成语和“笑起来”重复。
故选:D。
【点评】做好本题学生要在学习过程中认真阅读,多积累课文中以及课外的成语和意思,学会恰当的使用。
3.(3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三天内,又有5名孩子溺亡。为了避免溺水事件不再发生,请把防溺水知识告诉孩子!
B.从2016年起,小学和初中起始年级“品德与生活”“思想品德”教材名称将统一更改为“道德与法治”。
C.他对工作认真负责,虽然身在病中,但他无时无刻不忘学校交给他的任务。
D.记得当年我认识他的时候,还是一个天真活泼的小孩子。
【分析】本题考病句的辨析。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结构混乱、语意不明、语言赘余等。先通读所有句子,凭语感判断正误,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压缩句子,看搭配是否得当,找出病因。
【解答】A.有误,否定词误用,去掉“不再”;
B.正确;
C.有误,不合逻辑,否定失当,“无时无刻不”表示肯定意思,改法:把“无时无刻”改成“每时每刻”或“时刻”;
D.有误,产生歧义,改为“他还是一个天真活泼的小孩子”。
故选:B。
【点评】辨析病句常用的方法有:
1.语感法。辨析句子正误,首先认真阅读,仔细考虑,从整体把握,看看句意是否明确,内容是否合理,句意间关系与关联词语是否一致等,凭借语感,就可以发现一些句子的毛病。
2.紧缩法。找出句子的主干,检查主谓宾(中心语)是否残缺,是否搭配得当。
3.分解法。理清枝叶(附在主、谓、宾上的附加成分),检查枝叶同相应的主干是否搭配得当。
4.(3分)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如此善于飞行的昆虫的幼虫(水虿),却只能在水中成长。
②此后,蜻蜓开始离开水面,告别昨天的水栖生活,开始真正的空中生活。
③蜻蜓由水虿(chài)变为成虫要经过多次蜕壳,少者七次,多者达十五次。
④独特的“脸盖”使这些水虿成为池塘中的一霸,腹部尽头的鳃是供其呼吸的器官。
⑤有些蜻蜓擅长旅行,它们可飞越几千万公里,从某一大陆飞往另一大陆。
A.⑤②①③④ B.③④⑤②① C.③④②⑤① D.⑤①④③②
【分析】此题可按照关键词语的先后联系和蜻蜓的成长过程来分析。
【解答】通过读片段,我们可以分析出,⑤应该始终在①前面,因为⑤句里有“擅长旅行”一词,而①句里有“如此善于飞行”这样一句话,构成了前后句子;
而①句中的“只能在水中成长”,对于③④(主要写蜻蜓的幼虫在水里生活)又构成了引起下文的作用;
③④所讲的内容,④讲的是水虿的生长时期,③讲的是蜻蜓由水虿变为成虫的时期,所以,④排在③前面;
②讲的是“蜻蜓开始离开水面,告别昨天的水栖生活”,应该排在写蜻蜓幼虫在水里生活的④③之后;
所以该句子的正确语序为:⑤①④③②。
故选:D。
【点评】本题抓住飞行、池塘、变成成虫、离开水面等关键词语来分析即可。
5.(3分)下列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北京2022年冬奥会开幕式惊艳亮相,大国风采,世界注目,北京成为世界上唯一一座举办过夏季和冬季奥运会的“双奥之城”。据权威报道,冬奥会开幕式3000名演员中有95%是青少年,按照规定,北京冬奥会1.9万名赛会志愿者已经开始履行职责。北京冬奥,不但续写了北京的实力,而且也彰显了新时代青年的力量。
A.“成为”是动词,“一座”是数量词,“过”是助词。
B.“按照”是介词,“已经”是副词,“而且”是连词。
C.“世界注目”和“双奥之城”都是主谓短语。
D.“权威报道”是偏正短语,“履行职责”是动宾短语。
【分析】本题考查词性、短语的判断。根据平时对各种词性、短语特点的掌握,结合语段的内容具体分析,得出答案。
【解答】ABD.正确;
C.有误,“双奥之城”中心语是“城”,“双奥”对中心语起限制作用,是偏正短语。
故选:C。
【点评】短语结构类型包括:主谓(主谓关系是被陈述与陈述的关系)、动宾(前一部分是动词或动词性成分,后一部分表示与动作发生关联的事物)、偏正(包括定中词组和状中词组,中心语多为名词性成分,定语是对中心语进行修饰或中心语多为动词性、形容词性成分;状语是对中心语进行修饰的)、补充(前一部分是动词性、形容词性成分,后一部分补充说明前一部分)、并列(各部分的语法地位是平等的,不分主次的)这五种结构结构类型。
6.(8分)填补下列句子的空缺处。
(1)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 。
(2) 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3)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
(4) 箫鼓追随春社近 ,衣冠简朴古风存。
(5)无丝竹之乱耳, 无案牍之劳形 。
(6)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 。
(7)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8)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古诗文的背诵、默写,能熟练的背诵并准确的默写,不出现错别字。对于一些理解性的背诵默写的诗句要理解原句,还要知道句子的象征意义,延伸意义,知道用于哪种意境之中。
【解答】答案:
(1)隔江犹唱后庭花
(2)不畏浮云遮望眼(重点字:怆)
(3)独怆然而涕下(重点字:怆)
(4)箫鼓追随春社近(重点字:箫)
(5)无案牍之劳形(重点字:牍)
(6)濯清涟而不妖(重点字:濯)
(7)会当凌绝顶(重点字:凌)
(8)化作春泥更护花
【点评】做好本题要考熟练地背诵,积累,还要注意字形不出现错别字,一些经典名句要深刻理解。
二、综合实践。(10分)
7.(10分)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ㅤㅤ班级近期要开展一次“我的语文生活”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列任务。
【材料一】
ㅤㅤ生活中常见的招牌
【材料二】
ㅤㅤ在我国古代,招牌实际上也成为经营者的品牌标识。如“全聚德”“六必居”“同仁堂”等,得到经营者的珍爱和承传。不少招牌还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故事,成为我国特色文化的一部分。
【材料三】
ㅤㅤ醒目明亮的色彩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如具有强烈穿透力的红、黄、绿,就很容易集中顾客的注意力。同时,各种色彩之间的搭配也很重要。交通指挥灯之所以用红、绿、黄三色,是因为这三色穿透力最强,因此在店面招牌中使用的也很多。
【材料四】
ㅤㅤ喧闹的城市中,许多人在不知到何处就餐时,其第一反应就是向四周看有没有“M”或“KFC”的招牌,因为在那招牌的不远处就有麦当劳或肯德基在提供香喷喷的汉堡和清凉爽口的可乐。很多时候,消费者之所以会来到一个卖场购物,就是因为在远处就看到了它的招牌。
(1)请根据上面的搜集结果,探究好的招牌应具有哪些特点?(写出三点)
(2)探究过程中,你发现许多店铺门前都有反映其特色的对联,这些对联富有文化底蕴,请将下面对联与店铺——对应。(只填序号)
A.油漆店
B.烤肉店
C.裁缝店
①好将妙手夸针巧,漫把春光细剪裁。
②此是春华秋实事业,并非东涂西抹文章。
③烧烘烙烤出真味,香脆嫩酥流仙涎。
(3)与同学交流一下你见过的设计得好的商店招牌。说说你对这个招牌的评价。
【分析】(1)本题考查提炼概括信息。由“不少招牌还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故事,成为我国特色文化的一部分”可可概括出:好的招牌富有文化底蕴;由“醒目明亮的色彩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如具有强烈穿透力的红、黄、绿,就很容易集中顾客的注意力”可概括出:好的招牌能吸引人的注意力;由“消费者之所以会来到一个卖场购物,就是因为在远处就看到了它的招牌”可概括出:能引起人们购物的兴趣。
(2)本题考查对招牌的理解。
①由“妙手”“针”“剪裁”可知,是裁缝店的招牌。
②“东涂西抹”突出油漆的用途,是油漆店的招牌。
③“烧烘烙烤”强调烤肉的方式,“香脆嫩酥”强调烤肉的美味,是烤肉店的招牌。
(3)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解答此题,选择一个自己欣赏的招牌,结合招牌的特点进行介绍即可。
【解答】答案:
(1)好的招牌富有文化底蕴;好的招牌能吸引人的注意力;好的招牌能引起人们购物的兴趣。
(2)①C
②A
③B
(3)示例:一家店名为“亲亲宝贝”儿童用品店的招牌为:店名“亲亲宝贝”写了两遍,中间又加了“亲亲宝贝”的英文,很容易吸引人的视觉,令人看过以后真的过目难忘。
【点评】提炼概括信息时,要先读懂材料内容,再抓住关键语句进行概括。
三、阅读。(37分)
8.(9分)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议论,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含义。
①见往事耳 了解
②及鲁肃过寻阳 等到
(2)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3)吕蒙对鲁肃说:“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古人还有一句俗话,叫“三天不读书,语言也无休”。这两句合在一起,讲的是什么道理?
【分析】参考译文:
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管事,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来推托。孙权说:“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博士(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吗?我只是让你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说军务繁多,谁比得上我(事务多)呢?我经常读书,自己觉得获益很多。”吕蒙于是开始学习。等到鲁肃到寻阳的时候,鲁肃和吕蒙一起谈论议事,鲁肃十分吃惊地说:“你现在的军事方面和政治方面的才能和谋略,不再是原来的那个吴县的(没有学识的)阿蒙了!”吕蒙说:“志士分别几天,就重新另眼看待了,长兄你认清事物怎么这么晚呢?”于是鲁肃拜见吕蒙的母亲,和吕蒙结为朋友后分别了。
【解答】(1)本题考查理解文言词语含义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即可。
①句意为:了解历史罢了。见:了解。
②句意为:等到鲁肃到寻阳的时候。及:等到。
(2)本题考查翻译语句。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句中重点词有:更,重新;大兄,长兄;见,了解。句意为:志士分别几天,就要重新用新眼光来看待,兄长怎么这么晚才知晓事情呢!”
(3)本题考查理解语句。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语句意思的基础上来分析。结合内容可知,“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的意思是:志士分别几天,就要重新用新眼光来看待;“三天不读书,语言也无休”的意思是:知识(的路途)是没有止境的;据此可以得出:书是不能一日不读的。
答案:
(1)①了解;②等到。
(2)志士分别几天,就要重新用新眼光来看待,兄长怎么这么晚才知晓事情呢!”
(3)一个是三日不读就退步了,一个是用功三日就进步了,可见书是不能一日不读的。
【点评】文言文翻译方法:
对,即对译法。也就是用现代汉语中等值的词去对换被译文言词的方法。
增,即增添法。古汉语的词大多数是单音词,翻译时,要把这些文言单音词加以扩充,使之成为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词。
删,即删减法。有的文言虚词,现代汉语没有相当的词表示它,不能硬译。有的文言虚词,现代汉语虽有同它相当的词,但如果勉强译出来,反而使句子累赘。属于这两种情况的文言虚词,翻译时则删去。
移,即移位法。将文言句子按照现代汉语语法格式,调整语序。凡是与现代汉语的句法结构形式不一致的文言句子,翻译时不能照原句的语序排列,必须将不合现代汉语的语序部分加以调整。
留,即保留法。凡是古今意思相同的词,以及帝号、国号、年号、人名、地名、官名、度量衡单位等,可照录于译文中,不必另作翻译。
换,即替换法。不少文言文所表示的意义,在现代汉语中不是用原词表示,翻译时可用现代汉语中意义相当的词去替换。
9.(14分)阅读《珍珠鸟》,完成下列各题。
真好!朋友送我一对珍珠鸟。放在一个简易的竹条编成的笼子里,笼内还有一卷干草,那是小鸟儿舒适又温暖的巢。
有人说,这是一种怕人的鸟。
我把它挂在窗前。那儿还有一大盆异常茂盛的法国吊兰。我便用吊兰长长的、串生着小绿叶的垂蔓蒙盖在鸟笼上,它们就像躲进深幽的丛林一样安全;从中传出的笛儿般又细又亮的叫声,也就格外轻松自在了。
阳光从窗外射入,透过这里,吊兰那些无数指甲状的小叶,一半成了黑影,一半被照透,如同碧玉;斑斑驳驳,生意葱茏。小鸟的影子就在这中间隐约闪动,看不完整,有时连笼子也看不出,却见它们可爱的鲜红小嘴儿从绿叶中伸出来。
我很少扒开叶蔓瞧它们,它们便渐渐敢伸出小脑袋瞅瞅我。我们就这样一点点熟悉了。
三个月后,那一团越发繁茂的绿蔓里边,发出一种尖细又娇嫩的鸣叫。我猜到,是它们有了雏儿。我呢?决不掀开叶片往里看,连添食加水时也不睁大好奇的眼去惊动它们。
过不多久,忽然有一个更小的脑袋从叶间探出来。哟,雏儿!正是这小家伙!
它小,就能轻易地由疏格的笼子钻出身。瞧,多么像它的父母:红嘴红脚,灰蓝色的毛,只是后背还没有生出珍珠似的圆圆的白点;它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
起先,这小家伙只在笼子四周活动,随后就在屋里飞来飞去,一会儿落在柜顶上,一会儿神气十足地站在书架上,啄着书背上那些大文豪的名字,一会儿把灯绳撞得来回摇动,跟着跳到画框上去了。只要大鸟儿在笼里生气地叫一声,它立即飞回笼里去。
我不管它。这样久了,打开窗子,它最多只在窗框上站一会儿,决不飞出去。
渐渐它胆子大了,就落在我的书桌上。
它先是离我较远,见我不去伤害它,便一点点挨近,然后蹦到我的杯子上,俯下头来喝茶,再偏过脸瞧瞧我的反应。我只是微微一笑,依旧写东西,它就放开胆子跑到稿纸上,绕着我的笔尖蹦来蹦去;跳动的小红爪子在纸上发出“嚓嚓”响。
我不动声色地写,默默享受着这小家伙亲近的情意。这样,它完全放心了,索性用那涂了蜡似的、角质的小红嘴,“嗒嗒”啄着我颤动的笔尖。我用手抚一抚它细腻的绒毛,它也不怕,反而友好地啄两下我的手指。
白天,它这样淘气地陪伴我;天色入暮,它就在父母再三的呼唤声中,飞向笼子,扭动滚圆的身子,挤开那些绿叶钻进去。
有一天,我伏案写作时,它居然落到我的肩上。我手中的笔不觉停了,生怕惊跑它。呆一会儿,扭头看,这小家伙竟趴在我的肩头睡着了,银灰色的眼睑盖住眸子,小红脚刚好给胸脯上长长的绒毛盖住。我轻轻抬一抬肩,它没醒,睡得好熟!还呷呷嘴,难道在做梦?
我笔尖一动,流泻下一时的感受:
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1)“我”做了哪些事使珍珠鸟与“我”“一点点熟悉了”?
(2)画线句子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我”怎样的思想感情?
(3)文中用了一系列动词描写胆子大了的“小家伙”“落在我的书桌上”的动作。请依次写下来(重复的不必写),并说说作者这样写,表现出珍珠鸟怎样的特点?
(4)从全文看,开头的“真好!”实际上是针对什么说的?请在下面的横线上写一句话作答。
【分析】全文以珍珠鸟为主体,描述珍珠鸟与“我”相识、熟悉、亲近、到相依相伴的关系发展变化过程,写出“我”对鸟儿的爱,表达了“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的主旨。
【解答】(1)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梳理与概括。细读选文,可结合第三段“我便用吊兰长长的、串生着小绿叶的垂蔓蒙盖在鸟笼上,它们就像躲进深幽的丛林一样安全”,第五段“我很少扒开叶蔓瞧它们,它们便渐渐敢伸出小脑袋瞅瞅我。我们就这样一点点熟悉了”概括作答。
(2)本题考查理解重点句子和作者情感。理解句子所写的内容,分析把握作者的情感。画线句子“银灰色的眼睑盖住眸子,小红脚刚好给胸脯上长长的绒毛盖住”描写的是珍珠雏鸟睡着时的样子,非常可爱、小巧,表达了“我”对珍珠鸟的喜爱之情。
(3)本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文中用了一系列动词描写胆子大了的“小家伙”“落在我的书桌上”的动作。找到倒数第七段“渐渐它胆子大了,就落在我的书桌上”,描写的语句在下一段,如“一点点挨近,然后蹦到我的杯子上,俯下头来喝茶,再偏过脸瞧瞧我的反应。我只是微微一笑,依旧写东西,它就放开胆子跑到稿纸上,绕着我的笔尖蹦来蹦去;跳动的小红爪子在纸上发出‘嚓嚓’响”,摘出其中的动词,这些词语生动形象地表现出小珍珠鸟大胆、活泼、可爱的特点,表现了作者对小珍珠鸟的喜爱之情。
(4)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主题的能力。结合文本和语境可知,从全文看,开头的“真好”实际上是针对结尾句“信赖创造出了美好的境界”这个句子说的,前后照应,点明文章主旨:人与动物间的信赖能够创造出和谐,创造出美好。
答案:
(1)①用吊兰盖鸟笼;②很少扒开叶蔓瞧它们。
(2)描写了珍珠雏鸟睡着时的可爱样子,表达了“我”对珍珠鸟的喜爱之情。
(3)动词有“挨近、蹦、俯下、喝、偏、瞧、跑到、蹦、跳动、啄”;特点是:娇憨可爱(或;顽皮可爱、淘气可爱)。
(4)信赖创造出了美好的境界,真好!(或:人与动物间的信赖创造出了和谐)
【点评】作者的情感态度的体会:
(1)联系作品主旨,把握情感态度。在把握作者的情感态度时,往往可以借助或联系主旨来理解。
(2)结合关键语句,确定情感态度。作品中的关键性语句,常常出现在文首或文尾,或抒情,或议论,或含有深刻含义。这些语句,往往表明或暗示作品的主旨,从而也显示出了作者的情感态度。
(3)根据人物语言,分析情感态度。在分析作者的情感态度时,切不可忽视对文中人物语言的体味,要有结合语言看作者情感的意识,巧妙地将溶入其中的情感态度捕捉到。
10.(14分)阅读下面小说,完成各题。
独木桥
荆歌
①上学途中,我们必须经过一座独木桥。
②它架在小河上,没有桥栏杆,也没有扶手。哥哥从桥上走过去,身轻如燕。他心情好的时候,会快速地走几个来回,然后再去上学。
③有一次,他走到桥中间,从书包里取出一根绳子,在狭窄的桥上跳起绳来。他跳得很轻松,居然还跳了一个“双飞”﹣﹣人跳起来一次,绳子却飞了两圈。但这样的桥对我来说,简直是一种折磨。我只要一踏上这座桥,就会觉得自己的身子在不由自主地晃动。如果我不蹲下来,一定会摇晃几下,掉进河里。虽然是条小河,桥架得也不高。
④小河倒映着天空,那些白云都在水里缓慢移动,因此我感觉木桥也在移动。上下都是浩瀚的“天空”,我就像是在空中飘浮的一片羽毛,怎么能不怕啊?我不得不求助于哥哥,让他牵着我的手往前走。他就是我的桥栏,他就是我的扶手。拉着哥哥的手,我就不那么害怕了。
⑤这座独木桥上来来往往的人并不少。有一天,河对面的一个人,看到哥哥拉着我上了桥,竟也走到了桥上。惨了惨了!我拉着哥哥的手,一步步往前挪。我不知道和对面走过来的人相遇会发生什么。我的脑子,无论如何也想不出,这件事将会是什么结果。我们将如何在独木桥上交会?这么窄的桥,一个人走过去已经不是容易的事,况且对面再过来一个人,要在桥的中间错身而过,完全是不可思议的事!
⑥“退回去!”我听到对面的人凶狠地说。
⑦哥哥显然是要和他较劲,他对那边走过来的人说:“你退回去!是我们先走上来的!”但是那个人并不愿意后退。
⑧如果要我们后退,实在也太难了。当然主要是我,在这样狭窄的桥面上,要转过身去,是很难办到的。如果倒退着走,那就是难上加难了。
⑨“那大家就一起掉进河里好了!”听到哥哥这么说,我感到绝望。但有什么办法?我们已是骑虎难下,只有听天由命了。
⑩当哥哥和对面过来的人快贴到一起的时候,我明显感觉到,哥哥使劲顶了一下对方。他一定是想把那个人顶到河里去,而那个人,也在用力顶哥哥。这个我感觉到了,因为哥哥的身体,重重地向后退了一下,差点儿把我撞下去。
⑪没想到的是,他们两个彼此又一顶,竟然神奇般地交换了位置!于是就出现了这样的情形:哥哥到了那一边,而对面过来的人,出现在了我和哥哥之间。接下来,我所面临的,就是要和这个人交身而过。
⑫天哪!没有了哥哥的牵拉,我连在独木桥上站稳的能力都没有。而要和这个凶狠无礼的人交会,我不掉下河去才怪呢!感觉世界末日已经来临!我蹲下身子,没出息地哭了起来。没有大喊“救命”,我觉得自己已经算是勇敢的了。
⑬我蹲在桥面上,一边哭,一边闭上眼睛。我不敢看周围,不敢看对面的人,更不敢往河里看。我等待着那个人将我一顶,我就会像一块石头,笨重地掉下去,掉进河里,发出很响的声音。
⑭关键是我不会游泳啊!
⑮我蹲着,两手死死地抓住桥面,希望那人顶我的时候,我的手能抓紧木头,不至于被他顶进河里。这一刻,失去了哥哥的保护,我的手焕发出了神奇的力量,手指就像钢铁做的,几乎抠进了木头里。结果那个人轻盈地一跳,就从我的身上跳了过去。他就像学校里大家玩跳山羊一样,双手在我背上轻轻一按,两腿一分,就过去了。我这才睁开眼睛,看到了对岸的哥哥,他正悠闲地坐在地上吃鸡蛋。
⑯“过来拉我呀!”我带着哭腔喊他过来。
⑰他嚼着鸡蛋,若无其事地说:“你自己走过来吧!”
⑱我颤颤地说:“我不敢。”
⑲哥哥说:“有什么不敢的,你刚才都没有掉下去,现在一个人轻松地走,没几步了嘛!”
⑳我终于壮起胆,慢慢站直了身子,尽量不看桥下的河水。我看着前方,调整自己的重心,然后迈开腿,走了起来。我成功了,我发现一个人走独木桥,其实并没有那么可怕。只要不怕,就会走得很好。
(选自《小小说选刊》2018年第21期,有改动)
(1)下面对小说相关内容和写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D
A.小说②③段描写哥哥过独木桥时的从容自若,反衬了“我”的紧张害怕。
B.小说第④段画线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形象地写出了“我”对哥哥的依赖。
C.小说第⑤段写“河对面的一个人”的出现,推动了小说情节的发展。
D.小说第⑰段对哥哥进行了动作、神态、语言描写,说明他因不满“我”的胆怯而懒得搭理“我”
(2)联系上下文,品味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赏析其表达效果。
①上下都是浩瀚的“天空”,我就像是在空中飘浮的一片羽毛,怎么能不怕啊?
②我的手焕发出了神奇的力量,手指就像钢铁做的,几乎抠进了木头里。
(3)小说以“独木桥”为题有什么作用?请联系全文作简要分析。
(4)成长过程中,我们难免会遇到困难,内心总会慌乱无助。如何克服困难,战胜自我呢?请结合本文谈谈你的感悟。
【分析】这篇文章写了我小时候过独木桥的事。我一直都是在哥哥的牵拉下走过那座独木桥,但是那天桥的对面走来一个人,我们都愿退回去,只好紧贴着对方交换位置。我心里无比的害怕,生怕对方将我顶到桥下,没想到的是对方像跳山羊一样从我身上跳过去。我让哥哥拉我过去,哥哥让我一人走完剩下的桥,没想到我成功了。小说以此表现了成长路上要学会自我克服困难,战胜困难的中心。
【解答】(1)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写法的分析。
ABC.分析正确。
D.错误。小说第⑰段对哥哥进行了动作、神态、语言描写,是为了表现他故意考验我“我”,让我学会独自行走独木桥。
故选:D。
(2)本题考查词语的赏析。解答此题关键要结合词语所处的语境,弄清这个词语的表述对象,然后综合词义与表达效果这两方面因素进行揣摩。第①句中加点词“浩瀚”在这里大词小用,用来表现过独木桥时周边环境的空旷,与“我”自我感觉如羽毛形成对比,从而突出我恐惧的程度。第②句中的“抠”是我的动作,可形象地表现出我当时用力的程度,以此来突出面对来者是内心的恐惧。
(3)本题考查文章标题作用的分析。“独木桥”这个标题的作用,可从它交代了故事发生的地点,将所有的事情贯穿到一起,并可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揭示文章主题等方面来阐述理由。
(4)本题考查阅读感悟,为开放性题,答案不唯一。回答的时候要注意:所举的例子是成长过程中的实例,要有克服困难,战胜自我的过程,并注意语言流畅清晰。
答案:
(1)D
(2)①“浩瀚”是广阔的意思,与“在空中漂浮的一片羽毛”形成鲜明的对比,表达了“我”此时害怕无助的心理。
②“抠”是手指用力地抓住。这个动词形象地写出了“我”此时恐惧慌乱的心理。
(3)“独木桥”是故事发生的地点,它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吸引读者阅读的兴趣,揭示人物不同的性格特点,还揭示了小说的主题:在“独木桥”上“我”战胜了胆怯,学会了独立。
(4)示例:我记得进入中学要进行体能测试,老师让我们练习后滚翻,我就是翻不过去。我们在寝室里练习,同学帮我用力,我可以翻过去,但是考试不允许外人用力呀。后来同学们就故做生气,不帮助我了。我一个人含着泪用力向后翻去,没想到成功了,其实走向成功有时就是差那么一点的勇气。
【点评】重点词语理解的解答思路:解词+内容+情感。方法:联系词语本义,解释在文中的含义(引申义,比喻义,双关义);找出其指代的具体内容(使不明了的明了化;将比喻、象征还原)。语言组织:这个词语意思是……,强调(突出、写出)了……,表达了……的情感,或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推动情节的发展,或为下文叙事描写提供合理的依据。
四、按下面题目和要求作文。(50分,任选其一)
11.(50分)按下面题目和要求作文。
题目:我的偶像
作文要求:①要自由、有创意地表达真情实感。不少于600字。②文中出现的校名、人名、请用“××”代替。
【分析】本体是命题作文,审题难度不大。首先,要把握关键词“偶像”的含义。选取那些积极的、对你有影响的人物来写“偶像”,可以是文题中提示的明星、伟人,也可以是你生活中的崇拜对象,如爸爸、妈妈、老师、同学等。通过描述自己偶像的典型事例,表现偶像对你生活或学习方面的启迪或帮助,抒发自己对偶像的喜爱或崇拜之情。开头和结尾应该通过议论抒情的表达方式,写出这个偶像对你的影响表达出你对这个偶像的感激和赞美之情。文章适合写成记叙文。
【解答】【例文】
我的偶像
我心中的偶像是一个正直、通情达理的人,那个人就是我和蔼可亲的爸爸,在我的印象中,爸爸是一个辛勤工作、尽心尽力为家庭操劳的人。他如天趣守护着我,每当我遇到挫折的时候他总是耐心地教导我,鼓励我重新振作来,努力走出困境,去争取胜利。
有一次我考试考得不好,回家路上,心里好像有块石头压着似的。天空很晴朗,可在我看来天始终都是那么晦暗风吹,让我的心凉到家了,我像鬼魂似的慢慢地飘进了家门。“等等。”是爸爸在叫我,我向爸爸走去。“干什么?“爸爸说,“看你这样子,是不是考试没考好?“我低着头,没有回答“来,坐下来,喝几口爸爸刚买的茶。“
“哦。”我顺从地喝了一大口。“哇,这么苦!““这也算苦?“爸爸笑着说我起身正准备走,爸爸叫住我:“过来,再喝一口!“我皱着眉头勉强又喝了一口,茶依然是那么苦。
爸爸看着我,意味深长的说;“茶如人生,苦中有甜,先苦后甜。如果不敢吃苦,就品不出茶的香甜!”爸爸品了一口茶,又说:“俗话说得好,”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你以为那些伟人不吃苦就能成为大家心目中的英雄吗?如果一个人碰到困难就退后,怕吃苦就不努力,那么,他就成了没有用的人!“停了一会儿,爸爸看着默默不语的我,说:“方仲永的故事你也知道吧他先天聪颖,就是因为后天不努力才成为平庸的人的。你一定要振作起来,失败乃成功之母嘛!“说到这儿,爸爸停住了,关切地看着我……
我哭了,说:“爸爸,我懂了。我从哪里跌倒,就会从哪里爬起来,我不会逃避的!”“知道就好。“爸爸微笑着说。我端起茶杯又喝了一口这口茶似乎不像刚才那么苦了,反而让我满嘴清香。我开心地说:“先苦后甜,茶如人生啊!“
我心目中的偶像﹣﹣爸爸,你好似天使,总是在我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出现,帮助我走出低谷。爸爸,我想对您说,我永远爱您我!
【点评】1.选材典型,突出中心。偶像,是人们崇拜的对象,他(她)或具有高尚的品德,或具有某方面过人的本领在一个孩子的心里,一个非常懂得如何爱孩子的父亲,就是自己心中的偶像,就是自己的天使。其中饱含无深厚的父子之情,作者先概述了父亲多方面的优良品行,又详写了一件很有代表性的事情,点面结合、详略,以小见大地表现了主题。
2.描写生动,说理形象。作者对人物语言、动作的描写细致贴切,如“我“进家门时走路的样子,以及爸爸的一些话,都很好地表现了人物的心理和性格特点。另外,本文说理也很形象,借品茶谈人生,还引用俗语来增强说服力。
12.根据下面的提示,将文题补充完整后作文。
成长中的我们总是充满着奇思妙想,我好想“有个知心朋友”“有个好老师”“有自己的小天地”“快快长大”“美梦成真”“当一名作家”“飞上月球”……
请以《我好想_____》为题写一篇作文。
作文要求:①要自由、有创意地表达真情实感。不少于600字。②文中出现的校名、人名、请用“××”代替。
【分析】从所给的“好想”来看,是写自己心底的最大渴望的。考生尽可以随意地、自由地抒发心中的愿望,可以是“好想飞”“好想上月球”“好想去拜访布什”“好想跟妈妈好好谈谈”,“好想有这样一位语文老师”,甚至可以是“好想睡觉”……首先要根据所写内容将题目补充完整。注意要把过程写具体,表达出真情实感。根据所选择的内容,确定写作顺序、方法等。怎样开头、结尾?哪些详细写,哪些内容略写?用运哪些修辞、描写方法才能使人印象深刻?结合所写内容认真构思。“好想”是一种心理体验,所以,本文的心理描写一定到位,也可以和其他描写相结合。可运用题记、小标题、后记等创新形式。
【解答】【例文】
我好想长大
我好想长大,长大后爸妈就不用管我了,他们轻松了,我也自由了;我好想长大,长大后我想吃什么就吃什么,爸妈也不会拦着我不让我吃,说我是“草包”了;我好想长大,长大后我想去哪里玩就去哪里玩,爸妈也不会叫我回家吃饭了;我好想长大,长大后想睡都久就睡多久,爸妈也不会把我从床上拖下来了……我的愿望会不会实现呢?
恍惚间,我好像长大了!晚上,我看电视看到了很晚,妈妈也没骂我,只说:“现在不用上课,就让你多看会儿!”
十二点了,似乎有千斤重的石头压在我的眼皮上,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没能睁开,我只好放弃感人泪下的电视剧节目,蹒跚着回到房间,直接倒在了我软绵绵的床上。
另一天的十点多钟我被闹铃吵醒了,空阔又阳光不足的房间中安静的有点恐怖,让我无法再次入睡,手在床上摸索着灯的开关。
之后的时间,我凝视空中,我也不知道自己在想什么。
“咕噜咕噜!”我突然反应过来,原来是我的肚子在叫。妈妈亲切地喊:“仔仔,吃饭了。”随后,一股让人无法拒绝的香气迎面而来,我顺着香气的方向来到餐厅,看着餐桌上的菜,我咽了咽口水,狼吞虎咽起来,吃饱后,起身回房,可一转身就看到了“母夜叉”,屁股不由自主的又坐回了位子上,心想:糟了,母夜叉要发火了。可结果出人意料,妈妈没骂我,反而让我多吃点,不要噎着了。
得到妈妈溺爱的我,兴奋不已!这时,“叮铃铃!”闹钟响了,原来是一场梦啊!
我好想长大!
【点评】这篇文章开篇点题,表达了“我”想长大的愿望。作者通过写“我”的一场梦,突出了长大以后的幸福和美好。但是这个梦不典型,不是“我”长大以后的生活。相信稍作修改后会好一些。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度下学期黑龙江省安达市火石山中学八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和答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知识积累与运用,作文,9.“低碳生活”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黑龙江省绥化市安达市中本镇中学七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古诗填空, 综合性学习,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黑龙江省绥化市安达市吉星岗镇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