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甘肃省甘南州卓尼县重点中学高二(下)期末生物试卷(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甘肃省甘南州卓尼县重点中学高二(下)期末生物试卷(含解析),共2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实验题,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甘肃省甘南州卓尼县重点中学高二(下)期末生物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40.0分)
1. 下列不属于腐乳制作过程中防止杂菌污染的操作是( )
A. 用来腌制腐乳的玻璃瓶要先用温水清洗再用酒精消毒
B. 在卤汤配制时加入酒
C. 封瓶时要使瓶口通过酒精灯的火焰
D. 发酵温度要控制在15~18℃范围内
2. 《齐民要术》记载:“作盐水,令极咸,于盐水中洗菜。若先用淡水洗者,菹烂。洗菜盐水,澄取清者,泻著翁中,令没菜把即止,不复调和”。下列关于制作泡菜相关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咸盐水洗菜具有消毒作用 B. 令盐水没菜把营造无氧环境
C. 盐水浓度高,亚硝酸盐含量增加 D. 一般腌制10d后食用泡菜最好
3. 培养皿、接种环采用的灭菌方法依次是( )
①化学消毒
②灼烧灭菌
③干热灭菌
④紫外线灭菌
A. ④①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②
4. 下列有关土壤中微生物的分离与计数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因为土壤中各类微生物的数量不同,所以为获得不同类型的微生物要按不同的稀释倍数进行分离
B. 土壤中只有能分解脲酶的微生物才能分解尿素
C. 若得到了3个或3个以上菌落数目在30~300的平板,则说明稀释操作比较成功,并能够进行菌落的计数
D. 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的菌落数明显大于选择培养基的数目,说明选择培养基已筛选出一些细菌菌落
5. 基因治疗是人类疾病治疗的一种崭新手段,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体内基因治疗和体外基因治疗效果一样可靠
B. 基因治疗是把缺陷基因诱变成正常基因
C. 基因治疗可以治愈所有的单基因遗传病
D. 基因治疗的靶细胞若是体细胞,则获得的性状一般不会遗传给下一代
6. 下列哪项不是蛋白质工程的研究内容( )
A. 分析蛋白质分子的精细结构
B. 对蛋白质进行有目的改造
C. 分析氨基酸的化学组成
D. 按照人的意愿将天然蛋白质改造成新的蛋白质
7. 下列关于植物细胞全能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同一个体不同细胞的遗传物质相同,全能性大小也相同
B. 具有某种生物全部遗传信息的细胞都具有全能性的特点
C. 生物体内的细胞因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不能表现出全能性
D. 植物组织培养的全过程可证明分化的植物细胞具有全能
8. 下列过程中不涉及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 )
A. 由马铃薯的茎尖培育出的无病毒植株 B. 二倍体幼苗经低温处理后获得四倍体
C. 经转基因技术培育的良种转基因玉米 D. 白菜与甘蓝体细胞杂交成的杂种植株
9. 下列有关愈伤组织细胞的叙述,错误的( )
A. 愈伤组织一定可以再分化出根和芽 B. 愈伤组织的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
C. 愈伤组织易受外因影响而产生突变 D. 愈伤组织是植物细胞脱分化形成的
10. 利用微型繁殖技术快速培育名贵花卉,不选取的培养材料是( )
A. 茎尖 B. 花瓣 C. 花粉 D. 叶
11. 将无根的非洲菊幼苗转入无植物激素的培养基中,在适宜的温度和光照等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应出现的现象是( )
A. B.
C. D.
12. 在动物细胞培养中有部分细胞可以在培养条件下无限制地传代下去,这种培养方式称之为( )
A. 原代培养 B. 传代培养 C. 细胞团 D. 癌细胞
13. 动物细胞培养中胰蛋白酶所起的作用是( )
A. 消化细胞膜易于融合 B. 分解培养基的蛋白质供给细胞营养
C. 使组织分散成单个细胞 D. 用于细胞内物质的分解
14. 在体外受精前,要对精子进行( )
A. 纯化处理 B. 获能处理 C. 电刺激 D. 超声波处理
15. 动物细胞融合与植物原生质体融合的基本原理是相同的,诱导融合的方法类似,动物细胞融合常常采用的诱导剂是( )
A. PEG B. 灭活的病毒 C. 电激 D. 离心
16. 如图是利用胚胎工程技术培育优质奶牛的主要步骤。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胚胎移植可以定向改造动物的遗传性状
B. A细胞一定是受精卵细胞
C. ①②两个胚胎具有不同的遗传物质
D. 移植时一般选取发育到桑椹胚或囊胚时期的胚胎
17. 2016年初,首位由“三合一”胚胎人工授精技术培脊的婴儿出生,其培育过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三亲婴儿”孕育过程中使用了动物细胞培养、核移植等技术
B. 融合激活后的卵母细胞要培养到MⅡ中期才能完成受精作用
C. 卵母细胞A的捐献者携带的血友病基因能遗传给“三亲婴儿”
D. “三亲婴儿”培育技术可以用来避免细胞质遗传病的遗传
18. 如图表示三种限制酶BamHⅠ、BglⅡ和MboⅠ的识别序列和切割位点,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三种限制酶作用的化学键相同
B. 三种限制酶切割DNA分子后能形成相同的黏性末端
C. 能被BamHⅠ或BglⅡ切割的位点也能被MboⅠ切割
D. 能被MboⅠ切割的位点一定能被BamHⅠ或BglⅡ切割
19. 下列属于获取目的基因的方法是( )
①利用mRNA逆转录形成
②利用PCR技术扩增
③从基因组文库中提取
④从受体细胞中提取
⑤人工合成
⑥利用DNA转录
A. ①②③⑤ B. ①②⑤⑥ C. ①②③④ D. ①②④⑥
20. 依据人的生长激素基因序列制成DNA探针,对样品进行检测,以下不能与探针形成杂交分子的是( )
A. 胰岛B细胞的DNA B. 胰岛B细胞的mRNA C. 垂体细胞的DNA D. 垂体细胞的mRNA
二、多选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15.0分)
21. 酸奶是一种对人体健康有益的发酵食品。下列有关酸奶制作和乳酸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对新鲜牛奶消毒常用巴氏消毒法或高温瞬时消毒法
B. 酸奶制作过程中需要不断通入无菌空气以利于乳酸菌发酵
C. 泡菜和酸奶制作均要用到乳酸菌做菌种
D. 菌种可从超市买的酸奶制品中获取
22. 与传统发酵技术相比,发酵工程的产品种类更加丰富,产量和质量明显提高。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发酵工程与传统发酵技术最大的区别就是前者可以利用微生物来进行发酵
B. 发酵工程的产品主要包括微生物的代谢物、酶及菌体本身
C. 在发酵工程的发酵环节中,发酵条件变化不仅会影响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也会影响微生物的代谢途径
D. 通过发酵工程可以从微生物细胞中提取单细胞蛋白
23. 转基因抗虫棉培育过程中,下列有关目的基因检测与鉴定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检测抗虫基因是否导入——农杆菌转化法
B. 检测抗虫基因是否转录——DNA分子杂交技术
C. 检测抗虫基因是否翻译——抗原一抗体杂交
D. 检测抗虫蛋白生物功能——抗虫接种实验
24. 通过基因工程能使马铃薯块茎含有人奶蛋白。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A. 基因工程能定向地改变生物的遗传性状,所以变异是定向的
B. 马铃薯的叶肉细胞可作为受体细胞
C. 采用反转录的方法得到的目的基因有内含子
D. 基因非编码区对于目的基因在块茎中的表达是不可缺少的
25. 某种菌在 30°C 的环境下,经过6周后会产生2种不同的酶,几乎可将PET塑料完全分解。如图是分离、纯化和保存菌株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塑料垃圾中含有大量微生物,是分离该菌株的首选样品
B. 筛选培养基中需要加入PET塑料粉末,通过菌落特征挑出分解PET塑料的菌落
C. 该过程须在无菌无毒的条件下操作
D. 斜面培养基中含有大量营养物质,可在常温下长期保存菌株
三、实验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
26. 如图为果酒与果醋发酵装置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酿造葡萄酒时,在葡萄榨汁前,葡萄要先进行 ______ 再除去枝梗,可以避免除去枝梗时引起葡萄破损,增加被杂菌污染的机会。
(2)将发酵装置放在18~25℃环境中,每天拧开气阀b多次,排出发酵过程产生的大量 ______ 。装置中d处设计成弯曲形状的目的是 ______ 。
(3)10天之后,利用酸性条件下的 ______ 对从出料口c取样的物质进行检验,若样液变为 ______ 色,说明产生了酒精。
(4)产生酒精后,若在发酵液中加入醋酸菌,然后将装置放在 ______ 环境中,适时打开 ______ 向发酵液中充气,原因是 ______ 。
四、探究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36.0分)
27. 利用微生物分解淀粉生产糖浆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某同学为了从长期种植马铃薯的土壤中分离出能够高效分解淀粉的细菌,进行了如下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步骤:
①配制以 ______ 为碳源的固体培养基,为了使培养基凝固成固体,应该向培养基中加入的物质是 ______ 。
②将土壤样品接种到已灭菌的培养基上,在恒温培养箱中培养一段时间后,培养基上出现 ______ 。
③将接种针灭菌后,从②中的培养基上挑取一定量细菌,接种入 ______ (填“固体”、“半固体”或“液体”)培养基,在恒温摇床上培养24h,使细菌大量繁殖。
(2)上述所有倒平板和接种操作,都应在超净台上 ______ 附近进行。
(3)上述实验步骤中,从用途看,①所用培养基属于 ______ 培养基,如果在培养基中加入碘,则该含有碘的培养基从功能上属于 ______ 培养基。
(4)稀释涂布平板法分离纯化土壤中微生物的正确操作步骤是 ______ (填字母)。
①土壤取样
②称取10g土壤加入盛有90mL无菌水的锥形瓶中制备土壤提取液
③吸取0.1mL进行平板涂布
④依次稀释至101、102、103、104、105、106、107稀释度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①②④③
D.①④②③
28. 胚胎干细胞(ES细胞)具有持续分裂和分化成各种组织细胞的能力。科学家利用已分化的细胞培养出的诱导性多功能干细胞(IPS),也具备胚胎干细胞的特点,诱导产生IPS细胞的前两个阶段为:①分离和培养宿主细胞;②将相关转录因子基因导入宿主细胞(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培养宿主细胞应在含有 ______ 的混合气体的恒温培养箱中进行,所用的培养基需加入的天然成分为 ______ ,为及时清除代谢产物需 ______ 。
(2)据图可知,将基因导入宿主细胞所用的载体为 ______ 。
(3)IPS细胞或ES细胞在医学上的应用是培育人造组织器官,其优点为 ______ 。
(4)ES细胞往往取自囊胚的内细胞团或早期性腺细胞,目前ES细胞应用存在部分争议相比IPS细胞,请说出你认为的争议点是 ______ 。
29. 新冠疫情发生后,重庆医科大学免疫研究中心科研团队仅用10天时间,快速成功地研发了新冠病毒(COVID-19)一系列抗体快速筛选技术,并成功获得新冠病毒全人源单克隆抗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主要运用了 ______ 和动物细胞融合两项基础工程技术。动物细胞融合是指 ______ 。
(2)细胞融合是随机的,往往要进行 ______ 培养。该过程中要经过两次筛选,第二次筛选前要经过多次 ______ 和专一抗体检测,以确保筛选出 ______ 的杂交瘤细胞。
(3)单克隆抗体的优点是 ______ 。
30. 为实现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以便在大肠杆菌中大量表达相应的蛋白质,研究人员进行了如图所示操作。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表示用BamHⅠ切割含目的基因的 ______ ,质粒经相同限制酶处理后,经 ______ 酶的作用获得a,a称作 ______ 。将a与感受态大肠杆菌混合后,混合物应接种在含有 ______ 的培养基上。质粒中抗氨苄青霉素基因称为 ______ ,在筛选过程起作用。若要证明培养基是否符合实验要求,培养基上需接种 ______ 的感受态大肠杆菌,培养后不出现菌落则培养基合格。
(2)如果要检测目的基因是否成功表达,须提取培养后大肠杆菌的 ______ ,用相应 ______ 检测。
答案和解析
1.【答案】D
【解析】解:A、用来腌制腐乳的玻璃瓶要消毒,可以先用温水清洗再用酒精消毒,A正确;
B、制作卤汤并在配制时加入酒,加酒可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同时能使腐乳具有独特的香味,香辛料可以调制腐乳的风味,也具有防腐杀菌的作用,B正确;
C、封瓶时要使瓶口通过酒精灯的火焰可以避免杂菌污染,C正确;
D、发酵温度控制15~18℃范围,主要是该温度有利于毛霉等微生物代谢,而不能起到防止杂菌污染的作用,D错误。
故选:D。
腐乳制作过程中防止杂菌污染的主要操作有:用来腌制腐乳的玻璃瓶要消毒、加盐腌制、制作卤汤并在配制时加入酒、封瓶时要使瓶口通过酒精灯的火焰等。
本题主要考查腐乳制作过程中的复杂杂菌污染的问题,意在强化学生的无菌操作意识和相关的识记能力。
2.【答案】C
【解析】解:A、根据题意分析,咸盐水洗菜具有消毒作用,若用淡水洗菜,蔬菜容易腐烂,A正确;
B、为了保证坛内乳酸菌发酵所需的无氧环境,加入蔬菜后要注入煮沸冷却的盐水,使盐水没过全部蔬菜,以创造无氧环境,B正确;
C、泡菜制作过程中影响亚硝酸盐含量的因素有温度、食盐用量、腌制时间等,盐水浓度高,亚硝酸盐含量不一定增加,C错误;
D、不同时期泡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不同,泡菜中的亚硝酸含量随发酵天数增多呈现的变化趋势是先上升后下降,故一般腌制10d后食用泡菜最好,亚硝酸盐含量少,D正确。
故选:C。
泡菜制作的原理是乳酸菌经过无氧呼吸产生乳酸;由于在泡菜制作过程中,微生物会将原料中的硝酸盐还原形成亚硝酸盐,因此在发酵初期亚硝酸盐含量会逐渐升高,发酵后期亚硝酸盐又会被某些微生物氧化成硝酸盐,亚硝酸盐含量又会逐渐下降,因此在泡菜制作过程中要检测亚硝酸盐的含量,确定合适的取食时间。
本题考查泡菜制作物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3.【答案】D
【解析】解:培养皿采用的灭菌方法是干热灭菌,接种环采用的灭菌方法是酒精灼烧灭菌,故选③②。
故选:D。
实验室常用的灭菌方法:
(1)灼烧灭菌:将微生物的接种工具,如接种环、接种针或其他金属工具,直接在酒精灯火焰的充分燃烧层灼烧,可以迅速彻底地灭菌,此外,在接种过程中,试管口或瓶口等容易被污染的部位,也可以通过火焰燃烧来灭菌。
(2)干热灭菌:能耐高温的,需要保持干燥的物品,如玻璃器皿(吸管、培养皿)和金属用具等,可以采用这种方法灭菌。
(3)高压蒸汽灭菌:将灭菌物品放置在盛有适量水的高压蒸汽灭菌锅内,为达到良好的灭菌效果,一般在压力为100kPa,温度为121℃的条件下,维持15~30min。
本题考查无菌技术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4.【答案】B
【解析】解:A、土壤是微生物的天然培养基,土壤中各类微生物的数量不同,获得不同类型的微生物要按不同的稀释倍数进行分离,A正确;
B、土壤中只有能分泌脲酶的微生物能分解尿素生成氨和二氧化碳,而不分解脲酶,B错误;
C、稀释涂布平板法进行计数时,得到了3个或3个以上菌落数目在30~300的平板,则说明稀释操作比较成功,并能够进行菌落的计数,C正确;
D、选择培养基的菌落数目明显小于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的菌落数目,说明选择培养基已筛选出一些细菌菌落,D错误。
故选:B。
微生物的分离可以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或者是平板划线法,但是微生物的计数通常使用稀释涂布平板法。
本题主要考查土壤微生物的筛选与分离的相关知识,意在强化学生对选择培养基及其应用的理解与运用,难度不大。
5.【答案】D
【解析】解:A、体内基因治疗是用基因工程的方法直接向人体组织细胞中转移基因,体外基因治疗是先从病人体内获得某种细胞进行培养,然后在体外完成基因转移,并将成功转移的细胞扩增培养,最后重新输入患者体内,因此相对来说,体外基因治疗效果较为可靠,A错误;
B、基因治疗是把正常基因导入病人体内,使该基因的表达产物发挥功能,B错误;
C、目前基因治疗处于初期的临床试验阶段,由于技术、伦理等因素的限制,基因治疗只能用于某些疾病的治疗,C错误;
D、基因治疗的靶细胞若是体细胞,则获得的性状一般不会遗传给下一代,D正确。
故选:D。
基因治疗(治疗遗传病最有效的手段)
1、概念:把正常基因导入病人体内有缺陷的细胞中,使该基因的表达产物发挥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例:将腺苷酸脱氨酶(ADA)基因导入患者的淋巴细胞,治疗复合型免疫缺陷症。
2、种类:体外基因治疗和体内基因治疗(注意两者的区别),其中效果比较可靠的是体外基因治疗。体外基因治疗:先从病人体内获得某种细胞进行培养,然后再体外完成转移,再筛选成功转移的细胞增植培养,最后重新输入患者体内,如腺苷酸脱氨酶基因的转移。体内基因治疗:用基因工程的方法直接向人体组织细胞中转移基因的方法。
3、用于基因治疗的基因种类:正常基因、反义基因、编码可以杀死癌变细胞的蛋白酶基因(自杀基因)。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基因工程在医疗方面的具体应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难度适中。
6.【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蛋白质工程,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理解能力,重在理解蛋白质工程是通过修改基因或创造合成新基因来改变生物的遗传和表达形状,合成新的蛋白质。
蛋白质工程的过程:预期蛋白质功能→设计预期的蛋白质结构→推测应有氨基酸序列→找到对应的脱氧核苷酸序列(基因
)。蛋白质工程得到的蛋白质一般不是天然存在的蛋白质。
蛋白质工程是通过修改基因或创造合成新基因来改变生物的遗传和表达形状,合成新的蛋白质。
【解答】
A、蛋白质工程是根据预期蛋白质功能设计预期的蛋白质分子的精细结构,A错误;
B、蛋白质工程通过修改基因或创造合成新基因来对蛋白质进行有目的制造,B错误;
C、蛋白质工程分析、设计蛋白质分子,不分析氨基酸的化学组成,C正确;
D、按照人的意愿将天然蛋白质改造成新的蛋白质,D错误。
故选C。
7.【答案】A
【解析】解:A、同一个体不同体细胞都是由同一个受精卵分裂和分化而来,其遗传物质相同,而生殖细胞遗传物质减半,全能性大小也不相同,一般分化程度高的全能性低,A错误;
B、具有某种生物全部遗传信息的细胞都具有全能性的特点,都有发育成个体的潜能,B正确;
C、生物体内的细胞因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不能表现出全能性,需要离体培养且形成新的个体才能表现出全能性,C正确;
D、通过植物组织培养能将分化的植物细胞离体培养成新的植株,可证明分化的植物细胞具全能性,D正确。
故选:A。
关于细胞的“全能性”,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把握:
(1)概念:细胞的全能性是指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
(2)细胞具有全能性的原因是:细胞含有该生物全部的遗传物质。
(3)细胞全能性大小:受精卵>干细胞>生殖细胞>体细胞。
(4)细胞表现出全能性的条件:离体、适宜的营养条件、适宜的环境条件。
本题考查细胞全能性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全能性的概念、能对细胞全能性大小进行比较,掌握细胞全能性体现的标志,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8.【答案】B
【解析】解:A、用马铃薯的茎尖等分生组织进行植物组织培养能获得的脱毒苗,A错误;
B、二倍体水稻的种子经低温处理后培育出四倍体,属于多倍体育种,不需要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B正确;
C、经转基因技术培育的良种转基因玉米,涉及到基因工程和植物组织培养技术,C错误;
D、白菜和甘蓝经体细胞杂交过程培育出杂种植株,植物的体细胞杂交是将不同植物的细胞通过细胞融合技术形成杂种细胞,进而利用植物的组织培养将杂种细胞培育成多倍体的杂种植株,D错误。
故选:B。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应用:
1、植物繁殖的新途径:微型繁殖、作物脱毒、人工种子;
2、作物新品种的培育:单倍体育种、突变体的利用;
3、细胞产物的工厂化生产。
本题考查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多倍体育种等知识,要求考生识记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过程、条件及应用等知识;掌握多倍体育种的过程,明确多倍体育种过程中不需要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9.【答案】A
【解析】解:A、愈伤组织在一定条件下才能再分化出根和芽,A错误;
B、愈伤组织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其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B正确;
C、愈伤组织处于分生状态,易受外因影响而产生突变,C正确;
D、愈伤组织是植物细胞脱分化形成的,其全能性高,D正确。
故选:A。
1、植物组织培养:离体的植物组织、器官或细胞(外植体)→脱分化愈伤组织→再分化胚状体→植株(新植体)。
2、愈伤组织的特点:高度液泡化,无定形状态薄壁细胞组成的排列疏松、无规则的组织(色浅)。
本题考查植物组织培养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植物组织培养的具体过程、条件等基础知识,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10.【答案】C
【解析】解:A、茎尖一般没有病毒积累,分裂能力强,可作为植物组织培养的材料,A正确;
B、花瓣细胞属于体细胞,可作为植物组织培养的材料,B正确;
C、花粉是经减数分裂形成的,在此过程中发生了基因重组,因而不一定能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且花粉培养获得是单倍体植株,C错误;
D、叶片细胞属于体细胞,可作为植物组织培养的材料,D正确。
故选:C。
植物的芽、茎尖或根尖的组织细胞一般没有病毒积累,具有较强的分裂能力,全能性程度高,分化程度相对较低,容易脱分化,因此可作为植物组织培养的材料。
本题考查植物组织培养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植物组织培养的概念及适宜材料,能根据题干要求做出准确的判断。
11.【答案】B
【解析】解: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由外植体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需要一定量的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愈伤组织再分化形成根、芽的过程也需要一定浓度的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且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不同配比对形成根、芽的影响不同。题中培养的虽是无根的幼苗且培养液中无植物激素,但是幼苗本身仍然可以产生生长素等植物激素,从而在适宜的温度和光照条件下促进幼苗生根。
故选:B。
解答本题注意以下的关键词:(1)非洲菊幼苗无根(2)培养液中无植物激素(3)温度和光照适宜.
植物细胞表现全能性的条件:①细胞离体和适宜的外界条件(如适宜温度、适时的光照、pH和无菌环境等).②一定的营养(无机、有机成分)和植物激素(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
本题以培养无根的非洲苗为背景考查了激素在植物生命活动调节中的重要作用,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情景分析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
12.【答案】D
【解析】解:A、原代培养一般传代1~10代,A错误;
B、传代培养过程中一般细胞可连续分裂10-50代,B错误;
C、原代培养细胞传至10代左右就不容易传下去,细胞生长停滞,大部分细胞衰老死亡,少数细胞能存活传到40~50代,这部分细胞称为细胞株,但遗传物质并没有发生改变,C错误;
D、细胞株传到50左右不能再继续传代,部分细胞遗传物质改变,具有癌变细胞的特点,可以在培养条件下无限制的传代下去,这部分细胞称为癌细胞,D正确。
故选:D。
原代培养:从机体取出后立即培养的细胞为原代细胞。初次培养称为原代细胞培养。
传代培养:将原代细胞从培养瓶中取出,配制成细胞悬浮液,分装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培养瓶中继续培养,称为传代培养。
细胞株:原代培养细胞传至10代左右就不容易传下去,细胞生长停滞,大部分细胞衰老死亡,少数细胞能存活传到40~50代,这部分细胞称为细胞株。
细胞系:细胞株传到50左右不能再继续传代,部分细胞遗传物质改变,具有癌变细胞的特点,可以在培养条件下无限制的传代下去,这部分细胞称为细胞系。
本题考查动物细胞培养的几个关键概念,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
13.【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动物细胞培养过程,特别是该过程中胰蛋白酶的作用,只要考生识记相关知识点即可正确作答,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对于此类试题,考查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要学会构建知识网络结构,避免不必要的错误。
动物细胞培养就是从动物机体中取出相关的组织,将它分散成单个细胞,然后放在适宜的培养基中,让这些细胞生长和增殖。所以在动物细胞培养时,首先要用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处理动物组织,以分解组织细胞间的物质,使组织分散成单个细胞。
【解答】
A、胰蛋白酶的作用是消化组织细胞间的物质,A错误;
B、胰蛋白酶的作用不是分解培养基的蛋白质,B错误;
C、胰蛋白酶的作用是消化组织细胞间的物质,使组织分散成单个细胞,C正确;
D、胰蛋白酶用于分解细胞外的物质,D错误。
故选:C。
14.【答案】B
【解析】解:刚刚排出的精子,不能立即与卵子受精,必须在雌性动物生殖道发生相应的生理变化后,才能获得受精能力。因此,在体外受精前,要对精子进行获能处理。
故选:B。
受精--受精是精子与卵子结合形成合子(即受精卵)的过程.它包括受精前的准备阶段和受精阶段.
1、受精前的准备阶段
(1)准备阶段1-精子获能.刚刚排出的精子,不能立即与卵子受精,必须在雌性动物生殖道发生相应的生理变化后,才能获得受精能力.
(2)准备阶段2-卵子的准备,动物排出的可能是初级卵母细胞也可能是次级卵母细胞,都要在输卵管内进一步成熟,达到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时,才具备与精子受精的能力.
2、受精阶段(主要包括:精子穿越放射冠和透明带,进入卵黄膜,原核形成和配子结合)
本题考查受精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受精前的准备阶段,明确精子受精前要进行获能处理,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做出准确的判断即可.
15.【答案】B
【解析】解:植物体细胞杂交诱导融合的手段有离心、电刺激、聚乙二醇等试剂,动物细胞融合常常采用的诱导剂灭活的病毒。
故选:B。
植物体细胞杂交和动物细胞融合的比较:
项目
细胞融合原理
细胞融合方法
诱导手段
用途
植物体细胞杂交
细胞膜的流动性,(细胞的全能性)
去除细胞壁后诱导原生质体融合
离心、电刺激、聚乙二醇等试剂诱导
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获得杂交植株
动物细胞融合
细胞膜的流动性
使细胞分散后,诱导细胞融合
离心、电刺激、聚乙二醇、灭活病毒等试剂诱导
制备单克隆抗体的技术之一
本题考查植物体细胞杂交、动物细胞融合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便于构建知识网络。
16.【答案】D
【解析】解:A、胚胎移植不能定向改造动物遗传性状,基因工程可以定向改造动物遗传性状,A错误;
B、A所表示的细胞不一定是受精卵,也可以是胚胎干细胞,B错误;
C、①②两个胚胎来自同一个胚胎,具有相同的遗传物质,C错误;
D、移植时一般选取发育到桑椹胚或囊胚时期的胚胎,D正确。
故选:D。
1、胚胎发育过程:
(1)卵裂期:细胞进行有丝分裂,数量增加,胚胎总体积不增加;
(2)桑椹胚:32个细胞左右的胚胎[之前所有细胞都能发育成完整胚胎的潜能属全能细胞];
(3)囊胚:细胞开始分化,其中个体较大的细胞叫内细胞团将来发育成胎儿的各种组织;而滋养层细胞将来发育成胎膜和胎盘;胚胎内部逐渐出现囊胚腔[注:囊胚的扩大会导致透明带的破裂,胚胎伸展出来,这一过程叫孵化];
(4)原肠胚:内细胞团表层形成外胚层,下方细胞形成内胚层,由内胚层包围的囊腔叫原肠腔。[细胞分化在胚胎期达到最大限度]
2、分析题图:图示为胚胎分割移植过程,其中A可能是受精卵,a表示早期胚胎发育的部分过程。
本题结合图解,考查胚胎工程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早期胚胎发育的具体过程,能正确分析题图,再结合图中信息准确答题。
17.【答案】C
【解析】解:A、由图可知,“三亲婴儿”孕育过程中使用了动物细胞培养、体外受精、核移植等技术,A正确;
B、融合激活后的卵母细胞要培养到MⅡ中期才具备受精能力,从而完成受精作用,B正确;
C、卵母细胞A的捐献者提供的是细胞质,而其携带的血友病基因位于细胞核内的染色体上,所以其携带的血友病基因不能遗传给“三亲婴儿”,C错误;
D、“三亲婴儿”培育技术可以通过核移植来避免细胞质遗传病的遗传,D正确。
故选:C。
1、试管婴儿技术是指通过人工操作使卵子和精子在体外条件下成熟和受精,并通过培养发育为早期胚胎后,再经移植后产生后代的技术。设计试管婴儿技术是通过体外受精获得许多胚胎,然后从中选择符合要求的胚胎,再经移植后产生后代的技术。
2、分析题图:图示表示三亲婴儿的培育过程,由图可知,三亲婴儿的培育采用了核移植技术、体外受精技术、早期胚胎培养技术和胚胎移植技术等。
本题结合图解,考查胚胎工程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胚胎工程涉及的技术手段及其应用,能结合图中信息准确答题,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18.【答案】D
【解析】解:A、三种限制酶作用的化学键相同,都是磷酸二酯键,A正确;
B、三种限制酶切割DNA分子后能形成相同的黏性末端,即CTAG,B正确;
CD、BamHⅠ和BglⅡ的识别序列中含有MboⅠ的识别序列,因此能被BamHⅠ或BglⅡ切割的位点也能被MboⅠ切割,但能被MboⅠ切割的位点不一定能被BamHⅠ或BglⅡ切割,C正确;D错误。
故选:D。
限制酶:
(1)来源:主要是从原核生物中分离纯化出来的。
(2)功能:能够识别双链DNA分子的某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并且使每一条链中特定部位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断开,因此具有专一性。
(3)结果:经限制酶切割产生的DNA片段末端通常有两种形式:黏性末端和平末端。
本题考查限制酶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限制酶的特点及作用,能根据图中信息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19.【答案】A
【解析】解:①利用mRNA逆转录形成属于获得目的基因的方法之一,即人工合成(化学合成),①正确;
②利用PCR技术扩增属于获得目的基因的方法之一,②正确;
③从基因组文库中提取属于获得目的基因的方法之一,③正确;
④目的是来自供体细胞,④错误;
⑤人工合成是获得目的基因的方法之一,⑤正确;
⑥利用DNA转录得到的是RNA,这不是获取目的基因的方法,⑥错误。
故选:A。
获得目的基因的方法:①从基因文库中获取;②利用PCR技术扩增;③人工合成(化学合成)。
本题考查基因工程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基因工程的概念、原理及操作步骤,掌握各操作步骤中需要注意的细节,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20.【答案】B
【解析】解:A、胰岛B细胞中有人的生长激素基因,其DNA可与该DNA探针进行杂交,A错误;
B、胰岛B细胞中人的生长激素基因不表达,所以该细胞中的mRNA不能与探针形成杂交带,B正确;
C、垂体细胞的DNA中含人的生长激素基因,其DNA能与探针形成杂交带,C错误;
D、垂体细胞中人的生长激素基因会转录形成相应的mRNA,该mRNA能与探针形成杂交带,D错误。
故选:B。
1、DNA探针的应用所依据的原理是DNA杂交,DNA杂交是指DNA片段在适合的条件下能和与之互补的另一个片段结合,对最初的DNA片段进行标记,即做成探针。
2、人体有细胞核的细胞中都含有人的生长激素基因,但只在垂体细胞中选择性表达,合成相应的mRNA。
本题考查DNA的杂交技术,属于考纲理解层次,锻炼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理解杂交就是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能和激素基因序列制成DNA探针形成杂交分子的可以是生长激素基因,也可以是由生长激素基因转录的RNA。
21.【答案】ACD
【解析】解:A、对新鲜牛奶消毒常用巴氏消毒法或高温瞬时消毒法,采用此类方法的优点是在达到消毒目的的同时营养物质损伤较少,A正确;
B、酸奶制作过程中需要隔绝空气以利于乳酸菌发酵,B错误;
C、泡菜和酸奶制作都要利用乳酸菌发酵,C正确;
D、酸奶制品中含有乳酸菌,故菌种可从超市买的酸奶制品中获取,D正确。
故选:ACD。
泡菜发酵的实验原理:(1)乳酸菌在无氧条件下,将糖分解为乳酸。(2)利用乳酸菌制作泡菜的过程中会引起亚硝酸盐的含量的变化。温度过高,食盐用量不足10%、腌制时间过短,容易造成细菌大量繁殖,亚硝酸盐含量增加。一般在腌制10天后,亚硝酸盐的含量开始下降。
本题考查发酵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2.【答案】B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发酵工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难度不大。
1、发酵工程生产的产品主要包括微生物的代谢物、酶及菌体本身。
2、产品不同,分离提纯的方法一般不同。(1)如果产品是菌体,可采用过滤,沉淀等方法将菌体从培养液中分离出来;(2)如果产品是代谢产物,可用萃取、蒸馏、离子交换等方法进行提取。
3、发酵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温度、pH、溶氧、通气量与转速等发酵条件。4、发酵过程一般来说都是在常温常压下进行,条件温和、反应安全,原料简单、污染小,反应专一性强,因而可以得到较为专一的产物。
【解答】
A、发酵工程与传统发酵技术都需要利用微生物来进行发酵,A错误;
B、由分析可知,发酵工程的产品主要包括微生物的代谢物、酶及菌体本身,B正确;
C、在发酵工程的发酵环节中,发酵条件不仅影响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也会通过影响酶的活性影响微生物的代谢途径,C正确;
D、单细胞蛋白是指利用发酵工程获得的大量的微生物菌体,D错误。
23.【答案】CD
【解析】解:A、检测抗虫基因是否导入--DNA分子杂交技术,A错误;
B、检测抗虫基因是否转录--分子杂交技术,B错误;
C、检测抗虫基因是否翻译--抗原-抗体杂交,C正确;
D、检测抗虫蛋白生物功能--抗虫接种实验,D正确。
故选:CD。
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
(1)分子水平上的检测:
①检测转基因生物染色体的DNA是否插入目的基因--DNA分子杂交技术。
②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了mRNA--分子杂交技术。
③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
(2)个体水平上的鉴定:抗虫鉴定、抗病鉴定、活性鉴定等。
本题考查基因工程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操作步骤,掌握各操作步骤中需要注意的细节,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24.【答案】AC
【解析】解:A、基因工程能按照人们的意愿定向地改变生物的遗传性状,但生物变异是不定向的,A错误;
B、马铃薯的叶肉细胞可作为受体细胞,之后还需要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将转基因植物细胞培育成转基因植株,B正确;
C、采用反转录的方法得到的目的基因没有内含子,C错误;
D、基因非编码区虽然不能参与合成蛋白质,但是却能够调控非编码区的转录翻译,是目的基因表达必不可少的部分,D正确。
故选:AC。
1、基因工程--又叫DNA重组技术,是指按照人们的意愿,进行严格的设计,并通过体外DNA重组和转基因等技术,赋予生物以新的遗传特性,从而创造出更符合人们需要的新的生物类型和生物产品。
2、基因工程技术的基本步骤:
(1)目的基因的获取:方法有从基因文库中获取、利用PCR技术扩增和人工合成。
(2)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基因表达载体包括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和标记基因等。
(3)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根据受体细胞不同,导入的方法也不一样。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的方法有农杆菌转化法、基因枪法和花粉管通道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最有效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微生物细胞的方法是感受态细胞法。
(4)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分子水平上的检测:①检测转基因生物染色体的DNA是否插入目的基因--DNA分子杂交技术;②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了mRNA--分子杂交技术;③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个体水平上的鉴定:抗虫鉴定、抗病鉴定、活性鉴定等。
本题考查基因工程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基因工程的概念、原理及操作步骤,掌握各操作步骤中需要注意的细节,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25.【答案】AD
【解析】解:A、塑料垃圾中含有大量微生物,不一定含有分解PET塑料的菌株,A错误;
B、筛选培养基中需要加PET塑料粉末作为该菌株的底物,通过菌落特征挑出分解PET塑料的菌落,从而获得分解PET塑料的菌株,B正确;
C、该过程须在无菌无毒的条件下操作,以防止杂菌污染,C正确;
D、斜面培养基中含有大量营养物,可在低温下临时保存菌株,如果长期保存菌种容易变异和发生污染,D错误。
故选:AD。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分离、纯化和保存菌株的一般过程为取样→制成样品悬液→涂布→划线→接种。
本题考查了微生物的分离的相关知识,掌握微生物的培养方法和分离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26.【答案】冲洗 CO2 防止排气时空气中微生物的污染 重铬酸钾 灰绿 30~35℃ 气阀a 醋酸菌是好氧细菌,酒精转变为醋酸需要氧气才能进行
【解析】解:(1)酿造葡萄酒时,在葡萄榨汁前,葡萄要先进行进行冲洗,然后再除去枝梗,可以避免除去枝梗时引起葡萄破损,增加被杂菌污染的机会。
(2)榨汁机要清洗干净,并晾干,发酵装置要清洗干净,并用70%的酒精消毒,再装入葡萄汁,将发酵装置放在18~23℃环境中,发酵过程中由于酵母菌呼吸作用会产生二氧化碳,因此每天拧开气阀b多次,排出发酵过程产生的大量二氧化碳。装置中d处设计成弯曲形状利用了巴斯德的鹅颈瓶的原理,即为了防止排气时空气中微生物的污染。
(3)酵母菌发酵的产物中会产生酒精,利用橙色的重铬酸钾可以检测酒精的存在,酒精遇到橙色的重铬酸钾会变为灰绿色,从而鉴定酒精的存在。
(4)温度是酵母菌生长和发酵的重要条件,20℃左右最适合酵母菌繁殖,因此需要将温度控制在其最适温度范围内。而醋酸菌是嗜温菌,最适生长温度为30℃~35℃,因此要将温度控制在30℃~35℃。醋酸菌是好氧菌,在将酒精变为醋酸时需要氧的参与,因此要适时向发酵装置中充气,需要打开a阀通入空气。
故答案为:
(1)冲洗
(2)CO2 防止排气时空气中微生物的污染
(3)重铬酸钾 灰绿
(4)30~35℃气阀a 醋酸菌是好氧细菌,酒精转变为醋酸需要氧气才能进行
1、果酒制作过程中的相关实验操作:
(1)材料的选择与处理:选择新鲜的葡萄,榨汁前先将葡萄进行冲洗,除去枝梗。
(2)灭菌:①榨汁机要清洗干净,并晾干;②发酵装置要清洗干净,并用70%的酒精消毒。
(3)榨汁:将冲洗除枝梗的葡萄放入榨汁机榨取葡萄汁。
(4)发酵:①将葡萄汁装人发酵瓶,要留要大约13的空间,并封闭充气口;②制葡萄酒的过程中,将温度严格控制在18℃~25℃,时间控制在10~12d左右,可通过出料口对发酵的情况进行,及时的监测。③制葡萄醋的过程中,将温度严格控制在30℃~35℃,时间控制在前7~8d左右,并注意适时通过充气口充气。
2、参与果醋制作的微生物是醋酸菌,其新陈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果醋制作的原理为当氧气、糖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当缺少糖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
本题考查果酒和果醋的制作过程的知识点,要求学生掌握果酒的制作的原理、过程以及发酵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是该题的重点,识记果酒的制作过程是解决重点的关键;理解并识记果醋的发酵过程和原理是解决第(4)问的关键。
27.【答案】淀粉 琼脂 菌落 液体 酒精灯火焰 选择 鉴别 C
【解析】解:(1)①由题干信息可知,该实验的目的是从土壤中分离出能够高效分解淀粉的细菌,故需要配制以淀粉为碳源的固体培养基,为了使培养基凝固成固体,应该向培养基中加入的物质是凝固剂,实验中常采用琼脂。
②将土壤样品接种到已灭菌的培养基上,在恒温培养箱中培养一段时间后,培养基上出现菌落。
③将接种针灭菌后,从②中的培养基上挑取一定量细菌,接种入液体培养基,在恒温摇床上培养24h,使细菌大量繁殖。
(2)上述所有倒平板和接种操作,都应在超净台上酒精灯火焰附近进行,这是因为酒精灯火焰旁有无菌区域。
(3)上述实验步骤中,从用途看,①所用培养基属于选择培养基,如果在培养基中加入碘,由于淀粉遇碘液会变蓝,则该含有碘的培养基从功能上属于鉴别培养基。
(4)从土壤中筛选目的微生物的流程一般为:土壤取样→样品的稀释→将稀释液涂布到培养基上→挑选能生长的菌落→鉴定,故稀释涂布平板法分离纯化土壤中微生物的正确操作步骤是①土壤取样→②称取10g土壤加入盛有90mL无菌水的锥形瓶中制备土壤提取液→④依次稀释至101、102、103、104、105、106、107稀释度→③吸取0.1mL进行平板涂布。
故选:C。
故答案为:
(1)①淀粉 琼脂 ②菌落 ③液体
(2)酒精灯火焰
(3)选择 鉴别
(4)C
1、培养基按功能分:
种类
制备方法
特征
用途
选择培养基
培养基中加入某种化学成分
根据某种微生物的特殊营养要求或其对某化学、物理因素的抗性而设计的培养基使混合菌样中的劣势菌变成优势菌,从而提高该菌的筛选率
加入青霉素分离得到酵母菌和霉菌
鉴别培养基
加入某种试剂或化学药品
依据微生物产生的某种代谢产物与培养基中特定试剂或化学药品反应,产生明显的特征变化而设计
鉴别和区分菌落相似的微生物伊红和美蓝培养基可以鉴别大肠杆菌
2、实验室常用的灭菌方法
(1)灼烧灭菌:将微生物的接种工具,如接种环、接种针或其他金属工具,直接在酒精灯火焰的充分燃烧层灼烧,可以迅速彻底地灭菌,此外,在接种过程中,试管口或瓶口等容易被污染的部位,也可以通过火焰燃烧来灭菌。
(2)干热灭菌:能耐高温的,需要保持干燥的物品,如玻璃器皿(吸管、培养皿)和金属用具等,可以采用这种方法灭菌。
(3)高压蒸汽灭菌:将灭菌物品放置在盛有适量水的高压蒸汽灭菌锅内,为达到良好的灭菌效果,一般在压力为100kPa,温度为121℃的条件下,维持15~30min。
本题考查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要求考生识记培养基的种类和作用,掌握无菌技术的操作等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8.【答案】95%空气和5%的CO2 血清 定期更换培养液 病毒 不会产生免疫排斥反应 从囊胚内细胞团获得的ES细胞是扼杀胚胎获得的,因而用于再生医学涉及人类伦理问题
【解析】解:(1)动物细胞应在的含有95%空气和5%的CO2的混合气体的恒温培养箱中培养,另外为满足细胞对未知因子的需求,在培养基需加入血清等成分。培养过程中为及时清除代谢产物需定期更换培养液。
(2)据图可知,将基因导入宿主细胞所用的载体为病毒。
(3)由于IPS细胞可以来自自身体细胞的诱导,ES细胞可以来自自身胚胎,因此培育人造组织器官的优点是不会产生免疫排斥反应。
(4)ES细胞应用存在部分争议的原因是:从囊胚内细胞团获得的ES细胞是扼杀胚胎获得的,因而用于再生医学涉及人类伦理问题。
故答案为:
(1)95%空气和5%的CO2 血清 定期更换培养液
(2)病毒
(3)不会产生免疫排斥反应
(4)从囊胚内细胞团获得的ES细胞是扼杀胚胎获得的,因而用于再生医学涉及人类伦理问题
1、题图分析:图中,①分离和培养宿主细胞;②将若干个相关的基因导入宿主细胞;③将导入基因的细胞在ES细胞专用培养体系中培养,同时根据需要加入相应物质以促进重编程;④出现ES样克隆后进行iPS细胞的鉴定(细胞形态、表观遗传学、体外分化潜能等方面)。
2、动物细胞培养条件:
(1)无菌、无毒的环境:①消毒、灭菌;②添加一定量的抗生素;③定期更换培养液,以清除代谢废物。
(2)营养物质:糖、氨基酸、促生长因子、无机盐、微量元素等,还需加入血清、血浆等天然物质。
(3)适宜的温度和pH:
(4)气体环境:95%空气(细胞代谢必需的)和5%的CO2(维持培养液的pH)。
本题考查细胞工程和胚胎工程,考查学生识记基础知识的能力。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
29.【答案】动物细胞培养 两个或多个动物细胞融合成一个细胞的过程 选择 克隆化培养 足够数量的能产生所需抗体 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可大量制备
【解析】解:(1)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主要运用了动物细胞培养和动物细胞融合两项基础工程技术,其中动物细胞融合是指两个或多个动物细胞融合成一个细胞的过程。
(2)由于细胞融合是随机的,因此要进行选择培养。该过程中要经过两次筛选,其中第二次筛选前要经过多次克隆化培养和专一抗体检测,以确保筛选出能产生所需抗体的足够数量的杂交瘤细胞。
(3)单克隆抗体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可大量制备的优点。
故答案为:
(1)动物细胞培养 两个或多个动物细胞融合成一个细胞的过程
(2)选择 克隆化培养 足够数量的能产生所需抗体
(3)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可大量制备
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1)制备产生特异性抗体的B淋巴细胞:向免疫小鼠体内注射特定的抗原,然后从小鼠脾内获得相应的B淋巴细胞。
(2)获得杂交瘤细胞:
①将鼠的骨髓瘤细胞与脾细胞中形成的B淋巴细胞融合;
②用特定的选择培养基筛选出杂交瘤细胞,该杂种细胞既能够增殖又能产生抗体。
(3)克隆化培养和抗体检测:
(4)将杂交瘤细胞在体外培养或注射到小鼠腹腔内增殖。
(5)提取单克隆抗体:从细胞培养液或小鼠的腹水中提取。
本题考查单克隆抗体的制备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难度不大。
30.【答案】DNA片段 DNA连接 基因表达载体 氨苄青霉素 标记基因 未导入重组质粒 总蛋白 抗原—抗体杂交
【解析】解:(1)图表示BamHⅠ为限制性内切酶,能识别特定的碱基序列,切割含目的基因的DNA片段,质粒经相同限制酶处理后,形成的黏性末端相同,经DNA连接酶酶的作用获得基因表达载体,也叫重组质粒。由于质粒中含有标记基因抗氨苄青霉素基因,故将重组质粒与感受态大肠杆菌混合后,混合物应接种在含有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基上。在筛选过程起作用,导入重组质粒的大肠杆菌能正常生活,而未导入重组质粒的大肠杆菌则不能在含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基上生活。
(2)检测目的基因是否成功表达,须提取培养后大肠杆菌的总蛋白,通过抗原抗体杂交试验,用相应抗体检测。
故答案为:
(1)DNA片段 DNA连接 基因表达载体 氨苄青霉素 标记基因 未导入重组质粒
(2)总蛋白 抗原—抗体杂交
基因工程技术的基本步骤:
(1)目的基因的获取:方法有从基因文库中获取、利用PCR技术扩增和人工合成。
(2)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基因表达载体包括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和标记基因等。
(3)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根据受体细胞不同,导入的方法也不一样.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的方法有农杆菌转化法、基因枪法和花粉管通道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最有效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微生物细胞的方法是感受态细胞法。
(4)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分子水平上的检测:①检测转基因生物染色体的DNA是否插入目的基因——DNA分子杂交技术;②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了mRNA——分子杂交技术;③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个体水平上的鉴定:抗虫鉴定、抗病鉴定、活性鉴定等。
本题考查基因工程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理解识记有关技术的原理及操作步骤,掌握各操作步骤中需要注意的细节,能将教材中的知识结合题中信息进行迁移应用。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山西省大同市阳高重点中学高二(下)期末生物试卷(含解析),共3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吉林省两地六县重点中学高二(下)期末生物试卷(含解析),共2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甘肃省金昌市永昌第一高级中学高二(下)期末生物试卷(含解析),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实验题,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