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云南省昆明市高二(下)期末生物试卷(含解析)
展开2022-2023学年云南省昆明市高二(下)期末生物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50.0分)
1. 胶原蛋白是细胞外基质中重要的蛋白质,非必需氨基酸含量相对较高。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胶原蛋白是在细胞内的游离核糖体上开始合成的
B. 组成胶原蛋白的单体都可以在人体细胞中合成
C. 变性的胶原蛋白与双缩脲试剂仍能发生紫色反应
D. 用胶原蛋白制作的手术缝合线可以被人体组织吸收
2. 研究人员用蚕豆根细胞作为实验材料,分离获得了各种细胞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可用差速离心的方法分离不同大小的细胞器
B. 具有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在光照条件下不释放氧气
C. 有的单层膜结构的细胞器可能参与调节细胞内的环境
D. 无膜结构的细胞器可发出星射线参与细胞有丝分裂
3. 在不同条件下,某同学利用蛋清加热后得到的蛋白块进行的实验如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试管1
试管2
试管3
蛋白酶
+
-
+
盐酸
-
+
+
蛋白块消失时间
t1
t2
t3
注:“+”表示加入该物质“-”表示不加入该物质
A. 蛋白酶能为化学反应提供活化能
B. 盐酸能够专一性催化蛋白质水解
C. 在其他反应条件相同时,t1可能大于t2
D. 盐酸和蛋白酶同时存在时,t3一定小于t1和t2
4. 某植物根细胞运输物质M和N的速率随氧气浓度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物质M不可能代表二氧化碳
B. a点时,运输物质M所需能量来自细胞质基质中的化学反应
C. 与c点相比,限制b点物质运输速率的主要因素是能量
D. c与d比较,说明根细胞膜上物质M的转运蛋白比物质N的转运蛋白多
5. 下列关于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共同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实质都是有机物氧化分解并释放能量的过程
B. 都有物质的分解,又有物质的合成
C. 每个阶段都能产生一定量的ATP
D. 都能产生[H],又能消耗[H]
6. 某二倍体生物(2n=8)精巢中不同细胞的染色体组数和染色体数目的关系有a、b、c三种情况,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在a→b的过程中,可能进行了染色体的复制
B. 在b→c的过程中,着丝粒可能发生了分裂
C. b细胞可能正在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
D. c细胞中一定存在同源染色体
7. 下列关于真核细胞中mRNA、tRNA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都含有C、H、O、N、P五种元素
B. 都通过转录合成,均参与翻译过程
C. 在细胞周期中mRNA的种类和含量不会发生变化
D. 翻译时,所需tRNA与氨基酸的种类数不一定相同
8. 组蛋白是构成染色质的一类重要蛋白质。若组蛋白的赖氨酸残基上的氨基乙酰化,会使组蛋白与DNA的结合变得松散,RNA聚合酶更容易结合到DNA分子上发挥作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组蛋白通过乙酰化来影响基因的表达,属于表观遗传的现象
B. 若组蛋白发生乙酰化现象,则与其结合的基因的表达就会受到抑制
C. 组蛋白还可能发生甲基化等修饰,从而影响基因的表达过程
D. RNA聚合酶与启动子识别结合后,能使DNA双链中的碱基得以暴露
9. 图甲表示某种单基因遗传病的系谱图,图乙表示基因检测过程中用限制酶l处理各家庭成员的相关基因得到不同大小的片段后进行电泳的结果。电泳结果中的条带表示检出的特定长度的酶切片段,数字表示碱基对的数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或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B. 该病最可能是由于正常基因发生碱基对的增添导致
C. 该病的致病基因碱基序列可被限制酶1识别
D. Ⅱ3号与正常男性婚配,后代必患该病
10. 某研究小组为比较甲、乙两种抗生素对某细菌生长和繁殖的抑制能力,分别将含有两种抗生素的纸片放在布满某细菌的培养基上,得到的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不含抗生素的纸片周围的细菌也可能具有耐药性
B. 抗生素甲比抗生素乙的抑菌效果好
C. 抗生素诱导细菌产生的耐药性有利于细菌的生长和繁殖
D. 也可用此方法来比较两种抗生素对病毒的抑制能力
11. 高温条件下进行剧烈运动要循序渐进,避免中暑。轻症中暑表现为头晕、头疼、面色潮红、口渴、大量出汗、心悸等。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患者内环境中的抗利尿激素含量减少
B. 患者面部皮肤血管舒张、血流量增多
C. 中暑后应适当补充生理盐水,缓解水盐失衡
D. 中暑后应尽快脱离高热环境,通过增加散热降低体温
12. 下列关于神经系统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外周神经系统包括脑神经和脊神经
B.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大脑、小脑、脑干和脊髓等
C. 传出神经均由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两部分组成
D. 神经中枢负责调控特定生理功能
13. 研究发现,某甲亢患者体内产生了一种物质TSI,它能与促甲状腺激素(TSH)竞争性结合TSH受体,导致患者体内的甲状腺激素总是处于较高水平,TSI的作用机理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几乎全身所有细胞都有甲状腺激素受体
B. TSI与TSH可能具有部分相似的分子结构
C. 甲亢患者体内的TSH含量高于正常水平
D. 可通过注射能与TSI特异性结合的药物来缓解甲亢的症状
14. 接种流感病毒灭活疫苗是国际上普遍采用的预防流感的措施。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人体抵御流感病毒的第一、二道防线是牛来就有的,是由遗传决定的
B. 该疫苗中的灭活病毒可被巨噬细胞和B细胞特异性识别
C. 接种该疫苗一段时间后被流感病毒感染,记忆B细胞可迅速增殖分化成浆细胞
D. 某些活化的细胞毒性T细胞可识别并裂解被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
15. 下列关于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促进苹果果实发育的过程中起协同作用的激素有赤霉素、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
B. 苹果果实成熟过程中,乙烯的产生主要受基因表达调控,也受环境因素的影响
C. 小麦成熟时经历先干热又遇大雨,种子容易在穗上发芽,可能与脱落酸分解有关
D. 小麦的光敏色素可以把吸收的红光和蓝光转导成化学信号,进而影响特定基因表达
16. 下列关于农业害虫防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黑光灯诱捕害虫增加了其死亡率
B. 应在害虫种群数量为K2时开始防治
C. 施用昆虫信息素诱捕或警示害虫可降低其种群密度
D. 可利用害虫与其他生物之间的捕食和寄生关系进行防治
17. 下列与群落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物种丰富度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是决定群落性质的最重要因素
B. 水分、温度、阳光等因素对群落外貌和物种组成的影响很大
C. 群落内种群相互关系的发展变化和人类活动都会影响群落的演替
D. 群落中捕食者往往捕食个体数量较多的物种,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
18. 生态农业“田园综合体”是集现代农业、休闲旅游、田园社区为一体的多村可持续性综合发展新模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生态系统的结构由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组成
B. 该生态系统中粪便、作物残留中的有机物直接被植物利用实现了物质循环再生
C. 间种套作、蔬菜大棚中的多层育苗,增加了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D. 该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可以自给自足
19. 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B. 生物多样性在促进生态系统中基因流动方面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
C. 建立精子库、种子库是保护濒危物种的重要措施
D. 森林砍伐不可能导致野生物种栖息地的碎片化
20. 植物可通过释放挥发性的有机物“说话”,提醒种群内的其他植物主动防御可能出现的植食性昆虫;植食性昆虫也可以“偷听”植物说话。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植物“说话”的内容属于物理信息,可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
B. 植食性昆虫可通过“偷听”植物“说话”来辨别和摄取食物
C. 植物与植食性昆虫之间的信息传递是长期协同进化的结果
D. 生物种群问和种群内部的信息流是维持其稳定的重要因素
21. 如图是利用发酵工程生产青霉素的工艺流程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①过程表示接种青霉菌,该过程是发酵工程生产青霉素的中心环节
B. 发酵过程中要及时添加必需的营养组分,要严格控制温度、溶解氧、pH等
C. 可通过检测培养液中微生物数量、产物浓度等以了解发酵进程
D. ②过程是根据青霉素的性质来进行提取、分离和纯化的
22. 开放式植物组织培养技术通过在培养基中添加广谱杀菌剂替代灭菌,能有效降低培养过程中的污染,并简化了培养程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用广谱抗菌剂替代灭菌可以减少不耐高温的营养物质和激素的分解
B. 外植体脱分化形成的愈伤组织是不定形的薄壁组织团块
C. 再分化的发育方向受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浓度、比例等因素的影响
D. 生产中常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获得植物的次生代谢产物
23. 2017年诞生的世界首个核移植“三亲婴儿”的培育过程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该过程涉及动物细胞培养、细胞核移植等技术
B. 过程①常用显微操作去核法对乙的MⅡ期卵母细胞进行处理
C. 过程②需要在培养基中添加琼脂和血清,并置于无菌无毒环境
D. 该培育过程避免了甲的线粒体遗传病基因传递给后代
24. 利用胚胎工程技术获得具有优良性状的牛和羊,大大促进了我国畜牧业的发展。下列与胚胎工程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卵细胞膜及其膜外的透明带发生生理反应可以防止多个精于入卵
B. 卵裂时胚胎的细胞数量不断增加,但胚胎总体积并不增加
C. 胚胎移植的实质是早期胚胎在相同生理环境下空间位置的转移
D. 胚胎分割时需要均分桑椹胚的内细胞团,可看作无性繁殖
25. 苏云金杆菌的Cry蛋白具有杀虫毒性,但毒力有限。科学家通过将Cry蛋白第168位的组氨酸替换为精氨酸后,使其对烟草天蛾的毒力提高了3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改造Cry蛋白的直接操作对象是蛋白质
B. 改造Cry蛋白的基础是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C. Cry蛋白的杀虫毒性体现了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生物性状
D. Cry蛋白需要在内质网和高尔基体进行加工后才具有生物活性
二、探究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50.0分)
26. 小球藻是一种单细胞真核生物,可利用细胞膜上的无机碳转运蛋白,将水中的HCO3−转运进入细胞,HCO3−在碳酸酐酶(CA)的作用下转化为CO2,CO2和C5在Rubisco的催化下形成C3。研究人员将小球藻细胞分别置于4种条件下进行培养,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l)小球藻细胞中Rubisco存在的场所是 ______ ,CO2和C5形成C3的过程称作 ______ 。
(2)根据图甲结果,可以推测2-4d内对小球藻细胞密度影响较大的环境因素是 ______ ,依据是 ______ 。
(3)由图乙可知,与高CO2浓度相比,低CO2浓度条件下胞内CA活性 ______ (填“更高”“更低”或“相同”)。据题分析,在低CO2浓度条件下,小球藻仍能维持较高光合速率的原因是 ______ 。
27. 某种昆虫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体色和翅形分别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Y染色体上不含体色和翅形的相关基因。用纯合黑体雄虫与纯合灰体雌虫杂交,F1雌雄个体相互交配,F2的体色及其比例为灰体♀:灰体♂:黑体♀:黑体♂=3:3:1:1。回答下列问题。
(l)灰体和黑体这对相对性状中的显性性状为 ______ 。控制体色的基因位于 ______ (填“常染色体”或“X染色体”)上,判断依据是 ______ 。
(2)现有该昆虫纯合锯翅和纯合圆翅雌雄个体若干,设计一代杂交实验来确定控制翅形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X染色体上。
①实验设计思路: ______ ;
②预期结果和结论: ______ 。
(3)现已确定翅形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圆翅对锯翅为显性。用纯合黑体锯翅雄虫与纯合灰体圆翅雌虫杂交,F1雌雄个体相互交配,F2雄性个体中黑体圆翅个体所占比例为 ______ 。
28. 人感受到痒会出现抓挠行为,抓挠能减轻痒觉。回答下列问题
(1)痒觉是在 ______ 中产生的一种感觉,其形成过程 ______ (填“属于”或“不属于”)反射,原因是 ______ 。
(2)初步研究发现,痒觉、触觉及痛觉形成的神经通路相同,据此推测抓挠能减轻痒觉的原因是 ______ 。进一步研究发现,抓挠形成痛觉时相关神经元突触前膜内的 ______ 会释放5-羟色胺,使突触后膜的膜电位变为 ______ ,从而产生兴奋使人感到愉悦。
(3)最新研究表明,一些神经元的胃泌素释放肽受体( GRPR)是痒觉形成的必要条件。为验证上述结论,选择正常小鼠和 ______ 的小鼠分别作为对照组和实验组,用致痒物刺激两组小鼠,若 ______ ,则结论成立。
29. 外来物种入侵对地区的经济、环境和社会都会造成巨大危害。研究表明入侵植物可通过如图所示的途径影响原有生态系统。
回答下列问题。
(1)用样方法调查某多年生入侵植物的种群密度,选取样方时应注意的事项有 ______ (答出2点即可)。调查发现,该植物数量每年都以160%的增长率(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增加,已知其初始数量为N,则t年后种群数量将达到 ______ 。
(2)入侵植物与原有的生产者都占据着相对稳定的生态位,意义是 ______ 。
(3)据图分析,与迁入的初级消费者相比,迁入的次级消费者同化能量的去向不包括 ______ 。若原有的初级消费者不采食入侵植物,则原有的次级消费者数量会减少,原因是 ______ 。
(4)在修复因外来物种入侵而被破坏的生态系统时,需要有效选择生物组分并合理布设,使系统能自我优化、调节、更新;还需要考虑经济系统和社会系统的影响力。这遵循了生态工程的 ______ 原理和 ______ 原理。
30. 癌症患者进行化疗后,体内白细胞数量会大幅降低,可注射GM-CSF(一种细胞因子)以增加白细胞数量。某科研团队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大量生产GM-CSF,满足了临床需求。相关限制酶的酶切位点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l)体外大量获得GM-CSF基因的方法是 ______ ,用该方法获取GM-CSF基因的过程中需要加入一对引物,其作用是 ______ 。
(2)据图分析,该科研团队构建GM-CSF基因表达载体时,不选择限制酶BamHⅠ的原因是 ______ ;与只选择EcoRⅠ相比,选择PstⅠ和HindⅢ两种限制酶同时处理目的基因和质粒的优点是 ______ 。
(3)将GM-CSF基因表达载体导入大肠杆菌前,一般先用Ca2+处理大肠杆菌的目的是 ______ 。
(4)该科研团队利用质粒中的标记基因筛选出含有GM-CSF基因重组质粒的大肠杆菌。筛选时,应先用含有 ______ 的培养基1筛选己导入质粒的大肠杆菌,再将培养基1中的菌落分别单独接种到含 ______ 的培养基2中进行筛选。若在培养基2中未形成菌落,则其在培养基l中形成的对应菌落是由含重组质粒的大肠杆菌繁殖而成的。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解:A、胶原蛋白在游离核糖体上合成肽链,然后核糖体会与肽链一起整体移动到内质网上继续合成,A正确;
B、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组成胶原蛋白质的氨基酸中的必需氨基酸不能在人体细胞中合成,只能从食物中获取,B错误;
C、变性的胶原蛋白质虽已变性但肽键仍在,与双缩脲试剂仍能发生紫色反应,C正确;
D、从某些动物组织中提取的胶原蛋白,可以用来制作手术缝合线。手术后过一段时间,这种缝合线可以被人体组织吸收,从而避免拆线的痛苦,D正确。
故选:B。
氨基酸的结构特点是至少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还含有一个氢原子和一个侧链基团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形成多肽,组成生物蛋白质的氨基酸分为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
本题结合信息分析考查蛋白质的结构和蛋白质的营养价值,引起学生关注生命健康,要求掌握氨基酸和蛋白质的结构特点,蛋白质的合成、加工过程等知识,再结合题干信息进行分析判断。
2.【答案】D
【解析】解:A、可用差速离心法,也就是逐渐提高离心速率的方法分离不同大小的细胞器,A正确;
B、蚕豆根细胞具有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是线粒体,在光照条件下不释放氧气,B正确;
C、液泡具有单层膜结构,可能参与调节细胞内的环境,C正确;
D、中心体无膜结构,可发出星射线参与细胞有丝分裂,但蚕豆根细胞没有中心体,D错误。
故选:D。
1、分离细胞器常用的方法为差速离心法。
2、具有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无膜结构的细胞器有中心体和核糖体,其它的为单层膜结构。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各类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难度适中。
3.【答案】C
【解析】解:A、蛋白酶能降低化学反应所需的活化能,A错误;
B、盐酸是无机催化剂,没有专一性,不能够专一性催化蛋白质水解,B错误;
C、酶的作用条件需要适宜的温度和pH,若在高温、低温、过酸、过碱等条件下,酶的活性降低甚至失活,此时,t1可能大于t2,C正确;
D、过酸会导致酶的活性降低甚至失活,盐酸和蛋白酶同时存在时,t3不一定小于t1和t2,D错误。
故选:C。
酶的作用机理是降低化学反应所需的活化能,作用特点是具有高效性、专一性、反应条件温和等。
本题考查了酶的相关知识,掌握酶的作用机理和作用特点是解题的关键。
4.【答案】D
【解析】解:A、二氧化碳通过自由扩散进出细胞,根据试题分析,物质M是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细胞的,不可能代表二氧化碳,A正确;
B、a点时,运输物质M所需能量来自无氧呼吸,无氧呼吸是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的化学反应,B正确;
C、c点与b点的变量是氧气浓度,b点氧气浓度低,有氧呼吸弱,提供给主动运输的能量少,与c点相比,限制b点物质运输速率的主要因素是能量,C正确;
D、c与d之间有两个变量,氧气浓度和运输的物质(细胞膜上运输不同物质的载体蛋白数量不同),二者无法对比得出根细胞膜上物质M的转运蛋白比物质N的转运蛋白多的结论,D错误。
故选:D。
分析曲线图可知,随着氧气浓度的增加,物质运输速率先增加后稳定,说明是主动运输。主动运输速率受能量和载体蛋白的影响,与c点相比,限制b点物质运输速率的主要因素是能量(氧气浓度);与b点相比,限制d点物质运输速率的主要因素是载体蛋白的数量。
本题考查了物质的跨膜运输,意在考查考生的审题和理解能力,难度适中。
5.【答案】C
【解析】解:A、细胞呼吸包括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实质都是有机物氧化分解并释放能量的过程,A正确;
B、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都有葡萄糖的分解,又都有[H]、ATP等物质的合成,B正确;
C、有氧呼吸各阶段都能产生一定量的ATP,无氧呼吸只在第一阶段生产少量ATP,无氧呼吸第二阶段不产生ATP,C错误;
D、有氧呼吸前两个阶段产生[H,第三阶段消耗[H];无氧呼吸第一阶段产生[H],第二阶段消耗[H],D正确。
故选:C。
1、有氧呼吸的第一、二、三阶段的场所依次是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和线粒体内膜。有氧呼吸第一阶段是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和 [H],合成少量ATP;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和水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H],合成少量ATP;第三阶段是氧气和[H]反应生成水,合成大量ATP。
2、无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和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相同。无氧呼吸由于不同生物体中相关的酶不同,在植物细胞和酵母菌中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在动物细胞和乳酸菌中产生乳酸。
本题的知识点是有氧呼吸无氧呼吸的具体过程和场所,两种无氧呼吸方式的产物不同,主要考查学生对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过程的比较与运用能力。
6.【答案】A
【解析】解:A、a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为体细胞中的一半,b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和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相等,因此a→b的过程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该过程中没有进行染色体的复制,A错误;
B、在b→c的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和染色体组数都加倍,说明着丝粒可能发生了分裂,B正确;
C、b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和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相等,可能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故b细胞可能正在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C正确;
D、c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的2倍,说明c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故c细胞中一定存在同源染色体,D正确。
故选:A。
减数分裂是有性生殖的生物产生生殖细胞时,从原始生殖细胞发展到成熟生殖细胞的过程。这个过程中DNA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两次,产生的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本物种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一半。
减数分裂过程:
(1)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染色体的复制。
(2)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
(3)减数第二次分裂:①前期:染色体散乱的排布与细胞内;②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③后期: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④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本题主要考查细胞分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生物学问题作出准确的判断,难度适中。
7.【答案】C
【解析】解:A、mRNA、tRNA都含有C、H、O、N、P五种元素,A正确;
B、mRNA、tRNA都通过转录合成,均参与翻译过程,前者是翻译的模板,后者在翻译过程中转运氨基酸,B正确;
C、在细胞周期中会发生蛋白质的合成,而蛋白质合成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其中转录过程中会合成mRNA,因此mRNA的种类和含量会发生变化,C错误;
D、由于一种氨基酸可以由一种或多种tRNA来转运,因此翻译时,所需tRNA与氨基酸的种类数不一定相同,D正确。
故选:C。
1、mRNA是翻译的模板。
2、关于tRNA,考生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把握:
(1)结构:单链,存在局部双链结构,含有氢键;
(2)种类:61种;
(3)特点:专一性,即一种tRNA只能携带一种氨基酸,但一种氨基酸可由一种或几种特定的tRNA来转运;
(4)作用:识别密码子并转运相应的氨基酸。
本题考查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要求考生识记遗传信息转录和翻译的过程、场所、条件及产物等基础知识,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8.【答案】B
【解析】解:A、组蛋白是构成染色质的一类重要蛋白质,组蛋白通过乙酰化来影响基因的表达,生物体基因的碱基序列保持不变,属于表观遗传,A正确;
B、若组蛋白的赖氨酸残基上的氨基乙酰化,会使组蛋白与DNA的结合变得松散,RNA聚合酶更容易结合到DNA分子上发挥作用,转录过程更容易,表达未受抑制,B错误;
C、构成染色体的组蛋白发生甲基化、乙酰化等修饰会影响基因的表达过程,C正确;
D、RNA聚合酶与启动子识别结合后,开始转录,能使DNA双链中的碱基得以暴露让转录过程可以正确进行,D正确。
故选:B。
表观遗传是指生物体基因的碱基序列保持不变,但基因表达和表型发生可遗传变化的现象,如DNA的甲基化,甲基化的基因不能与RNA聚合酶结合,导致无法进行转录产生mRNA,进而使翻译不能进行,最终无法合成相应的蛋白质,从而抑制基因的表达。
本题主要考查表观遗传、转录和翻译的相关知识点,要求考生识记相关知识,并结合所学知识准确答题。
9.【答案】D
【解析】解:A、由分析可知,该病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A错误;
B、由分析可知,A、a基因中碱基对数量都是900kb,该病最可能是由于正常基因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导致,B错误;
C、由分析可知,该病的正常基因(a)碱基序列可被限制酶1识别,C错误;
D、Ⅱ3号(XAXA)与正常男性(XaY)婚配,后代必患该病,D正确。
故选:D。
图甲分析:有病的1和2生出不患病的4,说明该遗传病为显性遗传病。
图乙分析:1和3都只有900kb一条带,4有750kb和150kb两条带,该两条带应是限制酶l切割900kb基因序列产生的,2有900kb、750kb和150kb三条带。说明1、3、4为纯合子,2为杂合子,因此判断该遗传病为伴X显性遗传病。假设控制该遗传病基因用A、a表示,则1、2、3、4基因型分别为XAY、XAXa、XAXA、XaY。
本题结合图解,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要求考生识记人类遗传病的类型及特点,能正确分析题图,结合所学的知识推断该遗传病可能的遗传方式,属于考纲理解层次的考查。
10.【答案】A
【解析】解:A、细菌群体中本身就存在耐药性,故不含抗生素的纸片周围的细菌也可能具有耐药性,A正确;
B、抗生素甲的抑菌圈比抗生素乙的抑菌圈小,故抗生素甲比抗生素乙的抑菌效果差,B错误;
C、细菌群体中本身就存在耐药性,抗生素只是对细菌进行定向选择,C错误;
D、病毒只能寄生于活细胞里,在普通培养基无法存活,故无法用此方法来比较两种抗生素对病毒的抑制能力,D错误。
故选:A。
本实验是利用抗生素抑制细菌的生长来检测细菌对各种抗生素的药敏程度,实验结果可通过抑菌圈的大小来确定杀菌能力,抑菌圈越大表示杀菌能力越强。某些细菌对抗生素的抗药性,是抗生素对细菌长期定向选择的结果,属于自然选择。
本题考查生物进化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1.【答案】A
【解析】解:A、患者口渴、大量出汗,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加,A错误;
B、中暑患者需要增加散热,毛细血管舒张、汗腺分泌增加,血流量增多,B正确;
C、大量出汗会排出过多的无机盐,影响水盐平衡和酸碱平衡,应适当补充生理盐水,缓解水盐平衡,C正确;
D、中暑患者需要增加散热,应尽快脱离高热环境,通过增加散热降低体温,D正确。
故选:A。
1、炎热环境→皮肤温觉感受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增加散热(毛细血管舒张、汗腺分泌增加)→体温维持相对恒定。
2、体内失水过多或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多→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水增加→尿量减少,同时大脑皮层产生渴觉(饮水)。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体温调节和水盐平衡的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难度适中。
12.【答案】C
【解析】解:A、神经系统由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组成,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外周神经系统包括脑神经和脊神经,A正确;
B、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脑包括大脑、小脑、脑干,B正确;
C、传出神经,也叫运动神经,把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传到各个器官或外围部分的神经,是由传出神经纤维组成的神经,能把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传到各个器官或外围部分。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是传出神经,C错误;
D、一个神经中枢负责调控一个特定生理功能,如呼吸中枢和心血管运动中枢,D正确。
故选:C。
神经系统的组成: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叫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发出的脑神经和由脊髓发出的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叫周围神经系统。
本题考查神经系统的组成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
13.【答案】C
【解析】解:A、甲状腺激素能作用于全身几乎所有细胞,因此几乎全身所有细胞都有甲状腺激素受体,A正确;
B、由图可知,TSI与促甲状腺激素(TSH)竞争性结合 TSH受体,推测TSI与TSH可能具有部分相似的分子结构,B正确;
C、甲亢患者血清中甲状腺激素浓度高于正常水平,甲状腺激素能反馈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活动,导致体内的TSH含量低于正常水平,C错误;
D、甲亢是由于患者体内产生的TSI能与促甲状腺激素(TSH)竞争性结合 TSH受体,导致患者体内的甲状腺激素含量总是处于较高水平,可通过注射能与TSI特异性结合的药物来缓解甲亢的症状,D正确。
故选:C。
1、甲状腺的分级调节:如果外界条件寒冷或者甲状腺激素含量低等情况下,下丘脑会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这种激素作用于垂体后,使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作用于甲状腺,使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
2、甲状腺激素的反馈调节:当甲状腺激素增多后,反过来又会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激素分泌,使得机体得到甲状腺激素的调节,同时又保证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致过多。
本题考查动物激素的调节,要求考生识记甲状腺激素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过程,能正确分析题图,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14.【答案】B
【解析】解:A、人体抵御流感病毒的第一、二道防线是生来就有的,属于非特异性免疫,是由遗传决定的,A正确;
B、巨噬细胞具有识别抗原的功能,没有特异性识别,B错误;
C、接种该疫苗一段时间后被流感病毒感染会引发机体的二次免疫,记忆B细胞可迅速增殖分化成浆细胞,浆细胞产生大量抗体,C正确;
D、在细胞免疫中,某些活化的细胞毒性T细胞可识别并裂解被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释放出流感病毒,被体液中的抗体特异性结合,最终被消灭,D正确。
故选:B。
1、记忆细胞的特点:寿命长,对抗原十分敏感,能“记住”入侵的抗原,相同抗原再次入侵时,记忆细胞比普通的B细胞更快地作出反应,即很快分裂产生新的浆细胞和记忆细胞,浆细胞再产生抗体消灭抗原,此为二次免疫反应。
2、体液免疫B淋巴细胞受抗原刺激后,经一系列的分化、增殖成为浆细胞,浆细胞产生抗体,抗体进入体液而形成的特异性免疫。对于外毒素,体液免疫发挥作用;对于胞内寄生生物,体液免疫先起作用,阻止寄生生物的传播感染,当寄生生物进入细胞后,细胞免疫将抗原释放,再由体液免疫最后清除。
本题以禽流感为素材,考查特异性免疫、免疫预防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
15.【答案】D
【解析】解:A、赤霉素促进细胞伸长,促进细胞分裂与分化,促进果实发育;细胞分裂素促进细胞分裂,生长素促进细胞伸长生长,影响果实的发育,三者在促进苹果果实发育的过程中起协同作用,A正确;
B、苹果果实成熟过程中,乙烯的产生在根本上是基因组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上程序性表达的结果,也受光照、温度等环境因子的影响,B正确;
C、脱落酸抑制细胞分裂,维持种子休眠,小麦成熟时经历先干热又遇大雨,种子容易在穗上发芽,可能与脱落酸分解有关,C正确;
D、光敏色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远红光,可以把吸收的红光和远红光转导成化学信号,进而影响特定基因表达,D错误。
故选:D。
1、生长素具有促进植物生长的作用,在生产上的应用主要有:(1)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2)促进果实发育;(3)防止落花落果。
2、赤霉素的生理作用是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茎秆伸长和植物增高。此外,它还有促进麦芽糖化,促进营养生长,防止器官脱落和解除种子、块茎休眠促进萌发等作用。
3、细胞分裂素在根尖合成,在进行细胞分裂的器官中含量较高,细胞分裂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分裂和扩大,此外还有诱导芽的分化,延缓叶片衰老的作用。
4、脱落酸在根冠和萎蔫的叶片中合成较多,在将要脱落和进入休眠期的器官和组织中含量较多。脱落酸是植物生长抑制剂,它能够抑制细胞的分裂和种子的萌发,还有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促进休眠和提高抗逆能力等作用。
5、乙烯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此外,还有促进老叶等器官脱落的作用。
本题考查植物激素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16.【答案】B
【解析】解:A、黑光灯诱杀昆虫,利用的是昆虫的趋光性,所以黑光灯诱捕增加了其死亡率,A正确;
B、害虫种群在K2时增长速度最快,所以应该在K2之前进行防治,B错误;
C、利用昆虫信息素诱导或警示害虫属于生物防治,可降低其种群密度,C正确;
D、利用种间关系在农业中的应用主要是提高农产品或畜产品的产量,以及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所以可利用害虫与其他生物之间的捕食和寄生关系进行防治,D正确;
故选:B。
(1)黑光灯诱杀昆虫,利用的是昆虫的趋光性。
(2)S型曲线:是受限制的指数增长函数,描述食物、空间都有限,存在环境容纳量的最大值K,K值时,种群增长率为0,在K2时,种群增长率最大。
本题主要考查种群,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及如何运用其中的关系进行防控和治理,难度不大。
17.【答案】A
【解析】解:A、物种丰富度是指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群落中的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是决定群落性质的最重要因素,A错误;
B、阳光、温度、水分等随季节变化,群落外貌和结构也会随之发生规律变化,故水分、温度、阳光等因素对群落外貌和物种组成的影响很大,B正确;
C、影响群落演替的因素有群落外界环境的变化、生物的迁入和迁出、群落内部种群相互关系的发展变化以及人类的活动等,C正确;
D、捕食者往往捕食数量多的物种,这样就会避免出现一种或少数几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占绝对优势的局面,为其他物种的形成腾出空间,因此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物种的多样性,D正确。
故选:A。
1、生物群落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一个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展变化的动态系统。在群落的发展变化过程中,一些物种的种群消失了,另一些物种的种群随之而兴起,最后,这个群落会达到一个稳定阶段。像这样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就叫做演替。
2、物种丰富度: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物种丰富度是描述群落中物种多样性的主要指标。
本题主要考查群落丰富度、演替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生物学问题作出准确的判断,难度适中。
18.【答案】C
【解析】解:A、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两方面的内容:生态系统的成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食物链和食物网,A错误;
B、该生态系统中粪便、作物残留中的有机物不能直接被植物利用,需要被分解为无机物之后,才能被植物利用,B错误;
C、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因此间种套作、蔬菜大棚中的多层育苗,增加了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C正确;
D、生态系统中的能量逐级递减,不能自给自足,D错误。
故选:C。
研究能量流动可以帮助人们科学规划、设计人工生态系统,使能量得到最有效的利用,也可以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如农田生态系统中必须清除杂草、防治农作物的病虫害。
本题考查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要求学生能够分析选项信息并能够结合所学知识作答,对相关知识进行总结归纳并运用到实际问题的分析中是学习的窍门。
19.【答案】D
【解析】解:A、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A正确;
B、生物多样性在促进生态系统中基因流动和协同进化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这属于间接价值,B正确;
C、科研人员通过建立种子库、精子库、基因库等以实现对濒危物种基因的保护,C正确;
D、森林砍伐等人类活动可导致某些野生物种的栖息地丧失或碎片化,D错误。
故选:D。
1、生物多样性包括生态系统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基因多样性三个层次,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条件,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生态安全和粮食安全的保障。
2、生态系统多样性是指地球上的生境、生物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多样化,还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功能等,随着时间变化而变化的多样性。
3、生物多样性价值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直接价值,指对人类的社会生活有直接影响和作用的价值。例如,药用价值、观赏价值、食用价值和生产使用价值等;
(2)间接价值,一般表现为涵养水源、净化水质、巩固堤岸、防止土壤侵蚀、降低洪峰、改善地方气候、吸收污染物,调节碳氧平衡,在调节全球气候变化的作用,主要指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的作用等;
(3)潜在价值,指还没发现的对人类或生态系统有何种作用的价值。
本题考查生物多样性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及保护措施,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20.【答案】A
【解析】解:AB、根据题意“植物可通过释放挥发性的有机物“说话”,提醒种群内的其他植物主动防御可能出现的植食性昆虫;植食性昆虫也可以“偷听”植物说话”可知,植物“说话”的内容属于化学信息,植食性昆虫可通过“偷听”植物“说话”来辨别和摄取食物,体现了信息传递可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A错误,B正确;
C、植食性昆虫和植物之间是捕食关系,二者相互影响,故植物与植食性昆虫之间的信息传递是长期协同进化的结果,C正确;
D、信息传递存在于同种生物的不同个体之间或不同物种之间,生物种群间和种群内部的信息流是维持其稳定的重要因素,D正确。
故选:A。
信息传递影响生物的生长、发育、繁殖,以及取食、居住社会行为等。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生物种群的繁衍,也离不开信息的传递。信息还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进而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
本题考查生态系统信息种类和作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分析题意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21.【答案】A
【解析】解:A、①过程表示接种青霉菌,发酵工程具体包括:菌种的选育,扩大培养,培养基的配制、灭菌,接种,发酵,产品的分离、提纯等环节,发酵才是发酵工程生产青霉素的中心环节,A错误;
B、环境条件不仅会影响微生物的生长繁殖,而且会影响微生物代谢物的形成,故发酵过程中要及时添加必需的营养组分,要严格控制温度、溶解氧、pH等,B正确;
C、可通过检测培养液中微生物数量(方法有稀释涂布平板法、显微镜直接计数法)、产物浓度等以了解发酵进程,C正确;
D、②过程是青霉素的提取、分离和纯化,该过程需要根据青霉素的性质来进行,这是发酵工程中发酵物的提取、分离和纯化的原则,D正确。
故选:A。
发酵工程是指利用微生物的特定功能,通过现代工程技术,规模化生产对人类有用的产品。它涉及菌种的选育和培养、产物的分离和提纯等方面。具体包括:菌种的选育,扩大培养,培养基的配制、灭菌,接种,发酵,产品的分离、提纯等环节。
本题考查发酵工程的基本环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22.【答案】D
【解析】解:A、由题干信息可知,在培养基中添加广谱杀菌剂替代灭菌,能有效降低培养过程中的污染,同时可以培养基中减少不耐高温的营养物质和激素的分解,A正确;
B、愈伤组织是一种高度液泡化,呈不定形的薄壁组织团块,B正确;
C、再分化的发育方向受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浓度、比例等因素的影响,培养基中的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用量的比值低,有利于芽的分化,培养基中的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用量的比值高,有利于根的分化,C正确;
D、生产中常采用植物细胞培养获得植物的次生代谢产物,D错误。
故选:D。
植物组织培养是将离体的植物组织在含有营养物质和植物激素等的培养基中无菌培养,使其形成芽、根,并发育成完整植株的技术。植株组织培养的对象是用于培养的植物器官和组织。培养的目的可以是得到完整植株,也可以是愈伤组织或器官等。
本题考查植物组织培养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过程及条件等基础知识,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23.【答案】C
【解析】解:A、图示表示三亲婴儿的培育过程,该过程涉及动物细胞培养、细胞核移植、胚胎移植技术等技术,A正确;
B、过程②常使用显微操作去核法对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的卵母细胞进行去核处理,B正确;
C、过程②需要在培养基中添加血清,并置于无菌无毒环境,不需要添加琼脂,C错误;
D、三亲婴儿的培育技术用的是母亲的卵母细胞的细胞核,因此能避免母亲的线粒体遗传病基因传递给后代,D正确。
故选:C。
1、试管婴儿技术是指通过人工操作使卵子和精子在体外条件下成熟和受精,并通过培养发育为早期胚胎后,再经移植后产生后代的技术。设计试管婴儿技术是通过体外受精获得许多胚胎,然后从中选择符合要求的胚胎,再经移植后产生后代的技术。
2、分析题图:图示表示三亲婴儿的培育过程,由图可知,三亲婴儿的培育采用了核移植技术、早期胚胎培养技术和胚胎移植技术等。
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动物细胞核移植技术的理解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24.【答案】D
【解析】解:A、顶体酶可将透明带溶出孔道,精子穿入,在精子触及卵黄膜的瞬间阻止后来精子进入透明带的生理反应(它是防止多精子入卵受精的第一道屏障),精子外膜和卵黄膜融合,精子入卵后,卵黄膜会拒绝其他精子再进入卵内的过程(它是防止多精子入卵受精的第二道屏障),因此,卵细胞膜及其膜外的透明带发生生理反应可以防止多个精于入卵,A正确;
B、卵裂时胚胎的细胞数量不断增加,但胚胎总体积并不增加或略有缩小,B正确;
C、胚胎移植的实质是早期胚胎在相同生理环境下空间位置的转移,C正确;
D、胚胎分割时需要均分囊胚的内细胞团,可看作无性繁殖,D错误。
故选:D。
受精作用过程:
a、顶体反应:精子释放顶体酶溶解卵丘细胞之间的物质,穿越放射冠;
b、透明带反应:顶体酶可将透明带溶出孔道,精子穿入,在精子触及卵黄膜的瞬间阻止后来精子进入透明带的生理反应(它是防止多精子入卵受精的第一道屏障);
c、卵细胞膜反应:精子外膜和卵黄膜融合,精子入卵后,卵黄膜会拒绝其他精子再进入卵内的过程(它是防止多精子入卵受精的第二道屏障);
d、精子尾部脱落,原有核膜破裂形成雄原核,同时卵子完成减二分裂,形成雌原核;
e、雌、雄原核融合形成合子。
本题考查胚胎工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识记相关细节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试题难度一般。
25.【答案】B
【解析】解:A、对Cry蛋白的改造是通过改造相关基因来实现的,A错误;
B、根据蛋白质工程的概念,蛋白质工程是指以蛋白质分子的结构规律及其与生物功能的关系作为基础,通过改造或合成基因,来改造现有蛋白质,或制造一种新的蛋白质,B正确;
C、Cry蛋白的杀虫毒性体现了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性状,C错误;
D、Cry蛋白是苏云金杆菌合成的,苏云金杆菌是原核生物,没有内质网和高尔基体,D错误。
故选:B。
蛋白质工程是指以蛋白质分子的结构规律及其与生物功能的关系作为基础,通过改造或合成基因,来改造现有蛋白质,或制造一种新的蛋白质,以满足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需求。
本题考查蛋白质工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26.【答案】叶绿体基质 CO2的固定 光照强度 CO2浓度相同时,与低光照强度相比,高光照强度条件下的小球藻细胞密度更高 更高 在低CO2浓度条件下,小球藻细胞内CA活性更高,能将转运进入细胞的HCO3—快速转化为CO2,提高暗反应速率从而提高光合速率
【解析】解:(1)CO2和C5在Rubisco的催化下形成C3,属于CO2的固定过程,故Rubisco存在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
(2)分析图1的曲线结果发现高光低CO2(HL)、高光高CO2(HH)这两组的小球藻细胞密度明显高于低光低CO2(LL)、低光高CO2(LH)两组,这说明光照强度相较于CO2浓度来说对小球藻的生长影响更大。
(3)由于CA可以促进HCO3−反应生成CO2,分析图可以推测HL条件下(低浓度二氧化碳)CA酶活性升高,可以使细胞在低浓度CO2条件下,能通过CA催化分解HCO3−得到更多的CO2用于光合作用,提高暗反应速率从而提高光合速率。
故答案为:
(1)叶绿体基质 CO2的固定
(2)光照强度 CO2浓度相同时,与低光照强度相比,高光照强度条件下的小球藻细胞密度更高
(3)更高 在低CO2浓度条件下,小球藻细胞内CA活性更高,能将转运进入细胞的HCO3—快速转化为CO2,提高暗反应速率从而提高光合速率
光反应:叶肉细胞的光合色素位于类囊体薄膜上,光合色素吸收的光能将水分解。水分解为氧和H+的同时,被叶绿体夺去两个电子,电子经传递,可用于NADP+与H+结合形成NADPH,在暗反应NADPH作为活泼的还原剂,参与暗反应阶段的化学反应,同时也储存部分能量供暗反应阶段利用。
暗反应:在这一阶段,CO2被利用,经过一系列的反应后生成糖类。绿叶通过气孔从外界吸收的CO2,在特定酶的作用下。与C5(一种五碳化合物)结合,这个过程称作CO2的固定。一分子的CO2被固定后很快形成两个C3分子。在有关酶的催化作用下C3接受ATP和NADPH释放的能量,并且被NADPH还原。随后,一些接受能量并被还原的C3,在酶的作用下经过一系列的反应转化为糖类;另一些接受能量并被还原的C3,经过一系列变化,又形成C5这些C5又可以参与CO2的固定。
本题考查光合作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7.【答案】灰体 常染色体 F2雌雄个体中,灰体与黑体的比值均为3:1 用纯合锯翅和纯合圆翅昆虫为亲本进行正反交实验,观察子代翅形 若正反交子代翅形一致,则控制翅形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若正反交子代翅形不一致,则控制翅形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18
【解析】解:(1)由题干可知,F1雌雄个体相互交配,F2中灰体:黑体=3:1,说明灰体和黑体这对相对性状中的显性性状为灰体。根据“F2的体色及其比例为灰体♀:灰体♂:黑体♀:黑体♂=3:3:1:1”可知,F2雌雄个体中,灰体与黑体的比值均为3:1,说明控制体色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2)要确定控制某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X染色体上,可采用正反交实验,故实验设计思路为:用纯合锯翅和纯合圆翅昆虫为亲本进行正反交实验,观察子代翅形。正反交是指两个杂交亲本相互作为母本和父本的杂交,若正反交子代翅形一致,则控制翅形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若正反交子代翅形不一致,则控制翅形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3)设控制体色的基因为A/a,控制翅形的基因为B/b,用纯合黑体锯翅雄虫(基因型为aaXbY)与纯合灰体圆翅雌虫(基因型为AAXBXB)杂交,则F1为AaXBXb、AaXBY,F1雌雄个体相互交配,即AaXBXb×AaXBY,故F2雄性个体中黑体圆翅个体所占比例为14×12=18。
故答案为:
(1)灰体 常染色体 F2雌雄个体中,灰体与黑体的比值均为3:1
(2)①用纯合锯翅和纯合圆翅昆虫为亲本进行正反交实验,观察子代翅形
②若正反交子代翅形一致,则控制翅形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若正反交子代翅形不一致,则控制翅形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3)18
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本题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及应用、伴性遗传,首先要求考生采用逐对分析法,根据表格中信息推断出这两对性状的显隐性及亲本的基因型;其次再根据亲本的基因型推断子代的情况并计算相关概率。
28.【答案】大脑皮层 不属于 痒觉的形成没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 抓挠刺激形成触觉、痛觉的过程占用了形成痒觉的部分神经通路 突触小泡 内正外负 无胃泌素释放肽受体(或无GRPR) 对照组产生抓挠行为,实验组不产生抓挠行为
【解析】解:(1)任何感觉中枢都在大脑皮层,故痒觉是在大脑皮层中产生的一种感觉,其形成过程没有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即痒觉的形成没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这个过程不属于反射。
(2)初步研究发现,痒觉、触觉及痛觉形成的神经通路相同,据此推测抓挠能减轻痒觉的原因是抓挠刺激形成触觉、痛觉的过程占用了形成痒觉的部分神经通路。进一步研究发现,抓挠形成痛觉时相关神经元突触前膜内的突触小泡会释放5-羟色胺(神经递质),使突触后膜的膜电位变为内正外负,从而产生兴奋使人感到愉悦。
(3)实验目的:一些神经元的胃泌素释放肽受体( GRPR)是痒觉形成的必要条件。实验自变量是小鼠是否具有神经元的胃泌素释放肽受体( GRPR),因变量是小鼠是否有抓挠行为。为验证上述结论,选择正常小鼠和无胃泌素释放肽受体(或无GRPR)的小鼠分别作为对照组和实验组,用致痒物刺激两组小鼠,若对照组产生抓挠行为,实验组不产生抓挠行为,则结论成立,即一些神经元的胃泌素释放肽受体( GRPR)是痒觉形成的必要条件。
故答案为:(1)大脑皮层;不属于;痒觉的形成没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
(2)抓挠刺激形成触觉、痛觉的过程占用了形成痒觉的部分神经通路;突触小泡;内正外负
(3)无胃泌素释放肽受体(或无GRPR);对照组产生抓挠行为,实验组不产生抓挠行为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通过突触来完成的,它是两个相联系的神经元之间递质的产生、释放、传递以及接受的结构,能够将电信号转变为化学信号,再转变为电学信号。
本题考查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分析题文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
29.【答案】随机取样、样方大小一致、样方数量适宜等 N×2.6t 有利于不同生物充分利用环境资源 流入下一个营养级 P2入侵后P1减少,H1不采食P2,由于食物减少H1数量减少,C1数量随之减少 自生 整体
【解析】解:(1)用样方法调查某多年生入侵植物的种群密度时,要做到随机取样、样方大小一致、样方数量适宜等,使调查结果更加准确。若该植物数量每年都以160%的增长率增加,已知其初始数量为N,则t年后种群数量将达到:N×(1+1.6)t=N×2.6t。
(2)调查发现入侵植物与原有的生产者都占据着相对稳定的生态位,其意义是有利于不同生物充分利用环境资源。
(3)分析图示可知,与迁入的初级消费者相比,迁入的次级消费者同化能量的去向没有流入下一个营养级的能量。若原有的初级消费者H1不采食入侵植物P2,则P2入侵后与原有生产者P1发生种间竞争,导致P1减少,由于食物减少H1数量减少,原有的次级消费者C1数量随之减少。
(4)在修复因外来物种入侵而被破坏的生态系统时,需要有效选择生物组分并合理布设,使系统能自我优化、调节、更新,遵循了生态系统的自生原理;同时还需要考虑经济系统和社会系统的影响力,遵循了生态系统的整体原理。
故答案为:
(1)随机取样、样方大小一致、样方数量适宜等 N×2.6t
(2)有利于不同生物充分利用环境资源
(3)流入下一个营养级 P2入侵后P1减少,H1不采食P2,由于食物减少H1数量减少,C1数量随之减少
(4)自生 整体
1、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时,取样的关键是做到随机取样,不能掺入主观因素;常用的取样方法有五点取样法和等距取样法。
2、群落生态位:物种利用各种资源的幅度以及该物种与种群中其他物种关系的总和。
3、生态工程的原理:自生原理、协调原理、循环原理、整体原理。
本题综合考查了生物种群密度调查、群落的生态位和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等知识内容,考查了学生的理解和知识运用能力。
30.【答案】PCR 使DNA聚合酶能够从引物的3′端开始连接脱氧核苷酸 该酶会破坏GM-CSF基因 防止GM-CSF基因、质粒的自身环化,防止反向连接 使细胞处于一种能吸收周围环境中DNA分子的生理状态 氨苄青霉素 四环素
【解析】解:(1)PCR全称为聚合酶链式反应,是一项在生物体外复制特定的DNA片段的核酸合成技术,可大量获得目的基因,故体外大量获得GM-CSF基因的方法是PCR。引物是一小段能与DNA母链的一段碱基序列互补配对的短单链核酸,其作用是使DNA聚合酶能够从引物的3'端开始连接脱氧核苷酸。
(2)由图甲可知,限制酶BamH I会破坏目的基因(GM-CSF基因),因此构建GM-CSF基因表达载体时,不选择限制酶BamH I。为避免目的基因和质粒的自身环化和随意连接,可使用不同的限制酶切割目的基因和质粒,故与只选择EcoR I相比,选择Pst I和Hind III两种限制酶同时处理目的基因和质粒的优点是防止GM-CSF基因、质粒的自身环化,防止反向连接。
(3)将GM-CSF基因表达载体导入微生物之前,一般先用Ca2+处理微生物,其目的是使细胞处于一种能吸收周围环境中DNA分子的生理状态。
(4)由图可知,在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抗四环素基因被限制酶Pst I和Hind III破坏了,而抗氨苄青霉素基因是完整的,即重组质粒上只含抗氨苄青霉素基因这一种标记基因,普通质粒上含抗四环素基因和抗氨苄青霉素基因两种标记基因,故筛选时,应先用含有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基1筛选已导入质粒的大肠杆菌,再将培养基1中的菌落分别单独接种到含四环素的培养基2中进行筛选,若在培养基2中未形成菌落,则其在培养基1中形成的对应菌落是由含重组质粒的大肠杆菌繁殖而成的。
故答案为:
(1)PCR 使DNA聚合酶能够从引物的3′端开始连接脱氧核苷酸
(2)该酶会破坏GM-CSF基因 防止GM-CSF基因、质粒的自身环化,防止反向连接
(3)使细胞处于一种能吸收周围环境中DNA分子的生理状态
(4)氨苄青霉素 四环素
PCR全称为聚合酶链式反应,是一项在生物体外复制特定的DNA片段的核酸合成技术,利用的原理是DNA复制,需要条件有模板DNA、四种脱氧核苷酸、一对引物(使 DNA聚合酶能够从引物的 3'端开始连接脱氧核糖核苷酸)、热稳定DNA聚合酶(Taq酶),过程包括:①高温变性:DNA解旋过程(PCR扩增中双链DNA解开不需要解旋酶,高温条件下氢键可自动解开);②低温复性:引物结合到互补链DNA上;③中温延伸:合成子链。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难度适中。
2022-2023学年云南省大理州高一(下)期末生物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云南省大理州高一(下)期末生物试卷(含解析),共3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云南省文山州重点中学高一(下)期末生物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云南省文山州重点中学高一(下)期末生物试卷(含解析),共3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广西河池市高二(下)期末生物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广西河池市高二(下)期末生物试卷(含解析),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