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中考数学二模试卷(含解析)
展开这是一份2023年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中考数学二模试卷(含解析),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 下面的数中,与−12023的和为0的是( )
A. 2023B. 12023C. −2023D. −12023
2. 南海资源丰富,其面积约为350万平方千米,相当于我国的渤海、黄海和东海总面积的3倍.其中350万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A. 0.35×108B. 3.5×107C. 3.5×106D. 35×105
3. 计算(−2x2)3的结果是( )
A. −6x5B. 6x5C. 8x6D. −8x6
4. 在娱乐节目“墙来了!”中,参赛选手背靠水池,迎面冲来一堵泡沫墙,墙上有人物造型的空洞.选手需要按墙上的造型摆出相同的姿势,才能穿墙而过,否则会被墙推入水池.类似地,有一块几何体恰好能以右图中两个不同形状的“姿势”分别穿过这两个空洞,则该几何体为( )
A. B. C. D.
5. 如图,a//b,∠1=30°,∠2=72°,则∠3的度数是( )
A. 102°
B. 105°
C. 110°
D. 115°
6. 在“双减政策”的推动下,某校学生课后作业时长有了明显的减少.去年上半年平均每周作业时长为m分钟,经过去年下半年和今年上半年两次调整后,现在平均每周作业时长比去年上半年减少了80%,设每半年平均每周作业时长的下降率为x,则可列方程为( )
A. m(1−x)2=80%mB. m(1+x)2=80%m
C. m(1−x)2=20%mD. 20%(1+x)2m=m
7. 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mx2−2x−1=0无实数根,则一次函数y=mx+2的图象不经过( )
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
8. 某校组织九年级学生参加中考体育测试,共租3辆客车,分别编号为1、2、3,李军和赵娟两人可任选一辆车乘坐,则两人同坐2号车的概率为( )
A. 19B. 16C. 13D. 12
9. 如图,点A在x轴的负半轴上,点C在反比例函数y=kx(k>0)的图象上,AC交y轴于点B,若点B是AC的中点,△AOB的面积为32,则k的值为( )
A. 32B. 2C. 3D. 6
10. 如图,正方形ABCD一边AB在直线l上,P是直线l上点A左侧的一点,AB=2PA=4,E为边AD上一动点,过点P,E的直线与正方形ABCD的边交于点F,连接BE,BF,若设DE=x,△BEF的面积为S,则能反映S与x之间函数关系的图象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0.0分)
11. 已知n< 13
13. 如图,⊙C过原点O,与x轴、y轴分别交于A、D两点,已知C(−1,n),OD=2 3,则弧OD的长为______ .
14. 如图,沿EF折叠菱形纸片ABCD,使得AD的对应边恰好经过点C,若∠B=60°,AB=2,A′E⊥AB,则
(1)∠EFD′= ______ °.
(2)线段AE的长是______ .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9小题,共90.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5. (本小题8.0分)
计算:−12024−(−12)−1− 2× 6.
16. (本小题8.0分)
我国古代数学著作《增删算法统宗》记载“绳索量竿”问题:“一条竿子一条索,索比竿子长一托,折回索子却量竿,却比竿子短一托”其大意为:现有一根竿和一根绳索,用绳索去量竿,绳索比竿长5尺;如果将绳索对半折后再去量竿,就比竿短5尺.求绳索长和竿长.
17. (本小题8.0分)
图1,图2是两张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的方格纸,方格纸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线段AC的两个端点均在小正方形的顶点(格点)上.
(1)在图1中画出线段AC关于直线l的对称线段A1C1.
(2)在图2中画出一个以AC为对角线且面积为6的格点矩形ABCD(顶点均在格点上).
18. (本小题8.0分)
如图是用棋子摆成的图案:
根据图中棋子的排列规律解决下列问题:
(1)第4个图中有______ 颗棋子,第5个图中有______ 颗棋子;
(2)写出你猜想的第n个图中棋子的颗数(用含n的式子表示)是______ .
(3)请求出第多少个图形中棋子的个数是274个.
19. (本小题10.0分)
如图,有一宽为AB米的旗子,小明在点D处测得点B的仰角为53°,随后小明沿坡度为i=1: 3的斜坡DE走到点E处,又测得点A的仰角为45°,已知DE=2米,DC=6米,求旗子AB的长度(测角器的高度忽略不计,结果保留整数.参考数据: 2≈1.4, 3≈1.7,sin53°≈45,cs53°≈35,tan53°≈43)
20. (本小题10.0分)
如图,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以AB为直径的⊙O经过点D,E是⊙O上一点,且∠AED=45°.
(1)求证:CD是⊙O的切线;
(2)若AE=5,sin∠ADE=56,求线段BC的长.
21. (本小题12.0分)
近期,我县为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各行各业工作者都在为此努力工作着,某校八年级开展“文明创城”知识竞赛活动.为了解本次竞赛成绩,王老师随机抽取了部分参赛同学的成绩(均为整数)进行统计,并绘制成成绩等级分布表、成绩扇形统计图、频数分布直方图,具体如下.根据图表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成绩等级分布表
(1)共抽取了______ 名同学的成绩,频数分布直方图中,m= ______ ,n= ______ ;
(2)若规定知识竞赛成绩80分以上(含80分)为竞赛成绩优秀,该校八年级一共有800名学生,则此次知识竞赛成绩优秀的学生一共有多少人?
22. (本小题12.0分)
已知关于x的二次函数y=ax2+2ax−3a(a≠0).
(1)若该二次函数的图象经过(1,3),(−1,4),(−3,−10)三点中的一点.
①求a的值;
②若该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轴交于A,B两点(点A在点B的左边),与y轴交于点C,求直线AC的函数表达式.
(2)当−3
23. (本小题14.0分)
如图,四边形ABCD中,∠ADC=90°,∠A=45°,对角线BD平∠ADC,点E、F是边AD上的动点(点E在点F的左侧).
(1)若BE⊥BC,求证:△ABE≌△DBC;
(2)若∠EBF=45°,求证:AB2=AF⋅DE;
(3)在(1)、(2)的条件下,若AF=6,DF=4,求EF的值.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解:∵−12023的相反数是12023,
∴−12023+12023=0,
即与−12023的和为0的是12023,
故选:B.
根据互为相反数的两数和为0进行求解.
此题考查了互为相反数相加的运算能力,关键是能准确理解并运用以上知识.
2.【答案】C
【解析】解:350万=3 500000=3.5×106.
故选:C.
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因为350万共有7位,所以n=7−1=6.
本题考查了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大的数,准确确定n是解题的关键.
3.【答案】D
【解析】解:(−2x2)3=−8x6.
故选:D.
由积的乘方的性质求解即可求得答案.
此题考查了积的乘方与幂的乘方的性质.题目比较简单,解题时要细心.
4.【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的相关知识;判断出所给几何体的三视图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看哪个几何体的三视图中有圆,三角形即可.
【解答】
解:A、三视图都为正方形,故A选项不符合题意;
B、三视图分别为长方形,长方形,圆,故B选项不符合题意;
C、三视图分别为三角形,三角形,圆,故C选项符合题意;
D、三视图都为圆,故D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5.【答案】A
【解析】解:如图:
∵a//b,
∴∠1=∠4=30°,
∵∠2=72°,
∴∠3=72°+30°=102°,
故选:A.
由a//b,∠1=30°,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即可求得∠4的度数,进而利用三角形外角性质得出∠3.
此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注意掌握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是解题的关键.
6.【答案】C
【解析】解:设每半年平均每周作业时长的下降率为x,
可列方程为m(1−x)2=(1−80%)m.
故选:C.
设每半年平均每周作业时长的下降率为x,根据现在平均每周作业时长比去年上半年减少了70%,列方程即可得到结论.
本题考查了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一元二次方程,找准等量关系,正确列出一元二次方程是解题的关键.
7.【答案】C
【解析】解:∵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mx2−2x−1=0无实数根,
∴m≠0且Δ=(−2)2−4m×(−1)<0,
∴m<−1,
∵一次函数y=mx+2的图象经过第一、二、四象限,不经过第三象限.
故选:C.
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和判别式的意义得到m≠0且Δ=(−2)2−4m×(−1)<0,所以m<−1,然后根据一次函数的性质判断一次函数y=mx+2的图象所在的象限即可.
本题考查了根的判别式: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根与Δ=b2−4ac有如下关系:当Δ>0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当Δ=0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当Δ<0时,方程无实数根.也考查了一次函数的性质.
8.【答案】A
【解析】解:画树状图为:
共有9种等可能的结果数,其中两人同坐2号车的结果数为1,
所以两人同坐2号车的概率=19.
故选:A.
先利用画树状图展示所有9种等可能的结果数,再找出两人同坐2号车的结果数,然后根据概率公式求解.
本题考查了列表法与树状图法:利用列表法和树状图法展示所有可能的结果求出n,再从中选出符合事件A或B的结果数目m,求出概率.
9.【答案】D
【解析】解:作CD⊥y轴于D,
∴∠CDB=∠AOB,
∵点B是AC的中点,
∴AB=BC,
∵∠DBC=∠ABO,
∴△ABO≌△CBD(ASA),
∴S△CBD=S△AOB=32,
∵AB=BC,
∴S△CBO=S△AOB=32,
∴S△COD=3,
∴|k|2=3,
∵k>0,
∴k=6.
故选:D.
证明△ABO和△CBD全等,求出S△CBD,再根据等底同高的性质,求出S△CBO,即求出S△COD,就可利用几何意义解答.
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及性质的应用,几何意义及三角形面积性质的应用是解题关键.
10.【答案】B
【解析】解:AB=2PA=4,
∴AB=4,AP=2,PB=4+2=6,
∵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AB=AD=BC=CD=4,
点F在边CD上时,DE=x,AE=4−x,
∴S=S△BPF−S△BPE=12×6×4−12×6(4−x)=3x,
点F与点C重合时时,
S=12×4×4=8,
∵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AD//BC,
∴PAPB=AEBC,
∴26=4−x4,解得x=83,
点F在边BC上时,
∵AD//BC,
∴PAPB=AEBF,即26=4−xBF,
∴BF=12−3x,
∴S=12×4(12−3x)=24−6x,
∴当x<83时,S=3x,当x=83时,S=8,当83
故选:B.
分别求出点F在边CD上时,点F与点C重合时时,点F在边BC上时,S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即可求解.
本题考查的是动点图象问题,涉及到一次函数、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正方形的性质,分类思想的利用是解题的关键.
11.【答案】3
【解析】解:∵9<13<16,
∴即3< 13<4
∴n=3.
故答案为:3.
估算出 13的取值范围即可求出n的值.
此题主要考查了估算无理数的大小,解题关键是理解在确定形如 a(a≥0)的无理数的整数部分时,常用的方法是“夹逼法”,其依据是平方和开平方互为逆运算.
12.【答案】−a(a+3)(a−3)
【解析】解:原式=−a(a2−9)
=−a(a+3)(a−3).
故答案为:−a(a+3)(a−3).
先提取公因式,再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即可.
本题考查提公因式法与公式法的综合运用,掌握a2−b2=(a+b)(a−b)是解题的关键.
13.【答案】4π3
【解析】解:连接OC、DC,作CE⊥OD于E,
∴OE=DE=12OD=12×2 3= 3,
∵C(−1,n),
∴CE=1,
∴tan∠COD=CEOE=1 3= 33,OC= 1+3=2,
∴∠COD=30°,
∵CO=CD,
∴∠CDO=∠COD=30°,
∴∠OCD=120°,
∴弧OD的长为:120π×2180=4π3.
故答案为:4π3.
连接OC、DC,作CE⊥OD于E,由垂径定理得出OE=DE= 3,解直角三角形求得OC=2,∠COD=30°,进一步求得∠OCD=120°,利用弧长公式计算即可.
本题考查了弧长的计算,垂径定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坐标与图形性质,正确作出辅助线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14.【答案】135 2 3−2
【解析】解:(1)∵A′E⊥AB,
∴∠AEA′=90°,
由翻折可知:∠AEF=∠A′EF=12∠AEA′=45°,
∵四边形ABCD是菱形,
∴AB//CD,
∴∠CFE=∠AEF=45°,
由翻折可知:∠A=∠A′,∠D=∠D′,∠A+∠D=180°,
∴∠A′+∠D′=180°,
∴A′E//D′F,
∵A′E⊥AB,AB//CD,
∴D′F⊥CD,
∴∠D′FC=90°,
∴∠EFD′=45°+90°=135°,
故答案为:135;
(2)图所示,延长AB,D′A′交于点G,
∵A′E⊥AB,∠EA′C=∠A=120°,
∴∠BGC=120°−90°=30°,
又∵∠ABC=60°,
∴∠BCG=60°−30°=30°,
∴∠BGC=∠BCG=30°,
∴BC=BG=BA,
设AE=x=A′E,则BE=AB−AE=2−x,A′G=2x,
∴GE=BG+BE=2+2−x=4−x,
在Rt△A′GE中,A′E2+GE2=A′G2,
∴x2+(4−x)2=(2x)2,
解得:x=−2+2 3(负值已舍去),
∴AE=2 3−2,
故答案为:2 3−2.
(1)由翻折可得∠AEF=∠A′EF=12∠AEA′=45°,然后证明D′F⊥CD,得∠D′FC=90°,进而可以解决问题;
(2)先延长AB,D′A′交于点G,根据三角形三角形外角性质以及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即可得到BC=BG=BA,设AE=x=A′E,则BE=2−x,GE=4−x,A′G=2x,在Rt△A1GE中,依据勾股定理可得A′E2+GE2=A′G2,进而得出方程,解方程即可.
本题主要考查了折叠问题,等腰三角形的判定,菱形的性质,解一元二次方程以及勾股定理的运用;解决问题的关键是作辅助线构造直角三角形,依据勾股定理列方程求解.
15.【答案】解:原式=−1−(−2)−2 3
=−1+2−2 3
=1−2 3.
【解析】先算乘方,乘法,化为最简二次根式,再合并即可.
本题考查二次根式的符合运算,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实数相关运算的法则.
16.【答案】解:设绳索长x尺,竿长y尺,
依题意,得:x−y=5y−12x=5,
解得:x=20y=15.
答:绳索长20尺,竿长15尺.
【解析】设绳索长x尺,竿长y尺,根据“用绳索去量竿,绳索比竿长5尺;如果将绳索对半折后再去量竿,就比竿短5尺”,即可得出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组,解之即可得出结论.
本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以及数学常识,找准等量关系,正确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是解题的关键.
17.【答案】解:(1)如图,线段A1C1即为所求;
(2)如图,矩形ABCD即为所求.
【解析】(1)根据轴对称的性质找出对应点即可求解;
(2)根据矩形的性质,结合网格以及矩形的面积公式作出图形即可.
本题考查了作图−轴对称变换,熟练掌握轴对称变换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18.【答案】22 32 n+2+n2
【解析】解:(1)观察发现第1个图形有1+2+12=4颗棋子;
第2个图形有2+2+22=8颗棋子;
第3个图形有3+2+32=14颗棋子;
∴第4个图形有4+2+42=22颗棋子;
第5个图形有5+2+52=32颗棋子;
故答案为:22,32;
(2)由(1)得:第n个图形中棋子的颗数为n+2+n2,
故答案为:n+2+n2;
(3)由题意得:n+2+n2=274,
解方程得:x1=−17(舍去),x2=16,
答:第16个图形中棋子的个数是274个.
(1)观察图形发现图形的规律,然后例用规律写出第4和第5个图中的棋子数即可;
(2)根据发现的规律用通项公式写出来即可;
(3)由题意得:n+2+n2=274,解出n即可.
本题考查了图形的变化类问题,解题的关键是根据各个图形中棋子的颗数发现规律,难度不大.
19.【答案】解:过点E作EG⊥AC,垂足为G,过点E作EF⊥CD,交CD的延长线于F,
由题意得:EF=CG,FC=EG,
∵斜坡DE的坡度为i=1: 3,
∴EFDF=1 3= 33,
在Rt△DEF中,tan∠EDF=EFDF= 33,
∴∠EDF=30°,
∵DE=2米,
∴EF=12DE=1(米),DF= 3EF= 3(米),
∴CG=EF=1米,
∵DC=6米,
∴EG=FC=DF+CD=( 3+6)米,
在Rt△AEG中,∠AEG=45°,
∴AG=EG⋅tan45°=(6+ 3)米,
在Rt△BCD中,∠BDC=53°,
∴BC=DC⋅tan53°≈6×43=8(米),
∴AB=AG+CG−BC=6+ 3+1−8= 3−1≈0.7(米),
∴旗子的宽度AB约为0.7米.
【解析】过点E作EG⊥AC,垂足为G,过点E作EF⊥CD,交CD的延长线于F,根据题意可得:EF=CG,FC=EG,根据已知可得在Rt△DEF中,tan∠EDF= 33,从而可得∠EDF=30°,然后利用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得EF=1米,DF= 3米,从而可得CG=EF=1米,EG=FC=( 3+6)米,再在Rt△AEG中,利用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求出AG的长,最后在Rt△BCD中,利用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求出BC的长,从而利用线段的和差关系进行计算,即可解答.
本题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仰角俯角问题,坡度坡角问题,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并结合图形添加适当的辅助线是解题的关键.
20.【答案】(1)证明:连接OD,则∠AOD=2∠AED,
∵∠AED=45°,
∴∠AOD=90°,
∵OD是⊙O的半径,且CD⊥OD,
∴CD是⊙O的切线.
(2)解:连接BE,则∠ABE=∠ADE,
∵AB是⊙O的直径,AE=5,
∴∠AEB=90°,
∴AEAB=sin∠ABE=sin∠ADE=56,
∴AB=65AE=65×5=6,
∴OD=OA=12AB=12×6=3,
∵∠AOD=90°,
∴AD= OD2+OA2= 32+32=3 2,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BC=AD=3 2,
∴线段BC的长是3 2.
【解析】(1)连接OD,则∠AOD=2∠AED=∠AOD=90°,即可证明CD是⊙O的切线.
(2)连接BE,则∠ABE=∠ADE,由AB是⊙O的直径∠AEB=90°,则AEAB=sin∠ABE=sin∠ADE=56,所以AB=65AE=6,则OD=OA=3,由勾股定理得AD= OD2+OA2=3 2,则BC=AD=3 2.
此题重点考查圆周角定理、切线的判定定理、勾股定理、锐角三角函数与解直角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等知识,正确地作出所需要的辅助线是解题的关键.
21.【答案】50 14 11
【解析】解:(1)D组人数有2+3=5 (人),则共抽取人数为5÷10%=50(名),
C组人数为44%×50=22(人),
∴m=22−8=14,
A,B两组人数占比为1−10%−44%=46%,则共有50×46%=23(人),
∴n=23−12=11,
故答案为:50,14,11;
(2)800×46%=368(人),
答:估计此次知识竞赛成绩优秀的学生一共有368人.
(1)根据频率、频数、样本容量之间的关系列式计算即可;
(2)用总人数乘以样本中成绩为优秀的学生人数所占比例即可.
本题考查频数分布直方图、频数分布表、扇形统计图以及样本估计总体,理解统计图表中数量关系是正确解答的关键.
22.【答案】解:(1)①将x=1代入y=ax2+2ax−3a得y=0,
∴点(1,3)不在抛物线上,
将x=−1代入y=ax2+2ax−3a得y=−4a,
当−4a=4时,a=−1,
将x=−3代入y=ax2+2ax−3a得y=0,
∴点(−3,−10)不在抛物线上,
综上所述,a=−1.
②把a=−1代入y=ax2+2ax−3a得y=−x2−2x+3,
当y=0时,−x2−2x+3=0,
解得x=1或x=−3,
∴点A坐标为(−3,0),点B坐标为(1,0),
当x=0时,y=3,
∴点C坐标为(0,3),
设一次函数解析式为直线y=kx+b,
把(−3,0),(0,3)代入解析式得:
0=−3k+b3=b,
解得k=1b=3,
∴y=x+3.
(2)∵y=ax2+2ax−3a=a(x+1)2−4a,
∴抛物线对称轴为直线x=−1,顶点坐标为(−1,−4a),
由题意可得当−3
二次函数的图象向右平移m(m>1)个单位长度后得y=(x+1−m)2−4,
抛物线对称轴为直线x=m−1,
∵m>1,m−1>0
∴对称轴在y轴右侧,
∴当x=0时,y=(x+1−m)2−4=(1−m)2−4为最小值,
∴(1−m)2−4=−3,
∴m=0(舍)或m=2,
综上所述,a=1,m=2.
【解析】(1)①分别将三个点坐标代入解析式求解.
②由解析式得A,B两坐标,再将A,C两点代入y=kx+b求解.
(2)由抛物线对称轴为直线x=−1和−3
23.【答案】(1)证明:∵∠ADC=90°,BD平分∠ADC,
∴∠ADB=∠BDC=∠A=45°,
∴AB=BD,∠ABD=90°,
∴BE⊥BC,
∴∠EBC=90°,
∴∠ABE=∠CBD,
在△CBD和△EBA中,
∠BDC=∠ABD=AB∠ABE=∠CBD,
∴△CBD≌△EBA(ASA);
(2)证明:由(1)知:△ABD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A=∠BDE=45°,AB=BD,
∵∠EFB=∠BDE+∠DBF=45°+∠DBF,
∵∠EBF=45°,
∴∠EBD=∠EBF+∠DBF=45°+∠DBF,
∴∠EFB=∠EBD,
∴△AFB∽△DBE,
∴AFBD=ABDE,
∴AB⋅BD=AF⋅DE=AB2;
(3)解:设EF=x,则AF=6+x,DE=4+x,
∵△ABD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AD= 2AB,
由(2)知:AB2=AF⋅DE,
∴12(x+10)2=(6+x)(x+4),
x=2 13,
∴EF=2 13.
【解析】(1)根据ASA证明:△ABE≌△DBC;
(2)证明△AFB∽△DBE,可得结论;
(3)设EF=x,则AF=6+x,DE=4+x,根据(2)中的等式代入,解方程可得结论.
本题考查四边形综合题、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勾股定理、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三角形相似的性质和判定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利用方程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
等级
成绩x/分
A
a≤x≤100
B
80≤xC.
60≤x<80
D
0≤x<60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年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中考数学一模试卷(含解析),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年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中考数学二模试卷(含解析),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年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中考数学二模试卷(含解析),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