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2年高中化学必修2同步巩固练习(含解析):3-3-1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

    2022年高中化学必修2同步巩固练习(含解析):3-3-1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第1页
    2022年高中化学必修2同步巩固练习(含解析):3-3-1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第2页
    2022年高中化学必修2同步巩固练习(含解析):3-3-1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第3页
    还剩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2年高中化学必修2同步巩固练习(含解析):3-3-1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年高中化学必修2同步巩固练习(含解析):3-3-1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3  3  1课时一、选择题1下列化合物中既易发生取代反应,也可发生加成反应,还能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的是(  )A.乙烷    B.乙醇   C.丙烯    D.苯【解析】 乙烷只能发生取代反应、乙醇不能发生加成反应、笨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只有丙烯(含有甲基、CC双键)符合。【答案】 C2.下列物质不能从溴水中萃取溴的是(  )A.乙醇     B.苯    C.四氯化碳   D.戊烷【解析】 萃取剂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与水互不相溶;溶质在其中溶解度大。乙醇与水互溶。【答案】 A3.乙醇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可再生能源,目前新兴起的车用乙醇汽油是掺加一定比例乙醇的汽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相同状况下,同体积的乙醇蒸气和乙烯气体都完全燃烧,耗氧量相同B.在相同状况下,同体积的乙醇蒸气和乙烯气体都完全燃烧,放热量相同C.用乙醇作燃料不会导致温室效应D.用乙醇作燃料不会导致酸雨【解析】 CH3CH2OH改写为C2H4·H2O,再跟C2H4(乙烯)比较,可知选项ABA是对的。从乙醇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能导致温室效应,可知选项CDD是对的。【答案】 AD4.下列关于乙醇物理性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可溶解多种无机物和有机物B.没有颜色、透明而具有特殊香味的液体C.沸点比水低D.密度比水大【答案】 D5.证明乙醇分子中有一个羟基的是(  )A.乙醇完全燃烧生成CO2H2OB.乙醇能与水以任意比混溶C0.1 mol乙醇与足量钠反应只能生成0.1 g氢气D.乙醇在铜催化下可被氧化【答案】 C6.一定量的乙醇在氧气不足的情况下燃烧,生成COCO2H2O的总质量为27.6 g,其中水的质量为10.8 g,则CO的质量为(  )A1.4 g    B2.2 gC4.4 g    D.在2.2 g4.4 g之间【解析】 n(H2O)0.6 mol据乙醇的分子式C2H6O可知,n(C)n(H2O)×0.6 mol0.4 mol则:解得:n(CO)0.05 mol  n(CO2)0.35 mol则:m(CO)28 g·mol1n(CO)28 g·mol1×0.05 mol1.4 g【答案】 A7.乙醇(C2H6O)的结构可能有两种:关于确定是()而不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乙醇分子中的六个氢原子不完全相同B1 mol乙醇完全燃烧时生成3 mol H2OC1 mol乙醇与足量的钠作用生成0.5 mol H2D.乙醇可以制酒精饮料【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乙醇的分子结构与性质。乙醇分子中有6个氢原子,但1 mol乙醇与足量的钠作用时生成0.5 mol H2,说明6个氢原子中只有1个氢原子被置换,这个氢原子与其他5个氢原子不同,故结构式为()1 mol乙醇完全燃烧生成3 mol H2O,不能说明乙醇分子中6个氢原子的异同;而乙醇能制酒精饮料,不能说明乙醇的分子结构。【答案】 AC8.质量为ag的铜丝,在空气中灼烧变黑,趁热放入下列物质中,铜丝变红,质量仍为ag的是(  )A.盐酸    B.硝酸  C.一氧化碳   D.乙醇【答案】 CD【点拨】 铜丝在酒精灯上加热后,表面被氧化生成黑色的氧化铜。C2H5OH能使灼烧后的CuO还原为CuC2H5OHCuOCH3CHOCuH2O,使铜丝质量不变;CO也能使灼热的CuO还原为CuCuOCOCuCO2,使铜丝质量不变;硝酸使CuOCu溶解、盐酸使CuO溶解,使铜丝的质量减小。9下列选项中说明乙醇作为燃料的优点的是(  )燃烧时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充分燃烧的产物不污染环境乙醇是一种再生资源燃烧时放出大量热量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解析】 燃烧时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这并不是乙醇作为燃料的优点。乙醇燃烧产物是H2OCO2,且乙醇可由淀粉或纤维素水解、发酵得到,而淀粉和纤维素又来源于绿色植物,可以再生;同时,乙醇燃烧时放出大量热,这也是它作为燃料的优点之一。【答案】 D【点拨】 本题结合日常生活中的能源问题,考查物质的燃烧反应和共同关注的环境问题,要学会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把所学知识和日常生活相联系。二、非选择题10(1)把卷成螺旋状的铜丝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使表面变黑,然后迅速伸到无水酒精中,有什么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可见,铜丝在反应中起______________的作用。(2)乙醇和钠的反应与水和钠的反应在反应现象上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铜丝又变成红色,反复多次后可闻到乙醛的刺激性气味;2CuO22CuOCuOC2H5OHCH3CHOCuH2O或总方程式2C2H5OHO22CH3CHO2H2O催化剂(2)乙醇和钠的反应比水和钠的反应缓和得多;乙醇羟基中的氢原子不如水中的氢原子活泼。11.为了确定乙醇分子的结构简式是CH3—O—CH3还是CH3CH2OH,实验室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测定乙醇与钠反应(放热反应)生成氢气的体积。并据此计算乙醇分子中能与金属钠反应的氢原子的数目。试回答下列问题:(1)指出实验装置的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若实验中用含有少量水的乙醇代替相同质量的无水乙醇,相同条件下,测得氢气的体积将________(偏大”“偏小不变)(3)请指出能使实验安全、顺利进行的关键实验步骤(至少指出两个关键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通过测量排出水的体积确定产生H2的体积,故广口瓶中的进气导管不能伸入到液面以下,而排水导管应伸入到广口瓶的底部。由于等质量的水和乙醇,水的物质的量大于乙醇,与金属钠作用时,产生H2的物质的量增大,故用含水乙醇代替无水乙醇时,所得H2体积偏大。要使该实验顺利进行,首先要保证该装置不漏气,为使排出水的体积等于产出H2的体积,则加入乙醇的速度不能太快,为确保定量乙醇完全反应,金属钠应稍过量。【答案】 (1)广口瓶中进气导管不应插入水中,排水导管应插至广口瓶底部 (2)偏大 (3)检查装置气密性;加入稍过量的金属钠;从漏斗中缓慢滴加无水乙醇【点拨】 测量气体的体积常用排液量气法。对于难溶于水的气体可用排水量气法。12下图所示为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的乙醇氧化的实验装置(图中加热仪器、铁架台、铁夹等均未画出)。请你与同学合作组装实验装置完成实验,并回答下列问题。图中A试管中盛的无色液体为无水乙醇(沸点为78.5)B处放置的为绕成螺旋状的细铜丝或银丝,C处放置的为无水CuSO4粉末,D干燥管中盛放的为碱石灰,F试管中盛的为新制的碱性Cu(OH)2悬浊液(与含有—CHO的物质作用生成砖红色沉淀)(1)在上述装置中,实验时需要加热的仪器按加热的先后顺序排列为________(填仪器或某部位的代号)E处是一种纯净物,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为使A中乙醇平稳气化成乙醇蒸气,常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能证明乙醇反应后产物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图中G处导管倾斜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本实验中若不加热E处,其他操作不变,则发现C处无明显变化,而F处现象与(3)相同。推断B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BEAF2KMnO4K2MnO4MnO2O2(2)水浴加热 防止外界水蒸气的干扰(3)无水硫酸铜变蓝,在F试管中有砖红色沉淀生成(4)使乙醇蒸汽冷凝回流(5)CH3CH2OHCH3CHOH213.人类在数千年里已经喝过许多含酒精的饮料。酒精能带给人们一些快乐,也会引起许多不安全因素。请回答以下与酒精有关的问题:(1)酒精的化学名称为乙醇,乙醇是醇类家族中的一员。所有醇类分子结构中都有的原子团是什么?写出乙醇的分子结构式。(2)工业酒精能否饮用,为什么?(3)已经喝过酒的驾驶员极易发生交通事故,这是因为他们的反应迟钝,他们通过眼睛接受外界信息并作出反应的时间长了,说明为什么?(4)交警用K2Cr2O7检查肇事汽车司机是不是酒后驾车,原理是什么?(5)酒精进入消化道后,在何处被吸收?(6)说明为什么过量饮酒,肝脏特别易受损伤?(7)饮酒会产生其他什么危害吗?【解析】 (1)醇类分子结构中有—OH。乙醇的分子结构式为(2)工业酒精不能饮用。因为工业酒精含有有毒物质,这种物质大部分是甲醇。(3)酒精对抑制神经细胞的活动有特殊作用,酒精分子以某种方式阻止信使分子有效地传递信息,减缓信息通过突触(神经元的连接点)。酒精能减缓信息围绕身体和大脑传递,抑制大脑和神经系统,所以酒精被称为镇静剂。量少时,酒精能帮助人们减缓紧张和焦虑,也使人更爱交际,但是,由于神经传递信息很慢,开车和操作机器容              易出危险。体内酒精量增大时,酒精引起的冲动兴奋得不到抑制,将导致不受约束的行为和反常的肌肉刺激作用,因此能观察到酒精使人们失去控制的结果,如语言变得含糊不清、失去平衡、知觉等现象。大量的酒精会引起昏迷甚至死亡。(4)K2Cr2O7检查司机是否饮酒,原理是这样的:橙红色K2Cr2O7具有强氧化性,它的还原产物是Cr3,颜色呈绿色或蓝绿色,用硅胶吸附K2Cr2O7颗粒后,并用嘴对其吹气,若变为绿色表示有酒精蒸气吹入,表明此司机酒后驾车。(5)酒精分子很小,通过自由扩散能很快被胃和小肠吸收,进入血液,一但进入血液中,酒精很快被传到身体的所有部位。(6)乙醇在肝脏中进行新陈代谢,通过氧化酶的作用先氧化成乙醛,乙醛氧化成醋酸,醋酸再被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乙醇在肝脏中被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时,释放出能量,这很像糖在呼吸中氧化一样。如果能量没有在运动中消耗掉,能量会变成脂肪贮存起来。肝脏每小时只能忍受10 mL的酒精,如果血液中经常有大量的酒精存在,肝脏就开始受损害,引起肝硬化。(7)酒精也能引起脑损伤、胃损伤和神经系统的问题。过度地饮酒,也会引起其他生理问题。一些人喝酒不能控制自己,他们喝酒成瘾,被称为酗酒者。【答案】 见解析【点拨】 解答本题需要把生物知识与化学知识结合起来,综合分析问题。14如下图为用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微型快速实验装置,实验前先将铜丝1处理成下端弯曲的一小圆环,并用铁外向锤击成带小孔的小匙;将铜丝2一端弯曲成螺旋状(如图)。试回答下列问题:(1)在带支管的试管I 中先加入的试剂是________。(2)操作铜丝2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3)实验现象:Ⅰ中________;Ⅱ中________。(4)这样处理铜丝1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样处理铜丝2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盐酸或稀硫酸 (2)中开始产生H2后,将铜丝2在酒精灯上灼烧至红热,迅速伸人中 (3) Zn粒不断溶解,产生气泡 红热的铜丝由黑变紫红色 (4)形成铜锌原电池,产生H2的速率快,实验完毕时可将铜丝向上提起,反应随即停止,类似于启普发生器原理 铜丝2弯成螺旋状是为了提高铜丝局部的温度,以利于氧化铜在氢气中持续、快速被还原【点拨】 该题变换了氢气还原氧化铜乙醉催化氧化原实验的操作步骤,把氢气通入加热的氧化铜固体改为表面氧化的热铜丝插入氢气的气氛里。题目变换了设问的角度,(2)题问操作,(3)题问反应现象,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成败的关健是能否保持温度。铜丝弯曲成螺旋状的目的显然是为了保持一定温度,氧化铜能充分被还原。此问题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各种知识的能力。   

    相关试卷

    2022年高中化学必修2同步巩固练习(含解析):模块综合测试2:

    这是一份2022年高中化学必修2同步巩固练习(含解析):模块综合测试2,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年高中化学必修2同步巩固练习(含解析):模块综合测试1:

    这是一份2022年高中化学必修2同步巩固练习(含解析):模块综合测试1,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年高中化学必修2同步巩固练习(含解析):3-3-2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

    这是一份2022年高中化学必修2同步巩固练习(含解析):3-3-2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