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九章环境安全与国家安全第一节环境安全、全球气候与国家安全课件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465143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九章环境安全与国家安全第一节环境安全、全球气候与国家安全课件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4651437/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九章环境安全与国家安全第一节环境安全、全球气候与国家安全课件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4651437/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九章环境安全与国家安全第一节环境安全、全球气候与国家安全课件第4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4651437/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九章环境安全与国家安全第一节环境安全、全球气候与国家安全课件第5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4651437/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九章环境安全与国家安全第一节环境安全、全球气候与国家安全课件第6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4651437/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九章环境安全与国家安全第一节环境安全、全球气候与国家安全课件第7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4651437/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九章环境安全与国家安全第一节环境安全、全球气候与国家安全课件第8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4651437/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九章环境安全与国家安全第一节环境安全、全球气候与国家安全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九章环境安全与国家安全第一节环境安全、全球气候与国家安全课件,共5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备考指津,难以恢复,危害程度,环境安全问题,短时间,生态退化,服务功能,触发器,调节功能,环境安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环境安全问题1.认识环境安全(1)从自然角度看。
(2)从人类社会角度看。
3.环境安全问题对国家安全的影响及其应对
4.合理应对环境安全问题的作用(1)能够化解危机。(2)增强□13____________能力。 (3)降低甚至消除此类环境安全风险。
二、全球气候变化与人为碳排放1.全球气候变化的趋势(1)特征:20世纪以来,全球正经历以□14________为突出特征的气候变化,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15________尤其明显。 (2)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科学家认为,全球变暖趋势与大气中□16__________等温室气体浓度变化密切相关。
2.碳循环过程(1)自然状态下的碳循环过程:碳元素在大气圈、□17________、生物圈以及岩石圈之间迁移、转化,维持了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含量的□18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类活动对碳循环的影响。人类活动主要通过使用化石燃料和改变□19____________两种方式极大地改变了全球碳循环过程,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不断增加。
三、全球气候变化对国家安全的影响1.全球变暖对自然系统和人类社会的影响
2.全球变暖对国家安全的影响(1)生存空间的丧失——最为严重的影响。生存空间的丧失指的是因全球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海水淹没□23________低地和岛国。 (2)加剧资源危机或自然灾害影响国家安全。(3)激化国家间的□24____________,进而引发政治、经济、外交等诸多领域的矛盾,甚至导致武装冲突。 (4)受其他国家波及而间接影响国家安全。主要途径有□25____________、国际资源市场价格波动等。
四、应对全球气候变化1.减缓措施
3.加强国际合作(1)国际合作的原因及关注的重点。
(2)国际合作的原则。①基于原则:《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所确定的“公平原则”和“□29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则。 ②明确责任:□30________要负主要责任,要率先减排;发达国家应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技术转让和能力建设支持。
(3)合作方向。①通过在科学、经济和外交等多个领域的国际合作,减少对全球变化科学认识上的□31________性。 ②协商解决各国对减排、适应与经济发展诉求的分歧,建立国际共同应对机制。
层级二 “关键能力”突破
知识点1 环境安全对国家安全的影响 [命题探究] 2020年2月9日,科学家在南极西摩岛测到20.75 ℃的历史新高温,这也是南极有记录以来气温首次超过20 ℃。下图为反映某环境安全问题的图片。据此完成(1)~(2)题。
(1)该图反映的环境安全问题将给我国农业生产的布局和结构带来的影响是( )A.我国冬小麦的安全种植北界将由目前的长城一线南移B.农牧交错带不受影响C.积温增加,生长期延长D.该问题不会对我国的粮食安全产生重大影响
(2)应对该图反映的环境安全问题的对策是( )①加强对煤的脱硫处理 ②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③减少对热带雨林等原始森林的砍伐 ④控制生物多样性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答案】(1)C (2)B
【答案】❶全球变暖 ❷北移 ❸北移 ❹重大影响 ❺二氧化碳 ❻原始森林
[核心归纳]1.环境安全问题类型(1)突发性环境安全问题。
(2)累积性环境安全问题。
2.降低环境安全风险的基本途径
[能力运用]考向 环境安全问题对国家安全的影响及其应对 (2022年北京西城区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 空气质量指数用于定量描述空气质量状况,指数越高则大气污染越严重。下图示意3月份(3月份为春季,华北地区多沙尘暴天气)某日20时海平面气压分布(单位:百帕)及16—24时北京空气质量指数变化。
(1)补充完成该日20时沿AB线海平面气压变化曲线图,并用△标注低压槽的位置。
(2)分析该日20时北京空气质量指数较高的原因。(3)为应对大气污染引发环境安全问题,北京可采取的措施有哪些?
(2)20时左右冷锋过境,北京附近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大;华北地区春季空气较为干燥,未能产生降水;大风产生扬尘天气,导致大气污染严重。(3)转变发展方式,发展循环经济,实施清洁生产;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制定严格的地方标准;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倡导绿色出行;加大科技资金投入,完善监测治理系统;加大宣传,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完善法律法规;积极寻求与周边地区合作协同治理。
知识点2 全球气候变化与国家安全 [命题探究] (2021年湖南高考地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 冰川具有的气候调节、径流调节、淡水供给和旅游科考等服务价值,可以用货币形式体现。冰川面积大小直接影响冰川服务价值高低。祁连山地区的现代冰川面积大,一般发育在海拔4 000米以上,其中疏勒河流域冰川面积是北大河流域冰川面积的两倍多。研究表明,冰川的气候调节价值远高于其他各项服务价值;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祁连山脉地区的冰川消退显著且区域差异大;不考虑物价因素,近年来祁连山脉东部地区冰川服务价值减幅比西部地区更大。下图示意祁连山脉部分地区的水系及冰川分布。
(1)根据冰川面积大小及分布状况,推测疏勒河流域与北大河流域冰川分布区的地形差异。(2)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分析祁连山脉冰川对当地气温的调节作用。(3)祁连山脉东部地区冰川服务价值减幅比西部地区更大,试分析其主要自然原因。
【答案】(1)疏勒河流域海拔大于 4 000米的区域分布广、完整成片;北大河流域海拔大于4 000米的区域分布小、分散破碎。(2)冰川反射太阳辐射,减少地面辐射;冰川消融吸收热量,降低气温,缓解气候变暖。(3)东部地区海拔较低,冰川面积较小,受气候变暖影响,东部地区冰川退缩率较高,造成冰川服务价值减幅更大。
[核心归纳]1.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1)对自然环境的影响。①对海平面和海岸带的影响。
②对水循环过程的影响。
(2)对人类活动的影响。①对农业的影响。
②对工业的影响。温室气体主要来源于工业生产,因此全球变暖对工业结构调整的影响显著。如下图所示。
2.人类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措施
[能力运用]考向 碳排放与国家安全 (2022年山东高考地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 泥炭地约占全球陆地表面的3%,却储存了全球约1/3的土壤碳。泥炭地开发利用方式的不同会导致碳排放量的差异。下图示意泥炭地开发利用的两种生产模式(a和b)。(假定:a模式产出的“畜产品”恰好可满足该模式需求;b模式中的“畜产品”与a模式中的等量,但从非泥炭地牧场中获取。)
(1)计算两种生产模式碳排放量的差值(仅写出计算结果)。(2)我国三江平原某湿地保护区周边的大面积耕地曾经是泥炭沼泽,目前以种植粮食作物为主。结合图文材料,论述该地区在退耕还湿的过程中,借鉴香蒲生产模式可能对国家安全产生的影响。
【答案】(1)15.8(或-15.8)。(2)有效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通过其封存和储存碳的能力遏制气候变暖,维持湿地面积,保护地球的生物多样性,降低未来流行病发生的风险,为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构建绿色价值链,提高经济发展的韧性和可持续性,为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条件;短期来看,退耕还湿减少了粮食种植面积,导致粮食产量减少;长期来看,通过退耕,改善了生态环境,保障了粮食种植的环境,提高农业生产力,确保粮食安全。
层级三 “核心素养”养成
[素养解码]1.什么是“碳”?碳指的是人类在生产、生活中排放出来的各类温室气体。为了便于统计计算,人们把这些温室气体按照影响程度不同,折算成二氧化碳当量(CO2e),所以常常用二氧化碳指代温室气体。但要注意二氧化碳≠温室气体,它只是温室气体中名气比较大那一个。
2.“碳达峰”和“碳中和”(1)“碳达峰”:是指一个区域、行业的二氧化碳排放在一段时间内(以年为单位)达到最高峰值。(2)“碳中和”: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间内(一般是一年)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简单地说就是实现“排放=吸收”。“碳达峰”与“碳中和”关系密切,“碳达峰”的时间晚、峰值高,则“碳中和”的实现时间长、难度大,所以前期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就显得很重要。
3.我国的“碳中和”(1)背景: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生态问题日益明显;低碳经济势在必行,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我国提出并积极响应“碳中和”,向世界展现了我们的大国担当。(2)目标: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3)可采取的措施。①组建国家气候变化协调机构,平衡各部门的利益,进行统一规划和管理。②加大植树造林,利用生物固碳。③优化能源结构,大力开发新能源。④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控制温室气体排放。⑤加大科技和资金投入,进行碳捕集利用和封存。
[应用体验] (2022年河北唐山模拟)2021年4月2日,北京绿色交易所举行了国内首次油轮“碳中和”认证仪式,某油轮在青岛—巴士拉—青岛航程中(2021年1月26日—3月25日)固定源排放所产生的8 583吨CO2温室气体,通过购买等量某风电场产生的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进行抵消,从而实现“碳中和”。读青岛—巴士拉航线示意图,完成第1~2题。
1.该油轮返程时CO2排放量明显不同,主要影响因素有( )①顺流(北印度洋) ②盛行风 ③载货量 ④逆流(北印度洋)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
2.国内首例油轮“碳中和”成功实践的直接影响是( )A.促进清洁能源的开发B.改变能源消费结构C.提高油轮的经济效益D.促使人们节约能源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2025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4部分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19章环境安全与国家安全第2讲生态保护全球气候变化与国家安全课件,共5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研析课标·定目标,研清教材·固基础,森林破坏,物种灭绝,2生态退化的影响,更新障碍,良性循环,自然恢复,自然生态系统,自然遗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备战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4篇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19章环境安全与国家安全课时规范练64全球气候变化与国家安全课件,共21页。
这是一份备战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4篇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19章环境安全与国家安全第3讲全球气候变化与国家安全课件,共3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强基础必备知识,提素养关键能力,目录索引,二氧化碳,温室效应,生物圈,生存空间,资源争端,人类社会,发达国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