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下载
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3 《孟子》三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富贵不能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2023-2024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同步优课课件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3 《孟子》三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富贵不能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2023-2024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同步优课课件01
    23 《孟子》三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富贵不能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2023-2024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同步优课课件02
    23 《孟子》三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富贵不能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2023-2024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同步优课课件03
    23 《孟子》三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富贵不能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2023-2024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同步优课课件04
    23 《孟子》三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富贵不能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2023-2024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同步优课课件05
    23 《孟子》三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富贵不能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2023-2024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同步优课课件06
    23 《孟子》三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富贵不能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2023-2024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同步优课课件07
    23 《孟子》三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富贵不能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2023-2024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同步优课课件08
    还剩5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公开课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公开课课件ppt,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第一课时,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知识链接,朗读指导,最重要的是,②城高兵利粮足不守,①环而攻城不胜,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把握文章的观点和思路。
    反复诵读,体会孟子说理的特点。
    背诵课文,积累课文中的名言警句。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邹(今山东邹城东南)人,战国时期思想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
    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他主张实行“仁政”,推崇“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
    《孟子》是记录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共七篇,一般认为是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人共同编著的。内容包括孟子的言行、政治学说以及有关哲学、伦理、教育思想等学术问题的论争。南宋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
    《大学》《中庸》合称为“四书”。其特点包括:①长于言辞,气势磅礴,论证严密,雄辩色彩鲜明;②善于以典型事例、比喻和寓言阐述道理。对后世散文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诸子散文: 诸子散文是春秋战国时期各个学派阐述自己学说的著作,反映着不同学派的思想倾向、政治主张和哲学观点等。春秋战国时期,“百家竞作,九流并起”。各个思想流派的代表人物纷纷著书立说,宣传自己的社会、政治主张,比较重要的有儒、法、道、墨四家。诸子的文章,各具风采。这类作品的代表有《老子》《论语》《墨子》《孟子》《庄子》《荀子》《韩非子》等。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天时比不上地利,地利比不上人和。(比如一座)方圆三里的内城,(只有)七里的外城,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采用)包围的方式攻城,必定有得天时之处,这样却不能取胜,是因为天时比不上地利啊。
    宜于做某事的自然气候条件。
    指人心归向,上下团结。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城墙并不是不高,护城河并不是不深,武器装备并不是不精良,粮食供给也并不是不充足,(但守城一方还是)弃城而逃,这是因为地利比不上人和啊。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所以说: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疆域的边界,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器的锐利。能施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
    能够施行治国的正道,即行仁政。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内外亲属都会背叛他;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人都会归顺他。凭借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连)内外亲属都背叛的寡助之君,所以能行仁政的君主要么不作战,(如果)作战就一定会取得胜利。
    作者认为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有哪些?最重要的是什么?
    为了论证“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观点,作者列举了哪两个例子?这两个例子分别从哪两个角度提出的?
    文章第⑤⑥⑦句运用了什么句式?有什么表达效果?
    ①运用排比句式,从反面强调“人和”的重要性。②运用对举句式,将“得道者”与“失道者”的后果互相衬映,点明文章主旨,突出“仁政”的重要性。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这三个句子的顺序能否改变?为什么?
    不能。“域民”“固国”“威天下”是治国的三个阶段,必须做好前一阶段的事,才有可能实现后一个目标,它们之间是递进关系,因此不能改变顺序。
    本文在论证结构上有什么特色?
    逐层论证,层层深入。文章开门见山地提出中心论点,接着运用战争实例,分别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突出了“人和”的重要性;然后进一步类推阐述,表明欲得“人和”,必先要“得道”。全文紧紧围绕得“人和”这一中心,环环相扣,逐层推理,显示出极其严密的论证艺术和极强的逻辑性。
    本文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来论证观点?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
    运用战例,分别从攻和守的角度论证“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突出了“人和”的重要性。
    将“得道者多助”与“失道者寡助”进行对比,将“寡助之至,亲戚畔之”与“多助之至,天下顺之”进行对比,强调了“得道”的重要性。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都是作者的观点,哪句是本文的中心论点?为什么?
    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原因:“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是由这个中心论点一步一步推出的,它反过来又可以论证中心论点 “人和”的重要。
    你认为孟子的观点在今天具有什么普遍意义?
    示例:治国、作战以及做任何事情,都要顺乎民心,合乎正义,这样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失去民心,注定是要失败的。
    委而去之( )( )七里之郭( )池非不深也( )
    古义:放弃;今义:委托。
    古义:离开;今义: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
    古义:外城;今义:姓氏。
    古义:护城河;今义:池塘。
    三里之城( )夫环而攻之( )寡助之至( )亲戚之所畔( )
    代词,它,指“三里之城”
    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天时不如地利( )兵革非不坚利也( )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天下顺之失道者寡助,亲戚畔之
    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攻方得天时而不胜守方得地利而不胜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景春说:“公孙衍、张仪难道不是真正的有大志、有作为、有气节的男子吗?他们一生气,诸侯就都害怕,他们安静下来,(便)战争停息,天下太平。”
    指有大志、有作为、有气节的男子。
    指战争停息,天下太平。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孟子说:“这怎么能算有大志、有作为、有气节的男子呢?你没有学过礼吗?男子成年举行冠礼的时候,父亲给以训导;女儿出嫁时,母亲给以训导,送到门口,告诫她说:‘到了你的夫家,一定要恭敬、谨慎,不要违背你的丈夫!’ 以顺从为准则的,是妇女之道。
    这里指夫家。女,同“汝”,你。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大丈夫应该)住进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走着天下最正确的道路——义。得志的时候,与百姓一同遵循正道而行;不得志的时候,独自走自己的道路。富贵不能使他迷惑,贫贱不能使他动摇,威武不能使他屈服。这样的人才称得上有大志、有作为、有气节的男子。”
    惑乱,迷惑。这里是使动用法。
    改变,动摇。这里是使动用法。
    屈服。这里是使动用法。
    景春心目中的大丈夫形象是怎样的?
    景春心目中的大丈夫,是像公孙衍、张仪那样位高权重、令人望而生畏的当权者。
    第1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为后文孟子的反驳树立了批驳的靶子,引出下文。
    孟子所说的“妾妇之道”和“大丈夫之道”有什么不同?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对于孟子提出的“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这一主张你有怎样的认识?
    得志时与百姓同行,不得志时独自坚持自己的原则。一如儒家所倡导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孟子认为,大丈夫怎样才能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居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里,站立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上,行走在天下最宽广的道路“义”上。能实现理想时,就同人民一起走这条正道;不能实现理想时,就独自行走在这条正道上。
    文章所论述的“大丈夫”的三个标准,顺序能否颠倒?为什么?
    不能。“仁”“礼”“义”是大丈夫应该坚持的根本原则,是基础,是核心,所以必须放在最前面;接下来“得志”“不得志”分两种情况讨论,是对根本原则的一种补充;“富贵”“贫贱”“威武”是三种极端的情况,具有一定的偶然性,又是进一步的补充,因此置于最后。
    说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现实意义。
    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每个中国人的行为准则。在现实生活中,面对金钱利益的诱惑,不乱其心;在危及国家民族利益的时刻,我们要敢于挺身而出,不怕牺牲,做一个真正的大丈夫。
    孟子是如何反驳景春的观点的?
    首先,以两个反问句表明态度,直接否定景春的观点;然后运用类比论证,用“妾妇之道”类比“公孙衍、张仪之道”,指出公孙衍、张仪等人就像出嫁的女子完全顺从丈夫的意志一样,没有独立的人格,也没有独立判断善恶、是非、曲直的标准,其所作所为不过是迎合君王的“妾妇之道”,称不上大丈夫;最后,从三个方面提出了自己心目中的大丈夫的标准。
    简要说说全文的论证思路。
    先破后立:先树立批驳的靶子,再反驳景春的观点,又提出自己的看法,最后得出结论。
    为了论证观点,作者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类比论证:将公孙衍、张仪之流靠摇唇鼓舌、曲意顺从诸侯意思往上爬,没有仁义道德无原则的做法和“以顺为正”的“妾妇之道”进行类比,证明公孙衍、张仪之流不过是小人,根本谈不上是“大丈夫”。 对比论证:作者将公孙衍、张仪之流不讲仁义道德无原则的做法与大丈夫“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行为操守进行对比,有力地驳斥了对方错误的观点,证明了自己观点的正确。
    名句默写(1)__________________,安居而天下熄。(2)__________________,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3)富贵不能淫,__________________,威武不能屈。(4)孟子在《富贵不能淫》中抒发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壮志豪情,提醒人们要坚守节操。(5)孟子在《富贵不能淫》里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得志和失志两方面论述了如何做大丈夫。
    贫贱不能移
    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
    得志,与民由之 不得志,独行其道
    统编课下注释1. 岂不诚大丈夫哉 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丈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安居而天下熄 天下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丈夫之冠也 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 父命之 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 往之女家 女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指有大志、有作为、有气节的男子
    7. 无违夫子 夫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 以顺为正者 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 与民由之 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 富贵不能淫 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 贫贱不能移 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 威武不能屈 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变,动摇。这里是使动用法
    惑乱,迷惑。这里是使动用法
    1. 往之女家 往:___________________2. 必敬必戒 敬:___________________3. 无违夫子 违:___________________4. 以顺为正者 顺:___________________
    戒之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必敬必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居天下之广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重点句子翻译1.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2. 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3.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大丈夫应该)住进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走着天下最正确的道路——义。
    得志的时候,与百姓一同遵循正道而行;不得志的时候,独自走自己的道路。
    富贵不能使他迷惑,贫贱不能使他动摇,威武不能使他屈服。
    思考探究1. (教材思考探究)孟子为什么认为公孙衍、张仪不配称为大丈夫?在孟子心目中,什么样的人才是真正的大丈夫?【答案】孟子认为公孙衍、张仪既没有独立的人格,也没有独立的判断善恶、是非、曲直的标准,他们所做的一切无非是在迎合君王的喜好,这样的人当然算不上大丈夫。在孟子看来,大丈夫要讲仁德,守礼法,做事合乎道义;无论得志与否,都不能放弃自己的原则;更不能为富贵、贫贱、威武这些外部因素所迷乱、动摇、屈服。
    2.(教材思考探究)《孟子》文章以雄辩著称,大量使用排比句,气势非凡。反复朗读并背诵课文,从中举一两个例子做具体分析。(2020河南真题16题设问来源)【答案】示例一:“居天下之广居, 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三句,采取排比的形式,气势磅礴、义正词严地指出了大丈夫精神的实质,三个“天下之”的反复,也将大丈夫精神的崇高性推到极致。示例二:“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列举了大丈夫面对三种境遇时的表现,三个“不能”语气坚定,铿锵有力,形成一股刚毅之气。
    3.(教参问题探究)如何理解《富贵不能淫》中的“妾妇之道”?【答案】孟子以“女子”顺从丈夫的意志来类比公孙衍、张仪之流对帝王意志的顺从,其实是在讽刺公孙衍、张仪在诸侯面前竟也像妇人一样,没有任何原则。4.(教参教学设计)孟子提出的可以称为大丈夫的三个条件,位置能否颠倒?为什么?【答案】不能颠倒。“居天下之广居”三句是作为大丈夫应该坚持的根本原则,是核心,是基础;“得志”“不得志”是分两种情况讨论,是对根本原则的一种补充;“富贵”“贫贱”“威武”是三种极端情况,具有一定的偶然性,又是进一步的补充。
    5.(教参教学设计)孟子并不认同景春的观点,他的反驳可以分为哪几个层次?主要内容分别是什么?分别应该以什么样的语气来读?【答案】两个层次。“是焉得为大丈夫乎”至“妾妇之道也”为第一层,反驳景春的观点,认为公孙衍、张仪所行不过是迎合主上的“妾妇之道”,称不上大丈夫;“居天下之广居”至“此之谓大丈夫”为第二层,正面提出何谓大丈夫。前一个层次应该读出不屑、轻蔑和鄙视,后一个层次应读得慷慨激昂、掷地有声。
    6. 孟子反驳景春,“子未学礼乎”和“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分别起什么作用?【答案】“子未学礼乎”是导入,“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是总结,与中间的长句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类比论证。
    7. “大丈夫”精神在不同的时代被赋予不同的内涵,请说说你对“大丈夫”精神的理解。【答案】每个时代的“大丈夫”精神可能会因时代要求的不同,其内涵也各有侧重。唐代的“大丈夫”精神侧重于建功立业,元朝的“大丈夫”精神侧重于民族气节,今天的“大丈夫”精神侧重于社会责任与担当。但无论如何演变,“大丈夫”精神中的德行要求和社会责任感却一直是这一精神的内涵,也是它历来为人所称颂的关键。
    坚持仁、义、礼坚守自己的道义准则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树靶子: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
    批谬论:以顺为正、妾妇之道(类比)
    舜发于畎(quǎn)亩之中,傅说(yuè)举于版筑之间,胶鬲(ɡé)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舜从田地中被任用,傅说从筑墙的泥水匠中被选拔,
    胶鬲自鱼盐贩中被举荐,管夷吾从狱官手中释放出来,进而得到任用,孙叔敖从隐居的海边被召为相,百里奚从集市中被赎出而用为大夫。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kònɡ)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使命给这样的人,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之苦,使他身处贫困之中,使他做事不顺,(通过这些)使他的心受到震撼,使他的性格坚忍起来,以不断增加他的才干。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bì)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一个人常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内心忧困,思虑堵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一个人的想法,只有)表现在脸色上,流露在言谈中,才能被人们了解。(一个国家)在国内如果没有守法度的大臣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如果没有势力、地位相当的国家和外患的侵扰,这个国家就往往容易灭亡。了解到这一切之后,就会明白常处忧愁祸患之中可以使人生存,常处安逸快乐之中可以使人死亡。
    同“横”,梗塞,不顺。
    奋起。这里指有所作为。
    文章第1段列举的六位圣贤的共同点是什么?列举这些事例的目的又是什么?
    共同点:出身卑微,经历磨炼成就一番出色的事业。 目的:用排比句列举六位由卑微至显贵的历史人物的事例,引出并论证了“生于忧患”的观点,极具说服力;运用排比,增强了文章气势,使论证更充分。
    第2段主要论述了什么道理?
    第二段主要论述了人要担负重任、有所作为、成就大事,必须在思想、生活、行为等方面经受一番艰苦磨炼的道理。
    第3、4两段分别从什么角度论述了什么道理?
    孟子认为一个国家要想避免“亡”的命运,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在国内有守法度的大臣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有能匹敌的国家和外患的侵扰。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哪一句话?文章是如何层层推理展开论证的?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开头先列举事例,提出担当重责的人才都必须先经过磨炼的观点,并由此引申,由个人推论到治国,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论述,最后得出“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的中心论点。
    《孟子》中有不少历代传诵的名言警句,请从课文或课文以外的篇目中选择一句作为你的座右铭,并说出理由。
    座右铭:“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理由:选择这句作为座右铭是因为这句话告诉我们要有忧患意识,要居安思危,只有这样,个人才能成长,国家才能长盛不衰。
    名句默写(1)必先苦其心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空乏其身。(2)所以动心忍性,__________________。(3)人恒过,然后能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4)__________________,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5)孟子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中认为,一个人经过磨难砥砺的益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孟子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个方面论证了国家会灭亡的原因。
    劳其筋骨 饿其体肤
    困于心 衡于虑 而后作
    入则无法家拂士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所以动心忍性 曾益其所不能
    统编课下注释1. 舜发于畎亩之中 畎亩:_______________2.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举:_________________ 筑:_________________3. 百里奚举于市 市:_________________4. 饿其体肤 饿:_________________5. 空乏其身 空乏:_______________ 其:_________________6. 行拂乱其所为 乱:_________________
    7. 所以动心忍性 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忍:______________________8. 曾益其所不能 曾益:____________________ 曾:______________________9. 人恒过,然后能改 恒过:____________________ 恒: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10.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衡:______________________ 虑: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征:__________________ 色:__________________ 发:__________________ 而:__________________ 喻:__________________12. 入则无法家拂士 入:__________________ 法家:__________________ 拂士:__________________
    13.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敌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敌: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 生于忧患 患: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必先苦其心志 苦:_________________2. 劳其筋骨 劳:_________________3.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任:_________________4.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困:_________________
    管夷吾举于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入则无法家拂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行拂乱其所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重点句子翻译1.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2.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3.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4.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使命给这样的人,一定要先使他内心痛苦。
    (通过这些)使他的心受到震撼,使他的性格坚忍起来,以不断增加他的才干。
    内心忧困,思虑梗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
    了解到这一切之后,就会明白常处忧愁祸患之中可以使人生存,常处安逸快乐之中可以使人死亡的道理了。
    思考探究1. (教材思考探究)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你对“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的理解,并另举一两个事例来证明这一观点。【答案】“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是说,忧患和磨难可以使一个人奋发有为,使一个国家兴旺发达;安逸和享乐会让一个人不思进取,使一个国家衰败灭亡。吴越交战,越国战败,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忍辱负重,发愤图强。经过“十年生聚,十年教训”,越国恢复元气,兵强马壮,具备了复仇的条件。而吴王夫差骄奢淫逸,狂妄自大,不思进取,最终为勾践所败,身死国灭。
    2. (教参整体把握改编)文章开篇列举六位名人的事例有何作用?【答案】这六位名人都在经历了艰苦磨炼之后成就了不平凡的事业,运用举例论证,具体阐述了“磨难出人才”的道理,为论证观点“生于忧患”服务。
    3. (教参整体把握改编)简要分析作者是如何论证“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一中心论点的。【答案】孟子先以六个出身低微、经过种种磨炼而终于身负“大任”的显贵人物为例,说明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同时又重视人的主观因素,提出“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的观点。从主、客观条件两个方面说明人要有所作为,成就大业,就必须先在身体、生活、行为、思想等方面经受一番艰难困苦的磨炼。接着由个人说到国家,指出决定国家存亡的因素和决定个人能否成就大业的因素相仿,最后推出中心论点:“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4. (教材思考探究)《孟子》文章以雄辩著称,大量使用排比句,气势非凡。请从文中举例做具体分析。【答案】“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用同样的句式连举六例,形成一种无可辩驳的气势,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5. (教材积累拓展)《孟子》中有不少历代传诵的名言警句,请从课文或课文以外的篇目中选择一句作为你的座右铭,并说出理由。【答案】示例:人恒过,然后能改。理由:这句话的意思是:一个人常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它启示我们一个人犯错是难免的,但犯错并不可怕,只要知错、认错,就能改错。只有这样,才能不断进步,不断完善自我,它让我学会对自己包容,也对别人宽容。
    6.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是否可以删去?为什么?【答案】不能删去。原因:①这句话之前的内容是从正面论证“生于忧患”的观点,这句话则是从反面论证“死于安乐”的观点。若删去,则不能全面、充分地论证本文的中心论点。②这句话之前的内容是从造就人才的角度进行论述的,而这句话是从治理国家的角度论述的。由个人到国家,使得论证更全面、更周密。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
    摆事实:历史上六个卓有成就的人物都历经磨难
    艰苦环境的磨炼造就人才思想斗争的折磨造就人才
    相关课件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备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备课ppt课件,共3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注音和节奏,析内容巧释疑,摆出观点,论证观点,得出结论,结构图解,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23 《孟子》三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学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23 《孟子》三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学课件ppt,共2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运,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人心所向上下团结,方圆三里的内城,护城河,泛指武器军备,弃城而逃,使人民定居下来,巩固国防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人教部编版第六单元23 《孟子》三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授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部编版第六单元23 《孟子》三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授课ppt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闯关图,骰子PK赛,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第四组11,第四组12,结构框架,写作特色,论证思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23 《孟子》三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富贵不能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2023-2024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同步优课课件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