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2023高中化学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章末整合提升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4651619/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新教材2023高中化学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章末整合提升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4651619/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新教材2023高中化学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章末整合提升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4651619/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新教材2023高中化学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同步测试(22份)
- 新教材2023高中化学章末质量评估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 试卷 试卷 0 次下载
- 新教材2023高中化学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第一节原子结构课时1能层与能级基态与激发态原子光谱构造原理与电子排布式同步测试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 试卷 0 次下载
- 新教材2023高中化学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第一节原子结构课时2电子云与原子轨道泡利原理洪特规则能量最低原理同步测试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 试卷 0 次下载
- 新教材2023高中化学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第二节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课时1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同步测试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 试卷 0 次下载
- 新教材2023高中化学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第二节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课时2元素周期律同步测试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 试卷 0 次下载
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第一节 原子结构同步测试题
展开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第一节 原子结构同步测试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价层电子、最外层电子,能层、能级、轨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一章 原子结构与性质章末整合提升
专题1 易混概念的比较
原子结构与性质中,相似概念可以采用比较法学习,在比较中找差异,通过概念之间的差异加深理解,抓住本质,避免应用时出现错误。重点抓住下列概念辨析与比较。
1.电子层、次外层、最外层、最内层、内层
在推断题中经常出现与层数有关的概念,理解这些概念是正确推断的关键。为了研究方便,人们形象地把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看成分层运动,在原子结构示意图中,按能量高低将电子运动分为K、L、M、N、O、P、Q……统称为电子层。一个原子在基态时,电子所占据的电子层数等于该元素在周期表中所在的周期序数。倒数第一层,称为最外层;从外向内,倒数第二层称为次外层;最内层就是第一层(K层),内层是除最外层剩下的电子层的统称。以基态铁原子结构示意图为例:Fe。铁原子共有4个电子层,最外层(N层)只有2个电子,次外层(M层)有14个电子,最内层(K层)有2个电子,内层共24个电子。
2.价层电子、最外层电子
价层电子指原子参加化学反应时形成化合价的电子,称为价层电子;最外层电子指电子层数最高的电子,对于主族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等于价层电子数;对于副族元素,部分能量高的次外层电子参与成键,即次外层部分电子与最外层电子统称为价层电子。
3.能层、能级、轨道
同一电子层称为同一能层,同一能层中能级能量有差异,同一能级中有多个轨道,其能量相同。例如,基态镍(Ni)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84s2,其中s、p、d表示能级,其各自左边的数字1、2、3、4表示能层序数,即基态镍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有4个能层,7个能级(1s、2s、2p、3s、3p、3d、4s)。轨道:s、p、d、f能级所含轨道数分别为1、3、5、7,1s、2s、3s、4s能级的能量不同,但是轨道数相同。
【例1】若某基态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为4d15s2,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该元素基态原子第四能层中共有1个轨道填充电子
B.该元素原子核外有5个电子层
C.该元素原子最外层共有3个电子
D.该元素原子M能层共有8个电子
【思维提示】主要考查能层、能级、价层电子、最外层电子等基本概念。该元素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104s24p64d15s2,第四能层中共有5个轨道填充电子,有5个电子层,最外层有2个电子,M能层有18个电子。
答案:B
专题2 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
1.元素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
(1)某元素的单质与水或酸置换出氢的反应越容易发生,说明其金属性越强。
(2)某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越强,说明其金属性越强。
(3)金属单质间的置换反应:依据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金属甲能从金属乙的盐溶液里置换出乙,说明甲的金属性比乙的金属性强。
(4)金属性与金属活动性顺序大致相同:
(5)金属阳离子氧化性的强弱:一般来说主族元素最高价阳离子的氧化性越强,对应金属的金属性就越弱。
(6)原电池反应中的正、负极:两金属同时作原电池的电极,一般作负极的金属的金属性较强。
(7)元素的第一电离能数值越小,元素的原子越易失去电子,元素的金属性越强。但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影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如Mg(3s2为全充满状态,稳定)的第一电离能大于Al的第一电离能。
(8)元素电负性越小,元素原子失电子能力越强,元素金属性越强。
2.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
(1)某元素的单质与氢气化合的难易程度、条件及生成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容易与H2化合,生成的氢化物也就越稳定,氢化物的还原性也就越弱,说明其非金属性也就越强。
(2)某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说明其非金属性越强。
(3)非金属单质间的置换反应:例如,Cl2+2KI2KCl+I2,说明Cl2的非金属性比I2的非金属性强。
(4)某元素的原子对应的阴离子的还原性越强,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弱。
(5)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的数值越大,表明元素失电子的能力越弱,得电子的能力越强,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但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影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如I1(P)>I1(S),但非金属性:P<S。
(6)元素电负性越大,元素原子得电子的能力越强,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
【例2】(2022·广东揭阳,节选)电负性与电离能是两种定量描述元素原子得失电子能力的参数,请回答下列问题。
元素符号 | H | C | O | F | Mg | Al | Cl |
电负性 | 2.1 | 2.5 | 3.5 | 4.0 | 1.2 | 1.5 | 3.0 |
(1)非金属性强弱:O Cl(填“>”或“<”)。
(2)依据电负性数值,上述元素的原子最容易形成离子键的是 和 (填元素符号)。
(3)某元素Y,其基态原子核外有2个电子层,3个未成对电子,该元素是 (填元素符号),Y元素电负性的取值范围是 。
(4)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气态基态原子的第一电离能呈现起伏变化,而电负性的规律性更强。结合基态原子电子排布式解释Mg的第一电离能比Al的高的原因:
。
【思维提示】(1)根据非金属电负性越大,则非金属性越强,因此非金属性强弱:O>Cl。(2)依据电负性数值,电负性之差越大,越易形成离子键,因此题述元素的原子最容易形成离子键的是Mg和F。(3)某元素Y,其基态原子核外有2个电子层、3个未成对电子,价层电子排布式为2s22p3,则该元素是N。根据同周期从左到右,电负性逐渐增大,因此Y元素电负性的取值范围是2.5<电负性(N)<3.5。(4)原子核外电子处于全充满、全空、半充满时较稳定。
答案:(1)> (2)Mg F
(3)N 2.5<电负性(N)<3.5
(4)Al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Mg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
,3s轨道处于全充满状态,比较稳定,因此第一电离能Mg更高
专题3 对角线规则
性质比较
(1)锂—镁。
锂与钠虽属于同一主族,但与钠的性质相差较远,而它的化学性质更类似于镁。
①锂和镁在氧气中燃烧,并不生成过氧化物,都生成氧化物。
②锂和镁都能与氮气反应生成氮化物Li3N和Mg3N2。
③锂和镁的氢氧化物在加热时,可分解为相应的氧化物(Li2O、MgO)和H2O。
④锂和镁的碳酸盐均不稳定,加热分解产生相应的氧化物(Li2O、MgO)和CO2。
⑤锂和镁的某些盐类如碳酸盐、磷酸盐等均难溶于水。
(2)铍—铝。
①两者都是活泼金属,其单质在冷的浓硝酸中都可以钝化。
②两者都具有两性,其单质、氧化物和氢氧化物既能溶于酸又能溶于强碱溶液,如:
Al(OH)3+3HClAlCl3+3H2O
Al(OH)3+NaOHNaAlO2+2H2O
Be(OH)2+2HClBeCl2+2H2O
Be(OH)2+2NaOHNa2BeO2+2H2O
③两者的氧化物Al2O3和BeO的熔点和硬度都很高。
④两者的卤化物,如AlCl3、BeCl2,都是共价化合物。
【例3】仔细观察如下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B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 ,B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 周期第 族。
(2)铍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 (填“酸性”“碱性”或“两性”)化合物,证明这一结论的有关离子方程式是 。
(3)根据元素周期律知识,硼酸的酸性比碳酸的酸性 ,理由是 。
(4)根据Mg在空气中的燃烧情况,Li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产物为 (填化学式)。
【思维提示】(1)B是5号元素,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1。
(2)Be(OH)2与Al(OH)3的化学性质相似。
(3)B比C的非金属性弱。
(4)Mg在空气中燃烧得MgO、Mg3N2,将Li与Mg类比得答案。
答案:(1)1s22s22p1 二 ⅢA
(2)两性 Be(OH)2+2OH-Be
+2H2O,Be(OH)2+2H+
Be2++2H2O
(3)弱 硼的非金属性比碳的非金属性弱
(4)Li2O、Li3N
专题4 元素的“位—构—性”关系及规律
1.“位—构—性”的关系
2.元素周期表所包含的规律
(1)相等规律。
①周期序数=电子层数。
②主族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价层电子数=主族序数=最高正化合价数(F、O例外)。
③最低负价绝对值=8-主族序数(限第ⅣA~第ⅦA族非金属元素)。
(2)递变性规律。
若A、B、C三种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则有下列性质:
①原子半径:C>A>B。
②金属性:C>A>B。
③非金属性:B>A>C。
3.元素周期律具体内容体现
(1)原子半径的变化规律。
①同种元素:阴离子半径>原子半径>阳离子半径。
②同一周期(稀有气体元素除外):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原子半径逐渐减小,但长周期中各元素的原子半径的减小幅度越来越小。
③同一主族: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原子半径逐渐增大。
(2)元素第一电离能的变化规律。
①同一族: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电子层数也相应增多,核电荷数和原子半径都在逐渐增大,原子半径增大起主要作用,所以同一族元素,其第一电离能随核电荷数增大而逐渐减小。
②同一周期:从左到右,第一电离能变化的总趋势是增大的,但受核外电子层结构的影响有反常现象。
(3)元素电负性的变化规律。
①同一周期(稀有气体元素除外):从左到右,电负性递增。
②同一族:从上到下,电负性递减。
说明:元素的电负性越大,表示该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金属性越弱;元素的电负性越小,表示该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弱,金属性越强。
【例4】(2022·广东江门)按照下列元素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特征回答问题。
A元素的原子中只有一个能层且只含1个电子;B元素的原子3p轨道上得到1个电子后不能再容纳外来电子;C元素的原子2p轨道上有1个电子的自旋方向与其他电子的自旋方向相反;D元素的原子第三能层上有8个电子,第四能层上只有1个电子;E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3s23p6;F为金属元素且原子核外p电子数和s电子数相等。
(1)B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 。
(2)上述元素中位于s区的有 (填元素符号)。
(3)画出C元素基态原子价层电子排布图: 。
(4)检验某溶液中是否含有D+,可通过 来实现;检验某溶液中是否含有B-,通常所用的试剂是 和 。
(5)写出E的元素符号: ,要证明太阳上是否含有E元素,可采用的方法是 。
【思维提示】A原子中只有一个能层且只含1个电子,A是H;B原子3p轨道上得到1个电子后不能再容纳外来电子,则B原子3p轨道上原有5个电子,B是Cl;C原子的2p轨道上有1个电子的自旋方向与其他电子的自旋方向相反,说明C原子的2p轨道上有4个电子,C是O;D原子第三能层上有8个电子,第四能层上只有1个电子,则D是K;E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3s23p6,E是Ar;F为金属元素且原子核外p电子数和s电子数相等,故F为Mg。(1)B为氯元素,原子序数为17,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第三周期第ⅦA族。(2)H、Mg、K的价层电子排布式分别为1s1,3s2,4s1,可知这些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s区。(3)C为O元素,氧元素基态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2s22p4,价层电子排布图为 。(4)检验某溶液中是否含有K+,可以通过焰色试验来实现,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焰色是否为紫色;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Cl-,通常使用的试剂是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原理为
。(5)根据上述分析可知,E为Ar元素,对太阳光进行光谱分析可证明太阳上是否含有Ar元素。
答案:(1)第三周期第ⅦA族
(2)H、Mg、K
(3)
(4)焰色试验 AgNO3溶液 稀硝酸
(5)Ar 对太阳光进行光谱分析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第一节 原子结构课时训练,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第一节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同步达标检测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醛基与酮羰基,羧基与酯基,等效氢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化学选择性必修2第一节 原子结构综合训练题,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