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 (2017)四年级上册4.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精品教案及反思
展开课题
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单元
第一单元
学科
科学
年级
四年级上册
教材分析
《我们怎样听到声音的》,本单元是通过聚焦“声音通过空气传播到我们耳朵,耳是怎样使我们听到声音的呢?”在了解学生认真的基础,引入新课的学习。然后通过三个探究活动解决这一问题:第一个活动,耳的结构与功能,是通过观察耳的结构,了解基本结构,在此基础上对而的功能猜测;第二的活动就是感受耳廓的作用;第三个活动是观察比较估摸的针对。主要是利用制作的估摸模型进行模拟实验,从而进一步感知鼓膜作用,并利用振动解释声音。最后又重点探讨了听诊器聚集声音的作用,进一步丰富了教材的内容。
学情分析
学生自己的耳朵的结构和鼓面的作用不是太了解,只指导耳朵有听声音的作用,但是不知道为什么,这就需要在老师的引导探索鼓膜的作用,从而进一步验证振动产生声音。在具体的活动中国,是通过作者的鼓膜模型,观察气球皮的振动,对鼓膜的作用进行模拟,了解耳朵的如何工作的,在通过材料的阅读,最后逐步丰富了对学生听力和耳朵的理解。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
通过观察耳的结构,知道人的耳朵是由外耳、中耳和内耳构成的。认识到外耳的耳郭把收集到的声音通过耳道传到鼓膜,鼓膜的振动传递给耳蜗,再经听觉神经传递给大脑。
科学思维
用观察比较的方法,认识耳郭和鼓膜的作用。
探究实践
在模拟实验中,能细致观察和描述实验现象,用简单的表格来记录和整理实验结果。
态度责任
在探索实验中,能认识到身体器官的重要性,增强保护身体器官的意识。
教学重点
了解耳朵的结构和功能,知道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教学难点
通过实验,探究鼓膜的作用,知道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教学方法
实验法、讨论法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耳朵结构示意图、模拟鼓膜振动的实验材料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一)教师谈话:在音乐厅,音乐家们用乐器演奏着美妙悦耳的乐曲,我们是用什么器官听到声音的呢?耳朵,声音通过空气传播到听众的耳中。那么,耳朵是怎样使我们听到声音的呢?
(二)教师引导:同学们都知道了耳朵可以听声音,那么耳朵内部的机构是什么样的?每部分的作用是什么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
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
利用具体的问题情境引入学生思考,从而自然导入需要的新内容,导入的方式自然、贴切。
讲授新课
(一)活动一:观察耳朵结构图
出示课本中耳朵结构图,学生仔细看一看,初步了解耳朵的结构。全班交流,教师相机补充有关耳朵的结构和功能等-些方面的知识。
提示:人的耳朵分为外耳、中耳和内耳三个部分。人的外耳就像一一个隧道,声音通过这条隧道到达鼓膜。鼓膜很薄,而且有弹性,即使是轻微的声音,它都会产生震动。人的耳朵从外到内,分别是耳廓、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听觉神经。
(二)活动二:探究耳廓的作用
1教师引导:同学们,大家知道耳廓吗?用手摸一摸自己的耳廓。我们的耳廓又有什么作用呢?下面我们通过实验来探究一下。
2.出示课本中第9页第2幅插图, 引导学生看一看,并读-读旁边的文字,了解本次实验的方法及要求。
实验方法:用纸卷一个喇叭,用这个“纸喇叭”听一听微弱的声音,然后拿掉“纸喇叭”再听一听。
实验要求:比较两次听到的声音有什么不同?
实验要领:本次实验是一次对比实验。第1次是用“纸喇叭"听微弱的声音,第2次是去掉“纸喇叭”再听一听这个微弱的声音。每次实验的声音都要小一点,而且声音一样大。
6.全班分小组进行实验,注意比较两次听到的声音有什么不同?
7.教师巡视,了 解学生实验情况,并对学生加以指导
8全班交流,指生说一说两次听到的实验有什么不同。
提示:使用“纸喇叭”听微弱的声音,可以听得很清楚,拿掉“纸喇叭”再听一听,发现声音很微弱,听不清楚。
9.交流讨论:从这个实验我们可以看出,我们的耳廓在听到声音这个方面起着怎样的作用呢?
提示:人类的耳廓有着特殊的用途,不仅可以收集声音,而且可以将过大的声音进行折射,起到保护耳朵的作用。
(三)活动三:探究鼓膜的作用
1.教师引导:人们利用耳朵听到声音,其中鼓膜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下面我们来探究一下鼓膜的作用。
2.出示课本第10页上面的两幅图,引导学生观察,并阅读这两幅图上方的文字,了解本次实验的操作方法及实验要求。
实验材料:透明塑料杯、一块布、橡皮筋、音叉等等。
实验方法:第1步:如图所示,先把布蒙在透明塑料杯口,用橡皮筋固定,模拟鼓膜。第2步:在鼓膜的上面放上少量的碎纸屑。第3步:用音叉等能发出声音的物体在鼓膜的上方制造强弱不同、远近不同的声音。
实验要求:观察鼓膜是否发生震动,并且在记录表中记录观察结果。
实验要领:这块布蒙在透明塑料杯口,是为了模仿耳朵鼓膜。在鼓膜的上方用音叉制造强弱不同、远近不同的声音,同时要仔细观察鼓膜是否发生震动。检验鼓膜是否发生振动的标准就是看碎纸屑有没有在鼓膜.上振动。学生分小组进行实验,探究鼓膜的作用。
3.教师巡视,了解学生实验情况。
4.全班交流,说一说自己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并说- -说自己得出的结论。
5.教师小结:当我们敲击音叉的时候,音叉发生振动,引起空气的振动,空气的振动,又引起鼓膜的振动。
6.出示课本第9页的资料,引导学生读一读,进一步了解耳朵工作的原理。物体的振动带动了周围空气的振动,空气的震动又引起鼓膜的振动,听小骨可以将振动传达到内耳,并刺激听觉神经产生信号,大脑接收到听觉神经传过来的信号,我们就感受到了声音。
(四)讨论研讨
1.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对人耳的结构和功能有哪些新的认识?你认为鼓膜的作用是什么?耳廓与“纸喇叭”在聚集声音方面有什么相似之处?
2.你能解释医生用的听诊器是怎样工作的吗?
提示:听诊器里面有两个振动片,人体器官振动时发出的声音,通过听诊器的传送,直接传送到医生的耳朵里,听诊器利用的就是声音在固体中传播的原理。
学生阅读、观察思考耳朵各个部位的作用。
学生设计、实验操作,了解耳廓的作用
学生设计、实验操作,了解鼓膜的作用
学生思考、讨论与交流
利用图片让学生观察和分析,从而了解耳朵的基本结构和功能,丰富学生的基础知识。
通过对比实验了解,耳廓的作用,进而得知耳廓可以手机声音并能对声音进行折射,起到保护耳朵的作用。
利用鼓膜模型进行模拟实验,了解鼓膜震动,从而进一步明确耳朵的工作原理。
对教材中的核心问题进行研究,从而加深了学生对耳朵工作原理理解,进一步明确耳朵鼓膜振动产生声音,刺激神经系统,从而感受到声音。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气体、固体、液体能够作为发生物体与我们耳朵之间的桥梁,声音正是通过这些物体才传到我们耳朵中来的,我们从中了解到了声音传播的途径。在实验中了解到了声波是向四周传播,这样我们在周围就能听到生源传播到我们的耳朵,从而进一步丰富了我们对声音的认识。
板书设计
4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人的耳朵分为外耳、中耳和内耳
人耳听声音(空气振动 鼓膜振动 内耳 神经系统)
课后作业
一、填空题
1.人的耳朵由外耳、( )和( )三部分组成。
2.把纸卷成喇叭状,将小的一端放在耳朵上,这时会感到听到的声音比平时( ), 这说明耳郭的作用是( )。
3.耳蜗将( ) 转化为听觉信号,经听觉神经传递给大脑,我们就感受到了声音。
4.人的( )就你一一个隧道,声音通过这条隧道到达鼓膜。鼓膜很薄而且有弹性,即使是轻微的声音,它都会产生( )。
二、判断题
5.远近不同或高低不同的声音,引起鼓膜的振动是一样的。 ( )
6.听小骨是内耳的一部分。 ( )
7.医生的听诊器的听诊头像鼓膜一样,能感受到心脏的跳动。 ( )
8.耳蜗中充满液体。 ( )
参考答案
一、1.中耳内耳2.大收集声音3.振动4.外耳振动;
二、 5.×6.×7.√8.√
课后反思
亮点:本节的教学设计,充分体现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让学生通过多种实验,其中包含了模拟实验,对比实验了解耳朵的功能,并明白人耳听声音是通过空气振动、鼓膜振动、内耳再到神经系统,进而感知到声音。教学中让学生动手,并提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能力,进而解决问题,促进了学生科学素养的发展。
不足:书中物体发声需要进一步拓展,需要融入相关的人耳的相关知识,从而丰富学生的科学知识。但是该方面的内容过少,需要进一步丰富教材。
教学建议:听觉方面的可以融入相应科学概念,比如,失聪,听觉通常会随着年龄的增大而越来越不灵敏,助听器能帮助很多听觉不良的人提高听力,但是有些人由于听觉器官的某一部分受到了 损伤,即使,使用助听器也很难再听到声音。
教科版 (2017)四年级上册6.运动的小车优质课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教科版 (2017)四年级上册6.运动的小车优质课教学设计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判断题,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科学教科版 (2017)四年级上册5.运动与摩擦力一等奖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教科版 (2017)四年级上册5.运动与摩擦力一等奖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填空题,判断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教科版 (2017)6.营养要均衡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小学教科版 (2017)6.营养要均衡教学设计及反思,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判断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