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承德市承德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
展开这是一份河北省承德市承德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字词书写,句子默写,选择题,诗歌鉴赏,对比阅读,现代文阅读,名著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河北省承德市承德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字词书写
1.给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燕( )赵大地,从万马奔腾的坝上草原,到雄伟秀丽的太行山麓,都在向人们讲述她历经千年之久的美丽传说。
(2)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 ) 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
(3)在我认识的一些前辈和同辈里,重视语文,努力求完美,并且(yǐ shēn zuò zé) ,鞠躬尽瘁,叶圣陶先生应该说是第一位。
(4)这时舷窗已经烧得黑乎乎的,我坐在里面,怀抱着操作盒,(bǐng xī níng shén) 地等待着配合程序。
二、句子默写
2.在下列横线上填写诗文原句。
(1) ,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
(2)念天地之悠悠,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3) ,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4)不畏浮云遮望眼, 。(王安石《登飞来峰》)
(5) ,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6)莲, 。(周敦颐《爱莲说》)
(7)《木兰诗》中表明木兰不远万里,奔赴战场的句子是: , 。
三、选择题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所谓书卷气,是一种饱读诗书后形成的 气质。书卷气来自读书,在幽幽书香的熏陶之下,浊俗可以变为清雅,奢华可以变为 ,促狭可以变为开阔,偏激可以变为 。捧起书来吧,你会发现里面的风景美不胜收!
A.高雅 淡然 平静 B.高贵 淡泊 平静
C.高贵 淡然 平和 D.高雅 淡泊 平和
4.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B.“说”是古代一种议论性的文体, 大多是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发作者的感想,写法不拘一格,行文自由活泼,篇幅一般不长,跟现代杂文相似。
C.“卿今当涂掌事”中的“卿”,是指古代君对臣的爱称。
D.“无丝竹之乱耳”中“丝”指管乐器。“竹”指弦乐器。
5.下列各项中,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①科学家的优势不仅靠智力,更重要的是持之以恒地专注和勤奋,经过长期探索而在某个领域形成优势。②都说明成功之路从来就没有捷径,唯有沉潜下来专注有益之事,方能取得不平凡的成绩。③袁隆平院士回答:专注地做好一件事,无论它是大还是小,都用心去做。④从南仁东24年甘坐“冷板凳”,打造出世界最大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到黄旭华隐姓埋名三十载,使万里海疆因核潜艇的守护而更加安宁。⑤有记者曾专访袁隆平院士:科学家最大的特点是认真,做什么都非常认真,您内心是怎样的感受?
A.将各句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最恰当的排列顺序是①⑤③④②。
B.“使万里海疆因核潜艇的守护而更加安宁”中的“使”,是介词。
C.“专注和勤奋”是并列短语,“非常认真"是动宾短语。
D.“都说明成功之路从来就没有捷径”中的“都”,是副词。
四、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己亥杂诗(其五)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6.请赏析诗中画横线的句子。
7.这首诗的最后两句,被后人反复引用,请写出这两句诗衍生的新意。
五、对比阅读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周敦颐《爱莲说》)
[乙]孔子曰:“夫玉者,君子比德①焉。温润而泽仁也栗而理②知也;坚刚而不屈,义也;廉而不刿③,行也;折而不挠,勇也;瑕瑜并见,情④也;扣之,其声清扬而远闻,其止辍然⑤,辞也。诗曰:‘言念⑥君子,温其如玉。’此之谓也。”
(节选自《荀子·法行篇》,有删改)
[注释]①君子比德:君子用来比拟人的德操。②栗而理:坚硬而有纹理。③刿(guì):割伤,刺伤。④情:真诚。⑤辍然:突然停下来的样子。⑥念:考虑。
8.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
(1)可爱者甚蕃 蕃:
(2)陶后鲜有闻 鲜:
(3)瑕瑜并见 并:
9.请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2)扣之,其声清扬而远闻。
10.下列对甲、乙两文的理解与分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文通过对“菊花”和“牡丹”的批判,突出“莲”的高洁品格。
B.乙文运用排比手法,从不同角度对“玉”的特点进行了深入分析。
C.甲、乙两文托物言志,借“莲”和“玉”,表达对理想人格的追求。
D.“温润而泽/仁也/栗而理/知也”这个句子的断句是正确的。
11.比较甲、乙两文,周敦颐笔下的“君子”和孔子所说的“君子”有哪些相同点?结合相关语句加以叙述。
六、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邓小岚和马兰村
①得知邓小岚被授予“保定楷模·时代新人”称号,我的内心暖流涌动。
②十几年前,我有机会来到阜平,走进马兰村,寻访《晋察冀日报》社遗址,寻访人民新闻家邓拓等人游击办报的踪迹,晚上住在一位大娘家。她给我讲了邓拓常住在马兰村,坚持创办《晋察冀日报》,与日寇斗争的历史,讲了邓拓的女儿邓小岚在马兰村出生和成长的故事,把铁贯山和胭脂河指给我看,还特意给我看新改造的抽水马桶。那时候农村普遍用的是旱厕,在大山深处,在人口不多的马兰村,竟然开始使用抽水马桶,让我不禁瞪大了眼睛。
③让我更加震惊的是,晚饭后,我们走在胭脂河畔,月光如水倾泻而下,笼罩着隐隐青山,这时,忽然响起了琴声——是小提琴的声音,宛转悠扬,与皎洁的月光、与淡黑的群山、与潺潺的流水交融在一起。大娘满心欢喜地告诉我,这是她家孙儿在月下练琴,他是马兰小乐队的成员,邓小岚是孩子的音乐老师。那一天,“邓小岚”三个字就住到了我的心里。
④再次来到马兰村时,我很幸运地面对面采访了邓小岚。说起父辈们在马兰村的日子,说起烽火连天的岁月,她的眼睛里饱含着深情,语调也微微颤抖。她痛惜马兰村遇难的乡亲们,她珍惜马兰村的乡亲们与父辈战友们的鱼水情深,她更珍藏着革命老区对幼时自己的抚育之恩。在她心中,这恩情就像铁贯山一样,始终扎根在马兰的大地;这恩情比铁贯山还要重,重到她用退休后的绝大部分时间和精力来回报这方热土。
⑤邓小岚说:“1997年,我和妹妹第一次回到惦念的马兰。当热情的老乡得知我是北京来的邓小岚时,立刻叫出了我的小名,我的眼泪一下子流了出来。我一定要为故乡做点事情,多了做不了,起码给孩子们一间遮风挡雨的教室吧。”
⑥她说话的声音很好听,跟她唱歌时一样,清亮亮的,如同胭脂河的水哗哗地流过马兰村,流过几十年的如金岁月。她注视马兰的土地与山川时,眼神是纯粹的,纯粹到没有丝毫杂质,比胭脂河的水要清澈许多许多,就像婴儿在深情地凝望母亲。此刻,我感觉我读懂了她对马兰的感情,这种感觉砰地点燃了我创作的欲望:我要为邓小岚写一本书,写她和马兰的故事!
⑦为了尽可能多地掌握一手资料,我特意又去了趟马兰村。从保定客运站出发,坐着大巴车赶往阜平,再倒车去马兰村,当我在路上辗转时,眼前就会出现邓小岚的身影。从保定到马兰,需要小半天,我就想,路可真远啊!那么,从北京到马兰呢,岂不是更远?而且,邓小岚几乎每个月都要来马兰;而且,她这一坚持就是十几年;而且,之前进山的路况比现在差多了。后来,我在不经意间问了邓小岚这个问题,她轻描淡写地说:“不远啊,一点都不远。”我顿时明白了,在她眼中,从北京到马兰真的不远,因为马兰跟北京一样,都在她心里。
⑧初稿出来之后,我先修改了一遍,然后发给邓老师看。每看完一两个章节,她都会及时将修改意见和建议反馈给我,修改过几章之后,她开始对不妥之处亲自修改。她说:“马兰的孩子们是很可爱的,跟城里的孩子一样爱干净。他们有时候不爱说话,但是,他们一个小眼神、一个小动作就表达出了他们的情感。”她就是想用一技之长教孩子们音乐,通过音乐帮助马兰山区的孩子们树立信心,从而拥有更加美好的人生。
⑨书出版后,我带着满是墨香的新书再次奔赴马兰,与正在马兰建设月亮舞台的邓小岚会合。到达工地,当我寻找到邓小岚时,感动与心疼纠结在一起。她戴着一顶别人送的遮阳帽,正弯腰用铁锹铲沙石,为的是铲出一级级台阶,好让孩子们沿着台阶轻松而安全地来到依山而建的游乐设施上。时值酷暑,年近八旬,在大山深处,一锨一镐,只为马兰的孩子们,只为马兰的未来,我险些当着她的面流泪。
⑩休息时,我和她坐在山坡处。我问她累不累?她说不累。我问她月亮舞台花费多少钱?她微笑着说保密。我们安静地坐着,听山风轻轻吹过,看白云在蓝天上漫游,不知怎的,我的耳边忽然响起了歌声。这歌声,穿过几十年的时光隧道,坚定而嘹亮。
12.选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组织材料的?
13.联系上下文,说说第⑦段中加着重号词语的表达效果。
后来,我在不经意间问了邓小岚这个问题,她轻描淡写地说:“不远啊,一点都不远。”
14.选文表现了邓小岚哪些精神品质?
15.选文在选材上有怎样的特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写得不好,但我写出来了
①天快黑了,孩子们快放学回来了。我正在厨房里准备晚餐,突然听到外面传来开门关门的声音,我知道,有一个孩子回来了。我伸头一看,原来是13岁的艾米。她没精打采地路过厨房,往自己的房间走去,连我跟她打招呼都没有听见。
②我匆匆忙忙做完手头的活儿,来到女儿的房门外,敲了敲半掩的房门,停了一会儿,才推开门走进去。
③我看到女儿慌忙擦了擦眼睛,知道她刚才一定哭了。我在她的桌边坐了下来,发现她胳膊底下的便笺簿上写着一首短诗,上面还有滴滴泪痕。我问她发生了什么事。她刚刚扼制的泪水立刻又流了出来。从她哭哭啼啼的诉说声中,我知道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④原来,在今天的文法班上,艾米向同学们宣布自己要写作,并自己画插图。结果,一半的同学嘲笑她,另一半的同学几乎从椅子里笑倒在地上。“别傻了。只有天才才能成为作家,”文法老师自以为是地说,“你这个学期将会得到一个D。”
⑤艾米告诉我,她当时羞愧得无地自容,泪如泉涌,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⑥“哦,宝贝儿,原来是这么回事儿。你何必这么小题大做呢。老师不是那个意思,你一定是弄错了。”我一边安慰她一边从她胳膊底下抽出便笺簿,读上面的诗。
⑦“啊,真是一首好诗。诗里融进了一个孩子梦想破灭的悲伤和失望,又生动又感人,我都要哭了呢。我敢打赌,如果你把它寄到报社去,一定会得到回信的。说不定,我们家将来会出一位作家呢。”我惊喜地说。
⑧艾米不相信地睁大了眼睛。“寄到报社?作家?可是,老师说,只有天才才能成为作家。”她嗫嚅着说。
⑨“噢,孩子,老师不是那个意思。如果你有梦想,一定要坚持去实现,千万别让别人影响你。你如果真想成为作家,就要走出第一步,把自己的作品寄出去给别人看。”我鼓励她说。
⑩在我的鼓励和催促下,第二天,艾米就将那首短诗寄给了当地的报社。没想到,他们竟然真的采用了它,并给艾米寄来了1美元的稿酬。艾米的作品发表了,并且得到了稿酬。“我是作家了!妈妈,我是作家了!”艾米高兴地把报纸拿给我看。我用一种“我早就知道会这样”的眼神恭维她。
⑪艾米把报纸带到学校去,拿给老师和同学们看,结果引得他们哄然大笑。“你只是瞎猫碰到了死耗子。”艾米的老师说。
⑫当艾米把老师的话告诉我时,我真担心那会打击她的积极性。不料艾米却毫不在意地告诉我说她没将老师的话放在心上,她说:“妈妈说得好,我再也不会让别人影响我了。我成功了。我的第一篇作品就被发表了。我比他们任何人都强,如果这是‘瞎猫碰到了死耗子’,那也好得很啊。”听了艾米的话,我感到很安慰。
⑬在接下来的两年里,艾米又发表了十几首诗、笑话和散文。她中学毕业的时候,虽然只得了个C,但已经有几大本贴满了已发表作品的剪贴簿。她再也没跟老师和同学提到过她写作的事情。
⑭长大后的艾米,除了仍然坚持写作之外,还是一位贤惠的妻子和成功的母亲。白天,除了做好家务之外,当孩子们小睡的时候,她就写作;孩子们醒来的时候,她就陪着他们玩耍,或者坐在沙发上和他们一起一边看电视、吃甜饼,一边抽空儿写作。她这样教育自己的孩子:“如果你有梦想,那你自己一定要握牢它,不要让别人的想法影响你。”而且,她还告诉孩子:“如果你做一件事做成功了,就算是瞎猫碰到了死耗子,也没有什么坏处。重要的是,你要坚持下去。就拿我写作来说,我写得不好,但我写出来了。”
16.比较选文第②段中画横线的句子与下面修改句,说说两句在表达效果上的不同之处。
【原句】我匆匆忙忙做完手头的活儿,来到女儿的房门外,敲了敲半掩的房门,停了一会儿,才推开门走进去。
【修改句】我做完手头的活儿,来到女儿的房门外,推开门走进去。
17.阅读下面的文字,结合上下文思考,假如你是艾米,面对这样的老师,你会怎样说?把你要说的话写下来。
艾米把报纸带到学校去,拿给老师和同学们看,结果引得他们哄然大笑。“你只是瞎猫碰到了死耗子。”艾米的老师说。
18.选文运用了对比的写作手法,请找出一处并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19.从选文中,你获得了怎样的启示?
七、名著阅读
阅读下面的名著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这可绝不是件容易的事。一年,两年,至少有三四年;一滴汗,两滴汗,不知道多少万滴汗,才挣出那辆车。从风里雨里的咬牙,从饭里茶里的自苦,才赚出那辆车,那辆车是他的一切挣扎与困苦的总结果与报酬,像身经百战的武士的一颗徽章。在他赁人家的车的时候,他从早到晚,由东到西,由南到北,像被人家抽着转的陀螺;他没有自己。可是在这种旋转之中,他的眼并没有花,心并没有乱,他老想着远远的一辆车,可以使他自由,独立,像自己的手脚的那么一辆车。
20.本段节选自我国现代著名作家老舍的小说 。
21.下面是小亮同学阅读本段所做的批注,其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主人公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向往自由和独立的生活。
B.主人公怀揣梦想风里来雨里去,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挣到了属于自己的车。
C.语言幽默风趣,具有辛辣的讽刺意味,所刻画的人物让人忍俊不禁。
D.作者善用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主人公生活的艰辛以及那辆车对他的意义。
八、作文
22.根据要求作文。
深邃高远是宇宙的样子,变幻无常是大自然的样子,守护健康是白衣天使的样子,拼搏进取是莘莘学子的样子……
上面这段话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以“这就是______的样子”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作文。
要求:①根据你的写作内容,将题目补充完整;②内容健康积极;③表达真情实感;④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⑤不要套写、抄袭;⑥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参考答案:
1. yān jīn 以身作则 屏息凝神
2. 商女不知亡国恨 独怆然而涕下 会当凌绝顶 自缘身在最高层 山重水复疑无路 花之君子者也 万里赴戎机 关山度若飞
3.D
4.D
5.C
6.用“浩荡”表现“离愁”的广阔无边,用“白日斜”的特定环境烘托“离愁”,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离愁的深广。(意思对即可) 7.多借指甘愿牺牲自我的无私奉献精神。(意思对即可)
8. (1)多 (2)少 (3)一起(同) 9.(1)(莲的柄)内部贯通,外部笔直,不横生藤蔓,不旁生枝茎。
(2)敲击它,它的声音清越(或“清亮、清脆”)悠扬,远远就能听到。(意思对即可) 10.A 11.①都有正直的品性。甲文提到“外直”“亭亭净植”,乙文提到“坚刚”“廉”;②都有美好的声名。甲文“香远益清”,乙文“其声清扬而远闻”。(意思对即可)
12.按照时间顺序叙述了“我”与邓小岚老师之间交往的几件事。(答出时间顺序即可) 13.“轻描淡写”指说话时把重要的事情轻轻带过,文中指邓小岚对自己为马兰的发展十几年长途奔波、辗转辛劳却不以为意,表达了邓小岚对马兰无私、深切的爱。(意思对即可) 14.示例:知恩图报、无私奉献、坚守执着、平易近人、严谨认真、朴实无华。(任意答出三点,意思对即可) 15.围绕中心选材;选取亲身经历的事;选取感受最深的事;选择事例有真情实感等。(答出三点,意思对即可)
16.原句,“匆匆忙忙”表明母亲急于了解女儿的情况,关心女儿;“敲了敲半掩的房门,停了一会儿”,写出母亲小心翼翼的呵护(或:对女儿的尊重)。修改句没有这样的表达效果。(意思对即可) 17.示例:老师,尽管我写得不好,但我会继续努力的。(符合情理即可) 18.示例一:艾米的老师与艾米的母亲对比,老师两次用否定的语言压制了学生的梦想;母亲对艾米用安慰鼓励引导孩子进步成长,给予精神力量。表现母爱力量的伟大。
示例二:两次打击后,艾米的前后不同表现形成对比。第一次泪如泉涌感到无地自容,很伤心;第二次打击后,没有把老师的话放到心上(没有被别人的话影响自己),坚持写作,做更好的自己。突出了母亲对艾米鼓舞的巨大力量。(意思对即可) 19.示例:在追逐梦想的过程中,不要被别人的话影响自己,要坚持自己的梦想,持之以恒,相信通过努力,会成为更好的自己。(从内容、写法、精神启迪等任意角度谈感想,言之成理即可)
20.《骆驼祥子》 21.C
22.例文:
这就是青春的样子
有一个词叫“青春”,它的样子有很多,是挥汗如雨地拼搏,是全神贯注地阅读,是一丝不苟地写画,是潇洒畅意地释放……
——题记
教室后面的文化墙,精彩纷呈。有照片,有书法,有手抄报……每次靠近,我都会驻足观看,勾起内心深处最柔软的那根弦。
这里记录着我们青春的足迹,珍藏着我们青春的美好。老班说,这是我们青春该有的样子。
挥洒汗水,奋力拼搏
这是一张令人热血沸腾的照片,记录着一场激烈的篮球比赛。我班的篮球健将大卫双手托球,灵活躲过对方球员的堵截,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奔向对方篮筐下。画面定格在精彩瞬间,只见他高高跃起,篮球仿佛听话一般,在空中划出一道弧线,直奔球筐。大卫紧紧盯着篮球筐,那眼神,有紧张,有期盼,更有必胜的把握。那个球是关键一球,接下来我们反超对方,转败为胜。
老班说,这才是你们青春该有的样子。运动场上不服输,挥洒汗水、奋力拼搏的样子,最精彩。
全神贯注,沉浸书海
这张照片定格在午读瞬间,不知老班什么时候拍的,我们沉浸于书海,毫无察觉。
画面上,同学们双手轻握书卷,脊背挺得笔直,两眼似乎被书牢牢吸住。靠窗的那个女孩正是我,眉目舒展,眼帘微垂,阳光倾泻在脸上,那么静好。嘴角微微翘起,是与书产生共鸣了吗?再看其他同学,嘴巴呈“O”型的,是看到令人震惊的情节了?嘟起嘴儿的,难道不满意书中主人公的做法?
老班说,这才是你们青春该有的样子。阅读时,全神贯注沉浸书海的样子,最美好。
书写青春,迎难而上
抬头向上,一份份手抄报,一篇篇优秀作文,一张张照片,背后都有一个个故事。那份端午手抄报,屈原的模样,我曾经一丝不苟地勾画;那篇描写大海的作文,我满心欢喜地把阳光、沙滩、海浪搬进文字里,组合成一幅美丽的画面;最喜欢的那张照片,雪花纷飞的校园,我们追赶着,嬉笑着,与老班一起打雪仗,个个笑靥如花……
用班主任的话说,那是你们的心血和汗水,值得回忆和珍藏,那是你们青春该有的样子。
学习时专心致志迎难而上,玩耍时潇洒畅意尽情释放!这就是青春该有的样子,那是我们走过的足迹,是昂扬向上的成长,是岁月的美好馈赠。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河北省承德市承德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答案,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 请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河北省承德市承德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 请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河北省承德市承德县七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在下列横线上填写诗文原句,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