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红楼梦》获奖ppt课件
展开《红楼梦》单元教学案例3:草蛇灰线 谐音妙趣(必修下·第七单元)
教学目标:
1.介绍草蛇灰线结构技巧,梳理其在小说中的三种表现;
2.熟悉文中的谐音梗,并体会其作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观看视频,聆听《红楼梦曲·引子》
开辟鸿蒙,谁为情种,都只为风月情浓,趁着这奈何天,伤怀日,寂寥时,试遣愚忠,因此上演出这怀金悼玉的红楼梦。
今天,就让我们再次走进“红楼梦的世界”,一起来体会它穿越百年的结构艺术的魅力。
二、草蛇灰线
金圣叹在《读第五才子书法》中说:“有草蛇灰线法:……骤看之,有如无物,及至细处,其中便有一条线索,拽之通体俱动。”由此看来,所谓“草蛇灰线”,是以蛇行草中,可见其行迹,灰线留于纸上,可辨其脉络,来喻指某一事物在作者行文中经常被提及,初看似是偶然,细看下去,却有一丝脉络可寻。
所谓草蛇,即是指草中爬行的蛇,虽无足迹可寻,但其爬过,则必然在草上留下痕迹;所谓灰线,即用一缝衣服的细线在炉灰中拖过,线虽轻细,若仔细观察,仍可在炉灰中发现断断续续的痕迹。这两个比喻呈现了这一概念的共同的特征,即断续、隐现,在写作中比喻一种行文笔法,其所描写的事物,看似不经意、无关,琐屑、零碎,但反复岀现,细察却又有一种暗中勾连、对应的关系,如若寻得,“拽之通体俱动”。
我们在研读细节或物象时,就要注意其是否符合这三个特征:①断续、隐现;②看似不经意又反复出现;③与某事或某人具有一种暗中勾连、对应的关系。草蛇灰线的结构在《红楼梦》中大概有三种形式:物品作为线索来安排情节,影射人物命运的伏笔和照应,情节结构上“草蛇灰线、伏延千里”的艺术。
任务一:找到前5回描写、叙述通灵宝玉的段落,分析其作用
前5回描写、叙述通灵宝玉的段落:
第一回:“士隐接了看时,原来是块鲜明美玉,上面字迹分明,镌着“通灵宝玉”四字,后面还有几行小字。”
第二回:“不想次年又生了一位公子,说来更奇,一落胎胞,嘴里便衔下一块五彩晶莹的玉来,上面还有许多字迹,就取名叫做宝玉。”
第三回:“又问黛玉:‘可也有玉没有?’众人不解其语,黛玉便忖度着因他有玉,故问我有也无,因答道:‘我没有那个.想来那玉是一件罕物,岂能人人有的。’宝玉听了,登时发作起痴狂病来,摘下那玉,就狠命摔去,骂道:‘什么罕物,连人之高低不择,还说‘通灵’不‘通灵’呢!我也不要这劳什子了!’”
第五回:“红楼梦曲”《终身误》: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
通灵宝玉的线索作用 | ||
所在章回 | 所写内容 | 作用分析 |
第一回 | 开篇 | 借一僧一道之口、甄士隐之耳叙说木石前盟的故事,交代贾宝玉和林黛玉的前世渊源;甄士隐亲见通灵宝玉,显示其真实性。 |
第二回 | 冷子兴演说 | 从宁荣两府的衰落现状,看衔玉而生的宝王对于家族振兴的作用,这就开启了贾宝玉一生的矛盾。 |
第四回 | 宝黛初见砸玉 | 贾宝玉觉得自己和黛王是同一类人,他们有共同的人文思想以及对自由的追求,这也是他们爱情坚实基础。贾宝王将通灵宝玉奋力一捧,启动了两位主人公的第一次感情碰撞。 |
第五回 | “红楼梦”《终身误》中的金玉良缘 | 此曲莫定贾宝王的感情倾向,对世俗现念的反叛,对自己情感的忠实,导致爱情悲剧的必然性。 |
任务二:在第五回、第二十二回、第七十回中,找到有关探春的描写,连贯起来,发现其照应之处
第5回 | 探春的判词 | 后面又画着两人放风筝,一片大海,一只大船,船中有一女子掩面泣涕之状。也有四 句写云: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 |
第22回 | 探春的灯谜 | 又往下看是:阶下儿童仰面时,清明妆点最堪宜,游丝一断浑无力,莫向东风别离 贾政道:“这是风筝。“探春笑道:“是。 |
第70回 | 众人放风筝情节 | 宝钗等都立在院门前,命丫头们在院外敞地下放去。宝琴笑道:“你这个不大好看, 不如三姐姐的那一个软翅子大凤凰好。” 探春正要剪自己的风凰,见天上也有一个风凰,……那喜字果然与这两个风凰绞在一 处,三下齐收乱顿,谁知线都断了,那三个风筝飘飘摇摇都去了 |
探春虽是庶出,但精明能干,不过命运不济。从判词中可知其命运走向,而在这个过程中,作者又从猜灯谜、放风筝等具体细节中映射人物命运,相互照应,是作者草蛇灰线构思的表现。
任务三:用思维导图整理“抄检大观园”前后的事件,发现其“草蛇灰线、俯脉千里”的艺术构架。
《红楼梦》以草蛇灰线布局,使文意上下勾连,情节前后呼应,宏大繁复的艺术结构显得完整统一;蛇线若隐若现,时断时续,首尾相连,增强了故事情节的有机联系;暗示了人物的命运或事件发展的方向。读《红楼梦》时,我们了解了草蛇灰线这一最基本的艺术手法的话,会有许多会心顿悟,产生无穷的乐趣。
三、名称趣谈
红楼梦中的人物众多,曹雪芹起名很注意人物的名字,用字奇、字面广,有的用的是鸟名,有的用的是花名,有的是宝珠玉器的名字。丰富多彩,富贵高雅,许多人物的名或字或几个人的名字合起来都是大有深意的。有的暗示了人物的命运,有的则是对情节发展的某种隐喻,有的概括了人物性格的某些特点,有的是对人物行事为人的绝妙讽刺,有的是人物故事的某种暗示等等。
任务四:聊聊《红楼梦》人物名字里的“谐音梗”
请同学们认真品读《红楼梦》,或查找资料,分析曹雪芹起名的暗示或隐喻。小组讨论交流、展示成果。
1.甄士隐、贾雨村、冷子兴等,从而交代了本书是“真事隐,假语存”,并以此提醒读者注意.
2.四大家族的故事一开始是通过甄士隐贾雨村冷子兴刘姥姥由远及近,从外到里去讲述的,不管贾家还是江南的甄家,这四个人讲述的故事都是“真(甄)假(贾)难(《广韵》:冷,难,音相近,可相通。)(冷)留(刘)”,意味着四大家族一败涂地的悲惨下场。
3.书中的主要人物是宝玉、黛玉、宝钗和妙玉,他们之间关系的复杂也反映在了名字中。
“钗”与“黛”都是封建社会大家闺秀的代称,宝玉的名字拆开,分别给了两个少女,组成了“宝钗”和“黛玉”,由此可见他们三人的关系非同一般,其间的纠葛也必定是紧密和变幻莫测,以致有了宝玉钟情于黛玉,却与宝钗联了姻的结局。
妙玉也由一个“玉”字与宝玉相连,二人情投意合,性格上也具有许多相似之处,是宝玉的一面镜子。
4.甄士隐,贾雨村:真事隐,假语存(假语村言)。
5.贾宝玉:“假宝玉”,具有反叛精神的“真顽石”。
6.妙玉:“庙”中之玉,表明了她的身份,原是出家人。
7.元春、迎春、探春、惜春四姐妹:谐音“原应叹息”,叹息她们短暂的青春年华。春天本来就很短暂,更何况分成了四个阶段,每个阶段就更短了。也有人认为是“原因探析”,探析封建社会衰败、灭亡的原因。
8.王熙凤:凤为雄性神鸟,喻意凤姐像个才干卓越、犀利锋快的男人。也谐音“枉是凤”,虽然才干出众,也免不了香消玉殒,一领草席裹尸丢旷野,女儿差点被卖的下场。
9.花袭人:花的姿色俱佳且香气迷人,却在背后给你温柔的一刀。也喻示了袭人是“戏”子(蒋玉函)的“人”。
10.秦可卿:亲可情,滥情,可和任何亲近的人发生奸情。但是仔细考察,事情可能并不这样简单,似乎里边还有其他隐情。
11.晴雯:晴天的云霞,只是“彩云易散”;也有说就是“情文”。
12.贾政:假正,愚腐,假正经,满嘴仁义道德的伪君子。
13.贾赦:假设,是说他在贾俯是个摆设,不被贾母看好。
14.贾蓉:蓉者,“容”也,“容”到了其妻与其父通奸、勾引小叔地步。
15.贾瑞,字天祥:瑞者,天欲赐福之喜兆也,但是前面加了个“贾(假)”字,意思就全反了,所以书中贾瑞第一个死了,接着群芳一个个香消玉陨,可见这是个假的喜兆,故称之为贾瑞。
蔡元培认为贾瑞就是“假文天祥”,因为贾瑞正好字天祥,而文天祥刚好字宋瑞,所以蔡元培认为这个人物是用来讥讽那些投降满清的明朝人,暗指他们没骨气。
16.贾化,字时飞:假话,实非也。
17.贾链:假廉,假脸,是个不知廉耻的荒淫之徒。
18.贾敬:假静,他好静搬到郊外居住,作者讽刺他是假喜清静。
19.贾蔷:比起那些只知道吃喝玩乐的贾家子弟,贾蔷稍微“强”点;“蔷薇花”也是爱情的象征,贾宝玉从龄官和贾蔷的爱情中明白了爱的真意。
20.薛蟠:“蟠”本义是“曲折、盘绕”,薛蟠字“文龙”,“蟠龙”是传说中八龙里最为凶恶的一个。
21.娇杏:侥幸,因回头多看雨村两眼后来成为雨村正室,何等侥幸。正是“偶因一回顾,便为人上人”。
22.冷子兴:强调一个“冷”字,书中把此人安排为“冷眼人”,作用非凡,不仅借他之口“演说荣国府”,使读者对后边展开的情节有所思想准备,而且很早就看出了豪门的破败之相,可见冷子兴的“冷眼”够厉害的。
23.四春的丫环分别是“抱琴、司棋、侍书、入画”:寓“琴棋书画”四艺,同时也暗喻她们主人的特点、爱好和艺术修养。
24.四大郡王(东平王、南安王、西宁王、北静王):比喻“东南西北,平安宁静”,是作者有意为当朝者粉饰太平、歌功颂德的一个假语。
25.秦钟:情种,与能儿偷情害死其父,也害死了自己,好一个情种。因其性格品貌很合贾宝玉的喜好,被贾宝玉引为知己。
26.鸳鸯:一个反喻的名字,鸳鸯鸟本来是成双成对的,是爱情的吉祥物,但是“鸳鸯女”却不能拥有自己的爱情,被贾赦逼死。
27.贾环:“贾环”即“坏”,此人确实够坏的。
28.紫鹃:紫是红过了头,固有“红得发紫”一说,红色是曹雪芹喜欢的颜色;杜鹃既是名花,又是善解人意的“亲人鸟”。综合上述特征为“紫鹃”,黛玉闺中益友。
29.孙绍祖:孙臊祖,给祖先丢人。本是靠贾俯的势力腾达,却恩将仇报,害死迎春。
30.夏金桂:下金龟,此名足见曹雪芹对这只河东狮的鄙视,是她直接害死了香菱。
31.平儿:瓶儿,摆设。
32.戴权:“大”也读dài,“戴权”即“大权”,专管买官卖官。
33.焦大:骄傲自大,依仗自己救过太爷的命,在新主子面前就骄傲自大,不服管束。
34.卜世仁:不是人,他亲外甥贾芸向他借银,非但不借,还肆加嘲笑。
35.甄英莲:真应怜,本生在官宦人家,却从小被拐卖,又被金桂害死,一生命运实在坎坷,让人可怜。
36.霍启:祸起,甄士隐的家仆,是他将小香菱走丢,彻底改变了香菱一生的命运。
37.封肃:又疯又俗,此人是甄士隐的岳丈,为人奸险小气,贪慕权贵。
38.冯渊:逢冤,为了英莲,被薛蟠活活打死,其冤深似海。
39.詹光、来升、吴新登、程日兴、单聘人:贾府门下的一帮酸腐清客和管事,分别谐音“沾光”、“来升(官)”、“无星戥”,“乘日兴”、“善骗人”。
40.书中写的四大家族也是用了谐音,贾、王、史、薛分别是假、亡、死、雪(雪不长久)。就连地名“青埂峰”,也可能就是“情根峰”。
四、语言艺术
1.活动五:表演——笑骂皆是情
学生选择数个经典片段,进行角色扮演,体验文学语言背后的意蕴。
①说话巧妙的正面例子。如指桑骂槐:探宝钗黛玉半含酸(《红楼梦》第八回)。语意双关:宝钗借扇机带双敲(《红楼梦》第三十回)。言必有据:秋爽斋偶结海棠社(《红楼梦》第三十七回)。
②说话出错的反面例子。如错由情生:宝钗偶失误(《红楼梦》第二十五回)。急不择言:鸳鸯骂嫂误伤人(《红楼梦》第四十六回)。学生在熟悉对白、模拟练习中,逐步体会《红楼梦》人物的说话艺术,感悟说话是一门艺术,出错也是人之常情。
活动结束后,再次观看87版和2010版电视剧《红楼梦》相关片段,对照同学表演,结合原著文字,说说谁的表演最得我心、最得作者心。
2.活动六:研读——冰山露一角
语言即心理。作为心理分析师,请对《红楼梦》人物话语心理做一定的探究。
①袭人进言王夫人,袭人知道什么时候说事半功倍;
②贾芸求职王熙凤,贾芸知道什么方式说目标达成;
③探春劝说贾母,探春知道什么身份说更有效果。
不论是袭人的聪明、贾芸的乖巧,还是探春的懂事,他们都擅于抓住对方的心理罢了。
五、作业
让试着以点评的方式,选取对话,展现对话背后的心理。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红楼梦》试讲课教学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红楼梦》试讲课教学ppt课件,文件包含第七单元整本书阅读《红楼梦》教学课件pptx、第七单元整本书阅读《红楼梦》教学设计docx、第七单元《红楼梦》分层作业原卷版-上好课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必修下册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docx、第七单元《红楼梦》分层作业解析版-上好课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必修下册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docx、第七单元整本书阅读《红楼梦》同步学案docx等5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0页, 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第七单元 整本书阅读《红楼梦》评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第七单元 整本书阅读《红楼梦》评课ppt课件,共5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贾赦院,贾府环境,太虚梦游隐喻结局,贾府人物关系图,贾府第一代,贾府第二代,贾府第三代,贾府第四代,贾府第五代,三个主要人物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红楼梦》精品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红楼梦》精品ppt课件,共1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