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三节 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获奖ppt课件
展开湾区是由一个海湾或相连的若干个海湾、港湾、邻近岛屿共同组成的区域。粤港澳大湾区包括广东省的广州、佛山、肇庆、深圳、东莞、惠州、珠海、中山、江门九市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是国家建设世界级城市群和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空间载体。港珠澳大桥连接深港、广佛、珠澳三大经济圈,沟通珠江口东西两岸。作为“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枢纽所在,粤港澳大湾区重点加强与亚太地区的经贸合作。
1. 说一说,粤港澳各自发展的优势条件分别有哪些?2. 加强粤港澳之间的区域联系,对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有哪些重要意义?
1. 说一说,粤港澳各自发展的优势条件分别有哪些?
广东: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广阔的市场、产业升级空间大,经济增长速度快等。香港:世界级金融中心和港口、优质的高端服务业、科技研发中心等。澳门:世界旅游休闲中心、中国对葡语系国家的商贸服务中心。
2. 加强粤港澳之间的区域联系,对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有哪些重要意义?
有利于实现港澳与内地特别是珠三角的深度融合,使其成为世界级大湾区; 加强粤港澳之间的区域联系,助力城市群协调发展,对内地城市群的建设能够起到引领示范作用; 粤港澳大湾区东接海峡西岸经济区和台湾,南连东南亚、南亚,北接长江经济带,西到北部湾经济区,在国家对外开放战略格局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关键节点,对于我国区域经济有效利用国内、国际两种空间资源,实现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
区域经济联系突出表现: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主要是指生产、贸易、投资、金融、管理等经济行为在全球范围内的大规模活动,包括生产资料、信息、资金、人力资源等生产要素的全球性配置与重组。它是世界各国各地区经济相互交织、逐渐融合的重要表现。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地理上相邻的国家或地区,为了维护共同的经济利益,加强经济联系与合作,彼此通过契约和协定,在区域内逐步消除成员国或地区之间的贸易与非贸易壁垒,协调成员国或地区的社会经济政策,进而形成跨越国界的商品、资本、劳务、技术等自由流通的统一经济区域。
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南至余杭(今杭州市北部),北到涿郡(今北京市以南),全长2700多千米,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读图1-27,完成相关任务。
(1)想一想,隋朝大运河对加强当时我国南北方之间的交流联系有哪些重要作用?
①有利于南方与北方之间的物资运输,提高运输总量,降低运输成本;②有利于加强南北方的人口流动,实现文化交流和融合。
①有利于商品的运输,加强了商业的发展,使商业的销售范围和销售量得到了提高;②降低了运输成本,从而使商品的成本下降,加速了商品的流通;③有利于部分人员的就业;④总体上繁荣了当时的社会经济,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2)议一议,隋朝大运河对我国当时的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
(1)归纳伊基托斯市的地理环境特点。
(2)橡胶产业是伊基托斯市崛起的基础,该市依托橡胶产业发展是否明智?说出你的理由。
伊基托斯市位于低纬度地区、亚马孙雨林区,终年高温多雨,平原地形,河流密布,盛产橡胶,对外交通以水运和航空为主。
不明智。①橡胶产业属于初级工业产品,利润较低;②橡胶产业技术门槛较低,不利于产业的持续发展;③伊基托斯市交通不便,不利于橡胶制品的运输,运费较高。
(3)该市为何不修建铁路和高速公路,以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彰显特色是否合理?人们称伊基托斯为“与世隔绝的天使之城”,你如何理解其中的内涵?
①伊基托斯市西部为高大的安第斯山脉,难以跨越,进行道路工程建设技术难度大、成本高;②东部距海遥远,且为亚马孙热带雨林区,沼泽河流密布,需要建设大量桥梁,道路建设的总体投资大,技术难度大。
“与世隔绝”是指伊基托斯市的交通不便,与外部的联系较少;“天使之城”是指由于地理环境的封闭性,当地具有风俗特色的民居与异域风情的欧式建筑交相呼应,热带雨林地区的风光特色十足,游客可以依据当地具体情况选择摩托或者乘船观赏这些风光,而这座城市也将变为美不胜收的旅游胜地。
区域发展不协调的原因: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在国家或地区内部普遍存在,国家内部发达区域与欠发达区域长期并存。
区域协调发展的意义: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差距,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
(1)我国从三大经济地带到四大板块经济区域的调整,其主要目的和依据是什么?
为科学反映我国不同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为党中央、国务院制定区域发展政策提供依据。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发布关于西部大开发若干政策措施的实施意见》以及党的十六大报告精神,将我国的经济区域划分为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四大地区。
我国在“七五”期间,依据地理位置、经济建设条件和当时的经济技术水平所存在的地区差异等,将全国划分为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经济地带。在“十一五”期间,又将全国划分为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四大板块,以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2)比较我国四大板块经济区域发展的优势条件和限制性因素。
经济发达,工业化、城镇化和教育科技水平高,对外开放程度高
承东启西,人力资源丰富
城镇化率偏低,产业层次较低
地域辽阔,自然资源丰富(如矿产、 油气、水能、土地等)
基础设施相对落后,人才、技术、资金匮乏
重化工业发达,城镇化水平高
产业结构不合理,资源枯竭
1、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四大板块协调发展:加大西部开放力度;实施新一轮东北振兴战略;推动中部崛起;在东部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高地。国家三大战略:一是京津冀协同发展;二是建设长江经济带;三是“一带一路”倡议。老少边穷地区加快发展: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加快发展。推进新型城镇化坚特陆海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
区域差异大、发展不平衡是我国基本国情
对口帮扶成效明显,西部落后地区的经济快速发展,城乡居民收入都有了明显增长。
西部地区招商引资发展较快,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的合作项目不断增多,西部地区实际引进的资金逐年上升。
东、西部地区在合作中实现了相互发展。
在东、西部地区合作中,科技、信息和人才的联系日益密切。
2.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取得的成效
江苏省地处我国东部沿海,有长江、淮河流经,京杭大运河纵贯其境。历史源远流长,经济文化繁荣,教育科技发达, 2016 年南京市和省内 12 个地级市皆进入了全国百强城市行列。但总体来看,苏南发展水平较高,苏中发展水平居中,苏北发展水平较低。
(1)分析苏南、苏中和苏北各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优势条件。(2)徐宿淮盐高铁和连淮扬镇高铁的修建,对促进江苏省内区域均衡发展有哪些重要意义?
(1)分析苏南、苏中和苏北各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优势条件。(2)徐宿淮盐高铁和连淮扬镇高铁的修建,对促进江苏省内区域均衡发展有哪些重要意义?
苏南:属于长三角经济圈核心地带,受上海辐射带动作用明显,交通便利,产业基础好,教育科技发达,经济发展水平高。苏中和苏北:农业基础好,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发展空间大,土地资源丰富,可以承接苏南的产业转移。
完善江苏铁路网,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快速发展;使苏北、苏中、苏南地区的交通更加便捷,加强物资与人员的流通效率。
俄罗斯地跨欧亚两洲,国土面积1708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以乌拉尔山脉为界,俄罗斯分为东西两大部分。阅读教材材料,完成相关任务。
(1)俄罗斯东部与西部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举例说明。
地形:俄罗斯西部是以平原为主的地区,东部地区有平原、山地和高原。气候:俄罗斯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但西部地区比东部地区温暖湿润。
(2)从人口数量、城市分布、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对比分析俄罗斯东部与西部的特点。
俄罗斯西部地区人口数量多,城市密集,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高,自然资源稀缺;俄罗斯东部地区人口数量少,城市稀少,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低,自然资源丰富。
(3)俄罗斯缩小区域差异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①通过交通运输的联网,可以发展东部以电力产业为代表的能源项目;②规范劳务移民,促进东西伯利亚和远东的经济发展;③完善区域发展政策,培育东部地区的经济增长极,实现东西部协同发展。
世界上领土东西跨度最大的国家
经纬度位置:俄罗斯横跨欧洲东部和亚洲北部,大部分位于30°E-180°E,50°N-70°N之间的中高纬度地区。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
北临北冰洋,东临太平洋、日本海、鄂霍次克海,西临波罗的海,西南临黑海(注意)、里海。
俄罗斯大部分地区地形平坦,以平原、高原为主。地势整体上东高西低,西伯利亚地区南高北低。
影响:陆地面积广阔,内陆距离海洋远,大陆性强,冬季降温快,受强冷高压控制。
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寒冷而漫长、夏季温暖而短促。
探究活动:读俄罗斯气候分布图,说说俄罗斯有哪些气候类型?以哪种气候分布最广?海陆分布对俄罗斯的气候有什么影响?
温 带 大 陆 性 气 候
思考:俄罗斯的降水分布有什么特点?为什么?
特点:总体上从西到东减少;东欧平原、黑海沿岸、太平洋沿岸较多,大陆内部较少。
原因:东欧平原受大西洋影响较大,海洋性较强;太平洋沿岸受夏季风影响降水较多;广大的西伯利亚地区深居大陆内部,受海洋影响小,降水少。
思考:俄罗斯七月等温线分布有什么特点?为什么?
特点:等温线分布较稀疏,南北温差小;等温线走向大致与纬线平行原因:主要受太阳辐射(纬度因素)的影响。
思考:俄罗斯一月等温线分布有什么特点?为什么?
特点:等温线分布密集,南北温差大;西疏东密;等温线走向围绕寒极呈弧形,向西南和南方凸出。原因:纬度高,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由西向东受海洋影响越来越小;东部地势高等 。
河流由南向北流,冬春季会出现凌汛现象
大部分河流上下游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沿岸植被保护较好,河流含沙量少;
1.地势平坦,水量丰富,水流平缓;2.河流自北向南流,纬度较低,结冰期较短,通航时间较长;3.流经东欧平原,通航里程长;4.可“五海通航”,通过运河与其它河流、海洋相连;5.流域内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
思考:伏尔加河航运价值高的原因
地位:发源于东欧平原西部丘陵,注入里海,全长3600千米,欧洲最长的河流,世界最长的内流河,俄罗斯最重要的内河航道,河运总量占全国的三分之二,被俄罗斯人誉为“母亲伏尔加”。
2.为什么俄罗斯河流众多,但内河航运不发达? 提示:①河流封冻期长,海洋封冻期也长,导致通航期短,不利于航运;②海域较封闭,与外国联系少;③呈南北走向,经过的经济发达区域较少。
思考:试分析西西伯利亚平原沼泽广布的原因?
①水源:河流众多,水源充足; 河水定期泛滥、多凌汛;②排水:地势低洼,排水不畅;③蒸发:纬度高、气温低,蒸发较弱;④下渗:地下有较厚的冻土层,地表水不易下渗;⑤植被:植被覆盖率高,涵养水源。所以长期积水形成沼泽。
延伸:请分别分析我国东北平原、青藏高原及亚马孙河流域多沼泽的原因。
分布特点:分布不均,地广人稀
1.读图概括俄罗斯自然资源的特点。 2.俄罗斯的自然资源集中分布在哪个大洲?
自然资源丰富,种类齐全。
以丰富的矿产资源为基础,就近分布,在内陆地区。
1.读图说出俄罗斯的四个主要工业区。2.以乌拉尔工业区和新西伯利亚工业区为例,思考俄罗斯工业部门分布和自然资源的联系。
临波罗的海,有优良港口,但资源较缺乏,所需的原料、燃料大部分从外地运入。
周围铁(库尔斯克的铁矿)、石油丰富,铁路运输便利
有色金属、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第二巴库和秋明的石油
煤、有色金属等矿产资源丰富(库兹巴斯的煤)
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一章 认识区域第三节 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精品课件ppt: 这是一份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a href="/dl/tb_c4004458_t3/?tag_id=26" target="_blank">第一章 认识区域第三节 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精品课件ppt</a>,文件包含13+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pptx、13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分层练习原卷版docx、13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分层练习解析版docx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7页, 欢迎下载使用。
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一章 人口与地理环境第三节 人口容量优质课件ppt: 这是一份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一章 人口与地理环境第三节 人口容量优质课件ppt,共4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新课导入,人口增长,新课探究,活动探究,资源环境的限制性,人口合理容量,-人口容量的概念,活动探究1,活动探究2,临界性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湘教版 (2019)第三节 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优质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湘教版 (2019)第三节 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优质课件ppt,共4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目录,区域联系,区域协调发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