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新湘教版地理高中必修二 4.1《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课件

    新湘教版地理高中必修二 4.1《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课件第1页
    新湘教版地理高中必修二 4.1《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课件第2页
    新湘教版地理高中必修二 4.1《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课件第3页
    新湘教版地理高中必修二 4.1《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课件第4页
    新湘教版地理高中必修二 4.1《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课件第5页
    新湘教版地理高中必修二 4.1《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课件第6页
    新湘教版地理高中必修二 4.1《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课件第7页
    新湘教版地理高中必修二 4.1《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课件第8页
    还剩29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一节 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精品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一节 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精品ppt课件,共3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交通运输方式,手提肩扛,拓展现代交通运输,交通运输布局原则,交通区位分析,极度繁荣,发展停滞,焕发青春,汽车站,火车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程标准1.结合实例,说明运输方式和交通布局与区域发展的关系。
    学习目标 1.认识主要交通运输方式及其特点,理解主要交通运输方式的变化及其影响。 2.结合案例,说明交通运输与城市发展的关系。 3.结合实例,分析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4.结合生活体验,分析现代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并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
    清朝晚期,郑州还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县城。1906 年,从北京卢沟桥经由河南至湖北汉口的卢汉铁路(后称京汉铁路)建成通车,其从开封到洛阳的汴洛铁路(陇海铁路前身)与京汉铁路在郑州交会,使郑州成为我国重要的铁路交通枢纽。这两条铁路不仅繁荣了郑州的经济,也改变了郑州城市的框架。1954 年,郑州成为河南省省会。随着京九、焦柳、宁西、新兖(河南新乡至山东兖州)、太焦等铁路的建成,加之郑西、郑徐等高铁的通车,郑州交通枢纽地位进一步加强。郑州新郑国际机场也是我国重要的区域性枢纽机场。2016 年,郑州作为中原经济区的核心城市,入选国家中心城市。
    说一说,郑州如何从一个小县城发展成省会城市,进而入选国家中心城市?
    交通运输:是指利用各种运输工具,使旅客、货物沿着特定路线实现空间位移的过程。它是连接生产与消费、城市与乡村,各地区和各部门的重要纽带。
    一、交通运输方式与布局
    提高了运量降低了运输成本缩短了交通时间,加强了区域联系增强原材料、产品和人口的流动性
    交通运输的高速化,缩短了时间距离,加强了区域之间的联系。
    2016 年 6 月,沪昆高速铁路建成通车,它连接上海、杭州、南昌、长沙、贵阳、昆明等中心城市,全长 2 266 千米。该铁路运营后,从上海到昆明的时间由原先普通客车的 37 小时缩短至 8 小时。也就是说,从东海之滨到西南边陲,不需半日即可直达。高速铁路是指设计时速 250 千米及以上的客运专线。目前,我国高速铁路建设突飞猛进,营运里程位居世界第一,占全球高铁营运里程的 65% 以上。 高速铁路不仅影响我们的出行方式,更改变了我们的时空观念:人们日常出行不仅衡量距离远近,更以时间表明行程长短。比如,北京与郑州相距约 700 千米,人们更倾向于以 2.5 小时来表明两地间的高铁时间距离。 高速铁路使区域间的同城效应逐渐显著,异地置业成为可能,“一线城市工作,二线城市居住”的购房模式应运而生。上海的高房价迫使上海的一些职工在苏州昆山购房,人们乘坐高速列车往返两地仅需 20 分钟,使得两地犹如一城。
    高速铁路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运量大、投资少、成本低
    速度慢、灵活性和连续性差、受航道水文状况和气象等自然条件影响大
    机动灵活方便、周转快、对自然条件适应性强
    运量小、耗能多、成本高、运费较贵
    运量大、速度快、运费较低、连续性好
    造价高,消费金属材料多,占地面积大,短途运输成本高
    运量小、能耗大、运费高、设备投资大、技术要求严格大
    运量大,损耗小,安全性能高,连续性强,管理方便,占地少,不占农田
    需铺设专门管道,设备投资大,灵活性差
    空运>公路>铁路>河运>海运
    空运>铁路>公路>海运>河运
    海运>铁路>河运>公路>空运
    铁路>公路>空运>海运>河运
    公路>空运>铁路>河运>海运
    现代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的优缺点比较
    请你选择合理的交通运输方式,并说明理由
    大宗、笨重的货物, 粮食、矿石、热带经济作物、牲畜等长距离运输短程、量小的鲜活货物急需、贵重、量小的物品原油、成品油、天然气等流体荷兰从泰国进口天然橡胶,请选择合理的运输方式,并说明理由。
    海洋运输。都为沿海国家,海运便利; 海运成本低,适合运输大宗货物;橡胶属于大宗、笨重的货物,并且对运输时限要求不高。
    小结: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
    拓展:现代交通运输发展趋势
    网络化:各种交通运输方式各有长处和不足,由各种交通运输线、点交织,形成了不同形式和层次的交通运输网,以充分发挥各交通运输方式的优势。
    阅读课本第85页,回答以下问题
    (1)试从交通运输线长度、密度等方面,分析我国东西部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差异原因。
    布局差异:我国东部交通线路里程长,密度大,通达度高;交通线路类型多样,形成网状交通运输格局;西部交通线路里程短、密度小,通达度较低。
    原因:我国东部地区经济发达,人口众多,对交通需求量大;东部平原丘陵为主,地形平坦,交通线路修建难度低。西部人口少,经济发展水平低,地形复杂,地势起伏大,交通线路修建难度大、成本高。
    地势平坦,施工难度小,工程量小,工程造价低
    少占耕地,处理好与农田水利设施、城镇发展的关系
    地势起伏大,施工难度、工程量大,造价高
    沿等高线修建,“之”字形道路距离长、成本高
    开凿隧道,工程量大,成本高
    应避开沼泽地,尽量避免跨越河流,以减少桥涵总长度
    避开断层、滑坡、泥石流多发区
    建隧道时要选择背斜构造
    注意沿线暴雨、大风等气象灾害的强度和频率
    桥涵孔径大小、路基高低,都需要根据当地气候条件进行设计
    加强区间联系,加快客货流通,促进经济发展
    促进资源(矿产、旅游资源)开发,带动经济发展
    地方性线路以经济发展和居民出行为主,通过居民点、车站、码头
    国道干线以直达为主,并适当照顾沿线经济点
    克服不利自然因素,发挥科技的作用
    过境线路不要穿过城区,以减少对市区的交通压力和环境污染
    为保护自然保护区,应尽量避开
    科技为线路建设提供保障;促进就业,缓解就业压力
    加强民族团结,巩固国防,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经济发展,利于社会长治久安
    阅读课本第86页,谈一谈你对高速铁路改变我们生活方式的看法。
    现在人们出行首选高铁,因为高铁比其他类型的列车耗时少、乘坐舒适、价格合理。 这源于高铁的运行速度快,输送能力强,安全性能好,能源消耗少,正点率高,乘坐舒适度高。
    阅读课本第87页,以扬州的兴衰为例,分析交通运输的变化对城镇发展的影响。
    1、京杭大运河开通——2、大运河淤塞,社会经济环境变迁——3、京杭运河疏浚,高速铁路修建,——
    结论:交通运输的变化影响扬州的兴衰
    二、交通运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①交通运输的发展,使郑州成为重要的交通枢纽和货物转运中心;②加强了郑州的对外联系;③扩大了郑州的服务范围;④促进了郑州的经济发展,提升了城市等级,使郑州由一个小县城成为省会城市,进而进入国家中心城市。
    经济活动空间集聚与扩散
    交通可达性提高运输费用降低
    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是相互影响和相互促进的。交通运输会提高沿线地区的可达性,加速区域的综合发展。区域整体水平的提升,城市的发展壮大,又会促进交通运输的建设。
    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
    交通运输的发展,提高了可达性,强化了区域优势,促进了各种生产力要素的流动和集聚,进而形成以交通干线为主轴、以途径的大中城市为依托、以发达的产业为主体的带状经济区域。
    主要类型:①沿海型;②沿河型;③沿路型;④复合型
    辽宁沿海经济带(研究中)
    沿海型:东部沿海经济带
    交通通道:东部沿海通道
    主要城市:大连、烟台、青岛、 上海、宁波、南通、福州等
    产业特点:外向型、高端制造业、 现代服务业
    沿路型:陇海—兰新经济带
    交通通道:陇海—兰新通道
    主要城市:连云港、徐州、开封、 郑州、洛阳、西安、 宝鸡、兰州、西宁、乌鲁木齐等
    产业特点:能源、电力、有色冶金、石化、装备制造、轻纺等
    主要城市:攀枝花、重庆、宜昌、武汉、南京、上海等
    产业特点:主要农业区及综合性工业走廊
    阅读课本第89页,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不同交通方式(随距离增加所占份额的变化。
    ①从东京出发0~400㎞内,短距离高速公路所占比重较高,随距离的增加高速公路比重下降,新干线比重上升; ②400~800㎞内,新干线占绝对优势; ③800㎞后,新干线比重下降,航空比重最高。
    (2)从高速公路的长度、密度、连通性等方面比较1975年、1985年、2014年日本高速公路布局的变化。
    ①1975年,高速公路长度小,密度小,连通主要城市; ②1985年,交通线路总长度增加,密度增大,由沿海向内陆发展,连通城市数量多; ③2014年交通线路总长度大,密度大,形成交通运输网。
    (3)日本提出在东京、大阪、名古屋、札幌、福冈等主要区域城市之间实现3小时交通圈,分析新干线在沿线区域发展中所起的作用。
    ①促进人员流动,加速和扩大了信息、知识、技术传播; ②带动地方经济发展; ③缩小城乡差距; ④缩短出行时间; ⑤加强区域联系。
    (4)举例说明交通运输和日本太平洋沿岸经济发展的相互促进作用。
    ①日本能源资源短缺、国内市场狭小,交通运输发展能加强日本对外联系,缓解资源和市场问题; ②日本经济对交通依赖度高,沿海地区交通发达,对外联系便捷,促使产业向太平洋沿岸布局,形成太平洋沿岸经济带;③太平洋沿岸经济带的发展,促进沿岸经济发展,促进沿线交通运输的发展。
    阅读课本第91页,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中找出“渝新欧”国际铁路联运大通道经过的国家及主要城市
    途经中国(重庆、西安、兰州、乌鲁木齐、阿拉山口)和哈萨克斯坦(努尔苏丹)、俄罗斯(莫斯科)、白俄罗斯(明斯克)、波兰(华沙)、德国(柏林、杜伊斯堡)。
    (2)“渝新欧”国际铁路联运大通道给重庆乃至我国西南地区带来怎样的影响?
    促进重庆经济总量的增长;促进西南地区产业结构的升级;促进西南地区贸易的发展;为西南地区提供了新的进出口通道;缩短了重庆乃至中国内陆货物出口欧洲的时间;增强了重庆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
    (3)议一议,重庆开通“渝新欧”国际铁路联运大通道的地理背景有哪些?
    我国对外贸易需求增多;产品特征对运输时效性要求高,运输瓶颈出现;欧洲国家企业对西南地区的关注;国家西部大开发和“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需求。

    相关课件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一节 区域发展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评优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一节 区域发展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评优课课件ppt,共4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知识拓展,电气化,快速化,专业化,对点训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四章 区域发展战略第一节 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教案配套ppt课件:

    这是一份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四章 区域发展战略第一节 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教案配套ppt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高速化,大型化,多样化,专业化,立体化,新特点,探究2,探究3,探究1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地理必修 第二册第一节 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背景图课件ppt:

    这是一份地理必修 第二册第一节 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背景图课件ppt,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高速化,大型化,多样化,专业化,立体化,新特点,探究2,探究3,案例1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