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年级下册四 比例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苏教版六年级下册四 比例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预学查异,初学适异,研学导异,拓学展异,作业布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 题解比例第 4 课时月 日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识记: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学会解比例的方法,掌握解比例的书写格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实践应用能力。理解: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简单运用:使学生学会解比例的方法。复杂运用:熟练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题。挑战性目标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解决一些复杂的实际问题。教学重点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教学难点掌握解比例的书写格式。教学过程关注差异一、预学查异1、复习回顾:什么叫做比例?什么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2、 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下面哪一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6∶10和9∶15 20∶5和4∶1 5∶1和6∶23、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将下列各比例改写成其它等式。二、初学适异1、出示例5(1)审题,帮助学生理解题意。提问:怎样理解“把照片按比例放大”这句话?明确:把原图形中的各部分线段都按相同的比放大,换句话说,放大前后的相关线段的厘米数是可以组成不同比例的。(2)让学生试着说说能组成哪些比例。引导学生用未知数x表示比例中的未知项,并列出含有未知数的比例式。明确:像上面这样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3)讨论:怎样解比例?根据是什么?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求比例中的未知项。(4)思考: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可以把比例变成什么形式?板书:6x=13.5×4提问:这变成了什么?(方程)说明:这样解比例就变成解方程了,利用以前学过的解方程的方法就可以求出未知数X的值。(5)让学生把解比例的过程完整地写出来。指名板书。三、研学导异1、总结解比例的过程。 提问:刚才我们学习了解比例,大家回忆一下,解比例首先要做什么?再怎么做?(先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比例变成方程,再去解方程。)2、完成“试一试”。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3、做“练一练”。学生独立完成,师讲评,注意书写格式,提醒学生要先写“解”。4、完成练习七第7题。先说说按比例“缩小或放大”的含义,学生说一说列出了怎样的比例,是根据什么列比例的,解比例的依据是什么。5、完成练习七第8题。第(1)题可以先让学生按要求写出两个比,再根据比例的意义判断它们能否组成比例。第(2)题可以先让学生说说题目的意思,再让学生试着列出比例式,并进行解答。交流时要让学生说说列比例与解比例的想法。四、拓学展异1、完成练习七第9题。学生独立审题,引导学生用不同的解法完成。讲评时可展示学生的多种解法。2、思考题。让学生读题,理解题意,然后重点引导分析已知条件中的等式的形式,可以看作是两个外项和两个内项的乘积。3、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解比例。想一想,解比例的关键是什么?(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将比例式转化成已学过的简易方程),然后再解简易方程即可。五、作业布置 课堂作业:《补充习题》P34家庭作业:《练习与测试》P38-39 先让中等生回答比例的基本性质,再让学困生叙说一遍,从而强化概念的渗透。 写比例的时候注意开放性,让学生自主写出不同的比例。 在解比例的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自己思考解比例的方法,将解比例迁移到解方程中。 练习过程中加强巡视和指导,尤其是对后进生的指导。多请学生板演,以便发现问题。 板书设计: 解比例 比例的基本性质 解比例———将比例转化为方程————→解方程 教后反思: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苏教版一年级下册四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教案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初学适异,全课总结,课堂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苏教版一年级下册四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六十,初学适异,课堂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苏教版六年级下册四 比例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预学查异,初学适异,研学导异,拓学展异,全课小结,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