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新高考适用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1部分自然地理第6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2讲自然环境的整体性考点自然环境的整体性课件 课件 0 次下载
- 新高考适用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1部分自然地理第6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3讲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考点1地域差异和陆地地域分异规律课件 课件 0 次下载
- 新高考适用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1部分自然地理第7章自然灾害与地理信息技术第1讲气象灾害考点1洪涝灾害与干旱灾害课件 课件 0 次下载
- 新高考适用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1部分自然地理第7章自然灾害与地理信息技术第1讲气象灾害考点2台风与寒潮灾害课件 课件 0 次下载
- 新高考适用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1部分自然地理第7章自然灾害与地理信息技术第2讲地质灾害考点1地震灾害课件 课件 0 次下载
新高考适用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1部分自然地理第6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3讲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考点2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和地方性分异规律课件
展开第三讲 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考点二 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和地方性分异规律
1.垂直地域分异规律(1)形成原因:______的变化。(2)形成基础:______状况不同,自然环境要素间物质迁移和____________的差异很大,自然景观也相应地呈现垂直变化。(3)分布规律:山麓与__________________一致,垂直带变化与其所在纬度向较高纬度方向上的陆地自然地带变化______。
2.地方性分异规律(1)影响因素:______、岩石风化物等地方性因素。(2)形成基础:通过物质与______再分配,形成了尺度较小的地域分异。
(3)实例①按照陆地地域分异规律,在温带湿润区应该发育着__________。但是在温带湿润区高而陡的山坡,降水较多地转化成坡面径流,未被土壤吸收,供植被生长的水分较少,山坡上只能生长较耐旱的________、灌木等。②在低洼的河谷,周边汇水丰富,生长着______植被;只有地形平坦、高度适中的地域才能生长_______________。
研析考题 · 明方向
(2021·山东卷)下图示意大兴安岭中段东坡自山顶到山麓洪积扇的植被垂直分布,图中三类草原水分状况不同。据此完成(1)~(2)题。
(1)图中三类草原的水分条件由好到差依次为( )A.草原Ⅱ、草原Ⅰ、草原ⅢB.草原Ⅱ、草原Ⅲ、草原ⅠC.草原Ⅲ、草原Ⅰ、草原ⅡD.草原Ⅲ、草原Ⅱ、草原Ⅰ(2)平台到察尔森出现草原Ⅱ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东南季风 B.局地环流C.山地坡度 D.土壤肥力
[解析] 第(1)题,从图中可看出,草原Ⅲ位于山麓冲积扇处,地下水位较高,草原的水分条件最好,A、B错误。结合大兴安岭位置可知,该地位于季风区与非季风分界线处,东侧为夏季风的迎风坡,夏季风受地形阻挡抬升,由于草原Ⅱ处位置较低,抬升不明显,降水较少,水分条件最差,C正确,D错误。故选C。第(2)题,结合大兴安岭纬度位置可知,该地上空常年受西风的影响,特别是冬春季节,山地西坡冷空气堆积,东坡形成下沉焚风,越往下空气越干燥,到200~400米附近(平台—察尔森)尤其严重。夏季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受到长白山等众多山脉的阻挡,到达此地的降雨量也不大,(察尔森以上抬升明显降水略多形成草原Ⅰ,平台以下受地下水影响水分条件也较好,形成草原Ⅲ。)因此平台—察尔森便因为局部环流差异形成了草原Ⅱ。故选B。
1.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2.影响山地垂直自然带谱复杂程度的因素(1)山体所在纬度——纬度越低越复杂,纬度越高越简单。(2)山体海拔——海拔越高越复杂(当然有极限);海拔越低越简单,甚至没有。(3)与山顶、山麓之间相对高度有关——相对高度大则复杂,相对高度小则简单。
4.影响山地林线分布高度的因素
【方法技巧】 垂直自然带谱图的判读技巧(1)通过带谱的基带名称确定所在的温度带基带即高山山麓的自然带,因位于垂直自然带的最底层而得名。如果最底层自然带是常绿阔叶林带,说明该山地位于亚热带地区。(2)通过带谱的数量判断纬度的高低通常,带谱数量越多,山地所在的纬度位置越低,反之则越高。带谱的复杂程度受山体所在纬度、山体海拔和相对高度影响,纬度越低、海拔越高、相对高度越大的山体,垂直带谱越复杂。
(3)通过同类自然带的分布高度判断纬度高低同类自然带在低纬的山地分布海拔较高,在高纬的山地分布海拔较低。(4)利用自然带判断南北半球通过自然带的数量,判断阳坡和阴坡,进而判断南北半球。北半球的山体因正午太阳在南边,则南坡获得的光热多于北坡,南坡自然带的数目多于北坡,或基带自然带的分布上限高于北坡;南半球则反之。如下图所示:
(5)根据雪线的高低判断迎风坡和背风坡雪线高的为背风坡,雪线低的为迎风坡。山地迎风坡降水丰富,冰雪量大,融化慢,因此雪线低;山地背风坡降水少,冰雪量小,融化快,因此雪线高。(6)根据不同山坡及山坡自然带分布海拔的不同,判断山坡坡向①东西走向的山——自然带分布海拔高的为阳坡,自然带分布海拔低的为阴坡(如阿尔卑斯山脉)。
②南北走向的山(温带地区)——自然带分布海拔高的为背风坡,自然带分布海拔低的为迎风坡(如太行山脉:迎风坡降水多,但气温稍低,在背风坡相同的海拔处,其降水量比迎风坡少,但气温偏高。因此背风坡同迎风坡降水量和气温大体相同的地方,其海拔要高于迎风坡,故背风坡的自然带分布海拔要比迎风坡的高)。如下图所示:
5.地方性分异规律地方性分异规律,主要反映的是尺度较小的地域分异,主要是由于一些地方性因素的影响而形成的,这些地方性因素,又被称为非地带性因素,因此地方性分异规律也被称为非地带性地域分异。具体如下表所示:
6.非地带性现象的判断方法判断自然带的分布是地带性还是非地带性,应依据该自然带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海拔,先按地带性判断是什么自然带,然后将实际自然带与理论上的自然带相比较,如果一致,就是地带性,如果不一致,就是非地带性。非地带性地域分异表现可以总结成以下几个方面。
另外,有些地区的非地带性现象是由多个因素共同作用形成的,比如:非洲马达加斯加岛东部、巴西高原东南部、澳大利亚的东北部、中美洲东侧的热带雨林带。原因有位于山地迎风坡,多地形雨;受来自海洋的信风影响,性质暖湿;暖流增温增湿。
1.(2023·山东烟台期末)某中学地理研学小组在我国某山地进行野外考察,绘制了该山地东、西坡植被的分布状况图(下图)。据此完成(1)~(2)题。
(1)推测该山地最可能是( )A.台湾山脉 B.横断山脉C.南岭 D.武夷山(2)相同植被带在该山脉东、西坡分布海拔存在差异,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水分 B.热量 C.地形 D.土壤
[解析] 第(1)题,由图可知该山地海拔2 000多米,据所学知识可知,台湾山脉海拔大约3 000~4 000米,A错误;横断山脉海拔大约4 000~5 000米,B错误;由图可知该山地东、西坡植被的分布差异明显,南岭、武夷山海拔2 000多米,但南岭为东西走向的山脉,植被分布南北坡差异更明显,该山地不是南岭,C错误;武夷山是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夏季东南季风从海上带来大量的暖湿气流,东坡为夏季风迎风坡,降水更多,水分条件更好,相同的植被带在东坡分布的上限更高,D正确。第(2)题,由图可知,该山地相同的植被带,在东坡分布的上限更高,植被带的分布高度主要由水热条件决定,同一山地东、西坡地形和土壤差异不大,C、D错误;东、西坡纬度相当,热量差异较小,但东坡为夏季风迎风坡,降水更多,水分条件更好,A正确,B错误。
2.洞庭湖区水域与陆地交错,从陆地到水底分布着森林、灌丛、草甸和水生植物等植被类型。据此完成(1)~(2)题。(1)洞庭湖区的植被分布,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A.垂直分异规律 B.地方性分异规律C.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D.经度地带分异规律(2)影响洞庭湖区植被差异的主要因素有( )①地形 ②水分 ③热量 ④土壤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 第(1)题,洞庭湖区从陆地到水底分布着森林、灌丛、草甸和水生植物等植被类型,洞庭湖区独特的自然环境条件影响下形成的,属于小尺度的地域分异,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地方性分异规律。第(2)题,从陆地到水底,地形从出露地表到隐于水下,水分从少到多,这是导致洞庭湖区植被差异的主要因素;热量和土壤条件没有明显的差异。
(2023·湖南150多所名校联考)查亚峰位于伊里安岛(新几内亚岛)的西部,雪线稳定于海拔4 400 m上下,南北坡自然带分布的海拔基本对称。在海拔3 500 m以上的高山地区生长有蕨类、高山草甸、苔藓、地衣等寒温带植物。图a示意查亚峰地理位置,图b示意查亚峰自然带分布。据此完成1~3题。
1.对查亚峰南北坡自然带分布的海拔差异影响最小的自然条件是( )A.水分 B.热量 C.土质 D.坡度2.查亚峰积雪下限年内稳定是因为( )A.山地气温年较差小 B.常年受低气压带控制C.水汽供应较稳定 D.处于地球无风带
3.推测查亚峰山麓南侧沿海地带的年均气温约为( )A.20 ℃ B.24 ℃ C.28 ℃ D.32 ℃[解析] 第1题,查亚峰位于赤道附近,正午太阳高度较大,热量充足且南北两坡热量差异较小,热量对南北坡自然带分布高度差异的影响小,B正确;1月北坡为西北风迎风坡,7月南坡为东南信风迎风坡,两坡水分条件有差异,会影响两坡自然带分布高度,A错误;两坡土质条件不同也会影响自然带分布出现差异,C错误;坡度能够影响土壤水分、热量、养分,也会造成同一自然带在不同坡向上的分布差异,D错误。
第2题,赤道低气压带随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导致该地水汽供应存在差异,降水存在季节差异,不是使积雪下限年内稳定的原因,B、C错误;该地位于赤道附近,山地气温年较差小,故积雪下限年内稳定,A正确;该地并不处于无风带,D错误。第3题,根据材料可知,查亚峰雪线稳定在海拔大约4 400 m和气温垂直递减率可知,地势由海拔大约4 400 m,下降到沿海地带(接近海平面),气温增加约26.4 ℃(雪线附近气温接近0 ℃)。故C正确。
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地近水平厚岩层发育的荒漠示意图,水平厚岩层由红色的砂砾岩、砂岩、粉砂岩、泥质石等构成。据此完成4~5题。
4.当地植被分布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A.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B.垂直分异规律C.干湿度分异规律 D.地方性分异规律5.影响软岩荒漠与旱生灌草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水分 B.热量 C.土壤 D.水源
[解析] 第4题,根据题意,软岩荒漠与旱生灌草相间分布,植被差异为同一区域不同岩层部位植被覆盖差异,影响两者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是土壤,属地方性分异规律。第5题,根据题意,软岩荒漠与旱生灌草相间分布,不存在较大的水分和热量差异,A、B错误。在同一片区域内,受到水源影响的差异较小,并且位于我国南方地区,水源不是限制性因素,较难造成植被差异,D错误。影响两者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是土壤,C正确。
6.(2023·云南玉溪一中等三校联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干热河谷是指高温、低湿河谷,大多分布于热带或亚热带地区。我国的干热河谷主要分布在横断山区金沙江、怒江、澜沧江等干流及其支流河谷的部分地段,其两侧山坡的自然带分布非常特殊,垂直植被从下往上由荒漠过渡到灌丛和森林,呈倒置的垂直地带性分异规律。下图示意金沙江(28°15′N)两岸的植被垂直带谱。
(1)从自然因素方面分析横断山区河谷内气候干热的原因。(2)推测导致金沙江两岸的垂直自然带倒置的主导因素,并分析原因。(3)比较金沙江东、西两岸寒温带暗针叶林带的分布差异,并说明理由。[答案] (1)横断山区纬度低(位于亚热带),气温较高;位于河谷地带,地势(海拔)较低,气温高;山高谷深,暖湿气流越过山脉到达河谷后下沉增温,形成焚风,降水少。
(2)主导因素:水分。原因:山地阻挡,冬夏季河谷地带均位于背风坡,降水少;河谷地带气温高,蒸发旺盛,水分条件差,不利于森林的生长;山顶和半山腰气温较低,蒸发较弱,水分条件相对较好,利于森林和灌木生长,从而导致金沙江两岸的垂直自然带倒置分布。(3)分布差异:西岸寒温带暗针叶林带的分布范围大于东岸;西岸寒温带暗针叶林带分布的海拔上限高于东岸。理由:西岸为阴坡,光照弱,水分条件较好。
[解析] 第(1)题,横断山区所处纬度较低,地处亚热带,太阳高度角较大,获得的太阳辐射较多,且河谷地势较低,热量不易散失,气温较高。区域所处纬度较低,加之受山地对冷空气阻挡的影响,受冬季风的影响较弱,冬季气温较高。夏季,暖湿气流翻越山脉下沉增温,形成焚风,气温高,降水少,气候干热。第(2)题,结合上题分析可知,受山地阻挡的影响,冬夏季河谷地带均位于背风坡,降水少,河谷内气候干旱,加之河谷气温高,蒸发旺盛,水分条件较差,难以满足森林生长对水分的需求,所以河谷下部自然带为荒漠带。
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二节 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示范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二节 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示范课课件ppt,共3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自主梳理•探新知,垂直带谱,较小尺度,岩石风化物,草甸植被,落叶阔叶林,合作探究•释疑难,素养培优•提技能,课堂小结•梳脉络,随堂巩固•测达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版新教材高考地理全程一轮总复习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九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44课时垂直地域分异规律课件湘教版: 这是一份2024版新教材高考地理全程一轮总复习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九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44课时垂直地域分异规律课件湘教版,共3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必备知识梳理,知能转化演练,关键能力突破,学科素养专攻,水热状况,等高线,线雪线,冰雪带,审题解题,感悟核心素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新高考适用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1部分自然地理第6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3讲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考点1地域差异和陆地地域分异规律课件: 这是一份新高考适用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1部分自然地理第6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3讲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考点1地域差异和陆地地域分异规律课件,共2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研析课标·定目标,研清教材·固基础,研析考题·明方向,深化整合·提素能,对点训练·促提升,亚寒带针叶林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