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高考适用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2部分人文地理第2章乡村和城镇第2讲城镇化考点1城镇化的意义与世界城镇化进程课件 课件 0 次下载
- 新高考适用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2部分人文地理第5章环境与发展第1讲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和走向人地协调__可持续发展考点2走向人地协调__可持续发展课件 (1) 课件 0 次下载
- 新高考适用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2部分人文地理第3章产业区位因素第1讲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考点2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课件 课件 0 次下载
- 新高考适用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2部分人文地理第3章产业区位因素第3讲服务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考点1服务业区位因素课件 课件 0 次下载
- 新高考适用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2部分人文地理第5章环境与发展第2讲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考点3拓展蓝色经济空间和维护海洋权益课件 课件 0 次下载
新高考适用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2部分人文地理第4章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考点2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课件
展开考点二 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交通运输布局促进区域经济发展(1)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所需要的______ 、产品、______、劳动力等要素合理流动,实现空间上的优化配置。(2)缩短不同区域之间的____________,加快经济发展______,提升经济发展______。(3)拉动原材料、______ 、建筑、______等行业的发展,增加就业。
2.“一带一路”与区域发展
3.交通运输布局对聚落的影响
研析考题 · 明方向
(2022·浙江1月选考)高铁对城市的空间结构、产业升级和居民出行影响显著。高铁新城产业发展方向与其依托城市密切相关。下图为某高铁新城空间结构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
(1)该高铁新城空间结构,布局合理的是( )A.Ⅰ主要功能为科研、行政等B.Ⅱ主要功能为商贸、商务办公等C.Ⅱ建筑密度和建筑高度均大于ⅠD.Ⅲ主要功能为居住、文化、教育等(2)高铁新城发展方向与其依托城市相匹配的是( )A.零售等生活型服务业——旅游城市B.金融等现代服务业——传统工业城市C.物流等生产型服务业——转型升级城市D.高新技术创新型服务业——都市圈核心城市
[解析] 第(1)题,Ⅰ核心层圈与高铁站的交通枢纽关联性最强,是高铁站交通服务区域,为旅客出行提供便利、高速、便捷的服务,匹配高铁客流商业、办公,酒店住宿等。所以该圈主要功能包括交通集散、商业商贸、商务办公等。科研机构应布局在环境较好,高等教育发达的地方,A错误;Ⅱ圈层是对Ⅰ圈层功能的补充及相关功能的延伸拓展,功能包括办公、商务、居住,以及文化、教育、医疗、产业等,B错误;Ⅰ核心层主要功能为商贸、商务办公等,所以建筑密度和建筑高度更大,C错误;Ⅲ圈层相对于Ⅰ、Ⅱ圈层,在功能组织、空间结构等方面,与高铁站场枢纽关联性较弱,属于在Ⅰ、Ⅱ区域的兴起带动下,周边人流的聚集区域,大部分为住宅、文化、教育等,D正确。故选D。
第(2)题,高铁可促进旅游城市游客数量大幅度增长,所以高铁新城与之匹配的发展方向旅游服务业的发展,A错误;若高铁新城的发展方向是金融等现代服务业,必须依托于实体经济,所以与其依托城市相匹配的城市应当是区域中心城市,B错误;高铁以客运服务为主,物流等生产型服务业不是高铁新城的发展方向,故则与转型升级城市不匹配,C错误;高铁增强了核心城市与周围城市密切联系,高铁新城依托都市圈核心城市,发展高新技术创新型服务业,是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举措,能充分发挥核心城市的辐射带动力,协调优化城市产业布局,为城市发展带来新的机遇。D正确。故选D。
2.交通运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3.影响聚落的发展(1)交通运输影响聚落形成
(2)交通运输影响聚落形态聚落的空间形态在很大程度上受交通运输的影响,不同历史时期,交通运输方式不同,对聚落的形态也有不同的影响。如图所示:
(3)交通运输影响城镇的分布和发展
(4)交通运输对商业中心形成与发展的影响
(5)交通运输对商业网点选址的影响
(6)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对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
【方法技巧】 商业网点区位的判读方法1.看城市地价高低在地价最高处,可能是城市中心商务区,在次高峰,可能布局次级商业区。2.看城市路网密度城市路网密度大的地区,人流、物流量大,商业网点密集。3.看城市道路网格布局城市干道与市区环路交会处,交通便利,便于人员流动和商品货物集散,成为合理布局商业网点的理想区位。
4.看建筑物的密度建筑物高大稠密的地区一般地价高,可能是城市中心商务区。5.看车流量白天车流量大、停车频率高,夜晚相反,可能是商业密集地区。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车速快慢、事故次数多少、监测点多少、人口昼夜差别大小等方法判断商业网点区位。
(2021·全国乙卷)陆港是指在海港以外地区建设的、代表海港行使报关、报检等功能的物流中心。按其离海港距离可分为近海陆港(小于100千米)、远海陆港(一般500千米以上)等。据此完成(1)~(3)题。(1)建设陆港使海港( )①扩大承载规模 ②缓解用地紧张 ③增加用地成本 ④提高设备水平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与近海陆港相比,远海陆港更能使海港( )A.缓解交通拥堵 B.提高通关效率C.拓展腹地范围 D.减少环境污染(3)以下产业中,更宜依托远海陆港发展的是( )A.服务外包产业 B.高科技产业C.资源加工产业 D.前瞻性产业
[解析] 本题考查港口的发展和影响港口建设的条件。第(1)题, 陆港是指在海港以外地区建设的、代表海港行使报关、报检等功能的物流中心,提升了港口的服务能力,影响范围更大,扩大了承载规模,①正确。不再扩大海港的规模,减少土地使用,缓解用地紧张的问题,用地成本下降,②正确,③错误。海港的规模没有进一步扩大,设备水平没有较大影响,④错误,故选择A项。第(2)题, 陆港对交通状况没影响,A错误。报关效率是由工作人员的操作和管理决定的,B错误。陆港可以使港口的影响范围进一步扩大,拓展腹地范围,C正确。陆港远近与污染无关,D错误。第(3)题, 远海陆港距离海港远,交通不便,资源加工产业对时间要求不严格,可以依托远海陆港发展,C正确。服务外包,高科技、前瞻性产业时效性强,需要更快速便捷的交通,A、B、D错误。
(2023·山东潍坊月考)郑阜高铁自郑州南站(距离郑州市区约40km)引出,接入安徽省阜阳市阜阳西站,与京港高速铁路商丘至合肥段相连,形成豫皖两省快速客运通道(下图)。据此完成1~2题。
1.郑州南站布局远离主城区的主要原因是( )A.郑州市转移城市职能B.方便城郊居民的出行C.郑州南部地区地价便宜D.带动郑州南部区域发展2.郑阜高铁的界首与阜阳段没有走直线而是绕行临泉的主要目的是( )A.提升经济发展水平B.加快商品货物流通C.减少耕地资源破坏D.提高车辆运行速度
[解析] 第1题,由材料“郑阜高铁自郑州南站(距离郑州市区约40 km)引出,接入安徽省阜阳市阜阳西站,与京港高速铁路商丘至合肥段相连,形成豫皖两省快速客运通道”可知,郑州南站布局在远离主城区的位置,促进郑州南部地区围绕高铁站形成新的发展极,带动南部地区郊区城市化,促进南部区域发展,D正确;高铁主要是对外交通运输,促进人口流动,不是为了转移城市职能,A错误;城郊居民出行一般不用乘坐高铁,高铁主要是对外、快速的交通运输方式,B错误;根据材料不能判断郑州各地区的地价情况,C错误。
第2题,郑阜高铁的界首与阜阳段没有走直线而是绕行临泉,线路长度增加,不会减少对耕地资源的影响,C错误;线路弯曲,线路增长,不能提高车辆运行速度,D错误;高铁以客运为主,因此不是为了加快商品货物流通,B错误;为了带动临泉地区的经济发展,提升经济发展水平,选择绕行临泉,A正确。
(2021·河北卷)加强中国与欧洲的经贸联系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海运是中欧贸易的主要运输方式,根据1995年、2005年和2015年中欧港口的节点度(以港口吞吐量和航线数量等指标衡量)及联系强度(反映港口间货物流量),确定各年份分级标准,绘制中欧航运网络核心组织结构图(下图)。在中欧海运贸易量总体增长的背景下,中国港口的相对地位明显提高,枢纽节点从无到有,形成了以南方港口为枢纽的网络组织结构。据此完成3~4题。
3.1995—2015年中欧航运网络系统中( )A.欧洲枢纽节点货物吞吐量减少B.欧洲枢纽节点间联系强度减弱C.中国枢纽节点网络辐射力增强D.中国枢纽节点的数量持续增长4.2015年中国一端的一级、二级枢纽节点的组合是( )A.上海港—宁波港、深圳港B.上海港—天津港、宁波港C.香港港—深圳港、广州港D.香港港—广州港、厦门港
[解析] 第3题,节点度是以港口吞吐量和航线数量等指标衡量来确定各年份分级标准。读图,1995—2015年,虽然部分欧洲一级枢纽节点变为二级枢纽节点,但只能表明该年(如2005年或2015年)该二级枢纽节点的港口吞吐量小于一级枢纽节点,但并不能反映该年(如2005年或2015年)的枢纽节点货物吞吐量较1995年减少,A错;欧洲枢纽节点间多为二级轴线,其联系强度并未减弱,B错;中国支线节点的数量增加,表明枢纽节点网络辐射力增强,C正确;图示只反映了三年的相关数据,无法反映自1995—2015这20年间中国枢纽节点的数量“持续”增长,D错。故选C。
第4题,读图,2015年中国一端的一级枢纽节点位于两个二级枢纽节点中间,两个二级枢纽节点分别分布于一级枢纽节点的南北两侧,且一级枢纽节点的港口吞吐量和航线数量等大于二级枢纽节点,结合选项各港口的规模以及空间分布等基础知识可知,上海港的港口吞吐量大,航线数量多,为一级枢纽节点,天津港、宁波港为二级枢纽节点,且分别分布于上海港的北侧和南侧,B正确;宁波港、深圳港均位于上海港的南侧,A错;香港港、深圳港、广州港彼此空间距离近,难以形成图示等级有序的节点空间联系和分布(如有众多支流节点与二级枢纽节点联系,两个二级枢纽节点间不存在明显的竞争关系),C、D错。故选B。
(2020·浙江7月选考)市郊铁路是连接核心城市与外围城镇的快速、便捷、公交化铁路。下图为我国某地市郊铁路与市内地铁分布模式图。据此完成5~6题。
5.与市内地铁相比,市郊铁路通常( )A.修建在地上 B.日客运总量大C.发车频次高 D.站点间距离小6.市郊铁路的建设,使核心城市( )A.与外围城镇间经济分工弱化B.与外围城镇间空间距离缩短C.以扩散为主转向以集聚为主D.高等级商业的服务范围扩大
[解析] 第5题,为了避免干扰市内地面交通,减轻市内交通压力,市内地铁修建在地下,而市郊铁路通常是修建在地上,A正确。由于市区人口密集,客流量大,所以,市内地铁日客运总量大,发车频次高,站点间距离小,B、C、D错误。故选A。第6题,市郊铁路的建设,使核心城市与外围城镇的联系更加便捷,有利于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有利于分工合作,A错误。市郊铁路的建设,可以缩短与外围城镇的运输时间,并不能缩短与外围城镇的空间距离,B错误。市郊铁路的建设,使核心城市与外围城镇的联系更加便捷,有利于人口、产业扩散,C错误。市郊铁路的建设,使核心城市与外围城镇的联系更加便捷,可以使高等级商业的服务范围扩大,D正确。故选D。
7.(2023·山东普通高中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从内罗毕延伸至马拉巴的内马铁路未来将连接坦桑尼亚、乌干达等东非国家。内马线规划两大通道方案(图a)。南线有85 km位于裂谷山区地带,全线长489.57 km;中线有293 km位于裂谷山区,全线长525.2 km,因中线工程量大等原因最终确定为南线方案。内马铁路要引入内罗毕铁路枢纽与蒙内铁路接轨。已建成的蒙内铁路在内罗毕地区有阿西河站和内罗毕终点站(引入方案如图b)。阿西河站位于东南侧的阿西河镇,内罗毕终点站位于内罗毕城区南部,集装箱港站位于内罗毕终点站西侧,内罗毕城市轻轨均经过该站,旅客可通过轻轨进入内罗毕市区,蒙内铁路工程已在此站预留了本线的接轨条件。
(1)分析与南线方案相比,中线方案工程量大的原因。(2)分析未来内马铁路规划、建设对东非地区的有利影响。(3)内罗毕地区铁路枢纽最终确定了内罗毕终点站引入方案,说明内罗毕终点站引入方案的优点。[答案] (1)中线铁路里程长,中线地段穿越东非大裂谷距离较长;沿线多深陷的峡谷、湖泊和盆地等;边缘多断层形成的陡崖,需建设较多的桥梁、隧道。
(2)进一步完善东非铁路网;显著降低货物运输成本,促进各国经济发展;提高东非国家的运力;增强沿线国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推进东非地区的互联互通和一体化建设。(3)优点:充分利用既有设备,减少工程量和建设成本;便于与市内交通运输连接,有利于客运换乘;与集装箱港站衔接方便。
[解析] 本题以内马铁路和内罗毕终点站方案为背景材料,考查交通区位条件、交通线和点的建设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和人地协调观等核心素养。第(1)题,本题主要考查交通运输区位因素分析。由材料可知,中线工程量大,一方面是因为原本路线本身里程较长,由“中线有293 km位于裂谷山区,全线长525.2 km”和图中曲折的线路可知,有超过一半的路程都是位于裂谷区地带,沿线地区地形复杂,需建设较多的桥梁、隧道等,施工难度较大,所以中线工程量大。
2024版新教材高考地理全程一轮总复习第二部分人文地理第十四章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第65课时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课件新人教版: 这是一份2024版新教材高考地理全程一轮总复习第二部分人文地理第十四章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第65课时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课件新人教版,共2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考点一,考点二,优化配置,经济发展,集散地,中心城市,审题解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版新教材高考地理全程一轮总复习第二部分人文地理第十四章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第64课时区域发展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课件新人教版: 这是一份2024版新教材高考地理全程一轮总复习第二部分人文地理第十四章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第64课时区域发展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课件新人教版,共3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考点一,考点二,主要交通运输线,不同运输方式,技术水平,审题解题,感悟核心素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新高考适用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3部分区域发展第4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第2讲资源跨区域调配考点1资源跨区域调配与区域发展课件: 这是一份新高考适用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3部分区域发展第4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第2讲资源跨区域调配考点1资源跨区域调配与区域发展课件,共4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研析课标·定目标,研清教材·固基础,研析考题·明方向,深化整合·提素能,对点训练·促提升,不均匀,集中性,不平衡,互补性,交通运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