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2023高中历史第八单元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第21课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同步测试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8/14661162/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新教材2023高中历史第八单元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第21课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同步测试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02](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8/14661162/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新教材2023高中历史第八单元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第21课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同步测试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03](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8/14661162/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 新教材2023高中历史第八单元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第19课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同步测试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试卷 0 次下载
- 新教材2023高中历史第八单元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第20课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同步测试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试卷 0 次下载
- 新教材2023高中历史第九单元当代世界发展的特点与主要趋势单元综合检测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试卷 0 次下载
- 新教材2023高中历史第九单元当代世界发展的特点与主要趋势第22课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同步测试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试卷 0 次下载
- 新教材2023高中历史第九单元当代世界发展的特点与主要趋势第23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历史潮流同步测试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试卷 0 次下载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八单元 20 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第21课 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练习
展开第21课 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
1.印度独立运动领导人尼赫鲁曾说:“今天我们结束了一个厄运的时代,印度再次发现了自己。”曾经给印度造成“厄运”的殖民国家是( )
A.美国
B.英国
C.法国
D.日本
解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印度摆脱了英国的殖民统治,赢得了
独立。
答案:B
2.(2021·广东合格考)20世纪50年代的非洲独立浪潮始于北非,随后扩展到撒哈拉沙漠以南。1951年利比亚独立,1952年埃及建立共和国,1956年苏丹、摩洛哥、突尼斯先后独立。这说明 ( )
A.美苏在非洲争夺激烈
B.民族解放运动不断高涨
C.世界多极化格局形成
D.世界殖民体系彻底瓦解
解析:材料主要讲述20世纪50年代非洲独立浪潮,说明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不断高涨,故B项正确。美苏在非洲的争夺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至80年代末结束,题干材料强调的是非洲国家的独立,故A项错误;1991年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但是世界多极化格局没有形成,故C项错误;1990年3月,纳米比亚的独立标志着非洲民族解放运动历史使命的完成及欧洲殖民者入侵和奴役非洲历史的结束,标志着世界殖民体系彻底瓦解,故D项错误。
答案:B
3.在拉丁美洲,推翻美国扶植的傀儡政权,建立革命政府,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国家是 ( )
A.古巴
B.巴拿马
C.巴西
D.海地
解析:1959年,以卡斯特罗为首的古巴革命力量进行武装斗争,推翻了美国扶植的傀儡政权。1961年,卡斯特罗宣布古巴是社会主义国家。
答案:A
4.为巩固已获得的政治独立,一些亚洲国家和地区振兴、发展民族经济,进行了现代化改革。下列国家中,迅速转变为新兴工业化国家的是 ( )
A.新加坡和印度
B.印度和中国
C.中国和韩国
D.韩国和新加坡
解析:20世纪60—80年代,新加坡、韩国等亚洲国家抓住西方发达国家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机会,利用本国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吸引外国资本,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实现了经济高速增长,成为新兴工业化国家,故选D项。
答案:D
5.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洲一些国家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隐患,特别是 ( )
A.国土面积较小,资源缺乏
B.政治体制与经济体制改革不同步
C.原创性技术发展能力严重不足
D.过度依赖国际资本和国际市场
解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洲一些国家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过分依赖国际资本和国际市场,承受风险的能力较差。
答案:D
课堂建构
【基础巩固】
1.冷战时期,世界殖民体系在民族民主运动的冲击下最终全面崩溃,这是世界格局最有意义的变化之一。那么在这一时期最先冲击世界殖民体系的地区是 ( )
A.非洲
B.亚洲
C.美洲
D.大洋洲
解析:1947年杜鲁门主义出台到1991年苏联解体为冷战时期。20世纪40年代,亚洲首先掀起民族解放运动的新高潮,20世纪50年代,非洲大陆掀起民族独立风暴,拉丁美洲人民捍卫国家主权的斗争迅速发展,所以,这一时期最先冲击世界殖民体系的地区是亚洲,故选B项。
答案:B
2.下面是小飞同学围绕“巴拿马人民斗争的最后胜利”制作的学习卡片,其中有一处与史实明显不符,此处是 ( )
巴拿马人民斗争的最后胜利 胜利时间:1999年 斗争对象:美国 成果:收回巴拿马运河区全部主权 意义:标志着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最终崩溃 |
- 胜利时间
B.斗争对象
C.成果
D.意义
解析:1999年,巴拿马收回巴拿马运河区的全部主权,标志着巴拿马人民长期斗争取得最后胜利。1990年纳米比亚独立,标志着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最终崩溃。故选D项。
答案:D
3.阿联酋迪拜是中东地区的经济和金融中心,被称为中东北非地区的“贸易之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促进这一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 )
A.建立计划经济
B.发展石油经济
C.实行自由主义
D.国家干预经济
解析:阿联酋是海湾产油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该地区国家通过发展石油经济,经济获得迅速发展,故选B项。
答案:B
4.1964年,在第一届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上,七十七个发展中国家发表了《七十七国联合宣言》,标志着七十七国集团的成立。这些发展中国家的主要要求是 ( )
A.争取发展中国家政治独立
B.彻底摆脱帝国主义的殖民统治
C.积极参与到国际竞争中去
D.改变不平等的国际经济旧秩序
解析: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挑战有不平等的国际经济旧秩序,所以七十七国集团建立后,其主要要求是改变不平等的国际经济旧秩序,故选D项。
答案:D
5.我们从亚洲国家经济发展中可借鉴的有益经验不包括 ( )
A.要适时调整经济发展战略
B.制定发展战略要结合本国实际
C.要完全依赖国际资本发展经济
D.要注重科技和教育事业的发展
解析:亚洲一些国家过分依赖国际市场和国际资本,经济发展具有较大的风险。因此C项是我们从亚洲国家经济发展中吸取的教训,而不是我们从亚洲国家经济发展中借鉴的有益经验。
答案:C
【拓展提高】
6.1945年联合国成立时,有51个创始会员国。2015年联合国已经有193个会员国,其中新增的会员国绝大多数在联合国成立时还是殖民地。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 ( )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践行
B.亚非拉国家的独立与振兴
C.非洲的纳米比亚获得独立
D.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
解析:注意题干中关键信息“新增的会员国绝大多数在联合国成立时还是殖民地”。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国家掀起了民族独立运动的高潮,很多殖民地获得独立后纷纷加入了联合国。
答案:B
7.(2022·深圳高一期末)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印度的独立,以下两种观点比较有代表性。
人物 | 观点 |
艾德礼(1945—1951年 英国首相) | “统治民族自愿地放弃了对臣服民族的统治,把自由给予了它们” |
伊斯梅(英国最后一位 印度总督的助手) | “印度是一艘舱中满载弹药而在大洋中着火的船……在我们面前并无选择的余地” |
据此,下列推论合理的是 ( )
A.历史事实难以捉摸不可研究
B.研究历史需要对史料进行辨析
C.年代久远导致历史认识模糊
D.综合多种解释就可以认清真相
解析:材料针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印度的独立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两种观点所站立场不同,对印度独立的看法也不同,说明研究历史需要对史料进行辨析,故B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历史事实是可以研究的,排除A项;根据科学的史学研究,久远的历史也是可以认识的,排除C项;根据所学知识,认清历史真相不是单纯地依靠历史解释,排除D项。
答案:B
8.新加坡经济腾飞给亚洲发展中国家最重要的启示是 ( )
A.大力发展出口工业
B.稳定社会环境和秩序
C.制定适合本国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
D.选择先进的社会制度
解析:新加坡经济腾飞的过程中,先是根据国情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进而不断进行产业的更新换代,发展高科技产业,并发展外向型经济。C项符合题意。
答案:C
9.1997年,东亚和东南亚一些地区出现国际金融危机,严重损害了这些地区的社会经济。导致这一危机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
A.全面进行市场化改革
B.过分依赖国际资本和国际市场
C.同邻国间的经济合作过于密切
D.对科技的投资过大
解析:东亚和东南亚的一些国家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都曾大量引进外国资金和技术,利用本国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发展对外贸易,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造成这些国家对国际资本和国际市场的过分依赖,成为影响其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也是1997年国际金融危机出现的主要原因。
答案:B
10.阅读下列材料,完成要求。
材料一 20世纪60年代初期,国际上存在着两种科技发展模式:一种是美日采用的“生产—技术—科学”模式;一种是苏联采用的“生产与科技并举”的模式。除此之外,还有民用技术优先还是军事技术优先的区别。韩国采用了“生产—技术—科学—民用技术优先”的模式。60年代末,韩国在发展外向型经济的过程中吸取了日本的经验,不建设传统的煤铁型工业基地,而是抓炼钢、造船和重化工,其依据就是后者“能带动出口”……80年代初,韩国决定发展半导体工业,以便及时抓住当代主导型技术的开发,不断增强外向型经济的后劲。从90年代开始,韩国确立高技术产业“出口导向”的战略方针。
——李建立、张海滨《韩国崛起之谜》
材料二 20世纪50年代以来,印度政府推行国营经济和私营经济共同发展的政策,努力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充分利用外资发展本国经济。80年代,印度的经济实际年增长率超过5%,长期停滞不前的局面有所改变。印度在天体物理、空间技术、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原子能研究、电子技术等方面有较高水平。特别是在软件开发领域,实力仅次于美国,软件产品大量出口,2000年软件出口额达到62亿
美元。
(1)据材料一,以韩国为例说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兴工业国家经济发展的特点。
(2)据材料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印度为振兴经济所采取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解析:(1)从材料一中概括韩国的经济发展特点即可。
(2)由材料二“推行国营经济和私营经济共同发展……充分利用外资发展本国经济……电子技术等方面有较高水平”等信息归纳概括。
答案:(1)选择适合本国发展的经济模式;借鉴外国先进经验,发展外向型经济;适时调整经济发展战略。
(2)国营经济和私营经济共同发展;利用外资发展高科技产业。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20课 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当堂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20课 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当堂达标检测题,共8页。
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19课 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课后练习题: 这是一份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19课 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课后练习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历史图片往往蕴涵着丰富的信息,阅读下列材料,完成要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18课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课后作业题: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18课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课后作业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某学者提出,美国史学家帕尔默指出,阅读下列材料,完成要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