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第10课 近代以来的世界贸易与文化交流的扩展精练
展开第10课 近代以来的世界贸易与文化交流的扩展
1.新航路开辟后,美洲的烟草、咖啡、可可等出现在欧洲市场上,欧洲产品也开始在美洲市场销售。这表明新航路开辟( )
A.引起了价格革命
B.推动了世界贸易发展
C.引发了商业危机
D.引发了经济危机
解析:材料反映的是新航路开辟后洲际商品贸易的流动,这些是贸易开始全球化的表现,故选B项。
答案:B
2.有学者认为,15、16世纪世界首次出现了“南北美洲和东欧(包括西伯利亚)生产原料,非洲提供人力,亚洲提供各种奢侈品,西欧则指挥这些全球性活动”的现象。这表明当时( )
A.亚非拉地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B.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
C.殖民战争被经济贸易活动取代
D.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确立
解析:由“15、16世纪”可知,此时为新航路开辟时期,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这与材料描述的经济现象相符,故选B项;亚非拉地区当时还没有出现资本主义经济,排除A项;15、16世纪殖民战争刚刚开始,排除C项;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才最终确立,排除D项。
答案:B
3.某份多边贸易协定规定:“一缔约国领土的产品输入到另一缔约国领土时,在关于产品的国内销售、兜售、购买、运输、分配或使用的全部法令、条例和规定方面,所享受的待遇应不低于相同的本国产品所享受的待遇。”这一规定( )
A.目的在于减少各国贸易壁垒
B.不利于实现贸易的自由化
C.有利于确立美元的金融霸权地位
D.对所有的国家都是有利无害的
解析:题干中的规定是关于国与国之间贸易的,根据其中的内容可以得出该协定是关贸总协定,其目的就是减少贸易壁垒,实现贸易自由化,但是这对经济不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会带来一定的危害。
答案:A
4.茶叶是中国文化元素的重要象征之一,饮茶习俗在中国源远流长。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16世纪以前中国茶主要在中国周边传播
B.历史上中俄之间形成著名的“万里茶道”
C.英国许多富裕家庭都设有专门的“茶室”
D.饮茶文化不断发展,在日本形成“日本茶道”
解析:荷兰许多富裕家庭都设有专门的“茶室”,不是英国,因此C项表述错误,符合题意。
答案:C
5.1859年,英国人呤俐在广州街头散步,“看到很多中国姑娘的天足上穿着欧式鞋,头上包着曼彻斯特式的头巾,作手帕形,对角折叠,在颏下打了一个结子,两角整整齐齐地向两边伸出”。这反映了( )
A.习俗变迁实现女性解放
B.西方文明影响生活习俗
C.政府明令废止女子缠足
D.习俗变迁促进经济发展
解析:根据材料所描述的现象可知西方文明影响了中国人的生活习俗,故B项正确;A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C项发生在民国初期,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D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
答案:B
本课提要
(1)近代以来,随着世界各洲之间贸易的扩大,全球贸易网逐步形成。
(2)随着商品的流动,各国文化也传播到世界其他地区,同时在相互借鉴中向前发展。
【基础巩固】
1.16世纪,一方面美洲作物在非洲、亚洲和欧洲等地生根发芽,另一方面也有许多新物种来到美洲。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是 ( )
A.新航路的开辟
B.亚洲已成为西方工业品市场
C.西欧资本原始积累的需要
D.贸易自由化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商人奔走于从欧洲到非洲、美洲、亚洲的世界各地,加强了洲际经济联系,故A项正确。
答案:A
2.17世纪上半叶是海上贸易的黄金时代,英、法、荷等国在国内外贸易中竞争的重要手段是( )
A.殖民扩张
B.组建股份公司
C.军事征服战争
D.输出商品
解析:17世纪初,为了有效地控制国内外贸易,英国和荷兰分别成立东印度公司,荷兰和法国分别成立西印度公司,因此答案为B项。
答案:B
3.英国史学家巴勒克拉夫将1500年和1900年定为世界近现代史的分界点,这反映了( )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历程
B.欧洲由兴盛走向衰落的漫长过程
C.资本主义制度产生、发展的历程
D.近代史上野蛮和文明进程的交织
解析:根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1500年和1900年分别反映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开始形成和最终形成,故A项正确。
答案:A
4.下表是1850—1870年国际贸易统计表(单位:亿马克),据此表可知 ( )
年份
世界贸易总额
英国
法国
德国
美国
1850
145
33.8
15
21
12.8
1870
374
91.8
45
42
34
A.工业化是国际贸易发展的前提
B.大国贸易发展不均衡
C.欧美经济扩张的趋势日益明显
D.英国贸易增速居首位
解析: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其在1850—1870年的世界贸易总额中占比最大,遥遥领先于法、德、美,所以说大国贸易发展不均衡,故选B项;工业革命之前国际贸易一直存在,工业化是国际贸易发展的前提的说法错误,排除A项;1850年欧美四国国际贸易占世界贸易总额的56.97%,1870年欧美四国国际贸易占世界贸易总额的56.90%,所以,欧美经济扩张的趋势不明显,排除C项;法国贸易增速居首位而不是英国,排除D项。
答案:B
5.某一时期,非洲、美洲、亚洲和澳大利亚提供自然资源和农产品,英国、欧洲和美国加工或者消费这些原材料,带动了海上运输和陆地运输的发展。人类第一次在世界范围内形成劳动分工的基本格局,而这一新体系所带来的利润主要流向欧洲、北美洲和日本。这一时期是 ( )
A.新航路开辟时期
B.世界市场初步形成时期
C.早期殖民扩张时期
D.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
解析: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世界各地分工日益明显,形成了“利润主要流向欧洲、北美洲和日本”的情况,故选D项;新航路开辟时期,亚洲提供奢侈品,美洲为欧洲的殖民地,排除A项;世界市场初步形成时期即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日本还处于幕府统治阶段,不会产生“利润主要流向……日本”的情况,排除B项;早期殖民扩张时期,美洲还是殖民地,排除C项。
答案:D
6.中国是茶的故乡,制茶、饮茶已有几千年历史,喝茶已成为多数中国人的一种生活习惯。茶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喜爱和追求。中国茶蕴含的文化元素是( )
A.含蓄内敛的东方哲学与娴静淡雅的东方美学
B.大一统的传统儒家与法家思想
C.富有东方韵味、线条流畅的龙凤花草纹样
D.崇德向善的社会风气
解析:饮茶是中国传统习俗,中国茶蕴含了含蓄内敛的东方哲学和娴静淡雅的东方美学,是中国文化的符号之一,因此答案为A项。
答案:A
7.20世纪初,国人穿洋服者渐渐多了起来,甚至在广西等偏僻省份的学堂中也允许学生穿洋服;英美烟草公司生产的“红锡包”“哈德门”“前门”等品牌的香烟在市场上销路甚好,甚至连妇女也竞相吸食纸烟,并且迅速蔓延至全国。材料表明 ( )
A.列强对中国全方位渗透
B.西学东渐影响了国人生活方式
C.中国近代民族工业衰落
D.崇洋媚外得到了全社会的认同
解析:材料“穿洋服”“吸食纸烟”是西方文化对中国人的影响,说明西学东渐影响了国人生活方式,故选B项。材料反映的只是人们生活方式受西方的影响,不能反映“全方位”,排除A项;20世纪初中国民族工业进一步发展,排除C项;受西方影响不能说就是“崇洋媚外”,“全社会认同”材料也不能反映,排除D项。
答案:B
8.13世纪在英格兰的修道院出现首座以砝码带动的机械钟,14世纪意大利出现打点塔钟,16世纪小型机械钟出现。下列关于钟表流入中国过程的表述不符合史实的是( )
A.在16世纪中期经由澳门传入中国内地
B.18世纪的中国进口钟表的数量很多
C.国人制作的钟表体现了浓郁的西方色彩
D.一些清朝高官收藏进口钟表
解析:中国人制作的钟表多体现中国自身的文化特色,因此C项表述有误,符合题意。其他三项表述均正确。
答案:C
9.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题目。
材料一 茶是中国先民的伟大发现,中国茶是中国文化的符号之一,饮茶风俗在中国有几千年历史。陆羽《茶经》云:“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西汉时,茶已是宫廷及官宦人家的一种高雅消遣。三国时期,崇茶之风进一步发展,人们开始注意到茶的烹煮方法,出现了“以茶当酒”的习俗,华中地区饮茶已比较普遍。魏晋以来直到近现代,茶叶从原来珍贵的奢侈品逐渐成为普通饮料,茶品日益丰富,品茶日益考究。
——摘编自童超《看得见的中国史》
材料二 最初,中国茶主要在中国周边传播。16世纪以后,中国茶广泛传播到欧洲、美洲、非洲和大洋洲等地区。俄国上流社会把中国的茶具作为最珍贵的室内摆设,中俄之间形成了著名的“万里茶道”。英国茶会上用中国茶和中国的茶具来招待客人成为主人炫耀的方式。荷兰许多富裕家庭都设有专门的“茶室”。各国在接受中国茶和茶文化的同时,也根据自身风俗习惯创造出新的茶文化,如在日本形成了“日本茶道”,在英国形成了“下午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饮茶风俗的变化及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茶叶在全世界传播的主要原因。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茶叶传播的认识。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可根据材料一信息,从茶叶、茶品及品茶等角度考虑;第二小问可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从茶叶的种植与经营、商品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日常生活等角度考虑。第(2)问,可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茶叶价值、新航路的开辟及欧洲早期殖民扩张、中国文化向外传播、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中外交通等角度入手作答。第(3)问,可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茶叶传播与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及中外经济与文化的交流等角度考虑。
答案:(1)变化:①茶叶由奢侈品逐渐成为大众饮品;②茶品由简单到丰富;③品茶日益考究。影响:①推动了茶叶的种植与经营;②促进了商品经济发展;③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2)①茶叶本身较高的饮用价值;②新航路开辟及欧洲早期殖民扩张的推动;③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④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⑤中外交通的拓展。
(3)茶叶传播有利于提升中华文化的世界影响力,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外经济与文化交流。
【拓展提高】
10.下表是部分物种在亚、欧、美洲传播、种植情况表,据此可知( )
品种
原产地
传入欧洲的时间
传入中国的时间
中国产量
烟草
墨西哥
哥伦布航行后
17世纪初
世界第一
番茄
秘鲁
16世纪20年代
17世纪初
世界第二
花生
巴西、玻利维亚
16世纪初
16世纪30年代
世界第一
向日葵
北美
16世纪初
16、17世纪之交
世界第一
A.美洲是世界农业物种的中心
B.其传播开始于新航路的开辟
C.17世纪中国闭关锁国不可信
D.中国农业生产发达世界领先
解析:由表格中传入欧洲和中国的时间可以判断,这些物种的传播开始于新航路的开辟,故选B项;“部分物种”的传播和种植情况,不能说明美洲是世界农业物种的中心,排除A项;17世纪中国闭关锁国,但不是禁止一切对外交往,由政府特许的广州十三行统一管理对外贸易,排除C项;仅由中国产量世界第一,不能直接得出中国农业生产发达世界领先,也有可能是种植面积大的原因,排除D项。
答案:B
11.1600年英国东印度公司成立,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特许了如下条件:如果公司破产、欠债,不管出多大事儿,股东的损失仅限于在公司的投资,而不牵连其他责任。这一制度( )
A.激发了人们的投资热情
B.使东印度公司获得垄断贸易权
C.导致商品流通数量和品种增多
D.奠定了近代工厂制度的基础
解析:“股东的损失仅限于在公司的投资,而不牵连其他责任”使投资人的利益得到保护,激发了人们的投资热情, 故选A项;“如果公司破产、欠债,不管出多大事儿,股东的损失仅限于在公司的投资,而不牵连其他责任”与东印度公司获得垄断贸易权无关,也不能直接导致商品流通数量和品种增多,排除B、C两项;东印度公司是一个新型股份制贸易公司,并未奠定近代工厂制度的基础,排除D项。
答案:A
12.它的签订,至少体现了三方面的意义:首先,制定了国际贸易活动的“行为准则”,使国际贸易行为规范化、国际市场秩序化;其次,通过大幅度削减关税和减少贸易壁垒,奠定国际自由贸易的基础;最后,充当国际“商务法庭”,发挥贸易仲裁作用。“它”是指( )
A.《雅尔塔协定》
B.《布雷顿森林协定》
C.欧洲共同体
D.《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解析:《雅尔塔协定》是关于制定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新秩序的协定,与材料促进国际贸易不符,故A项错误;《布雷顿森林协定》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协定,故B项错误;欧洲共同体是欧洲一体化进程中的重要成就,与题干信息不符,故C项错误;《关税与贸易总协定》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推动降低关税、减少贸易壁垒、促进世界贸易自由化的贸易协定,故D项正确。
答案:D
13.17世纪60年代,茶叶在英国只是上流社会的消费品;到18世纪末,茶叶已成为普通民众的日常消费品。这反映了当时的英国( )
A.等级观念明显淡化
B.崇尚东方的生活方式
C.贫富差距日益缩小
D.扩大了与东方的贸易
解析:茶叶的普及属于社会经济和文化现象,体现不出等级观念淡化这一结论,故A项错误;中英两国文化差异较大,对东方生活方式的向往不会成为英国社会的普遍认识,不是对材料中茶叶逐渐普及现象的合理解释,故B项错误;随着18世纪中期英国工业革命的开展,贫富差距不是缩小,而是日益拉大,故C项错误;英国殖民扩张和工业革命,加大了对东方的贸易,使茶叶大量流入英国,导致茶叶价格下降,成为普通民众也可消费的产品,故D项正确。
答案:D
14.民国时期,巴黎的时新服饰三四个月后就会流行于上海。一首流行俚语说道:“人人都学上海样,学来学去不像样,等到学了三分像,上海又变新花样。”材料主要反映出当时( )
A.巴黎为世界服饰制作中心
B.中国物质生活实现了西化
C.上海是中外文化交流中心
D.西方文化对中国人物质生活的影响
解析:根据题干可知,上海流行服饰变化快,表明上海紧随世界潮流,体现了西方文化对中国人物质生活的影响,故选D项。题干体现的是上海流行服饰变化快,没有体现巴黎已成为世界服饰制作中心、中国物质生活实现了西化以及上海是中外文化交流中心,排除A、B、C三项。
答案:D
15.阅读下面材料,完成题目。
材料 钟表的演变
时期
钟表的演变
古代
日晷被称为“最早的钟表”,是古代比较普遍使用的计时工具
中古时期末期
机械钟在西欧流行,最初的机械钟只有时和刻
近代早期
在伽利略等人研究的基础上,人们发明了游丝,钟的精确度提高,怀表出现。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钟表价格昂贵,属于奢侈品
1850年前后
英国社会各个阶层都拥有了钟表
20世纪初
原为女性装饰品的手表逐渐为男性所接受,在户外运动、驾驶汽车时都可佩戴
20世纪50年代
根据原子物理学原理制造出的原子钟,精度可以达到每100万年误差1秒
21世纪初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具有计时、信息处理、导航、监测等多种功能的智能手表出现
——摘编自(英)约翰·哈萨德《时间社会学》等
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解析:依据材料,提炼相关信息得出相关主题,如“科技发展与钟表的演变”“钟表的演变与社会的发展”“工业革命与钟表的演变”等,然后结合所学史实,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阐述时,注意观点明确,史实准确,分析全面。
答案:论题:科技的进步与钟表的演变。
论证:古代由于科学技术的落后,人们的计时工具日晷依靠自然现象来判断时间。
文艺复兴后,近代自然科学产生,钟表的精确度大大提高,但价格昂贵使钟表并未普及。
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工业化生产使钟表价格下降,得到普及。
20世纪50年代根据原子物理学原理,钟表精确度大大提高。
21世纪初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智能手表出现,功能增多。
综上所述,科技的进步推动了钟表的演变,使钟表得以普及,精确度提高,功能增强。
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第10课 近代以来的世界贸易与文化交流的扩展当堂检测题: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第10课 近代以来的世界贸易与文化交流的扩展当堂检测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素养达标,能力提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第四单元 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第10课 近代以来的世界贸易与文化交流的扩展课后复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第四单元 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第10课 近代以来的世界贸易与文化交流的扩展课后复习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中俄“万里茶道”兴盛于17世纪,18世纪,西方学者利奇温曾说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历史人教统编版第四单元 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第10课 近代以来的世界贸易与文化交流的扩展课后作业题: 这是一份历史人教统编版第四单元 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第10课 近代以来的世界贸易与文化交流的扩展课后作业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