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人教统编版第二单元7 兼爱教案配套ppt课件
展开1.阅读文章,积累重要文言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梳理文章思路,了解《墨子》的观点。2.对比鉴赏,了解儒家、墨家思想的异同,把握本文的论证思路和论证语言。3.体会兼爱思想内涵,进一步思考其对现代社会的意义。
墨子(约前468—前376),名翟,春秋战国之际思想家,墨家学派创始人。墨家在先秦时期影响很大,与儒家并称“显学”。墨子提出了“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天志”“明鬼”“非命”“非乐”“节葬”“节用”等观点,以“兼爱”为核心,以“节用”“尚贤”为支点。在当时的百家争鸣中,有“非儒即墨”之称。
《墨子》一书是墨子本人、墨子弟子以及后期墨家著述的汇编。现存《墨子》五十三篇,其中《兼爱》《非攻》《天志》《明鬼》《尚贤》《尚同》《非乐》《非命》《节葬》《节用》等篇,代表了墨子的主要思想。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社会的大转型、大变革时期。因战争连年不断,社会动荡不安,广大劳动人民饱受战乱之苦。墨子面对残酷的社会现实,经过长时间艰苦地探索与实践,终于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思想学说。他提出“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兼爱中》),“兼相爱、交相利”(《兼爱中》)等观点。
根据下面的示例,搜集与本课有关的知识。墨 家 墨家是战国时期的哲学派别,诸子百家之一,与孔子所代表的儒家、老子所代表的道家共同构成了中国古代三大哲学体系。 法家代表人物韩非子称儒家和墨家为“世之显学”,而儒家代表人物孟子也曾说“天下之言不归杨(杨朱,道家分支代表人物),则归墨(墨子)”,这表明墨家思想曾经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巨大影响。
墨者组成的团体有严格的纪律,其首领称为“巨子”,其成员到各国为官必须推行墨家主张,所得俸禄亦须向团体奉献。墨家学派有前后期之分:前期思想主要涉及社会政治、伦理及认识论问题,关注现世战乱;后期墨家在逻辑学方面有重要贡献,开始向科学研究领域靠拢。 墨家的主要思想主张是:人与人之间平等地相爱(兼爱),反对侵略战争(非攻),推崇节约、反对铺张浪费(节用),重视继承前人的文化财富(明鬼),掌握自然规律(天志)等。因为墨家思想独有的政治属性,兼之西汉汉武帝“罢黜百家,
尊崇儒术”的政策,墨家不断遭到打压,并逐渐失去了存身的现实基础,墨家思想逐渐衰微;直到清末,学者们才从故纸堆中重新挖出墨家,并发现其进步性。近年来,经过一些新墨者的努力,墨家学说中的一些有益观点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品读鉴赏] [1]开门见山,提出本文论证的重点:要治理好天下,必须要“知乱之所自起”。 [2]运用类比手法,以大家熟知的医生治病需要明确病因,来写圣人治国需知混乱产生的原因。 [3]“起不相爱”,写出混乱产生的原因,为后文写“兼爱”做铺垫。 [4]什么是“乱”?即“臣子之不孝君父”。“不孝”即“不爱”,依然写“兼爱”的必要性。
[5]从身边的关系写起,将“乱”具体化,分析“乱”的内容,使说理形象化,易于理解。 [6]层层推进,按照亲疏关系,从父、兄、君的表现来分析,得出结论:亏人自利,皆因为“不相爱”。 [7]以盗为例,分析贼人利身,也因“不相爱”。 [8]分析卿大夫、诸侯乱家、乱国,也因“不相爱”。 [9]分析上述现象产生的原因都是“不相爱”,重申观点。 [10]十个反问句分别从孝、慈、盗、攻等角度,分析“不相爱”的种种现象。
[11]作者运用假设论证,分别从父兄君、盗、大夫诸侯、天下的角度,分析“相爱”的意义和结果——天下治。 [12]水到渠成,得出结论:“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
任务二 基础知识积累自查工具书,完成下面的学习任务。一、通假字1.当察乱何自起(“ ”同“ ”, )2.故不孝不慈亡(“ ”同“ ”)3.故盗贼有亡(“ ”同“ ”)
二、一词多义1.焉(1)焉能治之 ( )(2)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劝学》) ( )(3)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 )(4)或师焉,或不焉(《师说》) ( )
2.疾(1)必知疾之所自起 ( )(2)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劝学》) ( )(3)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 ( )(4)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诉于王(《齐桓晋文之事》) ( )
三、古今异义1.譬之如医之攻人之疾者然古义:今义:攻打;进攻(跟“守”相对)2.虽至大夫之相乱家古义:今义:家庭;人家
四、词类活用1.故亏兄而自利( )2.虽父之不慈子 ( )3.故贼人以利其身( )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受损失;使……得利
五、指出下列句子的文言句式并翻译1.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 ( )译文:2.臣子之不孝君父,所谓乱也。 ( )译文:3.父自爱也,不爱子。 ( )译文:
圣人是把治理天下作为(自己的)事务的人。
臣与子不孝敬君和父,就是所谓的祸乱。
父亲爱自己,不爱孩子。
1.在《墨子》看来,天下之乱的根源是什么?课文分别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这种根源的恶果? 答案:根源是不相爱。课文分别从如下方面深入阐述:父与子、兄与弟、君与臣都是更爱自己而不爱对方,亏人而自利,因此天下混乱;盗贼爱自己不爱他人,因此行窃和残害别人;大夫诸侯爱自己的家与国,而不爱他人的家与国,故相互攻伐与侵害;等等。
2.墨子分析社会混乱的原因是“不相爱”,提出“兼相爱”是治理社会混乱的良方,墨子是如何论述这一点的? 答案:“兼相爱”就是人与人之间全都相亲相爱。他说:“若使天下兼相爱,爱人若爱其身,犹有不孝者乎?”用反问句做出肯定的回答。“视父兄与君若其身,恶施不孝?犹有不慈者乎?”看待父亲兄长和君王就像看待他自己一样,怎么会做出不孝顺的事情呢?臣子对君王父兄孝顺,君王父兄还会有不慈爱的人吗?视人若己,爱人若爱其身,就不会出现君不惠、臣不忠,父不慈、子不孝,兄不友、弟不恭的情
况;也就不会出现国与国相攻、家与家相乱的现象,甚至连盗贼也都没有了,像这样天下就能得到治理。从而证明“兼相爱”是治世良方。 3.我们重读《墨子》中的《兼爱》,其“兼相爱、交相利”的思想,对于我们现实生活有哪些指导意义? 答案:墨子的“兼爱”思想是克服社会动乱、加强安定团结、推动社会进步的一种重要力量。墨子认为,当时社会一切祸乱的根源皆起于人们不相爱。当前我们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应从墨子那里吸收关于“爱人”的伦理思想,
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上册7 兼爱教学演示课件ppt: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上册7 兼爱教学演示课件ppt,共5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读准字音,一词多义,动词作名词小偷,名词作动词伤害,古今异义,给人治疗攻击别人,古代官职名医生,儿子徒弟,成语积累,视人国若其国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人教统编版7 兼爱多媒体教学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统编版7 兼爱多媒体教学课件ppt,共3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内容索引,预习梳理与积累,研习讨论与鉴赏,练习思考与运用,预习助读,知识积累,2一词多义,3词类活用,问题研讨,课堂活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上册7 兼爱多媒体教学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上册7 兼爱多媒体教学ppt课件,共5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知识梳理1读准字音,初读课文•明大意,文脉预览,精读课文•细揣摩,焉能攻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