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安徽省中考语文第三部分现代文阅读课件+习题
安徽省中考语文第三部分现代文阅读现代文组合集训组合集训五记叙文阅读 说明文阅读作业
展开这是一份安徽省中考语文第三部分现代文阅读现代文组合集训组合集训五记叙文阅读 说明文阅读作业,共5页。
组合集训五 记叙文阅读+说明文阅读
城市微光+百科知识
一、[原创新题]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21分)
江城的光
①列车载着一千多名工人,穿山越岭,向鄂西南的一个工地进发。车至乌龙泉火车站,已是夜晚。火车停下来,我随大伙儿走下车厢,在站台透气。至今,我仍清晰地记得,我看到了站台前方的一片灯光。那片灯光再往前,就是武汉市区光的海洋。从豆灯如萤的山村,一下走进这光的世界,让我有些不知所措。
②一位巡道大叔路过,好奇地问道:“小伙子,看什么哩?”
③“看光!远处的光。”
④大叔乐了,说:“我天天晚上在站台里,也没觉得这光有啥值得看的。”
⑤我激动地告诉他:“我们那个山村,只有煤油灯,还得省着用。这里不一样,这光,一眼看不到边儿。”
⑥大叔听了,没有再笑,反而很热情地对我说:“那你多看看吧。”
⑦好多年前发生的这一幕,一直刻在我的脑海里。后来,被这片光吸引,我考入武汉的一所大学,开始与这座我为之心动的城市朝夕相处。
⑧晚上从图书馆出来,我总会在喻家山下的校园内漫步,看路边的树木,看盛开的花草。但更上心的,是看路旁那一盏盏路灯,看路灯发出的柔和温馨的光。周末的晚上,我有时也会去学校旁边的街市,静观那些居民区的万家灯火。
⑨这座城市,处处与光有关。还记得当年离学校一站多路,有一个破旧的居民区,烂泥田、杂草地簇拥在颠簸的道路两旁。该地原叫鲁巷。后来,这里变成了光谷高科技产业园,园区里诞生、开花、结果的高科技公司,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说到“鲁巷”,人们已慢慢淡忘,但说到“光谷”,无论本地人还是外地人,都耳熟能详。现在的光谷,成了武汉市经济增长的引擎,也成了居住、休闲、购物的热门之地。
⑩大学毕业后,我在这座城市定居,接触最多的是这座城市里的人。
前些年,我因脚烫伤,在家休息。准备做晚饭时,发现液化气罐没气了。那时还没用上天然气,无奈之下,我给认识不久的出租车司机熊师傅的寻呼机发了一条信息。没想到,一刻钟后,熊师傅就扛着液化气罐“吭哧吭哧”上了楼。我赶忙道谢,请熊师傅喝茶。“喝什么茶,我还要跑生意!”熊师傅粗声大气。
我把换气的钱、的士费、搬上六楼的辛苦费一起递给熊师傅。换气的钱他收了,其他一概拒收。还是那副粗门大嗓:“你这个人好啰唆,一点小事,我还收钱?”
熊师傅麻利地帮我换上气罐,然后扛上空的气罐下楼。临走时,丢下一句话,依然气高声大:“你脚没好之前,莫到处晃,有事打招呼。”
粗门大嗓的背后,是一份豪气与仗义。这也是我对武汉人的印象。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战斗中,这座城市彰显了英雄本色。太多的英雄群体与个体,太多可歌可泣的人和事,每时每刻都在涌现。当我从媒体上了解到这些人物与故事时,我并没有感到意外,因为我知道,武汉人就是这样——敢打善拼,是英雄的人民。
我身边就有这么一个人,他是一个小区的普通保安,名叫黄和义,快六十岁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他组织买菜、送菜,给老人送药,有求必应。大年初一,一家业主发现楼上漏水,而楼上的住户在国外。那位住户向黄和义求助,告知黄和义钥匙在二十公里外的亲戚家。许多交通工具停摆,黄和义四处打电话求人,终于取回了钥匙,开门修好了漏水管道,为楼下住户救了急。大年初二,小区一位老人发高烧、咳嗽不止。黄和义知道后,热心帮忙联系急救车将老人送院治疗。黄和义三个多月没有回家,吃住都在小区保安室。
后来,我见到他,对他说:“老黄,你真不容易呀!”
黄和义笑了笑说:“也没啥,大事来了,大家一起扛!”
从来到这座城市求学,到在这座城市安家、立业、定居,一晃四十多年了。四十多年相处,我越发感到,无论是熊师傅,还是黄和义,他们就像是这座城市的一点点微光。虽然微小,但汇聚在一起, 。
难忘这江城之光。而我自己,也想成为这座城市里一道温暖的微光。
(选自《人民日报》2021年02月01日20版,有删改)
1.选文是一篇回忆性散文,看看作者回忆了与“光”有关的哪几件事,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4分)
①站台停车被光吸引;
② ;
③熊师傅帮忙换气不计报酬;
④ 。
2.联系上下文,揣摩下面句子,回答括号中的问题。(4分)
大学毕业后,我在这座城市定居,接触最多的是这座城市里的人。(这段话可以删去吗?为什么?)
3.言为心声。请结合画线句子,分析人物性格。(6分)
①“你脚没好之前,莫到处晃,有事打招呼。”
②“也没啥,大事来了,大家一起扛!”
4.读懂文章很重要。请结合文章,在第段横线处补上画龙点睛的句子。(3分)
虽然微小,但汇聚在一起, 。
5.请揣摩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表情达意的效果。(4分)
而我自己,也想成为这座城市里一道温暖的微光。
二、[原创新题]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10题。(19分)
听古典音乐真的有助于学习吗?
吴嘉欣
①每当我们欣赏古典音乐时,都能一边感受音乐的魅力,一边体味其中各种情感带来的冲击。你也许觉得音乐会影响人的情绪,但你知道听古典音乐能提高记忆力,有助于学习新知识吗?
②最近,美国贝勒大学的研究者通过实验发现,在学生上课和睡觉时播放古典音乐,的确可以帮助学生增强对课程内容的记忆。那么,这一过程到底是怎样发生的呢?
③说起提高记忆力,比较常见的一种方法是重复。然而,机械的重复练习并不一定能很好地帮助我们进行记忆。早在1885年,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就提出了“记忆的遗忘曲线”理论,表明遗忘并不是均匀的进程。在实验中,艾宾浩斯发现,相比于集中的大量重复练习,非连续性的间隔练习会使我们的记忆保存得更好。
④随后,许多相关研究都发现,睡眠在两次记忆间隔的时间中也参与了保存记忆的过程。相较于学习后保持清醒的人,那些间隔了一段睡眠时间的人能够记住更多的学习内容。换句话说,睡眠加深了我们的记忆。
⑤随着研究的深入,科学家们发现,睡眠时,我们大脑中的记忆信息并不是静止的,而是处于规律运行的动态过程。在睡眠中,大脑中的海马体会再次被激活,这使得我们的学习记忆得以重现,之前的记忆得到加深。
⑥基于之前的研究结果,研究者们想到了新的提高记忆力的方法——定向记忆激活,即在睡眠阶段对先前学习内容的记忆进行诱导,以增强我们在睡眠中的记忆巩固效果。这种方法具体分为两步:连接学习和线索诱导。
⑦首先,需要在学习时将一些线索刺激和我们的学习记忆联系起来,比如在学习时闻到某种气味或者听到某些声音;其次,需要在睡眠阶段再次呈现这些线索刺激,激活我们大脑中与线索相关联的学习记忆的神经表征,从而巩固我们的学习记忆。
⑧总的来说,古典音乐可以成为我们学习记忆的诱导线索。在贝勒大学研究者的实验中,他们首先邀请志愿者学习一门微观经济学课程,这门课程是通过计算机互动教学完成的;在学习的过程中,志愿者们会听到以贝多芬和肖邦的作品为主的古典音乐作品。随后,在学习当天的晚上,志愿者们被分为两组,一组志愿者进入深度睡眠后,研究者会对其播放古典音乐;另一组则作为对照组,在他们进入深度睡眠后,研究人员给他们播放白噪声。在睡眠阶段,古典音乐就成了引导白天学习记忆的线索刺激。最终,结果如我们所料——在睡眠中听到古典音乐的那一组志愿者在第二天的记忆测试中表现得更好。
⑨但是,像古典音乐这样的诱导线索只能在短期内巩固我们的记忆。研究者们在实验中发现,只有在睡眠后第二天的记忆测试中,两者记忆巩固效果的差异才比较明显,如果经历更长的时间间隔,如半年以上,睡眠中听到古典音乐的志愿者的记忆成绩和睡眠中没有听到古典音乐的志愿者的记忆成绩并没有明显区别。
⑩因此,如果你想通过只听古典音乐来提高记忆力,那可能并非易事——你可能需要在每次学习和每晚进入深度睡眠后都听古典音乐。但是,现实中你没法做到每天请专业人员如雷达锁定目标般为自己监测睡眠状态并播放音乐。不过,我们通过这些研究进一步探究了睡眠在记忆巩固过程中的重要性。美国《睡眠》杂志的一项研究结果也曾显示,与每晚睡够8个小时相比,每晚只睡4个小时更有可能让男性在压力情况下出现记忆受损。可见,睡眠不足很容易引起健忘,让人在关键时刻“掉链子”。因此,在你踏实学习后,保证自己拥有充足的睡眠时间和较好的睡眠质量,也许是一个更简便的改善学习效果的方法。
(有删改)
6.阅读选文,说说有哪些提高记忆力的方法。(4分)
7.选文第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
8.第⑩段中的加点词语“可能”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
9.说明文讲究严谨、科学,重视段落内部结构的清晰、有序。请以第⑧段为例,分析该段落内部的结构方式。(4分)
10.小宁最近学习完新知识总是记不住,于是向小静求助。小静恰巧刚刚读过《听古典音乐真的有助于学习吗?》这篇文章,请完成下面对话。(4分)
小宁:我最近好烦啊,总是记不住学的新知识。
小静:你要不要试试“定向记忆激活”法?
小宁:具体应该怎么做呢?
小静:
小宁:这么神奇吗?!今晚我就要试一试。
组合集训五 记叙文阅读+说明文阅读
一
1.(4分)②读书期间静观万家灯火 ④保安黄和义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主动为居民排忧解难(每空2分。意思对即可)
2.(4分)不能删去,(1分)因为这段话在结构上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由“江城的光”转写“江城的人”,(2分)如果删去,上下文衔接不够紧密。(1分)
3.(6分)第①句表现了熊师傅的乐于助人、热心仗义;第②句表现了黄和义的无私奉献、勇于担当。这两句话都体现了熊师傅、黄和义这些普通江城人的豪气与仗义,如光一样给人带来温暖。(每句3分。意思对即可)
4.(3分)示例:就让这座城市放射出耀眼的光芒,变得更加光彩夺目。
5.(4分)“也想”由“光”及“人”,表明作者感受到光的温暖,由对江城这座英雄城市及其英雄人民的敬佩之情,上升到也想成为“一道温暖的微光”的强烈意愿。(意思对即可)
二
6.(4分)①多练习,既要进行适当的重复练习,也要进行非连续性的间隔练习;②用古典音乐等诱导线索进行定向记忆激活;③保证睡眠时间和质量。(每点2分。任答其中两点,意思对即可)
7.(4分)列数字、作比较。用具体的数字将每晚睡8个小时与每晚睡4个小时的男性在压力下记忆力的情况进行比较,具体有力地说明了睡眠不足容易引起健忘,进而说明睡眠对巩固记忆的重要性。(每种说明方法1分,作用2分。意思对即可)
8.(3分)不能删去。(1分)“可能”表示估计,说明只依靠听古典音乐提高记忆力,对很多人来说,在现实中操作难度较大。如果删去,则表达过于绝对。“可能”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2分)(意思对即可)
9.(4分)第⑧段以总领句起笔,点明古典音乐可以成为学习记忆的诱导线索,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后面四句举贝勒大学研究者实验的例子具体说明,整体构成“总体概说—举例分说”的结构。(2分)分说部分以“首先”“随后”“最终”这类表次序的词语连接,构成由前到后的逻辑关系。(2分)(意思对即可)
10.(4分)你可以在学习的时候播放一首音乐或在身旁放一瓶香薰;在睡觉期间,在床边播放同一首音乐或放同一种味道的香薰。这样就能激活你与这一音乐或气味相关的学习记忆,从而使你更好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啦。(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作答即可。摘抄原文给2分)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安徽省中考语文第三部分现代文阅读现代文组合集训组合集训一记叙文阅读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作业,共5页。
这是一份安徽省中考语文第三部分现代文阅读现代文组合集训组合集训四记叙文阅读 议论文阅读作业,共5页。
这是一份安徽省中考语文第三部分现代文阅读现代文组合集训组合集训三记叙文阅读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作业,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