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 课件PPT+教案+视频素材(全套)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上第四单元《15 雨和雪》课件PPT+教案+视频素材
展开
这是一份苏教版小学科学五上第四单元《15 雨和雪》课件PPT+教案+视频素材,文件包含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15雨和雪》课件pptx、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15雨和雪》教案docx、15不一样的降水mp4、15模拟雨的形成mp4、15观察雪花的形状mp4、15雨水形成mp4、15雪的形成mp4等7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30页, 欢迎下载使用。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雨和雪》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观察并比较雨和雪的异同,知道雨和雪是常见的降水形式。2.做模拟雨的形成的实验,并能够结合示意图,描述雨和雪的形成过程。3.观察雪花的形状,描述它们相同的特点。4.了解更多的降水形式,描述不同降水形式的特点。【教学重点】做模拟雨的形成实验,结合示意图描述雨和雪的形成过程。【教学难点】根据示意图描述雨和雪的形成过程。【教学准备】教师材料:PPT。学生材料: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烧杯、培养皿、热水、冰块、火柴。【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一、新课导入1. 观察图片,说说它们分别是什么? 2、谈话:通过上两节课的学习,我们初步了解了水在大自然中的4种表现形式,分别是云和雾、露和霜,了解了云和雾以及露和霜是怎样形成的。你知道雨和雪是怎样形成的吗?本节课就来研究《雨和雪》。3.板书:《雨和雪》 二、比较雨和雪的异同。1.出示图片提问:观察雨和雪的图片,想一想雨和雪有什么不同和相同之处? 2、学生观察、讨论、交流后汇报生1:不同之处有:(1)雨是液态水,雪是固态水;(2)雨是云层中的小水滴降落或是小冰晶在降落过程中融化形成的,雪则是云层中的小冰晶降落所致;(3)形成雪的气温更低,所以一般是在冬季,而雨在春夏秋冬都有。生2:相同之处有:(1)雨和雪都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变化而成;(2)雨和雪本质上都是都是水,是降水的两种基本形式。[设计意图:聚焦本节课的学习主题,雨和雪的不同之处有很多,相同之处是它们都是降水的两种基本形式,都是从云中降下的水,为下面解释雨和雪的形成原因作铺垫。] 三、雨和雪是怎样形成的1、雨是怎样形成的师:播放雨的形成视频,学生观看视频后,总结雨是怎样形成的?生:讨论、交流后汇报师生小结:雨主要是由云中小水滴或小冰晶不断聚集、不断增大,直到上升气流再也无发托住它们的时侯,就降落下来,形成雨。2、雪是怎样形成的师:播放雪的形成视频,学生观看视频后,总结雪是怎样形成的?生:讨论、交流后汇报师生小结:云层中的小冰晶不断碰撞、凝华,使冰晶不断增大,大到能克服空气的阻力和浮力时,就降落下来,当云层下面的温度小于0℃时,下落过程中冰晶不会融化,形成雪花。[设计意图:通过观看雨和雪的形成视频,初步了解雨和雪是怎样形成的,为下面做模拟雨的形成实验作铺垫。] 四、模拟雨的形成师:模拟雨的形成需哪些器材呢?生:讨论、交流后汇报 实验材料:酒精灯、火柴、三脚架、石棉网、烧杯、水、培养皿、冰块等等。师:怎样设计实验方案呢?生:讨论、交流后汇报实验方法:①加热烧杯里的水直至沸腾。②用一个热培养皿盖住烧杯,观察培养皿底部是否有水珠。③在培养皿中加冰块,观察底部有什么变化。师:播放模拟实验视频,学生观看视频,观察实验现象、分析总结实验结论。生:观看后讨论、交流、汇报:生:实验现象是:(1)当用一个热的培养皿盖住烧杯时,发现培养皿底部有少量的小水珠。(2)当在培养皿中加进冰块后,发现培养皿底部有大量的小水珠,这些小水珠越聚越多,最终会滴落下来。师分析:加热烧杯里的水时,一部分液态水会变成水蒸气,当遇到冷的培养皿时,会在底部凝结成小水珠。这些小水珠会越聚越多、越聚越大,一旦大到上升气流托不住时就会掉下来,形成雨。生2:实验结论是:高空中的水蒸气遇冷会凝结成小水珠落下来,形成雨。实验拓展:1、为什么培养皿底部会形成小水珠?生:讨论、交流、汇报:师生小结:加热水后,会产生较热的水蒸气,水蒸气在上升过程中遇到较冷的培养皿,就会在培养皿底部凝结成小水珠。2、在培养皿中放进冰块起什么作用?生:讨论、交流、汇报:师生小结:放入冰块会使培养皿的温度更低,这样可使水蒸气凝结成水珠的速度更快。[设计意图:通过观看模拟雨的形成过程的实验,形象直观,将大自然中宏观的天气现象微缩进课堂,有利于学生建构雨的形成过程的概念。] 五、根据示意图说说雨、雪的形成过程师生小结:不是所有的云都会产生降水,只有当云中的小水滴或小冰晶越聚越多、越聚越大,大到上升气流托不住时,才会掉下来,从而产生降水。水滴直接落下或冰晶在下落过程中融化,就成了雨。冰晶在下落过程中没有融化,就成了雪。雪也是降水的一种形式。[设计意图: 雨的形成在课堂上比较容易模拟,但如果从原理及现象层面模拟雪的形成则很难,所以借助示意图来描述雨、雪的形成过程。同时,雨、雪的形成是有共性且有关联的,将它们整合在一张图上便于比较认识。] 六、观察雪花的形状 师:播放雪花的形状视频,学生观看后总结雪花的形状,并说说他们有什么相同的特点?生1:雪花的形状极多,有星状、柱状、片状等。生2:他们的相同特点是:都是六角形的。七、不同类型的降水形式师:除了降雨、降雪两种降水形式外,你还知道哪些降水形式呢,它们有什么特点呢?师:播放其他降水形式的视频,学生观看后汇报。生1:冰雹是一种固态降水,同雨和雪一样,是从云里掉下来的。它是从发展强烈的积雨云中降落到地面的坚硬的球状、锥状或形状不规则的固态降水物。多发生在夏季或春夏之交。生2:雨夹雪是雨水与部分融化的雪混合并同时降落而形成的一种特殊降水现象。这种天气现象的发生过程是比较短暂的,常处于由雨转变为雪的阶段,或者是由雪转变为雨的阶段。生3:冻雨由冰水混合物组成,由雨滴与温度低于0℃的物体碰撞立即冻结而成,是初冬或冬末春初时节见到的一种灾害性天气。[设计意图: 通过视频,呈现不同的降水形式,这些降水基本都是出现在孩子们身边的降水形式,使学生头脑中产生关于降水的认知。] 八、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雨和雪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并且通过模拟雨的形成实验和观察示意图的方式,了解了大自然中的雨和雪是怎么形成的。还知道了除了降雨、降雪之外,我们还了解了雨夹雪、冰雹、冻雨这些特殊的降水形式,了解了这些降水形式的特点。九、课后作业一、填空题。1、不是所有的云都会产生降水,只有当云中的( )或( )越聚越多、越聚越大,大到上升气流托不住时,才会掉下来,从而产生降水。水滴直接落下或冰晶在下落过程中融化,就成了( )。冰晶在下落过程中没有融化,就成了( )。( )也是降水的一种形式。2、冻雨由冰水混合物组成,由雨滴与温度低于( )℃的物体碰撞立即冻结而成,是初冬或冬末春初时节见到的一种灾害性天气。3、降水是指云中的水分以( )或( )的形式降落到地面的现象。二、判断题1、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叫作蒸发。( ) 2、冰雹是固体,所以不属于降水。( )3、雨夹雪是雨水与部分融化的雪混合并同时降落而形成的一种特殊降水现象。( )4、不同形状的雪花的共同特点是:它们都是六角形的。( )5、只要有云,就会下雨。( )6、只要天气足够冷,就可以形成冰雹。( )7、世界上的每一片雪花都是不一样的。( )三、选择题1、雨夹雪持续的时间( )。A.通常很长 B.有时很短,有时很长 C.通常很短2、水蒸气在( )情况下能凝结成小水滴。A.遇冷 B.受热 C.吸收热量3、下列不属于降水的是( )。A.冻雨 B.雨夹雪 C.雾 4、下列图案中,( )一定不是雪花。【板书设计】雨和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