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第九课第二课时《题西林壁》教案含反思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1/2/14664999/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题西林壁公开课第二课时教案及反思
展开第九课第二课时《题西林壁》教案
一、导入
1.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 简介作者。
苏轼于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由黄州贬所改迁汝州团练副使,赴汝州时经过九江,与友人参寥同游庐山。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
3. 看插图(或课件)后,让学生说说图意。
二、读讲
1. 指名朗读,正音正字。齐读古诗。
2. 分段讲解(按诗的小序所言“从正面看”顺序)。
(1)用陈述语气读前两句。改句式:因为身在庐山之外,所以只能看到它的“庐山”面貌(说“真面”)。因为庐山“不识真面目”,所以总是“身在此山中”时犯“不识”之过(说“只缘”)。讲:诗句语气平和,转为疑问句式却透出研讨意味,引人深思。
(2)用问答读后两句。改句式:我“不识”庐山真面目,(但)我“只缘”身在庐山外。“缘”原指因缘,可解释为“因为”。
3. 回到全诗
(1)用多种形式读全诗。领会诗的意境:尽管不能识其真面,只因身处庐山,可见这“身在”是条件,“不识”是结果。“识”与“不识”陷入争论之中,得出人生哲理太妙了。
(2)改用陈述语气读并思考:从这首诗中你悟出什么道理?讨论:看事物要全面,要客观,不要片面孤立地看问题。
4. 指导背诵。
三、作业
1. 诵读课文。
2. 抄写字词。
3. 书面作业(A组选做)。写一篇二百字左右的《题西林壁》读后感。B组:背诵、默写《题西林壁》。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我的战友邱少云优秀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我的战友邱少云优秀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和手段,课堂练习,辅助教学资源与工具,结论,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猎人海力布精品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猎人海力布精品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和手段,课堂练习,辅助教学资源与工具,结论,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纪昌学射精品第二课时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纪昌学射精品第二课时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和手段,课堂练习,辅助教学资源与工具,结论,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5dd06cfaa1fe0fadf633abb41c796edd.png)